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为证道级别的帝王,纣王自有其傲气,又岂能愿意被他人操控自己的命运。于是,纣王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事情,最终令封神之战向划入不可测的深渊。
纣王突破大罗境界,证就混元准圣了,自三皇五帝、禹皇和成汤之后,纣王成为人族第十一准圣强者。
在大罗境界仅仅停留了九个量劫就证就混元,不得不说纣王的天资确实卓越。虽然这样做也导致纣王的道基不稳,但是纣王修炼的是霸王大道,他就有这样的霸气。
洪荒规则强者为尊,若纣王还是大罗金仙,那么子氏帝族的一众大罗长老只要达成统一,就有足够的权力决定纣王的命运,但是当纣王成为混元准圣以后,他的地位就已经超脱于大罗层次,再也不是帝族的这些大罗强者所能左右的了,现在能影响纣王的只有人族其他的准圣。
那么人族其他准圣能够影响纣王吗?答案是很难。
与洪荒各族的族长权力制不同,人族奉行的新人全权制。
在其他种族,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那一位强者会成为族长,掌握种族大权,负责制定种族的发展路线,这是族长权力制。而在人族,因为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天皇太昊、地皇神农全都退隐,所以人皇轩辕制定了一种全新的权力架构,即新人全权。
所谓新人全权,指的是在一个集体人族团体中,一旦有新人出头,那么老一辈的掌权者就会交出权力让与新人,老一辈则退居幕后。比如说自帝颛顼成就混元之后,人皇轩辕便将权力移交,之后少昊、帝窖、尧、舜、禹、汤相续掌管人族大权。
人族在准圣层面是这样,大罗、太乙、真仙等各个层次,人族各个家族基本也都遵循这一制度。
人皇轩辕制定的新人全权制有两个优点,第一,老一辈的强者大能退居幕后以后可以专心修行,攀登更高境界;第二,新人新气象,新人掌权后会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发展,可以让人族永远保持创新的状态。而且因为老一辈的主动交权,使得权力交接的矛盾更少,故而新人不会对过去政策进行全盘否定,这也有利于核心政策的延续性。
当然,任何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新人全权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说权力的更替相对频繁,新旧理念之争使得人族内讧消耗较为严重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新人全权制的基础上,纣王作为人族新一代准圣,掌握了人族的真正实权,更重要的是,纣王在帝族子氏内部掌握了绝对的权力。
如果说以前纣王的权力来自子氏一族的制度,那么现在纣王的权力就来源于纣王本身,准圣的实力就是权力的最大凭仗。
虽然说在子氏一族中,纣王上面还有一个成汤,但是在人皇轩辕定下的制度中,成汤基本已经失去了对帝族的掌控力,少数成汤的铁杆部下除外。
解决了内部的隐患,纣王开始继续自己的神人血脉清除计划。
东南两大伯候势力,在纣王成就准圣之后便有了认输之意,两大伯侯的家族虽然也有准圣坐镇,但是家族的准圣及其嫡系的大罗强者早已归隐,不问世事,现在掌权的大罗强者大部分都是正魔之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如何敢与准圣纣王争锋,所以很早就递上了降书顺表。
对手主动认输,这反让纣王坐蜡,他的真实目的可不是巩固帝族势力,他是要清除神人血脉,东南两大伯候只是他实现目的的棋子,现在棋子不玩了,他总不能继续动手吧!
