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来的男人登基了-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羡接了酒杯,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有些热,就是浑身上下的血呼啦一下点燃了,沸腾起来,很不对劲。
  他明明没有喝多少酒,为何突然会如此?
  赵羡素来警惕,他立时看向那美貌女子,凌厉的目光将对方惊了一跳,怯生生道:“殿、殿下?”
  赵羡皱起眉头,那边黄瀚已经仰头喝了酒,将杯底亮出来,笑着催促道:“殿下,请。”
  他的声音有些含糊,身形有些虚浮不稳,仿佛是喝多了一般,赵羡的目光下意识落在了自己的酒杯之中。
  白玉似的酒杯壁,酒液清澈透明,完全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他拿着杯的手指却有些发烫,身体里有热意一点点聚集起来,朝指尖涌去。
  他突然想起来阿幽曾经说过,蛊以毒为食,若是碰见了毒物,蛊的反应便会十分激烈,他身上种了阿幽的心蛊,也就是说,这酒杯里,有东西?
  赵羡端着酒杯半晌没动,黄瀚的身形晃了一下,疑惑道:“王爷为何不饮?”
  他本就喝多了,嗓门有些响,一下子就将周围众人的注意力拉了过来,所有的目光都纷纷落在了赵羡身上,他盯着手中的酒杯看了片刻,又看了看黄瀚那张面孔,唇角勾起一点细微的笑意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少人立即拍手称赞道:“王爷海量!”
  “好酒量。”
  酒液入喉,带起一阵微辣之感,赵羡放下酒杯,黄瀚又笑着与他寒暄几句,这才踉跄退开,那美姬见他脚步虚浮,几乎要跌倒了,连忙上前搀着他,黄瀚含糊道:“扶……扶我去外间透个气。”
  “是,公子。”
  那美姬搀扶着他出了门,酒宴三巡,偶有离席者,并未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唯有赵羡一双黑沉的眸子,紧紧盯着那两人的背影,一名锦衣公子正在与他说话,见状朝他视线的方向望去,好奇道:“王爷在看什么?”
  赵羡收回目光,笑道:“没什么。”
  而那边,黄瀚出了门,沿着回廊走了一段路程,冬日的夜里冷风阵阵,吹得廊上的灯笼飘飘荡荡,仿佛鬼魅一般。
  他紧走几步,忽然站直了身子,那美姬疑惑道:“公子?”
  黄瀚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道:“我自己走便是,你先退下。”
  美姬听罢,虽然不解,但还是躬身应下来:“是,奴婢告退。”
  带她走后,黄瀚才擦了一把额上的汗,回身望了望,确信身后没有人,这才定了定神,望前走去,沿着一条小径走到底,路边有一个小亭子,一灯尚明,亭中有人正在等候。
  黄瀚进了亭子,便将那人搂住,笑道:“我照你的意思,都办妥了。”
  那人原是披着厚厚的斗篷,此时回过身来,昏黄的灯笼光芒映在她的面孔上,容貌美艳,堪称绝色,赫然是那琅山公主。
  她被黄瀚搂着,也不挣脱,勾起唇角笑意盈盈:“那酒他喝下去了?”
  黄瀚道:“自然喝下去了,我亲眼看着的。”
  他说着,又迟疑道:“不会有事罢?”
  琅山公主轻哼一声:“瞧你那点胆子,能有什么事?本宫还能害了他不成?”
  她说着,将黄瀚推开些,悠然道:“待事情一成,本宫许你的好处,自然会一一兑现。”
  黄瀚又将她搂住,亲昵地吻着她的鬓角,轻佻笑道:“我从未疑过你,不过,你要我替你做的事情已经做了,我是不是也该拿些好处了?”
  琅山公主眼底闪过厌恶之色,若不是还要用这人,又担心赵羡起疑,她早就给这人下蛊了,哪儿还轮得他向自己讨好处?
