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来的男人登基了-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羡:……
  众官员:!!!
  那一瞬间,所有人的心中浮现了两个大字:完了。
  太子殿下他竟然傻了!
  赵羡勉强镇定心神,对赵叡道:“殿下,我是赵羡,您认错了。”
  赵叡不理他,仍旧是一味地痴笑,叫他父皇,又道:“儿臣近来读了许多书,背给父皇听吧。”
  他说着,便放声背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众人听在耳中,那赫然是三字经,这是孩童三五岁启蒙的时候该学的书,也就是说,太子殿下他竟然变成了心智只有三岁的傻儿了?!
  就在所有官员都惊疑不定间,唯有赵羡神色不变,他定定地看着赵叡的脸孔,无人看见他眼底浓重的探究和打量之意。
  过了一会,他才直起身来,声音冷冷地道:“太医呢?怎么还没有来?”
  差役小声道:“才去请了,想是再过一会就到了。”
  赵叡又伸出手,成年男子的脸孔上挂着痴痴的傻笑,分外滑稽,他叫道:“父皇,儿臣背得不好吗?父皇为何不夸奖儿臣?”
  赵羡深吸一口气,对众人道:“此事还需尽快禀明皇上。”
  众人即便是害怕,也只得应是,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生出这等变故来,只是一场三堂会审而已,太子竟然莫名其妙地傻掉了。
  众官员心底都是暗自叫苦不迭,不知靖光帝得知了,又会作何反应,若是一个雷霆大怒,他们乌纱帽不保就算了,恐怕还有牢狱之灾。
  又过了一会,太医紧赶慢赶一路跑过来了,气喘吁吁,进得屋来,就看见了正在背千字文的太子殿下,登时一个头两个大,宛如乌云罩顶一般。
  那个倒霉太医正是张院判,他欲跪下行礼,赵羡立即摆手,道:“免礼,快给太子殿下看看。”
  “是。”
  张院判连忙放下药箱,过去给赵叡把脉,岂料赵叡傻了之后,脾气也愈发执拗,不许他靠近,张院判一过去,他便大喊大叫起来,声音尖利,震耳欲聋,叫人恨不得堵住他的嘴。
  “父皇!父皇救救儿臣!儿臣不要!儿臣不要!”
  赵羡咬了咬牙,道:“你继续背书!”
  神奇的是,赵叡一听见这话,便立刻安静下来,张院判擦了一把汗,好悬是捉到了他的手,开始把起脉来。
  赵叡背了一会千字文,忽然道:“父皇,儿臣背得好吗?”
  赵羡怕他又要闹将起来,便敷衍道:“背得好。”
  赵叡顿时不做声了,过了片刻,声音转低,带着一股子阴冷的意味:“儿臣既然背得好,为何要让赵瑢做太子?”
  满室俱静,赵羡不答,赵叡便自顾自道:“儿臣比他年长,凭什么不能做太子?就因为他是皇后所出?”
  在场的众官员因为听过了之前的供词,此刻很是冷静,唯有张院判心惊肉跳,忍不住又擦了一把额上的汗,赵叡继续道:“儿臣不服,父皇,若是赵瑢死了,儿臣是不是就能做太子了?”
  张院判听了这话,只觉得自己的内衫都要被汗给浸湿了,好在赵叡不说了,他又开始背起书来,仿佛什么没有发生过一般。
  张院判放下他的手,赵羡立即问道:“怎么样?张院判,太子这是怎么了?”
  张院判面色凝重道:“太子脉搏紊乱,有中毒的迹象,具体如何,还待细细诊治。”
  赵羡不关心这个,追问道:“有何办法令他清醒?”
  张院判答道:“太子会痴傻,乃是因为中毒过深的缘故,虽然毒性已散了大半,可是影响到了他的神智,若是要完全清醒,下官却是不敢保证,只能尽力为之。”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来,太医的这意思,就是说太子极有可能一直傻下去,他们才审过太子,人就出了事,靖光帝会如何作想?无人敢揣测,众人俱是苦着脸,看着正朗朗背书的太子发起愁来。
  ……
  太子突然傻了,这可是天大的事,没有人敢隐瞒,如实报了上去,没多久,经由刘春满的口传到了靖光帝的耳中,他批奏折的笔倏然一顿,抬起眼来,像是没听清楚似的,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刘春满小心地措辞,硬着头皮答道:“方才刑部那边派人来禀报,说三堂会审过太子之后,太子他……他痴傻了。”
  靖光帝的表情没变,保持那个动作许久,之后才慢慢放下了笔,自言自语道:“太子傻了?”
