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忠军虽多,但关前就那么点地势,倘若不想被敌人的檑木一砸一大片的话,每一次冲击所以投入的进攻的兵力,最多就只能保持在两千人左右。而城上的敌人,每一道石墙上,至少分布着三干余众,守城的兵力反而多于攻城的人数。
    一波攻击,死伤五百余众,连关城最外的一道石墙都没摸着,黄忠见着这般情势,知道强攻下去只能徒损士卒,只能当机立断,下令鸣金收兵。
    随后的十天时间内,黄忠用尽了夜袭、突击等诸多手段,但折腾了多番,阳平关却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一般,把黄忠的三万大军挡在汉中的西大门。
    用兵不利的黄忠,只能暂时停止攻关,一面派人往蜀中催粮催兵,一面苦思着破敌之计,终想破了头皮,嘤究还是无计可施。
    黄忠着实很痛苦。
    这些年来,他奉刘封之命,一直镇守着蜀中。
    眼瞧着刘封夺南阳,下江东,取淮南,陷中原……连张任这等蜀中降将都是大出风头,自己却憋在这山沟沟里边什么也做不了。
    虽说黄忠知道这是刘封对他的信任,才让他镇守蜀中,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这份寂寞却着实难熬。
    现下好容易盼到有仗可打,有功可立的时候,却不想又破上了阳平关这块硬骨头,黄忠只能暗认倒霉。
    就在黄忠苦恼之时,这一日,大将军刘封的使者抵达前线大营,带来了刘封亲笔所书的破敌密计。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军山
    刘封的密信上面只写了三个字一一定军山。、
    黄忠把信翻了几遍,除了这三个字外,再找不出别的。
    他不禁面露疑惑,问道:“除了此信,主公还说什么没有?”
    使者答道:“主公说了,决胜的关键,就在于定军山,老将军探查此地之后,自然便会明白主公的用意。”
    黄忠微微点头,遂令使者下去休息。
    放下手中的密信,黄忠的目光转移到了地图上,在阳平关之东,沔水的南岸,他找到了那个叫做定军山的地方。
    理论上,阳平关只是锁住了进入汉中的大道,其实沿山间小路,翻越祟山峻岭,亦可绕到阳平关之东。
    只是,虽有小路可走,但粮食运输却难以为继,大型的攻城器棋也无法运过去,单凭轻装的±卒,根本无法攻下阳平关。
    这是表面的形势,但黄忠相信,既然大将军不远千里,将这一道密计送于他,那就必有其道理。
    于是,黄忠当即派出斥候,走山间小道,绕往阳平关之东,去探查定军山一带的地势。
    几天之后,斥候们带回来了关于定军山的详细地形情报,当黄忠把些情报细细的分析之后,旋即想通了刘封的用意。
    原来这定军山位阳平关东南一侧,此山乃南面米仓小道通往南郑的必经之处,因是米仓道崎岖难行,‘自古以来鲜有人从米仓攻打汉中,故而定军山的地位远不如阳平关重要。
    虽是如此,但若占据此山,则向东可威胁南郑,向西又可威胁阳平关的侧后方,虽然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但在整个局势上,亦会令敌人造成恐慌。
    定军山一地,目下仅有千余敌军在守备,倘若黄忠率一支军队南渡沔水,经小道绕过阳平,定能出奇不意的抢点定军山,时阳平之敌造成极大的震慑。
    敌军畏惧后方遭到威胁,定然会前来争夺定军山,如此一来,则可将敌军从险关中诱出,肆机野战将之歼灭。
    黄忠权衡之下,当即便准备发兵定军山。
    当黄忠召集诸将,把自己的战术构想道出去,厉锋将军张翼却道:“定军山守敌人少,咱们出奇不意的进攻,自可一举夺之。只是,占了此山,茸然可诱使敌军分兵,但定军山一带地势狭窄,不利于进攻,若是敌人只是在山下设寨自守,不肯出战。那时我军攻之不克,粮草又不济,早晚还是得弃山撤走,岂非空劳一场。”
