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解读故事会-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种令人轻松愉悦的精神享受。她的音符是悦耳而又动人的,她的整个旋律是纯正而又亲切的,她是靠着真诚和朴实走进人们心灵的。喧闹的人世上,常常会使人们的灵魂蒙上灰尘,而就在这个时候,《故事会》就会向人们提供一种精神沐浴,使人们面对着各种诱惑,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一种与人为善的基本道德,以获得自我精神家园的美丽。
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学期刊,它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能够在社会上存在和发展,都与它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分不开的。任何一本文学刊物,一旦失去了这些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它就必然会被现实所淘汰。
《故事会》正是这样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个原则,让这本刊物能够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逐渐地形成了高格调、高品位的“刊风”;她通俗,但从不庸俗、媚俗;不跟“风向”,不追“热点”,更不迎合一些低级趣味。刊物通过“谈古说今”、“我的故事”、“中国新传说等栏目,讲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讲做人的基本道理。通过“哲理故事”,将深刻的哲理“内核”,隐藏在生动的故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去感悟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深奥的哲学理论与通俗的民间故事在这里“联姻”,故事的内涵因此而深化,使那些故事读来回味无穷。
除了这些之外,在何承伟的“药方”理论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这些教人如何做人的故事,有相当一部分是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这些故事同样来自于现实的生活,有许多都是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而人们又都司空见惯的,这些违背科学的东西,总是在无时无刻地吞噬着一些人的灵魂,使这些人变得更加愚昧。
《故事会》将深奥的科学,同样变成了让人容易接受的故事。用引人入胜的情节,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
读者方莱英是一位中学教师。在父亲刚刚过完八十大寿之后不久,她发现老人突然有些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无人时常常是独自坐在家里流泪,并时常闹着要回老家去。问其原因,老人总是沉默无语,只是摇头。
后来,方莱英从别人那里知道,原来是在老人八十大寿后的清明节,他在老家的街头请人算命。那个算命先生告诉他说,他已过不了几年了,从阴间阎王爷的生死簿上看,他早已该寿终正寝,只是由于他平时为人心肠好,所以阎王爷才给他加了几次寿。而这一次,肯定是逃不过去了。
老人相信因果,相信有阳间与阴间,过了不久老人便生了病。方莱英为他请人看病后开了几张药方,照此抓来中药,煎与老人服用,但都作用不大。
为了让病中的老人高兴,方莱英根据老人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点,在书摊上去买了一本《故事会》,将上面一篇《乞丐与状元》的故事先讲给老人听,然后又让老人自己看。这是一篇反对封建迷信,批评算命先生为骗人钱财,故意胡编乱说,最后被人揭穿的故事。老人看了几遍之后,就与方莱英一同就故事中算命先生行骗的事情交换了自己的看法,接着又谈了自己请算命先生的过程。父女俩通过对故事的议论,对算命先生进行了揭露,同时回忆了自己所见到和听到的算命先生害人的故事。
这样一来,老人觉得自己应该相信科学,不应该听信那些算命先生的骗人谎言,心情一下子又变得乐观起来,不用再吃药,自己就恢复了过去的正常活动。由于解除了精神压力,已经八十二岁的老人仍然耳聪目明,看书不用戴眼镜,经常捧着一本《故事会》看得津津有味。
江西有一位名叫余国金的农村读者,他给编辑部写过一封信,谈了自己对一篇名叫《看风水》的故事的读后感。
余国金在来信中认为,“《看风水》是一篇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故事,真叫我爱不释手。在这则故事里,作者运用信迷信不能发财而会变成懒汉的朱娃来教育读者,证明只有劳动才能致富,只有党的政策才能致富。”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倡科学的故事同样也是力量无穷的。
湖南省衡东县是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元帅的家乡。在这个县里有一所以罗荣桓元帅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名叫荣桓图书馆。
在这个图书馆里,有一位从部队复员回乡的战士名叫曹湘平,他十九年来一直在这个图书馆里从事少年儿童图书的管理工作,并因此与《故事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他发现这些正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小读者,几乎是人人都喜欢看这本刊物。因此,他将这些小读者按照不同的年龄分成了若干个读书小组,将《故事会》中的优秀故事,特别是一些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有利于打开少年儿童学习思路的故事,专门刻印出来供小读者阅读。每到星期天的时候,他就将这些小读者组织起来,开展讲故事活动。
由于十九年来,他一直坚持做好这项工作,一批又一批的小读者通过读《故事会》,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科学和文学知识,增加了这些小读者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勇气,竟先后有一百八十位《故事会》读书小组走出的小读者考取了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
《故事会》成了热爱科学的青少年成长的好伙伴。
无数《故事会》的读者,正将刊物上的作品,变成了自己生活中更生动感人的故事。
第五章“幕后”之谜 (1)
由于距离,便产生了神秘;由于神秘,便产生了崇拜。人们都想知道,她的编辑部汇集了一些什么样的人才?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书写了这个中国期刊史上的神话故事?