  不过事情好不容易一步步朝自己计划的方向发展,到了关键时候,绝不能功亏一篑,琅山公主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
  亭台中的灯笼灭了,很快便传来暧昧的动静,被浓重的夜色掩盖下来。
  ……
  夜色渐渐深了,酒宴还在继续,有人早就喝晕了头,栽倒在桌案上,放眼望去,一片狼藉,坐着的已寥寥无几,就算人是坐着的,也是东倒西歪。
  赵羡坐在上首的位置,正靠着椅背,以手支头,半阖着眼,醉眼迷蒙,手里还松松拿着一个白瓷酒杯,仿佛已不胜酒力。
  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一前一后,一轻一重,在这安静的空气中却有些突兀。
  重的那个脚步声很沉重,像是根本不担心会打扰到酒宴上的人一般,待进了屋子,在门口处停了下来,侍立的众位仆人皆是唤道:“表少爷。”
  那人正是黄瀚,只是他神色有些呆滞,目光涣散,仿佛没有听到众人声音似的,仆人们也已习惯了,只以为他是喝多了酒。
  正在这时,一个女子声音响起:“都出去吧。”
  那些仆人从未听过这个声音,不免悄悄抬起头来看,却见一名女子站在黄瀚身侧,挽着他的手臂,容貌生得极是美艳,与之前陪同黄瀚的那位美姬明显不是同一个人。
  那女子又重复了一遍:“公子让你们都出去。”
  声音里带着威慑,众仆人听了,心里莫名一颤,连忙纷纷退了出去。
  偌大的大堂中,除了那些不省人事的酒客们,站着的就唯有黄瀚与琅山公主两人。
  黄瀚呆呆地站在原地,如木桩子也似,全然无觉,琅山公主松开了他的手,目光投向上首的位置,一名身着锦袍的男人正靠在座位上,双目微微阖着,仿佛陷入了浅眠。
  她姿态从容,莲步轻移,慢慢地走上前去,袅袅娜娜,如同一条妖娆的蛇一般。
  琅山公主打量着面前男子俊美的容貌,轻轻冲他吹了一口气,从袖子里取出一枚短笛,开始吹出一首怪异的曲子来。
  随着那曲子的吹奏,浅眠的男人渐渐地睁开了双眸,他的眼底漠然而无神,仿佛什么都不入眼一般,望向了琅山公主。
  眸色黑沉,看过来的那一瞬间,琅山公主只觉得自己的心被一颗小小的石子狠狠击中了。


第133章 
  大堂内一片静寂,男人坐在上首的位置,沉默不语,琅山公主定了定神,对这位大齐的晋王殿下倒是愈发多了几分喜欢。
  她原本只是想针对一下那位晋王妃,不过,在看了这位晋王殿下之后,她又改主意了。
  至少这个男人的脸是长得极好的,简直是按照她的心意来的。
  琅山公主在他身旁坐下,轻轻依偎过去,将精巧的下颔靠在赵羡的手臂上,一双美目盯着他的眼睛,一错不错地直视着,仔细地观察着男人眼中的神色。
  待确信里面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之后,她才略微放下心来,凑过去些,仿佛要吻上去一般,悄声道:“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赵羡漠然地望着她,没有答话,琅山公主此刻非常耐心,她用一种诱哄的口吻问道:“你最喜欢谁?”
  “告诉我吧,你最喜欢谁?”
  “谁?”
  男人终于有了些微的反应,反问了一句,琅山公主顿时欣喜起来,略微直起身子,道:“告诉我,是谁?”
  赵羡顿了顿,声音没什么情绪地答道:“是……阿幽。”
  闻言,琅山公主眼底闪过几分妒忌,下一刻,却笑了起来,她生得美,笑容也甚是好看,这么一笑,容色绝艳,颇有几分魅惑之意。
  她凑近赵羡,整个人仿佛要偎入他的怀中,两人呼吸相闻,她轻声在男人耳语道:“不对,你最喜欢的人,是季茵。”
  赵羡没有反应,琅山公主却不以为意,继续诱哄道:“来,跟我念,季茵。”
  赵羡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刻板的意味,吐字不甚清楚:“季……”
  琅山公主耐心念道:“季茵。”
  “季茵。”
  直到赵羡准确无误地读出了她的名字,她才满意地笑了,颇为得意道:“没错,你最喜欢的人是季茵。”
  赵羡的神色没有一丝变化,琅山公主偎在他身侧,指尖轻轻描摹着男人俊美的侧脸,笑意盈盈道:“你们大齐还没有立储君,待来日本宫助你杀了那两个兄弟,你便是继承皇位的第一人了,日后你我一同登上帝位,坐拥这大齐的江山,岂不是一桩美事?”
