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门毓秀-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牙听了嘟起嘴道:“人家夸你,你偏排挤我,我还没揭你的短,你倒先说起我来了!”
常宁不满地扬脸说:“我可没什么短,你就是编排出来老祖宗也不信!”
月牙奸笑两声,欲凑近孝庄耳边说时,常宁佯装恼怒瞪圆了一双小黑豆子眼儿斥道:“哎!有话明着说,不许捣鬼!”
孝庄慈爱抚弄着月牙的鬓发,温和道:“既然是真的,说出来给大伙儿听听,甭怕你六叔,有我护着你。”
月牙闻听一脸得意之色,瞅着常宁道:“六叔,这可是你让我明说的,你可别后悔!”
常宁闻听,略有些心虚,小眼睛眨巴着望着调笑的月牙。
月牙却不理他,回身对孝庄和旁侧端坐的苏麻喇姑说道:“前儿,皇叔父带着我和师傅坐船赏荷花,我六叔作了一首诗……”
月牙说到此,怀袖已忍不住阉了嘴浅笑。
常宁没料到月牙居然提及这个,也有些发急,脸微红道:“那是说来解闷儿的,你这孩子……”
他想拦住月牙已经晚了,平日里,常宁与众人玩笑惯了,就连苏麻喇姑极少苟言笑之人,也偶与他诙谐两句。
苏麻喇姑回头看身旁坐着的怀袖掩口而笑,便道:“连怀丫头都笑,看来是真的,月牙公主,快说来给我们听听,究竟是什么好诗?”
月牙从位置上站起身,向前走两步,摇头晃脑学着当日常宁的模样说道:“吱吱咯咯梆子腔,咿咿呀呀唱二簧。一品楼上垂茶盏,上得厅堂屁也香!”
常宁有些不好意思垂着头,孝庄和苏麻喇姑万没料到月牙居然说出这样一首诗,直笑得直不起腰来。
众人一时也都顾不得听戏,连旁侧伺候的宫女太监们也忍不住捂着嘴偷乐儿。
孝庄一面笑地抚着胸口,一面用手点指着长宁道:“你个猴儿,如今越发出息了,学会作诗编排人!”
台上的戏子见太后王爷公主格格们突然笑作一团,以为自己唱差了戏词儿,怔愣片刻,瞅着旁边拉二胡的老师傅。
老师傅摇摇头眯着眼继续拉,那旦角儿虽然莫名,也只得继续唱,一时松鹤斋内丝竹管乐声中和着青衣悠然的唱腔声,以及众人的笑声好不热闹。
众人正说笑,门外有太监进来传禀说兰贵人前来问安了。
孝庄说道:“请她进来吧。”
刚传出去不常时间,宝兰由一个小宫女挽着胳膊走了进来,行至孝庄正对面,低下身恭恭敬敬纳了个万福,软语轻声道:“臣妾给老祖宗请安,祝老祖宗万福金安。”
第155章 茶点引香(加更5)
“起来吧。”孝庄和声道,叫旁侧的太监搬来椅子给宝兰赐了座。
宝兰跟着又与恭亲王常宁和月牙公主相互见过礼,方才入了座。
苏麻喇姑和怀袖也起身给宝兰行礼。宝兰上前两步,亲手挽扶苏麻喇姑的胳膊道:“姑姑快别给我行礼,我受不起。”却不看一眼旁侧一同施礼的怀袖。
月牙瞧出端倪,翻了宝兰一记白眼,上前拉着怀袖的手坐在自己身旁。
宝兰刚坐下,便眼神波俏笑道:“还是老祖宗这儿热闹,臣妾还没进院子,老远儿就听见说笑声了。可不比我们那边儿,连个说话儿的都寻不见,真真儿地闷死个人。”宝兰说着话,将手中的绢帕子扬了扬,自顾自掩口笑。
孝庄闻听,淡淡笑了笑,说道:“将这盘点心给兰贵人端去尝尝。”话落,指着花蕊糕对身侧的竹青说。
竹青答应着,端起白玉梅花瓷盘轻轻放在宝兰身旁的檀木小茶桌上。
“谢谢老祖宗赏赐!”宝兰素来喜欢甜食,待细细瞧那盘中的糕点,只见那点心外形用模子刻成桃花形状,淡粉色通透的外皮包裹着中间黄澄澄的馅儿,瞧着犹如一朵朵绽放的多瓣桃花鲜嫩可爱。
宝兰忍不住赞叹:“老祖宗这儿的点心都做的如此精致,臣妾都不舍得吃呢。”
孝庄笑道:“你尝尝味道如何。”
