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朝-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动最频繁的王家三爷。
当今皇后姓王,彭城伯府当然也是姓王的。
可这个人姓蓝。
霍柔风却是对何掌柜另眼相看了,她没想到何掌柜做人这样细致,除了帐簿以外,还另有一本记事簿子,就连去年的事情也记得一清二楚。
当然,这簿子倒也不会是事无俱细,但是鲁家是彭城伯府的姻亲,何掌柜自是会多加留意。
何掌柜走后,霍柔风对姐姐说道:“姐,蓝先生会不会也是和彭城伯府有关系的?我这就让人打听打听,彭城伯府都有些什么人。”
彭城伯府远在京城,又是这两年才涌起的新贵,对于王家的事情,杭州这边知道的人并不多。
但是真若要打听,也并非难事。
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这也不秘密。
不到半日,安海便让人从鲁家把消息打听出来。
王皇后有两位胞兄,一位胞弟,她对这个同胞弟弟尤其疼爱,这便是王家三爷。她还有三个庶妹和一位继母所生的亲妹妹,这位嫡出的王五娘子今年只有十二岁。
王皇后母仪天下,这四个妹妹虽然与她并非一母所出,却全都很是宠爱,时常召她们进宫闲话家常。
除了年龄最小的王五娘子,其他三位都已出嫁,女婿当中没有姓蓝的。
也就是说,这位蓝先生既非王家直系,也不是姑爷。
鲁老爷之所以要和霍子兴一起做生意,看上的并非霍子兴,而是与霍子兴一脉相承的霍家二房;霍子兴想要搭上王家三爷,也是意在霍家二房。
如今霍子兴已是强弩之末,但是霍家二房却早就入了王家和鲁家的眼。
二房再是有钱,他们也是商户;霍大娘子再是手段高明,她也只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子;霍柔风虽然顶着九爷的名号,她也只是养子。
霍家二房在别人眼里,依旧还是一注无主大财。
霍家姐妹想要保住家业,就必须严阵以待,知己知彼。
第四十三章 不同离妇怨
张家和于家这两个杭州城里最大的海味商家,不负所望,把霍子兴进了一批臭鱼烂虾,想要甩给他们的事,传遍了杭州城,就连附近几个县的海味铺子也听说了。
这时不知又从哪里传出来,霍子兴把家里的宅子抵给霍大娘子了,霍大娘子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让他们找到房子之后再搬出来。
这样一来,原先还在观望的人们,便心知肚明。霍家长房的这场风波,霍家二房是不会帮衬了。
都是人精,霍大娘子的态度才是这件事的关键。
霍家二房的生意做得太大,杭州城里数得上的商家,大多都能和霍家二房沾上关系,现在霍大娘子已经表明立场了,若是谁还要在这个时候给霍子兴帮忙,那便成了众矢之的。
何况,没有了霍家二房,霍子兴什么都不是。
也不知是谁,还嫌不够添乱,又把霍子兴想要通过鲁家,搭上彭城伯府的事情传了出去,这一次,先前给霍子兴赊货的铺子全都坐不住了。
那时霍子兴的确是说那生意是和彭城伯府做的,加之霍子兴又是霍大娘子的族叔,他们这才把大批货赊出去,现在看来,这生意是彭城伯府和鲁家的,就没有霍子兴什么事。
要帐的纷纷登门,霍家二房的门槛都要被踩断了,霍二太太当着丫鬟的面给了儿媳尤氏两个耳光,骂道:“你这个吃里扒外的,若不是你和你嫂子串通,老爷和三郎又怎会上当受骗?我们霍家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娶了你这个害人精,我这就让三郎写休书,把你休回娘家!”
尤氏嫁妆丰厚,却抓得紧紧的,原本以为两家结亲,霍家能从尤家得些好处,可是这两年来,不但好处没有,霍三每次去岳家还要看舅兄们的脸色,霍二太太早就对这个儿媳妇看不顺眼了,现在气头上,骂出来的话自是不好听。
尤家虽然是商户,可尤氏在娘家也是娇养着的,哪里受过这个委屈,她捂着脸扭头就走,把二太太的谩骂留在了身后。
见她竟然走了,二太太气得浑身发抖,对素绢说道:“反了,都反了,你们见过这样当人家媳妇的吗?婆婆骂了两句,她非但没有跪下认错,还敢说走就走?好好好,我这就让你,来人啊,去把三奶奶送回娘家!”
