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来的男人登基了-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太子面色不愉,他心中暗暗叫苦,最后只能咬咬牙,一挥手,那些伶人们舞罢并不退场,见了他如此示意,立即会意,纷纷散开,在那些世家公子身旁坐了下来,斟酒的斟酒,夹菜的夹菜,轻声软语,好不贴心。
  最后所有的女子都入了座,就连太子身边都陪着一个貌美伶人,满面羞红地斟酒,娇柔不已,唯有赵羡那一方桌案没有伶人作陪,眼看着姒幽端坐在一旁,原本分给赵羡的那个伶人涨红了脸,颇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年轻男子见了连忙以眼色示意她退下,有没有眼力劲?没见晋王妃坐在那里吗?
  然而正在这时,姒幽朝那伶人的方向望了一眼,伸手轻轻叩了叩桌案,淡声对她道:“倒酒。”
  她声音不大,却无比清晰地传入了所有人的耳中,待他们听清楚之后,顿时瞠目结舌。
  这位晋王妃,真乃奇人也!
  伶人颇有些不知所措,那年轻男子连忙轻声呵斥道:“没听见王妃娘娘的话么?快去伺候着。”
  那伶人这才慌忙过来,在姒幽身边跪了下来,替她斟酒,然后恭敬地端给她,所有人都看着这诡异的一幕,而姒幽却神色自若,仿佛没有察觉似的,端起那酒轻轻啜了一口,赵羡就这么望着她,也不劝止,目光温柔而纵容,看得众人牙酸不已。
  太子轻轻咳了一声,对那男子使了一个眼色,那男子见了,一咬牙,举起杯来转而向赵羡敬酒,他这一举动落在其他人眼里,仿佛连锁反应一般,各个都举起酒来敬他,笑容满面地祝贺,仿佛真心实意地恭祝他新婚大喜一般。
  没多一会,那伺候的伶人倒酒都来不及了,姒幽也看出了不对,这些人是有意要灌赵羡的酒,太子坐在上首,端着酒杯,正面上带笑往这边看来,没有半点劝阻的意思。
  姒幽的眼中浮现些许冷意,伶人的手腕洁白纤细,正捧着酒壶倒酒,潺潺酒液流入杯中,酒香氤氲,她眉心微蹙,仿佛无意间一伸手,那伶人原本很稳的手突然颤抖了一下,酒液顿时泼洒出来,杯盏倾倒,发出清脆的声音。
  她神色大惊,连连叩首:“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这一番动静立即引起了太子的注意,他皱起眉来,不悦道:“连酒都不会倒,要你何用?”
  伶人叩首求饶不止,太子仍旧是恼怒,喝道:“来人,将她拖出去重杖五十,叫他们另换个会伺候的来。”
  姒幽却开口道:“方才是我碰到了她,为何要罚她?”
  因着姒幽的缘故,太子今夜的算盘落空了大半,原本心里就不大爽快,正想找个人撒撒火,听了这话,只露出半分虚笑来,道:“伺候得不好,便是她的错处,与弟妹无关。”
  说完便沉下脸,转向那伶人,道:“怎么还愣着?滚出去领罚。”
  那伶人战战兢兢,抖得好似风中落叶一般,手脚发软地爬起来,外面两个侍卫冲了进来,将她架起就要拖走,正在这时,不知从哪里忽而又传来一声冷笑,空气原本寂静无比,这冷笑就显得愈发刺耳,太子一惊,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脊背上仿佛有刺球儿滚过一遭似的,令他汗毛都在一瞬间炸起来了。
  他惊疑不定地四下张望,道:“是谁在笑?”
  座下的酒客们也都环顾四周,方才那笑声虽然轻,但是十分清晰,不少人都听见了,一个人迟疑道:“会不会是隔壁的雅间?”
  太子转头往窗户的方向看去,只见窗扇大开,夜色正浓,若是隔壁雅间的窗扇也开着,倒是很有可能传出声音,他勉强定了定神,问赵羡道:“四皇弟,你方才听见了那声音吗?”
  赵羡犹豫了片刻,答道:“听见了,有些耳熟。”
  太子只觉得心惊肉跳,头皮发麻,那笑声……确实分外耳熟,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敢这么冷笑着看他,光是想想,他的腿脚都有些发软了,可靖光帝此时大抵在皇宫里头,怎么会来这儿?
