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调和;终于拼了个你死我活。总之;这一短剧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匠心;因而受到评论家们的重视。
(施咸荣)
索尔·贝娄赫索格(1964)
作者简介索尔·贝娄(1915—);美国犹太裔小说家。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城。父母是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贝娄九岁时;随父母到芝加哥定居;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获人类学和社会学学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他曾在商船队服役;战后在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贝娄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挂起来的人》(1944);写一个应征入伍的人在等待去部队期间的心理活动;《奥基·马奇历险记》(1953);写的是一个年轻的芝加哥犹太人的经历;本书被认为是贝娄的成名作;曾获全国图书奖;《雨王汉德森》(1959)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百万富翁在内心〃我要;我要〃这一欲望驱使下来到非洲;在那里所经历的各种奇遇;《赫索格》(1964)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60年代动乱中的苦闷与迷惘;描写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危机;《赛姆勒先生的星球》(1970)借一位居住在纽约的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的所见所闻抨击了美国现代社会的混乱和疯狂;《洪堡的礼物》(1975)则描写了两代作家的成功与失败;反映了当代美国各阶层知识分子的精神感情和情操。进入八十年代;贝娄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院长的十二月》(1981)和《更多的人因伤心而死》(1987)。前者以芝加哥和布加勒斯特为背景;将所谓的〃自由社会〃和〃警察国家〃加以比较。后者侧重揭示当代文明对人的生活的侵蚀。此外;贝娄还写过长篇小说《受害者》(1947);中篇小说《只争朝夕》(1956)《偷窃》(1989)和《比拉罗赛内线》(1959);短篇小说集《莫斯比的回忆》(1968);《失言者》(1984);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一部非文学类的游记《耶路撒冷来去》(1976)。贝娄的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他善于描写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裔知识分子在当代美国社会荒谬的处境中的思想状态。1976年;因其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概要赫索格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历史教授;专长思想史;发表过《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颇具水平的论著。他一向崇拜理性;关心人类文明和人的尊严;然而在个人生活的道路上却障碍重重;阴霾密布。他最初与戴茜——一个纯朴的农村长大的大学生生活在一起;后来离了婚;娶了风流的玛德琳为妻;这是一个戏剧导演的女儿;自小任性;我行我素。她认为;赫索格不应当做一个终生默默无闻的教书匠;应该到乡下去潜心写作。于是;赫索格动用了父亲留给他的二万美元;在马塞诸赛州的路德村买了一幢很大的旧房子;并在这所房子里生了他们的小女儿琼妮。谁知在乡下仅仅住了一年;玛德琳又改变了主意;她觉得自己年轻貌美;聪明能干;不能埋没在这穷乡僻壤。她执意要搬回大城市;自己回城不算;还逼着赫索格一定要给她们的邻居;也是赫索格的好友瓦伦丁也找个工作;一同搬到城里。经赫索格多方奔走;玛德琳的这些愿望都实现了;可她的脾气却越来越坏;赫索格为此常去请教他们的精神分析医生和瓦伦了。大家都认为玛德琳有些精神失常;其实她与瓦伦丁早有私情;一起迁到芝加哥来也是为了过从方便。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玛德琳便把正在兴致勃勃地布置新家的赫索格找进屋来;向他宣布:〃我根本不爱你;两人何苦违心地住在一起〃。赫索格一时摸不着头脑;呆里呆气地说:〃可我却真的爱你呀!〃这下子;马上提高了玛德琳的自尊心;她利用知识分子尊重别人自由的高尚心理;把赫索格撵出了家
