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是一个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参天——”
  他发出叹息,自遂古以来,自他得到太元之法后,便一直在这里。
  他并不是归藏,归藏,已经离去了。
  ……
  在太元之后,许多的太上化身,陆陆续续的,感觉到了这种注视的目光。
  浩大,但却迷茫,不带着任何的感情,没有敌意,但也没有善意,就好像是天突然生出了眼睛,呆愣愣的,看着他们。
  任天舒在火桑树下站起身来,日月的光芒照破了这片清山灵谷,然而除去飞鸟游鱼,走兽麒麟之外,便没有任何可以称呼为“人”的生灵了。
  他不知道是谁在注视着他,故而感到一丝奇异,而金乌大圣的化身,已经散去了一百年。
  ……
  叶缘在白衡山中感觉到了这一束目光,他隐隐觉得有些熟悉,但很快,这种熟悉感便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绝对的陌生。
  不,他摇了摇头,下了判断,他不可能见过,或者感受过这一道目光。
  不是大圣,也不是别的什么。
  弟子们的声音响彻,在念诵着经文,他在传道,在教导后辈,然而这道目光,却成为了巨大的疑惑,盘亘在心中的最深处。
  ……
  祝凝心忽然感觉到巨大的恐惧,那仿佛是自最古老时代传来的目光,虽然不带着敌意,但却感觉到自己浑身上下被看了个精光一般。
  没有了秘密,这种感觉十分的不好,她拔出了天子剑,举目四望,但茫茫北海,没有任何的异常,除去远方的龙首巨神。
  ……
  葛由从睡梦中被吓醒,他身边打盹的老羊也打了个巨大的喷嚏,他同样感觉到了这一束目光,首先不明白,难道是上一次卖假货被人逮到了,现在找上门来了?
  如今的他,并不在云原,而是跑到了其余的人世间。
  ……
  大荒灵威宫,仲子光和南宫灵漪同时惊起,两个人面色大变,仲子光惊道:“是昆仑氏?他找到我们了!”
  南宫灵漪在惊疑之后,则是摇头:“不,不可能是昆仑,这道目光没有敌意,虽然也没有善意就是了。”
  “空旷旷……寂寥孤独,渺远……这是谁,好厉害,似乎不是在大荒之中!”
  她的直觉十分的厉害,仲子光面色变了变,仔细感觉之后,这才确认,确实不是昆仑氏的目光。
  ……
  大荒西方之海,北云之岸,有昆崚在此。
  太上昆仑的炁息一遍又一遍横扫天下,那股注视的目光盯在他的身上,让他感到十分的不自在。
  他隐隐觉得,这道目光可能和自己以前去过的某个地方有关联。
  但他并不熟悉这一道目光,这也并非是同为太上的人发出来的。
  是天在注视自己?
  不对。
  “是道?也不对!”
  昆仑皱起眉头,最后的目光向着天墉城眺望。
  似乎要从这天上青城的道影中,看出点什么端倪来。
  ……
  幽黎天内,这道目光同样坠了下去,越过了一切,有数人惊起,感到这股浩大且广袤的注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仿佛都被看在眼中。
  然而下一瞬间,这道目光被遮蔽了,也是自开始以来,第一次被阻挡。
  那位老人出手了,大天尊呼出了一口气,而后用手把它拂散,于是这道目光被阻挡,难以越过幽黎天的壁障。
  “看看天上,看看人间,便是算了,幽冥么,还是保留一些神秘感比较好,阴阳之地,阳世你也不能尽观,更何况阴世只有这一处,你总得给我一点面子不是么。”
  天尊阻挡了天冥之门内影子的窥探,而在冥海深处,碧落大圣的手中托着一株水仙,他的身边,黄泉大圣抬起头,望着幽黎高天许久,才缓缓收回目光。
  “怎么回事?”
