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份,让他们无所适从。两难之下,伏羲和太一最终决定归隐山林,从此不再过问世事。
  不得不说,白泽不愧是妖族智者,一方面,他放任人族的扩张不管,实际上是利用人族的气运助伏羲和太一两位始祖的转世之身突破混元;另一方面,从兑子的角度看,他以一己的牺牲,兑掉了人族阵营两大准圣。如果太昊和神农没有苏醒记忆,妖族就得分出两位准圣去牵制二位始祖,现在二位始祖觉醒了记忆,对于妖族而言,敌对的人族不但少了两位强者,自己更是富余出两位原本用来牵制人族准圣的准圣级战力。
  当然,白泽也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他本以为伏羲和太一两位始祖恢复记忆后,会回到妖族阵营,可是他没有算到,对于两位始祖而言,前世和今生同样的重要,所以当二位始祖恢复记忆以后,他们选择的是归隐,而不是回归。
  人族虽然拥有了三位准圣,但是因为太昊和神农的突然归隐,实际上只有黄帝这一位准圣级的战力,不过也正是因为太昊和神农的归隐,使得黄帝在人族的权威日盛,为黄帝的帝王大道奠定了强大的道基。
  对于洪荒天地而言,九是数之极限,从修行的角度看,在没有修士突破到更高境界前,现有最高境界修士的数量就是九人,只有有修士突破到更高境界,原先境界的修士人数才能突破九这个极限。
  例如天地第一次晋升前后的神魔时代,大罗就是修行极限,除了鸿钧、罗睺等八位老祖之外,只有元始能修炼到大罗,直到鸿钧突破到混元境,才有九天十地十九神魔王相续证道大罗。
  再比如妖族,本来只有九位混元世祖,后来同属魔道的魔祖罗睺晋升亚圣,妖族的第二代才相续晋升混元。
  人族也是一样,在没有准圣前,大罗就是人族的最高境界,而九位大罗就是人族的极限,故而伊喜陨落之后才有大禹证道大罗。
  现在人族三皇相续突破准圣,尤其是纯正的人族血脉黄帝证就混元,终于打破了限制人族发展的瓶颈,新的大罗强者相续涌现。
  黄帝证混元之后,第一批突破到大罗境界的人族强者就是须弥神国四位大罗“持国”、“增长”、“广目”、“多闻”的人族转世分身——魔礼红、魔礼海、魔礼青、魔礼寿。四兄弟相续证道大罗,人族尊称“四大天王”。
  三皇五帝四大天王之后,人族陆续又有十余位大罗诞生,其中有半数是以前神族大能的转世分身,其余的都是纯粹的人族。
  随着人族的实力越来越强,西牛贺洲的战事基本已经没有了悬念,谁都知道,妖族在失去东胜神洲之后,将再次失去西牛贺洲。
  面对这样的危局,妖族的准圣和大罗还算撑沉得住气,可是中下层的妖族骨干们都坐不住了,终于,一件让人妖二族关系彻底破裂的事情发生了——南瞻部洲和西牛贺洲的妖族对人族凡人进行灭绝性的大屠杀。
  人族第二次远征的目标不是紧靠着东胜神洲的南瞻部洲,而是较远的西牛贺洲,这让妖族上层有些措手不及,为了应对战争,妖族不断从南瞻部洲调兵,现在镇守南瞻部洲的只有十余位太乙大妖和百余位真仙大妖。
  随着战争消息传来,南瞻部洲的留守大妖不断听到同族好友或前辈、后辈牺牲的消息,心急如焚,最终决定对南瞻部洲的人族下手。
  南瞻部洲被妖族经营的非常好,人族基本没有什么反抗力量,既没有强大的修士,也没有系统的修行功法,整个南瞻部洲都找不到几个化境人族。所以妖族的屠杀令下达之后,南瞻部洲的人族很快就被屠戮一空。
  超过万万亿的凡人被妖族屠杀,这无数人族的血肉魂魄甚至被妖族炼成一件件魔道的法宝,用来支援西牛贺洲的战争。
  事实上,南瞻部洲妖族的屠杀行为,妖族的大罗强者们并不知道,这只是镇守南瞻部洲的太乙、真仙大妖私下做出的决定。
  一个种族,如果说证道强者是领袖,真仙和太乙就是高层领导,化、神、丹境则是中层精英,气二境则是下层,至于野兽和凡人,则是人妖二族的根基。
  相比起妖族而言,人族对根基的依赖性更强,因为九九天劫的存在,人族中下层修士的寿元最多只有几千年,如果想要保持中下层修士的数量,就必须有足够的凡人。
