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孙子大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年半有余了!他们周围的士兵,一个又一个倒下了,再也不能回家了。谁都知道生命其实是很娇弱的东西,很可能在瞬间就死掉的。他们厌倦了无尽无休的战争。与其在战场上冒险而死,还不如冒险回家,也许会生还。而且,这不是单个逃亡者的冒险,这是一次集体的赌博,集体的冒险。尽管夫概有率先回城重金封赏的许诺,可是这并不重要,在这个时候,在十八个月的战场生活之后,在秦楚联军就要冲杀过来的时候,一句“回家吧”,是最实际,也是最具有诱惑力和煽动性的了。
夫概命部下驱动战车,拼命向东,向姑苏方向狂奔。
徒卒拼命跟随着。
向东,向东!
姑苏城没有抵抗。
姑苏大开城门,迎接君王的胞弟,将军夫概“回守”姑苏。
夫概大摇大摆走进了王宫。
夫概大模大样地在“王兄”所有坐过的绣团上坐了一遍,他顺理成章地用君王的服饰装点了自己。
他封赏部下。
他大宴“臣下”。
他终于可以无顾无忌地自称“寡人”了。
他的部僚们,诚惶诚恐诚心诚意地欢呼“大王万岁”。
守城的,忠于阖闾的军卒几乎没有敢动手,就逃之夭夭了。因此,他完全是“和平解决”了姑苏。在一片改朝换代的庆祝之后,王宫复归于森严。他命诸“臣”各干各的事去,他坐在兄长阖闾坐过的绣团之上,一个人,环顾空空荡荡的宫殿。高大的宫殿,在这秋日里,像墓穴一样阴冷。他不敢相信,这一切,“寡人”和“万岁”,都会是真的。他曾经设想过种种获得王位的方式。他想到过,如阖闾刺杀吴王僚那样,在盛大的筵席中间,用匕首贯通阖闾的胸腹;想到过,在乱军之中,从背后引弓发弩射杀阖闾和他的继承人;设想过在大的战役中间,突然兵变,反戈一击,让阖闾死在营帐;也想过,在阖闾巡视城头,要不就是游弋太湖的时候,把这位王兄推下城头摔死,或者掀到太湖去喂鱼……每次想到阖闾的不同死法的时候,他都激情奔涌,不能自已。所有的构想都是惊心动魄的,都有鲜血迸溅。想到这些冒险的时候,有一种雄性的快感,都会使他狂妄一阵,也会突然对阿婧有了强烈的欲望,去享受一番王妃美丽香艳的肉体。可他没料道,种种设想都和现实相距千里,他竟会说是君王就是君王了。仿佛阖闾出让了宫殿,出让了宫中佳丽,出让了王冠,出让了座席,让他迈着方步,无遮无挡地走上了王位。
事情怎么会是这样?
你,夫概,你还是你么?
他咳嗽一声,声音在空落落的宫殿打了个旋,回声嗡嗡的。
是真的。
当然,是。
这样的结果,有点让他心里慌。他觉得摸不着边际,对未来没有什么把握。当然,首先是因为阖闾并没有按照他设想过的种种死法,选择一种去死。阖闾还活着,隐患不仅存在,并且每时每刻可能发作。而最令他不安的是,在他大宴部下、一一封赏的时候,却感到没有什么人值得他重用,值得他依靠,值得他封赏。他让各人拿了金银宝器,却让他的上大夫大将军的位置空着。阖闾是一棵老树,林子里的鸟都在阖闾的枝上栖。有阖闾在,谁会投奔他?阖闾有一个伍子胥治国,有一个孙武治军,又有伯,华登,王子夫差……他可真是孤家寡人了,朝中只有敢于提头效死的匹夫,没有可与谈国事,可与谈兵的。
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
到哪儿去挖一个孙武来呢?
