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狼妖便死于公孙黄的刀下。
狼妖一死,其他的恶狼不敢再战,纷纷逃窜,有熊氏族怎会放弃这大好机会,几位修士纷纷出手,将恶狼斩尽杀绝。
有熊氏族大获全胜,全都欢呼起来。
这一战的最大功臣自然是公孙黄,他被族人围住举了起来,抛向天空。
晚上,有熊氏族摆开篝火晚会,大肆庆贺。
有熊华胥欣慰的望着公孙黄,道:“黄儿,没有想到你竟然修炼到了筑基期。”
“祖母大人,孙儿不过是侥幸而已。”公孙黄道。
“哼。”这时,有熊黎冷哼一声,道:“公孙黄,派你历练,你却一去不返,这是何意?”
有熊华胥不满的望着有熊黎,刚要说什么,公孙黄笑道:“族中历练的规矩,是要我杀一只妖兽,却没有规定时间啊。”
“那你明明已经修炼到了筑基期,却迟迟不去斩杀狼妖,却让狼妖晋升筑基期,杀到氏族之中,你可知道,今天有多少族人死于狼群之口。”有熊黎道:“你表面上是在关键时刻出面除妖,实际上是包容祸心,巴不得族人多死一些。”
有熊黎的话引来一些族人的目光,他们都是由嫡系亲人死于今日一战的,听了有熊黎的话,心中悲痛,望着公孙黄的目光也有些不善。
“历练内容是斩杀一只妖兽,却没有说杀哪知妖兽。”公孙黄冷冷的道:“我修炼到了筑基期以后,觉得杀狼妖已经没有意义,所以便前往轩辕之丘,将盘踞在哪里的一只筑基期妖虎斩杀。”
“轩辕之丘的妖虎!”众人大惊失色,那是附近一带最强大的妖兽,有筑基中期的道行,没想到竟然被公孙黄斩杀。
“你说你杀了轩辕之丘的妖虎,有什么证据?”有熊黎道。
“这把骨刀便是我用那妖虎的脊椎炼制而成。”公孙黄抽出骨刀道:“我杀了妖虎,回来的时候刚好碰上狼妖攻击氏族,于是斩杀狼妖,这便是事情经过。”
“无妨,无妨。”有熊华胥道:“虽然今日伤亡了一些族人,但是如今狼妖已死,附近再无可以威胁氏族的妖物,再有黄儿坐镇,从此无氏族将迎来发展的契机,相信不久氏族便可以发展成为部落了。”
族人听了族长所说,全都高兴起来,只有有熊黎面色不虞,还要说什么。
公孙黄看在眼里,道:“祖母大人,孙儿有一事要说。”
“黄儿,你有什么事,但讲无妨。”
“是这样的。”公孙黄道:“孩儿在斩杀了虎妖之后,得到轩辕之丘附近几个氏族的拥戴,奉为首领,所以孩儿如今已经自立氏族,名曰轩辕氏族,从此以后,孩儿又叫轩辕黄。”
“自立氏族。”有熊华胥惊道。
“黄儿果然有本事。”有熊黎大喜道:“姨母这里先恭喜黄儿了。”
“不客气。”公孙黄,现在叫轩辕黄道:“祖母放心,孙儿出身于有熊氏族,绝对不会忘本,以后有熊氏族有什么事情,孙儿一定会赶来相助。”
“罢了。”有熊华胥道:“黄儿你能自立氏族,这是我有熊氏的光荣,但是没有自己的血亲族人,不过就是一个傀儡而已,所以祖母决定,卸任族长一位,并将有熊氏并入轩辕氏。”
“母亲大人。”有熊黎大惊失色。
“黎儿,我知道你想当族长。”有熊华胥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没有实力的氏族如何壮大,氏族不强大,即使是族长又能有多少资源可供修行?若是氏族强大了,即使是普通族人,分得的资源也比一个弱小氏族的族长要多得多。宁当凤尾,不做鸡头的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吗?”