  光是想想日后那情景,她便觉得通体舒泰,到那时候,她便可坐在最高的位置上,俯瞰众人,如视蝼蚁,她便是这大齐最尊贵的女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有人都要仰望她。
  正当琅山公主沉浸于未来的美梦之中时,她却并未发现,身侧的男人眼底闪过飞快地闪过一丝光,如同暗夜中的一点寒芒,转瞬即逝。
  ……
  晋王府。
  时间已是夜深,主院的灯火还未熄灭,姒幽坐在窗边,屋子里的白铜云纹炭盆里燃着银丝炭,烧得旺旺的,室内温暖如春,寒璧正拿着铜签拨弄着那炭,忽听外面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分外突兀,显然来人有急事。
  寒璧眉头轻皱,不多时,房门被叩响了,她立即放下铜签来,起身去开门,那是一个小丫环,也常在院子里伺候的,遂低声呵斥道:“怎么回事?如此慌乱,扰了娘娘可怎么是好?”
  那小丫环连连赔罪,口中道:“寒璧姐姐,是王爷,王爷回来了。”
  听了这话,寒璧没好气道:“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王爷今夜去赴宴,想必喝了不少酒,醒酒汤备好了没?”
  小丫环支吾道:“备、备好了。”
  寒璧见她神色有异,便狐疑问道:“既是备好了,王爷等会便会过来,你今儿有些怪,可是还有什么事情?”
  小丫环往屋里看了一眼,见姒幽手里拿着一卷书,大约是听不到这边的动静,才悄声道:“可是王爷还带了一个女人回来。”
  “什么?”寒璧顿时震惊地睁大了眼睛。
  正在这时,屋里的姒幽忽然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淡淡道:“去看看。”
  寒璧张了张口,想说点什么,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一丝冷风顺着门缝从外面吹了进来,带着冬夜里特有的寒气,驱散了屋子里原本温暖的空气,叫人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京师的冬天,确实已经很冷了。
  姒幽带着寒璧一同去到花厅的时候,一眼便看见了那个略微熟悉的女子身影,琅山公主正坐在椅子上,姿态端庄,落落大方地朝她看过来,面上带起一个笑,眼神得意:“原来是晋王妃来了。”
  她说这话时,声调上扬,神色高高在上,仿佛已经将姒幽踩在了脚下一般,寒璧看见了,分外气愤,姒幽却以目光逡巡,不见赵羡,问下人道:“王爷呢?”
  那下人连忙道:“王爷才回来,就立刻去宽衣了。”
  姒幽眉头微皱,这才看向那琅山公主,道:“她是与王爷一同回来的?”
  “是。”
  姒幽淡淡问道:“王爷还说了什么不曾?”
  下人答道:“没有,王爷什么也没说便走了。”
  闻言,琅山公主的表情愈发得意起来,轻笑着望向姒幽,道:“晋王妃娘娘是不敢相信?还是不愿相信?本宫当日便说了,绝不会放过你的。”
  姒幽眉心微蹙,没有说话,琅山公主故意笑道:“王妃为何不说话?”
  寒璧确实忍无可忍,怒气冲冲道:“住口!你竟敢对娘娘如此无礼!”
  琅山公主瞟了她一眼,眼神轻蔑,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指责本宫?”
  寒璧气急,姒幽却伸手拦住了她,目光平静万分,望着琅山公主,丝毫没有被触怒,仿佛对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一般,琅山公主心中不知怎么就拱起了火气,她越生气,面上就笑得愈发灿烂,讥嘲道:“王妃娘娘真是好生贤淑,这都不动气,怪道外面人人称赞,日后本宫有些不懂的地方,还需要娘娘多加指点。”
  闻言,姒幽的眼中闪过几分古怪之意,道:“指点?”
  她想了片刻,摇了摇头,道:“我没什么可以指点的。”
  姒幽表情平静万分,岂料琅山公主却以为她在示弱,心情立刻大好,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她精神顿时一振,转头朝来人望去,面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那脚步停了停,来的人正是赵羡,他进了花厅,一眼便看见了姒幽,微愣片刻,立即道:“阿幽,外面这么冷,你怎么出来了?”
