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邱晨的心往下沉了沉,问道:“可有郭敬诠郭老先生的消息?”
“郭老先生进了易水,因为封锁,也没有消息传出来……那边水情本就严重,情形更不乐观。”
两人相对默然,别扭了半天的廖文清突然插话道:“你安心在这里吧,丕县那边,云大人已经又安排了人手准备过去。易水、辉县等处,自然也有当地衙门安排人进去……云大人已经将你的法子给那边送了过了,想来那边的疫情很快也就能有所转机了。”
“嗯,我知道了。”廖文清气哼哼的,却忍不住关切,邱晨忍着笑邱点头应着,又道:“这几天我去村子里,又有了几个新的应对措施,你们俩谁记一下,带回去给云大人,看看其他几处是否能用上。”
云济琛笑笑,吩咐知书和*搬了桌椅,磨墨铺纸,执笔将邱晨所述的一些防控办法记录下来。
邱晨也托了二人给大嫂周氏送个信儿,又说了几句话,跟云廖二人约定了以后三日派人过来传递一次消息,不用他们天天在这里等候。然后邱晨就招呼秦礼、曾大牛,将云廖二人带来的物品转回了清和县。
疫情控制下来之后,邱晨也就轻松起来。一般会跟着吴云桥到各处巡察一番后,就在县衙待着。然后就把这些日子防治瘟疫的种种做了总结,然后记录下来。
这个时代,医药方剂仍旧秉承着长久以来的秘方家传,好些疗效确切的方药,还有很多人钻研毕生的学术成就,就因为这种狭隘的传承方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令人扼腕、惋惜不已。
治疗其他病症的方药也还罢了,瘟疫一旦发作,却不是一人一力能够力挽狂澜的,可以说,此次她在清和县能够这么顺利地控制住疫情,也得益于云逸舟的支持,更得益于有吴云桥这么一个全心为民的父母官,全力地,丝毫不打折扣地将防治措施执行下去,若只是她一个人,救一个人两个人十个人还可能,要想控制一个县的疫情根本不现实。
是以,她要将瘟疫,特别是此次亲身经历的‘霍乱’瘟疫的防治措施做个记录和总结,以后万一再有疫情发生,后人也有个参考和借鉴。
邱晨坐在院子里写着防疫总结,陈氏则在不远处的灶头上煮着葡萄。
廖文清送来的两筐葡萄带回来后,邱晨就交给了陈氏,并教给她做法就甩手不管了。糖水葡萄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是加水加糖煮开了,再放入清洗过的葡萄煮两个滚儿就好了。
虽然是亲历,种种措施、药方也是自己拿出来的,但想要总结记录下来,邱晨发现还是很难。对于一年半没接触过学术论文的她来说,这半天不过是列了个大纲,那边陈氏就已经做好了糖水葡萄,给她盛了一碗送过来:“夫人且歇息一下,尝尝奴婢做的糖水怎样。”
邱晨挑挑眉,看了看陈氏笑道:“好,我这就尝!”
然后接了汤匙慢慢地搅着碗里或翠绿或浓紫的葡萄,微微笑着,挑了一颗莹紫的葡萄放进嘴里,微微有点儿热,那股清甜的味道不是太明显,想来放冷之后,味道会更好。
“嗯,不错,你拿个干净的桶盛了,让大牛送到关公庙里去,也让那些孩子们尝尝!”
陈氏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应下来。这么些葡萄就自己人吃是吃不完,关公庙里一些患病的孩子,瘦的皮包骨的,也没什么吃的,可怜得很,能送些给糖水那些孩子们吃,也是积福的事儿。
如此,邱晨写了五天,才把疫病的防治总结写完。看着厚厚的一沓纸,邱晨揉着发酸的手腕,也颇有些成就感。
这几日,邱晨又去了一趟封锁线,跟廖文清云济琛见了一回。其他几个县的疫情都多多少少有些缓和,情形最好的竟然是易水县,据那边传出来的消息是,那边有一个老郎中,医术了得,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邱晨很欢喜,那个消息里提及的老郎中估计就是郭敬诠老先生,有这个消息传出来,至少说明郭敬诠还很好,没有染病。
算起来,她进入清和疫区已经二十天了,县城里已经没了死亡病例,下边村镇里的死亡病例也逐步减少,昨天只有六例死亡,到了这种情况,死亡原因基本上不是霍乱致死,而是病人本身体质较弱或者还有其他病症,霍乱引发或者引加重了其他病症,从而导致了死亡。
到了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没有特殊情况,清和县的疫病很快就要消灭了。当然,各种水源中的病菌还会存活好长一段时间,这就要求人们要保持各种饮食卫生习惯,避免生冷入口。
另外,如今已是七月底,天气一天天凉下来。这对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也是个利好因素,天冷了,病菌被灭活,不被灭活的也会降低致病性,从而大大减少了疫病的感染和传播。
正一边琢磨着,一边活动着酸疼的手臂,吴云桥带着亭伯施施然地走进来,一看到邱晨甩胳膊扭腰的怪样,不由笑道:“邱先生,你这是打的何种拳法?原只知邱先生一手医术了得,没想到邱先生还是个练家子啊!”