他叹了口气。
如若想要使鸟儿到他的枝上来栖,他知道,必须早栽树,栽了树,多浇水。
灵机一动,他决意到孙武府上去走一趟,先一步网住孙武的家小。
第三部第二十七章(2)
漪罗刚刚被送回姑苏,安顿下来,夫概就入城称王了。
漪罗听到这个消息,一屁股坐下,出了一身冷汗,半天惊得说不出话来。死去的蔡国将军鉴,出征前曾将三岁的孩子托付孙武收养,做养子,改姓孙,叫孙驰。孙驰今年四岁了,生得活泼可爱,绕在漪罗膝边,连喊了几声庶母,漪罗都没听见。依她的阅历,还难以判断会有什么样的灾祸,未来是什么样子。可她明白事情真的变得很麻烦了。她不知道在孙武面前,是否还能说清楚。她只知道,孙武在阖闾的麾下,夫概与阖闾少不得一场拼杀。孙武是不会改变初衷,改换门庭的,那么,夫概倘若坐稳了王庭,孙氏门中不会有好结果;阖闾倘若卷土重来,孙武会不会把她当成夫概的人处置了呢?也未可知。
她心乱如麻。
可她不敢把这些事情说与帛女,她在处理和帛女的关系上是很小心翼翼的。
帛女在孙武出征后的第七个月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孙星。婴儿还不满一周岁,刚刚呀呀学语。帛女听到夫概立而为王的消息之后,也是一惊,思忖片刻,命家人田狄把少夫人请来说话。
漪罗还在发呆。田狄唤了几声“少夫人”,漪罗才听见,忙应着,到帛女房中商议对策。
帛女:“漪罗,你是在军中呆过的,依你看,长卿和夫概相处得怎样?”
漪罗:“漪罗在军中呆的时日甚短。”
帛女:“我不是问你长短。只是问你他二人相处的如何。”
漪罗:“依我看,将军和夫概是生死冤家,死对头。”
其实,在军中,夫概和孙武的关系还没到你死我活,剑拔弩张的地步。在破楚入郢的过程中,夫概还不敢明明白白地言一个“反”字,仅仅是渗透,暗示,试探,拉拢而已;孙武也只是判断,警惕,小心翼翼,敬而远之,言不涉邪,凛然拒之。说他们已经是生死对头,完全是漪罗加进了自己的感觉。
帛女“啊”了一声,说,“我明白了。”
帛女料道夫概与孙武免不了一场厮杀,为此,她想她必须事先有所准备:“漪罗,你立即带上两个孩子出城,先躲到罗浮山去,事不宜迟。田狄,你备车,跟着少夫人上路。”
“我?带两个孩子?星儿还不满周岁,尚在哺乳,哪里离得了母亲啊?”
“现在还说什么离得了离不了?”
漪罗:“夫人你呢?”
帛女:“我在姑苏等将军回来。”
漪罗:“那么漪罗也等。”
帛女:“休要说傻话。如今夫概篡位,姑苏城必有一战。”
“如此说,漪罗更不能走了,要走一起走。”
帛女淡淡地笑笑说:“漪罗,我知道你的一番用心了,在我心里便是安慰,可是,倘若一起走,目标大,你以为走得脱么?我之所以叫你走,也并非只是为你。你看,驰儿今年才四岁,又是蔡国将军鉴的遗孤,你我都是要舍得自己性命来保护的。星儿还不满周岁,乃是将军的亲骨肉,只要星儿无事,帛女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我这是把两个小孩子托付于你啊!”
帛女说时,一如平时那么平静泰然。漪罗却担忧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心颤颤的,两眼迷茫茫的,都是泪。
帛女说:“或许不会有什么事的。即便有什么事,我也是经过了的,不怕。”
说着,收拾些孩子用的衣物,带些银钱。田狄已然备好了车。帛女便催漪罗抱上一个,领上一个,命她出门去,叫她快走。
“大王驾到——”
一阵喧嚣,夫概来了。
漪罗被堵了门的徒卒拦回到房子里,帛女忙示意下人把孩子带到后房去,然后,拉了漪罗一把:“坐下。”
两个女人端坐在席上。
帛女心里存得住事;漪罗如坐针毡,是准备搏斗的样子。
夫概身后拖着仪仗,走了进来。
侍从见两个女人只是坐着不动,便持戈喝道:“大王驾到,焉敢不跪?”
夫概反而回头白了侍从一眼:“不得无礼!”
夫概看着两个女人根本没有以礼相见的意思,帛女低眉,好像没看见他老大一个大王进来,漪罗却是怒目而视,如同要斗架的蛐蛐儿。
夫概忍气吞声,先施一礼:“啊夫人,少夫人,别来无恙?”
两人都不开口。
“为何不肯开口?”
