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仙凡-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独步吴郡江湖,无人可比的绝技。
“孙老,果真盖世药王也!”
寒山真人眸中神光闪动,眉宇间难掩震动。
他游历江湖二三十年,结交奇人异士无数,从未听过有这种奇特的生石毒药。
虽然早就听说药王帮秘密押运来了上百辆马车的石头麻袋,但他事先也不知道是何物,有何用途。
“药王”孙白鸿之名,名不虚传。
众大小帮主们终于听明白过来,这是怎么回事,都是一副震惊和心有余悸之色。
恐怕此战之后,巨鲸帮水鬼们都谈水色变,都不敢下湖凿船了。
“首战获胜,孙老居功至伟啊!这药固然可以救人无数,但杀起人来也是不费刀兵,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令人恐惧。
巨鲸帮的这招水鬼战术,曾经灭了多少前来太湖围剿的官兵和江湖帮派!我联军只怕也要深受其害,损失数千弟子才能强行登陆岛屿。
孙老却不费一兵一卒,以这闻所未闻的沸水生石,眨眼之间灭了上千名水鬼,破了巨鲸帮名震江湖的最凶狠的水鬼战术,让巨鲸帮痛彻入骨。”
“这一手太狠了!此法一出,哪个水鬼还敢下湖。我联军损失仅仅不足一百余人,而巨鲸帮损失上千,首战大捷啊!”
众大小帮主们无不叹服。
孙白鸿抚须而笑道:“哪里哪里,老夫也就这点炼药的本事,还算拿得出手,可助联军登上岛屿。此招只能灭一灭水鬼的威风,想要在这片太湖战胜巨鲸帮,还差得远!等下渡上岛屿之后,还需仰赖诸位,浴血奋战!”
他颇为谦逊,深知这白石的效果有限。
太湖面广水深达千里,哪怕一千口大布袋的生石投掷下去,冒出剧烈热气和毒水,也只能影响大约数里的小范围。
好在太湖之水是静水,风平浪静的时候,流动并不快。所以上千麻袋的生石丢掷入水中,效果稍微持久。不像河水一样流速快,很快便将生石冒出的热气冲走。
必须要一次性在水中投入巨量的生石,才足够让水鬼在这数里范围内的湖水中,逃也无无门,被水活活烧死。
此法只能用一次,巨鲸帮受了惨烈的教训,肯定不会再来凿船。
巨鲸帮的水匪们,显然被这一凶狠的打法,给打懵了,都不知道那白石究竟是何物。再也不敢靠近任何一艘船只,顶多在远处监视。
首战告捷,没有了水鬼们的骚扰,三千官兵和上万名江湖帮派弟子人心大定,士气大振,拼命划船,庞大的船队加速往西洞庭山划去。
第095章 登岛弃船
黎明时分,天地间渐渐起了浓雾,一片白雾茫茫,笼罩着千里太湖。
太湖上风平浪静。灭了巨鲸帮水鬼之后,联军船队继续快速抢渡太湖,数百条大小船只破雾前行。
突然,联军船队的前方,出现三艘大型战船的憧憧鬼影,巨大的战舰如猛兽下山一般破雾而出,杀气腾腾。
“前方几艘似乎是朝廷的大型战船。朝廷莫非是又另派了水军兵马过来,我们怎么不知道?”
众帮主们看到三艘水军战船,顿时疑惑。
双方距离迅速拉近,大约上百丈的时候,已经可以看清楚对面的人影。
只见,对面这三艘大型战船的桅杆上,高挂着一面面巨鲸帮的巨鲸黑色战旗。
它们后方还跟随着巨鲸帮三四百条最常见的快船。这些快船狭长、底扁平,仅能容纳十余人,但吃水轻,水中速度快,最利水战。
这种快船如同狼群一样,经常在太湖和吴郡各条运河上神出鬼没,遇上货船便迅速围攻扑咬猎物。遇上水军官兵的大型战船,则迅速撤退,令官兵追之不及,徒呼奈何。
只见,在前方的一艘大型战船,一名手持铁折扇,相貌白俊倜傥的布衣儒士,神情傲然冷笑的立于船头,和对面联军战船的众首领、帮主们对视。
他的左侧是一位身形颇为彪悍的副帮主,右侧是几名凶悍的分堂主,身后则众多的水匪头目。
在这三艘大型战船上,还有上千计的水匪弓箭手、长枪手。
“不对,不是朝廷的战船,是巨鲸帮的船只。那手持铁折扇的布衣儒士,正是巨鲸帮帮主白面书生刘洪!”