有熊黎还想说什么,有熊华胥手一摆,道:“此事已定,不得再有异议,你若不服,打了离开氏族。”
有熊黎不敢再说话。
“黄儿,以后有熊氏就交给你了。”
“谢祖母成全。”轩辕黄道:“孙儿一定会带领族人走向强盛。”
次日,轩辕黄携有熊氏族前往轩辕之丘。
在之后的日子里,轩辕黄带领轩辕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击败了附近的诸多妖兽,占领大量灵地,并收编了熊(有熊)、罴、貔、貅、虎五支氏族,世称轩辕五部。
百年之后,轩辕黄结成金丹,成为人族新一代修士之中的强者,他将氏族庶务交予族人,自己则呆在轩辕之丘修行。
这时,广成子再次出现在轩辕黄面前。
轩辕黄惊讶于广成子能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但是面色没有表露惊讶,而是欣喜的道“前辈,晚辈又见到你了。”
“小子不错。”广成子道:“本座这些年一直在观察你,你的言行举止,全在本座眼中,你做得不错。”
“前辈谬赞了。”轩辕黄道。
“非也非也,你心怀正道,又不乏手段,确实是以为可造之才。”广成子道:
“面对妖兽,你冲杀在前,可谓之勇。”
“你率领族人攻克一个个难题,将氏族发展为部落,可谓之智。”
“有熊氏族乃是你的血亲氏族,可是你待他们和其他氏族一般无二,可称之为公。”
“有熊黎对你不满,有熊华胥还有你的母亲虽然支持你,但是辈分太高,你赡养她们到寿终正寝,在没有了束缚之后,这才开始传授修行经验,壮大氏族势力,可谓之谋。”
“智勇双全,心怀正道又不缺权谋,这样的人才已经值得本座培养了。”广成子道。
轩辕黄面带惭色,心中吃惊,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所思所想,尤其是说不出口的,对有熊氏长辈族人的行为,竟然全被广成子看穿。
“如果你还愿意,现在可以拜本座为师。”广成子道:“如果不愿,本座亦不强求。”
“晚辈愿拜前辈为师。”轩辕黄忙道,他现在已经知道,广成子之强,绝非他所能想象,这么一位强者收他为徒,他岂会不愿。
“那你就跪下磕头罢!”
轩辕黄跪下磕头,正式成为广成子的弟子。
“你既然拜本座为师,为师定当培养你成就一代帝王。”广成子道:“为师赐你一字曰‘帝’,帝王的帝,以后你就叫轩辕黄帝。”
“谢师尊赐字。”轩辕黄帝道。
“好了,你起来吧。”广成子道。
轩辕黄帝站起身来,广成子道:“既然为师已经收你为徒,那么为师的师承来历也要告你才是。”
广成子便将自己的出身来历,以及阐教的由来告知黄帝。
黄帝听了广成子的介绍,心中震惊不已,他已经高估广成子的实力,以为广成子至少也是人族仙人级别的强者,却没有想到广成子之强,还高于他的想象,混元准圣,那是比人族四大大罗还要高一个境界的绝世强者,更不要说,师尊之上的师祖,竟然是传说中的无上圣人元始天尊。
“师尊,您既然是圣人弟子,一定有无上的修行功法吧。”黄帝眼巴巴的望着广成子。
广成子道:“修行功法只不过是前人的修行经验,可是证道强者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照搬前人经验,最多只能修成太乙,想要成就大罗甚至准圣,那是做梦。”
“太乙强者就不错啊。”黄帝道:“人族才几个太乙啊。”
“愚笨。”广成子大怒,一拍黄帝的脑袋:“为师身为混元准圣,离亚圣也只有一步之遥,若是收的弟子连大罗都证不了,那还不如现在一巴掌拍死算了,免得以后出去丢人现眼。”
黄帝被广成子拍了脑袋,也不生气,自己揉了揉脑袋,笑了起来。
“再者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广成子道:“你可知你修炼的《太上感应篇》是什么来历,那可是真正的太上圣人所创的功法,是可以修炼到圣人的无上法门。”
“师尊你不是说功法乃是前人经验,不可照搬,否则连大罗都修不到吗?”黄帝道。
“那是一般人的功法。”广成子道:“太上圣人的《太上感应篇》不同,它不是在教人修行,而是在教人修心。”
“修心?”
