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闪击英雄-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很差,智慧也不够。所以匈牙利的境况并未有所改善,而同盟国间的互信心理,却已经荡然无存了。
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东线的作战(10)
在斯洛伐克境内,原先是完全站在德国这一方面的,现在游击队的活动也日趋激烈了。坐火车旅行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行动,游击队常常拦截火车,搜查全车的旅客,若是遇见德国的军人,尤其是军官,就一定会把他杀死。德军当然采取激烈的报复手段,于是仇恨愈结愈深,到处都发生了暗杀的事情。盟军方面鼓励各地的民兵参加作战,可是他们的行为却不合国际法的标准。以后在纽伦堡审讯战犯时,盟军方面指控德军这种严厉镇压的行为是违反国际法的,认为是一种罪行。事实上当盟军进入德国境内时,为遏止德国人民的反抗行动,所订立的惩治条例还要更残酷和严格。不过德国现在已经是战败国,当然没有什么可争的了。
为了要把整个战事的情形,都全部加以说明,我们还要稍为提到意大利境内的情况。1944年7月4日盟军已经进入了罗马。德军南战场总司令凯塞林元帅,正在那个名城的北面,守着亚平宁山脉(Apennines)上的一条防线,他的集团军正在面对着优势的强敌,不断地做殊死的搏斗。在这条防线上,已经牵制住的德军的兵力在20个师以上。那些仍然向墨索里尼效忠的意大利军队,事实上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们的战斗力已经是十分的薄弱了。在德军的防线后面,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游击战,这是由意大利人民首先发动的。情形非常残酷,所以德军也就只好采取强硬的报复办法,否则这个集团军的供应路线就会完全被截断。以后胜利国的军事法庭常以一己的偏见,来入人于罪,事实上当时的情况却非那样的简单。
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阿登攻势
12月初,希特勒把他的大本营从东普鲁士移到吉森(Giessen)附近的齐根堡(Ziegenburg),这样可以使他更接近西线战场,以便亲自指挥现在即将在西线方面发动的最后攻势。
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凡是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都已经集中在从艾费尔高原(Eifel)到列日(Liege)以南默兹河口之间的地区,因为盟军在这一段阵线上,只有相当单薄的防守兵力,所以德军就想从此处实行突破。这支兵力就从此处渡过默兹河,直趋布鲁塞尔(Brussels)和安特卫普(Antwerp)。在这个战略突破之下,所有在突破点以北的敌军,就会陷入被围歼的厄运中。希特勒相信,只要这个作战能够成功,那么西方国家的实力就会一蹶不振,于是他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的兵力再集中到东线方面去,以图击败苏军的冬季攻势。这样,他就可以使战争拖延下去,粉碎了敌人完全胜利的希望,因此敌人也许会收回他们那个“无条件投降”的要求,而改与他进行和平的谈判了。
气候的影响,以及兵力准备的一再延迟,使得希特勒不能不一再地延缓发动攻势的日期,原本是定在11月中旬,最后在12月16日才正式发动。
为了执行这个攻势,就新成立了两个装甲军团。第五装甲军团由曼陶弗尔将军(Gen。von Manteuffel)指挥;第六装甲军团由党卫军上将迪特里希指挥。攻击的重点是放在第六装甲军团方面,该军团所统率的有党卫军中装备最精良的部队。第五装甲军团位置在中央,而布拉登贝格将军(Gen。Brandenberger)所指挥的第七军团,则负责保护这两个攻击军团的左翼。可是这个军团却缺少机动的兵力,来完成这个困难的任务。