门。从此;赫索格失去了职务;房子;财产和女儿。他精神颓丧;面容憔悴;在医生的劝说下去欧洲旅行了一个时期。但在半年之后;赫索格又回到美国时;他的好朋友;动物学家卢卡斯却告诉他;原来因玛德琳与瓦伦丁通奸;才使他的家庭发生变故;现在他们已在一起同居了。这一消息对赫索格来说简直是个晴天霹雳;自己的知心朋友竟夺走了自己的爱妻。这使他受到沉重的打击;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从此他行为变得怪诞;整天紧张地思考;不停地给人写信;给知心朋友;骨肉亲戚;报刊杂志;知名人士;总统部长;认识的;不认识的;活着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一连写了上百封信;但一封也未寄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提着这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与此同时;赫索格还通过联想和回忆;叙述了家庭;父母;兄弟姊妹、妻儿朋友的情况以及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和遭遇。离婚后;赫索格在纽约和花店女主人雷梦挪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雷梦娜是个会体贴人的中年妇女;漂零半世;非常渴望和赫索格建立一个宁静的家庭;可是赫索格对婚姻已经害怕了;他有意离开纽约;拟去朋友家小住以摆脱雷梦娜的追求。然而到了旧友家没多久;不安宁的心灵又促使他不辞而别;返回住处。第二天还是去雷梦娜家幽会。一天;赫索格忽然心血来潮;乘飞机去芝加哥;一方面是为看望女儿琼妮;一方面是想以暴力来对付玛德琳和瓦伦丁这对下流坯。下飞机后;他返回童年的故居;拿了父亲遗留下的一些俄国旧币和一支装有两颗子弹的左轮手枪;再潜入玛德琳的住所。他想用这支枪杀死情敌瓦伦丁;但无意中从窗外看到瓦伦丁正在细心地替他女儿琼妮洗澡;目光里充满了慈爱;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立刻打消了杀人的念头;积郁了许久的恨一刹那间都消失了。后来;赫索格托朋友接来女儿;准备父女俩好好玩上一天;不巧中途遇上交通事故;被撞断了一根肋骨;而且祸不单行;他还因随身携带没有执照的实弹手枪被警方拘留。经过审讯;玛德琳来警察局带回女儿;还把他大大地奚落了一顿。赫索格则由哥哥威利交付保释金后释放。他谢绝了威利要他去他家的邀请和住院的建议;独自一人回到了路德村那间空荡荡的乡间古屋里。屋子里有一股霉气;他打开了更多的窗户;阳光和乡间空气立刻进入屋中。赫索格真没有想到回到旧居会使自己感到如此的满意;也许这是他第一次感到完全摆脱了玛德琳而获得自由;以往她在这里给他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和不快。今天;还是在这里;赫索格萌发了一种宁静的真情;他开始认真地回顾几年来的经历;而且又构思起另外一系列的书信来。谁知几天后;哥哥威利开着大〃卡迪拉克〃来看他。威利有一张人类中最常见和最受人喜爱的脸;他好象非常关心弟弟。兄弟俩正在交谈时;有人告诉赫索格;有位女士打来了电话。原来是雷蒙娜闻讯也赶到这里。威利看到了雷蒙娜;他发现雷蒙娜非常吸引人;简直就象一个〃爱情强盗〃。她挣扎;她奋斗;她需要非凡的勇气来保持这种平衡。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女人能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了不起的;但她的这份勇气是稳定的吗?威利很为弟弟担心。赫索格告诉哥哥;蒙雷娜并不那么坏。哥哥说;〃可是玛德琳当初也是这样。〃赫索格表示;〃我不会再把自己交到任何人手里了〃。他为雷蒙娜打扫房间;安排饭菜;甚至为她准备了一大束鲜花。他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去写那种信了;不管过去几个月发生什么事;这种写信的冲动似乎真的在过去;真的在消失。
作品鉴赏发表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它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以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面临的危机。小说的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教授;他
品格高尚;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却处处跟他过不去。他希望有一个平安的生活环境;不料被意外的干扰破坏了;他原意与周围的人们友好相处;也被种种磨难打乱了。特别是妻子玛德琳和挚友瓦伦丁的忘情负义使他最终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人类所有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都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于是他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信仰;也失去了心理平衡。