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门毓秀-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此事由孝庄料理,孝庄平日参禅礼佛,心内常存善念,刚才处置那掌事宫女,不过只罚了十板子只破个皮肉,叫她长些记性,并未刻意为难。
怀袖见宝兰站起身,回到殿中央的花梨木茶桌前时,已完全没了刚进殿时的气焰,小心翼翼地煮了水,烫了两只紫砂茶碗没用茶匙取各取出一些茶叶放入到紫砂茶碗内。
此时水已滚沸,宝兰提起铜壶在紫砂杯中轻轻注了水,怀袖心中正纳闷时,却见宝兰端着托盘来至康熙和孝庄面前,将茶奉上,低头说道。
“方才,老祖宗的教诲我铭刻于心,今后定收敛行事,行为端庄,今日我只悉心冲泡这两盏太平猴魁贡献给皇上,老祖宗,请皇上和老祖宗饮了此茶,也算给我一个悔过再生之契机,我今后常去老佛爷身边伺候学习礼教,只望能及得上家姐当年的万分……”说罢单膝归于地上,将托盘高高举过头顶呈于康熙和孝庄面前。
孝庄笑道:“听你说话也算伶俐乖巧,不过是无心之举,新人难免犯错的,以后小心些便是了。”说罢端了一杯茶去。
康熙也端了另一杯,说道:“你起来吧,既然老祖宗都不追究了,你以后记住便是了,不过,日后多去跟着老祖宗学些东西倒是应该的。”
此时,宝兰已经款款起身,眼中略带着微红,水雾含烟望了一眼康熙,柔声说道:“多谢万岁爷教诲,臣妾记下了。”
这事儿算是过去了,从刚才奉茶这件事来开,宝兰进宫这些日子确实行事长进不少,怀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目光无意间落在对面的裕妃脸上,只见裕妃捏起一颗瓜子缓缓放进口内,斜睨着目光,唇边挂着轻蔑的笑意。
怀袖收回目光,轻轻地放下茶盏,在月牙耳畔说了句:“我先去了。”便旋身由后面退下去了。
此时,常宁已经宣了怀袖的名儿,有宫女过来将怀袖随身带来的漆木箱抬去,一一将里面的一应器具陈设出来,安置稳妥后,又纷纷退了下去。
第124章 灾星祸乱
刚才那件事一耽搁,此时已是临近晌午,日头渐烈,怀袖将清晨翦月给添的披肩褪下,旁边随着月牙的宫女接了过去。
怀袖略整理仪容,顺着殿门口铺着的猩红毡子,缓缓步入内殿。
康熙正端了茶盏探身与孝庄谈笑,抬眼看时,只见正门前一抹清雅藕色的散花烟罗,翩然若栩栩生风,缓步如行于水上,漫行而来。
轻嫩欲滴的娇柔那样的纯净,净的如一地晨露,莹波流慧,羞晕彩霞,微垂螓首浅笑盈盈而来,垂立在殿堂中央,宛若芙蕖出渌波。恰似,繁华三千只如东流之水,凌波而出更见柔骨滢滢。
坐在康熙身旁的容若,常宁,顾贞观,张廷玉也都忍不住目光流连。
容若从方才怀袖出现在门口那一刹那,脑海中浮现出去年约莫正是此时第一次见她时候,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忽然想到此刻俩人虽近在咫尺却身不由己,不禁黯然端起了酒杯,只觉心中生出人面依旧,却天涯咫尺的悲凉。
顾贞观回头正见容若独饮,忍不住在桌下轻轻握了握容若的手背。提起酒壶给自己和容若的酒杯中满上酒。
怀袖轻轻拂了拂无风自翩的阔袖长带,低身拜道:“奴婢怀袖见过万岁,太皇太后,祝万岁龙体康健,太皇太后万福金安。”
怀袖说完,只等着上面康熙回说免礼,却迟迟未听见上面说话。
此时的月汐凝岚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怀袖不敢抬头,只以为自己刚才说的声音小,便又说了一遍,仍旧没有动静。
孝庄侧身悄悄在康熙耳边说道:“万岁爷,你让人家起来呀。”说完,浅笑着坐直了身子。
康熙此时方才反应过来,赶忙道:“免,免礼吧。”说完,但见手中的茶杯还握在掌心里,不觉为方才当众失神略显出尴尬之色。
怀袖纳福起身,开口道:“奴婢今日所献茶技乃是延继了宋朝著名的点茶一法烹制茶汤,因此,全部的过程略显繁复。因此,奴婢先一一交代。”怀袖说话时,整座殿内鸦雀不闻,只听见她一人烟霞之音婉转流淌。
怀袖先拿起花梨木茶桌上的一只精致的锡雕茶罐,将茶罐打开取出一颗圆球状的茶团儿说:“这是产自福建北苑的著名的龙凤团茶,我今日所选茶属小龙团中的一种,又名为瑞云祥龙,这种茶的一大特点便是汤色呈雪花般莹白,美丽异常。”
