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门法则-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师弟,那你说有什么解决之道么?”
“宋师兄是指红原三部,还是说大议事的问题?”
“当然是大议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大家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赵然想了想,道:“其实也不难,就是让红原三部的问题和这些人挂上勾。红原三部不是承诺驱逐佛寺,改建道庙么?既然要建道庙,那肯定是要有人过去的,把两者关联起来,提前告知大家,人员要从参会的人员中选拨,效果肯定不一样。”
宋致元点点头又摇摇头:“这倒是个办法,左右也不费什么事……但我恐大家都不愿意去,明日发言或许更为冷场。”
赵然道:“那就看李监院是不是舍得了……将龙白、查马和筇河的道庙规格提高,实行高配,去当庙祝的,品级上相当于三都或县院监院,把这个决定发出来,你看有没有人愿意去!想去的人自然而然就要好好思考思考了,发言的时候必然也就会有点真货了。”
宋致元指着赵然笑道:“我看是你想去吧?”
赵然正色道:“为道门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除了宋致元对第一天的建言情况不满外,李云河、岳腾中、周峼、赵云楼等人也都不满意。他们到各组听取意见的感受非常不好,简直是大摇其头。
李云河问赵云楼:“庙祝们那边有好的建言没有?”
赵云楼摇头:“按照监院师兄的安排,我去听了他们的发言,都没说出什么有用的策略。”
李云河皱了皱眉:“君山庙呢?水合庙呢?井里庙呢?潮河庙呢?也没有?”
“确实没有。那几个庙我还特地留意了,没有切实可行的内容。”
李云河重重哼了一声,余人尽皆默然。
如果之后的两天里,分组议事的情形也如今日,那这会就没必要再开下去了。
第五十九章 紧急叫停
当晚,李云河、岳腾中、周峼、赵云楼等人坐在一起商议,总督周峼提议,停止讨论,改为每人上交一篇策论。
应该说这个主意还是比较务实的,它可以把几近陷入流产的大议事重新拉回到正规上来,不至于闹笑话,而且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同时避免了不擅言辞者当众发言时的尴尬。不愧是科举出身的进士,想出来的办法很符合他的身份。
但这个主意同样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如果大家依旧采取糊弄的态度撰写策论,玄元观还是得不到可供参详的真知灼见。
赵老都管建议对上交的策论进行评选,写得好的予以嘉奖。于是几人又开始商议按照什么标准评选,文辞占比多少、内容占比多少、是否可行又占比多少,最后连字数是否有限制都争了个天翻地覆。
当李云河发现歪楼情况非常严重的时候,大家都谈得有点筋疲力尽了。于是道:“先停一下吧。不如让今天讲得不错的人过来,都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
宋致元被叫到提调署议事节堂的时候,已是亥时,他已经躺在床上多时了,忽然被唤醒,脑子里还有些迷糊。
赵致星今夜轮值节堂,端上茶水后便退了出去。他为宋致元冲泡的茶水极浓,宋致元一大口灌下去,顿时精神了许多。
老都管赵云楼道:“致元,那么晚将你吵醒,实在对不住了,还请你见谅。”
宋致元忙道:“老都管哪里话,如此深夜,几位都没睡,想必是有要事,老都管吩咐就是了。”
赵云楼道:“今日议事的情形你也见了,实话说,我们几个是很不满意的,这么下去,不仅提不出什么好建议,恐怕传扬出去,会为天下同道所笑。我们几个商议着,准备换个方式征纳建议,让大伙写策论,以文代言。你在今天的发言中讲的很好,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宋致元谦逊两句后道:“以文代言?唔,这个主意不错,效果肯定比今日单纯发言更佳。我是赞同的,监院、薛同署、周总督、老都管,各位若是这么定了,那我回去好生琢磨琢磨,争取把策论写好。”
赵云楼道:“致元有心了。依你看,如何才能让大家真正写出好策论,而非敷衍了事?我们刚才分别和潼川的致摩、夔州的腾宾谈过,他们都赞同对策论进行评选,而且也提了一些怎么评选的建议,说的都很中肯。”
想了想,宋致元问:“评选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好好写策论?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目的吗?”