他还发现自己掌握的渊博知识简直是毫无用处;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认识周围的现实;怎样来对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不能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命究竟在哪里。显然;贝娄是把主人公作为整个中产阶级的总代表来描写的;象赫索格那样的现代西方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既高距于社会的芸芸众生之上;又受到来自不同阶层的意识的冲击;他们既对资产阶级的生活堕落表示极大的厌倦;在生活享受和物质追求上又离不开这个阶级所拥有的一切。因此;他们焦虑再三地反省生活中失败的教训;试图找到一条虽然生活在现实中;但又不附和时代的疯狂。虽然与现实妥协;但又能保持个人尊严的中间道路。当然;这样的道路是没有的。国外有些评论家把赫索格称为〃精神过敏的奥德修斯〃;尽管;三千年前这位希腊军师的传奇式经历与赫索格的人生旅程并无相通之处;但按其本质来说都可以看成是对人类价值的追求。不过;奥德修斯胜利了;他最终赢得了家庭和个人的幸福。赫索格则失败了;他的悲剧是一切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空虚;生活漂零的必然结果。《赫索格》中写了有关人物的大量感觉、回忆、推测、意念、说理;它们混杂在一起;主人公自始至终沉浸在杂乱无章的内心活动中。但是;贝娄却运用意识流的手法;较为清晰地叙述了人物、情景和主人公思想的变化;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都作了深入的探索。我们从人物的内心世界里;能清楚地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从现实世界的描绘里也能看到它在人物内心所引起的反响。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贝娄的意识流手法与乔伊斯、福克纳等人有一定的不同;后者由于过多地使用深层潜意识;再加上缺乏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使读者如坠五里雾中;难以消化理解;而贝娄的意识流手法则较之清晰明快的多;他从容自如地进出人物的人心世界;不露痕迹地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对人物的感情、性格以及所感受的外部世界都进行了精妙细致的分析。另外;《赫索格》中的语言也独具自己的特色;从高雅雕琢的上流社会用语到市井小民的粗俗俚语;从逻辑谨严;说服力强的哲理式陈述到质朴自然;毫不做作的日常对话;在贝娄笔下无不显得那么逼真毕肖;可见;贝娄的语言风格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文学语言和生活口语相结合的典范。《赫索格》的结构;乍看松散;甚至杂乱无章;殊不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正是为了表明主人公混乱变形的情思;以符合塑造这个〃精神受难者〃形象的需要;况且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当代美国社会本身就如一团理不出头绪的乱麻;有兴趣的读者只要开卷耐心阅读是不难从这种散点式结构中捋清作品的脉络;进而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所以;《赫索格》这部寓意深刻;趣味高雅的严肃之作才能走进畅销书的行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并获得1964年美国全国图书奖。
(张锦)
杜鲁门·卡波蒂残杀(1965)
作者简介杜鲁门·卡波蒂(1924—1984)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生于新奥尔良;病死于洛杉矶。作者曾这样自述自己的生平:〃我在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在南方的好几个地区长大——冬天在新奥尔良;夏天在阿拉巴马和新佐治亚。我在学龄前就已开始读书;此后一直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从不在乎别人的想法。我受的教育主要是自学。直到今天;我都背不出字母表或乘法表。我从14岁开始写短篇小说;其中有几篇还发表了。我在15岁辍学;16岁到《纽约人》杂志社工作;这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正式工作。我看上去那么年轻;他们始终不敢派我出去采访。因此我'退隐'到路易西安那一个农场上呆了两年;写了《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我在希腊、意大利、西班牙、非洲和西印度群岛居住过;也曾去苏联和东方旅游。〃卡波蒂的早期著作如短篇小说集《夜树》(1949)和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1948)和《草竖琴》(1951)探索梦幻与现实、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分界线;刻画了两种梦幻世界:黑夜与白天;或者黑暗与光明;被认为是典型的哥特式南方小说;但他著名的中篇小说《在提凡尼早冶》(1958)发表后;就转换方向;创作所谓〃非虚构小说〃;并一再否认自己是南方作家。1965年发表非虚构小说《残杀》;引起轰动和争议;销售数高达300万册。此后他致力于写新闻报道;再没有巨著问世。
