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颗破碎的心;却没有颓丧。他收养了一个孤儿;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父爱。这是一个坚强的苏联公民的形象。
小说以新的角度处理了〃人和战争〃的矛盾冲突。20大以后赫鲁晓夫指出〃战争除了带来眼泪;带来破坏和毁灭人们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以外;不会带来任何东西。〃肖洛霍夫就是根据这一基本观点写作的;他说:〃任何战争都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战争就是破坏者。〃他还说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反面人物;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就是战争。战争造成〃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砂子。〃战争使得勇敢的战士淌下〃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
小说写的是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但主人公不是战斗英雄;而是当过俘虏的司机。按当时的军规;凡当过俘虏而生还者;必须受到严格的审查。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大批官兵被俘。这是战后涉及千家万户的现实问题。这些战俘身心遭受折磨和凌辱;他们最后历尽艰苦;回到祖国;却面临着新的不幸;冷漠、怀疑、审查;甚至关进〃自己的〃集中营。肖洛霍夫在作品中开创了歌颂〃俘虏的英雄主义〃的先例。不惜篇幅地描绘他在德国集中营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曾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集中营;后又被追回;警犬把他咬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但他仍奇迹般活了下来。法西斯听说他讲了不满的话要枪毙他。临刑前要他为法西斯的胜利干杯;他却骄傲地为自己的死亡干怀;在饥饿难忍情况下;决不流露贪吃的表情;以致从精神上战胜法西斯而免于一死;最后还巧妙地俘虏一个德军工程师和一皮包秘密文件;立下功勋。继这篇作品之后;苏联文学出现一大批描写战俘的作品。
小说在叙述视角的更新方面也作出了贡献。作品全部以第一人称叙述。
一个〃我〃是作者;他有时作为一个对话者出现;有时作为作者直接抒发感情。另一个〃我〃是主人公索科洛夫。全部故事由主人公自己讲述;语言朴实;深沉;与他的一生经历相适应;读起来也更为亲切、可信。而作为对话者的作者;虽然插话不多;但总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全篇结束的那一段作者抒情插笔;明确地点出主题。这种叙述方式一般作家不大采用;因为作者点题之笔;搞不好就会变成画蛇添足;现代读者不喜欢现成的结论。只有真正的语言大师;成熟的作家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在结尾处来一个感情的升华;把句点重合在高潮上。
(倪蕊琴)
弗·德·杜金采夫不单为了面包(1956)
作家简介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杜金采夫(1918—)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市。1940年毕业于莫斯科法学院;同年征召入伍;参加卫国战争;受伤后从1942年至战争结束在西伯利亚军事俭察院工作。1946—1951年任《共青团真理报》特写记者。195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七勇士》和《尼娜车站》;1954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在自己的岗位上》。1956年长篇小说《不单为了面包》问世;小说描写主人公(中学物理教师)搞了一项发明;与官僚主义者、学术权威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作品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但受到批评界的严厉批判;被认为是〃诬蔑性的作品〃。