“他身后那个彪悍汉子,是巨鲸帮副帮主李彪!”
众帮主之中有人曾见过这位布衣儒士,顿时有人认出。
“可是,巨鲸帮哪里弄来的三艘大型战船?这些不是水军官兵的船吗!”
“肯定是官兵们在前几次剿匪失败,丢盔弃甲,被水匪们抢走了几艘大型战船和刀枪铠甲,白白便宜了这些水匪。”
不少帮主气恼道。
寒山真人在联军战船,负手而立,扬声道:“刘帮主!本道寒山,率吴郡联军大举而来,你还不速速投降!”
“没想到寒山真人亲率官兵和江湖大军,大驾光临我巨鲸帮的地盘,有失远迎,怠慢了!不过,想要在下投降,光靠嘴巴说可不行,至少也得攻下我缥缈峰的总舵才行。”
布衣儒士手中摇曳着铁折扇,一副指点江山姿态,淡笑道:“我白面书生刘洪,向来自居计略过人,算无不中,没想到首战水鬼堂覆灭,被你们拿下先筹,算是我失策了。本帮主这便在缥缈峰总舵,恭候真人、药王、李朔老弟、韩兄三位宗师和诸位帮主大驾光临!”
说话,他撤退入水匪人群之中,和副帮主李彪等人,乘快船离去,消失不见。
而巨鲸帮的三艘战船,则继续向前,掩护着众多快船,从侧翼攻击联军的庞大船队。
寒山真人当然也没指望一两句话就能让白面书生投降,这场水战还是要继续打。
七艘战船上的朝廷水军三千名精锐官兵,和巨鲸帮主力战船,顿时爆发水上大战。
寒山真人和众位大小帮主们坐镇战舰的船头,指挥大战。
这种水战,无法取巧,官兵和水匪相互乱箭厮杀,刀枪近攻。
官兵们在七艘大型战船在数量和兵力上占有,压过了水匪们一头。但巨鲸帮水匪们在快船上,占了优势。
只是,巨鲸帮的水匪们也不敢再派人下水凿船,无法制造混乱,奈何不了这支联军船队。
双方兵马,在湖面上缠斗苦战了小半个时辰,结果发现占不了便宜。
水匪船只不再缠斗,迅速撤退而去。
“穷寇勿追,免中埋伏!”
寒山真人喝令众战船勿去追赶那些快船,大军挥兵继续攻打巨鲸帮的总舵西洞庭山。
……
联军庞大船队,抵达西洞庭山岛屿,一处被称之为“北芦荡”的滩涂之地登陆。
这“北芦荡”,地如其名,是一片被茂密芦苇丛覆盖的十余里茫茫草地。
太湖水在春季暴雨涨水之时,会将这片低洼之地淹没,成为湖泽。湖水退之后又露了出来,秋冬季节,成为干地。
所以此地长着大片茂密的芦苇,如同一片青纱帐,陆上迷宫一样。
芦苇丛中有一些水匪们经常路过,踩踏出来的羊肠小道,可以通过。
这里是前往西洞庭山岛屿的主峰“缥缈峰”,必经道路之一。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地方也能登陆岛屿,只是地形同样险恶,泥潭沼泽、山谷密林,并不比这片北芦荡好通过。
联军三千官兵和上万名江湖弟子们,从北芦荡上了岸,船只都留在岸边。
寒山真人回头瞥了一眼这些大小船只,朝众帮主们问道:“这些船,各位有何看法?”
众帮主们很快有了不同的意见。
有的帮主要求留下几千兵力,看守这些船只,免得被巨鲸帮乘机毁船,断了退路。
有的帮主觉得,这会分散兵力,给巨鲸帮分头击破的机会。主张弃之不管,集中兵力攻下打巨鲸帮总舵,毁掉巨鲸帮的粮草。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事关此战的胜败、生死和退路。双方这一起争执,都觉得各自有理,开始争吵起来。
寒山真人询问之后,也不再多言,只等众帮主们商议出一个结果。
药王孙白鸿看众帮主们争执的厉害,不由劝道,“诸位别争了,不如老夫带三千江湖弟子留下看守船只吧!我虽是宗师,但武技也就一般。攻打缥缈峰,有真人、韩老弟和李老弟三大宗师一起出手,足以灭了那白面书生。前方缥缈峰的山势太险恶,万一攻打不上去,有这些船在,我们也有个退路!”