  碧落大圣如此发问,黄泉大圣摇头:
  “有人在看我。”
  ……
  无数的太上化身都在惊疑,然而不论他们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探寻,这道自天冥之门内传出的目光都没有收回,就这样看着他们,直至这天地之间,又有清风吹拂了起来。
  那是书的页被翻动了。
  于是天冥之门内的影子消失,那条鱼儿摆动了一下尾巴,同样消失了。
  蝴蝶忽然拍打着翅膀,跟着飞了进去。
  随后,在徐甲,孔丘,以及黄尘三位至尊的惊恐注视下,就这么消失在门的后面,再也没有出来。
  大道之间,玄古岁月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白骨至尊颤抖着,用一种极不可能与不可信的语气在诉说:
  “那只蝴蝶……证道了?”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青影垂云道众生
  深邃的黑,当中藏匿着纯净的白。
  炽烈的白,当中藏匿着污浊的黑。
  巨大的阴阳之图在转动,抛开这黑白,外面便是什么也没有,空空旷旷的,如果不去特意感知,便是如此,如果去感知,那么,依旧只能回归到黑与白之上。
  天冥之门内的眼睛看见了这一幕,然后,阴与阳之中,出现了四道辉煌。
  密密麻麻的,如同虫子,或者说蝼蚁,尘埃一般的东西聚集起来了,那些玩意叫做众生,而这四个,正是四大众生。
  随后,一切如同观花走马。
  有一座道宫在某处不可知之境升起,那是一扇大门,天冥之门中的眼睛看着这扇门户,他不知道,这正是在看着自己。
  从未来而注视过去。
  所谓道宫的出现,是众生的臆想而造化的。
  四大众生认为,那个地方应该有着什么,于是道宫出现了。
  天冥之门也出现了。
  无何有之乡一闪而逝。
  有两尊至高的人物消失在世间。
  从这个时候开始,巨大的光阴流瀑开始毁灭一切,亦是在造化一切,从不朽中开始变得腐朽,岁月开始被催动,直至三大天尊,那尊黑色的,缠绕着金色烈火的大日降临,这是太初天尊。
  太初天尊的身边,分出了两道流光,那其中一个是老者,号曰元始天尊,另外一位是大汉,号曰元始天王。
  这是太初天尊的真我,本我和道我。
  三大天尊陆续显化,共是九个人,于是大罗封天开始了。
  门内的这双眼睛一直在看着,直到某一个影像的出现。
  “斩——!”
  浩大的声音横贯宇世与宙光,上下四方曰宇,故而宇世则是全部寰宇;古往今来曰宙,故而宙光,则是过去未来与现在。
  但这道声音穿过了过去,打穿了未来,镇杀了现在。
  天也在悲恸,地也在哀鸣,四大众生惶惶而逃,天上的骸骨被一剑斩下无数。
  有一个影子出现了,带着最炽烈的青芒,手中提着最凶狠的剑。
  剑号巨阙,过去未来,无有可挡者!
  天冥之门的影子在看着这一切,而后,有惊恐喊声在不断响彻,其中那些是蝼蚁,尘埃中的稍强者,那些尘埃称呼他们为——大圣。
  “龙师,求你饶我一命,过去的一切皆是误会,我愿侍奉你十个元会,还请你剑下留情。”
  那位大圣在求饶,然而迎接他的,依旧是那无情的剑光。
  “龙师已成至人,杀了他,不然我们都要殉葬!”
  有人咆哮,随后,他也被斩了。
  并没有大圣响应,大部分的人都开始逃遁。
  这是宇世与宙光出现以来,第一次大劫,始称龙汉。
  四大众生,被斩杀近似一半,皆死在龙师之手。
  嗡——!
  那柄剑在剧颤,巨阙的凶名响彻天上地下,让天尊也默然,没有出面干涉。
  青芒越发可怕,渐渐化作烈焰,焚烧了一切,仙道的烈火镇压了先天,至最后,光阴与岁月在纠缠,让龙师转过了头颅。
  “至人,神人,圣人,三条道路修到最后……至人观天,你是走错了路!”
  有人发出声音,带着一种愤怒,然后,巨阙挥下,将他杀死,这尊大圣也蹀血,坠落在苍茫之内,化作尘土散去。
  这就是“至人”?
  天冥之门内的眼睛在注视着一切,脑海中蹦出了第一个“念头”。
  于是龙师突然转过身去,那双眸子带着最可怕的杀机,望向了天冥之门内的眼睛!
  没有愤怒,没有痛苦,没有悲伤,没有欢乐,什么感情也没有,仅仅是最原本的杀意!
