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医香:捡个状元当相公-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父顾母见此,脸上都是满足欣慰的笑容:“摔了一跤,性子都沉稳了不少,还会帮爹娘干活了,这是不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了,以后儿子天天跟着娘干活,跟着爹学医。”顾清言淡笑着说道,看向门口挑帘进来的顾清婉,眼里闪过一丝心疼。
    听到儿子这么懂事的言语,顾母和顾父高兴得合不拢嘴。
    “爹娘,以后我和言哥儿能做的事情,尽管让我们做便是,你们无需再劳心费神。”顾清婉走到顾清言旁边,一起喂蚕,看着簸箕里厚厚的桑杆和蚕屎:“该捡蚕了。”
    这句暖心的话,令夫妻二人相视一笑,顾母回道:“等后天我们娘俩捡,明儿我们去夏家米铺领取米粮。”
    “对了,娘,兰婶儿说还要一家之主的身份铭牌才能领取米粮,到时,你可别忘记拿上爹的身份铭牌。”顾清婉想起兰婶儿的话,提醒一声。
    “娘记着呢。”顾母回道。
    顾清婉却微微蹙起了眉,疑惑不解地道:“这县衙发米粮需要身份铭牌没什么奇怪,为何连这夏家米铺也要身份铭牌这东西,真是弄不懂。”
    状似无意的话,却令顾父微微眯起双眸。
    顾清言接过话:“或许只是例行简单的登记而已,人家派发米粮,总不能谁领取了他家米粮都不知道。”

  ☆、21。第21章 了解

顾清言的话有几分道理,消除了顾父几分警惕。
    “对了,娘和姐姐刚才说的捡蚕要怎么做?”顾清言想着明儿在家没事,省得到时娘和姐姐忙了。
    “不用,后天娘和你姐一起捡,你专心看看医书什么的。”顾母为儿子的懂事而开心,脸上挂着满满的欣慰笑容。
    顾清婉听顾母这么一说,脑子里想起顾清言失忆的事情,她侧目看向一旁的顾清言:“言哥儿,你失忆了那你可还识得字。”
    顾父顾母亦是侧目望向儿子,他们也想知道这个答案。
    “不清楚。”顾清言摇头,他现在没有见过这个世界的文字,若是他答认识,等看到文字后不认识可怎么弄,若说不认识,到时候他识字,不是又要费神解释。
    所以,不清楚三个字应该是现在最适合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你待会拿本医术先看一下,还记不记得那些字。”顾清婉说着,将铺好桑叶的簸箕往架子里放,又抽出上一层的簸箕,姐弟二人双手利索地铺着桑叶。
    “好。”顾清言点头,又道:“你还没告诉我怎么捡蚕。”
    这孩子怎么这么执着呢?顾清婉无奈,只好将捡蚕的方法告诉顾清言:“很简单的,我一说你就明白,捡蚕就是给蚕换个干净的环境,将这些蚕捡到一个干净的簸箕里,完了喂一遍就好。”
    见顾清言点着头,她又道:“蚕屎和桑杆完了别丢,装进麻布袋里放着,到时候卖给有田地的人家,这可是好肥料。”
    “好。”顾清言应完,看向低头铺着桑叶的顾父:“爹,家里可有关于我们国家历史的书籍。”
    顾父微微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儿子为何要这些书,开口道:“喂完蚕爹找给你。”
    “你都还没确认识不识得字,怎么就要麻烦爹了。”顾清婉嗔怪道。
    “先让爹找出来,我先看,若是不认识,到时候姐你教我。”顾清言笑道。
    顾清婉看着她弟的笑容,总觉得她弟和以前反差有些大,不过,就像她娘说的,活着就好,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人总是会改变,就当是她提前看到她弟改变。
    有她和顾清言在,话题总是不断,一家人说说笑笑,人手多,做什么都快,不多时一屋子的蚕都喂完,几人将门窗关好,都坐到院子里闲聊。
    顾清婉点来蜡烛,找来一本历史记录递给顾清言,让他先翻翻看,识不识得里面的字。
    顾清言依言翻开书,里面的字竟然和他生活的地球文字一样,他应该早就想到了,他一个穿越者,怎么能听懂他们说话,原来是文字和语言都一样。
    他认真地看起这本书的开篇,书的开头是简绍,他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名叫大夏王朝的国家,类似他那个年代的古唐代,国力强盛,外邦臣服,合朝上下重文轻武,文风鼎盛。
    他就说,在一个陈腐的古代,为何像他姐这样的女孩都识字,原来是国风使然。
    这一点,顾清言倒是理解错,不是国风的关系,而是顾父的关系,在他心里,儿女都一样,识文断字懂的道理才会多,多读书,才能少吃亏。