其实除了他们几大宗师之外,天鹰门主寒鸦肯定也会参战。只是寒鸦乃是宗师境第一刺客,每次出战定然是孤身一人上路,从不与其他人同行。
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寒鸦现在在哪里。
“药王不可!”
李朔断然反对,斩钉截铁,沉声道:“我大军杀至太湖,乃背水一战,士气如虹,大军合一,杀上缥缈峰,巨鲸帮根本抵挡不住。岂能在此时分兵,让巨鲸帮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有帮主质问道,“李帮主,巨鲸帮总舵所在的缥缈峰可是险峻无比,万一攻打失利,而船只又被巨鲸帮的水匪们凿沉。我们这上万兵马带的粮草不多,全困死在这岛屿上。这全军覆没的责任,你承担?”
李朔冷哼道:“若是我军分兵,留守之人被巨鲸帮全灭,我大军被各个击破。这个责任,你来承担?”
那帮主顿时语塞,不敢再说。
药王留守,万一被巨鲸帮大举袭击,战死了一名宗师,他承当不起这责任。其实不管是哪个方案,都一样面临着风险,战败了都要承担重大责任。
韩平山略一沉吟,道:“李老弟此言不错。我大军一鼓作气,冲上缥缈峰,灭了巨鲸帮老巢,此战便赢了。这西洞庭山,遍布树木。哪怕这些船只被水匪尽毁,也无妨,我联军也可伐木为筏。这岛屿离胥口镇之间,也不过是区区数十余里太湖,寻常的木筏就可以过去,无需太担忧后路被断!”
“随意吧,船只就不管它们了!巨鲸帮既然已经警觉早有准备,前方北芦荡,怕是有一场硬战要打。”
寒山真人淡淡道,不再多言。
众大小帮主们,不由都纷纷凝目望向前方北芦荡,十余里静寂无声的芦苇青纱帐。
哪怕是不懂兵法的人都看得出来,如果巨鲸帮想要阻击联军,这片北芦荡无疑是一处上好的伏击之地。
第096章 醒来,苏仙人!
旭日东升,已是清晨。
太湖,碧波荡漾。
一条仅能容纳数人的破旧老渔船,摇摇晃晃出现在一片水草茂盛的芦苇丛内。
船上,一名五六十岁的老渔夫和老太婆,在水浅浪静的芦苇丛内捕鱼。
胥口镇附近的渔船都被姑苏城的衙役征用了,但这条破船太陈旧,船甲上一块块木板都破烂腐朽,几乎快散架。
以至于衙役们都深感担忧,怕它很快会沉下水,不敢用它来运江湖弟子。
“老汉啊,昨夜那么多江湖好汉在胥口镇过夜,还有衙役征收渔船,看样子又要和巨鲸帮水匪们打起来了。咱们就不避一避?”
老太婆脸上皱巴巴,十分担忧。
“避啥啊!他们打他们的战,咱们打咱们的鱼,各不相干。遇到水匪咱就献鱼,遇到江湖好汉咱就磕头,他们闲着没事也不会杀了咱这老头老太吧!再说,咱们不打几条肥鱼,那晚上吃啥喝啥?一口鱼汤都喝不上,等着饿死。”
老渔夫微微颤颤的撑着竹竿,大声嘟囔着。
“老婆子,来搭把手,把这网撒出去。”
他们夫妻二人划船,寻到一处平静的芦苇丛,便停了下来,开始打捞鱼虾。
因为上了年纪,太湖里风浪大,破船容易被掀翻,他们也不敢去。只能在太湖边的芦苇丛,风平浪静之地,捕捞一点小鱼虾米。
突然,老渔夫愣住,揉了揉昏花的老眼。
发现一名年轻人随波逐流的漂浮在水面上,闭目一动不动,似乎还没有了气息。看这年轻人穿的衣裳,好像是姑苏城药王帮的弟子。
“唉,造孽啊!也不知是哪家孩儿,丧命在太湖。”
老渔夫吃了一惊,摇头感叹。
最近一些年太湖很乱,经常看到一些不知来历的江湖中人,横死在太湖之中。
老渔夫也想不明白,好好的良家子弟,为什么要去闯荡江湖,要么成帮派弟子,要么成水匪,杀来杀去,白白丢了性命。
老渔夫用长竹竿捅了捅那年轻人,毫无反应,便准备将这具浮尸捞起来。
若是这年轻人的家人来寻找,他也好还于人家,也算是积德行善。说不定还能顺便收一笔捞尸钱,也算小赚一笔,抵得上打几天的渔钱。
突然,那年轻人睁开一双眼眸,看了老渔夫一样。
他的眼眸清澈的就像被太湖灵水洗过一样,动人心魄,神光一闪而逝闪,动人心魄。仿佛天地灵气聚于一身,脱凡出俗,不食人间烟火。
“啊!鬼啊!啊不,是鬼仙饶命,小老头冒犯了!”