  正是看出这一点,南瞻部洲的部分太乙和真仙决定釜底抽薪,直接斩断人族的根基,没有了这些凡人,人族即使远征南瞻部洲,也会后续无力,毕竟以人族一代修士几千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占领一个部州的。


第607章 战局逆转,人族危局
  南瞻部洲的妖族屠杀万万亿凡人的行为激怒了天道,无数动手的妖族都将面临天劫的惩罚。
  如果妖族不做出赎罪的应对,这一波天劫降临之后,妖族气运将被天道削掉一半以上。
  庆幸的是,天劫之主乃是合道的麟主,南瞻部洲的大妖在动手之前用特殊的仪式,以千万妖族的性命献祭给天劫大道,唤醒了麟主的意志,麟主强行动用自己的权力,延缓了天劫的降临时间。
  饶是如此,无数的劫云汇集,浓郁的乌云密布南瞻部洲的上空,这是天劫即将降临的征兆。
  南瞻部洲负责屠杀凡人的妖族,携带着用凡人魂魄血肉炼制的法宝,远渡重洋,来到东胜神洲,对东胜神洲的人族发动了决死的攻击。
  最后除了极少数妖族以外,其余全部战死在战争之中,他们用自己的性命平息了天道的愤怒,让天道饶恕了妖族的罪行。人死罪消,亦是天道法则之一。
  不过为了以示警戒,从此妖族飞行时所驾的云朵全都变成黑色的乌云,与其他种族修士腾云时驾驭的祥云、白云成为鲜明的对比。
  南瞻部洲的人族被屠戮一空,而动手的妖族全部战死的事情,很快被洪荒各族修士知晓,各族修士全都恐惧于妖族的决绝。
  南瞻部洲妖族的行为刺激了在西牛贺洲鏖战的妖族,一部分妖族中下层战士也开始学习南瞻部洲的族人,他们每攻克人族的一处据点,就把当地的人族凡人全部灭杀,然后把他们的血肉魂魄炼成法宝,和人族厮杀。
  在之前的战争中,人族和妖族互有攻守,每一处地域往往会经过多次的攻守易位,胜利的一方并不会对当地的凡人进行过多的杀戮。可是现在,凡人的大批被杀,让人族补充修士的速度降低了很多,本以处于上风的人族,突然面临前线人手不足的窘境。
  南瞻部洲的妖族屠杀人族,人族修士虽然气愤,但是并不是太在意,毕竟他们和南瞻部洲的人族没有多少血缘关系,可是西牛贺州的凡人被杀,让战争中的人族修士义愤填膺。
  人族第二次远征已经持续了几十个量劫的时间,当年远征的人族修士,除了仙人,其余早已作古,现在的人族修士一大半都是西牛贺洲人族众产生的。
  妖族屠杀凡人的行为激起了人族修士的怒火和仇恨,人族本想对妖族采取同样的报复手段,但是被神族和修罗族阻止。
  神族和修罗族劝诫人族,妖族做了禽兽之举,那是因为妖族本来就是禽兽,如果人族采取同样的报复手段,那人族和禽兽何益?人族本身没有正魔的分野,但是如果人族行妖族禽兽之举,就是自绝于正道,神族和修罗族会考虑退出正道联盟。
  于情于理于利益,人族被劝服了,虽然还是由少数人族修士没有服从,但是不影响大局。
  只是从此以后,人族和妖族之间的仇恨种子已经种下,现在因为有神族劝阻,人族没有大规模的报复,但是等人族称为天地主角以后,对其统治区域内的妖族进行了大清洗,为后世人族和妖族的纷争埋下了因果。
  妖族圣人女娲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即使妖族圣人,又是人族圣母,她虽然推动妖族让出天地主角之位,可是并不希望人、妖二族彻底决裂,经历过神妖战争的她非常清楚,失去天地主角的前代主角,就像被夺取了皇位的废帝一样,地位是何等的尴尬,是如何容易受到现任天地主角的忌惮。
  其实这也难怪女娲圣人想不到,自从妖族成立,妖族九大始祖之中,其他把人多多少少都执掌过妖族的大权,唯有女娲基本没有插手管理过妖族的事务。
  在女娲看来,唯有自己的实力强大才是根本,至于种族实力什么的,都只是无根之木,浮水之萍,所以女娲从来没有过要插手妖族事务的念头。
  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女娲对于如何管理妖族,如何让妖族各阶层服从自己的命令,并没有经验。
  女娲从圣人的高度看出了天地主角对妖族的消极作用,故而强行推动妖族从天地主角的地位上退下来。
  可是圣人看问题和普通人看问题如何能够一样?洪荒有言:圣人之下,皆为蝼蚁。那么圣人和蝼蚁的区别的在哪?
