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轮回开端-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大理日新六年,西夏国向大理递交国书,以银川公主李清露与大理和亲。
    这场和亲,可谓是除了赵煦与阿紫外,这个时代第二起和亲对象本人对和亲这件事满意万分的政治婚姻。
    当段誉见到李清露那与神仙姐姐一模一样的容貌,瞬间就沦陷了,甚至比当年见到王语嫣沦陷得更加彻底。
    而李清露也对温文尔雅,英俊不凡的段誉好感满满,最关键的是,段誉对她可谓极尽温柔,宠爱有加。
    大理悬而未决的皇后之位终于有了着落,不过段誉也不是那种喜新厌旧之辈,有了李皇后,梅兰竹菊却也并未失宠,他对每一个自己的女人,都是一般的好,只是心里最爱的是李清露罢了。
    高鹏自然知道李秋水此举的意思,给她去了一封信,让她耐心等候,总的来说,这场和亲,算是皆大欢喜。
    ……
    大理日新十三年,大宋元祐二十一年(赵煦并未改年号,故而绍圣与元符这两个年号都没出现)。
    大理与大宋同时开始向外扩张,宋军共调集一百二十万大军北出雁门关,攻打覆灭契丹辽国的女真,收复燕云十六州。
    大理龙武大将军萧峰率护龙军一千,御林军两万前往助战,大宋武林豪杰无须动员,纷纷自发前往军中效力。
    大宋皇帝有令,所有参战武林豪杰,享有与宋军将士同等待遇,立下战功者,照样记下功劳,战后论功行赏。
    愿投军报效国家者,按功劳封赏,不愿投效者,可以战功换取财物,或有其他要求,可令随军主簿形成书函,送至汴梁,由皇帝亲自审阅,决定是否满足要求,此令一出,大宋武林豪杰热情更涨,分沓而至。
    大理则是在镇南王,保国大将军段鹏的率领下,起二十万御林军,十五万神策军,三千护龙军,北进吐蕃,一路势如破竹,吐蕃诸部联军毫无还手之力。
    禁军与御林军将士全部都是修炼混元功至少五年以上的高手,修炼时间最长的第一批,更是修炼了十二年以上。
    袁承志靠着这门武学为根基,最终成就了他七省武林盟主的高强身手,但此刻,却是有三十几万袁承志。
    就算他们没有得到穆人清与金蛇郎君的传承,达不到袁承志的高度,但三十几万的数量,也已经十分可怖了。
    这样的军队,何人能挡?又要多少人才能挡住?保守估计,恐怕至少也得千万大军才行吧!
    更何况,还有更加恐怖的三千护龙军,最老的那五百护龙军,无论功力还是武功,真的已经不在鸠摩智之下。
    更可怕的是,自第一批护龙军在雁门关作战,死亡了一部分,而他们因修炼天蚕神功,不仅死而复活,更是功力大增,个个都有了比原剧逍遥三老更强的功力。
    自那以后,护龙军便掀起了自杀热潮,他们本身就是意志坚定,神经坚韧之辈,自杀之后,只有极少数人没扛过去,爆体而亡,大部分都成功练成天蚕再变。
    但无论他们功力多高,心下却不会升起丝毫其他念头,对段氏的忠心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他们见识过高鹏出手的威势。
    只要去过雁门关的人,对高鹏的恐怖都有着心理阴影般的印象,那根本就不是凡人的力量,别说天蚕再变,就算练成天蚕三变,也绝不可能是高鹏的对手。
    至于其他从保国军选入护龙军的后学末进,以及那些恐惧天蚕变的痛苦,不敢自杀之人,也至少属于鸠摩智级别,三千逍遥三老与鸠摩智级别的高手,那破坏力,根本就无法想像。
    但可以预料的是,攻城战,只需数名护龙军将士出手,便可一鼓而下,阵列战,三千护龙军便可覆灭数十万大军,御林军与神策军,几乎成了只是用来占领地盘的军队。
    不过这也正是高鹏与所有大理军民喜闻乐见的,能少死人谁不乐意?
    御林军与神策军的战斗力,那是毋庸置疑的,而所谓艺高人胆大,正因他们都清楚自己是高手,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像宋军那样的恐惧心理。
    一千从来没上过战场,但手持自动步枪的现代化军队,会惧怕一万以大刀长矛为武器的冷兵器军队吗?