怀袖说完,放下茶叶,又拿起撵,杯盏,击拂等器具一一作了介绍,便开始正式地演绎点茶之法。
此时,有宫女捧过红泥炉,给里面添好了竹炭正要点燃,怀袖轻道:“我自己来吧。”宫女将火石火镰交到怀袖手里便退下去了。
怀袖点燃了一张引活用的木条,轻轻将木条塞入竹炭下方,用一根吹筒轻轻吹了一下,只见炉膛内一道火苗剧烈窜动。
怀袖感觉不对,赶忙起身,刚直起身子,突然听得红泥炉内“砰”的一声响,怀袖只觉得一阵炽热的气息向自己扑来,赶忙抽身向后一滑了几步,幸亏有些功夫躲得及时,否则那迸溅四射的火焰定会扑在身上,将衣服燃起来。
此时,已有侍卫,太监纷纷跑进来有的保护皇上,康熙却说:“先去看看怀姑娘有没有事儿。快,传御医!”
旁边坐着的容若和苏麻喇姑几乎同时站立起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怀袖。
此时的月牙怎还能坐得住?早跑过去,扶住怀袖的手臂上下前后查看,口中更焦急询问:“师父,有没有伤着你?”
此时有宫女过来查视怀袖,见其确实没受伤,才禀奏了皇上,孝庄。
孝庄面色微沉,肃声道:“怎好端端的,炉炭竟突然暴了出来。”
孝庄话音刚落,旁边站起一位,正是镶蓝旗下时任巡抚布政司卓奇。
只见卓奇站起身,先向上一拱手,说道:“前日,钦天监监正陈大人曾言:近日有一红色暗星接近紫微宫,这几日,那一颗暗色星子似乎已经逐渐进入紫微宫中逼近帝星,致使帝星晦暗,且陈大人当时说过,此遮蔽帝星华彩的暗星从南方而来,属火,当体现火象。”
卓奇说罢,意有所指地瞪着站在殿中央,神色刚稳定下来的怀袖。
在坐的众亲贵大臣闻听此言,目光瞬间都聚在怀袖一人身上,怀袖也颇感惊诧地微蹙起绣眉。
只听下面当即有人悄声说道:“难道她就是那颗暗星?”旁边有人接话悄声道:“那可没准儿,你没听自古道‘红颜祸水’么?”
又有人压低声音附和:“可不是么,据说当年武则天入宫时候,有人夜观天象便发现有异常。”,此话一出,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哎呀,那可了不得,得趁早发落了这灾星,否则,只怕会影响咱们大清江山的气焰……”
两旁坐的人你一言他一语地一轮纷纷,容若耳中听着那些议论,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起身为怀袖争辩,而桌子下面的手,却被顾贞观和长宁一边一个死死按压住。
月牙挽扶着怀袖的手臂,越听越按耐不住心中的恼火,凌目瞪向卓奇厉声喝道:“卓奇,你在胡说什么,什么明星暗星的?分明是你趁着刚才之乱,编排出来的。”
这卓奇原本是武将出身,闻听月牙公主针对他而来,顿时瞪大一双豹眼,大声叫嚷起来:“你说我编排?当时听见的又不是我一个人,那不信你问问,那天索大人,明大人,陈大人,那……”
卓奇说着,向门口的位置一指,正指在怀袖二姐夫马尔汗身上,说道:“马大人当时也在场,不信你问问他!”
怀袖顺着卓奇的手指看过去,正与二姐夫马尔汗遥相对视,怀袖心中顿时一惊,她万没想到此时居然会扯上二姐夫,心底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阵凌意,侧目看向一脸笃定神情,说她是灾星的卓奇。
卓奇,接受到怀袖凌厉的目光,转头将脸瞥向旁处。
第125章 亲情回护
卓奇一口气说出好几个人,因有了足够的证据,便志得意满地斜睨着月牙公主。
月牙才不理他那一套,开口说道:“那么多人听见又怎样,或许是凑巧方才炉火出了问题也说不准,你凭什么就说我师父就是那颗什么星……”
“你们在殿堂之上,当着众人吵嚷成何体统!”康熙突然沉声低喝道。
康熙一出声,下面在做的众人方才还哗然一片,此刻顿时鸦雀无声。
康熙四下看了看众人,事实上,刚才卓奇所言他此前也听说过,当日也的确有几位大臣在场,康熙看了眼索额图,只见索额图正闷头端着茶碗喝茶,想必是刚才为宝兰之事也觉得颜面无光,此时收敛低调许多。
明珠留在京城,此刻不在这里,康熙侧目又看了一圈,见陈廷敬正襟坐在座位上,便问道:“陈大人,你怎么看此事?”
