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荣宠_西木子-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闷酒!?”惠嫔大呼小叫,难得接了宜嫔的话。
  一声低呼完,惠嫔复又一副不可思议的口吻,啧啧有声道:“怎么会是闷酒?四阿哥这样的争气,德妹妹不是应该比谁都高兴么?”说时盯着取代自己坐在上首的德珍,目中再无德珍回宫那日露出的友好,只有满目的不甘与嫉恨。
  惠嫔的声音不大却也不小,正好落入周围人的耳中,皆惊讶惠嫔竟会附和宜嫔,片刻间又省过了味儿来:十有八九是惠嫔恼恨德珍与她争人,不然在德珍回宫头几日,还释出了些结交之意的惠嫔,怎会一夕之间态度全变。
  近日,玄烨除了频频幸良玉,几乎没有召幸其他妃嫔。而良玉是惠嫔宫里的人,惠嫔也因此比他人更能亲近玄烨。但德珍最近虽没有侍寝,玄烨却也隔三差五的去,并且良玉也隔一两日就去永和宫。如此,不难让人猜测是德珍颇受眷顾,虽与她救驾有功分不开,却也少不得良玉的关系。
  不过这样一番心思辗转后,众嫔妃心思又回到宜惠二嫔话上,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德珍。
  玄烨高居上位,目光所及自是一殿之众,察觉不少目光看向德珍,也顺目看了去,正好看见德珍手执玉杯在案。眸光低垂在手,不见喜亦无忧。他一眼毕,脸上的笑意却淡了些许。皱眉问道:“德嫔,怎么只盯着酒杯不饮。可是不喜这玉泉酒?”
  话音落时,佟贵妃正带了被侍母抱在怀中的禛儿回位,听到玄烨说的话,立马善解人意道:“若德妹妹不喜饮玉泉酒,就让重新换中酒上来便是。”
  德珍深深的吸了口气,抬头向玄烨展颜一笑,而后亲手执壶一杯酒。起身向玄烨和佟贵道:“臣妾入宫时日尚浅,第一杯敬酒本该由荣嫔姐姐举杯,但臣妾想着荣嫔姐姐身子不适,所以斗胆敬上第一杯酒。恭喜皇上娘娘得此佳儿,并祝皇上娘娘万福安康,共享子息天伦隽永。”说完歉意的看了眼荣嫔,仰头一饮而尽。
  佟贵妃眸中眼波微微一动,执着玉杯朝德珍颔首一笑。复又转头笑看向玄烨;玄烨有所感之,对佟贵妃回以一笑,又微有意外的看了德珍一眼,方与佟贵妃一起一仰而尽。
  德珍放下玉杯,面带怡然微笑。一面扫过一殿之众,一面缓缓回位坐下。
  目光掠过对坐的荣嫔,见荣嫔向她友好一笑,心晓荣嫔是不介意方才,德珍也忙对荣嫔一笑。却见坐在荣嫔下首的宜嫔,抿着唇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唇角含着一丝嘲讽的笑意,德珍只作没看见,若无其事的敛回眸光。
  惠嫔以临靠之位的德珍可以听见的声音,怪腔怪调道:“样样巴着不放,难怪入宫仅两年就得了主位!”
  德珍置若罔闻,神色从容的笑道:“荣嫔姐姐因身子不适不宜饮酒,按理说第一杯酒应该由惠嫔姐姐敬,可今日妹妹代替惠嫔姐姐平时的席位,若是不率先敬第一杯酒岂不是妹妹的不知识趣了?”