  区别其实就在眼界。
  如果蝼蚁能有圣人的眼界,自然也就不是蝼蚁了。
  女娲之下,基本没有什么妖族愿意让出天地主角的地位,即使是帝俊、伏羲和太一都是如此。帝俊药师认同女娲的观点,也就不会拜入佛门了,伏羲和神农如果愿意让出天地主角,也就不会因为妖族的伤亡而悔恨的归隐。
  连三大始祖都是这样,始祖之下的妖族就更不用说了。
  好在女娲圣人的地位足够高,权威足够强,而洪荒以强者为尊,妖族更是信奉这一理念,所以大部分妖族大罗在女娲的解释后即使不认同女娲的理念,也不会否认女娲对妖族的善心。
  这也是西牛贺洲之战,妖族处于下风,可是妖族大罗却并不是太在意的原因。妖族大罗之所以还在和人族等三族交战,其实是想利用战争优胜劣汰、聚集气运,多培养出一些证道强者来。
  妖族大罗们有资格面见女娲,听女娲的解释,可是大罗之下的妖族,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个资格能聆听圣人教诲。
  再者说,对于未证道的那些妖族而言,天地主角就意味着庞大的气运,这些气运能够帮助他们在修行上更进一步。
  至于女娲所说的大树之下长不成大树,天道不会允许奴仆(天地主角)成圣的观点,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连证道大罗都是奢望,成圣,太遥远了。
  如果是帝俊、太一、伏羲他们这些常年管理妖族事务的始祖打算让出天地主角,他们一定会从妖族各个阶层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一个由上到下全都认可的计划。
  不过也正是因为女娲从不管理庶务,一心修行,正是这种纯粹,所以她才能成为妖族九大始祖中唯一一个修炼到圣人境界的始祖。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权力人心的不熟悉,这是女娲的不足,这个不足让女娲决定了妖族的未来,却又让妖族的未来脱离了女娲的掌控。
  女娲不希望妖族落得和神妖战争之后神族一样的下场,可是她不知道,从她推动妖族让位的那一刻起,这就已经成为定局。天地主角是天道的奴仆,哪一个主人又会允许自己的奴仆想走就走,妖族有女娲坐镇,想要让位,天道不能阻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道不会对背叛自己的奴仆采取措施。
  天道至善至恶,天道不但要取回以前赋予妖族的,还要让妖族在让位以后承受更多的苦难,这既是对妖族背叛的惩罚,又是对妖族的考验。
  妖族只有经历住了考验,才有希望成为继神族之后,第二个真正屹立洪荒而不倒的种族。
  …………
  元始曾经说过,一个种族的生存与发展,固然需要有强者坐镇守护,可是更主要的还是得依靠普通族人大众的努力。所谓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就是一族之强者,民就是普通族人。当普通族人团结一心,不顾牺牲的发动起来时,即使是种族领袖,洪荒至强圣人,也无法违逆整个种族的意志。
  在女娲的计划中,妖族会在人妖战争中战败,从而失去天地主角的地位,可是她却没有算到,一直在战争中成长壮大的妖族,对战争时何等的敏感。
  固然,妖族的证道强者们在女娲的劝说下,已经决定让步,可是证道强者以下的普通妖族,不依靠证道强者,仅仅利用自己的力量,也能打败人族。
  西牛贺洲的普通妖族,对人族凡人展开杀戮。
  想要灭杀凡人,对于妖族而言非常容易,一个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凡人的聚居点,在击败人族修士后,只要放出万儿八千的炼气、筑基期小妖,或者出动百来个丹、神境的头目,不用一年时间就能彻底灭杀。
  可是一个数百万人族的聚居点,即使没有战争,也需要几百上千年的积累,如果在战争期间,没有上万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生养出这么多人口的。