以后几十年主要致力于苏联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其间还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1959)、《短篇小说集》(1963)和《新年的童话》(1965)。1986年9月;《星火》和《科学与生活》两家杂志分别发表了他构思并写作20余年才得以完成的新作《穿白衣的人们;的片断;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1987年;《涅瓦河》杂志在第1—4期上连载了这部长篇;获得评论界的高度赞扬;并于1988年获苏联国家奖金。作品描写50年代李森科学派迫害生物遗传科学家、阻碍社会进步的罪行和忠于科学的正直知识分子的思虑、痛苦、追求和斗争;进一步发民了作家在《不单为了面包》中善与恶、真导假、美与丑的主题。
内容概要1946年初;木兹加市最大的联合工厂厂长德罗兹多夫从莫斯科出差回来了;他在莫斯科工作顺利;还听到了将调任部技术管理局局长的消息;很是得意;但给洛巴特主带来的却不是好消息:部里不支持他的发明。洛巴特金是木兹加市中学的物理教师。他研究设计了离心铸管机;可以成倍提高管子产量和节约原材料。三年前已向木兹加联合工厂合理化建议和发明管理处提出了制造离心铸管机的申请。材料转到部里。他也领到了发明专利证书;当时副部长舒季科夫通知他去莫斯科制定方案;待他辞去教职去莫斯科后;却来得到部的任何支持。原来铸造研究所的权威阿甫吉耶夫教授也在研究这种机器;他利用自己的影响;使舒季科夫改变了态空。洛巴待金回来后;中学已聘了别的教师;他失去了工作;从此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继续研究;同时又不断向有关部门申诉;木兹加联合工厂厂长德罗兹多夫不愿与学术权威和上级发生矛盾;何况半年前厂里已收到阿甫吉耶夫为首的设计师设计的离心铸管机的草图、说明和部里立即按图制造该机的指示;机器也已在制造;更不会认真对待洛巴特金的申诉了。1947年初;洛巴特金接到通知;部里重新研究了他的意见;决定调他去铸造设计院分院制订建造离心铸管机的技术方案。他于六月中旬去分院;九月完成了方案设计。参与此项工作的有分院设备科科长马留宾和木兹加联合工厂设计师马克秀坚柯。他俩参加工作的目的是为阿甫吉耶夫窃取洛巴特金的研究成果。他们把洛巴特金的设计改头换面;但关键问题没有解决。1948年4月洛巴侍金到莫斯科参加部里专为他的方案组织的讨论会。在会上阿甫吉耶夫的同伙极力反对洛巴特金的方案;表示基本赞同的只有加利茨基。加利茨基原在铸造研究所工作;对阿甫吉耶夫的离心铸营机的设计持否定态度;因而离开研究所;到军工部门工作。他是铸造专家;博士;对洛巴特金的设计早有所闻。他肯定了洛巴特金设计的基本思想。在阿甫吉耶夫一伙人的操纵下;会议否定了洛巴特金的方案。加利茨基鼓励他继续搞下去。洛巴特金虽然很困难;但还是决定留在
莫斯科;向育关部门申诉;一面继续修改方案。这时;德罗兹多夫已到莫斯科;调任部属技术管理局局长。副部长舒季科夫和德罗兹多夫对洛巴特金的申诉都置之不理。在莫斯科;洛巴特金结识了布西科教授。他也是发明家;他的发明不被承认;本人还受到排挤;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但又无力与之斗争。两人谈得很投机;布西科便让洛巴特金住在他那里;一起生活;过着清贫的日子。到了秋天;他们的经济已到了山尽水绝的地步。德罗兹多夫的妻子娜佳;在十月份暗中送给洛巴特金六个卢布;帮他们度过难关。娜佳原是木兹加中学教师。她从同事和丈夫那儿听说了洛巴特金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他很是同情;而对德罗兹多夫的官僚主义日益不满;最后终于感情破裂。现在娜佳常去洛巴特金和布西科的住所;成了洛巴特金的常客和助手。1949年2月区检察院找洛巴特金去谈话;原因是阿甫吉耶夫等人对洛巴特金诽谤;把他说成是〃假发明家〃、〃骗子〃、〃十恶不赦的诽谤者〃等等;洛巴特金坚决否认并皮驳了这种诬告。3月中旬洛巴特金完成了新的设计方案。他又四出奔走;但处处碰壁。到了7月;他偶然见到了部长的女秘书;她答应帮助他;把他的设计和说明转呈部长。过几天;部长果然接见了洛巴特金;在场的还有舒季科夫和德罗兹多夫。部长对洛巴特金的设计思想感兴趣;表示了洛巴特金和阿甫吉耶夫的方案可以互相竞赛的意向;责成重新组织讨论洛巴特金的方案。两周以后;德罗兹多夫主持会议;讨论时;阿甫吉耶夫勉强同意试制洛巴特金设计的机器;另一位院士则完全肯定洛巴特金的方案;会议最后通过了洛巴特金方案。现在洛巴特金可以顺利进行工作了。铸造设计院给了他二名最好的设计师;组成了工作小组;工作进展很快。但洛巴特金总感到有某种不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加利茨基;加利茨基洽了他电话;让他有需要时找他。