这个时候,一位纣王想不到的大能悄悄出手了,他便是通天圣人。
机缘巧合之下,通天通过自己的一个化身姬伯考知道了纣王的真实目的,身为圣人,通天并没有因为纣王对自己的不敬而恼怒,反而十分欣赏纣王的胆气,所以有心助纣王一臂之力。
至于纣王成长起来以后会不会对自己,对神族造成威胁,通天并不担心,因为三清从来不畏惧任何挑战,再强的敌人,在三清眼中都只是一个锻炼自己的磨刀石罢了。
到了通天这个境界,只要他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就能将世间任何一条大道修炼到太乙境界,达到初步操控的地步,包括圣道和不朽大道在内。所以通天的意志悄悄降临命运长河,改动了两个人的命运,这两个人就是现任东伯侯姜文焕和南伯候鄂顺。
其实通天也不是完全改变姜文焕和鄂顺的命运,只是将他们二人的命运提前了。
两位伯候的父亲,上一代伯候姜恒楚和鄂崇禹都死于纣王之手,这是杀夫之仇,两位伯候又怎会忘却,只是现在纣王势大,他们不得不称臣潜伏而已,未来迟早有一日,二人要和纣王清算因果。
可是在通天插手二人命运之后,二人心智改变,为了替父报仇,两位伯候在家族其他大罗强者退出的情况下依旧不称臣,继续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造反。
命运长河和命运大道乃元始一手创立,通天的行为虽然隐秘,但是却没有瞒过元始,元始暗自为姜、鄂二人叹息: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在纣王看来,东南两大现任伯候没有退兵可是意外之喜,两位伯候乃姜、鄂两家现任族长,一时两大家族中最强的势力,两家的神人血脉多集中在他们这一房,两人没有退兵,纣王便可以继续利用两家清洗消耗神人血脉。
不过纣王没有想到的是,在东南两大伯候家族大部分强者都称臣的情况下,西伯侯一族却没有丝毫妥协的迹象。
纣王仔细想想,也觉得正常,东南两大伯候毕竟只死了一位大罗,而西伯侯姬氏可是损失了姬昌、姬伯考,姬叔干三位大罗。姬叔干也就罢了,这姬昌和姬伯考可不是一般的证道强者。
姬昌创立易道,解析了元始圣人的智慧大道,使得人族在天皇太昊的八卦之外认识到了更高深的六十四卦,仅仅这一份功德,姬昌便被誉为人族最有希望证就混元准圣的大罗金仙。正是因为姬昌地位尊崇,所以纣王才不敢害姬昌性命,可是纣王没有想到姬昌会因为姬伯考之死而反商,最后和北伯候崇侯虎同归于尽。真要算下来,姬昌之死和纣王也拖不了干系。
而姬伯考虽然名声不显,但是纣王却清楚的知道姬伯考的实力,在人族所有大罗强者之中,姬伯考是唯一一个能和证就了霸王大道的自己斗得不分高下的人。姬伯考必然也是姬氏一族悉心培养的准圣种子,看他隐藏得这么深,而且他死后,姬昌毅然兴兵反商,也许其家族地位还在姬昌之上。
两位有望准圣的强者因自己而死,可以说姬氏千百量劫的积累毁于一旦,纣王以为换做自己,也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姬氏身为人族绝对的第一大家族,背后有人皇轩辕、帝颛顼、帝窖三位准圣,而且帝尧、禹皇二圣亦是出身姬氏。所以即便姬氏全族皆反,纣王也不敢将姬氏彻底灭绝。
当然,纣王也不畏惧姬氏背后的力量干预,因为姬氏老一辈的大罗天仙在正魔之战后就已经随诸位准圣归隐,现在的姬氏,虽然证道强者还有好几位,但是都是人族新生代的大罗强者,在姬昌和姬伯考这两位准圣种子陨落以后,剩下的姬发等人已经不足为虑,即使全都铲除,人皇等各位大人也不会太在意,这就好比赌博,几百万都输了以后,也不在乎再输几万块了。
不管怎么说,在纣王证就混元准圣之后,纣王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主动。
(完蛋,发现设定有点崩了。)
第664章 魔家四将征西岐
随着纣王证就混元,商朝一方气势大涨,除了西伯侯姬氏,东南北三路伯候都只剩下当代族长还在那里死撑。
纣王乐得借四大伯候之反清洗神人血脉,而西岐一方,姜子牙也借机提升西岐的底蕴。
战争又延续了两百多个量劫,西岐一方的修士数量已经降至开战前的七成,但是两个大境界之间的修士比也提高到三百五比一,这就意味着,同样数量的低阶修士,西岐能够产生的高阶修士数量是人族其他部族的两倍以上。
姜子牙知道西岐的潜力虽然还未到极限,但是也差不远矣,所谓亢龙有悔,过犹不及,姜子牙决定结束和鲁雄的兵法对抗。
于是,姜子牙布下一个笼罩整个西岐疆域的风雪祭坛,开启冰雪灵域,削弱了鲁雄麾下兵马的力量,然后一鼓作气将商朝大军全歼。
鲁雄被投奔西岐的李靖击杀,费仲尤浑二人想要投降,但是姬发和姜子牙认为二人名声太臭,收留二人不利于反商大业,于是将二人斩首示众。
自此,商朝伐周再度失败。
异史公:设定崩了!写着写着发现殷郊殷洪等阐教三代弟子根本来不及修炼到大罗境界,连姬叔干、散宜生这些龙套都是大罗境界,阐教三代弟子不是大罗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决定趁着鲁雄伐周把战争延长上两三百个量劫,按照三量劫一个大罗纪元算,能多出几十个大罗,也就够用了。可要是延长时间的话,纣王的九量劫天子任期又饶不过去,只能把纣王提升到准圣境界。越写越乱啊!