  ☆、22。第22章 其乐融融

再说,顾父是一个医者,当然希望儿女都能识文断字读懂医书,闲暇时,便督促姐弟二人读书。
    虽然姐弟二人都未进过书院,却比很多进过书院的人要懂得多。
    在村子里,不识字的女子比比皆是,男子亦是有很多不识字,毕竟家里条件好的人才能进得起学院读书,在这穷山僻壤的山沟沟里,有钱的人不多。
    且这个地方,几乎每年都会旱灾,一年下来,收成都是问题,穷人哪有钱读书呢?
    “爹娘,你们不用担心了,看来言哥儿还识得字。”顾清婉从灶火房里端出洗脚水,放在二老脚下,她一边说着一边蹲下身为顾父脱鞋袜。
    顾清言听到这话,笑着抬起头看向顾清婉,并没说话,又继续低头就着烛光看着大夏王朝的历史。
    儿子的表现是默认女儿的话,顾母和顾父都一阵轻松的笑了起来,顾父将双脚泡进洗脚盆里,打趣道:“我和你娘可没担心过,若是言哥儿不识得字,麻烦的可是你。”
    话音一落,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顾清婉为顾母脱了鞋袜,二老都泡上脚,她走到顾清言旁边:“可有不识得的字?”
    “没有。”顾清言摇头,他黑亮的眼珠一转:“爹,儿子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为何会还记得这些字?”
    “爹也弄不清楚,医学上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弄得透的。”顾父只好把这一切归于医术上都无法解释的事情。
    顾清言笑了,笑得很开怀,他发现,他的这个便宜爹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想法令他这个现代人都不得不佩服,沟通起来完全无代沟。他本来就是想要消除一家人的怀疑,他便宜老爹真的如了他的愿,他发现,只要他爹说的话,他娘就信以为真,不会有怀疑,虽然她姐有时会凝眉思索,但很快眉宇间便露出释然的神情。
    顾清婉和顾母不懂这些,只能看着父子俩讨论。
    其乐融融的氛围,让顾清婉隐在黑夜里的眼睛微微有些湿润。
    戌时的月亮早已爬上树梢,洒下凉薄的银辉。
    灯火熄灭,各自回房上床休息,顾清婉躺在床上,虽然和家里人待了一天,她还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双手掐着自己的大腿一点肉,用力一拧“嘶”好痛,看来是真的,她是真的重生了,而且还有爹娘和弟弟都在,她觉得自己好幸福,老天爷待她不薄。
    这一世,说什么也不会让上一辈子的遭遇再次降临,遇神杀神,遇佛弑佛,只要这一世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算死后要下那阿鼻地狱也毫不畏惧。
    卯时刚到,顾清婉便睁开了双眼,听着外面树梢上的小鸟欢快的唱着小曲,她的心情也变得愉悦。
    从衣柜来找出一件七八成新的粉色印花斜排衣裳,一条藕粉色百褶裙,再配上一双绿色绣芍药绣花鞋,出了房门,便被院子里梳头的顾母看到:“穿得这么鲜是要做什么?”
    “出门时我再换一件素色的。”顾清婉差点忘记这茬,她娘前世一直就不让她穿得光鲜亮丽出现在别人眼前,说那样是在招蜂引蝶,正经人家姑娘才不会那样做。