  妖族屠杀凡人的行为,彻底斩断了人族修士的根基,没有凡人的基础,就无法产生新的人族修士。人族修士无论取得多大的战果,几百年,几千年以后,人族修士陨落,这些战果全都化作一场空。
  西牛贺洲的战争,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经过数百万年战争,本来已经占据绝对上风的人族,在几千年间,丢失了绝大部分的地盘,只能依据天险和防御法阵,固守一些大的要塞和仙城。
  可是仅仅几座孤零零的仙城,是不可能久守的,妖族大军开始慢慢的集结,一个要塞一个要塞,一个仙城一个仙城的拔除人族的据点,每拔除调一个据点或仙城,妖族都会把当地的凡人屠戮一空。
  妖族的大罗领袖们对此无可奈何,他们可以出工不出力的打输战争,但是他们不能明目张胆的阻止手下获得战争的胜利。
  人族也陷入忧虑之中,人族强者们没有想到,在不经意间,人族最致命的缺陷竟然暴露了出来,现在不再是西牛贺洲的战争胜负了,如果不能解决凡人安全的问题,人族恐怕连东胜神洲的基本盘都保不住。
  面对这种局面,女娲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她动身前往须弥神国,现在的她只能去求接引和准提出手。


第608章 又见海啸,精卫填海
  须弥神国,女娲见到来迎接自己的药师,叹道:“药师道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们会这么做?”
  药师道:“事前我并不知道,我只是对妖族儿郎有信心。”
  “有信心?”女娲疑惑的道。
  “对,信心。”药师道:“妖族是一个伟大的种族,只要没有大能插手,人族不可能击败妖族。”
  女娲沉默了一会,道:“我也相信妖族是一个伟大的种族,所以它不应该成为别人的奴隶。”
  “希望你是对的。”药师道。
  二人不再说话,药师引领着女娲往须弥山的最高峰走去。
  女娲指的是中下阶妖族屠杀凡人的行为,当日药师和女娲商谈约定,女娲不得再出手干预战事,妖族能否保住自己的天地主角之位,全凭妖族儿郎自己的努力。
  事实证明,即使整个妖族上层出工不出力,即使人族得到神族的全力帮助,妖族儿郎们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敌人。
  只可惜,洪荒永远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当个体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强大的种族,也无法与之抗衡。女娲见人族无法完成任务,只得找上须弥神国,而须弥神国的那两位大能一旦出手,妖族儿郎用性命守护的天地主角地位,最终还是会失去。
  须弥山之巅有一座巍峨的宫殿,宫门正上方的门匾上铭刻着四个硕大的神文——“大雷音寺”。
  大雷音寺中的正殿上,正中摆放着三个蒲团,接引静静的坐在最中间的蒲团上,准提坐在他左首的蒲团上,二人面上虽然瓶颈,心中却十分的激动,修行无数年,终于到临门一脚的时候了。
  建立佛门西方教,这是接引和准提准备了无数年的事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接引和准提做出了无数的努力和让步,终于等到了后土(刑天)和冥河的沉寂,又取得了以元始为首的三清一脉的同意,再争取到了妖皇帝俊的认可和加入,现在唯一一个有能力阻扰的大能就只剩下女娲。
  接引和准提不是没有和女娲沟通过,做出了很多的让步,但是女娲一直没有表态,这让接引和准提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女娲主动上门,必然是终于准备让步了。他们无数年的努力终于看见了曙光,即使他们兄弟已经修炼成了无我道心,也不由得心绪激动。
  药师引领着女娲来到大雷音寺前,女娲望着大雷音寺,感应着它的玄妙气息,赞叹道:“不愧是十大先天道宫之一,大雷音寺果然不凡。”
  “道友请!”药师道。
  药师话音落下,大雷音寺的大门缓缓打开。
  女娲点点头,步入大雷音寺,药师紧随其后。
  待二人进入后,大雷音寺寺门缓缓关闭……
  …………
