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武侠辅助系统-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眼见到自家孙儿身上的伤疤,上官雄才想起当初他在问询上官天等人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孙儿那次可谓是真正的死里逃生。
随后几次九死一生,这些伤怕是都是当初自家孙儿还没有与自己这个爷爷相认时留下的。
以前他没有看到这些,上官秋羽也没与他说,如今看到自家孙儿身上所留下的伤疤,上官雄心底不由生出一丝愧疚。
他恨自己为什么当初硬要与自己儿子置气,使得自家孙儿平白无故遭受这些磨难。
“嘶”
紧随上官雄身后的上官阁、上官诚、府中管家还有铁影四人,看到上官雄怀中得到上官秋羽时。
亦是不由睁大双眼倒吸了一口凉气,作为上官家的家臣,他们人人手上的武功都不弱。
他们自然能够辨别上官秋羽身上所留下的伤疤代表着什么,随即,一个个不由齐齐陷入沉默。
上官雄将其放在床上之后,发现自家孙儿体内真气雄浑,内功也已经突破到了超一流境界。
并没有他先前所担忧的那样,自家孙儿强行突破造成根基不稳。
如今,上官秋羽体内真气浑厚的让上官雄这个做爷爷的亦是感到吃惊,这哪里是什么强行突破,明明是厚积薄发。
若是正常武者,上官秋羽这一身功力,怕是早就冲击到了超一流巅峰境界了。
却不想自家孙儿才堪堪达到超一流初期,而且最主要的还是上官秋羽体内的真气纯度简直直追先天真气。
要知道武者境界一样,不代表战力也一样,一些同一境界的武者为什么能够打败与自己相同境界的武者。
其中除了武技的等级差异外,最主要的便是武者真气的精纯程度。
真气越精纯,发出的威力便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功法有高低之分的原因。
因为,越高级的功法,所修炼出来的真气便越精纯,同样的功力境界,武者修炼的功法等级越高,发挥的威力自然便越大。
同时,修炼高等级的功法,突破先天境的概率也比较大一些。
虽然上官雄不理解自家孙儿为什么体内真气会如此的浑厚。
但是,只要没有造成自家孙儿根基不稳,上官雄便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转头看着站在身旁四人,上官雄挥了挥手道:
“羽儿没事,你们都下去吧,该忙什么忙什么去。”
“是”四人见此,也知道自己在这怕是妨碍到自家家主了。
从前上官雄这个家主,一生戎马,天下之大无人敢与之沙场争锋,他们这些人追随其身后,一直像仰望高山一样仰望着他。
天道轮回,在厉害意气风发的人也有老的一天,人老了就会对一些事物和人产生留恋,意志也会随之改变。
若是换作十年前,那时的上官雄再面对今天的事情,最多也就过来看一眼,绝不会这般感怀。
不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即便,如今上官雄老矣,但是,他依旧是能顶大禹皇朝半边天的镇国公,只要他不倒,上官家便永远是大禹第一战神世家。
数十年的压抑,如今老来得孙与那些老年得子的人一样,总是希望自己孙儿不要受到任何伤害。
这是人之常情,虎毒还不食子,更何况是人,任何人也无法避免,不能免俗。
数十年来,上官雄从小接受自家父亲教导,一直严守律己,长大后肩负上官家的重任,数十年百战沙场,延续着上官家传承千年的战神之名。
上官家累世名声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要说不累那是骗人的。
当年,自己的父亲还有自己帮忙,父子联手挑起上官家的大梁。
然而,轮到他的时候,上官秋羽的父亲离家十数年不归。
十数年来,上官家的一切都是上官雄一人一肩挑着,压力有多大,他无处诉说,他只能默默承受着。
现实逼的他不得不咬紧牙关支撑着上官家这面大旗,不能让其在自己手中倒了。
所以,上官雄这一代的上官家,是历代规矩最为深严的,府中一切规矩都沿用着军中律法,没有一丝人情味可讲。
十数年下来,他早已经习惯了,但是,随着上官秋羽的到来,这一切都慢慢的开始发生着改变。
一个家族,还是需要有点人情味比较好,这样才能更加让人团结一致。
静静的坐在床沿边,看着熟睡着的上官秋羽,上官雄感觉这一刻才是他十几年来最最轻松的时刻。