  一切就此终止!
  巨大的门户关闭,那双眼睛忽然闭上,于是岁月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滔天如瀑般的光阴伟力!
  ……
  那支笔在书上写着,执笔人忽然顿了一下,那书页中,某一页的字被勾掉了,然后,他重新写了一个极其晦涩的字上去。
  所谓逆天改命?
  “有好有坏。”
  水流的声音潺潺而起。
  李辟尘睁开了眼睛,猛然坐起身来。
  鱼的尾巴拍上来,狠狠的糊了这位地祖一个嘴巴。
  而后,这条始作俑鱼,便扑腾着落到地上,三颠两颠,摔到最近的一条小溪里,翻过身来,和大难不死一般,庆幸似的吐着泡泡。
  李辟尘觉得,这条鱼刚刚甩他的嘴巴,一定是故意的。
  “哦,你醒了。”
  依旧是夕阳以及黄昏,依旧是在天荒的土地上,天的尽头,那落日似乎被定住了,就这么挂在哪里,祈求着落下,然而却有人不准。
  “时间过去了十五恒,用当世的计数法,应当是天日,一辰,半刻。”
  执笔人在收拾他的书箱,那本之前把李辟尘吸入其中的书就放在边上,李辟尘看着那本书,却不敢去触碰,只是问执笔者:“刚刚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执笔者的声音带着一种笑意:“你看见了什么?”
  李辟尘极力回忆,但发现,除去最后的一道青影,其他的似乎什么也没有了。
  ……
  各位太上化身的经历没有记住,龙汉大劫亦没有记住。
  ……
  “没有,我忘了。”
  李辟尘脱口而出,随后就突然愣住。
  执笔人笑起来:“是的,忘了是最好的,忘通妄,忘了,便不见妄境,能见到真实,何以真身入妄境?实在是大错特错。”
  执笔人道:“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你忘记了所有,因为你是真正的,不带着感情去看这一切的,从遂古到玄古,从玄古脱离,再到太古。”
  “我即是道,刚刚,那就是道的目光,道在注视着一切,而因为你动了念头,所以你不是道了,天汉把你带回来了,不然就会在过去的岁月中被龙师立毙。”
  执笔人拍了拍那本书,李辟尘抬起头来,看见这本书上写着三个大字,正是他自己的名字。
  执笔人翻开那本书,这本书一共有三十张,前十张全都是空白,中间十章写着十个晦涩的字,看不懂,但每一张的开头都有,而最后十张,又全都是空白。
  “旁人的书,过去和现在,应该都是写好的,但是你却没有过去,所以你是岁月中的死者。”
  执笔人开口:“来到这个时代,道友,作何感想啊?”
  李辟尘不说话,因为不知道说什么,执笔人则是笑:“会好起来的,刚刚算是一点见面礼,你这个人我很喜欢,但是你和我的道路不同,你注定不会好好看看这片世界,是的,世上谁又能和我一样呢?”
  “可我得到了真正的大逍遥吗?道之外,却不是道之上,所以我也很苦,苦在求不得。”
  李辟尘:“书写了众生的存在,还有求不得的事情吗?”
  执笔人:“太一和浑沦都求不得,我不过是道之外,哪怕是到了道之上,难道你就觉得没有求不得之苦了么?”
  “不如临渊结庐,藏在天线之中,山谷之里,那日出一束,那月落一缕,闻清风拂雨,看云卷云舒。”
  李辟尘沉默了,忽然呼出口气,问了一个问题:“洞天之中的天书,也都是前辈写的?”
  执笔人:“是我的书,但没有写任何东西,所谓洞天,就是至真之人。那些书,是他们要写的东西,所谓天书无字,既然化作了至真,便要写下一些东西来。”


第一千零八十章 自古天意高难问,我心归处即故乡
  洞天居然就是至真之人!