“对,修心,道心的心。”广成子道:“修炼初期靠资质,中期靠悟性,到了后期,想要更进一步,就得靠道心了。”
“什么时候道心啊?”黄帝问道。
“嗯。”广成子想了想道:“这些乃是强者必知的常识,但是一般人却根本不知其中关窍,这就是传承的重要性了,现在为师便将这些常识的东西一一讲与你听。”
第571章 姬氏发展,人族天劫
广成子虽然成为黄帝之师,但是他并没有直接传授修行之法,按照阐教教义,阐者,阐明天理也,需要的是自己领悟和创新,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也。
所以在之后的三百年里,广成子没有教黄帝修行,而是将修行的一些常识以及洪荒的格局和历史、各族强者的跟脚一一讲与黄帝听,令黄帝的眼界大开,为他日后成就帝王伟业奠定了基础。
广成子在教导了黄帝三百年以后,便开始闭关修行,任由黄帝自己发展。
黄帝带着轩辕氏族继续发展,终于,在黄帝一千岁的时候,轩辕氏族终于将氏族势力扩张到了姬水流域。
姬水,乃是黄河支流洛水的支流,姬水流域是人族各大世家划分给帝族姬姓家族的势力范围。
姬姓的族规,只有核心氏族才能留在姬水附近,其他氏族待在外围,离姬水越远的氏族,地位越低。
当年的有熊氏族等不过是姬姓的小分支,被那些大氏族排挤到了姬水流域的边缘地带,现在轩辕氏族的势力发展到了姬水边上,说明轩辕氏族无论是实力还是地位,都已经处于姬姓各支的中游。
黄帝的名声,也进入姬姓族老的眼中。
现在的姬家地位身份尴尬,虽然被列入人族十二大世家之一,但是真仙族长和族中强者在不久前的一次夺宝战争中陨落,现在连一位真仙都没有,就连化境族老都只剩下三位,论实力,姬家现在连人族三流世家都不如。
因为姬氏强者凋零,很多人族二三流家族开始侵蚀姬水流域,现在姬氏掌控的地盘已经只有整个姬水流域的四分之一。
在这种为难时刻,黄帝以千岁之龄修炼到了神境中阶的出窍期,在整个姬家都算是高手了,再加上年纪轻,故而被三位族长看重,想要大力栽培,这也是轩辕氏族为什么能够从边缘氏族挤入姬水核心氏族的原因。
要知道,越是古老的家族,越重视血脉嫡庶,若是再那些强大的家族,即使黄帝的潜力再高,没有修炼到真仙,根本不要有提升家族内部地位的念头。
黄帝带领轩辕氏族挤进核心氏族,发展势头不但没有停缓,反而加速起来,又过了千年,黄帝突破神境,成为化境初阶的炼虚期修士。
此时的姬家三大族老只剩下一人,其余二人已经陨落于九九天劫,唯一的这位族长宣布,立黄帝为姬家当代族长。
成为族长的黄帝开始统合姬姓各支氏族势力。
黄帝打破血脉亲缘,划野分疆,以一夫一妻为一家,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万姬姓氏族,百万姬姓族人融合成一州。
整合了姬家以后,又经过三百余年的磨合,姬姓各支之间的内耗降低到极限,家族势力开始膨胀式的发展,很快便将入侵姬水流域的外族赶走,完全占据了姬水流域。
又过了数百年,姬氏由一州发展为九州,族人输了超过千万。
此时的姬氏势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再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姬水流域,和其他人族家族争夺地盘。
但是现在人族姬氏是三流家族都有真仙级别的强者坐镇,以姬氏现在的实力,绝对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事实上,姬水做为黄河支流的支流,占地达到数百座山峰,而且是资源几位丰富的数百山峰,若非姬姓十二大世家的地位,根本分不到这么好的灵地。
天灾之后,洪荒地广人稀,灵地数量比修士数量还多,人族各大家族有的是地盘扩张,不愿意在姬水和姬氏过度消耗,所以姬氏稍微崛起,各家族便退走了。
可是姬氏若不能趁着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化茧为蝶,等人族各大家族把黄河流域灵地占尽,迟早会向姬氏的姬水扩张,那时姬氏若无太乙级别的强者坐镇,根本守不住姬水。
所以姬氏能不能守住家族地盘并发展壮大,取决于黄帝能不能晋升真仙和太乙。
黄帝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将庶务交与族人,自己在轩辕之丘闭关,准备晋升真仙。
就在黄帝做好晋升准备时,广成子出关,再次召见黄帝,阻止了黄帝突破。
黄帝非常诧异,人族有九九天劫,犹如头顶悬剑,若是不能在第五次九九天劫来临前证就真仙,基本上就是必死无疑。黄帝资质非同寻找,三千岁便已修炼到化境巅峰,正要一举突破境界,却没有想到被师尊广成子阻止。
广成子见黄帝疑惑,道:“人族修士在五千岁之前,即四九雷劫后不修成真仙则会陨落在五九雷劫之下,这是谬传。”
“啊?”黄帝闻言大惊,人族传承了数千量劫的常识竟然是错的,若非广成子是他的师尊,又是圣人弟子,黄帝都要怀疑广成子是不是别有用心。
广成子见黄帝半信半疑,解释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九九天劫的目的是督促人族修士刻苦修行,而不是为了抹杀人族修士。正是因为有九九天劫悬在头顶,所以人族精英修士才能在五千岁前修炼成仙,其他种族没有这个压力,你看看哪个种族的修士能够在五千岁前就修炼成真仙的?即使是神族三大圣人,五千岁时都还没成年呢?”