    就是这个道理。

第九十一章 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
    大理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吐蕃诸部,半年平定,这比高鹏预计的时间快了不知道多少。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吐蕃诸部为了自保,竟组成了联军抵抗大理,这反而省却了高鹏四处去寻他们的时间,一次解决。
    高鹏大军在前面开疆拓土,后续移民却也没有落下,高鹏的宣传做得十分到位,大理近百万志愿者在朝廷的组织下,向北迁徙。
    以拉萨河与通天河作为生命之源,开垦荒地,建立村镇,每一座村镇中都会有数千人聚居,也会有至少五名护龙军成员,数百神策军将士镇守保护。
    大理国内尚有十万御林军,十五万神策军看家,护龙军也还有两千,御林军负责保卫大理,神策军与护龙军则是为那些志愿者保驾护航。
    况且那百万志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修炼了易筋经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修炼的是神功绝学,但遇到什么事,要跟人打架的时候,其威力自然而然会体现出来。
    最重要的是,他们内力深厚,身强体壮,无论开垦荒地还是做其他什么事,一天可以抵常人十天,所以他们的开枝散叶,必然很快。
    八个月后,大军到达西夏,而西夏当代皇帝,一个七八岁的小屁孩,在李秋水与西夏满朝文武的陪同下,亲至边境向高鹏递交了降书,宣布西夏国并入大理。
    大理自然不会苛待他们,当场宣读了段誉在他们出发前就拟好的圣旨,封原西夏皇帝李仁友为宁夏王,其他文武百官一应官职待往大理觐见过大理皇帝后,再行安排。
    西夏三百万百姓与三十万大军则是暂时不作安排,一切照旧,等高鹏的扩张脚步告一段落,高鹏对他们自有安排。
    天气逐渐变得寒冷,高鹏下令大理远征军在西夏休整过冬,等到来年开春,再行出征。
    在此过程中,高鹏举办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让西夏人与他们的军队见识到了大理军队的强大,也因此,原本对国主投降大理颇有抵制心理的西夏军民,彻底放下了那丝抵触情绪。
    如此军队,若与他们作战,恐怕要不了几天己方就得被屠戮个干干净净。
    而大理军队在西夏过冬期间,与西夏军民友好相处,并无什么歧视或高人一等的姿态,反而向他们传播天下大同的思想,由此可见,高鹏对军队的政治教育,是相当有成效的。
    不仅如此,随着大理后勤部队源源不断的将粮食物资运达西夏,让西夏军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对融入大理顿时由抵制变成了拥护与庆幸。
    ……
    西夏皇宫后花园,一男一女两道身影信步而行,男的英俊,女的绝美,在一片银装素裹中,看上去竟有着说不出的唯美。
    时隔十三年,李秋水终于再一次见到高鹏,十三年过去,已经一百零一岁高龄的她依然是那副绝美容颜,岁月几乎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只不过,她的脸上多了几分令人心疼的落寞与寂寥,以前,还有向巫行云报仇的信念支撑着她,可如今,她突然发现,她活在这世上,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
    “师弟,我答应你的已经做到,你答应我的呢?”李秋水淡淡开口道。
    高鹏扭头看了看她,微微一笑,探手入怀,取出一卷纸卷,递到李秋水面前,笑道:“早给你准备好了,好好修炼吧!大概两个月时间,你体内的真气就能转化为法力了。”
    李秋水平静的接过纸卷,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高鹏诧异的看了她一眼,道:“怎么了?这可是世人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诶!千百年来,多少雄才大略的帝皇都为之穷尽心力而不可得,怎么感觉师姐你并不开心?”
    李秋水脸上露出一个凄然的笑容,幽幽道:“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就算长生不老又能如何?不过是将这份孤独,无限期的延续下去罢了。”
    高鹏默然无语,现在才醒悟,是不是有些晚了?自己要作,怪得了谁?