两个壮硕婆子领命出去,可刚刚走到庑廊下便又折了回来:“二太太,尤家三位爷连同三位少奶奶来了,说是咱家来讨债的太多,怕惊扰了三奶奶,要把三奶奶接回娘家住些日子。”
二太太一口气哽在喉咙里,素绢拍了几下她才缓解过来,随即便拍着大腿哭了起来:“这是什么亲家啊,这是墙倒众人推啊,可怜我的三郎啊,娶了个忘恩负义的儿媳妇!”
哭归哭,闹归闹,三奶奶尤氏还是被娘家人接走了,连同尤氏陪嫁的丫鬟婆子和长随也一并走了。
霍三焦头烂额地从外面回来,才知道尤氏被接回娘家了,他二话不说,撩了帘子便进了通房月梅的房间。
见屋子里空空如也,月梅连同服侍她的小丫头全都不在,霍三熟门熟路地去翻月梅的首饰匣子,见匣子里面,他送给月梅的几件首饰都不在了。
“月梅呢?”霍三吼道。
叫了好半天,才有个七八岁的小丫头怯生生地进来回话:“三爷,跟着三奶奶陪嫁来的人都走了,月梅姐姐也是。”
是啊,他怎么忘了,月梅是尤氏的陪房丫头,这个小浪蹄子,难为了三爷平时那么宠着她,她竟然说走就走!
“别人呢,怎么只有你?”霍三问道。
小丫头吓得缩缩脖子:“屋里的人都是尤家的,全都走了,奴婢是二太太屋里的,二太太让奴婢过来请您过去。”
霍三怔了怔,他屋里丫鬟婆子十几个,难道竟然全是尤家的?
他晕头转向去了二太太院里,一个粗使婆子看到他,招呼都没打就拿着扫帚避开了。
霍三这才第一次发现,母亲院子里冷冷清清,是啊,母亲屋里除了这个粗使婆子,好像就只有素绢和两个年纪很小的丫头。
二太太看到他来了,少不得又是一顿哭诉,尤氏是如何在危急关头跑回娘家的,以前对她又是如何不敬的,哭得霍三心烦意乱。
“娘,尤家来接人的时候,您为何没有拦着?”他问道。
二太太一听,立刻瞪起眼珠子:“那个小娼妇,尤家也不是好东西,我为何要拦着,她走了就别想再回来,三郎,你这就写封休书把她休了,我倒要看看她一个弃妇,还有何脸面活着。”
霍三一听就急了:“那怎么行,尤氏……”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外便传来请安声,霍子兴大步走了进来,屋里的人还没有来得了向他行礼,他便直眉瞪眼走到二太太面前,伸手便是一记耳光。
啪的一声脆响,打在二太太脸上,也打在每个人心里。
二太太嫁进霍家几十年,生下四个儿子,现在当着儿子和下人的面,就这样被霍子兴打了。
“你这个丧门星,这个时候不和亲家搞好关系,反而当众打了儿媳妇?难怪尤家来接人,你拦也不拦,问也不问,现在好了,外面人都知道尤家把女儿接回去了,连尤家都和咱们划清界限,你就高兴了?”霍子兴指着二太太的鼻子,骂得声嘶力竭。
二太太捂着脸,惊愕得看着丈夫,霍子兴因为愤怒一张原本俊美的脸变得扭曲,二太太看着他,竟然有些陌生。
他难道忘了,最早把这批海味的事情告诉他们的是尤家吗?他们是被尤家骗了啊。
二太太张张嘴,正想反驳,霍三一个箭步冲上来:“娘,原来尤氏不是自己走的,是被您打走的!您知道吗?尤氏把金银细软全都带走了,连同服侍她的人也带走了,月梅也走了!”
