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赤精子乃是生克衍化圣道在混元境时的阴阳五行大道之火行之气化形,火行属红色,故称赤精子,因为是五行第一行之气化形,故而天生契合元始圣道的‘元’‘始’之意,所以自幼随元始天尊修行,正是因为赤精子最契合元始圣道,所以吃惊这才能第一个看破元始天尊所造的幻境,成为阐教大师兄。
  至于灵宝子,是道德天尊无为圣道在混元剑道时的剑气化形,无为圣道,无为而无不为,再加上灵宝子自幼随灵宝天尊修行,对灵宝天尊的先天神通大道和一百零八条左道了如指掌,传说灵宝子一剑达到“一剑破万法,一剑生万法”的地步。
  至于太乙,那就更了不得了,乃是洪荒第一位能够以太乙境界斩杀龙族大罗级强者的狠人,还降服了妖族最强混元准圣九头元圣为坐骑,更有传言说太乙乃是魔祖罗睺的真灵转世,无天魔尊的转世之身。
  更有传说,妖族害怕太乙重演无天魔灾,而龙族为了替大哥赤龙准圣报仇,龙族白龙准圣曾以论道为名,想要将太乙斩杀。可是二人去了一趟混沌,回返之后,妖族和龙族上层再也不谈太乙之事。要知道,太乙那时刚刚证就大罗,而白龙则是混元上阶的顶尖准圣强者。
  这阐教排名前四的大弟子,各个都是大罗强者中的强者,加上他们和元始圣人的关系,他们的大道早已确定,即使不拜入阐教,也有成圣之资。
  不提众人心中如何看待广成子等四人,只说元始,继续点名。
  “清虚。”
  “弟子在。”人族清虚站了出来。
  元始道:“汝乃人族,先天弱小,但是你不妄自菲薄,刻苦修行,证得金仙,本座今日传你功德圣道。”
  元始说完,伸指一弹,一点青光没入清虚额头。
  “谢师尊传道之恩。”清虚激动的道,阐教十二弟子,以清虚的修为最低,刚刚修炼到真仙境,这还是在过道心境幻境以后修炼而成的。
  人族每千年一次九九天劫,人族不在第四次九九天劫时证就真仙,往往就会陨落在天劫之下,所以被称为四九天劫的人族第四次天劫被人族称为死劫。清虚出发时只有神境元婴期境界,抵达昆仑山时修炼到合体期,等清虚经过考验,第五个拜入阐教以后,足足等等八万年才等到入教考验结束。
  这八万年里清虚一直在修炼,终于在三千岁时证就真仙,而且还是最上品的金仙资质。
  元始微笑地望着清虚,元始收的十二弟子可不是随便收下的,各个都与元始有关系。
  广成子、玉鼎、黄龙等九人和元始关系颇深,而慈航,文殊,普贤三人则是接引和准提二位老友的关系,而惧留孙、清虚和道行三人则是元始散放在洪荒的分身收下的弟子。
  元始在洪荒有三百八十四个分身,指点过的有缘人数不胜数,其中赶上阐教问世,前来昆仑山接受考验的就有上千人,可是挺过凡尘境的只有百余人,过了道心境的只有清虚,道行和惧留孙三人。而其中元始最看好的就是清虚,清虚也是唯一一个被元始诸多分身之一收为弟子的。
  清虚也果然不负所望,第五个拜入阐教。要知道在清虚前面的四人可都是一致跟随三清修行的大罗级强者,而且广成子他们在考验一开始就入阵了,而清虚则是在考验开始之后五万多年时才入阵的。要算过关时间,清虚是用时最短最快的。
  想到这里,元始一伸手,盘古幡出现在手中,元始盘古幡一晃,一道盘古幡的虚影出现,凝结成型。
  元始伸手一指,这支旗幡飞落到清虚手中。
  元始道:“清虚,你虽有金仙资质,但是现在修为还是不强,这混元幡就与你护法防身。”
  “谢师尊。”清虚跪谢道。
  其他人羡慕的望着清虚,这混元幡明显是至宝盘古幡威能分化出来的一件法宝,威力比一般的混元灵宝还要强上三分。
  元始继续道:“惧留孙。”
  “见过师尊。”惧留孙赶紧出列。
  “惧留孙,你乃巫族出身,巫族契合大地,本座便传你空间圣道。”元始依旧以一点青光将自己对空间圣道的感悟送入惧留孙识海。
  元始又取出一条金绳,道:“本座这里有一件与空间圣道有关的灵宝捆仙绳,就送予你防身和悟道之用。”