吴云桥这些日子也学得精乖了,自从邱晨不再常驻关公庙之后,每到饭时他就过来蹭饭,邱晨也不好撵人,索性又把亭伯也叫了过来,大伙儿一起吃,有些事情也省的费两边事。
看着吴云桥一脸笑的奉承,邱晨很不厚道的腹诽着,这位为了混口饭吃,就说这种昧良心的奉承话,这哪里还有半点儿传言中的清高和桀骜啊?吴云桥若是将这份厚脸皮的劲儿用在官场上,说不定早就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了。
邱晨摆摆手,笑道:“吴大人别取笑我了。我就是坐的久了身子僵硬活动活动罢了,哪里会什么拳法!”
说着,径直走过去舀了凉开水细细地洗了手,取了水壶和消好毒盖在桶里的茶杯,斟了茶,先递给吴云桥一杯,又递了一杯给亭伯。
自从进了疫区之后,喝茶就不敢冲着喝了,都是把茶叶放进水壶中煮茶。这样煮出来的茶苦味重,还涩口,最初邱晨是真喝不惯,但喝了一些日子后,居然发现煮茶更去火,也更提神,喝习惯了,居然也喜欢上了。
“情况怎样?”邱晨喝了口茶,就询问起吴云桥巡查的情况来。
吴云桥未语先笑,直接道:“县城里不用我说你也一定知道了,没有新发现染病人,也没有死亡;下边村镇里昨天新发病七人,都是不小心饮食了生冷发病的;死亡六个……呵呵,照这个势头,最多三五天,清和的封锁就能够解除了!”
邱晨怔了怔,看着吴云桥满脸欢喜放松的样子,却难掩眼底深深地青黑阴影,也没办法改变几乎脱了形的干瘦,真是有些不忍心给他泼冷水。只不过,这冷水却必须泼,而且要及时地泼。
收回目光,邱晨摇摇头:“别说现在还有病人未曾痊愈,就是所有病人都没了吐泻的症状,病菌……呃,疫毒仍旧能够存活两三个月。也就是说,两三个月之后,清和县不再有新发病者,方才能确定疫情完全解除。”
吴云桥脸上的笑容僵住,愣怔了半晌,方才苦笑着摇摇头:“邱先生说的是,是我太过急切了。”
说着,又感叹道:“只要不再有人发病,不再死人,别说再封锁两三个月,就是再封锁上一年也行啊!”
听他这么说,邱晨也有些感叹,想了想道:“虽说两三个月才能确定疫情是否解除,但只要不再有人发病,人心稳下来,也就从容了。”
吴云桥被邱晨泼了一瓢冷水后,也冷静下来。摇摇头道:“唉,哪里能从容得起来啊……今年的秋粮本就下种晚,这一场疫病下来,地里都抛荒了,恐怕一入冬就有好些人家要断粮了。唉,没了疫病,这饥荒就紧跟上了……”
对于吴云桥说的这些,邱晨也是了解的,但却没有什么好说的。疫病她有办法防控治疗,可饥饿她却没有什么好办法,也没有那个能力养活一个县的人口。
“先生,现在摆饭吧?”陈氏的询问,很好地打破了邱晨二人的低沉。
“嗯,摆饭摆饭!”邱晨笑着起身,对吴云桥道,“今儿陈嫂做了吴大人最爱吃的腊鸭煲,吴大人可要多吃点儿,你这些日子可是瘦狠了,可得要好好补补!”
“嗯,那是一定的,一定的。”一说起腊味煲,吴云桥也欢喜起来,连连点头笑道,“我说邱先生真是福气,陈嫂这么好的厨艺,我也就跟着邱先生解解馋,不然去哪里吃得到哦!”