广成子道:“既然九九天劫的目的的督促人族修士,自然就不会是死路,只要人族修士足够强,能够挺过第五次九九天劫,即使不成真仙也没有关系。”
“先不说以大乘修士的实力如何抵挡第五次天劫之威,只说能够突破真仙为什么不突破呢?”黄帝道:“弟子现在积累足够,已经有十足把握证就真仙。”
“积累足够?你是在说笑吗?”广成子道:“不说你的师祖元始圣人,就说为师,刚出生时神体所容纳的法力就是你现在的三倍以上,你和为师说,你的积累够吗?”
广成这话也是欺黄帝无知,广成子乃是元始晋升后天混元时天地间第一缕帝王之气化形,底蕴之强,除了玉鼎,即使是三清也远远不及。
“师尊乃是神族天神,哪是弟子所能比的?”黄帝忙道。
“你若是这种心态,为师就白收你这个弟子了。”广成子怒道。
“师尊息怒。”黄帝不知广成子为何而怒,连忙请罪。
“修行者当勇往无前,无所畏惧,若是你自己都觉得比不上别人,最后你又如何能超越别人。”广成子道:“本座收你为徒,是希望你能超越为师,甚至超越你的师祖,这才是阐教门徒修行的意义所在。”
“弟子明白了。”黄帝正色道:“那就请师尊为弟子解惑,为什么不要在现在突破真仙。”
“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均衡,有正就有魔,有阴就有阳。”广成子道:“唯有人族有九九天劫之厄,故而唯有人族能享受道天劫之福报。”
“天劫之福报。”黄帝奇道,心中诧异:天劫竟然还是福报,真是稀奇。
“世人只知天劫之可怕,可是谁又知道,天劫乃是天道以至纯天道之力在洗涤修士身心。凡天劫有易经伐髓之功效,死于天劫者,实际上是福运不够,在易经伐髓的过程中陨落,可反挺过天劫者,无论是道心还根骨,皆是脱胎换骨,未来修行事半功倍。弱小的人族为什么能在五千岁前成就真仙,就是因为前几次天劫提升了自身的根骨资质。”广成子道:“除了人族,那个种族有这个福缘能得天道帮助脱胎换骨?而且还是一千年一次。”
“真仙之后无天劫。”黄帝眼睛一亮:“所以说,能在成就真仙前多经历几次天劫,真仙之后的修行就更加顺利。”
“不错,经历的天劫次数越多,根骨就会越强。”广成子道:“人族最难的是经历第四次天劫,只要度过四九雷劫,几乎人人都可成仙,故而说人族四九雷劫是一个坎,度不过没灰飞烟灭,度过了便可成仙,若是运气不好,度过第四次天劫都不能成仙,则必死与第五次天劫之下,故曰:人不成仙,寿命五千。可实际上,经历四九天劫而成仙的人族,资质就是散仙而已,以后最多只能修炼到太乙境界,难成大道,所谓太乙散数是也;若是能挺过第五次九九天劫再成真仙,便是天仙资质,未来最少也是太乙天仙;若是能挺过六次天劫再成真仙,便能成就金仙,大道可期。”
“人族有这样的人吗?”黄帝疑惑的道。
“怎么没有。”广成子道:“阐教之中,有你人族出身的五位师叔,名曰慈航,普贤、文殊、道行和清虚。你这五位师叔都是经历过七次或八次天劫的太乙金仙,随时可以证就大罗,只是他们不愿过早证道,现在全在积累。”
“都太乙境界了还在积累。”黄帝赞叹道。
“修行如建楼,每一个境界都是在为下一个境界打根基,积累越是雄厚,未来的成就就越高。”广成子道:“只有无知浅薄之徒才会图快,妄求一步登天,可是最后只能是道基不稳,抱憾终身。”
“所以镇元子老祖才会创下地仙转世之道,为他们争取重来一次的机会。”黄帝想到了广成子曾经介绍的一位绝世强者——镇元子。
“举一反三,孺子可教。”广成子道。
“弟子也要向五位师叔学习。”黄帝道。