是否可以这样地认为,任何一本刊物的竞争检验的是编辑人员认识世界和文化的方式,考验的是一种对于本土文化的认识功力,拼到最后是一种文化与人格的较量。而每一本刊物,在它还未投放到市场上时,编辑人员早已将其人格化了。
1.笼罩着“神秘”色彩的编辑部
一位美国老人走进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在人们的指引下,他终于见到了总社社长兼《故事会》主编何承伟。
老人睁着一双蓝色的眼睛,带着几分惊奇地看着面前这位年富力强的出版家。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谦逊的中年人,竟然能使他所领导的刊物发行量,在最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仅一直保持在中国九千多种期刊的前例,同时还跻身于国际期刊大发行量的行列,创造了世界期刊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两个人相见恨晚。
就在何承伟呆了将近三十年的那间办公室里,他们酩茶而叙,相谈甚欢……
为什么这位美国老人不远万里地跑到中国的上海,专门要会见何承伟呢?
原来,这位老人是美国专门研究大众文学的一位学者。他从美国的传媒中得知中国的故事文学发展得如火如荼,故事类的报刊如雨后春笋,他踏上了飞往中国之路。
可是,这位美国学者由于对中国报刊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动身之前,有人告诉他一个消息,在中国的某一个城市里,有一本大型的故事刊物。他按照国际的惯例,在中国众多的故事类报刊中,先选那些刊名带有全国性的刊物,结果他第一站便飞到了那座城市。
交谈下来,这位美国学者感到有些隐隐的失望。因为与国际上的同类刊物相比,这家刊物的发行量并不是很大。更为遗憾的是,他的大众文学观念与对方也没有多少相通之处。恰在此时,有人告诉他上海有本叫《故事会》的杂志,不妨前去看看。于是这位学者便来到上海。
与何承伟的交谈使这位美国学者受益匪浅。
当何承伟领着这位远方的学者走出社长办公室,来到他神往的《故事会》编辑部时,这位美国学者不觉发出了惊叹——
两间狭窄的办公室,办公桌一张靠着一张,上面除了电脑就是那些堆满了的稿件,编辑们正在埋头改着手中的稿子,只有门前过道上那个中国汉代的说书老人,正张开嘴巴朝他微笑。
难道这就是那个创造神话的地方?
北京有一个小男孩,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他学习之余就爱看《故事会》。
父母亲怕影响他的学习,曾劝他不要再看下去了。可他却对父母亲说,看《故事会》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同时有利于帮助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还会懂得很多社会上的事情,有利于了解社会,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对作文很有帮助。
父母亲后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自己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同时还时常帮助同学,乐于助人,是个好学生。
这一下父母亲都乐了,每期出版的《故事会》到时都争着给孩子买。
故事读得多了,小男孩就被那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吸引住了。他不觉想,这本来自上海的刊物,里面的故事为什么能够那么生动,那么叫人喜欢阅读?这样好的一本刊物,到底是怎么编辑出来的呢?那些负责编辑这本刊物的叔叔阿姨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
在这位小男孩的心中,远方的《故事会》编辑部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998年的暑假,小男孩突然向父母亲提出要到上海去。
这是孩子第一次提出远行,父母亲都觉得很奇怪,就问她要到上海去干什么。
小男孩的回答竟让父母亲大吃一惊。原来他到上海不是去玩耍,也不是去看大世界和南京路,而是要到出版那本《故事会》的编辑部去看一看。
母亲带着孩子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在一个清风吹拂的早晨,母子两人找到了绍兴路74号,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故事会》编辑部。
归依玲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小男孩站在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开始怎么也不肯坐下,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不停地打量着这间屋子。这是一间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与自己家里的卧室差不多大小,两张办公桌一摆,剩余的空间也就显得很狭小了。令小男孩吃惊的是那些全国各地的来信和来稿,不但堆满了那两张办公桌,就连靠墙的书柜顶上,以及地板上,都被堆得满满的。那些信和稿件一捆一捆地摞在那里,如同一座座小山一般,厚的有两米高,就连最矮的也有半尺厚,负责通联工作的归依玲阿姨,每天都是在这信海稿山中工作。
小男孩不觉伸了一下舌头,天啦,编辑叔叔阿姨们要看多少来稿,才能选出每期上发表的精彩故事呀!
