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轮回开端-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高鹏与长平乃是师徒关系,倒是比较特殊,一回到宁寿宫,阿九就迫不及待的让高鹏传她内功心法。
高鹏想了想,同样还是将天蚕神功的情况跟阿九说了,阿九虽然年轻,且天性活泼跳脱,但其心志也是不差。
一听说只需忍受十五日的痛苦,便能得二十年功力,还有死而复生之效,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修炼。
不过她与半点底子也没有的小菁不同,她本身是懂武功的,所以也无须高鹏来引导,只需将秘笈给她写下来,她自己照着练即可。
否则这徒弟看光师父的身体像什么话?恐怕到时候这师徒,就变成另一个神雕侠侣的故事了。
高鹏将心法传给阿九,她进入闭关状态前吩咐宫女,半月之内,任何人不得打扰,随即便开始了闭关。
高鹏则是离开皇宫,派人去通州那个小镇给何铁手传信,告诉她到京城后,派人到玄武门外等候,他每天都会从玄武门出来。
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初次上朝 水太凉了钱谦益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太和门外广场,王承恩一声唱喏。
大明的早朝并非后世影视剧中那样,都是在某座宫殿中进行,那是满清鞑子的规矩。
大明皇帝上朝,乃是在太和门或乾清门外的广场上,称为“御门听政”。
今日高鹏参加了第一场御门听政,因为崇祯对他的任命,已经昭告天下,户部也给他入了官籍。
所以,高鹏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太师,内阁首辅,站在百官之首,立于左侧。
百官此刻的视线,倒有大半集中在他身上,其中有好奇,有轻蔑,也有探究,但最多的,却是忿忿不平。
高鹏毕竟太年轻了,而且在崇祯昭告天下之前,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就像是横空出现的一般。
此刻王承恩唱喏声一落,高鹏往右行了两步,道:“臣有本奏。”
崇祯道:“高爱卿有何事启奏?”
高鹏朗声道:“启奏皇上,月前反贼张献忠攻陷汉阳,于武昌立国,自称‘大西王’,反贼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此二贼各据城池,招兵买马,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臣奏请皇上即刻发兵攻打,臣愿为皇上领兵出征,荡平天下,望皇上恩准。”
崇祯脸上浮起一抹欣然的微笑,问道:“高爱卿拟需要多少兵马粮草?”
高鹏想了想,道:“启奏皇上,予臣兵马三万,粮草够大军二十日消耗即可。”
崇祯大讶,并非高鹏要得太多,而是太少,数月前,周延儒率军“迎战”鞑子,带了三十余万大军,号称三十九万五千人。
结果走到通州就不敢再往前,反而每日谎报军情,大传捷报,最后鞑子劫掠了个够,自行退去,他却说是他打退了鞑子。
这固然是周延儒之罪,可也能看出,大明将士对满清鞑子确有畏惧之心,三十余万兵马面对鞑子十万杂牌军,却一步也不敢进,其他战场明军也是一触即溃。
可高鹏只要三万兵马,二十日的粮草,先别说兵马了,这点粮草,刚够走到武昌的消耗,那到达武昌后呢?将士们难道不吃饭了?
当下崇祯迟疑的道:“高爱卿,二十日的粮草是不是少了点?大军上路,速度必然快不起来,光赶到武昌便要近二十日,这……”
高鹏傲然道:“回皇上,臣需要的也只是能走到武昌,到那之后,张献忠手中有的是粮草,咱们以战养战,灭了张献忠,自然不虞粮草不足。”
“……”
“哪里来的无知小儿?”高鹏话音刚落,崇祯愕然无语时,却有一道冷喝传了出来,只见另一官员出班道:“臣有本奏。”
看着出班那人,崇祯眼中微不可查的掠过一丝寒芒,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东林党人,而这个人,就是他要铲除的第一个对象。
平日他无论要颁布什么改革或政令,这老小子总是带着一众东林党人反对,让他有政不得施,有力无处使,从高鹏对他讲过东林党的本质后,他对这老小子更加恨不能杀之而后快。
当下淡淡道:“钱爱卿有何事启奏。”
崇祯眼中那一抹杀意被高鹏捕捉到了,当即也两眼微眯的扭头看向说话那人,却是个干瘦老者,看上去六十来岁的模样,头发已然花白,气质上倒也有几分文人的儒雅。
便见那钱爱卿冷冷看向高鹏,道:“启奏皇上,这位高太师根本连敌我双方态势都不明,便在此大放厥词,可见其并无半分才能,只是纸上谈兵之辈,望皇上明鉴。”
高鹏似笑非笑的看着钱爱卿,问道:“你是何人?”
