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科塔萨尔跳房子游戏(1963)
作者简介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1984);阿根廷作家;生于比利时首部布鲁塞尔;父亲是阿根迁驻比利时大使馆商务处的一名官员。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全家辗转瑞士和西班牙;于科塔萨尔7岁时返回阿根廷。科塔萨尔1932年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阿诺·阿科斯塔师范学校;三年后又学了文学。1939年到1945年先后在玻利瓦尔师范学校和市宜诺斯艾利斯省的一个乡村中学任教。这种乡村教师的生活固然使他与世隔绝;但却使他有充分的时间大量阅读各种世界文学名著;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1945年他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受聘在阿根廷图书委员会工作。1951年移居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任译员。1968年他在一封公开信中宣布接受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创造新人的唯一之路。1974年获梅迪齐文学奖;1984年逝世于巴黎。
可以说科塔萨尔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尽管他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写作了一些诗歌;并发表了一个诗集;但他自己认为真正值得发表的作品却是1948年出版的诗剧《诸王》。移居法国后;一面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一方面从事文学创作。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兽笼》(1951)、《游戏的结局》(1956)、《秘密武器》(1959)、《克罗诺比奥人和法马人的故事》(1962)、《一切火都是火》(1966)、《八十世界环游一日》(1967)等:长篇小说《彩票》(1960)、《跳房子游戏》(1963)、《武装60型》(1968)和《曼努埃尔记》(1973)和政论集《充满暴力与温柔的尼加拉瓜》。在其生病期间正在撰写一部关于阿根廷的政论文集和一部题为《关于黎明》诗集。可惜未来得及发表;他就与世长辞了。
内容概要阿根廷青年奥拉西奥·奥里维拉为了追求人生的真缔;来到了巴黎;与为了逃避对过去的回忆亦携子来到巴黎的乌拉圭女青年玛佳邂逅;从相爱而同居。奥里维拉同朋友们组织了一个〃蛇〃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职业不同;志趣不同;其中有阿根廷人、南斯拉夫人、法国人、美国人;还有一个华人。在俱乐部的聚会上;他们谈论美术、音乐、爵士乐、禅宗、文学、哲学;共司探讨人生的真缔;然而这些人通过理性思维所探讨的问题;却总也得不出一个结论。相反;玛佳不进行任何思辨;却不知不觉地在自己所认为的真缔中生活着;正如主人公所说:〃有几条形而上的河流;她(指玛佳)正在象燕子飞翔于空中一样;在其中游泳;而我;尽管写作;下定义;却只能是永远希冀着。〃玛佳代表着一种希望:被寻求的新秩序是存在的玛佳的儿子患病死去;以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这些都造成了两人的破裂。玛佳不辞而别;俱乐部解散。一次奥里维拉同一流浪女在街头相遇;被警察捉去;放出后;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阿根廷。
奥里维拉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同自己原先的女友赫克列普顿住在一起;但却与老明友持拉维勒尔和达丽塔夫妇来往甚密。他与女友就住在特拉维勒尔夫妇对面的一幢楼房里。奥里维拉、特拉维勒尔和达丽塔三人同在马戏团工作;后来又共同管理一个疯人院。一次奥里维拉吻了达丽塔;为防止特拉维勒尔报复;他逃回自己的房间;在房间中挂满了布条;地上放了许多脸盆;自己则坐在窗台上等着。最后他失去了理性;从窗台上一跃而下。
作品多用对话和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现人物在探索中的思辨。但也写了一些荒诞的;但却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现举三例:①一次;奥里维拉同〃蛇〃