陈廷敬曾做过康熙幼年时候的太子太傅,为人持重,且公正清明,是很得圣心的老臣,平日颇得康熙器重。
只见陈廷敬端正起身站立,对康熙,孝庄行礼毕,缓缓开口道:“回皇上,方才众人议论,微臣也都听见了,刚才卓大人所言只事,钦天监却有奏报,然微臣以为,此事毕竟事起突然,或有其他因由也说不准,微沉觉得还是先调查再做结论也不迟,此时再换一只红泥炉,换了新炭来,若是仍旧如此,皇上再发落也不迟。”
康熙闻听略点了点头,抬眼见门口宴桌旁站起一人,正是怀袖的二姐夫马尔汗,便问:“马大人,你站起身有何话说?”
怀袖闻听赶忙回头看时,只见马尔汗已经恭敬地走出了座位,双手抖了抖衣袖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请安毕,说道:“皇上圣明,怀袖虽然是我妻妹,却是由微臣府中入得宫内,虽然微臣与其相处时日不多,但对其多少略有了解。”
马尔汗说至此,略顿了顿,继续说道:“方才卓大人怀疑她是炎星犯帝星,微臣想替怀袖说几句公道话,其一,怀袖出身北方边疆,北方属水,二来微臣闻听内人讲过,怀袖降生于初春,其时正值紫薇宫落东方,乃应属‘木’,且其落生时恰逢天降瑞雪,皆是土木水之本源,无论如何与火不沾干系的,望万岁爷明察。”
康熙仔细听着略点了点头,说道:“你所禀奏的朕知道了,你起来回坐吧,朕自会使人查明。”
“谢万岁……”马尔汗高声谢过,又磕了头方才起身归了座位。
怀袖回头望着缓缓归座的二姐夫马尔汗,眼内忍不住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
曾住在兵部尚书府时候,与这位二姐夫并无过多的交集,原是连话都不曾多说过的,没想到此时他竟然为自己挺身而出,看来关键时刻一个“亲”字果真了得。
康熙说道:“刚才之事朕觉得陈大人说得有理,此事朕自会派专人去查,此刻先搁下。”
说罢注视着怀袖和声问:“怀姑娘,你还能继续烹茶么?”
怀袖闻言,赶忙轻轻点了点头。
康熙和笑道:“好,既然如此,咱们就别破坏了此次茶宴的兴致,就请怀姑娘继续为大家演示点茶技艺。”
说罢回身对侍立在身旁的李德全吩咐道:“去派人把朕的御茶房的那只红泥炉搬过来,顺便把咱们宫里的炭带过来一些。”
“嗻,奴才这就去办。”李德全说完,转身跑出去吩咐。
康熙那番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旁侧坐的裕妃,宝兰等皆面色微变,就连惠妃也忍不住侧目看了怀袖一眼。
常宁当即吩咐几个太监,将刚才弄脏了的地方收拾干净,其中一个小太监抬那只红泥炉子正要搬出去,常宁却将其唤住,低声说:“你去把它放在我的座位旁边吧,我想瞧瞧。”
那小太监应了声,便将那只已经被熏的黢黑的红泥炉子放在了常宁的座位旁侧。
不多时,几名御前太监在李德全的安排下,将康熙御茶房的红泥炉和部分木炭搬过来,安放在了月汐凝岚殿正中央。
此时的怀袖,心下已经回复了平静,静静侍立在殿中央,等待一切再次预备妥当,宁和的仪容犹如方才的事情没发生过似得,微微向上低身施礼后,继续点茶。
怀袖将团茶小心翼翼地捏开方才红铜的小茶碾内,细细地研成细粉,又从另一个瓷罐内取了几颗粉红色的干花骨朵放入碾内一起研碎,后放置在茶罗上又细致地筛了一遍。
筛过茶,怀袖将茶末放置在一盏白瓷的茶荷中,才细细解释道:“茶末筛的越细腻越好,这样茶末入水后便能飘起来,汤花也能凝结,从而‘尽茶之色’”。
坐在康熙身边的张廷玉忍不住低声赞叹:“果真是烹茶的内行,如此精细步骤,甚是少见!”