  惧留孙大喜拜谢。
  元始望着惧留孙,心中感叹,十二弟子红,这惧留孙真的是意外之喜。元始有一个分身乃是巫族一个真仙境(中巫)的祭司,苦心培养一个叫张奎的巫族后辈,而惧留孙只是因为性情随和天真,与好斗的一般巫族格格不入,所以元始分身顺带着指点了一下。
  元始分身命张奎和惧留孙同来昆仑山,本以为以张奎的资质,必能拜入阐教,而惧留孙,元始本以为在幻境中历练一番,未来能成就一名大巫也算不错。
  可是元始没有想到的是,张奎对自己的巫族血脉过于骄傲,所以沉迷于道心境,反而是惧留孙因为天真纯良的品性,轻易过关,拜入阐教。
  惧留孙之后,元始再次点名。
  “文殊。”
  “弟子在。”
  “本座传你因果圣道。”
  “弟子叩谢谢师尊。”
  “普贤。”
  “弟子在。”
  “本座传你气运圣道。”
  “弟子叩谢师尊。”
  “慈航。”
  “弟子在。”
  “本座传你正道**********叩谢师尊。”
  文殊等三人心中略有遗憾。
  文殊等三人都是在道德天尊成圣之后出生的人族,此时的人族已经对洪荒大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三清极为崇拜,文殊尤为崇拜大智慧的元始,普贤则崇拜掌控力量大道的太上,而慈航则对悲天悯人的通天敬佩不已,可是现在元始没有把三清的后天圣道传给他们,反倒是传他们三大先天圣道,故而有些遗憾。


第501章 十二金仙,燃灯拜师(下)
  文殊等三人向往三清之道,可是元始却传他们三大先天圣道,这让三人略有遗憾。
  其实这是文殊等三人不知根底,他们三人其实是须弥神国三大先天准圣转世,因为接引和准提二位亚圣老祖的人情才得以拜入阐教的。
  三清的圣道自然是由广成子,赤精子,灵宝子三位三清嫡子继承,他们三人血脉就是三大后天圣道,是三大圣道的最佳继承者,其他人即使修习这三大圣道,很难取得比三人要高的成就。当然,只是很难,不是完全不可能,毕竟后天之路追求的是超拔,是超越先天和血脉的极限。
  可是文殊等三人乃是接引准提两位老祖的得意子弟,又被两位老祖舍下面皮送过来,如果最后文殊等三人的成就差广成子等三人太远,即使接引准提不说什么,元始自己也会过意不去。
  所以在文殊等三人转世人族以后,元始专门安排了三个分身充当三人的指路人,指导三人树立坚毅的道心,经过数十世的磨炼,直到道心合格,元始的分身才让他们三人前来昆仑山接受考验。
  至于传授三人的先天圣道,也是元始悉心考虑以后确定下来的。
  文殊崇信智慧大道,元始便传其因果圣道,偱因问果,以果求因,正合智慧之法;普贤崇信力量大道,元始传其气运圣道,二者合一,可谓力气;而慈航崇信通天之善行,元始便传其正道,助其善心。
  后来,文殊等三人正是以这三大先天圣道为基,成就混元金仙,回返佛门,成为佛门三大士,其中文殊被世人尊为大智大慧文殊菩萨,普贤被尊为大力大行普贤菩萨,慈航则被尊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文殊等三人加上大誓大愿的地藏菩萨并称为佛门四大菩萨。
  元始把自己对三大圣道的感悟送入文殊等三人的识海之中,然后又送了三件法宝为其防身,文殊的是七宝金莲,普贤的是长虹索,慈航的是琉璃玉净瓶。
  黄龙,玉鼎和太乙见元始将这三件灵宝赠与文殊等三人防身,心中一动,这七宝金莲等三件灵宝看上去不过是普通的灵宝,可是玉鼎和黄龙乃是准圣,太乙乃是罗睺转世,眼光比他人要高,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这可不是一般的灵宝,而是先天灵宝,乃是须弥神国三位先天准圣的大道灵宝。
  玉鼎等望着文殊三人,似乎明白了什么。
  在安排了文殊等三人之后,元始望向黄龙:“黄龙。”
  “弟子在。”