俱乐部里的两个朋友到饭馆去吃饭;在喝咖啡的时候;一个糖块从奥里维拉的手中滑落;滚到较远的一张桌子底下。奥里维拉一面心中感到纳闷:糖块是方形的;怎么会滚得这么远;一面赶去趴在地上寻找。侍者以为他掉了一支派克笔或是一枚金路易;也趴在地上为他寻找。二人在客人腿间翻来翻去;惹得客人很恼火。当侍者知道他找的是一个糖块时;愤然离去。奥里维拉终于在众人的嘲笑声中;从地毯毛间找出了糖块;但糖块已经化掉;粘在他汗渍渍的手上。②也是去巴黎;奥里维拉一次单独去听一个钢琴独奏会;年老的女钢琴家演奏得很鳖脚;曲子也不受欢迎;听众渐渐离席而去;到了最后只有奥里维尔留了下来。他看到女钢琴家伤心的样子;顿生同情之心;就陪她回家。到了家门口;她那同性恋者的丈夫正在里面同人乱搞;不给她开门。此时又下着大雨;奥里维尔建议她去旅馆开个房间。女钢琴家在连问了他几声〃你要干什么?〃之后给了他一记耳光;③奥里维拉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同自己的女友住在老朋友特拉维勒尔和达丽塔夫妇对面的楼房里。一日;女友外出;奥里维拉在家修理东西;需要钉子;另外;由于口渴;也需要一些马黛茶;就隔街向特拉维勒尔喊话;要钉子和茶。但由于二人都不愿意下楼、上楼;上上下下;就决定在两家窗台上搭一块木板;让达丽塔爬过木板;把钉子和茶送给奥里维拉。达丽塔爬到木板中间害怕了;再加上中午赤日炎炎;使得她进退维谷。最后她把包着钉子和茶的纸包抛进奥里维拉的窗口;自己又一点一点地退回房间。
作品鉴赏科塔萨尔同阿根廷本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家一样;也受到了1930年9月的阿根廷政变;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年劳松将军发动的军事政变和1916年开始的庇隆执政初期的冲击。在这段时间内;阿根廷国内政治动荡不安;文化气氛令人窒息;对知识分子的限制和迫害有加无已;许多知识分子纷纷移居国外。科塔萨尔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移居法国的(1951年)。他之移居法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逃避国内令人窒息的政治气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认为在西方;尤其是在法国;可以得到西方文明的认同。然而事与愿违;二战后的法国现实;使他产生了许多疑问;使他重新思考起原有的价值观;在这重新思考的过程中;他对西方的〃理性王国〃;资产阶级的世俗习惯;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一切旧秩序;甚至包括语言和文学创作;提出了挑战。《跳房子游戏》中的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代拉丁美洲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跳房子游戏》的主题是追求、探索;一开始科塔萨尔曾想把书名题为〃曼茶罗〃(佛教名词;亦义译为〃坛场〃);即在一块布或一张纸上划上若干格;每格中画一佛像;为的是在人们修行的时候;防止众魔侵入;同时也是为了一格一格地集中思想;最后达到中心。后来发表时取名《跳房子游戏》。跳房子是一种儿童游戏;同我国儿童玩的大同小异。用粉笔在地上划上若干格子(亦称〃间〃)最上一格为〃天〃;最下一格为〃地〃;天地之间还有九格。玩耍时首先把小石块顺着一、二、三。。次序单脚踢到〃天〃格中;而中间又不踢出格外的人是为胜者。无论是〃曼荼罗〃;还是〃跳房子〃;顾名思义;都是要经过上下求索;达到〃中心〃或是〃天〃。奥里维拉怀着对祖国命运的关心;抛弃舒宜的生活条件;离开阿根廷到巴黎去寻找真理;但是到了巴黎;(也就是小说的第一章〃那边〃和跳房子游戏中的〃天〃)就被虚伪的价值观念和残酷的社会风气碰得头破血流;西方资本主义的日益没落使他的梦幻变成了泡影;最后只好割断与玛佳的爱情;重返祖国;开始
新的探索。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就是作品的第二章〃这边〃和跳房子游戏中的〃地〃;他继续探求;直至失去理性;从窗口跳下。有意思的是;在跳下之前他看到庭院里地上划着跳房子游戏的格子;他想:〃我要是跳下;我一定能落入〃天〃格中。这表明;拉丁美洲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失望而不绝望;不停地追求;〃跳下〃变成了〃上天〃这种精神正是拉丁美洲希望的所在。科塔萨尔把作品题为《跳房子游戏》即象征了追求、探索这一主题;又形象地体现了这部小说的整体结构;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那边〃;包括从第一章到第36章;写的是奥里维拉在巴黎的生活;第二部分题为〃这边〃;包括第37章到第56章;写的是主人公在布宜诸斯艾利斯的生活;第三部分题为〃其它地方〃包括从第57章到第155章;这部分包括主人公的朋友莫菜利阐述的文学理论、作者的自我剖析、各种报刊、文学作品、哲学作品的引文、歌曲以及对上两章的补充和评论。