已经击退东海妖族,回返朝歌的闻太师得知鲁雄战死后,心中伤感不已,鲁雄乃是帝族长老,在正魔之战中就立下大功的人族老一辈强者,是人族少有的统帅型人才,如今战死在西岐,实在是帝族的损失,人族的损失。
同时,闻太师也未西岐实力之强而感到惊讶,不知该调哪一路兵马征讨西岐。
这时,他的弟子吉立道:“太师在上:西岐足智多谋,兵精将勇,张桂芳况且失利,九龙岛四圣亦不能取胜;如今可发令牌,命佳梦关魔家四将征伐,当可成功。”
闻太师听言,喜道:“非此四人不能克此大恶。”
闻太师忙发令牌,又点大将胡升、胡雷代替守关。
将令发出,已至佳梦关,魔家四将接了将令,拆开看罢,大笑道:“太师用兵多年,如今为何颠倒!料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
弟兄四人与胡升、胡雷交代府库钱粮,一应完毕,便点精兵二十万,即日兴师,杀向西岐。
姜子牙自冰冻岐山,军威甚盛,四方归心,豪杰云集。忽探马报入相府:“魔家四将领兵住扎北门。”
姜子牙心中吃惊,魔家四将乃是人族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时期)就存在的强者,甚至比三皇五帝还要老资格。
这还不是重点,姜子牙身为圣人弟子,阐教门徒,还知道魔家四将的真正的跟脚,他们四个其实是神族须弥神国(佛门)四位大罗的人族转世化身。
神族大罗强者上百人,可是能把本尊和化身各自修炼到大罗境界的不足两掌之数,魔家四将就是其中之四。
更重要的是,魔家四将乃是佛门在人族的代表,他们兄弟的背后是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杀了魔家四将,还不知佛门二圣会是什么反应。
姜子牙想到这里,郁郁不乐。
魔家四将扎好营盘,率军请战,姜子牙有心不应战,又恐失了军心,只得率众将出战。
姜子牙骑着四不像出城,只见对面大军之前立着四名大将,各个都有二丈四尺身高,面如活蟹,须如铜线。
李靖并金、木、哪吒三子,武成王黄飞虎等将在姜子牙左右,姜子牙为众将介绍对面的四名上将。
姜子牙指着左中一将,只见此人长二丈四尺,用一根长枪,步战无骑。
姜子牙道:“他是墨家四将之首——魔礼青,有一神兵宝剑,名曰‘青云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成为虀粉;若论火,空中金蛇搅遶,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
姜子牙又指右中一将道:“他是老二魔礼红,使一杆方天画戟,有一把宝伞,名曰‘混元伞’。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愰动。”
姜子牙再指左边一将:“老三魔礼海,用一根枪,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如青云剑一般。”
“老四魔礼寿,用两根锏。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花狐貂’,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胁生飞翅,食尽世人。”
姜子牙介绍完魔家四将,道:“此四人,不可轻敌,要千万小心。”
那边魔礼青见姜子牙出来,大喝道:“姜尚,你不守本土,甘心祸乱,而故纳叛亡,坏朝廷法纪,杀大臣号令西岐,深属不道,是自取灭亡。今天兵至日,尚不倒戈授首,犹自抗拒;直待践平城垣,俱为齑粉,那时悔之晚矣!”
姜子牙道:“元师言之差矣。吾等守法奉公,原是商臣,受封西土,岂得称为反叛。今朝廷信大臣之言,屡伐西岐,胜败之事,乃朝廷大臣自取其辱,我等并无一军一卒冒犯五关。今汝等反加之罪名,我君臣岂肯虚服。”
魔礼青大怒:“孰敢巧言,混称大臣取辱!独不思你目下有灭国之祸!”