  惠嫔无从反驳,冷冷一声哼过,便是笑盈盈的执了酒杯起身。
  德珍回身低头,笑容刹那消失。
  随着敬酒展开,宴会渐渐转至高潮;待皇太后离开,宴会俨然已入高潮:殿中丝竹声悦耳,艺人载歌载舞,众人饮酒阅赏,到处纸醉金迷,满目繁华盛景。
  眼见侍母已带着禛儿离开一时,德珍控制不住的一阵难耐,便以仰醉为由悄退席间。
  出了热浪、酒香、人声……夹杂的大殿,外面冰寒的冷空气迎面扑来,德珍打了一个明显的冷颤,却半步不歇的走在泛着银光闪闪的回廊间,径直向后偏殿那院落的更衣休憩间走去。
  乍满一地积雪的回廊下,不时有御前侍卫目不斜视的巡视而过,还有几个小太监笼着袖子低头来回,发出一声声清晰的踏雪之声。德珍扶了小许子的手,好似没听见那雪声般一路疾行,直至行入后偏殿院的院子里,她才被院子里的寂静仿佛一下怔住。
  “主子?”德珍一路上莫名其妙的紧赶慢赶,反要快拨于永和宫更衣间的时候停住,小许子不由疑惑的试探问道。
  德珍没有说话,目不转睛的盯着正北方的殿宇,那有柔和的光亮透窗而出,还有……她的禛儿也在那里。
  小许子顺着的目光一看,顿时反应过来,心下不由一叹,望着德珍正要出声相劝,身后忽然传来一个迟疑的声音:“您是……”混着夜风的声音难以辩驳,小许子立时转身肃声一喝:“谁?见了德嫔娘娘还不——”戛然而止,下一瞬已是惊喜道,“福英姑娘,原来是您啊!”
  廊檐下的五彩宫灯,照着的青衣妙龄女子,不是福英可又是谁?
  德珍也回身看见了,虽每日去承乾宫能看见福英,但能在私底下这样遇见却是极少,而她又不出于顾忌不能让福英来见,此刻自是悦然的笑道:“福英。”
  福英提着一个漆红的食盒,连忙上前行了个福礼道:“娘娘,夜深露重,您怎么连件斗篷也没穿就到外面来了?小心着凉。”轻柔的声音带着温软的关怀。
  德珍却是一怔,面色如常笑道:“贪杯了,出来醒醒酒。”看了一眼福英手里的食盒,又道,“这次皇上将一皇室宗亲全聚了起,不止为了四阿哥的周岁礼,也是为了庆天灾过去的事,估摸离宴席结束还早着呢,这冬夜着实不好熬,你要得用些吃食才是,本宫也该回更衣间用一碗醒酒汤了。”
  回更衣间?
  永和宫宫妃的更衣间,设在这里的右跨院,德珍现在却站在左回廊,这是要回更衣间么?自然其意不言而喻,福英看着德珍笑容坦然,她只福身告退:“小阿哥这会儿睡得正香甜,不过也要人看着才放心,请容奴婢先行告退。”说罢错身而过,提着食盒回了有禛儿酣然而睡的殿宇。
  德珍欣然含笑的目送福英走入殿宇,眼睛却一分也不愿移开,对小徐子吩咐道:“本宫在这等你,你去更衣间拿一件披风过来,然后我们就回去。”
  小许子欲言又止半晌,相劝的话终是没出口,便领命而去。
  小许子的脚步声消失在暴风积雪的冬夜,这里只是一个寂寥无人的院子,不用在以笑遮掩一切悲伤,德珍不是春风得意的新晋德嫔了,也不是殿中那个巧笑倩兮的宠妃,只有凄然的呼唤自她唇间溢出:“禛儿……”
  哽咽在心头一夜的名字唤出,德珍终也无力的倒向朱红廊柱上,然而意料中的冰冷廊柱未撞上,只感双臂骤然一紧,接着一个略含急切的男音在耳畔响起:“小心!”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冬夜私语(中)

  是个陌生男子!?
  德珍心底遽然一惊,这一带是宫妃的更衣间,怎会有个男子突然出现?而他又在此隐藏了多久,自己竟然一点也没察觉。一念之间,心中越想越惊骇,她强自镇定下来,转身甩开男子的手,色厉内荏的喝斥道:“大胆!竟敢擅闯内廷!”