根据作者的提示;这部小说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按目录上的次序;从第一章开始循序读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后;第三部分可以略去不读。这是为〃雌性读者〃(作者把读者分为〃雄性〃和〃雌性〃)准备的;这一类的读者被动地接受作者安排的一切;舒舒服服;从头到尾不费脑筋的读完一部小说。作者对这类读者不抱希望;甚至劝他们不必去读第三部分。第二种读法是跳跃式的读法;作者又另外安排了一个次序表;从第73章开始;跳来跳去;犹如跳房子;跳到第131章结束;其中把第三部分各章有机地穿插进去。这种读法是为〃雄性读者〃准备的;这种安排给读者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疑惑点;迫使读者深入人物的探索和思考;进入小说的境界;成了书中人物和作者在创作上的〃同谋者〃;等于参加了小说的创作。科塔萨尔是想通过这后一种安排;打破传统小说的结构;创造一种〃反小说〃;所谓〃反小说;就是一种开放性的小说;其宗旨在于通过结构革命建筑一座把读者和作者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既然作者可以给越者另外安排一种次序;那么读者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安排种种其它读法;一部小说多种读法;这就是开放性。
除了大的构架外、作者在每一章中广泛地采用了一些现代文学创作技巧;如多角度、多人称、多层次、多时序等;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叙述形式;使作品具有很强烈的立体感。在第34章中奥里维拉同玛佳分手后又来到她的住处;玛佳不在;他在玛佳的床头柜上发现了一本西班牙作家佩雷斯·加尔多斯的作品《被禁止的》。他拿起来一面阅读;一面评论。这段的写法很特殊;不是按传统的写法;读完了再作评论;而是同时进行。这段文字的单行是加尔多斯小说的原文;双行是奥里维拉的内心评论;评沦玛佳的阅读口味。这样既渲染了气氛;使读者知道;同玛佳的关系仍是占据着奥里维拉的心头;又迫使读者去发现代码;参与写作;当读者读串了行的时候;又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
《跳房子游戏》发表后;引起了世界文坛的瞩目;造成了〃火山爆发〃
效果;怦家蜂起;有热情的赞扬;也有猛烈的抨击。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考验;这部作品不汉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而且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识及感情的最强劲的百科全书。
(孙家孟)
曼·普伊格蜘蛛女之吻(1976)
作者简介曼努埃尔·普伊格(1932—1990);阿根廷作家;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赫内拉尔——维列加斯。1951年就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后获罗马电影实验中心提供的奖学金;赴意大利专攻电影导演专业。毕业后曾担任过助理导演;拍摄过几部故事片。1968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丽塔·海沃思的背叛》;旋即为拉丁美洲文坛所注目;被认为是〃爆炸〃文学后一代作家中的杰出代表。翌年他又发表了另一部长篇小说《红红的小嘴巴》。这两部小说均被改编成广播剧和电视剧;在阿根廷国内广为传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进入70年代后;普伊格又次第推出了长篇小说《布宜诺斯艾利斯事件》(1933)、《蜘蛛女之吻》(1976)、《天使的命运》(1979)、《永远诅咒阅读本书的人》(1980)和《恋人的血》(1982)。在搁笔若干年后;作者又于1988年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热带地区的夜幕已经拉开》。此书一问世;便获得读者的好评;被确认为1989年度拉下美洲读者最喜爱的十大小说之一。
除小说创作外;普伊格还写过剧本。1983年他将长篇小说《蜘蛛女之吻》改篇成电影文学剧本;同年又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村夫之脸》和《地华那的回忆》。
普伊格的作品往往有一个引人入胜、清趣盎然的故事情节。题材从表面看;多属男女情思;实则常常反映一些严肃的耐人寻思的社会问题。人物大多来自社会的中下层。艺术形式多样;尤其擅长运用对话。
