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年歌行-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没说话的华锦开口了,她望向萧瑟,语气中有微微的怒气:“萧大皇子,你事情交代完了吗?”
  萧瑟愣了一下,随即缓缓点了点头。
  “那就给我睡吧!”华锦手一挥,一根银针插入了萧瑟的天灵穴。萧瑟双眼一晕,直接就睡了过去,雷无桀急忙扶了一下整个人瘫倒下去的他。
  华锦叉腰骂道:“一个随时要死的人,话还那么多!”
  “海外蓬莱岛,遗世见仙人。”无心轻身吟道,“替我与萧瑟说一句,期待我们再相逢的那一天。”无心一步跃出了麒麟阁,又一步跃上了对面的屋檐。
  “愿与君重逢!”唐莲和雷无桀同时说道。
  大量剧透
  明德二十三年,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们执着黑伞走进了一片烟雨之中,他们手里拿着一张栩栩如生的画像。他们默默地记下了上面的面孔,持剑踏马上阵,将手里的画像丢在了风雨之中。
  画像被雨打落在地上,上面的字迹模糊开来:永安王萧楚河,杀无赦!
  天启城,一千虎贲郎踏城而去,为首之人,手持长刀,一身金衣,面目俊秀如天上皓月。
  宁止军城,一千叶字营拔出双刀,对天长喝。
  一身黑衣的沉稳男子平静地说道:“我是唐莲,我是唐家人,却为萧氏人而来。我没有暗器,只有七杯酒。”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唐莲将七杯酒放在长桌之上,一字排开,“这是传自酒仙的七盏星夜酒。”
  “请君饮之!”
  一柄银色的长枪插在地上,一身素衣的女子站在其后,她的面前,几十个持剑的杀手策马而立,迟疑着不敢向前。
  “我以一枪入逍遥,助你重登天启乘龙位。”
  “是啊。我就算死,也是为了朋友而死!”一身红衣的少年拔剑怒喝。
  他手中之剑发出震天长鸣。
  面前的那几十柄长剑瞬间挣脱了剑主的手,朝天怒飞而去。
  “这就是我的剑。我的剑心!”红衣少年持剑怒挥,几十柄长剑当头砸下。
  青衣的年轻人在那座高大的城墙前停住了马,他的身后一片疮痍。
  “我回来了。”他轻身说道。
  寂静无声。
  “我回来了!”他忽然拔棍怒吼。
  他的身后,千军万马奔袭而来,他们拔出长剑,与他同吼。
  那一刻,天启震动!
  千金打造的赌台之上,一身锦衣的年轻人忽然振臂一挥,高呼:“止!”
  他的身后,同样一身锦衣的伙伴们,应喝道:“止!”
  场内顿时鸦雀无声,宾客们全都愣住了,不知此时发生了什么。
  此时,那些人猛地一挥,将身上的锦衣丢在了地上,露出了锦衣之下的一身麻衣。
  那是最粗的生麻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的丧服——斩衰。
  为首的年轻人举杯,身后之人同时高呼,声音中满含悲怆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为首的年轻人将酒杯中的酒洒在了地上,他早已泪流满面,却仍忍着悲怆。
  “就如你们所愿,用血,染红这座天启之城!”


第195章 龙运乘天
  几百年前,佛教由西传入中土,佛教尊师们四处施道,以心中善念普化众人,短短几十年内,得信奉者无数。然道教却称,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佛道之争由此开始。
  一争,便又是几百年。
  这几百年里,当权者多信奉道教,因为道教重长生,佛教讲苦行,多不为君主们所喜。所以常常出现毁佛烧寺的残暴行为,然后北离自立国以来,从来都是佛道并重。佛教、道教均由天启鸿胪寺统管,主事之人为鸿胪寺卿,如今此位空悬多年,由掌香监暂任之。但是如今的鸿胪寺能统管佛教,却不敢妄言道法。因为天启城内钦天监的存在。
  钦天监在名义上只负责皇朝大事的占卜,以前只是个很小的部门,不过寥寥七八人。但是自从齐天尘继任钦天监监正开始,皇弟对于这个钦天监的信任与日俱增,如今已有门人近百人,被封为天师的有五人,齐天尘更是被奉为国师。据说加上齐天尘,这六位钦天监中的高手每一个都入了逍遥天境,是放眼江湖都难有的高手,是如今坐镇皇城威慑江湖的重要角色。
  然而,那个听起来恍若半个神仙的齐天尘,却是待人和善,说话总是微微含笑。
  “道,无形无相,却又孕育天下万物。道,散即为气,聚则为神。所谓神仙神仙,却亦有不同,《太平经》里将神仙分为六等。”齐天尘笑着轻甩拂尘,缓缓说道,“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坐在齐天尘对面的男子先是皱着眉头静静地听着,随后却微微有些困惑:“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这两位岂不是说的就是当今圣上和当朝太傅大人?他们也算神仙?”