  ☆、23。第23章 家教

对于这点,顾清婉表示很无奈,那个姐儿不爱美,但她娘管教得就比村子里别人家要严厉。
    正巧顾清言从屋子里出来,听到顾母和顾清婉的谈话,看向舀水洗脸的顾清婉,清新脱俗的装扮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不解地说道:“姐穿这个很好看,为什么要换?”上街赶集不都是要穿好看的衣服吗?
    顾清婉偷偷瞧了一眼顾母,对顾清言摇头,示意他不要问那么多。
    顾母也没开口解释,将长长的发丝盘了一个髻在后脑,用一根雕刻精致的木簪固定住,把篦子上的发丝捻干净,又将肩膀和身上的发丝捻了捻一起搓成一团,进灶火房时对顾清婉道:“娘今儿给你们煮包谷糊糊吃,小婉收拾好去拔个萝卜回来切丝凉拌。”
    “好。”顾清婉乖巧的应了一声,等顾母进了灶火房,她才看到一脸无措的顾清言:“怎么不刷牙洗脸?”
    “姐,用什么刷牙?”顾清言完全一脸懵逼状态,从昨天醒来后他就感觉嘴里不舒服,但又不好意思问,自从知道他姐是重生的以后,他感觉和他姐更亲一些了。
    顾清婉莞尔:“等等,我给你拿去。”说着,她进了自己房间。
    在她床后有一个柜子,柜子上有一个竹筒,竹筒里塞着撕好的柳条,抽了一根拿出去,递给她弟:“今儿回来,我们去后面坟地多折一些回来给你放着。”
    “嗯。”顾清言根本没有听清楚顾清婉说的是什么地方,他拿过柳条便舀水刷牙,第一次用这个东西,有些不习惯,要不要自己制作一个牙刷呢。
    顾母挑帘探头出来:“你们姐弟两个洗漱完先来喝杯温水。”
    早上起来喝杯温水,可以清洗肠胃,防止口臭。
    “好。”顾清婉应了一声,拿过卡在墙缝中的婢子梳头,他们家的房子是人家的老房子,她爹娘逃荒到这里给人买的,这房子用石头建造,有的地方已经裂开一条条缝。
    麻利的将发分股,结鬟于顶,用带子束着垂下的发尾,垂于肩上,简单的一个垂鬟分髾髻,令顾清婉看起来更加俏丽动人。
    顾清言洗漱完,抬了条板凳坐在房檐下,等顾清婉梳理好头发,他眼睛里一片明亮,他这个姐姐再大一些一定是一个美人,才十四岁都这么漂亮。
    不过,他娘都那么漂亮,何况是他姐呢,他好像既不像他爹,也不像她娘,虽然他现在才十二岁的年龄,还看不出什么,但他有能看出,将来他一定是一个器宇轩昂的俊俏男儿。
    顾清婉梳理完头发,捻了落发,看着她弟笑得那么明媚,也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要不要姐给你梳?”
    “好。”他笑着点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耀眼之极。
    “你这只皮猴,都已经十二岁了,还不学习怎么扎头发。”顾清婉走过去,解下她弟的发带,用篦子梳理起来。
    “不是有姐姐和娘帮忙吗?”顾清言笑了,突然间回到少年,感觉很不错,有爹娘,有姐姐疼的感觉很棒。
    “你们两个都是不听话的皮猴,娘不是叫你们先喝水吗?水都要凉了。”顾母一脸的笑容,端着两碗温水从灶火房出来,走向姐弟二人。

  ☆、24。第24章 姐弟

姐弟二人相视一笑,小跑过去接过顾母手中的碗,“咕噜咕噜”几口喝完。
    顾清婉接过她弟手中的碗,放进灶火房出来,听到她弟问她娘:“一早起来怎么不见爹呢?”
    “你爹早早就出门了,宗家坳路程远,早点去,尽量在天黑之前赶回来。”顾母说着已经进了灶火房。
    这么说,他爹早餐都没吃就出门了,起早贪黑这么辛苦,顾清言心里很酸涩,再看看他们家的危楼,心里想着用什么办法挣钱,让他爹娘,姐姐过上好日子。
    顾清婉不清楚顾清言在想什么,她为他梳了两个总角辫儿,捻了落发,就去了后院拔萝卜回来清洗切丝,调了盐。
    家里只有盐巴,花椒要七月末八月初才能收获,辣椒才育了苗,还得两月才能见到,穷人家除了逢年过节,一般时候都很少买这些香料做菜,若是遇到天荒年,盐巴都吃不起。
    顾清言吃着只有盐味的凉拌萝卜,就着包谷糊糊,心里已经盘算起来。
    顾家人生活一向如此清贫,顾母和顾清婉都已经习惯,她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过顾清婉倒是想着去打猎的事情,打了猎物,就能让全家都吃到肉,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
    吃完饭,收拾完碗筷,顾清婉给顾清言找来几本医书,让他乖乖待在家里看书,又重复了昨天交代的话,让他别给人开门。
    顾清婉换了一件浅蓝色的斜排短衣,下着同色百褶裙,腰束同色带子,一双平时穿的蓝色布鞋,刚换好衣裳出来,兰婶儿就来了,在门口喊了一嗓子:“月娘,收拾好了吗?”
    顾母从东北屋里应了一声:“好了,你先进来坐,我再找个袋子。”
    兰婶儿进来院子,见顾清婉从西屋里出来,见她一身只有老婆婆才穿的色泽,笑着说道:“你娘是不是又不让你穿好衣裳出门了?”
    “是我自己要穿成这样?”顾清婉笑道。
    “得了吧,你娘什么性子,我会不知道,你看兰婶我。”兰婶儿说着手从头指向脚:“颜色都比你鲜亮多了,真不明白你娘为什么要管这个。”
    兰婶儿一头青丝梳理得一丝不苟,和顾母一样在后脑盘了一个简单的髻,上着五六成新的黄色印花斜排短衣,下着同色百褶裙,腰束青色缎带,藕色绣花鞋,这么看,确实比顾清婉鲜亮好多。
    “娘自有她的苦心。”顾清婉说着,走向坐在干坎上看书的顾清言:“想要什么?回来给你捎上。”
    “没有。”顾清言已经彻底明白这个家的境况,就算有想要的,他也开不口。
    “姐姐回来给你捎两个米粑粑。”顾清婉想着她弟从前就爱吃这个,就算失忆,口味应该不会改变。
    “不要,我现在不喜欢吃那些东西。”顾清言说了违心话,说真的,他刚才都没吃饱,在听到和米字有关的食物,已经悄悄咽了一口口水。
    “你是我弟弟。”顾清婉莞尔一笑。
    意思是他是她弟弟,她又怎么会不了解,顾清言老脸一红,低头看书掩饰尴尬。
    “姐洗碗的时候,就着娘做饭的火,扔了两个土豆进去炉洞,想必已经能吃了吧。”顾清婉眨动明亮清澈的眼睛,狡黠地说道。