筛茶完毕后,怀袖将青釉瓷瓶中的水倒入提梁铜壶内,拿起火石火镰准备再次点火煮水,这一次,怀袖仔细看了看那红泥炉,又留心检查了木炭才开始点火。
众人见怀袖点火的时候,也都略显紧张,李德全已将身形侧在皇上身旁以防万一。
可这一次,却是安然无恙,红泥炉中的天火冉冉释放出橘红色的火苗,如温柔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提梁铜壶的手柄。
众人见无异常出现,便都放了心,怀袖心里也终于舒了口气。
然而坐在康熙旁侧的容若,却始终剑眉凝结,见怀袖此次点火再无异常,便趁着众人专注欣赏茶技时,悄悄俯下身子,细细查看起方才那只爆了的红泥炉。
怀袖将火吹至旺盛后,放下吹筒说:“煮水的火候以及水烧的‘老’或‘嫩’都有要求,也会至使茶的味道发生变化。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说到过水的标准是‘烫似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
转眼间,提梁铜壶内的水渐渐喷出白色的水雾,怀袖小心翼翼垫了茶巾,将水烧好后,怀袖用茶镊夹起预备好的两只黑鲉堆花加彩茶碗用壶中的水浇烫,口中亦不忘讲解释:“此一步为‘熁(读xie二声)盏’此一步是将杯盏加热,北宗蔡襄说过‘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熁盏完毕,怀袖用一盏小木勺从茶荷内挑了一点茶末放入茶碗中,接着注入沸水,又细致地调和茶末至浓膏油状,又解释道:“此一步为‘调膏’。接下来便可以进行‘点茶’和‘击拂’了。”
第126章 粥面粟纹
旁边观看者无不唏嘘惊叹,有人按耐不住低声感叹:“喝了半辈子的茶,也没见过这么讲究的,今日可算得上是开眼界了。”
怀袖说着提起刚才烧好了的提梁壶含笑环视四座说道:“此刻我要进行最为关键的一步骤‘点茶’,只是这点茶和击拂需要同时完成,我需要一个人来帮忙。”
话音落,旁边站起一位老者说:“我也曾研习过点茶之法,虽然不如姑娘技艺精湛,打个下手还是可以的。不知姑娘另有什么其他要求么?”
众人寻声看过去,说话的老者正是当朝老臣陈廷敬。
怀袖刚才已知他的名讳,在北疆的将军府时也听阿玛提起过此人,知他不但为官清廉正直且对诗文书画颇有造诣。
怀袖没想到他居然会自荐帮忙击拂,赶忙低身施礼道:“奴婢没想到陈大人愿意帮忙,荣幸之至,陈大人,那就有劳了。”
陈廷敬走出自己的座位来到茶桌拿起一只小扫帚模样的器件,待怀袖将水点至茶碗中时缓缓地随着水流搅动茶汤,并不断旋转击打和拂扫茶盏中的茶汤。
怀袖见陈廷敬果然内行,欣然点了点头,二人配合的很是协调,不多时,便见汤液之上泛起片片汤花。
怀袖分别将两盏茶都点好,对常宁点了点头,便退到一旁去了。
常宁起身与顾贞观,张廷玉,容若四人同时走向茶桌旁,照旧拿了一个沙漏来放在一旁,康熙与孝庄也都从座位上走下来,细细地观看黑鲉堆花加彩茶碗中漂浮着的片片白色的汤花。
陈廷敬指着其中一盏茶碗,对孝庄和康熙说道:“老祖宗,皇上请看,这叫做‘粥面粟纹’,汤花均匀漂浮于水上,且没有凝结之状,是制作精致的茶末,如此久聚而不散则称为‘咬盏’出此二者则是内行之作了。”
康熙,孝庄以及常宁等人纷纷围拢在茶桌旁细细观赏杯中点点漂浮如雪片一般的茶汤,孝庄细细看着突然指着其中的一盏问:“怀丫头,这里面雪白中带着粉红色的是什么,看着怪鲜亮喜人的?”