  尽管他认定隔壁雅间中的人绝不可能是当今的皇帝,但是那深深的畏惧已经刻入了骨子里,叫他想到那个名字都有些哆嗦,太子是无论如何都坐不住了,原本想着今夜邀赵羡赴宴,将他灌醉了,酒里再加点料,让他出出丑,明日再使人参他一本,也好报了今日朝议之仇,可是听见刚刚那个笑声,他就如坐针毡,恨不得立即离开。
  眼看着两个侍卫拖起伶人就要走,太子立即叫住他们,一摆手道:“罢了,放了她吧。”
  众人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也立即附和拍马,说太子殿下心性良善,是仁德君子,太子被这一顿吹嘘,倒也镇定下来,只是对于隔壁雅间仍旧是耿耿于怀,遂对一名侍卫道:“去看看,隔壁的都是什么人?”


第93章 
  那侍卫领命去了,不多时回来,答道:“隔壁只有一位客人,像是在等人。”
  太子听了,立即追问道:“是什么模样?”
  侍卫想了想,道:“身量不高,有些胖。”
  太子顿时松了一口气,这回总算是放下了心,但又觉得那人的笑声实在是膈应,遂下令道:“你去让他换个雅间。”
  “是。”
  本以为此事算是完了,酒宴气氛又好了一些,不想那侍卫又回转了,太子不耐烦道:“又怎么?”
  侍卫答道:“回殿下的话,那人不肯换。”
  太子想骂人,却又忍住了,咬着牙道:“那就将他轰出去!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非要来请示孤?”
  “呵!”
  熟悉无比的冷笑声又起,太子反射性一个哆嗦,眼看这酒宴实在进行不下去了,他终于忍无可忍,站起身来,竟是要亲自去敲隔壁雅间的门了,他要看看,到底是谁竟然如此放肆。
  太子赵叡一起身,众陪酒客亦纷纷跟着前往,浩浩荡荡地出去了,唯有赵羡坐在原地不动,笑而不语,还伸手给姒幽夹了一块酥酪,道:“阿幽,这个甜,你吃吃?”
  却说太子领着一群人到了那雅间门前,早有会看眼色的人率先要去敲门,望着那平静的朱漆雕花门,太子不知为何总觉得后脊背发凉,一股子恶寒腾升起来,没来由的,分外不妙。
  像是骨子里一种本能的畏惧,让他止步于前。
  太子猛地抬起手,制止那人,低声道:“别。”
  那正欲敲门的人愣了一下,不知他是什么意思,表情疑惑道:“殿下?”
  事情都到了这里了,太子总不能说自己心里有些怕,遂只能草草道:“罢了,孤想起府里还有事情,没空在这里耽搁了。”
  众人俱是一头雾水,跟着太子又回了雅间里,赵叡对赵羡强行扯出一个笑来:“四皇弟,实在不好意思,孤忽然想起还有一些事情没处理,就先行一步了。”
  赵羡带着姒幽在一旁看了好半日的热闹,听他这么说,也起身来笑道:“正事要紧,殿下慢走。”
  太子带着一行侍卫匆匆离去,其他的陪坐的世家公子们也都纷纷散了,雅间里眨眼便走了个干净,有好事之人也看出来了太子今日的表现怪异,便忍不住又跑到隔壁雅间去看,敲了半日的门,也不见有人来应,抓来路过的小厮问话,却得知就在刚刚,雅间中的客人已经早他们一步离去了。
  雅间里空空荡荡,唯有姒幽与赵羡还坐在那里,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将纱幔吹拂而起,姒幽侧耳听了好一阵,直到所有的嘈杂声音都散去,四周安静下来,她才道:“刚才的声音,是父皇?”
  赵羡顿时笑了:“阿幽也听出来了?”
  姒幽点点头,赵羡忽然道:“阿幽,我给你看个东西。”
  他说着,牵起姒幽,到了雅间的一道墙前,正是与隔壁雅间相邻的地方,放置着一张巨大的白石屏风,姒幽看着他在那屏风上方摸索了一阵子,紧接着,轻微的摩擦声响起,那座屏风竟然自动往旁边滑开了,露出整堵墙来。
  墙上面,赫然有一个精致的雕花窗扇,从这里能看见对面的雅间,清清楚楚,姒幽伸手摸了摸,好奇道:“父皇刚刚是站在这里?”
  所以方才的冷笑才能那样清晰,叫太子听了便心惊肉跳,万分不安。
  姒幽又望向赵羡,道:“你怎么知道这些?”