帛女:“帛女实在不知道如今该如何称呼你。若称你为将军,你已经不再是吴国之将;若随了俗,称你为大王,记得吴国大王不是这般仪容,大王正在楚国郢都屯兵。那么,称你是——哦,直呼其名吧,又有失恭敬,这叫我等如何是好?你叫帛女和漪罗为难了!”
漪罗心想,别看夫人不露声色,说话却是句句含着针,藏着刺。
夫概的脸,一红一白的。
他却一如既往,把脸上弄得笑眯眯的:“寡人一向与长卿相与很深,互相视为知己。长卿离开姑苏十八个月,鞍马劳顿,寡人回到姑苏,第一个就来拜望二位,看望夫人,少夫人,切莫辜负了寡人一片好心。”
漪罗学着帛女的方式,话里也长出了刺儿:“夫人,他说些什么?漪罗从来不知我家将军的知己中有自称寡人的。”
帛女:“好了,孙将军远在郢城,这里只有我们两个弱女子,你既然已经自称了君王,要怎样便怎样吧。不过,依帛女妇人之见,你自称王者之尊,王袍加身,率先对我等手无寸铁的妇人下手,恐被天下人耻笑的。”
夫概哈哈笑起来:“哪里哪里。依夫人少夫人看来,寡人是要对二位不敬么?”说着,板起脸来,“倘若寡人打算取你等项上人头,何须亲临府上?只消一个眼色,就办得到的。”
帛女还是很平静:“当然。”
夫概坐下了:“寡人岂肯一人独享天下荣华?一旦得了社稷,立即想到故交,这才来拜望夫人和少夫人。夫人,少夫人千万不要心存芥蒂。哦,少夫人,漪罗,你大概不会也不应当忘记,是谁把你从战场上接到楚国郢都?是谁把你先自安顿在军帐之中,悉心保护,爱怜有加?是谁把你送到孙将军帐下,让你与孙将军破镜重圆?哈哈哈哈,寡人与你漪罗,与孙将军,与孙氏门中不解之缘,早已是路人皆知,寡人和尔等荣辱与共,难道不是么?”
帛女迅疾地看了漪罗一眼。
漪罗的脸通红:“夫概!这只能证实你图谋已久。倘漪罗早知你的图谋,定报与将军,与你不共戴天!”
夫概:“晚了,只怕是晚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帛女知道夫概的阴谋了:他是一定要把孙武拉入反叛的行伍中来,叫孙武有嘴难辩。那么漪罗呢?漪罗和夫概果然有“缘”么?她不知道。
漪罗一跃而起:“看来只好以死相拼才可证实清白了!”
帛女拉住了漪罗。
帛女知道,她和漪罗拼个一死,是极其容易的事情,四岁的孙驰和不满周岁的孙星怎么保全?
夫概立了起来。
“寡人国事繁忙,不多耽搁。今日寡人前来过府看望,足见寡人求贤若渴,这番心意当为天下人传为美谈。寡人今日就封孙武为大将军,二位夫人也有封赏,并且增派士卒,保护将军府上下安全。”
帛女:“不不,使不得!”
漪罗:“我们受用不起!”
夫概狡黠地笑着,一摆手,便有侍从从外面依次走来,呈上了黄金,绸缎,宝器,摆了小半间屋子。
夫概冷笑着,抖开一个美玉雕琢而成的九连环,晶莹耀眼,玲珑可爱:
“夫人,这玲珑玉连环,乃是昆山之玉雕琢而成,是蔡国君侯送上的贡品,你看它环环相扣,真是世间奇珍哪!寡人将它送与小公子把玩,寡人之心可鉴!”
夫概昂然而去。
帛女和漪罗瞠目结舌。
如今该怎么办?把那些夫概别有用心的赏赐扔到街上去吗?不行。立即依照原计划逃走吗?也不行。门里门外都是夫概增派的徒卒,一个个荷戈持戟。不用说,她们已经被严加看管,已经被软禁起来了,就是她们想要自杀,想要死给夫概和世人看个明白,也没那么容易了。
漪罗:“姐姐,我们——怎么办哪?”