那钱爱卿胸膛一挺,道:“本官礼部侍郎钱谦益。”
高鹏眼前一亮,道:“你就是那个娶了秦淮八艳中柳如是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钱谦益冷哼道:“那是本官的私事,与你无关。”
高鹏轻笑一声,道:“的确与我无关,不过你身为东林党领袖,就与我有关了,要说起纸上谈兵,大话连篇,天下何人能出你东林党中人其右?”
高鹏此话一出,满朝上下顿时一片哗然,站在这里的百官,其中至少有六成是东林党中人,随即一个接一个的出班向崇祯攻讦高鹏。
然而崇祯却只是冷眼看着,不发一言,慢慢的,便没有人再说话了。
高鹏扫视了所有出班之人一眼,将他们全部记下,这才施施然对钱谦益问道:“钱大人,你说本官不明敌我双方态势,只是纸上谈兵,那表示你对敌我双方态势是很清楚的了,不如你给本官说说。”
“哼。”钱谦益冷哼一声,道:“既然高太师求教,本官就跟太师说说,那反贼张献忠麾下,有二十余万大西军,这些还是已经有过基本训练,形成了战斗力的军队。”
“另外尚有数十万各地汇聚起来的流寇,总计不下五十万,高太师放言,只需三万兵马,便可荡平天下,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听完钱谦益的话,高鹏状似恍然的道:“哦!原来如此,张献忠就有五十万大军,再加上李自成,兵马恐怕得超过百万,这么说来,我大明基本上就打不过他们,亡国在即了,对吗?”
“你……你强词夺理。”钱谦益一张老脸涨得通红,这个问题叫他如何回答?
高鹏眼中汉芒一闪,声音阴寒的问道:“敢问钱大人,你可知道什么叫‘一人成军’?”
钱谦益闻言一怔,随即嗤笑一声,道:“一人成军?高太师莫不是在说自己?可笑,当真可笑,便是西楚霸王在世,温候吕布重生也不敢说此大话,太师又凭什么?”
其实在钱谦益跳出来那一刻,他在高鹏眼中就已经是个死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那句“水太凉”。(有兴趣的朋友请自行度娘,大鹏就不科普了,免得有水字数的嫌疑)
“凭什么?呵呵,本官就凭这个。”高鹏说完,一把抓住钱谦益,佛飞西天施展开来,冲天而起,身上泛着金光,手里提着钱谦益,悬停在十丈高的半空。
“哗”
广场上又是一片哗然,崇祯霍然站起身,面现震撼激动之色。
“啊啊啊……放老夫下去,你这妖人,放老夫下去……”钱谦益一张老脸吓得煞白,口中崩溃的叫嚷道。
高鹏点点头,淡淡道:“大家都听到了,是这老东西让本官放他下去的。”
高鹏这淡淡的声音,却在内力的作用下,如同大道雷音,滚滚而动,传遍了整个广场,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而高鹏说完那句话,抓住钱谦益的五指,骤然张开……
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拿鞑子见血祭刀
“嘭”
钱谦益落在地上的声音让在场百官齐齐浑身一颤,皆满目惊惧的看着半空宛若天神的高鹏。
钱谦益狠狠砸在地上,没有任何人哪怕做出一个伸手相接的动作,他很快就七窍流血,抽搐片刻便即不动。
东林党中人胆寒了,其他结为朋党,对抗东林党的人亦胆寒了,对钱谦益的死,他们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是兔死狐悲,今日钱谦益的下场,会不会就是明日自己的下场?
却听高鹏立于半空,声音依旧如滚雷般传来,“我,大明太师,内阁首辅高鹏在此立誓,必助大明靖平天下,剿除乱党,覆灭满清鞑子。”
“尔等……何人愿与本官一起出征?”