二太太气得双手发抖,月梅?对了,是尤氏身边的那个小贱人,先前给了三郎当通房时,她还觉得尤氏贤惠。
第四十四章 明月松间照
尤氏回娘家的事,霍柔风也听说了,这是在她计划之外的事。
她对这位三奶奶印像不深,尤氏是典型的江南女子,清秀纤细,如同一幅素淡的水墨画,在长房的几个媳妇里不算出挑的。
霍柔风摇摇头,对采芹道:“也不知是她自己想走,还是被娘家逼着的。”
采芹却是叹了口气:“奴婢觉得三奶奶不会自己想走的,娘家虽好,可她终归是嫁出去的,在娘家住个把日还好,又不能长住,到时重回霍家,二太太和三爷一定不会高兴,受苦的还是三奶奶。”
闻言,霍柔风笑道:“是啊,既然会这样,那就留在娘家索性不回去了,大不了就和离,本朝也不是没有过。”
当朝两位长公主都曾和离,听说有一位已经和离了三次,如今的驸马是第四任。不过这都是坊间传说,杭州远离京城,宫里的事情能传出来的并不多。
采芹吓了一跳,她是听说过和离的,但是也只是听说过,那和被休大归有什么区别吗?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九爷是个大嘴巴。
“我的小祖宗,您快别说了,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宗亲,让人听到可不好。”
霍柔风伸出半截小舌头晃了晃,冲着采芹做个鬼脸,问道:“我去无锡的东西全都准备好了吗?”
采芹的精神头立刻来了,她们这些人日夜盼着能跟九爷去无锡呢,一来是让这小祖宗避避风头;二来也是有私心的,当丫头的不比张升平那些护卫,她们长年累月也没有出门的机会,这次不但能出远门,还能去无锡。
“准备好了,十辆车子,把您平时吃的玩的都带上了,鸟也带上,就等您挑狗了,狗不能全都带着,除了金豆儿,您再挑几只,给金豆儿做伴儿。”
霍柔风满意了,撒欢般的跑去牵黄院挑狗去了。
采芹也笑了,九爷的性子真好,虽然有时会任性,可是但凡让她顺心了,她便高兴得什么似的。
外面的人总说九爷娇纵,无法无天,其实全是胡说八道。
霍柔风挑了两只温顺的狗,又挑了两只极爱打架的,温顺的可以陪着她,爱打架的可以给她壮胆儿。
长房乱成什么样,都和她没有关系了,反正一时半刻,霍子兴是没有闲情逸致往二房塞儿子了。
她带着金豆儿,从牵黄院出来,便往大门外走,人还没有出去,就被拦下了:“九爷,您这是去哪儿?”
“去遛狗啊。”霍柔风头也不回,大步往外走去。
拦下她的人只好打发人去叫护卫,霍柔风走了不到一百步,便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了。
跟着就跟着吧,免得九爷再被人绑……
想到这里,她的脑海里赫然闪过一张可恶的脸。
偷狗贼!
不仅是偷狗,展怀还绑了她,若不是她逃出来,后面还不知道会如何。
好吧,看在前世高夫人的面子上,她选择原谅他。
但是别让她再碰上他,千万不要,遇到他一次,她便倒霉一次,这哪里是国公府的公子爷,这分明就是她霍柔风的丧门星。
她心疼地看看自己的脚,脚上的伤已经好了,但是脚掌上留下一道疤,不知道能不能消褪下去。
这便是拜展怀所赐。
无论是今生还是前世,她都是很娇贵的,从头到脚,身上每一块肉都比金子还要贵,就这样留下一道疤,这是多少金子也赔不起的。
霍柔风甩甩头,今天她的心情很好,她不想因为那件事和那个人扫兴。
一人一狗走在和煦的春风里,明媚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身上,舒服极了。
她开始盼望早日去无锡了,无锡的庄子便在太湖边上,太湖比西湖大得多,一眼望去看不到头,在太湖上泛舟,那感觉和在西湖是不同的。
就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她和金豆儿已经走到西湖附近,一抬头,她便看到不远处的撷文堂书铺。
她想起一件事,上次她让人去撷文堂买书,跑遍撷文堂各家分号也没有买到,后来还是采芹打发自己弟弟去买来的。
这件事虽然瞒着她,但是她还是知道了。
撷文堂是不想做霍家二房的生意。
唉,这阵子太忙了,她竟然把这事儿给忘了。
想到这里,霍柔风不假思索,带着金豆儿便跨进撷文堂的门槛儿。
西子湖畔的这家是撷文堂在杭州的总铺,霍柔风记起来了,上次那本被她撕掉的《太平圣行》便是在这里买的。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原来如此,这些日子她没有细想,倒是她冤枉他们了。
任凭哪家书铺,都不想再接待像她这样的客人吧。
《太平圣行》是官印书,又是记载“太祖”皇帝生平德行的,公然撕毁便是大不敬,抓进衙门要打板子,若是倒霉,说不定还能吃牢饭。
那天她只顾生气,一时冲动,也没有想得太多。
她决定给撷文堂留个好印像,让人想起她便想到不做她的生意,九爷不要面子了吗?