  元始道:“黄龙,你乃混元准圣之尊,希望为了整个龙族寻一条突破先天血脉限制的未来,其志甚大,不过此路更加难走,就是连本座也不能帮你太多,本座能做的只有封印了你的血脉,让你自己去探索那渺渺中的一线生机。”
  “弟子愿意用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这一线生机。”黄龙道。
  “祝你达成心愿。”元始道。
  元始望着黄龙,心中赞叹,如果黄龙真能达成心愿,收获将远超想象,因为不仅仅是龙族,凤、麟等其他皇族,甚至整个妖族,乃至洪荒所有种族,其实都受到先天血脉的限制,各种族唯有那些天资卓越,毅力超群的天才才有可能超越自身血脉极限。如果黄龙能寻找出一条普遍适用的超拔之路,受益的将是洪荒所有生灵,仅仅是这一份气运和功德,就足够让黄龙成圣。
  黄龙之后是玉鼎,元始点名,玉鼎站了出来。
  元始道:“玉鼎,十二弟子之中,以你的血脉最为尊贵,而且已经是混元巅峰,不过你既然入吾阐教,就得重新开始,再走后天圣道,本座今日传你先天第一圣道——天道之奥义,希望你能早日成圣。”
  “谢师尊。”玉鼎道,所有二代先天准圣之中,玉鼎的血脉最尊贵,资质最高,因为他乃是盘古遗物化形而生,在二代准圣之中,玉鼎也是最早修炼到混元巅峰的,因为先天限制,才一直不得更进一步,后来旁观太一创立天罡三十六变之后,玉鼎感应到天机,遂创立地煞七十二变,要走后天圣道之路。
  不过玉鼎的先天资质太高,导致他想要超拔更加困难,地煞七十二变虽然修炼到了大罗,可是之后却寸步难行,这次拜入阐教,也是为了能够得到元始更多的指点。
  元始最后望向道行。
  “道行。”
  “弟子在。”
  “本座传你时间圣道。”元始道:“另外再赠你一件灵宝降魔杵用来护身。”
  “弟子叩谢师尊。”道行道。
  元始为十二弟子各自传下一条圣道,然后道:“尔等要认真修行,切不可荒废时间。”
  “弟子谨遵师命。”众人齐声道。
  元始道:“我阐教门下,凡能以圣道为基,证就混元者,便可敲击这玉虚宫前的金钟,代表着出师,从此以后可以自立山门,自行收录弟子,弘扬吾阐教教义。”
  “是。”十二弟子齐声道。
  元始笑着望着十二位弟子,他相信他们未来必能取得一番成就。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阐教十二弟子后来各个都修成了炼气九品的上三品资质,被世人尊为阐教十二金仙,其中修行九大先天圣道的弟子被称为真人,与修行三大后天圣道的广成子,赤精子和灵宝子并称为九真三子。当然,这是后话。
  元始正要宣布众弟子各自回返洞府修炼,这时,漫天红光,香风袭袭,众人抬头,却见一位道人跨鹿乘云而来。
  元始见到此人,站起身来,迎了上去,道:“燃灯道友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燃灯老祖?”阐教弟子中,玉鼎黄龙等人也就罢了,像惧留孙,道行,清虚,还有被封印了记忆的文殊等三人各个大惊,这可是和元始圣人同辈份的大能。
  燃灯到来,下了坐骑,对元始稽首行了一礼:“见过元始圣人。”
  元始回礼道:“不知道友前来,所为何事?”
  到了证道强者这个级别,一言一行,合乎大道,非有要事,证道强者轻易不会见面,到了混元、亚圣的级别,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大道至尊唯一,两位大道之主相遇,会引起大道争锋的缘故。
  现在燃灯前来,必是有事,所以元始由此一问。
  燃灯道:“圣人打开山门,创立阐教,此乃改变洪荒之大事,吾此次前来,却是有个不情之请。”
  元始迟疑了一下,以为燃灯也是和接引、准提一样,想要拖个人情,可是为何不和接引兄弟二人一道,却要等入门考验结束才来,难道是燃灯有一后辈想要入阐教,却没有通过幻阵考验,这才拜托人等老祖出面求情?