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就这般静静的护着自家孙儿,脑海中回荡着上官秋羽父亲儿时的一幕幕。
虽然只要少许的几幕片段,但是这些年他却是不时会想起。
“哎”
想到自家儿子小的时候,自己没有什么时间陪伴他,零星的记忆很短暂,让他不免有些后悔。
如今,他更后悔的是,他连上官秋羽这个亲孙子小时候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让他自责自己这个做爷爷的不称职。
说一千道一万,可惜,天下没有后悔药,如今上官秋羽能够出现在他身边,他已经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即便有些失落,也并没有让他过度伤感,唯一想的便是以后好好补偿自家孙儿。
同时,多给自家孙儿一些帮助,让上官家成为他的有力后盾。
第582章大禹驰道
大禹驰道
这条在大禹皇朝建立之初,便开始动工修建耗费了大禹整整两代帝王,近两百年才完成的巨大工程。
是它,造就了大禹皇朝巍巍千年不倒的基业。
是它,造就了大禹皇朝兵临天下,威震各族的基础。
大禹驰道,贯通大禹皇朝全部疆域所辖,从禹城出发贯通大禹东西南北四大边疆。
大禹皇朝依托这贯通东南南北的驰道,一直牢牢的把控着天下。
即便国力衰竭,大禹精兵凭借着驰道的便利,皆能快速出兵平叛阻夷,稳定大禹局势乱。
看着最窄都有近百米宽的驰道,上官秋羽也被其深深的震撼到了。
大禹驰道,作为官道,除了军队和少数有特权的人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违者将会被诛杀。
这与大秦帝国的修建的驰道差不多,都只能官方使用,以便军队调遣。
大禹驰道连通着整个大禹所有州郡各城,保证这些主城之间能够相互联系。
偌大的疆域,每天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杀官造反之人不在少数。
攻城掠地的流寇更是多不甚数,但是,在大禹立朝至今,除了几次比较大规模的叛乱,连官员一同参与进去的不算。
大禹各州郡主城却是从未听说有被人攻破过的记录,其原因便在于这条驰道。
可以说,若是没有这条贯通东西南北的驰道,大禹皇朝如今的局势定然会比之如今更加恶劣十倍。
若是没有这条驰道,各地方将领拥兵自重的行为也会更加的严重。
要想富先修路,同样,一个王朝,一个国家,它要想传承的更长久,这路乃是重中之重。
自家便宜爷爷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可谓深入见底。
作为军人出身的上官雄,自然知道脚下的路有多么重要,士兵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后勤保障等,这脚下的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在迁移到齐州之后,自家便宜爷爷发动了封地内的所有百姓,为时三年的时间。
将封地内的草场和各城之间的驰道都修建了起来。
只要不是草场的地方,各城之间的道路是所有一切的标准。
近十余万人骑着马奔驰在驰道上,沿途各地官府在看到镇国公的旗帜后。
纷纷开关放行,同时各类物资齐备,以供他们这一群人沿途食用。
原本上官秋羽是想脱离大部队,早先一步前往禹城,可谁知道哪天他突破超一流境界后。
因为精神过度疲劳,为此他整整昏睡了两天两夜,等醒来之后。
自家便宜爷爷他们也准备妥当,于是,他想要想先行一步的计划直接终结了。
近十余万人的部队,一人三匹战马,轮流骑换,不分日夜的向禹城进发。
之所以这么急切,乃是因为自家便宜爷爷接到圣旨。
皇帝轩辕昇想让一众有功将士,能够在过年之前赶到禹城。
南疆一战,百年未有的大胜仗,不论是皇帝轩辕昇还是文武百官,又或是天下黎明百姓。
都希望能够以这百年未有的大胜,以此来庆祝国庆的到来。
国庆期间,大禹周边各族都会派人前往禹城,无论是探听大禹虚实也好,还是有心交好朝贡也罢。
这个时候,若是镇国公带领一众在南疆立功的将士出现在禹城,绝对能够引起振奋人心的效果。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家便宜爷爷为此特地在万人的基础上,将自家最精锐的十万战兵也一同带上了。