    黄忠捋须而笑,欣然道:“这一节我先前也曾考虑过,不过根据斥候带回的情报,我想这定军山一带的山势,当是上天赐与我们的一块绝佳的用兵之地,只要能占据此山,其余皆不足虑。”
    张翼等将,旨深信黄忠之将才,既见主帅这般有信心,便不再多言。
    这时的黄忠,心里却在感慨:大将军远在河北,却能决胜千里之外,真乃神人也……##########几天之后,黄忠的军队出发了。
    三万大军,黄忠留一万守大营,以张翼为先锋,两万宾马轻装南渡沔水,偷偷翻越米仓山,饶到了阳平关的东南面,三天后,出其不意的的出现在了定军山敌营。
    当天适逢大雾,借着天气的掩护,张翼率三千先锋蜀军杀人敌营,如切菜砍瓜一般,将千余敌军杀得鬼哭狼嚎,血洗威河。千余敌军几乎全军覆没,只留下几十号人侥幸逃过屠杀,慌慌张张的逃回了阳平关。
    出其不意的攻取了定军山后,黄忠便在定军山脚,东西两翼设下两座大寨,分兵据守,营造出一副准备向东和向西,同时威胁南郑和阳平关的阵势。
    定军山的失守,令阳平关守将赵云颇为震动。
    因是刘备在中原与刘封争雄,汉中的兵力已被抽调几空,此刻,南郑方向的守军只余下不足千人,这个时候定军山落入敌手,对于汉中的人心稳定:必然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探明敌人兵力,确定偷袭定军山的敌将是蜀军主帅黄忠后,赵云不敢小视,当即留五千兵马军阳平关,自率一万兵马赶至定军山。
    针对蜀军所下的两个营垒,赵云也分别背靠沔水,也设下东西两座大营,试图堵住黄忠东西两面进兵的路线。
    当高据定军山上,看到敌军设寨之后,黄忠笑了。
    诱敌之计已然成功,张翼等诸将便纷纷请战,要求全军出击,攻破赵云所设的营垒。
    很显然,赵云也知定军山易守难攻,己方兵马又少,强行夺山必然不易。
    而赵云又知蜀军轻装而来,所携粮食必然不多,所以他才针锋相对,只设下两寨,守而不攻。
    赵云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要耗到黄忠的粮食,逼其不得不自行撤军,如此,则定军山兵不血刃就可收复。
    黄忠的两万大军越山而来,只带了不足十日的粮食,这也是张翼等将,主动请战的最主要原因。
    黄忠当然知道己军的优劣之势,主动进攻是势在必行的。
    不过,黄忠担心的却是,以优势兵力强行攻破敌寨并非难事,难就难在,若是敌军失利,退回阳平关去死守,自己夺取阳平关的战略目的仍然无法达到。
    惟一的办法,就是将赵云在定军山解决掉,自己的大军趁着得胜之势,跟随着敌方败军一涌而入阳平关。
    在对定军山一带的地形,以及敌军兵将布署等再度进行周密的侦察之后,黄忠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
    根据现有的情报,赵云自率七千兵马守备西营,这也就是说敌方东营的兵力仅有三千左右,防守能力相对要薄弱很多。
    黄忠的计划很简单,令张翼率军八干,对敌方东营围而不攻,借此来诱使赵云西营之军前去解围。
    这个时候,黄忠所率的主力,就可以埋伏于定军山下,对赵云的援军半道而击之。
    赵云欲要援救东营,必须要经过定军山前的一片开阔平地,此间正是黄忠选定的伏击之所。
    而定军山的主峰之后,又有一块天然的大洼地,该洼至少可以屯聚上万人左右的兵力。
    且定军山顶与山脚平南之距,最多不超过两百步,这样一个高差,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正适合山上的伏兵快速冲下。
    黄忠猜想,正是这般地利的因素,才是刘封让他以定军七LU作为破敌所在的原因吧。
    只是黄忠却想不明白,当年刘封攻下益州之后,只在蜀中呆了不到半年就回往荆州,相信他对蜀中的般地利都不见得很了解,却又是如何能对远在汉中的定军山如此熟悉?