魔礼青放开大步,使枪来取姜子牙,南宫适纵马舞刀迎住魔礼青。
魔礼红绰步展方天戟冲杀而来。子牙队里辛甲举斧来战魔礼红。
魔礼海摇枪直杀出来,哪咤登风火轮,摇火尖枪迎住。
魔礼寿使两根鐧似猛虎摇头,杀将过来,这边姜子牙大弟子武吉银盔素铠,白马长枪,接住厮杀。
哪咤战住了魔礼海,把枪架开,随手取出乾坤圈使在空中,要打魔礼海。魔礼红看见,忙忙跳出阵外,把混元珍珠伞撑开一愰,先收了哪咤的乾坤圈去。
金咤见收兄弟之宝,忙使遁龙桩,又被收走了。
姜子牙把打神鞭使在空中,也被伞收去光抵住,打不下去。
这打神鞭虽是至宝,但是与一般至宝不同,它的针对性特别强,作为无神大道至宝,打神鞭对神道的克制力极强,威能不在圣道至宝之下,可若对上非神道的对手,还不如一件普通灵宝。
魔家四将乃是佛门四大金刚的人族化身,四大金刚虽是神族,但是他们的人族化身却走了一条异于神道之路。再加上姜子牙只能将打神鞭发挥两成威能,故而能被魔礼海抵挡。
姜子牙大惊失色,魔礼青大喝一声:“姜子牙,你们的法宝使完了,该我了”
魔礼青把青云剑一愰,往来三次,黑风卷起,万刃戈矛。
魔礼红海亦拨动琵琶;咫尺间黑暗了宇宙,崩塌了乾坤。只见烈烟黑雾,火发无情。
魔礼寿把花狐貂放出在空中,现形如一只白象,任意食人,张牙舞爪。
魔家四将,魔礼海的混元珍珠伞主防,魔礼青和魔礼红、魔礼寿的青云剑、风火琵琶、花狐貂主攻,杀得西岐三军叫苦,战将着伤。
魔家四将发起二十万仙将,各统大军杀向周军,要一鼓作气灭了西岐。
姜子牙眼见危机,祭起土行杏黄旗,施展移山之术,将一座大山填入北海之中,掀起滔天巨浪,再用杏黄旗土克水之力,摄来巨浪,围住西岐,这才解了危难。
第一阵,西岐惨败,仅化境仙将就战死三万余人,化境之下死伤不计其数。
魔家四将见拿不下西岐城,便自带五万仙将围困西岐,派遣十五万大军攻击姬氏各个仙域。
得知姜子牙被困,阐教弟子纷纷出手相助,金庭山玉屋洞道行真人送来韩毒龙、薛,恶虎两位弟子,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把得意弟子杨戬派来,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遣来弟子黄天化,即武成王黄飞虎长子,后封为炳灵公是也。
杨戬、黄天化及韩毒龙、薛恶虎四位大罗出战魔家四将。
这一战杀得天昏地暗,奈何魔家四将法力高深,法宝强大,韩毒龙、薛恶虎不敌魔礼红、魔礼海,受伤败退,黄天化则被魔礼青灭杀真身,杨戬见势不妙,本想撤回,却被魔礼寿的花狐貂一口吃掉。
第二战,西岐再败。
黄天化真身被灭杀,清虚真人助其再练神躯,并赐予一宝,长有七寸五分,放出华光,火焰夺目,正是清虚真人的大道灵宝‘攒心钉’。
黄天化再度下山,邀战魔家四将,以‘攒心钉’射杀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
魔礼寿见三位兄长惨死,又怒又恨,叫道:“黄天化,你杀我兄长,我定叫你偿命!”