老渔夫哪知道一具“浮尸”居然还会睁眼。
他顿时被这空灵眼眸,惊吓得亡魂直冒,以为是太湖鬼怪复活,跌倒在船甲上,拉着糊涂的老婆子拼命磕头求饶。
……
不知过了多久。
旭日东升,大地复苏的时候。
苏尘终于从沉眠之中,苏醒了过来。
他睁开双眼,发现自己随着湖水,飘荡在一片茂密的芦苇丛内。附近还有一条破烂的小渔船,老渔夫和老婆子似乎在大哭大喊着什么鬼仙。
苏尘淡淡的瞥了一眼那老渔夫夫妇,很陌生,并不认识。
周庄水乡离这太湖有上百里远,他认识的渔民们不会来太湖打渔,通常只在周庄邻近的稍小的澄湖、白蚬湖、淀山湖打渔。
苏尘没有理会这对渔夫夫妇,也无心去听他们在说什么。任由自己浸在湖水之中随波漂着,神色如水般深沉宁静。一股神秘的气息,令他显得分外的不凡。
昨夜,他尝试在湖水中闭气,一边默运《龟息诀》,试图封闭六识。
本来他也并未抱有太大的期望。
毕竟上一次进入上丹田就是九死一生,这几年他也是每天都修炼《逍遥游之蜉蝣篇》仙诀,并未再次进入上丹田。
但没想到,他在水底数丈深处借助强力的水压,在闭气凝思半个时辰之后,居然真的彻底封闭了自己的六识,渐渐凝结出了一缕异常强大的感知力。
这一缕感知力在泥丸宫外,不停的冲撞着,试图冲破穴道的阻碍。
终于,耗时许久,被它撞入了上丹田之中。
或许是因为感知力变得强大,这次进入上丹田,显然比上一次容易了许多。
上丹田内一切如旧,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个有裂缝的混沌巨蛋,包裹着一座灵山。
让它大为震动和惊喜的是,这个混沌巨蛋内,多出了数以千计密密麻麻的青色气。这些一缕缕的青气,在巨大的混沌巨蛋内随意漂浮着。
“我的元神,这几年居然长大了不少?”
苏尘颇为惊讶,又有些惊喜。
原本它身为一粒小小的“豆”子,扎根在灵山,动弹不得分毫。除非青气随处飘荡的时候,无意间碰到它,被它吸收,否则它无法主动去“捕食”。
苏尘还发现,最近这四五年下来,那团青豆大小的青色小元神,不仅下部长出了数条根须,头顶开始长出一条十寸长的嫩芽枝,水灵灵的分外清新动人。
苏尘便不断的挥动着自己的这支嫩芽,去捕捉从附近“飘过”的青气。
有了这支长长的嫩芽枝,它相当于有了一支十寸长的触手,可以抓捕周围十寸范围内飘过的青气,比原先的效率提升了数十倍。
这无疑,让它的成长速度大幅提升。
就这样,它伸出嫩芽枝,在灵山之中不知疲倦的抓捕着那些青气,将上千丝青气都吃光。
这一枚青豆大小的元神不断的成长壮大,长出嫩芽枝,还长出了第一片巨大的叶子。
长出叶子之后,它汲取青气的速度更是暴增,大叶横扫过去,周围数十丝青气便被它一扫而空。
很快,混沌之蛋内的青气,被它的大叶子扫荡一空。
苏尘心神一震。
他认出来,这是一片莲叶的雏形,“我上丹田的元神,是一株青莲的形态?”