“他们值得你学习,但是他们不应该是你的最终目标。”广成子道:“金仙之体亦有高下之别,曾经有一人,整整挺过了九次天劫,铸就了最强的金仙之体。”
异史公提问:这位挺过九次天劫的人是谁?下一章揭晓答案。
第572章 九劫玄都,黄帝渡劫
广成子道:“曾经有一人,整整挺过了九次天劫,铸就了最强金仙之体。”
“啊!世间竟有此等人物的存在,他是谁?”黄帝惊讶的问。
“他是你太上师伯祖的亲传弟子,三清圣人门下二代大师兄——玄都。”广成子道。
“玄都?他是何人,竟然如此惊才绝艳。”黄帝道。
“这玄都的跟脚可不一般。”广成子道:“他虽然是人族,但是却还有一个身份。”
“什么身份?”
“天道圣人鸿钧一个分身的转世之身。”
“竟然是圣人转世?”黄帝惊呼。
“不错,玄都一名,取的就是天道圣人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的说法。”广成子道:“按照强者转世,辈分自降一辈的惯例,玄都与师祖他们同辈,只是他自愿拜在太上圣人门下,故而玄都的年纪虽轻,可是吾等谁敢在他面前称尊,故而全以大师兄尊之。”
“既然是圣人转世,能够挺过九次天劫,也就不足为奇了。”黄帝叹息道“若是天劫有天道洗礼之功效,为什么玄都师伯只经历九次天劫,怎么不多经历几次。”
“异想天开,九乃数之极,人族的九九天劫最多只有九次,你让他上哪多经历几次天劫。”广成子笑骂道:“再者说,鸿钧圣人分身转世,为的就是走后天之路,超拔天道。鸿钧圣人身为先天圣人,好容易凝聚一个隔绝先天气息的分身,若是经历天劫太多,难免再染上先天天道的气息,那不是前功尽弃。”
“原来如此。”黄帝恍然大悟:“那弟子应该如何才能挺过四九天劫和后面的天劫呢?”
“很简单,增强自身积累。”广成子道:“若是你能够拥有神族大乘的实力,自然能够挺过四九雷劫,若是拥有抗衡散仙的战力,自然能度过第五次九天劫,若是能抗衡天仙,就能度过第六次天劫。”
“那第七次天劫呢?”黄帝问道。
广成子道:“其实从第五次天劫开始,考验的不再是战力,而是毅力。”
“毅力。”
“能够挺过四九雷劫的人,一定是大机缘大气运者,这样的天才,入肺作孽太多,气运极低,否则都能成仙,这也是为什么第四次天劫最特殊,别叫做四九雷劫的原因,度过四九雷劫的人已经半只脚踩在了真仙的门槛上。”广成子道:“至于度过第五次九九天劫的人,他吸纳天地灵气的速度回快到不可思议,身体和元婴会自行转化为仙体元神。只有强行压制自身的法力,才能防止自己自行晋升真仙。也就是依靠着不断的压制,才能让法力更加纯粹,最后从散仙升华为天仙、金仙。”
“自行晋升真仙?”黄帝感觉不可思议,境界竟然还能自己提升:“若是弟子能达到那个程度,怕是睡觉都能笑醒。”
“真到了那个程度,你连睡觉都不敢。”广成子道:“当你的道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境界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如果不想晋升,就只能强行压制,一刻都不能放松,你若是睡觉,等你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自己变成真仙了,那时你还想笑,怕是哭都来不及。”
“呃!”黄帝无语。
“除了要压制自己的境界以外,你还要抵制大道的诱惑。”广成子道:“真仙境界对应的道行是窥虚境,度过第五次天劫以后,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