“只此一点,别无他求。”赵云楼很肯定的道。
“既然如此,我有一点愚见,还请指正。”
“快讲!”
“我以为,写策是好的。朝廷开科取士,这本身就是一种评选,选出好文以后,授予出身,这是嘉奖。如果我们评选的话,要怎么嘉奖呢?赏银?能赏多少?赐物?能赐灵丹么?记功?能记几转?能否升迁?”
宋致元提出来的问题,令在场几人都陷入沉思之中。如他所言,赏银能赏多少是个够?十两、二十两,对这帮与会的道士来说,基本可以无视。赏灵丹么?这肯定做不到。那么剩下的,似乎也只有记功升迁了。可凭借区区一篇策论就升迁,岂不是太儿戏了?而且关键是也没有那么多位置可以升迁。
李云河点头,缓缓道:“致元所言,确实有理。我等上位者久了,无法从下面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是一厢情愿了。”
赵云楼问李云河:“监院,要不适当拿几个职司出来嘉奖?或者明确记功的迁转次序,将这次策论较好的三人,或者五人,列入下次迁转的优先考虑之列?”
这可不是小事,整个川省道观道职的迁转次序,都在李云河心里装着,绝大部分都是早就有了安排的,别看只是插入三、五位进来,但必然会打乱整体布置。
李云河听罢,心中默默盘算,沉吟不语。
周峼叹道:“可惜我川西总督府下皆为军职、幕职……”
岳腾中道:“宋监院,若有什么未尽之言,还请尽管道来。”
宋致元道:“为何不考虑红原地区的道职呢?三部各设一庙,这就是三个庙祝,再设一道院辖制,这就又多了些道职出来。甚至我们还不用把问题复杂化,不用去评选,就说这些职司,将从本次策论表现出色的人中遴选,我相信,大家上报的每一篇策论,都会非常用心。”
赵都管摇头苦笑:“这些道职,恐怕争的人很少,阶别较低不说,还处于松藩卫战区,谁又愿意去呢?我们都准备强行征调了。如果是这些道职,我甚至怕一个主动上交策论的都没有,就算交上来的也没有可观之处。”
宋致元道:“我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如果我们把红原三部道院、道庙的规格提升半级,是不是吸引力会强上不少呢?毕竟那里是新拓之地,条件艰苦,且危险性相对而言较高,愿意去的人也算得上为了道门而不惜身了,应与鼓励和褒奖。如此一来,想必会有不少人会认真对待这次的策论,也解决了无人愿去红原布道的难题。”
这个建议顿时令在场诸人眼前一亮,周峼抚掌赞道:“妙啊!”又望向李云河问:“监院,不知此策是否可行?”
李云河思索片刻,点头道:“果然好策。庙祝相当于别处的县院三都,道院监院相当于别处的府宫三都,将来一任做满,便照此迁转,如此一来,也算是酬功了。我方才在想,如果只是适用于红原三部的话,会不会对松藩地区其他道院和道庙不太公允?长期以来,整个松藩的道友们也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尤其在这八年中,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努力,在这场战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将来,他们仍然要始终如一的奉献下去,我们是不是同样应该酬功呢?”
赵云楼赞同道:“监院师兄所言高屋建瓴,更着眼于大局,师弟我举双手赞成。”
第六十章 提半格
李云河道:“长期以来,因战事之故,松藩地区始终为卫所建制,朝廷未设府县,我道门也不曾建立宫院,散布于此的十三处道庙各行其事,未能形成合力。我刚才受致元启发,想到这个问题,其中的小河庙、松州庙都已不亚于别处县院,再加上红原三部,何不趁机在松藩地区立一道宫,予以统合呢?否则提调署裁撤后,这些道庙又回复到一盘散沙的状态,岂不可惜?也无法配合好周总督的军务。”
说着,李云河转向岳腾中道:“能否请岳同署奏报总观,代为陈情,我道门在松藩卫设立一座道宫,统合松藩地区三座道院、十一处道庙?由省观三都一级的高道执掌布道事务。此道宫由总观直领也好,仍交玄元观辖制也罢,一切都由总观做主。不知岳同署意下如何?”