……
苏尘的神识从上丹田里退出来,朝天空望去,只见整个天地都变得无比清新,分外动人。
天空每一缕云彩都散发着红色霞光,色彩丰满,如仙人随意泼洒的七彩水墨,仙意盎然。
湖泊方圆百丈内,茂密的芦苇丛生机盎然,无数芦苇在拼命吸收根茎的养分,蓬勃向上的生长着。
当然,也有一些芦苇在枯萎,凋零,腐朽。
在附近湖中的水草内,大大小小的鱼虾在畅快的游着觅食水草,嬉戏追逐,每一尾动作都截然不同,千变万化,活灵活现。
无数的变化,一切尽在心中。
哪怕苏尘闭上双眸,周围百丈内的一切动静也都清晰的被他感知到,仿佛历历在目。
他的心念所至,轻松的内视自己的肉身。
苏尘惊讶的发现,自己已经可以随时随意的凝聚一缕心念,顺畅的进出泥丸宫内的上丹田,查看灵山和元神的状态,再也没有任何禁锢。
这意味着,他从此再也不需要用“龟息诀”、“水中闭息”等任何手段封闭六识,便可以直接进入上丹田。
苏尘回忆着以前曾经看过的一切武书、药书典籍,试图分析出,自己修炼到了哪一个阶段。
这肯定不是武道宗师的境界。
武书典籍上说,哪怕是大宗师境界的高手,也只是曾经偶然一次进入上丹田,绝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的再进入其中。
“寄神识于灵山之下,遗踪迹于江湖之上。”
“灵山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
苏尘想到了,在道家典籍上看到的模糊描述。
种种迹象都说明,这已经不是江湖上的武道理论可以解释清楚的境界。
他已经超越了宗师,踏入一个更加玄妙神奇的境界。
“我这是踏入了《逍遥游》上所记载的,仙人之境?!”
苏尘脑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深深的震撼住了。
第097章 元神、神念和灵术
“修炼下丹田,淬炼气血和力道,为三流武者。修炼中丹田,得雄厚的内家真气,可成二流、一流高手之境界。”
“踏入过一次上丹田,获得超凡感知力,方为一代宗师。”
“而《逍遥游》仙卷中记载,成为一名仙人之后,体内便会诞生‘元神、法力、神念’这三样全新的力量。拥有这三种力量,那肯定就是仙人了!”
苏尘心中寻思着。
仙人在上丹田里诞生出一枚元神,这是可以自主修炼的元神,而不是早先宗师那样进去瞟一眼,就再也进不了上丹田,更别提去修炼它了。
与此同时,仙人体内开始诞生法力,可以释放灵术。
仙人以神念之力,控制灵术等等手段来战斗。
苏尘刚刚已经确定,自己可以自如的进出上丹田,修炼他的元神。
他内视自己的经脉,惊奇的发现,中丹田和各条经脉之中那些饱满的白色真气,正在以肉眼可见迅速的变化发生变化,神奇的转化为另一种青色神秘气流,在经脉之中流淌。
这股青色气流微弱,却异常的坚韧。
不多久,这些内家真气被完全的转化为青色气流,非常充盈,甚至有一部分在经脉之中容纳不下,试图找出口外溢出来。
苏尘不由伸出指尖。
只见,丝丝青色的气体从指尖气脉中溢出,在指尖三寸高处,漂浮成一团灵动飘逸的青气,肉眼可见,凝而不散。
武者的内家真气是无法幻化成具体形状的,只能附加在身体表面和兵刃上,形成护体气罡或是锐利的剑芒。
而仙人法力,则可以脱体而出,变幻无穷。
苏尘心中一动。
传说中,仙人的法力威力巨大,而且变幻无穷,可以脱离于人体,在外界形成一道道神奇的法术。
“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威莫测的仙家法力?!”
“让它幻化成什么呢?”
“蜉蝣,在水中翕然生,不饮不食,生羽翼以自修饰。其羽翼绚烂多姿,楚楚如衣,采采如服,掘阅如雪。”
“我修的是《逍遥游之蜉蝣篇》,首次施展法术,就幻化成一只蜉蝣吧!”
苏尘的心念,勾勒出一只蜉蝣的模样。
只见,这团青色气体,迅速幻化为他想象中,一只小小的蜉蝣幼虫。
随即,它迅速蜕变,背上生出一对青色羽翼,额头一对柔弱纤细的长须,纤巧柔软,翩翩起舞。
在朝阳的照耀下,蜉蝣如一只小巧的仙灵儿,绚烂无比,翩翩飞舞着。
一会儿停留在他的鼻尖,一会儿飞在芦苇梢头,在苏尘控制之下,往远处湖面飞去。
这只蜉蝣在半空中飞出近百丈之外,过了小片刻,飞出好远,方才幻灭崩解,在天地间消失不见。
“仙家法力,幻化无穷,果然巧妙而灵动!只要学上一门灵术,就可以施展出真正的大威力仙家法门!”
苏尘暗道。
不知道自己的神念之力,现在有多强。
苏尘心念一动,却见他身前的湖面上,一片在水中漂流的芦苇叶子,神奇的飞了起来。
不靠内家真气。
不靠仙人法力。
纯粹是他意识里的神念力,将这片芦苇叶子给凌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