    良久,高鹏叹道:“师姐,不如你去大理无量山剑湖宫吧!如今天山派在那里扎下了根,那个地方灵气也较为浓厚,对你修行有益。”
    “况且,你孙女清露也嫁到了大理,离她也近,你的曾外孙都六岁了,如此,或许能稍减你的孤寂。”
    李秋水身形顿了顿,缓缓点了点头,道:“也好,清露嫁过去快八年,也是该去看看她了,顺便……可以去见见我那素未谋面的徒儿。”
    高鹏嘴角扯了扯,一想到段誉见到神仙姐姐本尊的模样,高鹏就止不住的想笑。
    “你笑什么?”李秋水不解的看向高鹏。
    李秋水不问还好,这一问,高鹏的笑意顿时大了几分,“我想到了皇兄见到你后的两种后果。”
    “什么后果?”李秋水疑惑更浓。
    “第一种后果,是清露更加得宠,第二种,却是清露失宠。”
    李秋水愕然,“这是为何?”
    “你知道为什么清露如此得宠吗?正因为她与我皇兄心目中的神仙姐姐最为相符。”
    “我皇兄此生只对两个女人痴迷过,而这两个女人,一个是你外孙女,一个是你孙女。”
    “而他之所以对这两个女人痴迷,正是源于对神仙姐姐那莫名其妙的爱,我曾分析过,其实他并不爱语嫣,对清露或许也只是一种精神寄托。”
    “他真正爱的……”说到这,高鹏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秋水,接着道:“他真正爱的,从来都是传他凌波微步与北冥神功,他对其叩首千遍的神仙姐姐。”
    “而师姐你……却是神仙姐姐本尊,等你修炼了逍遥御风之后,神仙姐姐这个称呼就更加名符其实,你说,他要是见到了你……会如何?”
    “……”
    李秋水风中凌乱了,比东北乱炖还乱,既为这世间还有一个男子对自己痴迷至厮而感动,又为自己这一生过得乱七八糟而悔恨。
    李秋水踱了几步,失神的面向西方。
    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他?他因为我而对我的雕像痴迷,另一个人却是因为我的雕像,而对我痴迷,这还真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可惜,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啊!

第九十二章 你跟阿朱妹妹的故事
    李秋水走了,踏着严冬的白雪,往大理无量山而去,至于她与段誉会面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就不是他需要管的了,高鹏八卦之心虽有,却并不会太过放在心上。
    他所言段誉对神仙姐姐的爱,并非是他胡乱编排,《天龙八部》修改版,金老明确的写出了,段誉爱的从来都是神仙姐姐,而不是王语嫣。
    有一段段誉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以前我一见语嫣便为她着迷,整个心都给她绑住了,完全不能自主。”
    “人家取笑也罢,讥刺也罢,我丝毫不觉羞愧,语嫣对我不理不睬,视若无睹,我也全然不以为意。”
    “之所以如此自轻自贱,只因我把她当做了神仙姐姐,竟令我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做了一只不知羞耻的癞蛤蟆,那并不是语嫣有什么魔力迷住了我,全是我自己心生‘心魔’,迷住了自己。”
    由此可见,此刻的段誉已经明悟,他爱的是神仙姐姐,而不是王语嫣,可惜那时的神仙姐姐早已身陨,他也无缘得见。
    但如今,神仙姐姐可还好好的活着,且容颜丝毫未曾改变,气质上,显然比李清露与王语嫣更加符合神仙姐姐的风姿,若说段誉见到她,内心会毫无波澜,打死高鹏都不信。
    ……
    冬去春来,大理远征军经过数日的准备,再次踏上征程,十万西夏军相随,而他们在离开西夏时,百姓相送十里,口中呼喊着祝王师早日凯旋之类的话语。
    有了西夏百姓此举,远征军将士顿时士气高涨,他们也更加坚定了跟随高鹏,创造“天下大同”世界的信念。
    半个月时间,大军从西夏进入黄头回纥部落地盘,黄头回纥望风而降,河西走廊宣告打通,在黄头回纥休整半月,稍作消化安排,留下五万西夏军,五千神策军,五十护龙军镇守,大军再次启程。
    这些留守的军队不仅负有维护地区稳定的职责,同时他们还负责向当地人宣传大理治国理念。
    当然,关于天下大同理念的宣传也不会少,同时督促当地人开垦荒地,大量种植土豆番薯杂交水稻之类的农作物。
    西州回鹘地盘比西夏与黄头回纥加起来还要大,西州回鹘与黑汗国加起来,便是后世的新疆地区,也是唐时所谓的西域,由此可见,这块地方地广人稀。
    而且他们没有像吐蕃那样联合起来,故而高鹏扫平西州回鹘很是用了些时间,足足八个多月,西州回鹘诸部或投降,或被灭,总算是荡平了。
    休整了两个月,留下另外五万西夏军,一万神策军,一百护龙军镇守,高鹏率军北上,在乌兰巴托顺利与萧峰会师。