  西牛贺洲,狮驼妖域,狮驼仙城,帝窖和大禹站在巍峨的仙城城墙上,望着如潮水一般的妖族,默不作声。
  二人身边的一位太乙仙人道:“启禀老祖,城中修士已经下降到二百万了。”
  “妖族的攻势越来越强了啊。”帝窖叹道:“仙城从五百万修士降到四百万用了七量劫,从四百万到三百万用了三量劫,三百万到两百万只用了一个量劫的时间,按照这个趋势,我们最多再撑一个量劫。”
  “能多撑一天是一天,我们每多撑一天,就能多救下一些凡人。”大禹道。
  “是啊,必须坚持,这是我们欠他们的。”帝窖道:“如果我们不发起这次远程,这些凡人就不会遭受这样的灭顶之灾。”
  面对残暴的妖族,人族已经知道第二次远征事不可为,所以开始组织凡人撤离西牛贺洲,现在无数凡人正聚集在海岸边,由炎帝之女太罗天仙精卫负责运送,而人族修士则扼守几大仙城,为凡人的撤退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帝窖和大禹脸色大变,而他们身边的太乙仙人则一脸疑惑。
  身为大罗强者,帝窖和大禹的神识比太乙和真仙要强大得多,太乙仙人的神识最多能感应到一个仙域的大小,而大罗强者的意志融于大道之中,大道又融于天地之间,所以天地间的一些比较剧烈的灵气变化,都会吸引到证道强者的注意。
  帝窖和大禹就感应到了一个可怕的灵气变化——海啸。
  又是海啸,和人族第一次远征时,南海发动的海啸一般无二,妖族准圣紫蛟王也是在那一役中成就了他覆海大圣的威名。
  大禹也就罢了,帝窖可是亲身经历过那一次的海啸,现在他再一次见到海啸,心中震惊不已,看来妖族又要故技重施,切断人族的退路,将远征的人族大军埋葬在西牛贺洲。
  此时的西牛贺洲海岸,滔天巨浪席卷而来,人族亿万凡人见到高大千丈的海浪之潮,吓得面无人色。
  精卫望见海潮,心中亦是震恐,但是身为统帅的她当机立断,大喝一声:“所有修士,与本座一起,拦住海啸。”
  精卫说完,架起祥云,迎上海浪,运转法力,化作一面灵气之墙,要拦住海啸。
  其余人族修士一咬牙,也纷纷跟上。
  数十万人族修士以自己的法力支撑起一面灵气之墙,要为人族凡人争取撤离海岸的时间。
  但是这大海啸乃是妖族以四海龙宫为枢纽,驱动大海灵气而掀起的,本质是一种强大的法阵。
  四海龙宫的前身乃是祖龙的水晶宫,亦是先天道宫之一,虽然比不上妖师宫等十大道宫,但也是洪荒一等一的至宝,其蕴含的法阵之威能,又岂是精卫这个太乙天仙和一众人族修士所能抵挡的。
  人族的灵气之墙和海啸之浪相遇,仅仅顷刻时间,就有数万人族修士支撑不住,整个身体都化作火焰,烧成飞灰。
  之后每一刻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族陨落,最后只剩下精卫一人。
  以精卫的道行,亦支撑不了多久,很快精卫便法力耗尽。
  灵气之墙被海浪摧毁,随着灵气之墙的泯灭,精卫身受反噬,此时的她已经法力耗尽,承受不住反噬之力,身体化作飞灰。
  精卫留恋的回头,望着海岸边的无数凡人,留下两行泪水,然后便被海潮淹没。
  人族大罗精卫陨落!
  人族凡人眼见无边巨浪就要落下,正在荒乱间,突然,一只巨鸟从海浪中飞出。
  这只巨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有千丈大小,口中发出鸣叫,声音就像在喊“精卫!精卫!”
  巨鸟飞出海潮,双翅一震,已经飞过凡人群,飞到一座山峰之上。
  巨鸟双爪一伸,竟然将那座山峰硬生生的从地上拔起。
  巨鸟吃力的震动双翅,飞回海岸边,双爪一松,山峰从天而降,拦在海浪和凡人之间。
  有数十万凡人因为这一座山峰的阻拦而逃得一命。
  巨鸟继续飞回去拔起山峰,拦阻海浪,最终,百余座山峰被巨鸟运来,排成一条山峰组成的堤坝,有数亿凡人因此而保住性命。
  凡人们纷纷跪倒磕头,他们知道,这是大罗天仙精卫死后的执念化成大鸟,拔山填海,这才救下他们的性命。
  海啸之后,精卫鸟犹不停歇,不停的搬运山峰巨石望大海中扔去,精卫的执念所化巨鸟,誓要填平大海。
  不提精卫化鸟填海,回说帝窖和大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