  他说完,几步走到姒幽身边,握住她的手,触手冷如寒冰,有些心疼,又责备寒璧道:“为何不给王妃多穿些?来人,去取狐裘来。”
  下人立即应下去了,寒璧连忙答道:“娘娘听说王爷回来了,走时匆忙,奴婢给落下了,奴婢该死,请王爷恕罪。”
  从头到尾,赵羡连眼角余光都没给过那琅山公主半点,琅山公主终于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了,她怔了一下,微微皱起眉来,叫道:“赵羡。”
  “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闻言,赵羡的动作立时顿住了,他仿佛是在沉思什么,空气沉默片刻,琅山公主的心一点点定了下来,她的手指反反复复地在袖中轻轻叩着,用一种特别的手势和韵律,试图驱动她之前给赵羡种下的蛊虫。
  有蛊名为牵丝,一旦催动,人便如木偶一般,只会听从自己的指示。
  琅山公主炼蛊这么多年来,就只养出一只牵丝蛊,比起之前给王奴用的那只蛊,这牵丝蛊则要厉害数倍,她就不信了,她养了数年的蛊,还对付不了一个普通人。
  就在她以为赵羡会如预料之中说出自己的名字时,赵羡终于开口道:“本王最喜欢的人……”
  琅山公主一遍遍地默念,给那蛊虫暗示:季茵。
  季茵。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那蛊虫再未给她回应,这让她心底忍不住有些慌乱起来。
  紧接着,赵羡的话打破了她最后的幻想:“当然是最喜欢阿幽了。”
  琅山公主猛地抬起眼看向他,满目都是不敢置信:“你没有服下牵丝?!”
  “牵丝?”赵羡若有所思地道:“是那蛊的名字?难听。”
  他语带嫌弃地说完,便懒得再看她,吩咐道:“来人,先将她抓住关起来,没有本王的吩咐,不许任何人靠近她。”
  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倒是几个侍卫听了吩咐,毫不含糊,正欲上前抓人,姒幽忽然开口道:“都别碰她。”
  几个侍卫立即停下,琅山公主自知今日阴沟里翻了船,没什么好果子吃,索性望向赵羡,问道:“我初时确实感觉到你身体里有牵丝蛊,为何之后又没有了?你难道并没有服下那杯酒?”
  赵羡略一思索,忽然一笑,道:“你想知道,本王却不想告诉你。”
  琅山公主气急,又看向姒幽,冷冷道:“是你给了他什么厉害的东西傍身?我养蛊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事情。”
  闻言,姒幽淡声道:“那是因为你见过的事情太少了。”
  说完,不再搭理她,吩咐侍卫道:“抓她的时候小心些,不要碰到她的手了。”
  几个侍卫虽然不太明白这意思,但是王妃吩咐的,他们必当照做,最后便是由两名侍卫举起剑,将琅山公主的两条胳膊挑开,再由其他人绑上麻绳。
  琅山公主不敢妄动,她养尊处优至如今,几时受过这种对待,气得大骂姒幽与赵羡,赵羡便使人将她的嘴也给堵住了,又道:“送去柴房关起来,明日一早,本王便入宫面圣。”
  他说着,微笑起来,对琅山公主道:“既然你们烈国使者这么喜欢大齐,就不要走了,都留下来吧。”


第134章 
  次日,皇宫。
  赵羡向靖光帝如实禀报了琅山公主一事,靖光帝的表情颇有些匪夷所思,道:“这位烈国公主倒是颇有些野心,她怎么会想到打起你的主意来?”
  赵羡默然答道:“儿臣不知。”
  靖光帝敲了敲御案,问道:“此事你如何看?”
  赵羡略一思索,道:“烈国有虎狼之心,从琅山公主一事便可以窥见一二,想来他们此次请求和亲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有了机会,烈国必然会与大齐翻脸,可谓防不胜防。”
  “嗯,”靖光帝点点头,若有所思地道:“烈国居心不良,朕早就知道了,但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他们既然无心修好,我大齐自不必为他们费心!”
  他说完,便扬声道:“来人!宣兵部尚书及内阁阁员觐见。”
  赵羡心中登时一凛,他意识到了靖光帝这轻飘飘的几句话代表着什么。
  若是在年初,面对烈国频频挑衅试探,大齐会选择避战,那是因为烈国的老国君尚在,局势稳定,大齐要避其锋芒,而如今,烈国老国君已经殡天,新国君才将将登基,不为众臣所服,朝局动荡不安,此时的烈国,就好比一个八面漏风的筛子,只需大齐挥剑,便会一路溃败。
  大齐若想吞并烈国,此时便是最好的时机。
  自数百年前太祖高皇帝打下大齐江山,那时朝局尚且不稳,一次动乱时,长河以北的金梁两地为烈国占据,失地一直未能收复,此事一直是大齐历代皇帝的心头刺,而现在,烈国简直就是把自己送上了门来,靖光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过这个绝佳的开战机会。
  几日后,赵振再次披甲去往边关,随行的还有烈国使者,不过从来时的一行数十人,变成了只有他与琅山公主两个了,其余随行人员皆被大齐扣留下来,来时乃是护送,去时就成了押送,赵振本就看他们不顺眼,路上自有各种磋磨怠慢,这是别话。
  当他们抵达边关之时,大齐与烈国近百年来积累的重重矛盾,将会在那一刻正式爆发。
  赵振临行前,去了含芳宫,淑妃望着自己的儿子,心中再有诸多不舍,也只能忍下来,道:“此去边关,在路上自己要多多保重,凡事三思而后行,勿要冲动,便是不为你自己,也要为母妃想一想。”
  闻言,赵振失笑道:“母妃这说的,边关儿臣待了没有十年也有八年了,何以如此紧张?”