邱晨歪着头道:“听吴大人这么说,还是托这疫病的福了?”
吴云桥苦笑着摇摇头:“算了,这种福气我可受不起。”
说着话,陈氏把饭菜端了上来,吴云桥的目光直接关注在一砂锅腊味煲上,吸着鼻子努力嗅着,一副馋涎欲滴的模样,惹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吃完饭,邱晨把自己写的疫病防治总结拿给吴云桥看:“吴大人帮我掌掌眼,看有没有遗漏失误之处。”
“邱先生是国手,又哪里需要小可置喙!”吴云桥客气着,却还是翻开了手上的一沓纸张,仔细地读了起来。
只是目光一扫,吴云桥就看到了新奇之处,满眼兴奋地指着文字间的标点符号问道:“邱先生这句读用的倒是奇妙……只是,邱先生所用的句读似乎多了些。这是……邱先生自创的?”
听吴云桥‘菊豆’‘菊豆’的,邱晨也被弄得有些糊涂,伸头一看,才发现吴云桥指的是标点符号,一时恍然。她是学理科的,对这些东西了解的少,不过,读过的古籍好像都没有标点符号的运用。有的只用了简单的‘。’以示断句,却没有其他标点符号的运用。
暗暗汗了一下,一不留神又露了个破绽。
真让她就这么坦然承认是自己创造的标点符号,她的脸皮还真没这么厚,于是不置可否道:“这是我偶尔在古籍中所见,看用了这些之后,断句更加明确,表辞达意也更清晰,就被我拿来用上了。”
“嗯,嗯,确是如先生所言,如此清晰明确得多。”吴云桥倒也没继续纠结,赞了一声之后,就专注地看起内容来。
别看厚厚一沓子纸,字数并不太多,吴云桥只花了两盏茶的功夫也就看完了。看到邱晨连治疗疫病的药方子都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甚至连某些药物的炮制要求也写的清楚明白……吴云桥掩卷之后,看着邱晨有些不确定地询问道:“先生这篇文章就这么拿出去?”
听他如此一问,邱晨就知道他所指为何,含笑点头道:“此次,防治疫病驱除疫毒,虽说方子是我拿出来的,可更多的却是仰仗大人和衙门里的兄弟们的全力施为,各种防控措施、药方子才能充分发挥出小用来。若没有大人和兄弟们,就我一个人的话,哪怕我生有三头六臂也没法子如此顺利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的蔓延,更别提驱除疫情了。是以,疫病一旦暴发,就不是一人一力能为之事,需要涉及的所有人齐心协力方能抵抗疫毒侵袭,尽快将疫毒驱除。我之所以将这些写出来,为的就是后人遇到疫病能有所借鉴参考,能够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所以,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吴云桥静静地听着,知道邱晨说完,他一脸肃容地缓缓起身,整整衣角,在邱晨的愕然中,无比恭敬地一揖及地。
“吴大人,使不得,使不得……”邱晨哪里肯受他的礼,连忙跳到一旁避开,同时伸手去扶。
吴云桥施施然地起身,满脸敬佩道:“先生心胸之宽广、坦荡,实在值得吾辈自省和习学。”
邱晨苦笑着摆摆手,道:“大人千万别这么说,您学的是做官为民,经纬之道,那是大才,哪用学我这微末之道。”
请着吴云桥重新落了座,邱晨又道:“大人您受累斟酌一下,还有无缺失之处……既要留为后人所用,自当尽力完善了才好。呵呵,等我从清和出去,就去交付书局刊印了。”
吴云桥摇头道:“刚刚已经看过了,先生用心撰写,详实详尽,何须小可再做增减。只是……”
邱晨疑惑地看过去,就见吴云桥的手下意识地摩挲着纸张,微微皱着眉道:“只是,先生在此卓有成效,怕是容不得先生离开……丕县,乃至辉县、易水县的疫情仍旧严峻呐!”
安阳府云家。外书房。
“爹,那林娘子一介女流能够犯险进入清和疫区救治一县百姓,已是九死一生,哪能再让她去丕县……”云济琛有些急切地劝说着。
云逸舟叹息着打断道,“唉,你别忘了,你爹是安阳知府,若是眼看着丕县百姓病死殆尽不有所行动,你爹是要被追责问罪的!”
“爹,您已经尽力了,之前已经派过去七名郎中了,而且,您昨天不也说,丕县的疫情有所控制了么?”云济琛仍旧不想放弃,又劝说道。
云逸舟瞥了儿子一眼,心下暗忖,往日次子行事颇为果决,怎么遇上这个林娘子的事情,就变得如此优柔寡断了?