    黄忠当然不会猜到,刘封其实压根对定军山的地形就不了解,刘封的那道密计,根据的却是他对那段已然不存在的历史的记忆。
    刘封记得,曾经的历史中,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倾全力发兵攻打汉中,正是在定军山一役,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从而攻破阳平关,打通了进入汉中的通道。
    当年那一役,刘备也是久攻阳平险关不下,最后才不得已将战场改在了定军山。
    所以,刘封就想,既然如此,那就证明定军山地形,对于攻者一方应该有利,所以,他才密授了黄忠这破敌之计。
    刘封觉f以黄忠的用兵之能,只要给他稍加提醒,必然能和当年的刘备一样,悟明这定军山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刘封的料想果然没有错。
    计策已定,次日入夜,备军依计行事。
    当夜,副将张翼率军八千,由右寨而出,对敌军东营发动了夜袭。
    敌军右营守将为吴兰,兵力不过三千,因是兵少,故而在寨外方设鹿角,挖有重壕,工事构筑的也算坚固。
    张翼借着夜色的掩护,多树火把,令军士四下擂鼓呐喊,营造出一副大军来袭的假象。
    待到凌晨过后,夜风忽起,张翼便借看上风口,令士卒持火把攻营,将敌营西北侧的鹿角烧毁大半。
    张冀的虚张声势,还有顺风的火攻,使得吴兰误以为黄忠主力来攻,心惊之下,连派数骑飞奔向西营:向赵云求援。
    赵云恐东寨有失,本来打算去救援,但又担忧天色正黑,敌人行迹不明,怕是中了敌人伏兵,故是一直犹豫未决。
    直到天色将亮时分,赵云连着接到吴兰的数次求救,方才决定率五千兵马离寨,直奔东营而去。
    此时的黄忠,早已率他的万余兵马在定军山后的天洼中藏了一夜,山上夜寒,挨了一夜的冻,天色将壳时,他终于在山顶上瞅见了敌军影子。
    举目望去,只见数干的兵马,正从定军山前匆匆而过。
    显然,山顶的天洼有效的隐藏了黄忠的行迹,使得赵云派出的斤候,并未能侦知敌人埋伏,故而赵云才敢大军急行,毫无提防的从定军山前经过。
    杀机渐露的目光中,熊熊的战意燃烧起来,黄忠仿佛在够感觉得到,手中那柄已然长锈的宝刀,此刻正在兴奋的颤抖。
    这位老将翻身上马,手提着大刀,高喝一声:“全军出击!”
    令旗招展,鼓声如雷,黄忠一马当先,冲向山下。
    身后,一万精锐的蜀军,跟随着这年逾古稀的老将,漫山遍野的向着山脚的敌军杀去。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截杀
    那一骑,如一道黄色的闪电,风驰电掣般杀下山去。。
    此时日方东升,天色并未大亮,正自急行中的敌军,陡然间听得杀声如潮,方自心惊之时,却见无数的敌人,如鬼魅一般突然出现,漫山遍野的从定军山上杀下来。
    就连赵云,此时此刻也不禁心头一震。
    他镇守汉中,自问对汉中,尤其是阳平关附近的地形相当的熟悉。
    可是,纵使如此,赵云也万没有想到,敌人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定军山藏了万余精兵,而自己派出的斥候竟是全然没有侦知。
    此刻,他的数千步骑,正如长蛇般在旷野行进,无数的敌兵居高冲下,顷刻间便杀到眼前,他根本没有时间来列阵迎敌。
    转眼之间,敌人杀到,汉中军被拦腰截威数段。
    野外作战,最忌讳的就是阵形散乱,这般被一冲断,整支大军的指挥系统顿时便被破坏。
    身处队伍前方的赵云,被两千多蜀军包困,与后面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各部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地步。
    失去了指挥,陷入埋伏的汉中军,斗志很快便被击破。各自为战的他们,被来势汹汹的益州兵杀得鬼哭狼嚎,不多时就开始全面的崩溃。
    身陷重围的赵云心中焦虑,他的身边只有不到三百的亲军,他凭借着这三百精兵,左冲右突试图突破敌人的包围,将被断开的几支部队重新连上。
    只是,敌人很显然是有备而来,这些同样精锐的益州兵,在黄忠的指挥下,团结协作,勇敢而战,一次次的阻击了赵云的突围。
    战事从清晨打到近午,大部分的汉中兵,不是溃逃就是被屠杀,越来越多的益州兵围裹上来,厮杀中的赵云一眼扫去,只见目之所及,全都是黑压压的敌人。