  风中摇曳的宫灯下,是个身披黑色氅衣的高大男子,他俊朗的面孔与玄烨略有相似,但一身唯武将特有的肃然之气,让人一眼就认出是裕亲王福全。德珍这才松了口气,又自知失礼与失态,微觉有些窘然。
  福全似看出了德珍的窘状,退后一步拉开之间的距离,淡淡道:“让受惊扰,是本王疏忽。”言语虽然带着歉意,语气却听不出半分,如炬的目光亦丝毫不减锐利,令人不觉得震慑于其势之下。
  德珍暗自心惊,离上次自己偶遇到福全不足两年间,他竟历练如此,难怪以前父亲常说军中最能历练人。不过想到自己两次三番在惊遇福全,这一次又是自己失落时,心中自是微有些不舒坦。按压下那些情绪,她状似无意的拂去面上泪痕,只当夜黑对方看不见她哭过,便欠了一欠身道:“王爷哪里的话,是本宫大惊小怪了。”
  听到德珍自称“本宫”,福全浓眉一扬,不怒自威,“本宫?”
  德珍微笑应对,道:“听说王爷三日前才班师回京,应该不知道本宫这月中旬,得太皇太后垂怜,刚晋为永和宫主位,赐号德嫔。”
  福全闻言,想起殿内坐在皇太后下首面容模糊的女子,以及适才那一名宫女并一名太监对德珍称谓。锐目中闪过一丝明悟,心下却掠过一丝诧异:他今年年时回京闻皇四子诞生,生母乃是宠极一时的德常在。后因恃宠生娇而失宠于玄烨,皇四子也由此交予佟贵妃抚养。他本来源于那方宋梅锦帕及越级晋封。记得宫中的德常在就是曾遇过的宫女,待闻得失宠又失子便知她以后的下场,却没想一年不到不仅东山再起,还打破惯例得晋为一宫主位。
  一瞬思及此处,福全眉心不易察觉的一蹙,本就清冷的声音也更冷然,“本王方才失礼。望德嫔恕罪。”
  福全身份不同一般,除了是玄烨的胞兄,更是本朝肱股之臣,哪是她小小一个正三品的嫔。可以生受一句“恕罪”的话。于是,德珍忙又欠身一礼,“方才本宫微有酒醉,脚下差点不稳摔下,全凭王爷出手相助。实该本宫相谢才是。”知福全身份非凡,必是在此附近有更衣间,也不去问他为何在此;再念及福全一副面无表情的面孔相对,她也不愿被人看见落个结交外臣的流言,当下接着道。“不打扰王爷了,本宫先行告辞。”
  福全沉默相对,却再退开一步,让出了出回廊的石阶口。
  德珍也是不语,只颔首以示谢意,随即略略敛颌上前,至福全跟前右转,髻上两串垂及肩胛的米粒状东珠流苏摇颤不已,映着洒向石阶的冰凉月华反射出一道亮芒,闪照得德珍白皙若瓷的面孔皎似冷月,衬着颊上未干的晶莹泪痕。
  福全目光一震,脑海中蓦地闪过一抹颓然倾倒的纤细身影,他下意识的道:“不论以前德嫔是为何失去了对四阿哥的抚养,但是四阿哥如今已是佟贵妃之子。”话几不可察的一顿,有神而坚毅的眸光忽然恍惚了一瞬,紧抿的薄唇呢喃道,“……还是佟家的外孙。”
  德珍身影猛地一僵,想起她自救驾有功起玄烨从未提过禛儿还予她,想起今晚大殿上佟贵妃与禛儿母慈子孝的一幕,想起今夜佟贵妃之父俨然以禛儿的外公自居,而她又怎会忘了佟贵妃之父就是玄烨生母的亲兄长,佟家更是玄烨的母族!要保佟家在朝廷中的地位,除了一个身居高位的宫妃不行,还需要有一个代表佟家的皇子。
  禛儿,一个没有母族势力的皇子,却又有一个一宫主位的生母,作为佟家的皇子外孙,无疑是一个令玄烨和佟家都满意的结果。如此,玄烨又怎会让禛儿重新回到她的身边呢?