“你别忘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云逸舟声音冷淡的一语中的。
云济琛脸色更加难看起来,却不再劝说父亲。
父亲说的,其实他早就想到了,只不过,想尽自己的一点力,让林娘子不再涉险罢了。
但,从林娘子进入清和,并有效而迅速地控制住清和疫情……不,是从林娘子进入清和疫区开始,就注定了,不将所有的疫情消除,她是不可能走出疫区的了。
看着沉默下来的儿子,云逸舟脸色也不好看。
默然了片刻,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那林娘子既然能在清和丝毫未损,那自然是有自保之法,去了丕县也不会有事。”
云济琛抬眼看着自己的父亲,似乎想要从父亲的脸色眼神中辨别出些什么,片刻才道:“爹,咱们的皂坊可是指着林娘子!”
云逸舟脸色一缓,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来:“你放心,这回我会派一队衙役过去协助……丕县县令魏炳成又干练周全,有他协助,还比不过吴云桥那犟种么!”
云济琛再也无话可说,神情郁郁地走出了外书房。一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廖文清就匆匆迎了上来:“怎样?”
云济琛摇摇头,叹息道:“清和县效果显著,其他几个县却仍旧情势危急,林娘子是避无可避。”
廖文清一下子抓住了云济琛的手:“真的没有办法了?”
云济琛垂了垂头,道:“若是不去,之前的功劳不但完全抹去,只怕招来灾祸!”
话音未落,云济琛就觉得手上一轻,廖文清的手颓然地松开来,神情忧虑又颓丧地垂着手默默退开两步,一下子跌坐在游廊的木栏上,失魂落魄。
云济琛皱了眉,盯着廖文清看了一会,正要开口劝劝,却见廖文清忽地一下子站起身来,匆匆往外就走。
“你去哪?”云济琛一把扯住廖文清,“林娘子有自保的法子,不会有事,你可不能乱来!”
“我,我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她再去丕县送死吗?”廖文清一脸急色地反问。
云济琛呸了一声,恨声道:“你胡说什么,什么送死,之前清和的情形比丕县更加严峻,林娘子去了,不也控制住并把疫病治好了?我跟你说了,别急,你急也帮不上她啥忙,还不如咱们琢磨琢磨,丕县的情况,咱们能给她帮上什么……比如药材、比如她用的糖盐,还有,咱们这就去打听打听丕县县令魏炳成的脾气性情,早点儿给林娘子送过去,让她心里有个数,真过去了也好应对。”
说着又补充道:“她虽然过去治疗疫情,也不过是开开方子抓抓药,其他许多脏活累活可都得有人干才行,这都要仰仗丕县县令魏炳成的襄助!”
廖文清脸色仍旧不佳,却已经不再挣扎着要走了。
云济琛拽着他按在木栏上,自己也隔着一根柱子坐了,开口道:“父亲说了,会派一队衙役过去襄助。我觉得,咱们也该送些人进去,有什么事也好护着她些。”
廖文清的目光终于有了些焦距,转过眼来盯着云济琛道:“那种凶险之地……就怕她会嫌我们草菅性命。”
云济琛挥挥手,毫不在乎道:“林娘子不是那等人!即使知道了,她也只会记得我们两人的关切担忧之情!”
☆、第二百三十二章 离清和
第二百三十二章 离清和
因为不是大朝,只是乾清门听事,刚过巳正就散了。众文武三两离开,从低低的议论甚至争执中,仍旧不难看出今早听政时必是有什么问题引起了激烈的辩论。
这些人中,独有两位神色肃穆,一脸凝重,也不跟人会和,脚步匆匆地出宫门直入六部。踏进六部行政院,两人才缓了脚步,互望一眼,同时苦笑着摇头。
一身暗紫色锦袍的梁国公吏部尚书秦修仪,修长俊逸,丰仪俊美,乃当朝有名的美男子,此时虽然仪容不乱,却也微蹙了眉头,拱手道:“郑大人,此次疫情严峻,天听震怒……我这就回去再安排人员出京前往疫区。郑大人也赶紧的吧!”
被称为郑大人的郑即玉,乃时任户部尚书,听了这话也叹息着拱手道:“多谢梁国公维护,我这就去调拨粮米、银钱,尽快拨下去!”