到了7月底;正当全部图纸即将完成的时候;对洛巴特金的新的一次打击开始了。部里接到木兹加来的报告;阿甫吉耶夫设计、由乌留宾和马克秀坚柯制造的离心铸营机试验成功;并运来了该机生产的样品。舒季科夫随即通知洛巴特金;部长已决定中止他的工作;因为没有必要造两种同类型的机器。舒季科夫还以优厚的薪俸和职位引诱洛巴特金;要他放弃原来的设计。此时此刻洛巴特金几乎绝望了。接连二天找部长都未能见到;碰到曾帮助过他的部长女秘书也认为他是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者;对他表示厌恶。洛巴特金回到住所;伤心极了;失去了为制造离心铸管机而奋斗的信心。这时;娜佳向他提供了最新信息。现在需要能防酸的双层管子;目前还不能生产;而他设计的离心铸管机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信息使他恢复了信心。他决定以他和娜佳的名义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难题。他打电话找加利茨基;他不在莫斯科;到乌拉尔去了。第二天他到铸造研究所去;发现他的小组已知是部里的决定;停止了工作。这时候加利茨基所在的军工部门来找洛巴特金;他们要求他和他的小组继续工作;他们作为向科研所提出科研任务的单位提供全部经费;娜佳作为合作者参加;全部工作必须保密。这样;由于军工部门的参与;洛巴特金得以继续研究、设计离心铸营机。这种情况自然引起舒季抖大、阿甫吉耶夫等人的注意。10月;乌留宾和马克秀坚柯来研究所探听洛巴特金工作情况;发现娜佳也参加了工作;便向部里打报告;反映洛巴特全泄密。打击又一次落到洛巴特金头上。他被控泄露国家机密;于11月被捕;由军事捡察院起诉;经过军事法庭审判;被判8年劳改;他的工作小组被解散;材料被销毁。后来;一位侦查员发现了洛巴特金一案中的疑点;进行复查;给洛巴特金平反;因此洛巴特金一年半以后
便从劳改营中放出来了。1951年他回到莫斯科。娜佳告诉他;他设计的机器已经建成;试验成功。现在还要建造二台。原来洛巴特金被判刑后不久;加利茨基回到莫斯科。听了娜佳介绍后;马上把参加小组工作的二名设计师找来;加利茨基扣他们一起;干了20个夜晚;凭记忆画出了基本图纸;拿到他所领导的厂里去制造;二个月后便造出来了。洛巴特金的设计已完全成功;部里被迫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任命他为离心机设计局局长。他和娜佳正式结合。阿甫吉耶夫设计;由乌留宾、马克秀坚柯制造的机器;实际上是对洛巴特金设计不成功的剽窃;试验成功是谎很成绩;他们造出的管子质量不合格;重量超过规定;浪费了大量钢材。为此部里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乌留宾和马克秀坚柯被撤职;舒季科夫调动工作;而学阀阿甫吉耶夫丝毫没有触动;德罗兹多夫不但没有揭露出来;还可能官运亨通;爬上更高的位置。
作品鉴赏《不单为了面包》于1956年发表后;立即得到评论界的好评;认为它是一部反映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但不久又受到指责和批评;说它是一部具有不健康倾向的作品;是对现实的歪曲等等。现在苏联文艺界在作历史的回顾时;又重新肯定了这部作品。《不单为了面包》是问题小说。它通过洛巴特金和其他科研人员的坎坷遭遇;揭露了苏联学术界的宗派主义、因循守旧、争名逐利、道德沦丧等不良风气;尤其对政府部门中扼杀新生事物、与学术界狼狈为奸的官僚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抨击。洛巴特金发明了离心铸管机;在实现此项发明的过程中;几经周折、甚至身陷囹圄;最后还是加利茨基冒了个人风险;私自复制了他的设计图纸才造出了机器;前前后后长达七、八年之久。另一发明家布西科教授的遭遇更惨。他的极有价值的发明不被承认;他申诉无门;疑虑重重;似乎处处与他为敌;甚至不敢向有关部门提出对他的发明进行鉴定;他对生活和事业都已丧失了信心;最后惨死于失火的事故中。他们的遭遇是对官僚主义最有力的鞭挞和控诉。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官僚主义者德罗兹多夫和舒季柯夫的形象。德罗兹多夫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功名利禄。他精明能干、积极工作;把成绩看成是晋升的台阶。他对洛巴特金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利害关系和上级的眼色。在他看来;洛巴特金是小人物;无法与大学者抗衡;没有前途;因此他积极帮助阿甫吉耶夫等人反对洛巴特金的阴谋活动;当他看到洛巴特金成功后;又后悔当初没有支持他。