  元始心中疑惑,不过他与燃灯交情深厚,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道:“道友请讲。”
  “吾想加入阐教,拜圣人为师,还请圣人成全。”燃灯深深的一弯腰,郑重的道。
  “道友莫不是开玩笑。”元始一愣一惊,连忙扶起燃灯道:“道友与吾同辈论交,吾怎能托大,收道友为弟子,那岂不是折煞吾也,此事莫要再提,莫要再提。”
  燃灯再次深施一礼,道:“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圣人既已成圣,足可为吾之师,还请圣人成全。”
  元始再次托住燃灯道:“燃灯道友,以你我之交情,修行路上可以相互扶持,吾若有疑,可问道于你,你若有惑,吾亦必不自珍,这拜师就没有必要了,传扬开去,世人见吾竟然以亚圣为徒,岂不以为吾妄自尊大,不知好歹。”
  燃灯道:“吾知此举连累圣人名声了,可是还请圣人成全吾一片向道之心。”
  “道友这是何必?”元始道:“道友莫不是有什么苦衷?”
  “不瞒圣人。”燃灯叹道:“吾等神族九位老祖,红云道友陨落,只剩你我八人,圣人兄弟三人已然成圣,而接引道友已有气运金莲,冥河道友有业火红莲,准提道友有半件时间圣道至宝七宝妙树,镇元道友有空间圣道至宝地书,未来均有成圣之望,而吾虽为老祖,但是气运单薄,资质寻常,又有先天限制,根本找不到成圣的可能。”
  元始沉默不语,按照燃灯的说法,神族八位老祖,确实只有燃灯的前途最为暗淡,虽然燃灯现在已是洪荒众生羡慕的亚圣,可是修行无止境,对于亚圣而言,不能成圣,是痛苦的,连成圣的路都没有,是更加痛苦的。
  燃灯道:“吾想来想去,先天圣道数量有限,而且机缘早已天定,唯有后天圣道才是吾之希望,而能传吾后天成圣之法的,唯有圣人。”
  “还请圣人慈悲。”燃灯说完,一摆道袍,对着元始跪了下来,以头磕地,一动不动。
  元始望着燃灯,长久不语,最后叹了一口气,扶起燃灯道:“燃灯道友,如果你愿意入吾阐教,共修后天超拔之路,可为吾阐教副教主,位在吾之下,吾必将吾之感悟,悉数相赠,至于拜师就不必了。”
  燃灯大喜道:“圣人慈悲,不过吾既得圣人教诲,岂敢不以师视之。”
  元始和燃灯推让半天,最后元始只得作罢,元始以平辈对待燃灯,而燃灯则以师礼对待元始,至于阐教十二弟子,自然不敢托大,全都尊称燃灯为老师。
  随着十二金仙确定,燃灯入教,阐教正式问世。


第502章 巫妖战争,两败俱伤
  时光荏苒,元始天尊创立阐教已经过去了三个量劫,阐教十二金仙在昆仑山内刻苦修行,五人在洪荒露面,所以在经过洪荒一番热议之后,十二金仙之事也慢慢的不再被人们讨论。
  这一天,天庭玉帝后土心血来潮,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悄然的离开了天庭。
  后土离开天庭,出现在洪荒的一座高山之上。
  后土站在山巅,只见山脚下有两支军队正在鏖战,其中人数较少的一支乃是巫族,有七八万战士,而另一支人数众多的则是妖族,有百万人之多。
  两支军队各在一名真仙的率领下苦战,两名领队的真仙也斗在一起,以他们两人的道行,根本就不知道有一个人正望着他们。
  巫族军队人数虽少,但是个体战力出众,一番苦战后终于把人数是自己数十倍的妖族击败。
  这也符合巫妖二族战争的常规。
  巫族虽然人数不如妖族,但是巫族出生就有神境元婴期实力,一旦成年,神魂牢固,就能晋升神境中阶出窍境。再加上在大地上,巫族能够随时吸取大地浊气补充法力,所以一个普通巫族也能与妖族王族抗衡。到了化境以上,除了王族血脉以外,就只有那些觉醒了洪荒血脉的妖族能够与之匹敌。
  而妖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能修炼到神境的妖族各个都族中精英,而其中,王族和皇族更是只有百分之一不到。因此,正常的战力对比是一个成年巫族相当于两名同阶的普通妖族或五十名丹境中上阶的小妖。
  这一场巫、妖二族的小规模战争以妖族战败结束,妖族军队在真仙大妖的率领下撤退,而巫族在草草的打扫了战场之后,便向妖族发起了追击。
  在两支部队退走后,后土出现在战场中,她慢慢的走在战场上,只见战场上遍地是尸体,全都是妖族,这些妖族尸体,而且无一例外的都被开膛破肚,挖取了妖丹,并割去了牙、角、爪等有价值的材料。