    奇袭大胜的黄忠,眼见围阵中尚有一敌将,威风凌凌,暂且无法将之拿下,黄忠猜想那敌将必是赵云。
    斩下赵云人头,自然是大功一件,但黄忠却暂时压下了这份诱惑。,比起斩杀赵云,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赵云虽败,但阳平关尚有五千多守军,倘若这些敌军闻知定军山主将失利,依1日闭关自守,等待大批的援军从关中南援汉中,那自己今日这场奇袭,依旧不能达成目的。
    顾全大局之下,黄忠遂留四千余众继续围杀赵云,自己则率六千多精锐,尾随着败逃的敌卒,一路向敌军西寨追击。
    这般混乱的局势下,西寨守军闻知中计,又不知主将赵云的生死,战斗的意志很快土崩瓦解,仅存的千余兵马,会同那干余败卒弃营而去,纷纷的向阳平关方向逃去。
    黄忠大军破寨而入,紧追不舍。
    败逃的敌军逃到沔水边时,因过河不得不放慢速度,便被尾随而至的益州兵大杀一通,数干残兵在涉水过河的途中,被岸上的益州兵当成活鞍子般肆意射杀,整条沔水都被鲜血所染。
    沔水用是汉水上游走源的一段,水并不深,黄忠在大杀一通后,涉水过河,沿大路直奔阳平关。
    关上的守将不知定军山战势,但见己方的士卒奔归,便打开关门,打算放败军入关。
    当千余败卒,你争我抢的挤大关城大门前时,尾随而至的益州兵骤然杀到。
    守军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欲关闭城门。
    只是,为时已晚。
    拥堵于城门与吊桥门的败卒,眼见追兵又至,旨是不顾一切的往城门挤去,如此一来,你推我搡,反而把城门越堵越严实,根本无法关闭。
    片刻之后,益州兵杀到,从吊桥一直杀到城门下,再驱赶着残存敌人,一直杀过城门,杀人阳平关中。
    关城既破,区区五千军心惶乱之军,如何能敌得过黄忠手下这帮虎狼之土。
    黄忠一马当先杀人关城,一直从城东杀到城西,大刀所过,血流成河。
    驻扎在关西的万余益州军,但见阳平关大乱,便知是主将黄忠得手,遂尽离营寨,从关城之西发动进攻。
    内外夹击之下,五千守军或死或降,当黄昏降时之时,黄忠终于是将他的大旗插在了阳平关的城楼之上。
    残阳西照,苍凉的土道上,全身浴血的赵云,单枪匹马匆匆的东行。
    他很痛苦。
    今天发生的一切,直至此时,都如同梦境一般,让他恍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为何会中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又是如何把号称天险的阳平关丢掉。
    赵云坚信,黄忠那老匹夫,若论勇武倒也勉强可与自己交锋,但说到智谋,他却决计的不相信这老小子会想出这般构思精妙的计策。
    赵云隐隐觉得,黄忠的背后,必定有高人在向他支招,但他却万万不会想到,他所猜想的所谓高人,竟然会是千里之外的刘封。
    天黑之时,赵云马不停蹄的退回了南郑。
    一城的军民,在听闻到阳平关兵败的消息之后,无不震惊错愕。
    阳平关一失,这意味着益州军不仅打通了进入汉中的大道,而且意味着掐断了关中军人汉中的最便捷的一条道路,就算关中派援兵南下,也只能走斜谷等崎岖难行的谷道这也就是说,阳平关失守,汉中理论上已经无法再守。
    况且,南郑城中只余下不到三千的兵马,光凭这点兵马,光守南郑都成问题,更何况是诺大的汉中。
    在这种情况下,南郑的文武都主张弃守汉中,从斜谷撤往关中,但他们的动议却皆被赵云断然拒绝。
    赵云很清楚,眼下刘备的主力尽在并州,雍凉二州留守之兵屈指可数,一旦他弃守汉中,黄忠的蜀军北出秦岭,关陇一线将无兵可守。
    如此所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权衡之下,赵云决定以三干之兵固守南郑。
    只要守住这座汉中的治所,黄忠的蜀军就无法全力出击关陇,这样的话,只要能守得十天半月,就可为刘备的主力回援汉中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赵云相信,只要刘备的大军能及时的进入汉中,必能击退黄忠,重夺阳平关。
    赵云身为汉中镇将,握有兵权,又素有威信,他坚持不弃汉中,诸文武官吏自然没办法。
    黄忠在定军山一役大败赵云,顺利的夺取阳平关后,两日之后,便率两万大军沿沔水大道东进,进入到汉中平原。