岳腾中道:“我至提调署也有三年了,对川省、对松藩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大家也都知道,松藩卫实际上并非朝廷正经编制的卫所,而是对猬集于此的十多个卫所、千户所的统称。过去的时候,因为没有正式区划,故此也无法设置宫院。如今提调署裁撤在即,松藩各庙又将回到过去散乱的模式,这显然不利于我道门、我大明对这边土地的掌控……”
周峼道:“我正打算上书内阁奏本,提请川西总督府拟为常设,此事应当没有问题,但今夜一谈,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为川西总督府争取更高的位置。”
岳腾中续道:“如果此事能成,那么理所当然,整个松藩设置一座道宫的想法就很有可能实现的。庄署正走之前跟我谈过,我们都认为,当前战线已前推至白河天险,松藩卫的后方也差不多安全了,是时候设立道宫统一辖制了。”
节制川西军务总督衙门和道门川西提调署,都是白马山战场形势严峻时成立的临时机构,之前从来没有先例。
其中,川西军务总督衙门的职责,是统合松藩地区及川西各府军务,全力应对白马山方向夏军的进攻。当时由川省布政使司右参议出任,位在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之下,且没有处置民政的权力。
但大战一打就是八年,军务已经不再简简单单就是纯粹的军务了,基本上将很多政务也接了过去,总督周峼的地位大涨,整个川省官场之中,他的影响力和权势早就超过了右布政、按察使,甚至节制了都指挥使司,地位仅在左布政之下。
如此庞然大物,肯定是有违朝廷制度的,故此周峼的奏章中,将原总督府的很多权力都自行削去,触手缩回了松藩地区,但规格也就此定了下来,川西总督的地位,相当于各州府知府,接受川省布政使司的辖制。但稍有不同的是,还代行松藩卫的军权,同时也受川省都指挥使司节制。
这是一系列朝堂交换形成的结果,周峼起草奏章的时候,这项制度基本上就已经定了下来,而他本人将挟大胜之功,登上布政使司左布政之位。
但他刚才受宋致元启发,又有了新的想法,打算再向内阁请命,把总督府的规格提升半格,也算是替那些为他赞画多年的老部下们争取更好的结果。
作为同时诞生的机构,道门川西提调署则不会保留,在新的定策出台之后,就会自行解散。
所以岳腾中的意思,也赞同于松藩地区建立一座道宫,统辖整个松藩各道庙的布道事宜。
至于这座新立道宫的级别,究竟是比照川西总督府提升半格,还是与其他各府道宫相当,这还需要与总观沟通,听凭总观裁决。
因此,红原地区道院道庙提升级别的事情算是定下来了,但整个松藩地区新立道宫的事情,则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岳腾中表示,将以飞符向总观禀告。
在大明的省一级衙门中,早已通行了飞符报送制度,消息往来会很快,只不过与修士间平日传递消息的飞符相比,能够传送大量文书信息的飞符炼制不易,成本很高,所以无法普及到府县以下。
商议到深夜丑时,疲惫不堪的川省几位高层人物终于结束了谈话。
散去之后,宋致元陪着李云河返回房间,李云河道:“致元今晚的建议很有新意,几座道庙提上半格,原本的粪坨子就成了香饽饽。如此良策,为何不见你上午提起?”
宋致元老老实实道:“监院,这些其实都不是我的主意。我今日将赵致然找了来,想问问他庙祝那边议论的情况,他说不是很好,我当时有点着急,和他就此事商议过。提半格的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
李云河“哦”了一声,没再说话,宋致元问:“需不需要我把那小子叫过来?”
李云河摇了摇头:“不必了。”忽然又问:“他是不是想去红原?”