内容概要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某监狱4区第7号牢房里;关押着囚犯有〃腐蚀青少年〃罪的同性恋者莫利纳和地下工作者瓦伦第;后者的罪名是〃煽动工人罢工;制造事端〃。这两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犯人同住一囚室;倒也和睦相处。莫利纳自命为女人;装束与性格也仿佛是个女人。他就象女人一样关心体贴同室难友;虽说后者总是对他保持着警惕;怀疑他负有某种特殊的使命。
在那沉闷、漫长;似乎永无尽头的监狱生活中;为了消磨时间;打发日子;莫利纳每晚向瓦恰第讲述他人狱前看过的电影故事。随着莫利纳部日复一日的娓娓动听的叙述;他们俩的关系日趋融洽;原来的隔阂渐趋消失。瓦伦第向莫利纳讲述了自己过去的革命经历;道出了对女友(也是革命战友)的无比思念。莫利纳也向难友袒露了自己的心怀——他如何在思念他的男友以及他们如何〃相爱〃的情景。
一天瓦伦第忽然食物中毒;腹泻不止。为了防止当局乘机对他施用麻醉药;让他在神志失常的情况下说出真话;泄露革命机密;他拒绝就医;结果;肚子拉得越来越严重。全靠莫利纳对他的精心照料;终于使他转危为安。之后;他俩的关系更为密切了。
瓦伦第的身体仍然十分虚弱;但监狱里的伙食十分糟糕;莫利纳非常希望得到有营养的食品以滋补瓦伦第的身体。正在此时;莫利纳被典狱长叫走了;原来政府当局为了从瓦伦第的口中取得线索;以破获地下革命组织;早已绞尽了脑汁;但无论是严刑拷打;还是威迫利诱;均无济于事。这会儿监狱长注意到了莫利纳与瓦伦第之间的良好关系;便想利用前者去软化后者的意志。莫利纳将计就计;借机从典狱长那儿弄到大量的精美食品;带回牢房;与瓦伦第共亨。瓦伦第一案当局催迫得越来越急。于是;内务部某处长只好
亲自出马。他传唤了莫利纳;先对他施加了一番压力;让他一定要听从政府当局的安排。随后便出平意料地向他宣布;他立即可以假释出狱了。原来这又是当局的一计;目的是让已成莫逆的这两个难友在叙离情别惫的过程中;使瓦伦第说出一些肺腑之言;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当局渴望的情报。
临别前一夜;莫利纳拿出母亲给他送来的全部美酒佳肴款待瓦伦第。在吃饭的过程中;莫利纳告诉他;自己己得到了假释。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瓦伦第痛苦不堪。入夜;这一对已一起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的难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们互相安慰着;排解着对方内心的忧伤。他们的两颗心越来越贴近了;最后在难舍难分中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莫利纳就要出狱了。瓦伦第自然地想到利用难友出狱的机会与他的革命组织取得联系;起初;一向标榜不问政治的莫利纳表示难以接受难友的这一重托。后经瓦伦第一再坚持;莫利纳终于下定决心;冒死完成难友的嘱托。
当局深知莫利纳出狱必然负有替瓦伦第当联络员的使命。一个组织严密的特务网在密切地监视着莫利纳的一举一动。莫利纳遵照瓦伦第的嘱咐;在出狱的前几天不动声色;以麻痹监视他的特务。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后;莫利纳以为监视已经放松;可以进行活动了。但就在他与瓦伦第的同志们将要接上头的这一霎那;警车突然朝他驶来。在一场混战中莫利纳中弹死去。
瓦伦第又一次遭到了当局的严刑拷打;但莫利纳之死给他造成的心灵的创伤更甚于肉体的痛苦。昏迷中的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女人陷进了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中;网从她身体的各个部位展开;象无数股绳索;这就是书名中说的〃蜘蛛女〃。。
小说的大部分篇幅用来记述莫利纳讲的一个个动人的电影故事。第一个电影题为《金钱豹女人》;这是个起源于中世纪的古老传说。在一个几平与世隔绝的边远山付;男人们都上了前线;村中食品奇缺;人们死于饥馑的越来越多。一天;有一魔鬼来村里向村民们分发食物;他提出一个条件;每发一次食物;村民们一定要交给他一个女人;供他玩乐;村里一个最勇敢的女人站出来自告奋勇愿跟魔鬼走。魔鬼身边站着一只饥肠辘辘、凶狠无比的金钱豹。战事结束后;上前线的男人们均先后回到了村庄;那个勇敢的女人的丈夫也回到家里。当他与妻子接吻时;却被她活活地撕成了碎片。原来她早已变成了一只金钱豹;确切他说;她已变成了金钱豹女人;莫利纳给瓦伦第讲的这个《金钱豹女人》的电影故事便是以这个古老的传说为背景展开的。女主人公伊雷娜便是这样的一个金钱豹女人。她与异性接触仅仅是为了取得对方的保护和同情;而不是性爱。一旦有了两性间的情感的冲动;特别是当她被某一男性搂抱接吻时;便会立即变成凶残的金钱豹;将对方撕烂。若干名男人(其中包括一位给她治病的精神分析医生)均死在她的利爪下。这样的电影故事莫利纳断断续续他讲了五、六个。