  “是。”
  靖光帝的眉紧紧皱起,道:“怎么好端端就傻了?朕让刑部审案子,刑部是用了刑?晋王呢?”
  刘春满连忙答道:“晋王并大理寺、都察院的几位大人都在殿外候着。”
  靖光帝站起身来,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殿外传来脚步声,赵羡进来了,先是给靖光帝行礼,靖光帝摆了摆手,目光锐利如鹰隼一般,盯着赵羡道:“晋王,朕听说太子被审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赵羡拱手道:“皇上容禀。”
  靖光帝在案后坐了下来,道:“说。”
  赵羡便将之前的事一一说来,待听到是审问过之后,太子才中毒倒地,待听得赵羡割破自己的手,将血喂给太子解毒,靖光帝皱着的眉略微松了一些,道:“太子现在如何了?太医又是怎么说?”
  赵羡答道:“太子殿下心性犹如稚儿,除此之外,尚未发现别的问题,太医说,恐怕是中毒过深的缘故。”
  靖光帝的目光在他的手掌上停留了一瞬,大概是直接从刑部过来的,那缠着伤口的白色丝绢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他问道:“为何你的血可以替太子解毒?”
  赵羡如实道:“臣去年遇袭之后,掉进大秦山中,误食了一种奇特的野草,使得自己的血有了些微的解毒功效,当时情况紧急,臣顾不得许多,试着给太子殿下喂了一点,只是收效甚微,未能彻底替太子殿下解毒。”
  靖光帝听罢,点点头,道:“你尽力了。”
  他说着站起身来,负手踱了几步,道:“究竟是谁如此大胆,竟敢谋害太子,叫朕知道了,定不轻饶!”
  说完又吩咐候在一旁的刘春满,下令让他再去请几个太医,务必要将太子的病治好。
  刘春满立即答应了,赵羡垂着头,听靖光帝又问:“朕让你们三堂会审,审出什么来了吗?”
  赵羡答道:“臣已审过了,太子已亲口承认,当年是他与贤妃娘娘谋划,害得寿王坠马摔断腿,供词已签字画押,请皇上过目。”
  靖光帝面色喜怒不显,伸手将那供词接过来,轻轻抖开,慢慢地逐字查看起来。
  越是往后看,他的表情就越冷肃,而赵羡则是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他听见了寂静的大殿中响起了纸张触碰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只有人在用力捏紧纸的时候,才会有这种窸窣的声音,仿佛恨不得将那张纸捏碎了。
  片刻后,他听见靖光帝带着隐怒的声音响起:“当年贵妃之死,也与贤妃有关?”
  最后的声调微微上扬,带着不敢置信和压抑的磅礴怒意,透出风雨欲来之势。


第115章 
  晋王府。
  傍晚时候,姒幽正坐在花厅里,伸着手,袖子微微挽起,露出洁白纤细的手腕,洛九城正以手搭在她的脉上,仔细地感受着。
  花厅里寂静无声,过了一会,他才收回手,对姒幽道:“这些日子以来,娘娘的体质较之前已有些好转,方子也得改改,从明日起,不再用从前的药方了。”
  姒幽点点头,洛九城与时长卿两人商量了一阵,这才提笔又写了一张新的药方,吹了吹墨迹,交给一旁的寒璧,叮嘱道:“煎药的方式还与从前一般,早晚服用。”
  寒璧连忙应下来,姒幽放下袖子,对两位大夫道:“多谢了。”
  洛九城忙道:“分内之事,王妃娘娘客气了。”
  等两位大夫离去以后,姒幽听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耳熟,还带着些急促,是赵羡回来了。
  她望向门口,果不其然,赵羡身着公服大步进了花厅,与此同时,姒幽忽然眉头轻蹙,她隐约察觉到了一股极其不好的感觉。
  她对赵羡道:“你身上,带了什么?”
  赵羡眼神一扫,下人们顿时会意,纷纷躬身退出了花厅,寒璧与明月两人立即出去,守在了花厅门口。
  姒幽看着赵羡从袖子里摸索着,拿出了一只细小的虫子,她皱着眉,了然道:“是蛊?”