宋致元道:“能提半格,他当然想。监院,这小子是个人才,鬼主意很多,要不要……”
李云河忍不住笑了笑:“没想到还是个官迷。好了,不早了,致元就送到这里吧,早点回去休息,你的年岁也不小了。”
第二天上午,原定继续进行的各组讨论被叫停了,玄元观宣布,讨论到此结束,各人上交一篇策论,对如何在红原地区有效布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拘文法,不拘格式,三天之后上交。
交策论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赵老都管宣布,玄元观在红原地区设立的道院和道庙,规格将上调半格,同时向总观申请,在松藩地区新立一座道宫,规格同样上调半格。
这个消息一宣布,立即引起热议。别看只是区区半格,但凡是经历过道门十方丛林“职场”历练的道士们,都能深深体会到,这“半格”的晋升会有多难,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摸不到这半格的门槛!
赵然听说之后,心道果然让宋致元把这事儿办成了。同时心里也是一阵好笑,所谓的“提半格”,在这方世界属于极度创新,但在他来的那方世界,却是烂大街的货。君不见多少副省级市、副市级县、副县级开发区喧嚣尘上?随随便便就能给你数出几十、上百个!
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
赵老都管将两条消息同时发布,不由人不仔细思量,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潜意识中将其联系在一起,好好琢磨琢磨其中包含的意味。
是不是写策论写得好的人,就有机会到松藩地区“提上半格”?如果不好好写,是不是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提上半格”的机会?
很多人都开始掰着指头算计起来,松藩地区将来能有几个道院?有几个道庙?需要多少方丈、住持和庙祝?新立的道宫里,方丈和主持怎么产生?三都和八大执事怎么产生?
前来参加大议事的道士有多少?对应的空额又有多少?要怎么写这篇策论才能挤进这些空额里去?
就赵然看来,玄元观公布的这两条消息,怎么看都有点不怀好意。没有明说策论和“提半格”之间有必然联系,同时说得还很清楚——新立道宫一事,还在向总观申请之中。
这就给玄元观留下了太多可操控的余地。
当然也有很多得过且过的庙祝和县院监院,特别是各道宫、道院的方丈,基本上都超过六十了,差不多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之中,你让他去松藩地区“提半格”,吸引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倒是道宫、道院的“三都”这个阶层很踊跃,只要年岁不到六十的,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都希望自己“枯木又逢春”,迎来人生的第二个巅峰。
要说赵然想不想要这个机会?他当然想要,提上半格他就有希望开启《先天功德经》的第二篇,向黄冠境大步迈进,他已经在羽士境圆满上空闲了快三个月了,感觉自己的气海都要“发霉”了。
但他同时还有点患得患失,如果真要让他去松藩地区提上半格,君山庙怎么办?这是他功德修炼的根据地,每天为他提供着大量源源不断的功德力,如果交还给谷阳县的无极院,以董致坤的脾性,绝对会把这块根据地弄砸了。
当然,犹豫归犹豫,先争取到手再说,现在连策论都还没上交,有什么资格犹豫呢?
赵然摊开纸,砚好墨,正要提笔,“笃笃笃”,有人来敲门了。
开门一看,却是这次分组讨论时,坐在左右两侧的两个庙祝,都来自顺庆府。赵然压根儿没过问过这两位的名姓,也不知道他们哥俩是顺庆府哪个县的,却不想这两位找了过来。
“赵庙祝在呢,正好,昨日议论之时,赵庙祝的发言振聋发聩,令人醍醐灌顶,很有道理。我等今日拜访庙祝,想再跟庙祝相互交流切磋一番。”
说什么“振聋发聩”,又是什么“醍醐灌顶”,昨天赵然压根儿没有什么实质性表述,说的全是口水话、虚话和套话。此刻听了两人的恭维,身上不知掉了多少鸡皮疙瘩。
人家记得赵然的名姓——至少记得他姓赵,他却不知这两位的姓氏,这就有点尴尬了,又不好意思开口再问,于是只能在心底默默打个标签,分别称为“甲庙祝”和“乙庙祝”。