  赵羡忍不住笑了,他低下头来,在姒幽耳边轻声道:“因为这家酒楼,是我们王府开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家钱庄,三家茶楼,三家金铺,十间布庄,其余还有些零碎铺子,别院与田地都不算在其中。”
  闻言,姒幽忍不住微微张大眼,眼中闪过惊诧之意,赵羡轻轻抚摸着她柔顺的发丝,笑道:“所以,阿幽,我们的王府很有钱,足够我们用一百年那么久了。”
  其实过了这么久的时间,姒幽也知道了晋王府并不缺钱,但是她并没有动摇从前的想法,按照巫族的传统,她娶了赵羡,就得养他,否则为何叫娶?
  见姒幽坚持,赵羡也不甚在意,阿幽想做什么,他都让她放手去做,只要她喜欢。
  一场有心设计的酒宴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太子的算盘落了空,次日晋王没有被参,他却被御史狠狠参了一本,又被靖光帝骂了个狗血淋头。
  太子想破了头也想不到这是为什么,按理来说,他昨日的计划并未顺利施行,所以自己也并未在琼芳雅居里久留,早早就走了,跟赵羡前后脚离开,为何赵羡没有被参,自己反倒掉进了坑里,这御史竟是逮着他咬么?
  太子心里冤得很,小心为自己辩驳了几句,只说自己是为贺晋王大婚,特意请他喝几杯酒,以示祝贺,岂料靖光帝冷笑道:“喝几杯?你一杯喝掉了多少雪花银?”
  太子听见这冷笑便是一个哆嗦,愣是半句话都不敢接了,垂着脖子宛如一只被拎起的鹅似的,任由靖光帝大骂他穷奢极糜,不知节俭,只知享乐,全无半点储君该有的样子。
  骂完之后,靖光帝想想还是气不过,又罚了他三年的俸禄,这才作罢。
  太子被训斥得宛如一只鹌鹑,喏喏应是,靖光帝瞧着他便觉得心里烦,摆手让他滚出去了,太子这才赶紧退出去,才离开御书房,便见到赵羡跟着刘春满迎面过来了,他的脸色登时沉了下来,难看得很。
  赵羡仿若未觉,向他拱手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只是打量着他,脸色黑如锅底,最后拂袖而去,竟是负气不肯搭理他了。
  刘春满见了,心里暗自摇头,对赵羡道:“晋王殿下,皇上还在等着您呢,这边请。”
  赵羡笑了笑,道:“有劳公公带路。”
  ……
  寿王府。
  王府西苑里,一只细瘦的胳膊放在榻边,一名太医正替那人细细把脉,那手腕上有一个银色的细镯子,上面还挂着两个小巧的银铃铛,太医把完脉之后,便将那手腕轻轻放回锦被下,碰到了银铃铛,发出了细碎清脆的声音。
  一个温和的男子声音道:“怎么样了?张院判。”
  那张院判正是太医院的张才斗,听了这话,连忙道:“回寿王殿下的话,这小姑娘是太久未进食了,又因长途跋涉,受了寒冻,才导致身体如此虚弱,下官开一剂方子,仔细将养一阵子便会大好,在此之前,还是让她不要太过劳动。”
  赵瑢颔首,道:“有劳张院判了。”
  “王爷折煞下官了。”
  张院判将少女那细瘦的胳膊放回锦被下,忽然听见了一阵银铃清脆细碎的声音,他咦了一声,神色有些惊讶的模样,赵瑢见了便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张院判摇了摇头,轻轻拉起锦被,看见了那细细的手腕上,正戴着一个银色的小镯子,上面绞着细细的银丝,镯子上还挂着两个小小的铃铛,他道:“只是觉得这镯子眼熟得很。”
  他说着,提起笔来写方子,写了两个字,才啊地回过神来,道:“下官确实是见过这个镯子。”
  赵瑢有些好奇地问道:“在哪里见到的?”