  可笑,她也是从今日这场不下于太子周岁礼的宴席,才彻底明白了这一切。
  德珍深深地吸了口凉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她骤然回头看向福全,不卑不亢的一礼,而后道:“谢王爷提醒,可事无绝对。”虽然今日大宴后,全天下人皆知皇四子是佟贵妃的孩子,更是佟家的外孙,但来日方才不是?又岂知禛儿不会有回认生母的一天!
  福全眉头又皱了皱,在德珍直直的眸光下,他目光却转向了别处,声音依然淡漠的道:“本王方才多言,德嫔可作未闻。”说罢转身便走。
  德珍见状微愕,随即想起二人萍水相逢,也就默然的向石阶走下。
  二人同时相背而行,却不及一步走出,只听一个女音慌忙响起,“王爷,让您久等了。”一言未了,女子的声音又不确信的惊讶而起,“德嫔娘娘!?”
  德珍闻声止步,转头向过看去。
  只见右跨院的垂花门处,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妇人匆忙跑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怀抱两岁大男童的嬷嬷。主仆二人行至跟前,妇人似乎见到福全凛然的面孔,面上明显的闪过一抹惊惶,连忙向福全怯怯的一礼,“婢妾给王爷请安。”
  福全微微点头,只“恩”了一声,便往旁移了一步,沉默的伫立回廊内侧。
  妇人倒似明白,立即从福全让开的地方上前,向德珍行礼道:“婢妾杨氏参见德嫔娘娘,愿娘娘贵体金安。”
  德珍看着眼前自称“杨氏”的女子,又扫了一眼在嬷嬷怀中打盹的男童,心中已然明了:这个男孩就是福全唯一的儿子,生母乃是福全的侍妾,两年前因为福全诞下子嗣,升为王府妃妾中的末等格格。而眼前这个妇人,显然便是那格格。
  “都是自家人,免礼吧。”心思一念转来,德珍和颜悦色道。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冬夜私语(下)

  杨氏受宠若惊,平凡的面容上红晕漫漫,言行更显慌乱,“婢妾身份低微,不敢以……”
  福全眉峰微动,碾下皱眉之势,如诉平常的打断杨氏,“既已见过礼,就勿在此叨扰了。”
  杨氏一愣,神色间已生几分不安之色,连忙声如蚊呐的低声应了,不再多言。
  福全神色冷肃,向德珍告辞道:“方才打扰,本王先行。”
  德珍颔首一笑,拂去了眉宇间的一丝不喜之色。
  福全目光依旧锋锐,一言不发的扫了眼杨氏,默然走向嬷嬷道:“本王抱孩子,你去扶杨氏。”说完动作生疏的抱过小男童,却不妙的将小男童微微惊扰,小男童立时扭着身子哼叫,福全高大的身形瞬间一僵,好在须臾间小男童又酣睡了,福全这才阔步朝回廊外走去。
  杨氏见状,赶紧向德珍福了个身,携着嬷嬷的手追了去。
  福全习武多年,步伐沉稳矫健,杨氏内宅妇人,自是碎步徐行,二人本该步伐相差甚远,杨氏却亦步亦趋跟着福全,之间相距仅有半步之遥。
  德珍微觉意外,不由目光下移,片刻已是了然。
  原来如此,方才倒是她目光短浅了,竟反感福全对杨氏的态度,以为他嫌弃杨氏言行扭捏,却不想他为杨氏做到了此,不仅空了嬷嬷去搀扶杨氏,还刻意为了杨氏放慢脚步,如此又何恐雪路难行?