“嗯嗯。”宝兰连连点头,小心翼翼捏起一块放进口中,外皮松软入口即化,一股清淡的桃花香味在口中慢慢溢开,里面的馅儿嚼着中间夹着豆香味,却还有一种绵软香味不知是什么。
“哎呦,真好吃!臣妾吃过那些个点心,还从没尝过这样味道的!”宝兰不待口中的点心咽下去,便忍不住赞叹。
说话时又拿起一块来放进嘴里,连吃了两块,宝兰皱眉问:“我只吃出有豆香味儿,那绵软咸香的是什么,我却没尝出来。”
孝庄说:“你能尝出来豆香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那金黄的是蟹黄糕,确实不易吃出来。”
宝兰忍不住赞叹:“老祖宗这儿的小厨房果然厉害,这么磨人的糕点也能做出来,改日教教我,我回去也做些。”
孝庄轻轻摇了摇头,侧目笑望向旁侧的怀袖,道:“我这儿可没这么精细的厨子,是怀丫头带过来孝敬我的,她知道我平日正膳进的少,便常做些糕点来给我做茶点。”
孝庄说完话时端起茶盏虑了虑茶末子,浅呷一口,目光在宝兰脸上一掠而过。见宝兰听闻是怀袖做的茶点,并未做出任何反应,却端起茶杯簌了口不在似是不打算再食用。
孝庄唇角一勾,脸上神情微变,轻轻将手中的茶盏放回到桌上。
此时,其他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戏台上,这篇《牡丹亭》的戏词前些时候怀袖给月牙讲过,月牙现在已能完全听懂戏文,边听边跟怀袖小声讨论。
孝庄将月牙这般光景瞧在眼内,欣然含笑微微点头。
戏文唱到了第六场《怅眺》,正直小生柳梦梅与丑角的前腔,谈论置买书田一节时,此回已经接近尾声。
一声脆锣音刚落地,只听外面太监细声高传道:“皇上驾到……”
众人闻听,赶忙纷纷起身准备行礼,台上的戏子以及吹打弹奏的师父们早已跪在当地。
康熙绕过雨花石的门屏,走入院落当中,先叫众人平了身,径自走至孝庄面前,单膝跪地给孝庄行礼。
孝庄伸手挽住康熙的手臂将其挽扶起来,笑道:“今日我这儿可真是热闹,平日里一个人也没有,今日要来,倒是来得齐整,连皇上都来了。看来今儿,我这刮顺风,这唱戏的热闹声全传到你们那边儿去了。”
康熙笑道:“老祖宗历来喜欢热闹,我们就都赶一齐来,不正和了您的意?”
说话时看见桌上的点心,拿起来一块放进嘴里嚼起来,边嚼边点头:“嗯,朕可巧饿了,这点心味儿不错!”
孝庄转头向怀袖笑道:“你明儿再做了好吃的,可得悄悄地送了来,敢情这一个个都是闻着了香味儿来的。”
怀袖只笑而不语,康熙抬脸看了看怀袖问:“这是怀姑娘做的?嗯,真心好吃,朕多吃几块!朕知道你常来老祖宗这儿,你改日再做了来便是!”
孝庄笑着故意嗔怪道:“皇上若喜欢吃,叫怀丫头做给你送去,她住的地方离着你的清宁宫还近些,偏来蹭我的。”
康熙咽下口中的点心,笑着摇头。指着怀袖说:“这怀姑娘是个痴心肠,往日跟惯了老祖宗,眼里心里便只有您,朕可没这福气!”
最后那一句,康熙刻意加重了语气,侧目看着垂脸侍立在孝庄身后的怀袖,只见她脸色微红,早深垂下眼睫。
康熙瞧见旁侧放着戏折子,拿起来看时,见勾的是《牡丹亭》笑赞:“是好戏,只是你们能听得懂这戏文么?”说罢,只看向孝庄身旁的月牙。
月牙一脸的不服气,嘟嘴道:“哼,我就知道皇叔父小瞧我,您只管把那‘么’字去了,俺能看得懂!”说罢,不服气地鼓起粉腮。
康熙闻言笑道:“几日不见,本事见长了。不叫你六叔一句一句给你翻着听啦?常宁也在这儿,八成就是做这个吧,每逢看戏,你叫你六叔时嘴最甜!”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苏麻喇姑却笑着为月牙辩护:“要是放在以往,皇上如此说月牙公主,确是实话。可今日月牙公主的确是自己听得懂戏文,方才还跟她师父讨论呢!”