帛女拂袖而去,不言不语,不答不理。
漪罗随了过去,欲抱起幼儿孙星。
帛女推开了漪罗,抱上孙星到另一间屋去了。
漪罗呆呆地立着。
她想哭。
第三部第二十八章(1)
夫概知道阖闾会迅速作出反应,却没有料道会来得这样快。他的屁股还没把君王的绣团坐热,庆祝的宴会上吃下的佳肴还没有消化,防御系统还没有弄妥帖,特别是按照他事先的谋划,派人去越国,请求越国国王允常派军队来呼应,使者尚未归来,急先锋夫差,便已挥军掩杀过来了。事态发展并不如他预料的那样,秦楚联军虽然强大,却不能钳制住阖闾的部队,腿长在阖闾自己身上。对于吴王阖闾来说,姑苏和郢都相比,阖闾是宁肯拱手把郢都让出,也决不肯失掉姑苏的。因此,阖闾的军队无心恋战,军心已散,孙武、伍子胥也无力回天,两军相遇,“轻松”地就败下阵来,正是应了孙武兵法上的那句话“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凶,命曰弗留。”是的,破楚大获全胜,郢都攻了下来,却烧杀抢掠,不修功德,吴国军队想留也留不下的。孙武又说过,兵贵胜,不贵久,可他们已经弃国征战整整十八个月了,谁不想回家?现在一传开夫概跑回姑苏称王的凶信,徒卒们知道“后方起火”,将军大夫们知道被掏了老窝,心上全都长了草,思归心切。政权更替,王位争夺,政局的突变,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和走向,吴国三军上下,都想着弃楚还吴。阖闾听到夫概谋反篡位的消息,暴跳如雷。他早已看出夫概存有二心,从来都有意地制约着,警惕着这位同胞兄弟的行动,可是没预料到这人会在吴楚大战期间动手。转念一想,夫概到底略逊一筹,如果像他出其不意杀掉吴王僚那样去办理篡位之事,事情说不定会糟成什么样。现在他毕竟还可以亲自调兵遣将讨伐夫概。毫无疑问,他是要亲自杀回姑苏的。他只要出现在吴国,他就是一面不倒的旌旗,就有影响力、号召力和威慑力。谁做先锋呢?当然是夫差。王子夫差早已又气又急,两眼红如渗血。对于夫差来说,终累虽名为太子,已经彻底失宠,失信,病在军中,阖闾连问也不问。太子终累被废掉,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太子终累不堪一击,早已不再是夫差来日继承王位的障碍了。偏偏半路上又杀出一个夫概,夫差哪里容得,一得到消息,就集结了军队,向父王请战:
“父王,请即刻发令,王儿回姑苏去,为父王解忧。”
阖闾:“寡人要喝那夫概人肉煮的羹汤啊!”
“三军已集结好了,只等父王下令!”
无须多言,父子同仇敌忾。
大军浩浩荡荡让出了郢都,直奔姑苏。
日夜兼程。
夫差的旌旗和大王阖闾的战车。在姑苏城外隐隐搅动着遮天烟尘的这个下午,伯手下率先潜进城去的徒卒和城中忠于阖闾的土兵,就忙不迭地动手了。城头上兵戈飞舞,白刃闪熠,一片杀声。夫概的士卒没有多少血好流,真正肯为夫概抛头颅洒热血的,为数不多。夫概还没来得及经营起的防御阵线,脆弱得要命。城头上追杀着,城门已经被打开。夫差的战车和大王阖闾的仪仗,唤起了这一方将士极大的杀人热情,又令夫概军卒闻风丧胆。到底是阖闾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吴国都城,民心向着阖闾,阖闾和夫差是耀武扬威进城的。夫差的队伍在城中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荡,几处小规模的巷战,夫概的人,死的死,逃的逃。胆子大的百姓出门来看热闹,传说着:“大王回朝了,”“夫概被腰斩了,”有人说:“眼看姑苏台宿着一群乌鸦,这日早起,忽然集体起飞,撞死在城墙上,城墙上全是毛血。”说得绘声绘形,听得毛骨悚然,相信夫概确实到了气数。也有童谣唱于闾巷,唱的是“夫概亡,大王归,月出东南,花开西北”,人们不全懂其中意思,后人才破译出“月”乃是“越”国,数年后,越国勾践自东南来,灭了吴国;又过经年,雄踞西北的秦王嬴政兵起西北,一统天下。当时人们只听懂了大王回朝,夫概大势已去的意思,这也够了,足可称作精神战术了。
不知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夫概听到报告说夫差的军马杀来了,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固守姑苏和保卫王宫,而是逃亡。他先自萎顿下来,先输掉了一半儿气势。他的勃勃雄心,骄矜,狂妄,韬略和聪明,一忽儿全没了。好像他多年的计划,仅仅为的是过一把君王的瘾。他迅速披挂甲胄,命令王宫卫队:“跟寡人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城去!”他穿了甲胄,又把君王的冠服,那些行头装在个包袱里背着,才去执剑。执了剑,欲行又止,喊了声“留得山在,岂患无柴?”算是给自己打气,但不知是说留得吴王宫在,还是留得自己的命在。他叹了口气,用无限苍凉、无限怅惘的目光,环视了一下他还没有完全熟悉的高大的王宫,这是一场梦啊!他暗暗地对自己说。
外面的喧嚣声,像风一样传来,立即放大了。夫概刚刚跑到后宫门,就与夫差碰上了。
短暂的对峙。
叔侄的目光在搏杀。
夫差冷笑道:“几日不见,刮目相看。尔竟敢趁我父王远在郢城作战,跑到宫里来想尝一尝做君王的滋味。请问阁下,那时候你知你的死期到了么?”