    宋军毕竟有一百二十万,他们兵分六路,分进合击,进攻的速度快了不少,女真只有两万兵马,由萧峰率护龙军与御林军对付。
    而在这之前区区两万女真军已经打败四十万辽军,可见这个时期的女真人有多悍勇。
    然而在护龙军与御林军面前,这份悍勇一点卵用都没有,硬实力比不上人家,什么都是白搭。
    在萧峰与女真人打的时候,宋军便趁机四下攻城掠地,占领地盘,此刻残余的辽军早已胆寒,本来他们看对手换成了宋军,还有些轻视,
    但一交上手,他们才骇然发现,士别十余年,光是刮目已经看不清了,他们得用钛合金狗眼看。
    这十多年,赵煦厉兵秣马,操练士卒,丝毫没有放松,宋军将士的战斗力在这十二年可说是成倍增长。
    参加过雁门关战役的老兵被打散,分布到各部队中去,采取以老带新,以一带三的方式操练作战。
    一百人中就有三十余人是参加过实战的,在那些打过仗,见过血的老兵带领下,其他战场新丁很快就适应了战场,迅速成熟起来。
    无论攻城还是列阵而战,宋军将士的战斗力丝毫不在将辽军打得稀里哗啦的女真人之下,辽国的土地迅速被宋军一寸寸占领,根本没有任何部队能阻他们一阻。
    故而在高鹏率军与萧峰会师时,萧峰与宋军已经占领辽国全境两个多月。
    宋军严格遵守了大理与大宋的盟约,虽说大部分城池村镇都是宋军将士占领着。
    但他们明确表示,该是大理的地盘,他们一寸也不会多占,目前只是暂时替他们镇守,等到大理主力到达,他们立马就会撤出属于大理的土地。
    就是这么和谐,而这份和谐,却是以大理武力全面占据上风得来。
    ……
    乌兰巴托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但形成城市却是在几百年后的明末了,如今的乌兰巴托地区,只是由一群契丹人及其他游牧民族聚居成的一个较大部落。
    这里是后世蒙古国的首都,自然有其地理优势存在,其中那条图拉河与那座博格达山,恐怕占据了最大的原因,当然,如今那座山还不叫博格达山。
    图拉河边,萧峰与高鹏并肩而行,看着清澈见底的图拉河与周围苍茫的天地,萧峰感慨万千,“当初跟阿朱约定,等我找到大仇人,报了大仇,就出关到塞上牧牛放羊,没想到,我最后竟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塞上。”
    高鹏失笑的摇了摇头,打趣道:“幸亏那天我及时反应过来,要不你们就要‘塞上牛羊空许约’了。”
    萧峰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的确,那一夜,直到如今想来我依然后怕不已,不寒而栗,若你晚到数息时间,我跟阿朱,如今恐怕早就尸骨已寒。”
    说到这,萧峰拍了拍高鹏的肩膀,由衷的道:“你拯救的不止是阿朱的性命,更是我们两人的一生。”
    “从知道自己是契丹人,被赶出丐帮后,我做梦都想不到,竟会有今日这般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你给我的,谢谢。”
    高鹏笑道:“一家人说那些干什么?人生本就会有无数巧合,所谓无巧不成书,你跟阿朱妹妹的故事,足以写成一本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话本了。”
    萧峰笑了笑,转头看向远处延绵数里的大理军帐篷,道:“没想到战事会这么顺利,你预计的三年目标,竟提前了足足十个月达成,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第九十三章 阮星竹娘家人带来的惊喜
    “自然是按原计划休养生息,如今战事顺利,省出了十个月时间,我们也能更好的消化打下的地盘。”
    “这十二年大理人口增长了三倍,已经有接近三千万人,是时候扩军了,我打算再征百万神策军,护龙军再扩充两万,御林军暂时不作打算。”
    “新增的神策军用来镇守打下来的地盘,大理人口已经饱和,还要陆陆续续的迁徙出来,大理本土只需保持千万人口即可。”
    萧峰点点头,道:“如此安排很合理,大理人口除了大理各族自己生的外,有大部分是外面迁来的,让他们再迁徙出去也是理所应当。”
    “反正如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大理的国土,且不缺粮食,到哪都是一样,只是除了粮食不缺外,大理还缺许多其他物资,如丝绸布匹之类的。”
    高鹏道:“这就要靠咱们的盟友了,这也是我要与大宋结盟的意义之一,如今咱们自己的生产力暂时还不足,还得依靠大宋支援,不过我相信,再有十年,咱们就能自给自足了。”
    萧峰点点头,高鹏把一切都计划得妥妥当当,其战略眼光之高,当今天下无出其右,谁人能做到将发展计划直接制定到二十年后,偏偏还能一步步将之实现?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大理?”