“呃?”康熙脸上略显出惊讶,目光看向月牙沾沾自喜的笑靥,眼神顺带又扫过怀袖的脸。
孝庄宠溺地将月牙拉至身边,轻抚着月牙乌黑的青鬓说道:“这孩子也渐渐懂事起来,知道要研习些文字书籍了,从前那些幼时的淘气,今后谁可也不能再提了。”
月牙被说的不好意思,将脸依在孝庄肩头撒娇。忽然想起来,挽住孝庄手臂说:“老祖宗可要让我皇叔父谢我师父,这些都是师父教导有方。”
孝庄也连连点头道:“的确,怀丫头功不可没。该赏,该赏!”说罢,看向身后的怀袖。
怀袖见已经提及自己,回避不过才缓步从孝庄身后走出来,缓缓见礼说:“不必谢的,原是公主抬爱,奴婢应当尽心,这些只是些戏文,更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是引导着公主的兴致,多识些字罢了,不值得提。”
第156章 茶点引香
“起来吧。”孝庄和声道,叫旁侧的太监搬来椅子给宝兰赐了座。
宝兰跟着又与恭亲王常宁和月牙公主相互见过礼,方才入了座。
苏麻喇姑和怀袖也起身给宝兰行礼。宝兰上前两步,亲手挽扶苏麻喇姑的胳膊道:“姑姑快别给我行礼,我受不起。”却不看一眼旁侧一同施礼的怀袖。
月牙瞧出端倪,翻了宝兰一记白眼,上前拉着怀袖的手坐在自己身旁。
宝兰刚坐下,便眼神波俏笑道:“还是老祖宗这儿热闹,臣妾还没进院子,老远儿就听见说笑声了。可不比我们那边儿,连个说话儿的都寻不见,真真儿地闷死个人。”宝兰说着话,将手中的绢帕子扬了扬,自顾自掩口笑。
孝庄闻听,淡淡笑了笑,说道:“将这盘点心给兰贵人端去尝尝。”话落,指着花蕊糕对身侧的竹青说。
竹青答应着,端起白玉梅花瓷盘轻轻放在宝兰身旁的檀木小茶桌上。
“谢谢老祖宗赏赐!”宝兰素来喜欢甜食,待细细瞧那盘中的糕点,只见那点心外形用模子刻成桃花形状,淡粉色通透的外皮包裹着中间黄澄澄的馅儿,瞧着犹如一朵朵绽放的多瓣桃花鲜嫩可爱。
宝兰忍不住赞叹:“老祖宗这儿的点心都做的如此精致,臣妾都不舍得吃呢。”
孝庄笑道:“你尝尝味道如何。”
“嗯嗯。”宝兰连连点头,小心翼翼捏起一块放进口中,外皮松软入口即化,一股清淡的桃花香味在口中慢慢溢开,里面的馅儿嚼着中间夹着豆香味,却还有一种绵软香味不知是什么。
“哎呦,真好吃!臣妾吃过那些个点心,还从没尝过这样味道的!”宝兰不待口中的点心咽下去,便忍不住赞叹。
说话时又拿起一块来放进嘴里,连吃了两块,宝兰皱眉问:“我只吃出有豆香味儿,那绵软咸香的是什么,我却没尝出来。”
孝庄说:“你能尝出来豆香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那金黄的是蟹黄糕,确实不易吃出来。”
宝兰忍不住赞叹:“老祖宗这儿的小厨房果然厉害,这么磨人的糕点也能做出来,改日教教我,我回去也做些。”
孝庄轻轻摇了摇头,侧目笑望向旁侧的怀袖,道:“我这儿可没这么精细的厨子,是怀丫头带过来孝敬我的,她知道我平日正膳进的少,便常做些糕点来给我做茶点。”
孝庄说完话时端起茶盏虑了虑茶末子,浅呷一口,目光在宝兰脸上一掠而过。见宝兰听闻是怀袖做的茶点,并未做出任何反应,却端起茶杯簌了口不在似是不打算再食用。
孝庄唇角一勾,脸上神情微变,轻轻将手中的茶盏放回到桌上。
此时,其他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戏台上,这篇《牡丹亭》的戏词前些时候怀袖给月牙讲过,月牙现在已能完全听懂戏文,边听边跟怀袖小声讨论。
孝庄将月牙这般光景瞧在眼内,欣然含笑微微点头。
戏文唱到了第六场《怅眺》,正直小生柳梦梅与丑角的前腔,谈论置买书田一节时,此回已经接近尾声。
一声脆锣音刚落地,只听外面太监细声高传道:“皇上驾到……”
众人闻听,赶忙纷纷起身准备行礼,台上的戏子以及吹打弹奏的师父们早已跪在当地。
康熙绕过雨花石的门屏,走入院落当中,先叫众人平了身,径自走至孝庄面前,单膝跪地给孝庄行礼。
孝庄伸手挽住康熙的手臂将其挽扶起来,笑道:“今日我这儿可真是热闹,平日里一个人也没有,今日要来,倒是来得齐整,连皇上都来了。看来今儿,我这刮顺风,这唱戏的热闹声全传到你们那边儿去了。”
康熙笑道:“老祖宗历来喜欢热闹,我们就都赶一齐来,不正和了您的意?”