想要震慑各族,便要示其威,很显然,光凭南疆各地聚集起来的万余将士。
这点人,即便再精锐也无法做到示威的目的。
而且,自家这些被抽调出来的战兵,他们也有出战南蛮,也是此战立功将士一员。
这样一来,便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话了。
若不是因为时间原因,上官秋羽的便宜爷爷都想带个上百万精锐士卒进京,以此好好震慑一下那些各族宵小。
不过,很可惜,自家便宜倒是爷爷愿意,但是,大禹皇帝和朝廷百官怕是不愿意。
地方军队和各国公府私兵,若是没有特殊原因,是不能进京的。
这也是为什么,南疆近千万士卒,却只有区区万余将士能够进京。
这并不是说只有这些人立了功,其它人没有立功。
这万余人之所以能够进京,其原因乃是他们比别人的功劳要更大一些,所以他们得到了进京受封的荣耀。
不过,虽然这些将士都是精锐之师,但是人数毕竟有限,想用十余万人发挥出百万精锐之师的威势,这个就有点难了。
若是他们不行,到时候说不定皇帝轩辕昇还会让禹城精锐士卒表现一番。
反正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各族,不管皇城军队还是地方军队,他们都是大禹的军队。
所以,对于皇帝轩辕昇和满朝文武来说,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
但是,结果虽然一样,可过程却不是自家便宜爷爷所能够接受的,更不是一众南疆将士们能够接受的。
试问一下,自己等人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最后出风头的却是别人,这如何能够让一众南疆地方将士接受。
而且,最主要的还是朝廷为了不让镇国公面子上不好看,定然会让镇国公主导皇城军队阅兵。
这样一来,镇国公的面子里子是保住了,但是却让一众进京受封的南疆地方众将士对镇国公心生埋怨。
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上官秋羽原本还不觉得有问题,但在听自家便宜爷爷话里有话之后。
便想清楚了一切,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一个让自家便宜爷爷心里清楚却又不好说出来的阳谋。
上官秋羽在知道自家便宜爷爷的难处后,自然不会眼睁睁的光看着。
同时,也没有认为皇帝轩辕昇这么有什么不对,毕竟,阳谋与阴谋不同。
阳谋堂堂正正,即便输的一方,也会对此心服口服,自己若是在背后评判,反而会被人看作小人。
如今要的是见招拆招,对方摆好了阵势,自家凭本事闯就是了。
若是没本事破局,那是自己没用怪不了别人,最多最后多给一众南疆将士多争取一点实际利益。
若是荣誉没有,但是若能得到大实惠,一众南疆将士心里的疙瘩应该能够消除。
第583章护禹军
若是得到了实惠,心里还不满的话,哪样唯利是图的人上官家也不需要。
反正自家便宜爷爷身为镇国公,军方三巨头之一,想要让这些人失势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上官秋羽对此并没有什么好心急的。
同时,自家便宜爷爷亦是如此,即便心里有些不忿。
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乐见其成。
若是弄不好,借此机会,看看谁是真心投靠,谁是委屈求全,这样对于上官家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好处。
上官秋羽在经过与自家便宜爷爷的谈论中,也深深的体会倒了,当今上面坐着的哪位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当然,历代大禹皇帝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
这便是储君立贤的好处,不论嫡庶,不论长幼,唯能者上。
只要一众皇子手中权利不是太大,在地方没有封地,这样一来皇朝便不会因为众皇子争位而致使天下大乱。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上官秋羽等人终于来到了大禹皇朝的都城禹城。