月牙听说茶里面还加入了别的东西,也急着从座位上跑出来,挤到孝庄身旁挽住孝庄的手臂探头向茶盏内观看,口中忍不住赞叹啧啧:“哇,好漂亮呀,雪白的茶末中间点缀着几片鲜红,师父,你是怎么弄出来的?”。
怀袖含笑回复道:“那艳红是红梅花瓣,奴婢查过《本草纲目》,这红梅花有除热安神之功效,想着天气渐热,前些天老祖宗说傍晚烦躁不安,便寻了些来将其加入茶内,可降热安神,正适合此季节饮用,而且这龙凤团茶原本是用白茶所制而成,茶末粹白如雪,加入红梅花瓣颜色也很好看,因此奴婢便姑且一试了。”
孝庄听着脸上不自觉的堆起笑道:“还是怀丫头有心,我不过随口说的一句,她便记下了,还特地寻了来,做得如此精细。”
说罢又低头闻了闻说:“我怎么闻着这里面还有一股荷叶的清香味?”
怀袖含笑说道:“老祖宗真是厉害,连这个都闻出来了。”说罢将旁边青釉瓷罐抱在怀里轻轻掀开盖子说:“老祖宗请闻闻这个。”
孝庄接过瓷罐闻了闻,一股嫩荷香荡悠悠飘散出来,顿时觉得鼻息间一阵清澈干爽,传给旁边的康熙,月牙等众人闻过,再一次赞叹不绝。
怀袖继续解释说:“这叫做‘无根之水’是奴婢今日清晨趁着太阳没起来的时候去荷叶上面采集来的,方才点茶用的也是这个水,因此有那样的味道。”
怀袖话音刚落,月牙赶着接下话茬道:“怪不得我大早去师父房中,见已经没了人影儿,过不多时又看她捧着这个罐子回来,原来是去弄这个,实在太用心了。”
孝庄听罢,慈爱地拍了拍搀扶着自己手臂的月牙的手说:“你师父可算得上是灵韵剔透少有的人,你可得好好跟她学!”
康熙站在旁边听见这话问道:“月牙什么时候拜的师父?朕瞧着这你这位师父不错,改天朕写一道诏书,叫你正正规规地拜怀袖为师,也收一收你那急躁的性子。”
康熙刚说完,孝庄面上佯装微沉道:“怎么?瞧着我这儿有个可心的人儿,麻溜儿地就要弄走?这我可不依,月牙要学便来学,怀丫头我还舍不得放呢!”
孝庄一番话说完,引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怀袖站在旁侧脸上虽然始终挂着淡然笑靥,眼梢却忍不住偷偷地撩了一眼站在自己前面的纳兰,此时他距离自己那么地近,怀袖甚至可以闻到他身上那股熟悉的味道。
可是,两人虽身在咫尺,然却再无法更近半分,心中不由得翻出一份淡淡的凄然。刚才众人皆笑,唯独他虽也附和着轻轻牵扯出一丝笑意,但眉心却始终未曾舒展过,是方才听见太皇天后说“不舍得放”几个字,愁字又上心头了么?
孝庄和康熙回了座位,陈廷敬,月牙等也都各自归座,沙漏下面的集沙渐渐多起来,顾贞观,常宁,张廷玉,容若四位评判官围拢在杯盏旁边专注地盯着盏中的茶汤。
直至沙漏上面的细沙漏下了大半,方才见常宁说道:“露出水痕了。”于是,顾贞观便将沙漏放倒。其实即便不用沙漏,胜败也早已分明。
怀袖将茶汁端起;轻轻放在托盘内,款步行至孝庄与康熙座前,将茶盏献上略施礼道:“方才耽搁,让皇上,太皇太后久等了,请品茶。”
康熙,孝庄各自端起茶碗。
康熙目光温和,唇边含笑沉道:“茶好,等得再久也值。”
此一句说的声音低沉,旁人多半未听清楚,只旁侧坐的孝庄听得分明,孝庄轻呡了唇畔,目中暗含温色向康熙与怀袖二人各瞧了一眼,暗暗一笑,低头品起茶来。
怀袖收起杯盏,转回茶桌前,已有宫女上来收捡杯盏,怀袖正准备退下,忽然,一人站起身肃声说道:“启禀皇上,刚才的炉子上似有人动过手脚!”
第127章 茶炉疑案
怀袖闻言赶忙回身,见长身而立之人正是容若。
容若双眉紧蹙,面色肃然, 目光烁烁有神,望向康熙。
“哦?容大人发现什么了么?”康熙闻听也正襟危坐询问道。
容若手里提着刚才那只爆出火炭的红泥炉,走出座位来到殿前正中央,将炉子放在地上,说:“启禀万岁,臣在这炉子上发现了一些细粉状的东西,可否请一位太医来瞧瞧是不是硫黄。”
容若此言一出,康熙和孝庄脸色均是骤变。
康熙对旁边的李德全说:“传平日给朕诊平安脉的张太医觐见。”李德全应声传了下去。
不多时,一位白髯老太医手中拎着药箱走上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