说话时看见桌上的点心,拿起来一块放进嘴里嚼起来,边嚼边点头:“嗯,朕可巧饿了,这点心味儿不错!”
孝庄转头向怀袖笑道:“你明儿再做了好吃的,可得悄悄地送了来,敢情这一个个都是闻着了香味儿来的。”
怀袖只笑而不语,康熙抬脸看了看怀袖问:“这是怀姑娘做的?嗯,真心好吃,朕多吃几块!朕知道你常来老祖宗这儿,你改日再做了来便是!”
孝庄笑着故意嗔怪道:“皇上若喜欢吃,叫怀丫头做给你送去,她住的地方离着你的清宁宫还近些,偏来蹭我的。”
康熙咽下口中的点心,笑着摇头。指着怀袖说:“这怀姑娘是个痴心肠,往日跟惯了老祖宗,眼里心里便只有您,朕可没这福气!”
最后那一句,康熙刻意加重了语气,侧目看着垂脸侍立在孝庄身后的怀袖,只见她脸色微红,早深垂下眼睫。
康熙瞧见旁侧放着戏折子,拿起来看时,见勾的是《牡丹亭》笑赞:“是好戏,只是你们能听得懂这戏文么?”说罢,只看向孝庄身旁的月牙。
月牙一脸的不服气,嘟嘴道:“哼,我就知道皇叔父小瞧我,您只管把那‘么’字去了,俺能看得懂!”说罢,不服气地鼓起粉腮。
康熙闻言笑道:“几日不见,本事见长了。不叫你六叔一句一句给你翻着听啦?常宁也在这儿,八成就是做这个吧,每逢看戏,你叫你六叔时嘴最甜!”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苏麻喇姑却笑着为月牙辩护:“要是放在以往,皇上如此说月牙公主,确是实话。可今日月牙公主的确是自己听得懂戏文,方才还跟她师父讨论呢!”
“呃?”康熙脸上略显出惊讶,目光看向月牙沾沾自喜的笑靥,眼神顺带又扫过怀袖的脸。
孝庄宠溺地将月牙拉至身边,轻抚着月牙乌黑的青鬓说道:“这孩子也渐渐懂事起来,知道要研习些文字书籍了,从前那些幼时的淘气,今后谁可也不能再提了。”
月牙被说的不好意思,将脸依在孝庄肩头撒娇。忽然想起来,挽住孝庄手臂说:“老祖宗可要让我皇叔父谢我师父,这些都是师父教导有方。”
孝庄也连连点头道:“的确,怀丫头功不可没。该赏,该赏!”说罢,看向身后的怀袖。
怀袖见已经提及自己,回避不过才缓步从孝庄身后走出来,缓缓见礼说:“不必谢的,原是公主抬爱,奴婢应当尽心,这些只是些戏文,更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是引导着公主的兴致,多识些字罢了,不值得提。”
第157章 趣谈史话
怀袖话刚落,宝兰却接过去浅笑道:“臣妾孤陋寡闻,从来只听说闺阁中的女子都教导女四书,却没听说教导戏文的,这会不会迷了心性呀?”
旁边站立的常宁闻言,抬了抬两撇八字眉瞧了宝兰一眼,流转目光见对面半倚在孝庄身畔的心热性直的月牙,向宝兰飘过一记白眼。
孝庄则缓缓端起茶盏浅笑不语,眼神有意无意地轻瞄了一眼康熙。
康熙手中翻着戏折子,听见宝兰这句,缓声和气地说道:“即便是戏文也有精彩语句,且这部《牡丹亭》并另外的三部《桃花扇》《长生殿》《西厢记》皆是名曲,唱词中不乏精彩辞藻,不妨一读。”
孝庄微微点了点头,赞许道:“皇上说的极是,若是增长见识,即便一词一句只要留心,便皆是学问,就拿方才我听见最后一段戏文中那白面小生唱到‘陛下可马上取天下,能马上治天下之呼?’皇上若听闻此句定有些想法了。”
康熙连连点头:“老祖宗说的极是,这一句着实发人深省。说起这个,前日张廷玉已替朕拟好一份折子,朕正想做一件事儿呢!”
