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白泽顿时气的双手发抖。

    六丫哼了声,低头道:“谁让你当时总想着把我扔下的。”

    白泽顿时哑口无言。

    “其实想想,师父你也挺可怜的,”六丫小嘴巴巴的数落个不停,“师父你人又老,脾气又差,运气又是倒霉到家,平日里除了杨戬哥哥也没什么朋友,好不容易有我这么一个宝贝徒弟,还被高高在上的圣人横刀夺爱,唉……”

    “臭丫头片子!反了你了还!走走走!赶紧走!”白泽气急败坏的摆手,转身看向远处的云雾,“免得我看着心烦!走!快走!”

    “走就走,”六丫一转身,低着头走到杨戬身旁,抬手抓住杨戬的衣袖。

    杨戬道了句:“前辈,我定将她安然送到。”

    白泽不言,瑶姬温柔的注视着六丫,小婵儿不断挥着小手。

    驾云,腾空,杨戬带着六丫飞向天边。

    六丫一直低着头,杨戬用玄气小心包裹着她,隔开罡风天火。

    “杨戬哥哥……”

    “不必忍着,”杨戬的嗓音像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六丫脸蛋靠在杨戬的臂膀上,失声痛哭了起来。

    她一声声哀求着……

    “我能不能不拜圣人师父,我不想变得多厉害,师父老了只有我能照顾他……我从小是师父带大,他以后没了依凭,他多可怜啊……”

    杨戬默然,闭上双眼,云头定在高空。

    六丫低声道:“我不想学圣人的道,我想学师父的道……杨戬哥哥,你让我回去吧,我想回去……”

    “可此事,是你前身定下的。”杨戬也不知如何劝。

    “我的前身并不是我,我是六丫,被师父拉扯大的六丫,”六丫泪眼婆娑,让杨戬当真有些揪心。

    他静静的站在那,任由六丫哭了一阵,约过了一个时辰方才停下哭泣。

    六丫,被白泽从玉棺中抱出来时,如刚出生的女童。白泽用自身气运喂她长大,带她四五岁模样,已是气运枯竭,不得已想让杨戬接纳六丫。

    六丫的记忆中,除却了杨戬之外,就只有师父。

    第一次睁眼看到的是那张老脸,第一次说话喊的也是师父,第一次被师父打哭,第一次揪下师父的胡子……

    或许,六丫对杨戬十分依赖,但白泽对六丫而言,与其说是师父,更胜于父母。

    如今,她以后见了白泽,一句师父都不能再喊……

    “不如,再在梅山多住几个月吧,”杨戬哑着嗓子说了句。

    六丫却不断摇头,“没事了杨戬哥哥,我们走吧。”她用手背擦擦眼泪,低声说着,“反正我知道,杨戬哥哥不会害我。而且圣人的弟子,以后,以后肯定没人敢欺负我呀,我还能用这名头护着师父,他说不定会有什么厉害的仇家。”

    话虽如此,但六丫眼中的眼泪又如珍珠断线一般,流个不停。

    杨戬手中,女娲娘娘给的金符轻轻震动,一抹金光在天边飞来,将两人包裹了进去。

    不用杨戬施展神通,两人自行朝着洪荒之外的虚空急速飞去,周围的光影不断掠过,眨眼已飞出了数万里……

    常听人言:

    道在不可见,道在不可闻。

    不修有情道,黑发送旧人。

    “六丫?”

    “嗯?”

    “以后,莫忘了白泽。”

    “嗯。”

    光影闪烁,虚空中出现了一处金碧辉煌的宫殿,不知有多远,静静的悬在那,不浮不沉。

    梅山山巅,那老人静静的站在那,三日未动。

    后随风消散,不知其踪影。

    …………

    ps:推荐一本日常类轻小说《妄想打金团》,这本也是我写的,日常双开,搞笑、网游体、日常类轻小说,有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十二点还有第三更:女娲宫一行,二十四品莲台现。

 第三百零七章 女圣有所请,玄功演道韵!