可能她来的时候不对,书铺里冷冷清清,伙计比客人还要多些。
她四下看了上,没有看到上次见过的老掌柜,七八个干净利索的伙计,两三个客人。
她踮起脚尖,拔着脖子去看书架上的书,她并没有看到,在她的身后,一个伙计飞快地给另一个递个眼色,用口型说了两个字“霍九”。
那个伙计怔了怔,立刻堆起笑脸,凑了过来:“哎哟,是永丰号的霍九爷啊,您要买什么书,小的给您拿过来。”
伙计的声音并不大,但是正在角落里翻书的一位客人还是听到了,他转过身来,向霍柔风望过去。
霍柔风此时也正转头去看,她不是去看和她说话的伙计,而是想看看,这伙计叫出她的身份,是想让谁知道。
她的眼睛正对上迎面而来的目光,两人都是微微一怔。
那少年站在阴暗处,如果不是特意去看,谁也不会注意到,但是一旦看到他,目光便不由自主被他吸引过去。
他穿着一袭月白道袍,安静地站在那里,如同微阴的夜里,藏在云后半明半暗的那轮明月。
第四十五章 清泉石上流
刹那间,霍柔风认出了眼前这个人。
“呀,你是宁波的那位大夫?”霍柔风一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但是她记得很清楚,那天她是给过诊金的,一颗金豆子。
爹爹说得对,果然不能欠人情,尤其是给你看病的人,谁知道下一次会在哪里遇到呢。能用钱摆平的事,就不要欠着。
少年温润的目光闪了闪,“大夫”这个称呼出乎他的意料了,他也认出面前这个小孩了,他含笑微微颔首,亲切中带着疏离,算是和霍柔风打了招呼。
这样斯文,这样有礼,让霍柔风有点后悔刚才的冒失,她不应该大大咧咧打招呼吧。
霍九爷的小脸热呼呼的,一定是这屋里太热了。
她低头看看自己的衣裳,又看看脚上的鞋子,衣裳和鞋子都是采绣坊新缝的,她是第一次穿,早知道她就不穿新衣裳了,要穿半新不旧的才好,可是她好像没有半新不旧的衣裳……
她再次抬起头来时,少年已经不见了,霍柔风看着那个角落出神,然后揉揉眼睛,她的眼神儿一向很好,就在刚才,那个少年在她面前出现过。
她胡乱指了几本书,对伙计说:“这些都要了,送到柳西巷霍家。”
伙计连忙赔笑:“九爷,小号不送货,咱们开书铺的,都不送货。”
于是,从撷文堂出来时,霍柔风捧了一堆书。
霍九爷回到府里时,两条胳膊都给累酸了。
采芹一边指挥丫鬟们给她揉胳膊揉肩膀,一边数落她:“您那都是买的什么书啊,连张先生都不看,上面的字儿您认全了吗?”
霍柔风扁扁嘴,恶狠狠瞪着采芹:“你说爷不认字儿?”
采芹忙用团扇挡住嘴,九爷认字儿,九爷只是不爱上学而已。
霍柔风冷哼一声,对采芹道:“把张升平叫来,我有事找他。”
没过一会儿,张升平便来了,霍柔风道:“你让人查查撷文堂,看他们和太平会有没有关系。”
张升平吃了一惊,撷文堂?那是江南最大的书铺啊,做的都是读书人的生意,别说是太平会那种江湖帮会,就是永丰号这样的商家也没有多少往来。
历朝历代,书商虽然也是商人,但和普通商户还是有区别的,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刻坊,能开私人刻坊的,要么是名门世家的书香门第,要么也是有功名的,和永丰号这种商户是不一样的,彼此也没有什么交情。
但是九爷让他去查,他不能含糊。
看着张升平出去,霍柔风久久没有说话。
那天在宁波,太平会的人到了,从花船上轰出来的客人四散逃跑,而那个少年和汪伯却刚好出现在那里。
太平会利用苦力,在码头上闹事,人群里便有汪伯的身影。
活了两世,霍柔风虽然都是个孩子,可是她也知道,这世上的事或许是有巧合的,但是大多数的巧合都是有原因的。
而今天,撷文堂的伙计大声叫破她的身份,回头看她的便是那个少年,之后她也不过就是低头看看自己的衣裳和鞋子,那个少年便就不见了。
他若是要从大门出去,是一定要从她身边经过的,她又不是聋子瞎子,有人在身边经过能不知道吗?