  “没错。这是一种说法,我道家宝书《真灵位业图》则把神仙分为七阶,分别是: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齐天尘举起茶杯,啜了一口,“关于神仙的分类与说法,我们道家典籍众多,说法不一,这只是两类。兰月侯你要是有兴致,不妨今日留下来用午膳,我好好跟你讲讲。那个,讲到晚膳怕是都说不完。”
  兰月侯愣了愣,苦笑道:“国师就莫在戏弄我了。国师心思聪慧,想必知道我问的仙人是何样的仙人。”
  齐天尘摇头:“但闻其详。”
  兰月侯终于不再隐藏,说了出来:“我听有人说三蛇岛之外还有一座仙山,名为蓬莱岛,岛上有仙人,能乘风而起,御风而行,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老。不知国师可知道这位仙人?”
  齐天尘想了想,笑道:“是百里东君与你说的?”
  “不是百里城主与我说的,但的确那人也是从百里城主口中所知。”兰月侯说道,“国师也听过?”
  “自然,百里东君曾与我说起过他在那里的经历,但我曾劝他,莫要再回那座仙岛。”齐天尘终于收起了笑意,神情严肃。
  “为何?”兰月侯闻道。
  齐天尘站了起来,从案桌上翻出了一本书,说道:“此是我道教珍书《无上仙图》,书上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五等仙分别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兰月侯却是听得一头雾水:“国师怎又和我说起这道教仙人分类了,我这外行之人,实在是听得是云里雾里,只觉得高深莫测,却是一窍不通。”
  “别急,这五品仙之中,定能找到你说的那种。”齐天尘继续说道,“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这是天仙,位于道教三十六天最上层的大罗天,自然不会去什么仙岛。”
  “第二类为神仙,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这一类的神仙已无形体,可神通万化,也不是你所言的那一类仙人。第三类,则是地仙,《无上仙图》里记载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
  “那位仙人是地仙?”兰月侯一惊。
  齐天尘轻轻摇了摇头:“侯爷莫急,地仙之下还有人仙,人仙可得长生,却未悟大道,可得一法,但止于小成。虽可延年益寿,甚至返老还童,却终得一死。所以地仙之下,都不再是世人眼前所认为的神仙。这样的人仙,世间不少,青城山几年前仙逝的掌教吕素真是一位,你眼前又是一位。”
  一向处变不惊的兰月侯此时却是大为震动:“国师,国师你已成仙?”