    金光为引,杨戬没费什么力气,就离了洪荒五部洲之地;六丫还没回神,他们就到了那处宫殿前。

    前方是一处金碧辉煌的大门,上有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娲皇宫’。

    女娲乃是圣人名讳,自不可直接写在门匾之上,而尊女娲一声‘娲皇’,却也有所因由,并非随意叫的。

    到宫门前,杨戬手中的金符停下震动,化作金光飞入门缝之中,杨戬则拉着六丫在门前等候。

    杨戬嘱咐道:“进去之后,别乱说话,不要冲撞了圣人娘娘。”

    “哎,”六丫已经擦掉泪痕,打起精神。她怕给白泽惹祸,紧张的手心都有些冒汗。

    看六丫情绪稳定,杨戬正了正身形,对着宫门喊道:“晚辈,玉虚宫杨戬,求见圣人娘娘!”

    声音落下,前方宫门缓缓打开,两名身穿云裳的少女,左右提着两盏灯笼,迈步走了出来。

    左边那少女开口,声音若青鸟低吟,百转凝神:“娘娘有旨,杨戬携六丫进殿中拜见。”

    第一次当面朝见圣人,杨戬也是有些小小的紧张;俗话说的好,宰相门前五品官,这圣人娘娘身边的童子,当真不能怠慢。

    “多谢,”杨戬拱手做礼,拉着六丫的手腕,跟在两位童女身后,迈入大门,踏上云路,朝着那处大殿而去。

    六丫低声说:“杨戬哥哥,我以后也要提灯笼吗?”

    两位童女闻言轻笑,都扭头偷偷打量六丫几眼,却是早先听自家主人说过,今日要收个女徒弟,应当就是六丫了。

    云路很长,两位童女走的很慢,杨戬也不敢走在前面,就漫步走着。

    娲皇宫中有些清冷,除了一朵朵白云之外,并没有其他景致。好在这里随处充斥着奇妙的道韵,若在此地修行,当真能事半功倍。

    杨戬:“果然是修行的宝地。”

    “嗤,”一童女轻笑了声,道:“真君真是会说笑哩,此地是我家娘娘的道场,自非洪荒中那些洞天福地能比的。”

    “不错,不错。”杨戬笑着点点头,也不知自己该说点什么。

    让他对两个女童卑躬屈膝的巴结?那不像话,而且根本没有必要。

    一侧的童女笑道:“常听人言,清源妙道真君乃当世战神,善争善战,法力精深、武艺高强,今日得见,怎得这般文秀,一点不凶横呢。”

    杨戬反问:“不知两位仙子如何称呼?”

    “我们是服侍娘娘的灵童,并非修士,也当不得仙子的称谓。我叫彩云,她唤做彩衣。”

    杨戬笑着点头,记下了这两个名字,等安顿好六丫,也要说几句好话,让她们两个平日里多照顾些六丫。

    若六丫做错了事,也好有人在圣人娘娘面前说个情。

    走了一阵,总算到了殿前,彩云、彩衣提着灯笼左右站在殿门口,低头欠身相请。

    杨戬拱拱手,和六丫一并迈入殿中。

    脚尖刚触碰到实地,眼前景色突然变化,六丫在身旁消失不见,而杨戬直接出现在一处山洞之中。

    这山洞似是个百丈直径的‘圆筒’,上有浅绿色光柱落下,前方则是一处冒着白色云雾的水潭。

    在水潭之上,横竖交错着一些石板;石板将水潭切成一块块的水池,每个水池中都似乎有灵泉涌动。

    “杨戬?”