西线战场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元帅,和B集团军总司令穆德尔元帅,都曾经一致建议让这次攻势只具有一个有限的目标,因为他们都认为并没有那样强大的兵力足以完成希特勒理想中的伟大的计划。他们希望把攻击范围限制在默兹河以东的地区,以击败沿着该河东岸,在阿登和列日之间的敌军为目标。可是希特勒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而坚持要实现他那个“伟大”的理想。
12月16日开始进攻之后,曼陶弗尔将军所率领的第五装甲军团,立即在敌人的阵地中,形成了一个深入的突破。该军团的装甲前卫部队,第一一六和第二两个装甲师,已经非常接近默兹河。实际上,第二装甲师的某些单位甚至冲到了默兹河岸。第六装甲军团则比较不顺利,由于道路狭窄而且又结了冰,所以车辆壅塞不通,使部队无法赶快调集到第五装甲军团这一方面,以充分地扩张它的战果。于是不久这个军团也就丧失了机动性,而这是一切大规模作战成功的惟一先决条件。因为这个时候,第七军团方面又受到了美军的攻击,正感到支持不住,于是第五装甲军团的兵力又抽调了一部向南面去增强左翼。从这个时候起,再想做大规模的突破,事实上已不可能。甚至于到了12月22日,就可以看出来只能选择一个比较小型的目标,马虎结束了事了。若是有头脑的指挥官,此时就一定会考虑到东线方面的危局,而不会再做无益的作战了。可是,希特勒和OKW中的诸公们,却非常死心眼,他们现在所看见的就只有西线战场一隅之地,而完全不顾及大局。这一次阿登大攻势的失败,可以算是我们军事领导方面的最后一幕悲剧。
〖〗〖〗图371945年1月的战况到了12月24日,任何稍有理智的军人都可以认清这次攻势是已经输定了。现在当然应该赶紧转变新的方向,而且恐怕还不一定来得及了。
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东线的防御准备(1)
我的陆军总部现在已经移到了措森附近的梅巴赫营房(Maybach Camp),我坐在我的办公室里,以沉重的心情,观察西线攻势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前途,我竭诚地希望它能够大获全胜。可是自从12月23日起,就可以判定这场攻势是绝无成功的可能,于是我就决定赶到元首大本营去,请求希特勒赶紧结束这场徒作惨重牺牲、而毫无意义的战斗,以便把兵力抽出来,援救东线战场上的危局。
情报告诉我们苏军有即将发动大攻势的可能。敌军主要的集中场地都已经被判明。一共分为三个大攻击集团:
(一)在巴拉罗夫桥头阵地中,苏军一共集中了60个步兵师、8个战车军、1个骑兵军和6个战车师。
(二)在华沙以北地区,一共集中了54个步兵师、6个战车军、1个骑兵军和9个战车师。
(三)在东普鲁士边境上,集中了54个步兵师、2个战车军和9个战车师。
除此以外,在亚斯沃以南地区,还有15个步兵师和2个战车师。在普瓦维地区,还有11个步兵师、1个骑兵军和1个战车军。在华沙以南地区还有31个步兵师、5个战车军和3个战车师。
我们估计苏军可能会在1月12日开始大举进攻。苏军对德军的优势,在步兵方面是11比1,在战车方面是7比1,在大炮方面是20比1。从整个实力上来加以全盘的估计,苏军在地面上的优势是15比1,而在天空中的优势是20比1。并且这种估计绝对没有夸张的意味,我绝不会把德国军人的战斗力估计得太低。他们是第一流的精兵,在5比1的劣势之下,他们仍然时常把敌人击败。德军士兵的个人能力十分强,若是有了良好的指挥,那么他们是可以弥补这种数量上的劣势的。不过在今天,他们已经经过了5年的苦战,一切武器和补给一天比一天少,同时对于胜利的希望也日渐黯淡,所以他们现在所荷负的压力实在是未免过重。因此,最高统帅部,尤其是希特勒本人,真应该尽可能地设法减轻这种不合理的负担,至少总要使军人们能够忍受得住。
我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今天对于我们士兵的要求,是否是人类力量所能负担得了的。自从苏联战役开始时,甚至于自从莫洛托夫在1940年访问柏林时起,我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不过到了今天,这个问题就更显示出极大的重要性:因为对于我们而言,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为”与“不为”而已。