  齐天尘莞尔一笑,摇了摇头:“若真以《无上仙图》所说,我的确已位列人仙。但是按照世人所说的羽化登仙,那种乘云而去的真正神仙,我还远远不及。甚至我也从未见过,也未听过,我的师父没见过,我师父的师父也未见过。不过鬼神之说,终不可妄言。”
  “国师是说,世上根本没有神仙这一说?”兰月侯神色讶异,这样的话竟然从一个修道者嘴里说出来,甚至说这话的人还是当朝国师,道家至尊。
  “我道家的确有不少修炼法门,只要潜心修道,就能得大长生,我太师祖仙逝的时候已是一百七十岁高龄,头发虽尽白依然面若少年。至于人仙之上,天尘未见过,世间若真有,倒也不是不可能。比如那蓬莱岛上的所谓仙人,可能便是世上真正存在的一位地仙。”齐天尘顿了顿,“但还有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兰月侯闻道。
  “他是《无上仙图》所说的第六仙品,鬼仙。”齐天尘放下那本书,缓缓道,“鬼仙,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不入轮回。修道之人欲素成,最后坠入邪道,虽得神通,却失大道,虽曰仙,其实鬼。这样的人,神通已经盖世,但心中神智随时迷失,落得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步,莫说神,连人也不如。”
  兰月侯已听得满头是汗,之前齐天尘所说的地仙已经是虚幻飘渺,令人又心羡又畏惧,而这“鬼仙”,则更令人惶恐不安。他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
  “侯爷莫慌,鬼仙鬼仙,只是听着吓人。终究不是鬼,也不是仙,是人。只是修道入了岐路,若是引路人帮他找到回来的路,也是善人。”齐天尘宽慰道。
  “师尊,师尊。”一个小道童忽然跑了进来。
  “何事?”齐天尘淡淡地问道。
  “皇帝,皇帝陛下来了!”小道童气喘吁吁地说道。
  兰月侯和齐天尘相视一眼,苦笑道:“我这位皇兄,也真是心急啊。”


第196章 北离之主
  话音刚落,一身金衣龙袍的明德帝就已经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着紫衣蟒袍,满头白发披散而下的男子,正是那五大监之首瑾宣公公。
  “参见陛下。”齐天尘和兰月侯急忙行礼。
  明德帝点了点头,走向前在首座之上坐了下来。瑾宣公公跟在身后,与兰月侯相视一眼,嘴角微微含笑,倒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
  “小十四,回天启之后,为何不来平清宫见孤,反倒来了国师这青云殿?”明德帝不缓不慢地问道,话语里听不出喜怒。
  “那个……”兰月侯尴尬地笑了笑,“有些困惑,需得国师解答之后,才敢见皇兄。”
  “哦?那国师可解答了你的困惑?”明德帝望向齐天尘。
  齐天尘微微含笑,并未作答。
  兰月侯叹了口气:“国师高深莫测,好像是答了,又好像是没答。”
  “小十四!”明德帝忽然声音一扬,凛然有君王霸气,“你只需告诉孤,见没见到楚河!”
  “见到了。”兰月侯急忙答道。
  “见到了?”明德帝面色一喜,“在何处?”
  “在江南霹雳堂雷家堡。”兰月侯说道。
  “雷家堡?”明德帝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微微一皱眉,“既然见到了,为什么没把他带回来。”
  “十四也想把他带回来,只是……楚河的身边有几个人拦着……”兰月侯轻叹了口气,毕竟那只是一帮小孩子,自己被他们挡了回来也是颇有些丢了颜面。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明德帝怒道。
  “一个姓雷,叫雷无桀。是雷梦杀将军和——”兰月侯愣了一下,心知那个名字是个禁忌,不能乱提,顿了顿说道,“就是雷梦杀将军的儿子,此人陛下知道,另外还有一个姓唐,叫唐莲,是唐怜月的弟子。”
  “唐怜月的弟子?”明德帝望了一眼瑾宣公公,问道,“你可知此人的来历?”
  瑾宣公公答道:“雪月城大弟子唐莲,虽然还年轻,但在江湖上已颇有些名声,是唐怜月唯一的弟子,后来拜入雪月城,也是百里东君唯一的弟子。”
  “雷家堡,唐门,雪月城。”明德帝眼神中隐隐有怒,“这些江湖人,这么多年了,还要掺和我萧氏皇族的事吗?”
  “倒也不仅仅是他们。”兰月侯接着说道,“楚河自己也并不想回来。”
  明德帝闻言后一愣,随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还是怪孤?”
  “不,楚河愿意回来,不过需得一年之后。”兰月侯说道。
  “他愿意回来?”明德帝先是一喜,后又问道,“那为何还要等一年?”