部里追究谎报成绩的责任时;他便把矛头指向与他沆瀣一气的舒季科夫。总之;这是一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圆滑的官僚主义者。舒季科夫与德罗兹多夫属同一种类型。他对铸管机感兴趣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他的资本;他不敢得罪权威而对洛巴特金出尔反尔;他弄虚作假;谎报成绩;迫使洛巴特金停止工作;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无视国家利益、甚至不择手段;这二个形象充分体现了官僚主义者的基本特征。与他们对立的是洛巴特金。他为了造出离心铸管机;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经受了种种困难和多次打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为人正直;具有崇高的理想;甚至有一种殉道者的神圣感情。在作者笔下;他还是〃善〃的化身。但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还比较苍白。小说虽然以洛巴特金的成功而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矛盾冲突的解决。官僚主义者舒季科夫只是调动工作;德罗兹多夫没有揭露出来;学阀阿甫吉耶夫根本没有触动;这就表明洛巴特金等人和官僚主义的斗争远未结束。这样的结尾与〃无冲突论〃流行时的模式迥然不同;耐人寻味。小说主要揭露在个人迷信盛行时期的阴暗面;作者对反面人物的描绘主要采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小说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交待非常具体;使主要人物在各个
时期的遭遇和官僚主义的危害给读者造成鲜明的印象。《不单为了面包》在50年代的同类作品中是一部具有相当深度的长篇小说。
(冯增义)
巴维尔·尼林冷酷(1956)
作者简介巴维尔·尼林(1908—1981);苏联俄罗斯作家;苏共党员;曾当过工人、刑事调查局职员;卫国战争时期担任中央和前线报纸的随军记者。第一部作品《人往山上走·日常生活特写》发表于1936年。短篇小说有《可爱的姑娘》(1936)、《有名的帕甫留克》(1937)、《最后一次盗窃》(1939)、《关于爱情》(1940)。电影剧本《伟大的生活》(第一集1940;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第二集1958)描写了顿巴斯地区的矿工生活。中篇小说《试用期》(1956)和《冷酷》(1956)是尼林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都提出了人道主义问题。此后还作有中篇小说《穿过墓地》(1962)、《初嫁》(1978)、《非洲日记》(1979)等。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20年代初期。那时;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刚建立不久;国家仍陷于战后的贫困之中。白军虽然遭到惨重失败;但一些残余的匪徒们在农村猖狂活动;搞得人心惶惶。在西伯利亚杜达里县四周的泰加森林里;活动着几股土匪。他们杀害农村中的积极分子;洗劫合作社;无恶不作;还利用一切机会煽动人们对新生政权的不满;制造骚乱。在这些土匪中;有一支以科斯佳·沃隆佐夫为首的队伍。沃隆佐夫是一个富农的儿子;高尔察克手下的中尉;自封为〃全泰加林之王〃。时值隆冬季节;匪徒们都溜进深山老林;在茫茫的雪原里躲藏起来;等来年春天再出来活动。杜达里县的刑事调查局早就想消灭这股土匪;但沃隆佐夫凭着机智灵敏和手下的一批〃信息网〃;几次死里逃生。有一天;刑事调查局的侦察员冒着暴风雪在黄金谷歼灭了一股流窜的土匪;活捉了一名叫拉扎尔·巴乌金的匪徒。巴乌金曾是沙皇军队的一名小卒;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作战勇敢而得到三枚乔治勋章。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的全部奖章变得分文不值;成了废铜烂铁。他回到了故乡——偏僻的泰加森林。他的家在战争期间彻底败落了;没牛没马;穷得叮。。响。妻子只得带着三个很小的孩子靠给有钱人家帮工糊口。战争非但没有使巴乌金感到厌倦;反而使他变得狂热。尽管他受过三次伤;但还得靠枪杆子生活;因为他对农活已经相当生疏了。