  ☆、25。第25章 出门遇嘴碎

“谢谢姐。”顾清言心里一暖,真想在他姐白皙的小脸上亲一口,原来,他姐心思如此细腻,察觉到他没有吃饱。
    顾母从东北屋出来,手里拧着裹好的布袋,笑着对兰婶道:“让你等这么久,不好意思。”
    “好了吗?好了就走。”兰婶儿从板凳上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顾母道声好了,随即对顾清言又交代了几句,让他别乱跑,好好看家的话,把布袋扔进背篓里,背起背篓和兰婶儿一起往外走。
    顾清婉拿过一早准备好的幕笠,对顾清言道:“出来关门。”
    “姐,你的脚真的没问题吗?”实在是顾清言看出顾清婉走路姿势还有些不正常。
    “没事儿,一点都不疼了。”顾清婉笑着朝外走去,心里也很奇怪这一点,本来昨儿她醒来以后膝盖很痛的,越到后来,疼痛越轻,今儿一早已经感觉不到痛,真是神乎其技。
    她现在没有时间来探究是怎么回事,只能以后慢慢发现,或许她现在的身体,带着强大的力量也说不定。
    从她发现自己有一身怪力时,她就感觉自己身体情况,远远要比现在还要厉害。
    三人在顾清言的目送下离开,顾清婉接过她娘背上的背篓背着,跟在她们身后,听着两人闲谈。
    一路上,她们见到人就笑着打招呼,一个村子的人,她爹又是医者,有时不等她们先开口,别人就先打起招呼。
    今儿整个村子,每家每户都有人去集市,都知道夏家米铺派发粮食的事情,有这种好事,谁都不愿意落下。
    “月娘,小兰等等。”三人正走着,后面传来女子的喊声。
    三人转身看去,是顾家对门的李春媳妇王青莲,她背着背篓,满头大汗跑来,有着雀斑的脸上带着几分不满,一嘴龅牙一张一合:“你们两个真不够意思,都不叫我。”
    顾母和兰婶儿相视一眼,旋即笑道:“还以为你有伴了。”
    王青莲三十七八的年龄,这个人喜欢嚼人舌根,还喜欢理东家长西家短,和罗雪容走得近,但和顾母,兰婶儿关系也不差。
    “没有。”王青莲摇头。
    顾清婉笑着喊了王青莲一声,算是打了招呼,她对王青莲只有同情讨厌四字,同情是因为李春在外面有了一个小婆子,长期不归家,丢下王青莲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苦,三个孩子大了,一个两个都不在家孝顺她。讨厌,自然是讨厌王青莲那张嘴,总是在背后说人长短,没有的也给你编一个,前世,她还没嫁给陆仁,就传和陆仁有染,和王青莲也有关系。
    之所以不恨王青莲,前世在她爹娘出事的时候,王青莲为她家奔波了不少。
    “昨天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容婶儿现在越来越是过分了。”王青莲走在顾母和兰婶儿中间,开口说道。
    两人都没有接话,王青莲就是一个两面派,当着别人说另外一个人坏话,当着另外一个又说你坏话,不宜和她多说。
    王青莲继续说道:“也难怪她现在这么拽,大儿子现在是秀才老爷,二儿子虽然没读书,听说在外面混得不错,三儿子现在又是童生,只等考过院试,府试,县试又是一个秀才老爷。”