  想着内心颇为触动,居然犹生一番怅然,心觉玄烨处处予她的面上风光,倒不如福全对杨氏的默默关怀。也许这只是她的错觉了吧,仅是因对杨氏的一分羡慕,明明与她相似的卑微出身,并有裕亲王府唯一的子嗣。却没有同她一样母子分离。
  兀自沉溺在这分淡淡的伤感中,小许子气喘吁吁的声音传了来,德珍摇了摇头。甩去脑中思绪,转身走下回廊。
  小许子抱了一件青羽缎斗篷。深一脚浅一脚的踩雪而来,见德珍从打了霜铺了雪的石阶走下,生恐一个不小心脚下打滑,他连忙跑上前搀扶德珍走下地站稳,这才一面掸开怀里的斗篷一面说道:“主子,可是要回去了?”
  德珍任小许子为她披了斗篷,她回头望了一眼泛着柔光的更衣间。点头道:“出来久了,也该回去了。”说罢携了小许子的手,转身正欲举步而行,抬头却宜嫔在两个宫人的搀扶下出现在院门口。
  见德珍看见自己。宜嫔朝德珍嫣然一笑,转身走入最近的回廊。
  跟在宜嫔身后的两名小宫女,立马一个拂去了栏板上的积雪,后一个忙又并排置了两个坐褥,小心翼翼的伏侍了宜嫔坐下。
  德珍见机知意。携小许子的手走了过去。
  宜嫔坐在挂了宫灯的檐下,身上嫣红白狐狸毛斗篷,映着流转的灯光更生滟色。她却浑似不知一般,闲闲的轻抚着掐丝珐琅手炉,半狭着飞斜的凤眸望向德珍。慵懒一笑,“妹妹果然在此。”
  德珍心中微凛,暗忌宜嫔果真已十拿九稳禛儿是她的弱点,不免有些不虞。于是扫了一眼宜嫔身后的宫人,轻扬起唇角道:“在别人的地方,姐姐也这么大的排场,真是让人好生佩服。”
  宜嫔听了轻讽也不生气,伸手微抚了一下涨鼓的肚子,慢悠悠道:“若不是与妹妹见上一面不易,本宫又岂会冒险来此。”说时懒懒抬眸,身边侍立的嬷嬷会意,当即领着周围四名宫人退开回廊。
  宜嫔睨了一眼小许子,看向德珍又道:“妹妹站了已久,不如同本宫一起坐坐。”
  德珍亦看了一眼小许子,便径自走向另一边栏杆,小许子心思一转,这就拿来宜嫔身边的坐褥,如法炮制的置在另一边栏杆上,又伏侍了德珍在上面坐下,方才打了个千儿退下。
  不一时整个长长的回廊里,只有德珍与宜嫔相对而坐。
  宜嫔看着坐在对面的德珍,低低嗤笑一声,半假还真道:“也是,你我素来不和。若本宫有个好歹,你只怕难逃干系。尤其是本宫自始自终都不曾改过——”话锋陡然一转,冷凝的盯着德珍,“要除你的心!”
  德珍只觉身上骤然一冷,好似被一条阴冷的毒蛇盯住般。不过她只心悸了一瞬,已松快而婉转的笑了,“可惜你已过了最好的铲除时机。”如是,她便有了蛇毒的解药,毒蛇对她亦不再有生命的威胁。
  宜嫔冰冷的神色一怔,片刻森然道:“不错,本宫就因那时未除掉你,现在每每想起都悔不当初!”她一字一字的切齿而出,天气冷,从唇间溢出的温热呼吸,化作了袅袅白雾飘散起,掩去了她脸上那丝丝的戾气,只看见她妩媚而惑人的笑道:“不过现在不同了。”
  德珍静静的看着宜嫔,神色如常,心中却生起一丝忌惮:纵使良玉容貌胜过宜嫔,却远没有宜嫔的媚人之态,要用良玉取代宜嫔的宠,只怕太多人打错注意了。当然,也包括她。
  宜嫔迎着德珍的目光,抬手扶了扶髻上金钗,笑容依旧:“本宫收了你的金钗,就明白妹妹是识时务之人。”目光望了一眼远处的更衣间,愈发自得意满的笑了,“只要你我二人联手,相信妹妹很快就能母子团聚。”
  德珍的唇微微一启,在宜嫔要道出辛密计策之前,她平和的截断了宜嫔的话道:“不过是一只寻常的金钗罢了,姐姐想远了。”
  宜嫔笑容猝变,冷冷道:“你想出尔反尔!?”