  “是,”赵羡道:“太子中了这蛊,如今已经痴傻了。”
  姒幽伸手将那只细小的蛊虫拿过来,仔细打量了一番,道:“是恶蛊,养的时间不长,最多只有四五个月。”
  赵羡问道:“是你的族人养的蛊吗?”
  姒幽摇摇头,道:“不知道,巫族各家养蛊的秘术从来不外传,便是真的是巫族人养的,也说不准,你是怎么发现它的?”
  闻言,赵羡便把今日的事情说来,姒幽端详着那只细小的朱色虫子,顿了顿,猜测道:“这大概是一对双生蛊虫。”
  “双生蛊虫?”赵羡有些愣住。
  姒幽道:“是,这两只蛊虫之间互有感应,若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就会即刻发作,所以当时你们在审案的时候,那人应当在场,手里还捏着这蛊虫的。”
  她道:“至于为什么要等画押之后才动手,大概是因为他想让太子在承认罪行之后,再将他杀了。”
  赵羡冷笑一声:“这样一来,主审此案的我自然是要受到父皇责难,甚至引起父皇的疑心和猜测,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估计那人也万万没想到,赵羡突然回转,在太子命悬一线的关头,又把他给救了下来,如此一来,他割手流血救太子的命,靖光帝对他的猜忌便大大减少了。
  这个幕后之人,究竟是谁呢?
  赵羡盯着那只小小的蛊虫,面上浮现出冷肃之色。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动静,赵羡回过头看向门口,扬声道:“何人?”
  片刻后,寒璧出现在门口,道:“回王爷的话,是三娘子有事想要见娘娘。”
  姒幽收起那只蛊虫,道:“让她进来。”
  江三娘子进来后,先是向两人行礼,恭恭敬敬地道:“娘娘之前让奴家调查的事情,如今已有了眉目。”
  姒幽盯着她,道:“说来听听。”
  江三娘子柔声道:“四月初的时候,寿王府里确实救下了一个人,是个女孩儿,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
  闻言,姒幽的唇微微抿起,眉头轻蹙:“长的什么模样?”
  江三娘子道:“奴家未曾见到,只是听说她官话说得不大好,寿王府里的下人叫她,眉姑娘。”
  姒幽的脸色猛然变了,甚至有些泛白,赵羡见状,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即将她拥入怀中,低声对江三娘子道:“你先下去。”
  江三娘子有些不解,但还是应答下来,退出了花厅。
  姒幽则仍旧陷在方才的消息之中,有些回不过神来,赵羡见了,心里倏然微微一痛,温柔唤她:“阿幽。”
  眉姑娘。
  姒幽的神色微怔,她耳边仿佛又想起了少女活泼的声音,高兴地叫她阿幽姐。
  姒眉与她死去的妹妹同岁。
  在姒幽十岁那年,正式成了少祭司,彼时她从祭司堂的大门里出来,穿过屋群之间的长街小巷,听见远处传来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然而她却完全无法感受到那些欢快的情绪。
  她停下脚步,漠然地站在那里,看着那些小豆丁们疯跑着玩耍,他们稚气的面孔上,笑容灿烂如朝阳,几乎到了刺眼的地步。
  年少的姒幽穿着少祭司的深色长袍,大半个身体没入阴影之中,她觉得自己仿佛与阴影融为了一体。
  正在这时,一个小小的竹编圆球滚到了她的脚边,里面大概是放了铃铛,轻轻碰撞时,发出了清脆好听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奔了过来,将那个球抱了起来,仰起头来看她,稚气的小脸上洋溢着热烈的笑,分外可爱,笑着喊她:“姐姐,我们一起玩吧!”
  阿姊,跟我们一起玩吧!
  从那时候起,姒幽便知道,她虽然对族人们抱有深深的恨意,却唯独对小小的姒眉恨不起来。
  年纪尚幼的她甚至憎恨过这样的自己,强硬地拒绝着姒眉的靠近,然而姒眉却总是不放弃,抱着那竹编的小圆球跟在她后面,一声声叫着她姐姐。
  每每听见这称呼,于姒幽而言不啻于刺骨锥心之痛,她有一回怒了,直接呵斥道不许再叫她姐姐,她神色是生气冷漠的,姒眉被训得愣住,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看着姒幽头也不回地入了竹林。
  自此之后,她没再出现,姒幽心里松了一口气之余,不觉又生出几分莫名的失落来。
  直到有一日,她从祭司堂出来,再次听见了那清脆的铃铛声,姒幽回头望去,小女孩手里抱着一个竹编的圆球,怯生生地跟着她走,叫她阿幽姐姐。
  于是从十岁那一年起,姒幽就多了一条小尾巴。
  ……
  自从离开大秦山之后,姒幽根本没想过,姒眉竟然会再次出现,她忍不住按了按眉心,巫族人世代都没有出过大秦山,她是怎么走出来的?又是怎么到的京师?