今天一切问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首先要阻止苏军的大攻势,而再无其他途径可走。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一定要赶紧把相当的兵力从西线调到东线,并且在罗兹(Lodz)—霍恩沙查地区建立一支强大的预备兵力。这样就可以强迫已经突破我军战线的苏军,进行运动性的战争,因为这种战法是德军官兵最拿手的,即令他们今天已经是疲兵久战,可是却还有击败敌人的把握。
这就是我对于指导东线战争的基本原理,不过先决的条件却是要说服希特勒,使他允许调出必要的兵力来。12月24日,我赶到了措森,从那里又到大本营去参加军事会议。
除了希特勒以外,出席的人员还有凯特尔元帅、约德尔上将、布格多夫将军,以及一些较低级的军官。我就把上述的敌军情况和兵力部署,大致讲述了一下。我的情报单位,是由第一流的专家所组成,而且一直都绝对可靠。负责主持的盖仑将军是我的老朋友,我深知他的能力,而且过去的成绩也都有目共睹,这是有记录可查的。希特勒却完全不理会这一套,他说这些情报是完全受了敌人的欺骗。他说苏军一师最大的兵力不过7000人,而战车师根本上就没有战车。他大声喊道:“这是自从成吉思汗以来的最大骗局,是谁负责把这些废话都搜集到情报里面来的?”自从他本人被刺未死之后,希特勒真是一天到晚在自欺欺人的气氛中讨生活。他所命令成立的新炮兵军,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旅而已。一个装甲旅只有两个营,他却偏说可以相当于两个团的实力,战车歼击旅实际上只有一个营的战车歼击车。照我的看法,希特勒这种虚张声势的办法,不仅不能愚弄敌人的耳目,而且只是使我们自己的军事组织更形紊乱。因为他自己是这样的作风,所以他就更一口咬定苏联人也是和他一样,于是就以为苏军在最近绝不会发动攻势。在吃晚饭的时候,我正坐在希姆莱的旁边,于是使我又听到了一番妙论。这位身兼国内军总司令、上莱茵集团军总司令、党卫军总司令、内政部长、警察总监的特务头子,已经是自以为不可一世。他觉得他在军事上的天才差不多已经可以和希特勒互相伯仲,所以当然不把陆军中的将领们看在眼里。他向我说:“我亲爱的上将,你是知道的,我完全不相信苏军会发动攻势,那完全是一种欺人的狡计。你们情报人员所估计的数字实在是太高了。他们是有一点神经过敏,我敢断言在东线战场方面是不会出什么乱子的。”对于这种幼稚得可笑的论调,简直是不值得和他一辩。
更危险的,却是约德尔也反对把我们的主力移向东方。约德尔认为在西线上,好不容易已经争取到了主动的机会,所以弃之实在未免可惜。他虽然已经看到阿登攻势已经渐成尾声,但是他却相信这次攻击已经使敌人的原定攻击计划受到破坏。他认为再找一个敌军所料想不到的地方,继续进攻,那么一定就可以获得另外一次有限的成功,于是这样发展下去,以积小胜为大胜的办法,最后还是可以击败敌军的。凭着这个理想,他就决定要在阿尔萨斯—洛林的北部,再发动一次新的攻势。德军准备经由比奇(Bitche)的两侧,以萨韦尔讷(Saverne)为目标向南进攻。这个攻击后来从1月1日开始,最初还是获得了有限的成功,不过它的目标,萨韦尔讷,甚至于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却还距离很远。约德尔坚持着他的主张,极力反对我要求调兵往东线的意见。他一再慷慨陈词地说:“那会把我们刚刚好不容易获得的主动机动,都完全付之东流了。”我就指出来鲁尔地区的工业已经为盟军轰炸所摧毁,同时运输的情况也已经完全瘫痪,所以这一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可守的价值。反言之,上西里西亚的工业地区现在却还可以进行大量的生产,德国军需工业的重心早已经移向东方,若是上西里西亚这个地区丧失了,那么我们只要几个星期的时间,就会完全崩溃了。总之,我一切的劝说都毫无作用。我碰了钉子之后,就在这个最没有基督教气氛的环境中,度过了这个充满了悲剧意味的圣诞节之夜。布达佩斯被围的消息就是那天夜里传来的,但是却并未能引起任何的刺激作用。结果我奉到的命令,还是东线自己想办法支持。于是我又要求撤出库尔兰的驻军,并且至少以前在芬兰境内作战的部队,现在由挪威回国的,应该送回东线战场去。这个要求还是被拒绝了。他们认为从挪威撤回的部队,是山地部队,所以特别宜于参加孚日山地中的战斗。我对于这个地区的地形最熟悉,我从小就生长在那里。在我当见习官和少尉的时候,比奇就是我第一个服务的地点。照我看,专门增加一个山地师的兵力,并不足以左右该地战局的前途。