  德珍不以为忤,从栏板上起身,一步一步缓缓走至宜嫔跟前,眼尖的看见回廊下宜嫔的宫人紧张的盯着自己,不由轻声一笑,泰然的对宜嫔道:“不是本宫想出尔反尔,而是这半月以来,本宫安于现在的一切,不愿再冒这个险。”抬头亦回望向更衣间,声音在如吼的风中飘散,“至于他,只要还在这个宫里,也就是了。”
  一语言毕,德珍蓦然扬声唤道:“小许子!”
  小许子闻声,立马跑入回廊,躬身扶住德珍的一只手。
  德珍向宜嫔微微颔首,道:“姐姐慢坐,本宫先行告辞。”话落目向前方,携着小许子的手举步而行。
  宜嫔双唇紧抿,竭力压住怒气,“乌雅氏——”
  仅让宜嫔唤得一声,德珍突然止步回首,郑重其事的宜嫔道:“不过你可放心,你我在这一次决不会为敌。”说着微微一笑,笑容清浅散漫,“说不定还会帮个一二,做一个顺水人情。”
  这次说完,德珍再也没有半分迟疑,便带着小许子走出院落。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酒阑人散

  悄然回到大殿,仍是觥筹交错,一片锦绣繁华。
  秋林见德珍一身寒气回来,忙将一个小手炉塞了过去,凑耳担忧道:“主子,您出去了这么久,还一样御寒之物也不带,这冻着了怎么办?您现在可不比以前,等回宫后不连夜召了太医来看一下,真是放心不得。”
  德珍捂着手炉,抬眸笑道:“本宫哪有那么弱不禁风,这不是好好的么。”
  秋林想起文白杨的嘱咐,还要再说话,玄烨正好将注意从殿中歌舞转开,看向德珍道:“朕方才见你一身轻简的出去,还以为一会儿就回来,怎么是去了这般久?也不忌讳夜深露重。”再平淡不过的话语,却是关切之情溢于言表,霎时吸引了沉浸在歌舞中的诸人,皆有意无意的分神留心过来。
  “臣妾不胜酒力,是想出去醒醒神。”德珍凝望着玄烨,温声细语道,“但贪念寒冬的冷月别有一番景致,一时就看得入迷了。”
  玄烨沉吟道:“殿内热浪暖香袭人,外面冷月寒霜沁心,论起二者截然不同,又各有千秋。但后者比起前者的俗世尘烟之气,更多了一分难得的清雅。”言罢复又眸中带笑的凝睇德珍,莞尔的语气中噙着一丝亲昵,“朕的德嫔,倒是一个雅人。”
  德珍腮颊微红,轻轻覆下眼睫,道:“古有文人雅士踏雪寻梅,臣妾这不过是沾了个边,改成踏雪赏月罢了。”
  惠嫔忽然转头插言道:“什么踏雪赏月、赏梅的,臣妾只知道外面天冷,才不愿出去挨冻呢!”眼眸缓缓转向玄烨,眸光似灩灩春江水,“所以臣妾就是那俗人,这该如何是好?成不得皇上中意的德妹妹那样。能做不食人间烟火的雅人。”
  德珍温婉一笑,“身在凡尘俗世中,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而且皇上中意惠姐姐的地方。妹妹也是没有的。”和悦的看向惠嫔,“惠姐姐您妄自菲薄了。”说完转回目光。见玄烨眸若星辰的看着自己,心中自然明了,她目中亦含着一丝脉脉情怀,回视玄烨一笑。
  佟贵妃自殿中歌舞里回眸,执起面前的玉杯,不经意看见相视而笑的二人,目光一片波澜不惊。只闲情雅致的饮酒。余光,却从德珍身上掠过,略略在惠嫔身上一停。
  惠嫔正勉强在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