  姒幽轻轻吸了一口气,道:“我要去见见她。”
  闻言,赵羡没有劝阻,只是摸了摸她的头发,道:“我同你一起去。”
  姒幽不知道在离开巫族之后,要如何面对姒眉,但是她必须去见见她,至于见过之后会发生什么,姒幽没有想过,一旦有了决定,她便会立即去做。
  赵羡让人备了车马,趁着夜色,带着姒幽去了寿王府,有人来通报时,赵瑢正在教姒眉下棋,姒眉敏锐地捕捉到了几个字眼,挑起眉,目光锐利地看向赵瑢:“他来了?”
  赵瑢落下一枚黑子,这才道:“请晋王殿下与晋王妃进来。”
  姒眉忽然按住了手腕处,银铃铛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她的眼睛倏然亮起来,浮现喜色:“我阿幽姐也来了!”
  赵瑢看了她一眼,摇起轮椅,往厅门口的方向而去,姒眉跟在他身后,道:“我来帮你推吧。”
  “不必了,”赵瑢淡淡拒绝道,他想了想,又取出一条雪色的丝绢递来,姒眉莫名其妙地接过,道:“怎么了?”
  赵瑢道:“你或许能用得上。”
  姒幽与赵羡一同进花厅的时候,一眼便看见了赵瑢轮椅旁站着的少女,眉目熟悉无比,望过来时,眼睛一瞬间亮起,直到,她看见了姒幽身旁的赵羡。
  姒眉的面上闪过戾气与厌恨,即便早有准备,姒幽心中仍旧是微微一沉,姒眉几步过来,抓住她的手,急切道:“阿幽姐,他是不是对你做了什么?”
  姒幽略略垂眸,目光落在少女的手上,道:“没有。”
  “没有?”姒眉愣住了:“那怎么……为、为什么会起火?”
  姒幽直视着她的眼睛,不避不退,无比坦诚地道:“祭司堂的火,是我点的。”
  姒眉倏然间睁大了眼,震惊地退了一步,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为什么?”
  “你不是……一直都想成为祭司吗?”
  她像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眼眶渐渐红了,片刻后突然反应过来,恶狠狠地瞪着赵羡,满眼仇恨,道:“是因为这个外族人吗?你想让他离开巫族?”
  “不是,与他无关,”姒幽如实地告诉她:“我确实想成为祭司,可理由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阿眉,很多事情,也都不是你所看到的那样。”
  她的眼神仍旧是淡淡的,清冷若雪,姒眉却觉得寒意浸入骨髓之中,叫她打了个颤,隆冬时候,她孤身一人从大秦山里出来,长途跋涉,徒步走到这里,也从没觉得会这样冷。
  姒眉愣愣地盯着她:“那是什么样的?我、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做?”
  姒幽移开视线,淡声道:“你不明白最好。”
  “我阿娘死了,”少女的眼里渐渐盈起了泪意,声音都颤了:“阿幽姐,真的……是你吗?”
  “是我。”
  姒幽无比清晰地回答她,击碎了姒眉唯一的希望,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然后伸手狠狠擦拭着,声音里带着恨意:“为什么?”
  姒幽看着她,道:“因为我恨他们,正如你会恨我一样。”
  姒眉哭得浑身颤抖,忍不住蹲了下去,姒幽转过身,声音淡而漠然:“姒眉,要么你现在就回去大秦山里,要么……就来向我报仇吧。”
  “像我杀了他们那样。”
  回应她的,只有少女的哭声。


第116章 
  离开寿王府,上了马车之后,姒幽主动抱住了赵羡,她嗅到了对方身上淡淡的暖暖气息,一只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头发,男人拥紧了,低声道:“很难过?”
  姒幽埋头在他的肩窝上,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赵羡也弄不明白这究竟是不是难过,最后索性放过这茬,问道:“为什么不告诉她?”
  “告诉她?”姒幽不解。
  赵羡道:“当年的大祭祀。”
  “不,”姒幽拒绝了,道:“我杀了她阿娘,这是事实,即便是告诉了她,又有什么用处?难道她会因此而不恨我吗?”