内容概要1957年11月中旬;在堪萨斯州离加登城不远的河谷农场大院一座漂亮的住宅里;富裕的小麦生产商、前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任命的联邦农业信贷董事会董事克拉特一家四口惨遭杀害。四人都被捆绑着并被堵上嘴巴;用12寸口径鸟枪击毙。凶犯在逃;未留下任何线索。克拉特先生是位道地的绅士;待人和蔼可亲;他妻子患有精神病;经常卧床;他们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在城里学习护士课程;即将结婚;当时只有16岁的女儿兰希和15岁的儿子凯尼恩在家。兰希聪明美丽;非常善良;被杀那天还在教一个13岁邻居女孩做樱桃馅饼;凯尼恩正在做一只大衣柜;准备送给他的二姐作为结婚礼物。堪萨斯州调查局在局长杜威指挥下成立一个18人的侦察小组专门处理这个案件;但克拉特一家为人厚道;没有仇人;找不出任何明显的杀人动机;凶杀现场又不留任何痕迹;毫无线索可循;因此尽管杜威非常精明能干;手下的人也都是富有经验的老侦探;对此案却一筹莫展。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罪犯凶残狡猾;使人无法分析出明显的作案动机。但就在凶杀案发生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堪萨斯城兰星监狱里的一个名叫卡尔斯的囚犯从新闻广播里听到了有关凶杀的报道;受到良心的谴责;终于向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原来韦尔斯曾在农场主克拉特先生家当过短工;克拉特先生对工人非常好;不仅工钱大;而且在圣诞节还多给50美元红包。韦尔斯在1959年9月因偷盗罪被捕入狱;在狱中结识了犯人狄克;无意中跟狄克谈起了克拉特家的情况;说克拉特很富有;曾经不到一星期就花掉了一万美元;还谈到他办公室里写字台背后有一个保险柜;里面藏有钱财。狄克此后就不停地向韦尔斯打听关于克拉特家的事;出狱前不久还曾扬言要伙同另一囚犯拜利一起到克拉特家去抢劫;并要干掉所有的目击者。起初韦尔斯还以为狄克只不过是说说而已;犯人在临出狱前往往扬言要去抢劫;要做贼;以表示自己的胆气;对蹲监狱满不在乎。现在狄克竟真的做出这种丧天害理的勾当;而提供情况的就是他韦尔斯;难怪韦尔斯要寝食不安;终于
向警方吐露了真相。杜威立即采取行动;找来狄克和拜利的照片和档案材料;跟踪追捕。他们先去找狄克的父母;他们是正直善良的农民;但一直很穷;几乎填不饱肚子。狄克上不起大学;19岁就在铁路局当工人;与一个16岁的姑娘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婚后狄克换了几次工作——开救护车;当机械工和油漆工——收入越来越多;但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终于走上赌博、开假支票、行骗、偷窃的犯罪道路。这期间他还勾搭妇女和诱奸少女;离了婚又结婚;那第二个女人在他因偷猎枪被捕入狱服刑期间又与他离了婚。狄克这次假释出狱后曾与他朋友拜利一起回家小住;随后又一起出去作周末旅行;过了24小时又独自回家;住了几天;便失踪了。侦探们又去访问了拜利的姐姐。拜利的父亲是个冒险家;剥熊、修表、盖房、烙饼、钓鱼等样样在行;母亲是印第安骑手;一家人曾挤在一辆破卡车上到处流浪;孩子们因肚饿整天哭闹。后来;妈妈死于酗酒;大儿子因爱情自杀;大女儿堕落、酗酒;有一次从窗口跌下来自杀身死;拜利从小桀骜不驯;终于成了刑事犯;只剩下拜利的姐姐约翰逊夫人过着中产阶级的正常生活;丈夫是人寿保险公司职员;收入有保障;生有两男一女;当时刚搬入旧金山城北山坡上带花园的新居。她告诉侦探们说;她弟弟拜利做事从不考虑别人;别人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一文不值。两年前;拜利叫一个年轻姑娘带来一封亲笔信;说他出事了;要他姐姐照顾一下他的妻子。约翰逊夫人后来发现这姑娘实际上只14岁;也不是他的妻子;而且住了不到一星期就不告而别;同时叫人搬走了家中能搬走的一切东西——夫人的首饰、夫妇俩的衣服;连厨房里的座钟也拿走了;此后拜利就没找过他姐姐;也不知道她的新住址。侦探们从两个嫌疑犯的家属那里虽没打听出他们的行踪;却意外地发现狄克和拜利又在堪萨斯城出现;使他们大为兴奋。原来两个罪犯在作案之后东躲西藏;还到过墨西哥;最后把钱都花光了;不得不重返堪萨斯城;因为狄克只能在当地开不能兑现的假支票。但这次行骗泄露了他们的行踪;一个营业员记下了他们偷来的汽车的牌照号码;这辆汽车沿路受到警方严密监视;在驶抵拉斯维加斯后侦探们就把两个罪犯抓获。起先杜威还担心罪犯们已把物证销毁;这样如果他们死不招认;就很难定罪;谁知从拜利的行李箱里搜到了他们作案时穿的靴子;正好吻合尸体旁边留下的足印。经过迅雷不及掩耳的突击审讯;两个罪犯都先后供认他们的作案经过。