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东线的防御准备(2)
12月25日,我坐火车回措森去。当我正在旅行中的时候,希特勒又事先不经过我的同意,直接下命令把基勒(Gille)所属的一个党卫军军,包括两个党卫军师在内,从华沙以北地区,调往巴尔干以解布达佩斯之围。这些部队本来是充当赖因哈特集团军的预备队,现在要把它们调走,当然使我和赖因哈特都感到很伤脑筋。因为战线本已太长,兵力本已太弱,哪禁得起再调动。我们连忙提出抗议,可是又照样一律无效。照希特勒的看法,似乎解救布达佩斯的围困,要比保卫德东还更重要。原来就只有14个半的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充当预备队,现在又调走了两个,于是只剩下了12个半师,用来支援750英里长的一条大战线。
回到总司令部之后,我又和盖仑、温克两个人再仔细研究敌情,并且讨论我们可以有什么方法来改善我们的局势。我们获得的一致结论,还是认为只有赶紧停止西线方面的进攻,并且立即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到东线方面来,然后才可能会有万一的机会,以阻止苏军的大攻势。于是我决定在新年元旦的前夕,再到齐根堡去,再度要求希特勒做出这个惟一有希望的决定。这一次的行动一定要更谨慎,以期可以获得成功。所以当我到达齐根堡之后,首先就去拜访龙德施泰元帅和他的参谋长魏斯特发尔将军(Gen。Westphal),把东线战场的情况解释给他们听,说明我要准备怎样向希特勒要求,希望他们给与我支持。很明显的,这位老元帅和他的参谋长都能了解目前的危局。他们告诉我在西线有三个师,在意大利方面有一个师,都是位在铁路的附近,只要希特勒一批准,马上就可以调往东线。他们并立即下命令吩咐这些部队做调动的准备,同时我也命令运输司令部准备车辆。这样布置好了以后,我才去见希特勒。情况还是和圣诞节前夕一样的不顺利。约德尔坚持着说,在西线根本无兵可调,但是这一次我却有了事实的根据,就把龙德施泰所说的四个师的番号,告诉了希特勒。约德尔不禁大怒,追问我这个情报是谁供给的,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这是西线战场总司令亲口说的,这一棒打得他不好意思再开口。于是我总算是争到了这四个师,但是却再没有多的了。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开端,哪晓得这也就是最后的结果。甚至于这几个师,也奉了希特勒的命令,又转用到匈牙利去了。
在元旦那天的上午,我报告希特勒说在当日的下午,基勒的党卫军军,在巴尔克第六军团的指挥之下,准备开始进攻,以解布达佩斯之围。希特勒希望这次攻击能获得极大的战果,可是我却不敢存着太大的奢望,因为不仅准备的时间不够,而且所有的官兵也不像往日,再具有那样大的活力了。果然,最初阶段的进攻虽很顺利,但却无法穿透敌人的包围圈,以达到解围的目的。
所以这一次我再访大本营的结果,仍然还是很有限。回到措森我们再举行会议研究最近的情况。接着我就决定亲自视察匈牙利和加利西亚(Galicia),这样我可以和战场上的各位指挥官亲自接触,看他们能有什么好意见贡献,以使我们对于未来的战略,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在1945年1月5日到8日之间,我先去访问维勒将军(Gen。Wohler),他是继佛瑞斯纳之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总司令。接着我又去和巴尔克将军和党卫军的基勒将军会谈,我和他们谈论匈牙利未来的作战问题,并且研究为什么布达佩斯解围之战会失败。主要的原因,似乎是在1月1日夜间的最初攻势得手之后,却没有能在第二天夜间鼓起最后的勇气,以达成突破的战果。我们的官兵在素质上已经远非1940年的样子,否则这次攻击是可以成功的。若是这时多瑙河前线已经稳定了,那么这一方面的军队就可以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了。