  他一如既往地大大咧咧,没把淑妃的话放在心上,淑妃拿他没奈何,只得板着脸道:“母妃的话,你都不听?”
  赵振见她这般神态,忙道:“儿臣自然是听的,都记在心里了,母妃别生气。”
  亲生的母子,淑妃哪里不了解他?这话明显是过耳不过心的,遂叹了一口气,任他去了,最后郑重道:“母妃还有一事要叮嘱你。”
  她说完,便以眼神示意,摒退左右,赵振见她如此,态度也端正起来,道:“母妃请讲。”
  淑妃抓着他的手,道:“振儿,你听母妃的话,日后勿要与你两位兄弟为敌,除非真到了不得不走的那一步。”
  赵振听了,略微一怔,不解道:“母妃此话何意?”
  他纳罕道:“儿臣向来只爱沙场征战,不喜权势争斗,母妃是知道的,他们谁当皇帝都与儿臣无关,便是争出一朵花来又能如何?儿臣是父皇亲封的一字亲王,大不了回京师,做个闲散王爷也使得,何必掺和他们的事情?”
  淑妃心里一宽,道:“你能这样想,自然是最好,只是你要听母妃一句,不要与寿王走得太近了,你要提防他。”
  闻言,赵振自然是满口答应,母子两人又说了几句,他才告辞离开,淑妃看着他挺拔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口,眼底的忧虑愈发浓重,忧心忡忡起来。
  贴身宫婢轻声劝解道:“殿下定然是听进去了,娘娘勿要担心。”
  淑妃却摇了摇头,无奈道:“本宫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本宫能不知道?说不定两三日他便把这些话抛在脑后去了。”
  贴身宫婢犹豫道:“以奴婢看来,寿王殿下他……”
  淑妃道:“你是想说,寿王要比晋王更好相处?”
  贴身宫婢点点头:“寿王殿下与咱们殿下一同长大,情分非比寻常,倒是晋王殿下与咱们殿下不和,常常争吵,上回不还打了一架,被皇上罚跪祖庙了么?”
  不想淑妃听了这话,冷笑一声:“情分值几个钱?尤其是赵瑢那种人,他的心肠比旁人都要多出三个弯,振儿若是与他一道,恐怕要被啃得渣都不剩了。”
  她说到这里,顿了片刻,声音冷肃道:“与虎谋皮之事,本宫绝不能做第二次,来日若是赵瑢登了基,我母子二人危矣。”
  ……
  赵振很快便带领军队再次出发,这次是押送烈国使者与琅山公主去往边关,而在此之后,大齐的朝廷局势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晋王与寿王两派开始渐渐分明起来,隐约有暗自较劲的趋势,按理来说,赵瑢是嫡子,若是不出意外,他便是最名正言顺的储君,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而恰恰就是出了意外,靖光帝迟迟未确立太子人选,朝臣们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算盘,看好晋王赵羡的人竟然也不在少数,总之时日渐久,两派的争斗虽然没有放在明面上,但暗地里却已经开始有了争锋的架势。
  靖光帝不知道是没看出来,还是假装没看出来,总之仍旧如往日那般上下朝,正常得很。
  然而他越是表现得极正常,众官员就觉得越是不正常,都个个擦亮了眼睛,竖长了耳朵,想要揣摩揣摩圣意,从中窥见出一丝什么来。
  若真是站错了队,现在改还来得及,这可是关乎身家性命的事情,千万草率不得。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十二月份,隆冬时候,大雪一场接着一场下,天气冷得仿佛空气都要结了冰,好在下过雪之后,就会有一个大晴天,天空碧蓝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