高鹏话音一落,下方静了几息,随即便有一面目黝黑,颌下一缕山羊胡的中年官员出班喝道:“下官右佥都御史史可法,愿随太师出征。”
史可法这一带头,立马又有两人出班。
“下官兵部尚书孙传庭,愿随太师出征。”
“下官兵部侍郎张凤翔,愿随太师出征。”
看着站出来的三人,听着他们的话,高鹏高兴的大笑道:“好,好,都是我大明的硬骨头。”
此三人皆为明末抗清名将,尤其是孙传庭,若无高鹏,他在今年十月,便要在潼关被李自成围攻,英勇战死。
史可法就更不必说,明亡后,誓死不降满清,径投南明而去,继续抵抗满清鞑子,被俘后因拒绝投降而被杀。
可如今,有了高鹏的存在,他们依然会名垂青史,却不再是以英烈之名,而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民族英雄之名。
高鹏落下地来,回身对崇祯拱手道:“便请皇上恩准,三位大人与臣一同出征,剿灭反贼。”
史可法闻言上前一步,道:“臣有本奏。”
崇祯与高鹏齐齐诧异的看向高鹏,不明所以,崇祯道:“史爱卿有何事启奏?”
史可法道:“启奏皇上,目前对我大明威胁最大者,乃是满清鞑虏,他们兵寡将少,不敢与大明全面开战,却故意四处劫掠,以优势兵力袭扰京畿周边,不断消耗我大明国力,一点点蚕食我大明军力。”
“如此一来,他们等于将我大明的国门打破,为张献忠李自成等反贼攻入京城铺平道路。”
“日后他们便只需坐山观虎斗,待反贼与朝廷两败俱伤,他们便可坐收渔利,将我大明朝廷与反贼一网打尽。”
“故而微臣认为,太师当先灭鞑子,再剿反贼,望皇上与太师明鉴。”
高鹏目露激赏之色的看向史可法,此人的战略前瞻性还是非常出色的,他所说的的确是皇太极的全盘战略,日后的局势正是如他所说的这般发展。
唯一不同的是,大明朝廷并未与反贼两败俱伤,而是一败涂地,若是李自成是一代雄主,大顺军是一支铁血雄师,那么大顺必能顺势立国,将满清赶出大明国境。
可惜,流寇终究只是流寇,一攻破京城,大顺军立刻便恢复了流寇的本性,军纪败坏,肆虐无忌。
最终,满清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战略部署,渔翁得利,将军纪败坏的大顺军打得灰飞烟灭,李自成兵败九宫山。
“太师以为如何?”崇祯听完史可法的话,心下暗暗点头,对史可法十分满意,高鹏跟他讲过明史,他自然也知道后事的发展,当下对高鹏和声问道。
史可法、孙传庭、张凤翔三人皆目露希冀的看向高鹏,他们看到了高鹏那宛若天神的表现,心中大呼大明有救矣。
如今心下唯一希望的,就是高鹏别像崇祯一样,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若是如此,大明就一定还有希望。
而高鹏显然没有让他们失望,点了点头,道:“史大人之言大有道理,只是臣觉得,无论是先灭反贼还是先灭鞑子,都没有什么区别,反正也只是一个先后顺序,早晚都要灭。”
“不过既然诸位大人认为鞑子的威胁更大,那咱们便先打鞑子就是,说起来,反贼虽造反,却终究是我大明子民,这鞑子乃是异族。”
“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威胁到江山社稷,但对大明造成的破坏与伤害更大,臣同意史大人的建议,先兵出山海关,覆灭鞑子。”
史可法等人闻言大喜,齐声赞道:“太师英明。”
高鹏微微一笑,道:“几位大人过誉了,你们才是真的英明,本官不过是仗着一身本领肆无忌惮,对先打谁都无所谓罢了。”
“哈哈哈哈……”三人齐声大笑,史可法更是兴奋道:“要的就是太师这种‘肆无忌惮’,若我大明多几个像太师这般‘肆无忌惮’的人,何至于被几个宵小与异族逼到这般地步?”
崇祯见状脸上也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当下大手一挥,道:“好,朕便划拨二十万大军给尔等,务必覆灭满清鞑子,护我大明江山。”
高鹏眉头微皱,开口道:“启奏皇上,打鞑子真用不了那么多人,不过徒耗粮草罢了。”
“日后攻打反贼,尚需军队重新占领打下来的城池,可打鞑子,咱们完全可以管杀不管埋,何必浪费那个人力物力?如今国库可也不充裕啊!”