从匈牙利,我又去到克拉科夫访问哈尔培。他和他那个可靠的参谋长克西兰德将军(Gen。von Xylander),对于如何防御苏联人的问题,给了我一个明白而合理的观念。哈尔培建议在预测敌人1月11日开始进攻之前,我们应该从维斯瓦河岸撤回十余英里的距离,构成第二道防线。因为这条线比较短,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前线上抽出几个师来,以当作预备队。这个观念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却恐怕绝对难于获得希特勒的批准。不过哈尔培却是一个心如铁石的硬汉,他要求我把他的意见转达希特勒,即令对于他个人有所不利,也在所不计。关于他这个集团军的防务准备,就我们现有的力量而言,要算是准备得很周详。
最后,我又用电话与赖因哈特长谈了一次。他的意见也大致与哈尔培相同,他主张放弃纳雷夫之线,退到东普鲁士边境,以缩短防线。这样也就可以抽回几个师的兵力,以充预备队。不过这里又还是旧话重提,我认为恐怕希特勒很难于批准这个计划。
现在,我既然已经明了前线各集团军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我就决定在“11点钟”的时候,再去见一次希特勒。我的目标还是想劝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东线方面来,把兵力调集到这一方面来,并且听听各集团军总司令的意见,准许实行缩短战线,因为除此以外就再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建立一支预备队。
1月9日,我三度来到了齐根堡,这一次我绝不退让,一定要使希特勒明了他自己责任之所在。这一次会议还是照平常的习惯举行。不过这一次我却带了我装甲兵总监部的参谋长托马勒将军一同去出席。
第十一部分 参谋总长东线的防御准备(3)
盖仑将军对于敌情预备了一份极详细的报告,附有地图和表解,以表示各地区的兵力分布。当我把这些文件送给希特勒看的时候,他就马上大发脾气,认为这完全是“虚构”的,命令我把这个草拟报告的人,立即送到疯人院里面去。于是我也不禁气上心头,就马上向他说道:“准备这个报告的人是盖仑将军,是我手下一位最好的幕僚。假使我对于他所准备的东西,要是感到不满意的话,那么我也绝不会随便送给你看,假使你想把盖仑将军送到疯人院里去,那么你就把我送去好了。”希特勒又要求我把盖仑将军免职,被我毅然拒绝了。结果这场风波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从军事立场上来看,这一次会议却还是一无所获,哈尔培和赖因哈特的建议都一律被否决。希特勒还是那一贯的老想法,认为凡是主张撤退的将领,就一定是畏敌不前。
一切想在东线最紧张的地区增加预备队的企图,都因为希特勒和约德尔两人的反对,而完全搁浅。OKW的诸公是希望我们这种货真价实的情报,完全都只是苏联人的虚声恫吓。在大本营的人都只肯相信他们所自以为是的东西,而对于这种真正的事实,却完全闭起眼睛来装瞎子。这叫作鸵鸟政策,再配上鸵鸟战略了。为了安慰我,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希特勒故意向我说道:“东线战场在过去从来不会有过像今天这样强大的预备兵力。这都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我真应该感谢你。”我回答他说:“今天东线战场的情形就好像没有摊牌前的赌博一样,假使全线上有一点被敌人突破了,那么整个也就跟着完蛋了,因为12个半师的预备兵力,用来应付这样长的防线,实在是太不够了。”
这个时候的预备兵力,其分布的位置如下:
第十七装甲师,在平丘左(Pinczow)地区。
第十六装甲师,在凯尔采(Kielce)以南。
第二十装甲步兵师,在维耶尔宗克(Vierzonik)与奥斯特维克兹(Ostrowicz)之间。
第十装甲步兵师(只有一个战斗团的兵力),在卡缅纳(Kamienna)地区。
第十九装甲师,在拉多姆(Radom)地区。
第二十五装甲师,在莫盖尔尼察(Mogielnica)地区。
第七装甲师,在齐青劳(Zichenau)地区。
大德意志装甲步兵师,在霍热莱(Chorz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