  放眼望去,这些尸体全部都是丹境小妖的,这不是说战争中没有神境以上妖族和巫族战死,而是那些大妖和巫族的尸体全都被巫族用储物类法宝收走了,巫族尸体被收走是因为要把尸体送回巫庙火化,让其回归大地,而神境以上妖族的尸体则是炼制法宝和丹药的上等材料。
  后土叹了口气,自从她继承玉帝以来,巫妖二族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在后土采取雷霆手段斩杀饕餮等三大准圣之后,两族之间大规模的战争虽然不再发生,但是中小型战争从来没有断过。
  虽然这些战争多数以巫族取胜而告终,可是后土知道,巫族赢了战争,输了未来。
  对于妖族而言,即使没有和巫族的战争,妖族每天死于内战的小妖就数以亿计,巫妖战争,只是妖族用这些原本会死于内战的小妖,来消耗巫族的有生力量。
  在帝俊统治的时代,别说这种动辄数以百万规模丹境参与的战争,就连十万丹境参与的战争都屈指可数。正是在帝俊统治的时期,巫妖二族的势力达到了巅峰,妖族有数十位准圣,八百多位大罗,以及十倍于大罗的太乙和百倍的真仙,至于化境以下的妖族更是不可计数。而巫族的势力也不弱,出窍期到太乙境界的族人达到妖族同境界的十分之一。
  随着巫族势力的膨胀,巫族的祖巫和大巫们觉得巫族应该拥有符合巫族实力的地盘和利益。
  巫族的普通族人都有神境中阶的实力,相当于妖族中层,而以巫族在大地上的强大战力,拥有妖族十分之一的人口(以妖族中层来计算),至少相当于妖族二到三成的实力。
  在巫族看来,洪荒以强者为尊,巫族的真正实力既然达到妖族的四分之一左右,就应该拥有相应的地盘,而不是局限于洪荒北部一域。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鼓动下,后土才有了竞争玉帝的想法,后土希望通过天庭正统的名义划分地盘和利益。
  可是在后土当上玉帝之后,才发现,巫族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但是身为天地主角的妖族怎能允许巫族侵占自己的利益,别说是让出一部分地盘了,就连后土继承玉帝之位都被妖族视为动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于是,巫和妖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一开始,妖族犯了轻敌的错误,一位凭借饕餮等三位准圣的力量就能逼迫巫族低头,可是伐天一役让妖族认识到了巫族的力量。
  三圣伐天虽然失败了,可这并不意味着妖族就会认输,反而让妖族真正的把巫族当做一个对手来看了,妖族动用了自己最强大的一张王牌,就像当年对付神族一样。
  这张牌就是炮灰。
  进攻巫族,妖族再也不动用准圣级别的力量,就连大罗也很少出动,妖族出动的,全是没有长生希望的炮灰。
  是的,以妖族的势力,唯有天仙资质的后辈才有培养的价值,不成天仙,即使是太乙散仙也不过就是炮灰而已。
  以炮灰对抗巫族的精锐,妖族自然是败多胜少,但是妖族不在乎,因为妖族耗得起。
  巫妖二族之间的战争,极像神妖战争的翻版,巫族不断的在局部战争中取得胜利,可是在妖族持续不断的攻击下,巫族却没有时间将胜利成果转化为种族底蕴,整体实力反而在高强度的战争中被慢慢的消耗。
  现在巫族族人的数量,已经比帝俊时期的巅峰,减少了几乎三成。虽然这些战死的巫族族人不是巫族的精英,但是一个种族的真正根基,恰恰是这些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普通族人。
  巫族实力被削弱了,妖族的炮灰战术成功了,但是妖族发现,自己其实也没有赚到什么甜头。
  事实上,不仅仅是巫族的实力损耗了,妖族的实力也被削弱了。
  妖族是在内战中成长起来的种族,从气运的角度看,气运就是灵气之运,每一份灵地都有气运,灵地的灵气被修士吸收,就获得了气运,修士吸纳的灵气越多,实力越强,气运就越多。而修士之间的厮杀,其实就是一个气运汇聚的过程。气运汇聚堆积之下,能够产生一位或多位真仙,甚至太乙、大罗都有可能。
  正是因为妖族是战争中成长的种族,所以妖族从来不会畏惧战争,当年的神妖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