    轻柔的语调略带好奇,声音便是在前方传来。

    杨戬刚想回话,就听哗哗的水声响动……他似乎看到了一段闪烁着七彩灵光的蛇尾,一闪而没。

    赶紧低头不敢多看,他将要面对的可是一位女圣人,万一圣人娘娘介意这些,他今天可就真要倒霉了。

    “晚辈,玉虚宫杨戬,拜见圣人娘娘。”杨戬老老实实的喊了句。

    “你的拜,便只是嘴上说说吗?”耳旁传来一声轻笑,杨戬感到身旁有人站着,但目不斜视,不敢扭头看。

    杨戬道:“未见娘娘圣体,晚辈不知该拜向何处。”

    “你向前来看,抬起头来。”

    这声音在耳旁回荡,杨戬慢慢抬头,却见在水池中央,一女子静静的坐在那,浅绿色的长发洒落,遮掩了她那晶莹的肌肤;平日里在神像上看起来端庄、圣洁的脸蛋,离近了看,却有一种贴合大道的美感。

    自然,纯真,成熟,温柔,圣洁,威严却没有半分威势,也让人升不起任何邪念。

    凡女之美,美于五官秀丽、体态婀娜;

    仙女之美,美于仙骨仙灵、不沾烟火;

    而这位女圣人之美,杨戬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去形容,甚至觉得‘美’这个字都太浅、太薄,不足以描绘自己所见所感。

    似乎天地初生,万灵对‘美’的定义,便是由此而来。

    杨戬做了个道揖,口称:“杨戬拜见圣人娘娘。”

    却是如此混了过去。

    总算,见到了六位圣人中的一位。

    杨戬不叩拜,女娲似乎并不恼怒,反而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你依言将后土的道果带来了,我也该告诉你那个法子,或许,你应当在后土口中听到了。”

    “二十四品轮回紫玉莲台?”杨戬直接问了出来。

    “不错,正是此物。”女娲轻声道,“我已告知你法子如何,你自行回去便是了。”

    “娘娘!”

    杨戬连忙喊了声,女娲静静的坐在那不动,目光中颇多玩味。

    是了,这位圣人是在等自己开口相求。

    洪荒中,并没有‘遇圣则拜’的说法,但洪荒生灵若是能得见圣人真颜,哪怕是大罗金仙都会跪下参拜。

    简单来说,这洪荒中,能面圣而不跪的,也就自远古而来的那些大能大神通之辈罢了。

    杨戬,人族出身,虽是玉帝的外甥,但论资历、排辈分,都无法与那些远古大能相提并论,这一拜,却是免不得。

    也未曾想到,女娲堂堂圣人之姿,竟也会和杨戬这小辈计较。

    若是为了自己的事,杨戬宁肯忍着伤痛,怕也不会轻易开口求人,但师父的道伤……

    杨戬只得放下心中的傲意,双腿弯曲,慢慢跪在水池旁,声音恳切的道:

    “娘娘……我知娘娘有那二十四品轮回紫玉莲台,我师待我恩重如山,若能求得娘娘赐下莲台以治我师父之道伤,杨戬,任凭娘娘驱使。”

    “起身吧,”女娲淡然说了句,杨戬身形自行站了起来,竟丝毫不受杨戬的控制。

    言出法随!

    女娲道:“这莲台为先天至宝,其本源更是混沌青莲的一颗莲子,委实珍贵。我确有一事要你做,若你能做好,这莲台自可借你。”

    这般简单?

    杨戬不敢大意,问:“不知娘娘所说之事为何?杨戬不敢忤逆圣意,只是自知本领有限,怕辜负了娘娘的期许。”

    “此事只有你能做,也唯有你来做。”

    “哦?不知是何事。”

    女娲淡然道:“将你所修行的八九玄功一字不漏的写下,莲台可借你三年。”

    杨戬委实一愣。

    女娲又道:“将你参悟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妙道写下,莲台可再借你三年。”

    杨戬着实愣住了。

    闹了半天,拐了这么多弯,弄了这么多弯弯绕绕,就是为了这?

    也对,女娲身为圣人,先前故意用‘拜’来为难自己,其实也是为了找回点面皮。

    他一个刚修行都不过千年,道门三代的弟子,比起女娲来说,辈分差了两辈,年份更是差了不知多少万年,而女娲竟开口索要他修行的功法!

    这就算出去说,怕也没人信吧?

    何止没人信,就算打死十万修士,也不会有人敢说个‘信’字。

    杨戬道:“我写在何处?”