  若是换做平时,不论是谁听到,也会震惊无比,但在此时,李辟尘因为还没有从那种迷茫中完全恢复,故而只是怔了一会,而后便恢复正常,好似无事发生过。
  执笔者:“至真只有三十六个,尝试书写世间之书,亦是他们自己的《自传》。这就是至真,不是那种小人间,小世界,而是真正在岁月与光阴中构筑不朽的……【万世千秋】。”
  “这是一个尝试,但是如果写错了,日积月累,最后就会……事实上至真之人已经死了,所以那些知道的人都对于此讳莫如深,不敢妄言,正是因为至真之境如果贸然说出其中秘密,就会遭到烟火与余烬……你知道这是什么吧。”
  李辟尘的声音有些麻木:“天上与人间。”
  执笔人:“是的,但现在不能这么说,要说烟火与余烬的报复,那可是从遂古积累下来的怨恨,所得其力,便承其重,接不下这些怨恨,至真便是死境。”
  这便是大圣化至真的秘密,承载着无数人间,百座“真正人世”的怨恨,纵然是大圣也不敢直面,会死。
  “你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上?死与生是相对的,阴与阳是互动的,你自己想一想,我就不多说了。”
  执笔人点了点沙地。
  李辟尘:“万物应当本从‘诸空’来,诸空见我,我才能见诸空,故而才知诸有。”
  “这个我不是我,而是说……最初的……嗯……无名之君或是无何有之乡。”
  执笔人:“你又不是最初的万物,那时候出现的,是‘道乡’而不是烟火与余烬,哪里有什么天上和人间,你以为那些不可知之地是从何而来?傻孩子。”
  李辟尘忽然笑起来:“至尊,乡……究竟是什么?”
  执笔人也笑起来了:“那是一切起始的地方,所谓蝼蚁们,即大圣自己所封下的乡,他们自称的乡,那是不算真正的乡的,譬如现在有一位名为他化自在的大圣,他所立下的佛字,归处,他自称为雷音之乡,虽然他的法有资格这么称呼,纵然那是极其久远的未来之事了。”
  “你知道洛水,那是天的故乡,你知道无何有境,那是道的故乡。”
  李辟尘:“至尊何以教我?”
  执笔人:“我只有一句话告诉你。”
  “自古天意高难问,我心归处即故乡。”
  他的话说完,便把翻出来的书整理好,属于李辟尘的那一本也被收入其中,直至这时候,李辟尘才注意到,这书箱的外壳,或者说除去里面的那些书卷外,外面的这些竹板上,居然可刻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这些文字太古老了,古老到类似于花纹,故而最开始时,被夕阳遮掩,衬托的无比神圣,让任何人都辨识不出来。
  执笔人忽然伸出手来,在虚天之中写下了一个文字,那个文字很快就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仿若化作了一抹火光,居然把世间都给照亮。
  李辟尘望着他,耳中听着这位“道之外”,唯一的超离者,他的笑声,他在摇摇晃晃,唱诵古老的歌谣。
  执笔人的背影消失在夕阳的尽头,化作空空荡荡的光,李辟尘不知道这个至尊改写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字,但纵然是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远方的声音传来了:
  “如是花开静寂日,秋火染白浪。
  壶中日月境,青天莫起浮云障;
  三界十方,它山烟雨惊万象?
  我来!
  踏去碧落空冥九霄上!
  轩辕丘上履足印,有剑坠山旁。
  东方玉童子,倒骑白鹿走星光;
  沧海飞尘,人世千载何模样?
  我知!
  唯有乡云众草伴世长!”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天荒消失了,李辟尘出现在黎阳州上,那是虞渊的尽头,但同样是甘山所处的地方。
  这是云原的甘山,是日出之地,李辟尘转过头去,见到了那位一直在此参悟的人。
  古老的火桑树矗立在此,灵秀的仙谷伴随着古老的众生,那些鹿与鸟好奇的看着这位突然出现的人,这座山谷,孕育着最初火光的山谷,正是甘山的内部,也是虞渊的尽头。
  “这座甘山被分开了,这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这样,它反而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汤谷的雏形。”
  李辟尘看向任天舒,吐出感慨的话,后者则是惊诧万分,他身上的炁息浮动的厉害,在天桥第九步与第七步之间徘徊不定,似乎修行了某种至阳至躁的秘法。
  只是伸出五指,李辟尘压向任天舒,于是整个灵谷内的六炁都被催动,任天舒的身躯中爆发出阳之伟力,日光压过了月光,但灵谷的六炁被催动,让那月光也愈发涨大。
  终于,渐渐雏于平衡。
  “你……”
  感觉到自身的变化,任天舒大吃一惊:“你怎么会发现我身体的异常?日之炁压过月之炁,我原本还准备用百年来调和,你……你的修行……”
  “你之前去到了哪里?消失了数百年,怎么会突然出现在火桑树下?”