  “楚河的一身武功和经脉似乎在昔日离天启之时被人所毁,此次在雷家堡中,更是与暗河杀手一战加重了伤势,幸得药王传人和儒剑仙谢先生等相救才无大碍。但是谢先生说,百里东君曾去过一座仙岛,岛上有仙人,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老,能治好楚河的经脉。虽然路上凶险,但楚河却坚持要去那岛上求访一番。”兰月侯一边说着,一边注意着明德帝的神色。
  明德帝先是神色中满是怒色,随后一点点消散下去,却透露出几丝悲凉,他叹道:“孤这么多儿子中,楚河的天赋最高,脾气却也最倔。他这么多年下落不明,总以为是在斗气,就算孤先服软封了他为永安王又召他回天启他也不从,却不知他竟有这样的遭遇。也难怪小十四你也要来找国师,仙人之事,的确天下之大,只有国师才说得明了。”
  齐天尘轻甩拂尘,摇了摇头:“那蓬莱之岛,海外仙人之事,我也只是有所耳闻,是否真的存在,又是否能治得好永安王,都是未知之数。”
  “的确。”兰月侯点头,“而且国师刚刚和我解说了一番,甚至说那上面的可能不是什么仙人,而是鬼仙。虽曰仙,实则鬼,不是什么好东西。”
  明德帝闻言转头,望向瑾宣公公:“瑾宣,你有什么看法?”
  瑾宣公公问道:“不知兰月侯所说的海外仙山,在什么地方?”
  “三蛇岛再往西,穿过一片暗潮,就能见到蓬莱岛。据说隐匿在烟雾之中,若虚若幻,不可名状。”兰月侯说道。
  瑾宣公公想了想,说道:“那三蛇岛每年倒是有些商船会过去补蛇,上面毒蛇的蛇胆运回北离,能卖很高的价钱。上面还有一种蛇,叫金线,这种蛇用剧毒,但它的蛇毒却也能做药,解所有其他蛇的蛇毒。每年都会有商船去那里,但是三蛇岛凶险无比,附近还有海盗出没。去三蛇岛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更何况还要穿过那片暗潮,实在过于凶险。”
  明德帝点了点头:“这些孤也有所耳闻。敢问国师,可治得好楚河的病?”
  齐天尘略微思索了一下后,答道:“能保一命。”
  “好。”明德帝点头,“既然国师有此一诺,孤就放心了。小十四。”
  兰月侯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无奈道:“皇兄有何吩咐?”
  “如今从天启赶去东及,能否拦得住他们?”明德帝问道。
  “我走的时候,楚河的伤势刚刚被压下,所以他们的行程不会太快,甚至此时才刚刚出发,若快马加鞭,是赶得上的。”兰月侯答道。
  “好,那就辛苦小十四了。”明德帝满意地说道。
  兰月侯一张俊秀的脸庞上却是一副欲哭无泪的神色:“皇兄,臣才刚回到天启,连兰月侯府都还没来得及回,您就如此狠心?”
  瑾宣公公忽然开口了:“陛下,臣手下倒是有一人可以去做这趟差事,他真巧在去东及办事的路上。”
  “哦?是谁?”明德帝问道。
  “掌剑监,瑾威。”瑾宣公公说道。
  北离皇帝每年祭祀的时候,身后都会站着四个太监,其中一个持着镇国宝剑,一个拿着传国玉玺,一个手持律法典籍,最后一个捧着青花香炉,这四个大监加上与皇帝一同长大的伴读太监,合称五大监。掌剑太监平日负责皇宫守卫,明德帝自然十分熟悉。那个做事一板一眼,油盐不进的掌剑监,倒的确……
  明德帝点头道:“好。”


第197章 海天一界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身红衣的少年撸起裤管,双腿扎在水中,一柄长剑插在脚边,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自言自语道,“想我就是那坐井观天的河伯,今日见这东及海,才知世间绝境,竟有如此。”
  他正自顾自地感慨着,却听见身边传来“噗嗤”的一声笑,他转过身,见是一穿着布衣的年轻姑娘正蹲在自己的不远处,仰着头望着他,姑娘的皮肤被海风日夜吹拂着有些黝黑,但一双眸子却是明亮如珠,眼中顾盼流转,满是盈盈笑意,姑娘的身边放着一个竹篮,里面放着一些刚才在沙滩上拾来的贝壳。
  红衣少年挠了挠头:“姑娘,我这内陆之人从未见过海,此番一见,不免心中满是感慨,让您笑话了。”