不过,现今所有人都没有马上进京,十余万人,经过一个月的长途奔袭,一日奔袭千余里。
一众将士即便是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自然需要休整一番,不然,到时候便不是示威,而是成了出丑。
而且,此时离过年还有八日,这让一众将士有了充足的时间休整。
禹城两百里外的关口,一众十余万将士都在此处休整。
这里原先早就有人来安排好了一切,一众物资装备皇帝轩辕昇早已经派人送到了这里。
十余万件精良盔甲武器让一众将士立马变了一个样。
虽然上官家的战兵原本武器就不错,但是这与大禹宝库中的精良武器装备相比,明显还是差了一截。
上官秋羽再见到这些东西时,也不禁惊叹皇帝老头大方。
而自家便宜爷爷也为此乐开了花,原本的不悦随着这批武器装备的到来,消失的干干净净。
要知道皇帝派人送来的十余万件武器盔甲,乃是大禹最精锐的护禹军的装备。
整个护禹军是大禹皇朝最精锐的部队,人数从建国之初一直保持着不下百万之数,大禹唯一支驻扎禹城中千年从未有过更换驻地的军队。
护禹军乃是整个皇城最强大的军队,一直由皇室直接统领,护禹军的将领全部都是出身皇族,没有一个外姓将领。
传闻护禹军中的士卒,最低修为都达到了炼体境巅峰,半数超过后天境修为。
因为他们有时候长达百年都不会出现一次,但只要一出现,便能够震慑皇城所有军队,十分的神秘。
上官秋羽第一次听到自家便宜爷爷讲起时,亦是傻了眼。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吓倒,相反还十分的激动,反而激起了心中的火热。
敌人强大不可怕,就怕敌人不够强大,皇室的实力越强,自己才有努力追赶得动力。
若是太弱,一下只被人推翻,那反而一点意思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批装备,自家战兵连同万余南疆地方众将士也算是鸟枪换炮。
人靠衣装马靠鞍,换装后的一众将士,气势明显强了至少三成。
对于皇帝送来的大礼,不管是众将士还是上官爷孙俩都很高兴。
不用说,吃进嘴里的肉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吐出来的。
自家十万精锐战兵有了这批装备,战力至少提升一两成,自家便宜爷爷定然打死都不会还回去。
至于护禹军是不是真的很强大,比之自家战兵强大的多的问题,这一点上官秋羽不否认。
毕竟,上官家再厉害,也没办法与坐拥天下的皇室相比。
有了这批装备,自家十万战兵战力大幅度提升,可以说这一趟来的不亏,这样就足够了。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上官秋羽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一直在着手训练自家十万战兵和万余南疆一众将士。
为了不让自家便宜爷爷丢面,上官秋羽直接用上了训练上官天他们的那一套。
军队,讲究的是团结,是一个整体,将万人十万人训练成一个人。
那样即便整体实力不足,但是,散发出来的气势绝对是压倒性的。
在这个武风盛行,个人实力占据很大优势的世界。
即便是军队也做不倒如同前世华夏军队哪样整齐划一。
军队之间的配合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所以,上官秋羽才会特意用上官天等人重新练造出一支独有的军队。
经过三天短暂的休整之后,上官秋羽便开时对他们进行最后的训练。
早在来的路上,上官秋羽为了培养一众将士的整体协调能力。
让整个队伍从头到尾排列前行,五十人一队,人马连成一线,并排前行。
自家十万战兵本就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个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而其余万余南疆地方将士,他们虽然成份杂了一点,但能够被选出来进京受封的,自然亦是精锐中精锐。
虽然有些人马术没办法与自家战兵相比,但是,上官秋羽将他们全部打散分到自家战兵中。
十人带一人,这样一来整体训练便没有多大障碍了。
而且,这次十余万将士进京受封,只需要展现出一众南疆将士的气势就行。