除非是进了撷文堂的后堂,或者是躲到书架或屏风什么的后面,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失无踪。
霍柔风记得很清楚,撷文堂里的确有座屏风。
到了晚上,霍柔风去了姐姐屋里用饭,霍柔云吃得清淡,霍柔风无所谓,除了零嘴儿,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不吃的东西倒有一大堆。
在姐姐的监督下,她免为其难吃了半碗饭,便说什么也不肯再吃,待到丫鬟们进来收了碗筷,她便从攒盒里挑了一块茯芩糕吃了起来。
霍柔云便问采芹:“箱笼都准备好了吗?”
采芹道:“都备齐了,九爷把狗也挑出来了,就等着到了日子便出发了。”
霍柔风去无锡的日子,是让人提前看好的黄道吉日,距离现在还差三天。
霍柔云满意地点点头,便不再说话,采芹识相地使个眼色,屋里服侍的丫鬟婆子全都退了出去。
霍柔云又看向妹妹,见霍柔风又在吃一块牛乳糕,她叹了口气:“到了无锡,可不能再这样了,整天只吃这些怎么行?”
霍柔风喝口茶,把嘴里的糕点咽下肚去,笑嘻嘻地说道:“不会啦,到了无锡,我每天都去钓鱼,有湖里的鲜鱼吃,我才不要再吃这些糕点呢。”
说得就像她在杭州吃不到鲜鱼一样。
霍柔云伸手在她的脑门上弹了一记,说道:“去嘉兴的人回来了,把苏离的事情打听清楚了。”
霍柔风正伸手去拿窝丝糖,闻言把手缩了回来,问道:“查到什么了?他和本家的关系如何?”
霍柔云道:“和你先前听到的一样,苏家小娘子果然是让堂姐妹从楼梯上推下来,摔到了脑袋,这件事发生不久,苏离便从余姚调到宁波,从小小的主簿升到如今的经历。”
霍柔风扬起眉毛:“宁波知府丁祥林是范阁老的人,听说范阁老是太后提拔的,那么说苏家在京城当官的人,十有八、九也是范阁老一派的?苏小娘子受伤,苏家便用一个八品官来做补偿了?”
霍柔云点头:“现在看来便是如此了。”
霍柔风不屑:“女儿成了傻子,只是一个小小的八品官便行了?这个苏离还真是能屈能伸。”
霍柔云道:“他一个庶子,又只是同进士出身,即使他要为女儿鸣不平,又有何用?苏家的长辈难道还能为了他这个庶子,把几位嫡出姑娘送进家庵吗?而他咽下这口气,不但能官升一级,还能以此为条件,让妻女离开嘉兴,随他去任上,不用再在嫡母面前尽孝,也不用再被人欺负,一家人可以团聚,过上舒心日子。先前你提起他时,我还没有多想,现在看来,这人头脑清楚,知道轻重缓急,倒是个能帮衬的。”
第四十六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
“姐,那这件事是您出面,还是我出面呢?”话虽如此,霍柔风却在心里嘀咕,也不知道展怀那厮还在宁波吗?如果展怀还在宁波,她可不想去。
霍柔云好笑地捏捏她的鼻子,说道:“你才多大?苏离那般谨慎的人怎会相信一个小孩子?行了行了,你去忙你的吧,这件事你不用管了。”
又一次因为年龄被忽略不计了。
霍柔风垂头丧气从姐姐屋里出来,天已全黑下来,霍家大宅里却是灯火通明,她没回自己院子,带着金豆儿在府里跑了两圈儿,满头大汗才回去。
采芹早就让小丫头准备了热水,没让人帮忙,自己一个人把霍柔风洗涮得干干净净。
一边洗还一边唠叨:“大娘子沐浴要四五个人服侍,您啊,从小到大就只有奴婢一个。”
霍柔风扬起被水汽熏得亮晶晶的小脸儿:“不对,前些年还有左嬷嬷呢。”
采芹无奈,是啊,早年还有左嬷嬷,可是后来能近身服侍九爷的便也只有她了。
“去打听左嬷嬷的人后来又去了吗?”霍柔风问道。
采芹摇摇头:“没有,奴婢的娘一直盯着这事儿呢,那个货郎后来再也没在弄堂里出现过。”
霍柔风想了想,对采芹道:“我们到了无锡以后,抽空去镇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