说着,两人又拱拱手,分道而行,梁国公秦修仪径直去往礼部背面的太医院。郑即玉则匆匆转回户部,想着法子调拨银子粮米去了。虽说如今称得上国泰民安,但各处大小河流要疏通河工,大小灾情也要划拨粮款下去……户部的银子就没有够用过。南直隶这一场水灾,前些日子已经拨了粮米下去赈济,可转眼又来了场瘟疫……郑即玉虽然压力大,却也习惯了这里挤挤,那里挪挪的做法,这会儿一边往户部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从哪里先挪出一部分粮款来拨往疫区了。
上朝的官员散去,偌大的乾清宫前广场只有笔挺森然的羽林卫和应值打扫的小太监依着规矩侍立,不过这些人都是练出来的,纹丝不动地站上一个时辰不带走样儿的,更不会发出半丝声响,几与丹陛前的香炉铜鹤相同。
就在这一片肃穆安静中,偶尔有官员奉召觐见,或者进宫请见。偶尔让安静的乾清宫多出一些响动。
巳中时分,一名身形高大的青袍年轻男子,在两名侍卫搀扶下走进乾清门,来到殿前丹陛下请见。
盏茶后,一名中年太监急匆匆走出殿门,甩着手里的拂尘,躬身道:“传靖北侯觐见!”
秦铮松开两个搀扶的侍卫,由迎上来的两个小太监扶着,朝那中年太监略略颌首:“有劳黄公公。”
“侯爷可别这么说,老奴哪儿当得起。能给侯爷动弹是老奴的福分……”黄福海是皇帝身边的总管大太监,从潜邸时就在皇帝身边伺候,谁也不敢小觑,平日里最是乖滑,对谁都恭恭敬敬,不冷不热,在秦铮面前却似乎多了一份疏离外的东西。此时就略略压低了声音道,“侯爷有伤在身,又何必如此执着……那是小事……”
后边一句很低,也很含糊,若非秦铮离得近耳力又好,几乎听不见。
秦铮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由着黄福海进了乾清宫。
一行径直进入皇帝起居的东暖阁,秦铮挥开两名小太监,略显迟缓地往前走了几步,垂着手就要跪下去。
上首一声嗤笑传来,随即道:“哼……行了,行了,你身上有伤,讲规矩也不在这会儿。”
秦铮也不坚持,躬着身子拱手谢了恩,这才缓缓地直起身来。
“你说说,你这一身的伤不在家里老老实实养着,又进宫来作甚?”靠窗的炕上坐着一位五十岁出头的短须老者,面容清癯,神情温和地看着秦铮询问着,一摆手,黄福海立刻让两名小太监搬了一只椅子过来,上位的老者淡淡道,“坐着回话吧!”
“谢皇上恩典!”秦铮缓慢地深躬身行了礼,这才在椅子上坐了,“回皇上,微臣听闻南直隶疫情严峻,让皇上忧心不已。臣愿押送粮米去疫区,协助当地官员赈济灾民,防控疫病,尽臣微末之力为皇上分忧,还望皇上恩准。”
炕上的老者,也就是景顺帝面色无波地喝了口茶,缓缓抬眼看向下边坐着的秦铮,嘴角似有若无地含着一丝笑,“你这是说朕的朝堂无人么?这么点小事还要你这个伤员出面?”
秦铮连忙扶着椅子扶手站起身来,默默地跪下去,弯腰匍匐恭敬地磕头道:“皇上乃圣主明君,朝堂之上也是人才济济……只是,此次疫魔为祸,猖狂肆虐,祸害百姓黎民无数,臣父兼理太医院,防疫除瘟乃职责所在,日日为此忧心困扰寝食难安,臣不忍看老父亲如此烦难,故请命,望皇上能够准许臣代父出京,前往疫区驱役除瘟,为皇上分忧,为臣父亲尽责!”
皇上的面色微有所动,看着地上匍匐的男子,禁不住暗暗叹了口气,收回的目光里,就有了些许的索然。
“此事虽说烦难些,却也不用你父亲亲自去,不过是安排些医术高超的太医过去,你这一片孝心可嘉,只是你伤势未愈,就不要……”皇上难得地温和劝慰道。
只是,皇上的劝慰未说完,就被匍匐在地上的秦铮打断:“皇上,瘟疫一日不除,就多祸害百姓不知凡几,就让陛下忧心,臣虽然有伤,却并不妨碍臣的一片为主分忧之心……再说,臣此次前去并不需要冲锋陷阵、上马杀敌,这种伤势不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