百官面面相觑,而崇祯却是满心欢喜,纵观中华数千年历史,还真没出现过这种会嫌兵多的领兵大将,都是怕兵少了吃败仗,这样的将领,多多益善啊!
“那爱卿认为出动多少兵马合适?”
高鹏想了想,道:“鞑子有满洲、蒙古、变节汉军共十二旗,约十二万人,加上外藩蒙古兵一半,总兵力不过十八万。”
“皇上予我五万步骑,一月粮草即可,火器营都无须动用,山海关平西伯吴三桂麾下尚有三万关宁铁骑,要覆灭鞑子完全已经足够。”
“这些兵马,臣并非要他们冲锋陷阵,与鞑子正面硬撼,臣需要的,只是满清鞑子溃散时,他们冲上去追杀鞑子溃兵。”
“我大明军队久疏战阵,训练不足,战斗力的确比不上鞑子,可背后捅刀子他们总会吧?只要杀得几场,让将士们手上沾了血,这血性自然就上来了。”
“到时候派这些军队去打反贼那种拿起兵器的老百姓,那必然是无往而不利。”
听完高鹏的话,兵部尚书孙传庭失笑道:“合着太师这是拿鞑子练兵啊!”
高鹏笑着附和道:“不错,就是练兵,也算拿他们给将士们见血祭刀。”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道:“好,高爱卿所奏,朕统统准了。”
高鹏抱拳躬身道:“多谢皇上恩准。”
“退……朝……”
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金蛇剑的奥秘
“咻咻咻……”
“轰轰轰……”
京城的一座深山老林之中,高鹏手握金蛇剑,对着一座方圆数丈宽的山峰中段不断发射剑光。
壮观的一幕出现了,那金蛇剑射出的剑光,犹如激光炮一般,将那座山峰炸得千疮百孔。
终于,不堪重负的山峰拦腰断裂,上半截倾倒下来,砸落山谷,一时间山谷中地动山摇,烟尘四起,那场景骇人心魄至极。
不错,金蛇剑早已落入高鹏手中,在树林中时,他在金蛇剑木匣落到手中之后,就已经发动轮回表收取物品的功能,将木匣中的金蛇剑收走,抛给金蛇郎君的,只是一个空木匣。
打断一座山峰后,高鹏就此住手,面不红气不喘,高鹏轻抚手中由几条纠缠在一起的金蛇组成的神剑,喃喃道:“原来如此,金蛇剑的功效原来是这样。”
这金蛇剑不知是以何等材质,如何铸造而成,其并没有其他特殊效果,唯一的功效,便是增幅真气,一分真气传入金蛇剑中,可被增幅到十分。
换言之,金蛇剑可将持有者输入剑身的真气增强十倍,再以反光的形势发射出去,形成强大破坏力。
此剑在后天武者手中作用不大,依然抵挡不了千军万马,虽能杀伤大片人马,可一旦内力耗尽,照样只能任人宰割。
毕竟,虽然这把剑对内力的消耗低得令人发指,但终究是有消耗的,哪怕内力再深厚的人,也终有耗尽之时。
可一旦这把剑落入先天高手手中,那就恐怖了,先天高手内力自行运转,真气自生,生生不息,每一秒都在自行恢复。
换言之,金蛇剑到了先天高手手中,就等同于一把无限弹药的激光炮,这是什么概念?这特么简直就是清小怪的绝世利器啊!
不过这得有一个基本条件,要将经过金蛇剑增幅过的剑气发射出去,就必须有阳光,晚上的月光其实也是反射的太阳光,故而月光同样可用。
当然,就算没有阳光,金蛇剑也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器,因为就算不能将剑气发射出去,可高鹏输入剑身的真气也已经过十倍增幅。
十年功力可顶百年,那么一剑劈出去,就是百年功力的一击,不说碧血剑,整个金书世界又有几人能挡?