魔礼寿说完,放出花狐貂要吃了黄天化,只见花狐貂飞致九天之上,现出千丈真身,张开血盆大口,向下方扑来。
第665章 闻仲伐周证准圣
话说魔礼寿见三位兄长被黄天化打死,怒而放出花狐貂,要吃了黄天化。
花狐貂飞在空中,张开血盆大口,向下方扑来。
黄天化心中一惊,正要防备,却见那花狐貂一口咬住魔礼寿肩膀,直接将其右臂撕下。
原来这花狐貂乃杨戬所化。
杨戬修炼的乃是八九玄功,地煞七十二变,之前被花狐貂吞下,不过是他的计策,在花狐貂腹中,杨戬以元神夺舍控制花狐貂,只待今日建功。
魔礼寿错不及防,痛得大叫一声,黄天化见机,射出‘攒心钉’,将魔礼寿杀死。
可怜四大天王,尽死于黄天化之手。
此时,须弥山上,雷音寺中,接引、准提、药师三人高坐在正殿之上。
三位大能感应到魔家四将之死,脸色难看,准提道:“魔家四将乃是吾佛门在人族的重要棋子,他却让其阐教弟子害之,元始做得有些过了。”
接引道:“元始天尊自进入圣人中阶,气性大改,似乎已经沉迷于圣道之中不可自拔。不过如今元始势大,你我不得不低头。”
“那此事就这么算了?”准提道。
“自然不能。”接引道:“魔家四将好歹也是我佛门一脉,元始害了他们四个性命,怎么也应该给一个交代才是。”
接引说完,略微沉吟,便传下一道法旨,不须刻,一青年男子进来,只见此人面如冠玉,目似朗星,红袍金甲,手提一杆大刀。
青年男子见到三位大能,跪倒下拜道:“见过佛祖。”
接引道:“孔宣,如今人族内战,西岐一方害了吾佛门魔家四将的性命,本座命你前王东胜神洲,给西岐一方一点教训。”
这男子正是佛教孔雀大明王孔宣,他得了圣人法旨,自往东胜神洲而去。
再说闻太师坐镇朝歌,闻报:“游魂关窦荣屡胜东伯侯。”忽然又报:“三山关邓九公有女邓婵玉连胜南伯侯,今已退兵。”
闻太师大喜,可是又闻报:“魔家四将尽数伏诛。”
太师拍案大怒,叫曰:“谁知四将英勇,都也丧于西岐,姜尚有何本领,挫辱朝廷军将!”
闻太师只气得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当中一目睁开,白光有二尺远近。太师自思自忖道:“也罢!如今东南二处,渐已平定,明日面君,必须亲征,方可克敌。”
闻太师将出师表章来见纣王,纣王曰:“太师要伐西岐,为孤代理。”
太师择吉日,祭宝纛旗旛。纣王亲自饯别,满斟一杯,递与闻太师。太师接酒,躬身奏道:“老臣此去,必克除反叛,清静边隅。”
纣王道:“太师此行,朕自无虑,不久候太师佳音。”
闻太师带着吉立和余庆,统帅三十万仙将,路上又收服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四位天君,皆是大罗境界强者,开赴西岐。
姜子牙率众将迎战,闻太师见姜子牙麾下黄飞虎,怒喝道:“逆臣黄飞虎,出来见我。”
黄飞虎面带愧色,只得向前欠身曰:“末将自别太师,不觉数载;今日又会,不才冤屈庶可伸明。”
闻太师喝道:“满朝富贵,尽在黄门,一旦负君,造反助恶,杀害命官,逆恶贯盈,还来强辩!那一员将官先把反臣拿了!”
“末将愿往。”左哨上邓忠大叫,走马摇斧,来取黄飞虎,飞虎纵五色神牛,手中枪赴面交还。
张节使枪也来助邓忠,周营内有大将南宫适敌住。陶荣使鐧,飞马前来助战,这壁厢武吉拨马摇枪,抵往陶荣。
两阵上六员战将,三对交锋,来来往往,冲冲撞撞,翻腾上下交加,只杀得天愁地暗、日月无光。辛环见三将不能取胜,把胁下肉翅一夹,飞起半空,手持锤钻,望子牙打来,黄天化催开玉麒麟,两柄银锤,抵住辛环。
闻太师座下是墨麒麟,见黄天化骑着玉麒麟,知道是道德高士,便催开墨麒麟,使两条金鞭,冲杀过来,忙取姜子牙,姜子牙忙催动四不相,急架相迎。二**加,二人大战在一起。
闻太师鞭法甚利,且有风雷之声,这雌雄双鞭乃是闻仲收两条蛟龙炼化而成,分阴阳二气,威能无双。姜子牙如何敌得住,被闻太师举起雄鞭,飞在空中,正中子牙肩臂,翻鞍落骑。
闻太师方欲来取首级,彼时哪咤登风火轮,摇枪大叫:“勿要伤吾师叔!”
哪吒照闻太师面上一枪,太师急架枪时,早被辛甲将子牙救回。闻太师与哪咤战三五回合,见哪吒力稳枪沉,不好取胜,又举鞭打哪咤,哪咤猝不及防,也被一鞭打下轮来,早有金咤木吒赶来,将宝剑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