1918年深秋;他那在外当了军士的哥哥回乡探亲;在哥哥的鼓动下;巴乌金加入了白军;因为他受不了巨大的诱惑。匪首们许愿:国内战争胜利后;都会得到优厚的待遇和奖赏。巴乌金想借此来恢复他那破落的家业。但事与愿违;白匪失败了;巴乌金不得不躲了起来。后来他又参加了以克洛奇科为首的匪帮。巴乌金与克洛奇科长期不和;因为他认为可以抢劫合作社;但不应该骚扰农民。而城市商人之家出身的克洛奇科却袭击所有居民百姓;到处制造恐怖气氛。在这次黄金谷的战斗中;匪首克洛奇科被击毙;巴乌金被活捉。但巴乌金不肯老实招供;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是冷嘲热讽;破口大骂。连刑事调查局的局长也拿他没办法;只是命令把他单独关押。局长秘密行动助理维尼阿明·马雷舍夫审讯巴乌金时;巴乌金认出了这就是被自己打伤的侦察员。因为马雷舍夫戴着全局唯一的一顶蒙古式皮帽参加了黄金谷战斗;而当时巴乌金就是瞄准这顶帽子开枪的。马雷舍夫整天和巴乌金等人在一起;用自己分到的罐头食品招待他们;甚至还用没收来的私酿白酒给巴乌金喝。马雷舍夫还和巴与金拉家常;问起他妻子和孩子的情况。审讯就是在这样一种谈话的气氛中进行。有一次;巴乌金问起马雷舍夫肩上的伤口长好了没有;还说谢天谢地;只打中了肩膀;并告诉马雷舍夫怎样用草药治伤。马雷舍夫想搞清楚巴乌金是怎样
的人;他认为〃人与人可不一样〃;巴乌金是个〃有头脑的人〃;通过他可以了解沃隆佐夫匪帮的消息。在马雷舍夫的努力下;平时生性暴躁、目中无人、鄙视一切的巴乌金在被捕的三天后开始招供了。一个周末的晚上;巴乌金趁洗澡的机会逃跑了。侦察员们追捕了整整一夜;但毫无结果。马雷舍夫冒着严寒来到了泰加森林的深处;人迹罕至的沃耶沃德角;这里是匪首沃隆佐夫的老巢。马雪舍夫见到了巴乌金;并得到他提供的重要情报。巴乌金虽然逃了出来;但却回不了家;他妻子挥着炉叉子对地大声喊道:〃走开;你这魔鬼!〃沃隆佐夫对他也不放心;要考验考验他;这就使他的处境很不妙。但巴乌金没有接受沃隆佐夫对他的考验;即没有杀害马雷舍夫。相反;让马雷舍夫扮成土匪联络员住进了沃隆佐夫最宠爱的情妇克兰卡的家;从而摸清了沃隆佐夫的行踪。马雷舍夫回到了县城。春天来了;土匪开始下山活动。为了摸清土匪的情况;马雷舍夫又到沃耶沃得角去了几次;与巴乌金接头。巴乌全还用草药治好了他的肩伤。夏天来了;在巴乌金的帮助下;马雷舍夫已完全掌握了沃隆佐夫的情况。并向局长作了汇报;巴乌金和马雷舍夫周密地制定了活捉沃隆佐夫的计划。行动开始了;包括局长在内的6名侦察员冒着酷暑向泰加森林进发。侦察员们埋伏在沃隆佐夫情妇克兰卡房子的附近;等待信号。当沃隆佐夫来与他的情妇幽会的时候;巴乌金活捉了沃隆佐夫;并把他捆了起来。侦察员们跑进克兰卡的院子;局长作了些指示便骑马走了。巴乌金对马雷舍夫说:〃你不用担心。你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信义比金钱还重。我让人们把你们一直送到地方;然后我自己就到杜达里去自首。〃巴乌金指挥沃隆佐夫的卫队押着沃隆佐夫向县城走去。沃隆佐夫对巴乌金说:〃你别高兴得太早〃;他们〃饶不了你的。〃突然;从驿道两侧的林子里走出了一队骑兵民警。局长也穿着从杜达里换上的崭新的民警服;成风凛凛地骑在马上;并用鞭子捅了捅巴乌金;命令他站到被捅的土匪中。马雷舍夫为巴乌金不被信任而向他道歉;并与巴乌金走在一起。回到县城;巴乌金被留了。马雷舍夫来到饭店喝酒。他感到害臊;认为欺骗了巴乌金。特别是当局长已经在全城造遍舆论说;活捉沃隆佐夫是他们干的;是他亲自干的时;马雷舍夫全身哆嗦起来;他流着泪说:〃我打生下来就没当过奴才;也决不会当奴才!决不。。〃说完便开枪自杀了。
作品鉴赏《冷酷》是苏联文坛50年代中期的产物。青年侦察员马雷舍夫对土匪巴乌金进行感化教育;巴乌金有了悔改和赎罪的表现;协助马雷舍夫抓获了匪首沃隆佐夫。但局长仍把巴乌金看作土匪;把他关押了起来。马雷舍夫看到自己的努力失败了;又没能说服局长;便开枪自杀了。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了人道主义的温暖与反人道主义的冷酷之间的对立;提出了应该相信人;做人的教育转化工作这一重要问题。巴乌金是一个作恶多端的土匪;有一头又粗又硬的红发;熊一般的小眼睛露着凶光。被捕以后;非但不招供;还大骂局长是头〃骗猪〃;气焰十分嚣张。但他又是一个与沃隆佐夫之流不同的人。他原本是个焦油工人;还是个猎人;他的祖父和父亲也是炼焦油和打猎的。他聪明能干;可头脑糊涂。用马雷舍夫的话来说;是〃形形色色的白匪军官们把拉扎尔·巴乌金搞昏了;使他的头脑里塞满了糊涂观念〃。他身为土匪;但非常想干家务活;还担心〃孩子们长大不认他这个爹〃。他还反对骚扰农民。由此可见;巴乌金的本质并不坏;只是一时糊涂而当了土匪。在马雷舍夫的感化教育下;巴乌金有了转变。他庆幸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