拜利曾有个悲惨的童年;父母离婚后被送入教会孤儿院和救世军儿童收容所受尽虐待;16岁时就在商船上做苦工;参加过朝鲜战争;在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两腿经常隐隐作痛。他从小养成仇恨一切人的性格;一次与父亲反目后就到处流浪;因偷窃、越狱罪受到联邦调查局通缉;在狱中结识狄克;一度还有点崇拜他;为了获得狄克的敬意;他吹嘘说曾无缘无故活活把一个黑人打死。狄克欣赏他残忍的性格;才与他结伙;并怂恿他一起到克拉特家作案;想抢劫保险箱里近万元的钱财;哪知韦尔斯提供的情报并不真实;不仅家中没有保险柜;而且只搜集到50元左右现钱。狄克还想奸污希兰;但被拜利阻止了;因为他最恨这一类事。最后他们把一家四口全都捆绑起来用鸟枪打死;以消灭罪证;想不到最后仍难逃法网。两人在1965年6月22日得到应有的惩罚;在州监狱里彼处绞刑;当时狄克年33岁;拜利36岁。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新型长篇小说;作者自称它为〃非虚构小说〃;事实上它只是文学上真人真事小说的一种;但更接近于事实;也可以说是用小说的形式写成的长篇新闻报道;今天我们也可称它为纪实小说;它的主要艺
术特点是事实与虚构的混淆。美国早在1961年就由著名的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在论文《写美国小说》里提出〃事实与虚构混淆不清〃的理论;他认为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现实变得比任何小说家所虚构的情节还要离奇;因此〃作家要做的;只是对美国的大部分现实先理解;再描绘;然后使它变得真实可信〃。美国作家们既然认为事实与虚构混淆不清;一方面感到现实的神秘性;一方面也对现实失去信心;结果一部分作家就脱离现实;去追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于是产主了美国六、七十年代以黑色幽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奇小说。这派小说家认为;事实一旦与虚构混淆不清;现实也就成为超现实;结果作家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的无意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身的经历也可能是另一种梦。因此许多当代西方小说往往富于梦幻色彩;着力描写个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冲突。一般的小说既然致力于描写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另一派象卡波蒂这样的美国作家就走向另一极端;认为当今大部分作家既然背离现实主义;抛弃极好的社会题材不用;那么〃新新闻报道〃正好利用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里的社会题材来大显身手;使作家成为〃今日的菲尔丁和巴尔扎克〃。〃新新闻报道〃允许作家在描绘事实时掺杂个人的观察和想象;采用各种象征手法;在艺术形式上打破小说与非小说的界限;因此所谓〃新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小说〃实质上并无多大区别。另一位把〃历史和虚构混在一起〃的新新闻报道作家诺门·梅勒称他的非虚构小说为〃生活实录小说〃;说社会上某些真实的事件在他心目中跟他作为小说家所能想象和虚构的事件同样富于戏剧性和讽刺意味;因此只要把这些真实事件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出来;就能说明用虚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活本身与小说有多么近似。梅勒的理论也可以说是卡波蒂的所谓〃非虚构小说〃的理论。《残杀》虽是一部赤裸裸地描写真实事件的书;但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称得上是一部小说。《残杀》的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城的真人真事;两个囚犯出狱后根据同狱犯人提供的错误情报;抢劫未遂;用极残酷的手段平白无故地屠杀了素昧平生的富裕农民一家四口。由于这个犯罪案件缺乏明显的杀人动机;被害的一家又是奉公守法的良民;案件发生后曾引起轰动;一时成为舆论中心。卡波蒂花了整整6年时间作了大量调查和无数次采访;访问了被害者的亲友与街坊邻居、警察当局、两个罪犯及罪犯的亲友;最后还取得了罪犯的信任;就刑时要求卡波蒂在场。作者煞费苦心;用一种独创的新体裁对这个案件的发生、发展、破案及审讯过程作了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分析;人物也刻划得栩栩如生;小说出版后之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少作家纷纷仿效;从此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种带有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