又不是去攻打皇宫,自然不需要真刀真枪的干架,走走正步,通过官道进入皇城让一众禹城百姓和外族人看看就行了。
所以,只要让一众百姓认同一众南疆将士,其后皇帝搞什么实战阅兵就不是他们的事了。
反正只要风头出够了,让那万余南疆一众将士感到辈有面就行。
余下的五天时间里,上官秋羽自然是需要统一训练一众将士们的马下动作。
毕竟,进了皇城,一众十余万士卒不能不下马步行吧。
所以,这马下动作比骑在马上要重要的多。
自家的战马都是经过人工训练的,只要士卒控制好,一众战马自然会乖乖听话。
好在,在行军的路上,上官秋羽每次在休息的时候,都会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来训练他们踢正步。
虽然时间少了一点,但是至少让士卒们心里多少都有数。
而且,总共也就那么几个动作,对于他们这些本就有着深厚基础的精锐士卒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余下的五天时间里,再好好温习一下,即便做不到完美无缺,但也绝对会让人眼前一亮。
这一点上官秋羽从自家便宜爷爷身上便能够看出来。
第584章禹城外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连续五天的时间,每日天刚放亮,禹城两百里外的关口,镇国公所辖的军营内。
一大早便会传出震耳欲聋的口号声,连绵十数里不绝,一些修为高强之辈。
即便身处禹城,亦是能够感受到十余万将士散发出来的气势。
十余万士卒踏着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整个大地随之震动,这让一众守关士卒心神震撼。
十一万炼体境武者,扯开了嗓子大喊,其声如雷,又如何不让一众外界士卒惊讶。
为此,就连身处皇城的轩辕昇都被惊动了,派人前来问询,最后在上官秋羽的便宜爷爷的解释下。
才使得一众身处禹城的强者们安下心来,不过同时对此也上了心。
自从休整三日让一众士卒恢复后,上官秋羽便让人将整个军营封锁了。
摒弃外界一切干扰,专心训练一众士卒,这让外界纷纷对此猜测不已。
光凭气势,便让人感觉这支军队的不凡,不过,暂时见不着只能等着。
今天是训练的最后一天,明日一早,一众十余万士卒便要动身进京,所以,原本会持续到太阳落山的训练。
在吃过午饭之后,上官秋羽便下令解散了,让一众士卒能够保持充分的精神,迎接明天的到来。
十数万将士进京受封,这是一件十分重大的大事,这几天上官秋羽除了在监督一众士卒训练外。
同时,还在学习必要的礼仪,好在这个世界以武为尊,并没有什么太繁琐的礼节。
大禹百姓,普遍都没有所谓的见官便需要跪拜的习惯。
男儿膝下有黄金,在这里得到了很大的诠释。
连普通百姓都如此,那些身负武功的武者,自然更加不会折身趋降。
文武百官,除非在特定的场合之下,需要向皇帝跪拜外,一般情况下,见到皇帝只需要躬身见礼便可。
这一点上官秋羽对此十分的满意。
前世接受人人平等的教育,要他上官秋羽动不动向别人跪拜。这是一件让他很难接受的事情。
即便是自家便宜爷爷,上官秋羽从相认到现在都还没有正式跪拜过。
帅帐内,上官雄爷孙俩和铁鹰正凑在一块吃着午饭。
平日里,在军中上官秋羽基本上是与一众士卒凑在一块吃饭。
以此与一众士卒之间拉近距离,这种收买人心的手段,经过前世的熏陶他自然心里门清。
作为上官秋羽的便宜爷爷,也乐于见此。
上官雄身为镇国公,一军主帅,他即便能够放下身段,也不会让一众身边士卒吃的舒服。
毕竟,身份在哪摆着,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顶得住他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他都是开小灶,有时候上官秋羽吃不惯了就来打打秋风。
今日自然也是一样,上官雄和铁鹰谈着进京需要注意的事情。
而上官秋羽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自顾自的吃着一点也不受其干扰。
在他老来,反正有上官雄这个便宜爷爷在,用不着他出风头,他只要乖乖跟在后面跟着就行。
除了训练一下一众士卒的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