恐怕也只有一个扫地僧能凭三尺气墙挡一下了,嗯,手持碧血剑的袁承志也能挡。
要论对真气的增幅,其实碧血剑更强,可惜要使用碧血剑有一个十分苛刻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身负袁家血脉,只有沾染了袁家人的血,碧血剑才能发挥出最强威力。
所以这天下间,能发挥碧血剑威力的,也只有一个袁承志了。
弄清了金蛇剑的奥秘,高鹏收回金蛇剑,展开轻功,往京城返回。
如今距离高鹏进京那天已过去五日,周延儒一家早已被处理完毕,高鹏也住进了太师府。
所有家丁、丫鬟及一众仆役皆是重新招募的,高鹏刚刚回到太师府,便见管家忠伯在门前来回踱步,似是在等他。
见高鹏归来,忠伯忙迎上两步,恭敬道:“公子,府中来了一位姑娘,自称是公子义妹,老仆不敢怠慢,请她在偏厅奉茶。”
原本按规矩,忠伯该称高鹏老爷,但他实在太过年轻,叫老爷不合适,叫少爷吧!他上面又没老爷,也不合适,所以高鹏让府中下人都称他为公子。
高鹏眼前一亮,何铁手到了,很好,清洗计划可以开始进行了。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是,公子。”
高鹏大步往偏厅而去,果见何铁手正百无聊奈的在偏厅坐着发呆,此刻她穿一身素色长裙,在头上绾了个汉族女子的随云髻,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感觉。
只不过她右手的衣袖比左手衣袖长了许多,高鹏知道,她是要掩盖她右手的铁钩。
当高鹏出现在门口,何铁手忙起身,恭恭敬敬的欠身一礼,道:“小妹拜见大哥。”
高鹏摆摆手,坐到椅子上,随意的道:“行了,在自己家就不要那么客气了,就你一个人来?”
见高鹏态度随意,何铁手反而心下一喜,这表示高鹏没把她当外人。
原本她认为,高鹏收她为义妹只是为了黑玉断续膏,同时利用她做些什么事,他们虽然名为兄妹,实则是主从关系。
可如今看来,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他是真的把自己当妹妹?
不过何铁手也没当真就此放松,站在高鹏身侧,听到他的话,道:“我们在城中置下了一处宅院作为据点,他们都在那里。”
高鹏点点头,又看了她一眼,无奈的道:“你不必那么拘束,你是我高鹏认的义妹,那就真的是我妹妹,我不会把你当手下一样使唤,坐吧!”
“哦!”何铁手神色稍松,挨着高鹏坐了下去。
高鹏目光微闪,道:“我知道你们五毒教信奉‘利益决定敌友’,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为人所用,不管是非、对错、正邪。”
“我知道,你或许根本不会打心眼里将我当成兄长对待,但我想说,我高鹏做事,向来一是一,二是二,我要利用谁,我会明说,但我既然认了你这个妹妹,我就真的会把你当妹妹看待。”
“别的我不管,但在家里,哪怕你假装将我当成兄长也好,我不希望你在面对我时,一副手下人的模样,那样我会不舒服,明白吗?”
“……”
何铁手愣愣的看了高鹏几息,心下没来由的升起一股暖意,点点头,轻声道:“小妹知道了。”
高鹏满意的点点头,她的回答是“小妹知道了”,而不是“是”,这就已经是一个进步。
虽然说到底,高鹏就是想要利用五毒教,但他希望他们是心甘情愿为自己做事,而不是因为帮他做事有好处,虽然,确实有很大的好处。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他们是为好处帮他办事,那么当有人拿出更多好处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倒戈。
可若是打感情牌,让他们心甘情愿办事,那就不同了,当然,对何铁手这个义妹,他也确实愿意诚心相待。
“待会儿吃过午饭后,我带你去见皇上,我要出去打仗了,这段时间你就替我在皇上身边听命。”
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出征 初见吴三桂
“微臣参见皇上。”御书房,高鹏带着何铁手觐见崇祯。
“高爱卿免礼,这位是……”崇祯看向何铁手,眼中露出探寻的神色,因为何铁手实在太年轻,他并未将她与一教之主联系起来。
“这位便是微臣的义妹,五毒教教主。”
何铁手上前一步,与高鹏并列,欠身道:“民女何铁手,参见皇上。”
崇祯微微一愕,随即反应过来,伸手虚扶,道:“免礼,想不到何教主如此年轻。”
高鹏微笑道:“皇上别看舍妹年轻,无论是武功才智,还是奇门异术,在江湖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何铁手心下暗暗好笑,她制毒用毒的本领,在江湖上其他正道人士眼中不过是旁门左道,到了高鹏口中却成了奇门异术,这位义兄果然与一般正道人士不同,
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