  张院判放下笔,道:“之前晋王殿下请下官去为晋王妃娘娘把脉,下官看到她手上也带了个镯子,和这个是一样的。”
  闻言,赵瑢面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来,他低头看了看榻上的少女,她面色平静,只是眉心微微蹙着,睡得极不平静,仿佛梦里也有什么困扰她的事情,面色苍白瘦削,下巴尖得几乎能看见了棱角,整个人仿佛要被那一堆软锦埋进去了。
  张院判写完了方子,恭敬地交给赵瑢,旁边立即有丫鬟来接了过去,张院判叮嘱道:“三碗水煎至一碗,每日早晚服用两次,半个月便可痊愈,只是这小姑娘长时间未进食,肠胃恐怕不好,要仔细将养,注意饮食。”
  随后他又说了些饮食宜忌,这才起身来告辞,却听旁边窗外传来鸟儿清脆的啾啾鸣声,他闻声看去,只见那窗外的廊下挂着一只精致的鸟笼,笼子门是敞开的,一只小小的画眉鸟正乖乖蹲在那笼子里,并不飞出去,只是睁着两只黑豆似的眼睛好奇地打量他,很是机灵讨喜的模样。
  张院判不禁笑了,道:“王爷还养着它呢。”
  赵瑢也跟着看向那只小画眉,温和道:“它的爪子断了,去外面也活不长,索性让人养着了。”
  张院判真心实意地称赞道:“王爷心善。”
  赵瑢只是笑:“张院判谬赞,举手之劳罢了。”
  等到张院判离开后,赵瑢看了看榻上仍在昏迷的少女,吩咐一旁侍立的丫鬟道:“仔细照看,若有不妥,立即来报我。”
  丫鬟忙不迭答应了,赵瑢这才摇着轮椅离开,路过廊下时,他抬起头,望着那个鸟笼,随侍的下人以为他想要带走,正准备将它取下来,却被赵瑢摆手拒绝了,道:“就放在这里吧,院子里也有些生气。”
  “是。”
  轮椅上的男人被推着远去了,小画眉鸟乖巧地趴在窝里,洒落下一串清脆的鸣叫,在寂静的院子里传开来,窗下的榻上,少女细瘦的手腕动了动,银铃铛发出轻微的碎响,她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望着眼前陌生的描着彩绘的房梁横木,神色颇有几分茫然之意。
  这是……哪儿?


第94章 
  正是四月时候,天气逐渐暖和了起来,晴光明媚,园子里的草木肆无忌惮地往外伸展着,翠色的叶子在阳光下几乎熠熠发光,寒璧捧着朱漆雕花托盘走过回廊,迎面便看见了一名穿着深色劲装的女子过来,正是江七,她见了寒璧便问道:“请问王妃娘娘现在在何处?”
  寒璧答道:“娘娘在竹园,江侍卫若想见娘娘,可以随我来。”
  江七点点头,跟着她一路穿行了朱漆长廊,又过了王府后花园,才终于到了竹园,进门的时候,寒璧转头叮嘱道:“江侍卫万要冷静,莫慌。”
  江七应下,心里却有些疑惑,却见寒璧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叩响门扉:“娘娘,是奴婢来了。”
  过了片刻,里面传来女子淡淡的声音:“进来。”
  寒璧将门推开了,霎时间无数轻微的声音窸窸窣窣响起,定睛一看,却是黑麻麻一片的虫子,正疯狂地朝门口涌来,江七一见便觉得头皮发麻,危机顿起,她反手便从腰间抽出了匕首。
  正在这时,一样什么物事自院内抛出来,落在那群爬虫中央,霎时间,所有的虫子们都停住了动作,扔过来的东西是一枝竹管,虫子们仿佛看到了自家的巢穴一般,接二连三地乖乖爬进了竹管之中,其他钻不进去的也都退开了,转眼间便退进了各种旮旯缝隙里,消失不见了。
  江七总算知道了寒璧之前那话是什么意思了,她抬眼望去,只见姒幽坐在院子里,脚边放着几根长长的翠竹,她手里拿着一柄刻刀,正在刻着竹节,碧色的竹屑自她的指间簌簌而落,洒在了裙摆上,被她不甚在意地拂开。
  夏天要来了,姒幽得为蛊虫准备新的竹管,对于喜好阴凉的蛊虫们来说,夏天不啻于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只要稍不注意,蛊虫们就会死掉,大多都是被热死的,所以要小心打理。
  见了江七来,她便将竹管放下,拍了拍身旁的椅子,道:“坐。”
  这么些日子下来,江七也算摸清楚了她的脾性,晋王妃没有什么架子,她甚至与人说话时,也不会用命令的语气,江七喜欢与她相处,她顺着姒幽的意思,在她身旁坐下来,道:“我前几日联系了江汀阁从前的人,有两个人愿意效忠王府。”
  姒幽点点头,道:“足够了。”
  她顿了片刻,又道:“我将解毒的方法告诉你,你替他们解了毒,就开始调查。”
  江七应下了,问道:“王妃是想调查太子?”
  姒幽摇了摇头,道:“不,要查寿王当年坠马的事情。”
  ……
  十几年前,寿王坠马,摔断了腿,从此不良于行,靖光帝无奈,唯有另册长子赵叡为太子,封赵瑢为寿王,但是他并不是很满意现在的太子,有些眼色的人都能看出来,太子才智平平,于国事上并无建树,好在平日里品行勉强还算端正,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靖光帝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过去了。
  只是,才能平平的一国储君,日后于大齐朝又能有多大的用处?