“寡人乃顺乎天意,何不取而代之?”
“寡人?哈哈,你也敢称寡人?今日你这寡人的头颅可要用做盛灯油的器皿了。”
伯插话:“王子,不与他废话。待伯让这乱臣贼子消受一番我的青铜之剑!”
伯虽面如敷粉,生得文静,却剑术超群,骁勇善战,是朝野闻名的。
“稍安勿躁,”夫差似乎觉得一剑就结果了夫概,不最后羞辱一番,难消心头之恨,“夫概,你谋反篡位,干的是贼的勾当!今日我奉父王之命,要用你的皮肉煮一镬羹汤,把你的骨头,扔给饿狗啃食,把你的心肝,交与乌鸦去美餐。你看,是你自己给自己一点面子,自己结果了自己痛快呢?还是等我活擒了你,叫你一点儿一点儿地消受好呢?”
夫概哈哈大笑:“说什么谋反篡位,说什么贼的勾当,夫差小儿,如此说,你家老子刺杀了兄长吴王僚,便是贼头了!你对太子终累妒嫉生恨,早想除掉,你便是贼子了!”
夫差:“休要嗦,看剑!”
夫差手中的剑迅速地奔驰而来,夫概一闪躲过。夫差与夫概,叔侄两边的人开始了拼杀。夫概并不是等闲之辈。他虽然对于阖闾父子这样快就卷土重来没有准备,对于称王之后,如果败了,可能会死,却完全是有思想准备的。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并不惧怕死。两剑相搏,求生的欲望使得他的生命发出了最大的能量。他砍杀推挡,与夫差酣战在一处。手上,脸上,划破了,淌着血,他浑然不觉。到底夫差体魄更强壮,剑术也更高。看看夫概且战且逃,力气渐渐支持不住,夫差叱咤追杀,本来是有机会将夫概杀死,结束这场争斗的。可似乎夫差只想像猫逮耗子一样,玩够了,虐待够了,再杀掉夫概。他心中的愤怒,当然不是一剑可消的,唯有生擒了夫概,再一刀一刀地把夫概的肉切碎,解恨的时间越长和操作过程越复杂,越会给他以快感,得到心理和感官的满足。
夫概被追赶到城墙下,已经走投无路了。
孙武的战车刚好进城。
夫概忽然眼睛一亮。
孙武正待拔剑杀向夫概,夫概自己跑向了车前,一手抓住了辕马的辔头。
马车带着他滑出了三丈多远。马咴嘶鸣,前腿立了起来,如同悬崖。夫概又被吊到半空,可他就是不撒手。
孙武跳下车来。
夫概拼命地吼道:“孙将军!寡人早已封你为大将军!孙武快来救驾啊!”
他在喊什么?什么“大将军”?什么“救驾”?
这一句喊叫,足以把孙武推下万丈深渊,推上断头台的。
他不是喊给孙武听的。那毫无用处,他明白。他是叫给夫差听,给孙武后边的徒卒听,给姑苏城听,给吴国听的。他知道他的卫队已经完了,他的死期就在今日,在走向阴曹地府的黄泉路上,他要拖上无辜的孙武,拖上对吴国乃至天下都举足轻重的将军。
孙武大吃一惊,周围的人众一片哗然。
孙武挺剑来杀:“夫概!你竟敢加害于我!”
已在咫尺的夫差冷笑道:“好哇!来呀,把谋反的夫概和他加封的‘大将军’一同拿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