    高鹏笑了笑,道:“我什么时候都可以,现在走都行,你呢?打算回大理陪妻儿过年,还是将他们接过来?”
    一想到家中娇妻与孩儿们,萧峰脸上的神情顿时柔和下来,“我还是回去吧!这塞上苦寒,阿朱习惯了大理四季如春的气候,怕是适应不了这里,我这个平辽王,日后怕是不能在辽西常驻。”
    高鹏笑道:“那有什么打紧?爹爹有事,孩儿服其劳,岳儿成长得很快,过几年让他在军中历练历练,完全可以接你的任。”
    “平辽王世子,当个征东大将军绰绰有余,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总不希望他在家当个纨绔子,整天惹事生非,跟人争风吃醋吧?”
    萧峰一听此言,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说起来,岳儿对师师可是一往情深,你是什么打算?”
    高鹏无奈的摊手道:“我能有什么打算?两个小鬼互相爱慕,我还能棒打鸳鸯不成?”
    “岳儿已经十四岁,但是他那副模样,说他二十岁都没人会怀疑,师师如今也年满十八,这次回去,就把他们的婚事办了吧!”
    萧峰欣然道:“也好,等安排好这里的事,过几天咱们就启程,我也沾沾你这个亲家的光,体验一把腾云驾雾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你打算什么时候成亲?总不能当真孤独一世吧?”
    高鹏无奈道:“我就是这么打算的,日后注定会遁世修行,又没有遇到心爱之人,就一直单着啰!你跟阿朱的打算呢?”
    “阿朱可能还需要些时日,但以你如今的功力,已经达到修仙筑基的条件,可以开始修仙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萧峰想了想,道:“等等吧!等战事结束,估计阿朱也差不多了,孩儿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我跟阿朱也能安心修仙。”
    “也好。”
    ……
    三日后,高鹏带上萧峰,腾云驾雾返回了大理,一同前往已经改成平辽王府的驸马府。
    两人直接自后院从天而降,却见阮星竹跟阿朱与另外三名精壮黝黑的汉子围坐一起,言笑晏晏。
    “哟,好热闹啊!家里来客人了?”
    一道清朗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众人齐齐仰头,便见高鹏与萧峰踏着云雾从天而降,阿朱大喜过望,起身迎了上去。
    阮星竹与那三名汉子也纷纷站起身,三名汉子跟在阮星竹身后,一起迎向落地的高鹏与萧峰。
    “萧郎,二哥,你们回来啦!”阿朱已经三十有三,少了几许年轻时的娇俏,多了几分成熟的风韵,但因常年坚持练武,身材却是丝毫没有走样的迹象,依然是那般窈窕婀娜。
    只是她眼中那股机灵顽皮之意,却是丝毫未减,这也是萧峰永远也对她爱不完的原因之一。
    “阿朱妹妹,阮姨。”
    “见过岳母大人。”
    各自见礼后,高鹏看向那三名汉子,道:“不知这三位兄弟是……”
    阮星竹忙介绍道:“鹏儿,贤婿,这三位是我娘家兄弟的孩儿,我亲侄子,特来大理投奔于我,还要请鹏儿你多多费心了。”
    说完对那三名汉子道:“小二,小五,小七,这位就是大理镇南王殿下,你们过来见礼吧!”
    小七是三人中最小,但也是最机灵的一个,颇肖阮星竹之风,上前后率先开口道:“见过二表兄,日后还请二表兄多多关照。”
    小二与小五心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