小男孩终于见到了神往的编辑部,见到了心中早已崇敬的编辑叔叔阿姨,在这里他知道了编辑工作的艰辛,知道了劳动的光荣和神圣,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临别的时候,他提出要同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合个影,带回北京去做个纪念。
于是,编辑们都跟着他,一同来到楼下的大厅里。
母亲遵照孩子的要求,按动了手中照相机的快门,将编辑们的身影带向远方……
这是一个小女孩与编辑部的故事。
当归依玲见到这个小女孩时,她不觉愣住了。
这是一个来自广西柳州的初中生,当年只有十四岁,长得又瘦又小。她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身无分文,一个人独自爬上火车,每顿靠着向一些好心人要一点饭充饥,终于来到了她认为很“神秘”的《故事会》编辑部。
小女孩说,她从小就喜欢看《故事会》,经常是把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省下来买《故事会》的,她特别喜欢“妈妈讲故事”和“16岁故事”这两个栏目。多年读下来,她的心里不觉有些奇怪了,现在那么多的刊物,为什么这本《故事会》却办得与别的不一样,几乎每一篇故事都叫人爱不释手?在她的心中,觉得编辑这本刊物的人与别的编辑有些不一样,觉得这些编辑都是一些很“神秘”的人,很想与这些人见见面,亲眼看一看他们。可是,家里人都说她太小,说什么也不让她来。于是,她就自己爬上火车跑来了。
距离产生了神秘,无数读者的心中由此滋生了向往之情。
归依玲被孩子的行为感动了,就带她走出自己的办公室,让她“参观”一下另一间办公室。
《故事会》编辑部只有两间办公室,这是一间比归依玲的办公室要大一点的屋子,里面并排放着几张办公桌,几个编辑正把头埋在稿子堆里看稿子。他们听见脚步声,有的回头来朝小女孩点了点头,有的连头都没有抬,仍独自看着手里的稿子。
小女孩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现在,她感到心满意足,终于见到了想见到的编辑叔叔阿姨。原来,编辑了那本《故事会》的叔叔阿姨,并没有她想像的那样神秘,他们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都是一些极其普通的人。同时,他们的办公条件也没有一些大公司那么气派,那么豪华,而是在一座极普通小楼的三楼上,两间屋子被稿子和办公桌挤得满满的。正是在这样的地方,他们竟编辑了那一个又一个令人神往的故事,吸引着全国无数的读者。
小女孩身无分文,一路上爬火车,吃别人的残汤剩饭,身体已显得十分虚弱。于是,编辑部就想办法给她安排在出版社创作室的小楼住下,让食堂的阿姨给她烧饭,照顾好她的食宿。同时,打电话与她的家人联系。
凡是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改过稿子的作家们都不会忘记创作室的那栋小楼。十四年前,我的一部长篇出版时,也曾在这座小楼上住过。有多少作家的作品,就是在这栋小楼里修改完成的,这栋小楼曾给中国许多作家留下过温馨的记忆。可是,有谁能够想到,一个为了解开神秘之梦的小女孩,也会在这里受到那些作家一样热情的接待呢?
编辑部为小女孩买好车票,准备送她去火车站的时候,鲍放又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了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塞到了小女孩的手里。
小女孩终于看到了笼罩着“神秘”色彩的编辑部,看到了那一张张普通人一样的面孔,看到了那一颗颗真诚善良的心灵……
第五章“幕后”之谜 (2)
2.注入人格的力量
在采访中, 我曾问过许多了解《故事会》编辑部的人:“你们认为这个编辑部主要的精神是什么?”
回答几乎是共同的:“团队精神”。
任何一本期刊,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人们在共同的劳动中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逐渐地形成相互的默契和配合,才能使刊物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出一种浓浓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期刊的激烈竞争中,相互较量的焦点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刊物稿件的质量,有人说是刊物的印刷,也有人说是刊物定位的准确性……这些也许都是办好一本刊物的重要方面。但是,通过对于 《故事会》编辑部的采访,我认识到还应该有一个最根本的条件,那就是这本刊物编辑人员集体所必须具备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一本刊物的成功与失败至关重要,这种精神便是一本刊物编辑部的团队精神。
很难想像编辑部里矛盾重重,相互之间不信任,工作不配合,这样办出来的刊物怎么能够在市场上去站住脚呢?