当下,赵然满脸热情的说着客套话,把二人迎入屋中。这二位果然是来跟赵然交流关于红原地区布道事务的,赵然便也热情响应。
甲庙祝就开始先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得云山雾罩,话里话外根本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
甲庙祝跟这儿滔滔不绝,乙庙祝则在赵然屋中走动,慢慢挪到书案边,抬眼瞄了瞄桌案,见是一张还未写就字迹的白纸,又磨着脚步踱了回来。
赵然明白了,这二位是来“偷经验”的。因此,甲庙祝讲完话,他也便云山雾罩着把话送了回去,听得乙庙祝坐不住了,连连起身想走。
每次感觉这两位想走,赵然便用“你们听说了么”、“你们知道吗”、“我有个朋友在玄元观,他说”之类的话语给强行拽了回来。
如是者三次、四次、五次……甲乙庙祝就在赵然屋里枯坐了整整一上午。
赵然使坏,他自己挺着不去喝水,也故意不给这二位水喝,就装作忘记了一般。这两位哪儿有他在灵剑阁坐“洗心亭”的那份修行功夫,早就坐得屁股发麻、口干舌燥,后来忍无可忍之下,终于不顾颜面捂着脸强行告辞离去。惹得赵然暗笑不已。
一顿中饭吃罢,赵然回到屋中,重新将墨汁砚开,刚写了个“红原布道疏”的题目,“笃笃笃”,门又响了。
赵然过去打开门一看,见是昨天上午讨论时,坐在自己正对面的一个庙祝。这个庙祝当时似乎在埋着头看话本小说,压根儿没发言,也没听别人发言,所以赵然对他一无所知,只能以“丙庙祝”代替称呼。
丙庙祝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然后闪身进门,鬼鬼祟祟的又将门关上,低声道:“赵庙祝,我是来特地提醒你的,千万防着那谁谁谁,他刚才到我房中,把我们三个人的策论都偷看去了,看完也不打赏,还不投票,真真气煞个人!”
一边说,一边蹭到赵然书案前看了看,脸上有些发怔,强颜笑道:“原来赵庙祝还没写啊,哈哈,那是我多虑了。总之记住我说的话,防着那谁谁谁,不要被他盗看了去!”
说完,丙庙祝半点废话也无,转身就走了。扔下赵然一个人在屋里懵圈:“哥们你倒是说清楚,那谁谁谁到底是谁啊?”
赵然给自己冲了杯热茶,喝了两口,把刚才那位带来的负面情绪消除,凝神思索片刻,重新理清了头绪,然后提笔……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赵然把笔拍在桌上,心说这还有完没完了?
打开门一看,来的却是“丁庙祝”,赵然倒是对他有点印象——虽说依旧记不住名字,似乎昨日分组讨论时发过言,发言时夸夸而谈,内容不堪造就,毫无一丝可行性,听了开头便听不下去。
这位丁庙祝年岁很大了,看上去没有六十也差不多,满头白发,身子颤颤巍巍,走动的每一步,赵然都怕他一跤跌下去再也爬不起来。
进屋后,丁庙祝没有去书案上偷瞄,反倒很严肃的从怀中掏出一份文稿,仔细抹了抹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和皱褶,递给赵然:“赵庙祝,这是我今日费心写的策论,烦请赵庙祝斧正。只要提出一个错处,老道我就给十文钱,提出一个好的建议,老道我给一吊钱,如果这篇策论能被上头采纳,老道我给十两银子!”
说完,丁庙祝转身就出去了,走前回头补了一句:“老道我还要去别的庙祝那里走动,身上只有三十两,散完为止,赵庙祝打紧一些。”
赵然手中拿着那份策论,无语的看着丁庙祝似乎随时要栽倒下去的背影,心道有这份心思琢磨着到处散财,没心思好好打磨策论,你不扑街谁不扑街?
第六十二章 宋监院的策论
整整一个下午,赵然都没办法静下心来完成他的策论,总是不停有着各种平时看上去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庙祝甚至县院的三都和监院,在他屋前上演着各种奇葩的闹剧。
当赵然把这些形形色色人等的编号排到庚2时,终于放弃了动笔的打算,端着茶盏,将椅子挪到房门口,专心的迎接起了各路访客,打打屁、聊聊天,悠哉悠哉的度过了一个下午,并且继续到了深夜。
等到感觉差不多了,终于夜深人静的时候,赵然这才关上房门,点上油灯,铺开纸、砚好墨,将心中已经打好了的腹稿誊录在纸上。
洋洋洒洒两千余字,以蝇头小楷书就,裁成一本薄薄的册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