“哦?皇上有又什么想法?”孝庄闻听颇有兴致问。
康熙却含笑道:“着眼下尚在筹划中,孙儿先卖个乖,以后思虑周详了再告诉老祖宗。”
月牙却又忍不住开口问道:“我听了半天,你们都说读书呀,治国呀,这些话儿,可我方才听戏文中,最后那一首诗的最后一句我却记得清楚,是 ‘刘项原来不读书’这个你们怎么解?”
还没待旁人反应,宝兰想为自己争些露脸的机会,可巧刚才戏文中的最后四句记得清楚,心中也最喜欢最后一句,可为自己开脱,便偷偷在心中默默记忆了一遍。
可巧此时月牙提起这茬,宝兰脱口而出道:“那句诗文我记得,我来念给你们听‘应念愁中恨索居,青云器业俺全疏。越王自指高台笑,刘项原来不读书。’”
常宁听罢连连拍手笑道:“兰贵人可好记性呀!”
康熙和苏麻喇姑也都忍不住掩唇浅笑,怀袖却听见月牙的问话,微微蹙起眉心。
月牙却疑惑问道:“这位不读书的刘项究竟是何人?为何他不读书还名气这般大?”
常宁听见月牙这问话,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康熙也忍俊不止,用衣袖浅浅拭着眼内笑出来的泪。
孝庄微皱了眉毛说:“我听着这好似不是一句诗里面的,你们只顾着笑,这诗句究竟怎么个解法儿,倒是谁解出来听听?”
康熙略压着笑指着宝兰说:“你既然背得出来,你来解释听听。”
宝兰闻听康熙叫她解释此诗,才后悔刚才鲁莽出风头,面露难色支吾:“臣妾也不知道月牙公主刚才问的那位刘项刘公子为何人。”
她此言一出,康熙和常宁又是一阵笑,苏麻喇姑也忍不住掩口淡笑,孝庄越发地莫名,唯有怀袖虽然面色平和,却不禁轻轻蹙起黛眉。
“六叔,你快说嘛,这诗到底啥意思?你们笑什么?”月牙憋不住问常宁。
常宁瞄了一眼安静站在孝庄身后的怀袖,略止住笑说:“你瞧,你这问题都把你师父问恼了,还不赶快请教你师父去。”
月牙转过脸看向怀袖时却换了一脸灿然笑靥,撒娇咛语道:“师父,他们都笑,你告诉我这到底是啥意思?”
怀袖淡笑说:“你弄错了,这句诗词中的‘刘项’指的原本不是一个人,而是指当时共同反秦的项羽和刘邦两个人。”
此时,屋内其他人都止了笑,静静听怀袖讲解诗词。刚才贸然开口的宝兰闻听怀袖此言,愧地颜面上一阵阵燥热,越发后悔刚才的冒失行为。
月牙继续问:“那为什么说刘项不读书呢?刘项真的不爱读书么?”
怀袖闻月牙此言淡淡笑答:“这一句诗词,原是晚唐时章碣所写的一首叫做《焚书坑》中的一句,原诗句是这样的: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想要完全了解一句诗词的意思,不能单拿出来一句看,要统观全篇,还要映照当时的人情风俗,才能通得诗人当时意思。”
康熙和孝庄闻听此言,也不禁连连点头。
月牙照着怀袖的原诗读了一遍,歪着头细想片刻说:“我觉得这原诗比这戏文中的更有韵味,这首诗原文是什么意思呢?”
怀袖欣然点头称赞:“你能听出来原文的韵味是在诗词上有进益了,这首诗词原来的解意是说历家著名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案。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曾意图江山传于万世,且生怕当时的儒生们‘不师今学古’而‘道古害今’,便先焚毁了许多书卷,随后又坑埋许多儒生。
焚书的浓烟销尽后,万世帝业的梦想亦同时变成了虚无飘渺的幻影,强大的险要的函谷关亦锁不住秦始皇的祖龙金巢。
仅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坑灰还尚未冷却,就天下大乱,造反的刘邦和项羽,却皆是‘不读书’之人。”
康熙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赞赏淡笑,接口说道:“这番话解释的极好,这首诗旨在讽刺秦始皇想以焚书坑儒来延续万世帝业,结果适得其反。”
月牙越听越感兴趣,忍不住催促问道:“那刘邦和项羽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到底又没有读书呢?你们还没回答我这个问题呢。”
怀袖笑言:“诗中说刘邦和项羽是不读书的,可此历史中此二人却未必当真不读书的,先说项羽,他与其叔父项梁在一起时候就读了不少书,项梁在吴中威信很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