  “听出来了,说话文绉绉的,一听就是内陆的世家公子。”姑娘起了身,晃了晃手中的竹篮,倒出了上面灌入的一些海水,“不过啊,你这才见的哪跟哪呢,你要出了海,真见到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才算是真正见了这东及海。”
  “哦?姑娘这说得我可心痒痒了,姑娘出过海吗?”红衣少年问道。
  那黝黑的姑娘笑了笑,露出一口白净的牙齿:“我们这海边长大的渔民,哪有没出过海的。只不过我是女儿身,不能出海捕鱼,只是偶尔跟着爹爹出去看看。好了,我要走了。你慢慢看海吧。”
  “姑娘去哪里?”红衣少年问道。
  “去渔市啊,前日出海的船都回来了,今天是大渔市。我这点贝壳虽然不值什么钱,拿去卖几个铜板给自己买面铜镜因是够了。”姑娘说道。
  红衣少年一听“渔市”二字,眼睛一亮:“姑娘也带我去看看吧。”
  “好啊。”姑娘爽快地答应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雷无桀。”红衣少年拔起插在腿边的剑,转过了身,“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珍珠。”姑娘也起身向前走去,这名字倒是十分衬她。
  两个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地沿着海岸走着,没过多久就走到了一片停满了小渔船的海岸,岸边站满了渔民,围着排满了两边。那些闻讯赶来买鱼的城民们竞相涌来,和那些打渔归来的渔民们讨价还价。
  有渔民拿起一条小小的鱼,轻轻地摆弄了一下,那条鱼却像是生了气一般,整条鱼都鼓了起来,鱼皮上还有细小的刺,一根根的分外清晰。
  雷无桀惊叹道:“这鱼好有趣。”
  珍珠笑道:“别看小鱼看着可爱,但可不好惹,它名叫河豚,却长在海里,若你不懂它的烹饪之法,回去自己胡乱一做,一口下去就一命呜呼了。”
  “啊?这小鱼有毒?”雷无桀一愣。
  珍珠点头:“对啊,还是剧毒,海边的城民们才会做它。但是也有失手的时候,每年城里都有吃河豚死了的人,但是味道太鲜美,总有人不怕死就是要吃。”
  雷无桀猛地摇头:“那我可不要。”
  珍珠笑着带着雷无桀继续往前走,又指着边上的一条身上满是斑纹的长鱼道:“你看这鱼,身上的斑点像是虎豹身上的一般,就叫老虎斑。肉可嫩了,是深海里才有的鱼类,得去了远海才能捕道。就是我说的那能看到海天一界的地方。”
  “远海?是要到三蛇岛那儿吗?”雷无桀问道。
  珍珠一愣,那卖老虎斑的老渔民却忍不住笑了:“珍珠,这是你家从内陆来的远房亲戚吗?是从说书的嘴里听闻的东及海吧?”
  珍珠瞪了雷无桀一眼,无奈道:“我说的远海也就是出海三四日就能到的地方,你说的那三蛇岛,可是北离海域最外的三座岛。船驶到那里,怎么也得大半个月,何况我们这儿的小渔船哪行的过去,海里大浪一掀,就给掀翻了。而且那是海界,官家也不让去的。”
  “原来是这样。”雷无桀笑了笑,扭过头去,忽然像是看到了什么新鲜的玩意,眼睛一亮,立刻凑了过去,“这么大的乌龟,我也是第一次见。”
  “那是海龟。”珍珠跟了上去,“配海参、大枣,炖汤很好喝的!”
  “怎么说起这些,你总是先说味道呢。”雷无桀用剑柄逗弄着那只海龟,轻声道。
  “不然呢。”珍珠嘟起小嘴,“难道买回来养着啊?”
  “倒也不是不行。”雷无桀一边逗弄着海龟,一边轻声道,“可惜很快就要走了,没时间来养你了。”
  珍珠继续一边带着雷无桀走着,一边为他说着那些从海里补上来的珍物们,也不急着卖自己拾来的贝壳了。不知怎的,从在海边见到这个少年开始,珍珠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好感,可能他望着大海时候的眼神太过于澄澈了吧,像是刚见识这个世界的孩子,而自己,忍不住就想把自己认识的世界告诉这个孩子。
  “对了,你有什么想买的吗?”珍珠问道。
  雷无桀忽然想起了什么,笑道:“对了,我还有两个朋友在等我呢,我得买些吃的回去给他们。”
  “吃的,这里都是吃的啊。”
  “嗯……要是方便做的,你不是说有些不会做,还会吃死人吗?”雷无桀顿了顿,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