  “你怎么能在一瞬间调和我自身的日月之光?阴阳之炁?你不应该有这种手段啊!”
  李辟尘:“我已经回来了很久,是这样啊,你在甘山之中,不知道外界的变化……”
  他感觉到四周的炁息,这里面有一位大圣的古老之炁还没有散尽。
  “有至高的蝼蚁降临了人间吗?还是留下的一道后手?”
  至高的蝼蚁,这个称呼十分的奇怪,任天舒一愣:“是……金乌大圣的一道化身……”
  他把当年的很多事情俱都说了出来,李辟尘抬起头,看向那株火桑树,这并不是三桑之一,但却是天桑之树的前身。
  传说,古老时代的人们,以天竹的枝干为书,以天桑的叶子为墨。
  “我的修行已经结束了,原本还需要百年来调和,没想到你出现了,居然一下子就把躁动的日光安抚了……那种月华让我心悸……”
  李辟尘:“那便随我回去吧。”
  他抓住了任天舒,随后转过身,踏出一步。
  直接回到了峨眉山中。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大荒·海外北经——神冥国(一)
  光阴是大瀑,冲刷着世间的一切,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住阳之宗祖的伟大力量。
  世界在动。
  天地在变化,随着百年大关的来到,三千六百处浩大人世间,皆发生了惊天的剧变。
  冥冥中的牵引,大荒的炁息降临,七十二福地在这一日消失在了世间。
  云原上,天庭运转,三皇依旧在维持人间的动静,而天皇氏则是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人间。
  尤其是北海方位,镇压人世诸恶的那座泰山。
  “天皇氏,你有二心。”
  地皇氏开口了,他在火云洞的另外一方,身前放置着人世的沙盘,随着他的呼吸,山河在移动,江水在改流,而人皇氏没有说话,但也同样默默注视着天皇氏。
  直至三皇俱都沉默下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火云洞的最深处,天皇氏发出了一声叹息。
  “天庭还是天庭,天皇氏依旧是天皇氏,二位,我准备千年之后,辞去天皇氏之位,重返人间。”
  话语落,地皇氏惊,人皇氏骇。
  ……
  “已经改变了,太华山连同八方辅山,现在已经尽从云原上消失,我们从护山大阵之中离去,应当见到的就是大荒的景色。”
  太华山巅,无数地仙聚集在此,李辟尘自然也在其中。
  茅沧海召集各位地仙真人,凡在外行走的,抛开闭死关的不提,绝大部分都已经回来,这是人间之战,当福地重返大荒的一刹那,在大荒中的无数国与山,已经早已等候多时了。
  诸弟子负兵听令,山门当守不当攻,地仙越多,胜算越大,否则万一人间失守,福地便再也难以回到人世了。
  “我太华山,如今又过了一个千年时间,有新晋地仙十位,有两位老祖羽化,故而多地仙八位,法力高下不等,算算凑凑,足够百位。”
  “各位人间行走皆已归来,百位地仙,二千神仙,八千人仙,其余不至人仙的弟子,皆藏匿山门之中,好生修行,不允许外出行刀兵之战。”
  李辟尘听着茅沧海的话,同时神念扩散开,浩浩荡荡,向着外面查看而去。
  云雾被拨开,光阴与岁月纠缠,真实与虚无转换,那片浩大辽远,自遂古便存在的大地,终于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
  大海的尽头,昏暗无光,天宇无日。
  这是阳火所不到之处,有国居此,占十八海陆,曰神冥之国。
  国中人属,降世先天,生来有法,降世能言,传说乃海神所赐之福祉。
  歌舞乐声在十八海陆的其中一陆上响彻,回荡冥冥,这一陆上,有城池四十七,各中最大一座,居住垩落之山顶上,号称遮天之城。
  城可遮天,掌能蔽日,大雾盖世,四海掀平。
  但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