    此时,沔阳、黄沙、褒中等县皆只剩下几百郡兵,面对着大胜而采的几万蜀兵,诸县震怖之下,无不开城投降。
    黄忠兵不血刃夺取汉中西部数县,几天之后大军进抵南郑,将这座孤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舞###千里之外,野王前线。,刘封和刘备的二十多万兵马,在野王城西十佘里的战线上,整整已经麈战了近一个月。
    先是刘封因为沙摩柯之死,一怒之下传令备军出击,对刘备军诸营展开了猛攻,土山、箭楼、夜袭、火攻,诸般战所无所不用其极。
    刘备方面,马超的大胜鼓舞了其军土气,他以冷静而老练的态度,沉着的应对下了刘封军持续十日的猛攻,并抓住时机,果断的采取反击。
    十几天的战斗,双方互有得失,损兵备有数千,两方的战线和营垒都备有易手,但最终还是没有能改变整个战局。
    十天的猛攻之后,刘封军的攻势渐渐进入强弩之末,在士气下降的情况下,刘封不得不下令停止了进攻,改以小规模的骚扰战。
    至于南岸的魏延所部,在前一番的渡河战失利,损折了沙摩柯和数千的蛮军之后,.虽然又进了几次渡河的尝试,但因马超西凉骑兵强大的机动力和冲击力,魏延的数番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
    双方在河内一线,进入了僵持局面,无论哪一方,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击破对手。
    刘备军,中军大帐。
    “兄长,孔明军师编练的一万新军已经到了。”张飞兴冲冲的从帐外而入,大声叫道。
    帐听刘备精神为之一振,向旁边的法正笑道:“孝直,我军凭添了这一万的生力军,依我看,现在该是我们发动反击的时候了。”
    连连化解了刘封军的进攻,经过十余天的偃旗患鼓,刘备和法正已经酝酿着以一场反击来结束河内的战事,把刘封彻底的赶回黄河以南。
    刘备之所以一直未采取行动,正是在等待着这一万的生力军。
    法正捋须笑道:“刘封屡战受挫,眼下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土气正盛,又新添一万兵马,依我看,现在确实到了反击的时候。”
    听得此言,张飞血脉喷张,囔道:“兄长,这一万兵马就交给我吧,这次我要杀人刘封的中军,亲手斩了那狗贼,为我二兄报仇。”
    提起关羽的仇,刘备的脸上立刻愤色涌动。
    “好,我便命……’
    刘备正准备慷慨下令时,忽然外面一名亲军急匆匆入内,将一道帛书呈上:“启禀主公,汉中急报,阳平关已失,南郑被围,孔明军师请主公速率大军回援。”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甘心
    不仅仅是刘备,就连法正亦是大惊失色。、QunabEN、coM
    阳平关的失守,汉中的沦陷在即,这是刘备万万也想不到之事。
    在刘备看来,汉中之兵虽少,但有阳平关天险在,即使蜀中之敌有雄兵十万,亦撼不动阳平关分毫。
    刘备惊愕之下,急是询问阳平关之战的经过。
    当他听了整个战役的经过后,整个人从惊愕变得沉默下来。
    “主公,汉中若失,关陇有危,看来这河内之战是没法再打下去了,我们必须从速退兵才是。”法正不安的进言道。
    “胜利近在眼前,我不甘,不甘心啊!”
    刘备愤恨之下,拳头恨恨的捶击着案几。
    刘备当然不甘心了,在他看来,击败刘封是近在眼前之事,此战若胜,即使不能一战定成败,亦足以将刘封的兵马驱回大河之南。
    这样的话,他不仅仅能够夺取汉帝这面政治大旗,而且还可以一举荡平河北诸州。、但是现在,若他就此退兵的话,不但是等于把汉帝拱手让给了刘封,而且等于把冀幽等河北诸州一并相让。
    倘若让刘封再夺取河北,那么双方的实力对比便将急剧的拉大,仅仅据有凉雍并三州的他,焉能与据有十州的刘封再相争雄?
    然而,若不回军,汉中一失,则关陇的根基便要动摇,根基若失,即使他在河内击败刘封,即使他夺取了汉帝,那又如何呢。
    这一道情报,转眼间让刘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退兵,还是不退?
    刘备踱步于帐中,苍老的脸上,诸般复杂的情绪尽显于色。
    “主公,形势逼人,瞬息万变,我们拖不起呀。”法正焦急的催促着,试图令刘备尽快的做出决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