  靖光帝的心底总是有那么几分遗憾的,往常未曾表现出来,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秉笔太监刘春满恰好是其中一个。
  他小心地研着墨,眼观鼻鼻观心,耳听得靖光帝在与晋王赵羡说话,此时正是正午时分,金色的阳光自窗外落进来,将整个窗下映照得通亮,靖光帝在与赵羡下棋,他慢慢地落了一枚黑子,扬了扬下巴示意道:“该你了。”
  赵羡审视着棋盘,片刻思索后,放下了白子,忽闻靖光帝道:“前阵子,朕让你去查的事情,你查出来了么?”
  闻言,赵羡愣了一下,抬起头来,正对上靖光帝的视线,他看了棋盘一眼,又按下一枚黑子,口中随意道:“这么瞧着朕做什么?怎么,不记得了?”
  赵羡不动声色地捏紧了手心的白子,片刻后松开,微微笑道:“怎么会?父皇吩咐的事情,儿臣如何会不记得?”
  “嗯,”靖光帝的目光落在棋盘上,道:“说说。”
  当初靖光帝让赵羡去查自己在大秦山被刺杀的事情,赵羡如今确实是查到了,可是他要如何开口?仅仅是凭着一枚小小的印章,就把矛头指向如今的太子殿下?一枚印章能说明什么?
  即便是靖光帝亲口问他,赵羡也不敢冒这个险,只是含蓄答道:“儿臣派去调查的人确实有了些发现,只是仍有些疑点,不敢妄下断定,扰乱圣听,还需要一些时间仔细核实,才敢上奏父皇。”
  靖光帝听了,果然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道:“谨慎些确实是好事。”
  他说完,又问起刑部的一些事情来,赵羡也都回答了,两人一对一答,一边下着棋,就像是普通平凡的父子一般,倒有了那么几分亲切温馨的感觉来,刘春满在旁边看着,也颇是欣慰。
  然而这感觉没多一会就被打破了,殿外传来了动静,像是有人在低声说话,刘春满微微皱起眉来,他看了靖光帝一眼,见他仍旧在与晋王下棋,便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大殿,只见前面几个宫人聚在一处,正在说着什么,刘春满紧走几步,其中一名小太监立即看见了他,连忙唤了一声道:“干爹!”
  刘春满低声呵斥道:“都在这里做什么?皇上还在里头,有没有规矩了?”
  那小太监苦着脸道:“不是……是他想要见皇上,儿子正拦着呢。”
  刘春满打眼一看,便认出了来人,那人面上扯出一个干笑来,道:“贤妃娘娘方才头痛,昏厥了过去,奴才想着,怎么也得来通禀皇上一声。”
  要真昏厥了过去你还笑得出来?刘春满哪里不知道后宫里的那些小计谋,平日里笑笑也就过去了,只是今日要闹到了皇上面前来,他便不大客气地道:“贤妃娘娘既然不好,就赶紧请太医啊,来请皇上做什么?皇上日理万机,政事且来不及处理,还能给贤妃娘娘看病不成?”
  那太监脸色一僵,刘春满瞥了他一眼,又道:“凡事自己心里头要有个掂量,孰轻孰重分不清?主子病了不去紧着请太医治,若有个一二你当得起吗?”
  那个太监不敢顶嘴,喏喏应是,刘春满见他不走,道:“还愣着做什么?要咱家亲自去给你请?”
  他是靖光帝跟前的红人,那太监如何敢真的劳动他?连忙道:“不必了不必了,奴才自己去就是。”
  “那就赶紧着啊。”
  那太监有苦难言,只得悻悻离开,还得准备着怎么回复他主子的话,心里把个刘春满翻来覆去地骂了一通,这才一路小跑着往来路去了。
  眼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后,刘春满这才轻轻唾了一口,指着他那干儿子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机灵着点吧,你怎么还能跟这种货色夹缠不清?脑子呢?”
  小太监垂着头听训,刘春满骂完了,才又轻手轻脚地回了殿里,窗下靖光帝还在与赵羡对弈,见他进来,头也不抬地问:“怎么了?”
  刘春满笑了笑,答道:“御膳房那边派了人来,想问问奴才,昨儿个那道八宝脆皮鸭还要不要?”
  “哦,”靖光帝想了下,道:“还要,叫他们备上。”
  他说着,又对赵羡道:“你中午也在宫里陪朕用膳吧。”
  赵羡立即应下:“是,儿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