作品鉴赏普伊格以其杰出的小说《蜘蛛女之吻》和其他作品取得的成就;于1986年击败美国著名作家冯尼格和多克托罗;荣获意大利第四届库尔齐奥·马拉巴尔泰文学奖。该奖以意大利著名作家库尔齐奥·马拉巴尔泰(1898—1957)命名;用以奖掖有突出文学成就的外国作家;被认为是〃意大利版的诺贝尔文学奖〃。
《蜘蛛女之吻》出版后;立即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反响;被译成十余种外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1985年著名导演赫克特·巴班科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搬上银幕;获得高度评价;美国影星威廉·赫特因出色地表演
了片中的同性恋者莫利纳而获1985年度奥斯卡男演员奖。
同性恋在西方早已司空见惯;几乎已成一大〃社会公害〃;但在文艺作品中却恨少得到反映。正如小说中所说;同性恋者在西方各国政府和民众的眼中比酒徒、赌棍甚至窃贼更遭厌弃。然而;这种现象始终存在;而且有日益发展的趋势。原因何在?除了社会方面的问题外;是不是还有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对此;作者抱着严肃的态度进行了探求。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探索;因为作者在书中没有提出任何结论。对象莫利纳这样的具体的同性恋者;普伊格的态度是明朗的:社会不应对他(她)们进行排斥和歧视;就象对待犯有别的方面社会公德错误的人一样。一般说来;他们并非坏人;公众舆论不能对他们不分皂白;一味加以谴责。
和普伊格的其他的小说一样;《蜘蛛女之吻》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话。开卷伊始;便是莫利纳与瓦伦第的对话——前者在向后者讲述电影故事。那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故事很诀就把读者给吸引住了。普伊格原是从事电影编导的、深知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每讲到节骨眼上;瓦伦第便开始插科打浑;而莫利纳则趁机卖起关于;就象章回小说一样;来个〃且听下回分解〃;让读者再接下去看〃下一回〃。贯穿于全书的这六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电影故事大多通过这种方式加以叙述。其次;人们可以看到;普伊格通过莫利纳之口讲述出来的这几个电影均有其合意。如果第一个故事《金钱豹女人》反映了莫利纳这个同性恋者的心态的话;那么;小说中出现的第二个关于法国女歌唱家与德国法西斯军官的恋爱故事则从某一角度表明了两位书中人的政治态度——莫利纳对政洽不感兴趣;对这种〃爱情〃津津乐道;然而作为革命家的瓦伦第则对这种超政治的恋爱十分反感;斥之谓〃法西斯宣传〃。小说正是通过一个个电影故事的讲述来介绍人物(心理活动、政治态度和生活经历等)推动情节的发展的。
作者除了运用对话这一主要的表现手段外;还巧妙地运用了公文佐证、注释引证和意识流以及倒叙等现代小说常用的手法。
普伊格的意识流运用得颇为得心应手。莫利纳在向瓦伦第讲述《索比女人的回归》这一充满魔幻色彩的影片时;双方的脑海里出现了种种断续的意念:
莫利纳:。。这时;船长对她说;千万不能让这种鼓声给欺骗了。有时;鼓声传播的乃是死亡的判决书。(可是;心脏不好;一个有病的老太太。。)
瓦沦第:(警察巡逻队;快躲起来。。门开了;机枪口;令人窒息的黑血涌到口腔)讲下去;你为什么不讲了?
从上面的这一段引文中可以看出;括号内的这一部分系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就是说;他们一边讲故事;一边还在各想各的心事(莫利纳在想他患有心脏病的者母亲;瓦伦第则在回忆警察捕人的场面);极富立体感。
小说用相当大的篇幅(有时占书页的下半页;有时使用整页)精心选注了国际上颇有名望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专家(如弗洛伊德)有关同性恋的种种沦述。这种注释与小说的正文同步进行;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提出问题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同性恋问题。
小说的后面几章运用了公文佐证法;即部分地或全文摘引了莫利纳与处长的谈话纪要和安全委员会的特务跟踪监视假释后的莫利纳时所写的情况汇报;这不仅使小说的表现手法多样化;而且;使叙述的事情更具真实感。
(屠孟超)
曼·普伊格天使的命运(1979)
作者简介(见〃蜘蛛女之吻〃条)
内容概要《天使的命运》的故事情节由两个层面(现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