  她直起身来,看着赵羡,道:“我与她阿娘,孰轻孰重?我尚且没有因为阿眉的缘故,放弃报弟妹的仇,怎么能指望她因为我而就此放弃?这时候将当年的事情告诉她,只是在试图取得她的谅解,让她为难罢了。”
  姒幽道:“从我杀他们那一日起,便知道会有今天的情况发生,不是阿眉,也会是别人,我不会退缩,让他们尽管来吧。”
  说到这里,她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就如当初她决心要复仇的时候一般。
  转眼时间便过去了半个月,太子还是没有好转,每日痴痴傻傻的,没事便背背书,还拉着宫人求夸奖,靖光帝震怒不已,勒令刑部与大理寺一同彻查真凶。
  而贤妃得知了太子招供一事,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再醒过来时,大受打击,宛如一夜之间老了十岁,对当年谋害贵妃与寿王一事供认不讳,靖光帝震怒,当即下旨让她去了护国寺,带发修行,余生都将常伴青灯古佛了。
  至于太子,他已被靖光帝废了,人也痴傻如三岁稚儿,境况不可谓不凄惨,朝廷上下的心思也跟着活动起来,如今太子被废,寿王又是个残的,安王远在边关未归,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晋王赵羡身上,以靖光帝之前对他看重的程度,若无意外的话,储君的最佳人选便是他了。
  这一日,姒幽正坐在廊下,寒璧端着刚刚煎好的药过来了,刺鼻的苦涩药味远远便能闻见,姒幽接过碗,听得外面传来脚步声,江七进来了院子,见了她先是行礼,而后才道:“王妃,王爷之前让我查的事情,有了眉目。”
  姒幽端着药碗不喝,只是问道:“什么事情?”
  江七道:“废太子的那枚私章,早在前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人窃走了。”
  一片粉白的花瓣被风吹落,悠悠落在药碗中,泛起些微的涟漪,姒幽垂眸,看了一会,道:“那么,当初在大秦山想杀王爷的,则是另有其人了。”
  江七抬起眼来看她:“娘娘觉得是谁?”
  姒幽淡声道:“谁获利,便是谁。”
  她说完,端起药碗来一饮而尽,旁边的寒璧连忙送上丝绢,姒幽轻轻拭了唇,站起身来,道:“再过几日,就会有消息了。”
  江七莫名其妙地望着她,道:“什么消息?”
  又过了十来日,皇宫里,夜色沉沉。
  靖光帝才从御书房出来,一行宫人提着灯笼,照亮着前行的路,寂静而无声,处理了一日的朝事,这个年逾五十的帝王也有些疲倦了,再加上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令他有些精疲力尽之感。
  正在这时,前面有脚步声匆匆,在这寂静无声的宫道传来,有些突兀,令靖光帝不觉抬眼望去。
  刘春满见了,冲旁边的小太监使了一个眼色,那小太监加快步伐,悄无声息地穿过宫人,往前面去了,靖光帝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
  刘春满道:“奴才已派人去问了。”
  不多时,那小太监匆匆回转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太监,他面上的表情似惊又似喜,刘春满看了靖光帝一眼,问道:“宫里已宵禁了,前面那是什么人?”
  小太监侧了侧身子,让出身后的人,那太监躬身答道:“奴才是坤宁宫的人,皇后娘娘特来着奴才来报皇上,说寿王殿下的腿伤好了。”
  靖光帝一时没能听清楚:“什么?”
  “寿王殿下的腿,治好了,刚刚才派人入宫报了皇后娘娘。”
  靖光帝猛地自銮车上站起来,表情震惊,紧盯着那太监,问道:“寿王人呢,已进宫了?”
  太监答道:“是,正在陪皇后娘娘说话。”
  靖光帝即刻下令道:“刘春满,改道去坤宁宫。”
  刘春满恭声应答:“是。”
  ……
  寿王赵瑢的腿伤治好了,宫里收到了消息,别的人自然也收到了,譬如晋王府。
  “明日早朝,你大概就能见到他了。”
  姒幽说着,目光是落在赵羡身上,他正坐在她身旁,修长的手臂将她整个圈在怀里,把玩着她纤细白皙的手指,仿佛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似的。
  赵羡答应一声,姒幽望着他,道:“你似乎全然不意外?”
  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