  ☆、26。第26章 再次发现身体能力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好似在炫耀她自己的孩子,顾母和兰婶儿相视一眼,二人只笑不语。
    顾清婉背着背篓走在后面,听着王青莲说完罗雪容三个儿子,又夸起人家两个女儿,在心里对王青莲甩了两个白眼,王青莲这是在告诉她们娘俩,罗雪容就算是骂了她们,她们家没有撑腰的,就不要去惹罗雪容。
    听来听去,都是在替罗雪容传话,顾清婉心里微怒,但又不好说难听话得罪人,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莲婶儿,李叔是不是快回来了?昨儿我梦见猪往你家门里钻。”
    不能说难听话得罪人,又不想听王青莲夸耀罗雪容一家的话,顾清婉是故意岔开话题,她这样说是有道理,老人们都说梦见猪回家,是出门在外的人要回家的意思。
    她记得前世,她爹出事被带走那天,就听人说李春回来了,还带着他的小婆子,两人回来就把家里腊肉给煮了,王青莲干活归家,想要给他们吵闹,被两人绑在灶火房的木柱上,看着两人笑嘴眯花的把整锅肉吃完,当时,她娘因为她爹的事情已经焦头烂额,所以没有闲情去关心王青莲的事情。
    “是吗?我也有那种感觉,这两天房檐下老吊蜘蛛下来,我还说是不是有客人要来我家呢。”王青莲被转移了话题,龅牙一张一合,爆出点点唾沫。
    “李春有多久没回来了?”转移了话题,兰婶儿接过话去。
    顾母回头深深的看了女儿一眼,又转回头和兰婶儿,王青莲聊起来,聊的都是李春和王青莲几个孩子的事情。
    几人边走边聊,王青莲的情绪也低落起来,说起自家的孩子和男人,她就一肚子的苦水,趁此机会就和两人倒倒苦水,一边说着眼睛通红,偶尔长长叹气,表示心酸。
    前几天下了雨,出了村子,路就变得难行,泥巴路又湿又滑,几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裙裾带起点点泥巴星子,绣花鞋一圈裹着一层黏黏的泥巴。
    顾清婉没有循规蹈矩的走,而是跑跳着走,她尽量跳走到长草的地方,那样鞋子不会沾上太多的土。
    顾清婉再次惊讶了,因为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好轻,用身轻如燕四字来形容也不为过,本来她一身怪力,她以为身子会特别沉,踩下地的脚印会非常深,没料想,她提气跳跃脚尖着地时有种轻如鸿毛的感觉。
    不但没有踩出深深的脚印,就连地上的草也没塌多少,她一脸茫然。
    有旁人在,她不敢有太大动作,只是跟在三人身后小心实验,几番跳跃下来,她心情无比雀跃激动,虽然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她知道自己又多了一样技能,她现在不但力大无穷,更是身轻如燕,这是不是代表她已经拥有逆天改命的能力。
    有了这一想法,顾清婉对改变一家命运又多了成倍的信心,压制住雀跃的心情,默默地跟在后面。
    好在走出村子山下十里路,有一条河流,河岸两边山上村子里的人若是遇到天荒年,都会下山来此担水吃。
    河边有她们村子不少人,情况和她们一样,裤脚和裙摆布鞋都是泥巴,这些人就着河水把泥巴清理,一边笑着闲聊,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容,并没有因为这样狼狈的样子而感到尴尬。

  ☆、27。第27章 夏家米铺的东家

老百姓,就是和泥巴打交道,谁也不会笑话谁。
    顾清婉几人在河边把裙摆和布鞋上的泥巴清理掉,才提着裙摆踩着鹅暖石淌水过河。
    河岸这边有一道用鹅暖石修建的河堤,顺着这条河堤走,便能走到镇上。
    过了河,又加了村子里的两个婆娘,俗话说三个婆娘一台戏,五六个婆娘在一起,叽叽喳喳闲话不停,用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走到了镇上。
    今天的集很热闹,才到镇口,一股牛马驴粪的臭味袭鼻尖而来,两边的街道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摞摞瓷碗大瓮水缸用稻草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