是否可以这样地认为,任何一本刊物的竞争检验的是编辑人员认识世界和文化的方式,考验的是一种对于本土文化认识的功力,拼到最后是一种文化与人格的较量。而每一本刊物,在它还未投放到市场上时,编辑人员早已将其人格化了。
毫无例外,《故事会》也是一本人格化了的刊物,她集诗人和农民于一体。当人们翻开这本刊物时,我们会在那些生动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一种诗人一样富有的激情和创造力,又能够感受到一种农民的勤恳和脚踏实地。
编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本刊物注入了一种人格的力量。
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是《故事会》编辑部的优良传统。
早在创刊之初,顾伦、李中法、钱舜娟、陈中朝等老编辑,就以自己人格的力量,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故事会》虽然来稿多,但是编辑们处理却从不马虎。精选精编精加工早已成了编辑部的传统,用“沙里淘金”来形容编辑们的工作并不过分。由于这些来稿,大都是生活在第一线的业余作者所写,因此在创作技巧上难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精彩之处和生花之笔,往往会被埋没在一些陈词滥语之中,这就要求编辑得用一双“故事眼”去看稿,去审视稿件中有用的东西,从中发现其闪光的“故事核”,然后再按故事创作的规律加工成故事精品。
《故事会》的编辑们每天都在堆积如山的来稿中忙碌着。他们不但是好稿的编者,也是一位好稿的欣赏者,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淘金者。他们年年月月都在如海的“沙浪”中淘金,同时提纯着这些“黄金”的纯净度。四十年来,许多人从满头青丝一直忙到银发如雪。他们在忙碌中享受着生活,领悟着人生的真谛。通过他们的忙碌,给数以千万计的读者带去了一种文化享受的幸福感。
拥抱平凡,远离功利,人生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智慧的程度。
陈中朝在担任编辑的时间里,编辑部的人手比较少,为了及时地处理来稿,他总是下班后将一摞一摞的稿子扎好,然后带回家去看。陈中朝改稿有个习惯,他总是手握毛笔,在稿子上写下一个又一个蝇头小楷。为了扶持作者,对于有发表基础的稿件,他都会下大功夫去进行修改,有一次,当一位作者看到自己被修改的稿子时,不觉惊住了,因为那几张稿子,早已变成了“山河一片红色”。
有一篇名叫《失踪的人》的故事,经过陈中朝的认真修改后在《故事会》上发表了。这篇故事开头在写船警小张得知船上有人失踪,去找王科长时有一段对话,原稿写得很长,表现手法上也不太像故事:
……小张不免觉得有些唐突,说:“对不起,打搅你了。”“没关系,这不,我已经起床了。”科长穿警服说,“你有什么事吗?”科长虽然不高,但气宇轩昂,他行动敏捷,目光炯炯;浓黑的眉毛,微高的鼻梁,给人以强劲刚毅之感。他四十岁左右,和小张的父亲是老同事。“请坐。”“谢谢。”小张仍然站着说:“是这样,船上有一个人失踪了”“是吗?”科长看了一下表,说:“谁发现的?”“他的同事,吴会计,这不,他在门外等着我们呢。”
陈中朝在看稿中发现,这篇故事总体来讲还不错,但是作者对于故事的创作手法掌握得还不够,因此在写作手法上还欠“火候”,必须得花大力气进行修改。可是,这篇作品真要动笔修改,作者由于对故事的创作不太熟悉,改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培养作者,不让一篇好故事从自己的手中任意地“流失”,陈中朝决定自己动笔为作者改这篇稿子。
人们前面所读到的那一节开头的文字,很明显从语气到行文的格调,都是一种小说表现的手法,其意思在于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介绍人物。但是,任何一个读者从他们那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的对话中都完全无法感受到一种案情发生的紧迫感,也与发生案情后人物的心情格格不入。为此这篇故事从一开始,陈中朝就动笔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陈中朝用他那支毛笔,在稿子的旁边写下了几排红色的蝇头小楷:
……小张一见王科长,急切地说:“船上有一个人失踪了!”王科长听了,马上看了一下表,说:“谁发现的?”“他的同事,吴会计,这不,他在门外等着呢。”王科长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出来。
这真是点石成金!
通过陈中朝手中的神来之笔,删去了有关王科长的介绍以及王张二人那些毫无意义的对话,通过极简短的对话,突出了案情发生后两个人的急切心情,使故事一开始就渲染了气氛,并从对话中引出了情节,造成一种悬念,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
对于这篇故事,以后还有许多段落陈中朝都同样地动了大“手术”,使这篇原先根本无法发表的作品,变成了一篇深受读者喜欢的故事,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