    “兹事体大,你直接说与我知。但凡写下的、记下的,只要在这世间留存,天道有感,便会被旁人知晓。”女娲抬手,整个山洞充盈着淡淡的浅绿色,“道门的八九玄功我曾读过,你不必用这功法蒙骗于我。”

    “自不敢蒙骗娘娘,只是,我所修的八九玄功,与娘娘所知,大概是同一册。”

    杨戬话语顿了下,不等女娲开口,便将自己所修的八九玄功慢慢背了出来。

    片刻后,女娲道:“我观你如今应当只是蕴珠境,为何已有这般战力?”

    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嘛。

    “修行之法略有些不同,”杨戬并无隐瞒,将自己修行八九玄功以来,每一层都在突破玄功圆满、触碰玄功极限之事,尽数言明。

    锻筋之痛,熬骨之苦,换血九重,锻罡千百,这些一一说来,让女娲听的轻轻点头。

    “原来是这般,”女娲轻声道,“八九玄功在道门弟子手中,若有名师相助、得灵丹仙果,本就是速成的法门,只需千年便可造就一位堪比元神大罗的肉身修行者,但那已走到了八九玄功的终点,无法再得寸进。你却是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女娲所说,让杨戬也颇有感触。

    他是后世来的,原本的杨戬或许便是修的‘圆满’八九玄功,而非‘极限’八九玄功,故而在封神前,可能已经到了第七八重的层次,在封神中战力惊人,大放异彩。

    但封神之后,到西游时和那只猴子大战,原本的杨戬也只是勉强取得优势。

    从封神到西游,似乎原杨戬的神通、法力都没有太大提升,或许便是因为八九玄功走到了终途的缘故。

    但如今,他走的路已然不同。

    蕴珠境刚要圆满,杨戬已经有了能伤到准教主的本领;不突破蕴珠境的极限,杨戬接下来是不准备继续往下修行了。

    讲完这些,杨戬主动道:“娘娘,那开天辟地的妙道,我却无法言传,那大概,只是一种……”

    “一种什么?”

    “一种感觉,”杨戬以手坐掌,比划了下,“一股道韵……”

    女娲的左臂在水池中抬起,杨戬突然感觉自己不能动了,愣愣的站在那。

    “过来,你心中回想那股道韵为何,我自行体悟便是。”

    过来?

    过哪来?

    杨戬还没回过神,身子突然飘了起来,完全不受控,根本兴不起反抗的念头,就落到了水池中,和女娲面面相对。

    鼻尖对鼻尖,根本不过一尺!

    杨戬心跳骤然加快,赶紧闭上眼,但一只小手抵在了他胸前,冰凉而带着一股柔和之力,让他心神瞬间放松了下来。

    “回忆便是。”

    “哎,好。”杨戬应了句,想静下心来,却总有点……

    嗯,心猿意马。

 第三百零八章 道伤可愈!

    眼前光影轻轻晃动,杨戬只是眨了下眼,再睁眼时,已不是身处在那金色大殿之中,前方是一尊栩栩如生的白玉神像,正是女娲娘娘的神像。

    殿内响起了柔和的女声:“六丫,向前来。”

    六丫有些紧张的看了眼杨戬,似乎杨戬从未离开过;杨戬有些心神恍惚,对六丫笑了笑,道:“去吧。”

    这是……已经回来了。

    自己入水池之后发生了何事?好像,只是回忆了几次施展开天那一式的情形,便被轻轻一推,回到了此地。

    在那奇异的山洞中已过片刻,但又似乎只在刹那间,屈指而过。

    六丫有些紧张,身躯轻颤,慢慢走向那白玉神像。

    杨戬又听到了一声‘坐下’,六丫依言盘腿坐在那神像之前的蒲团上,被一股股玄妙的道韵包裹。

    那声音又在神像中传出……

    “自今以后,你尊我为老师,便是我名下三弟子。我将传你修道之法,护持你长生逍遥,日后洪荒行走,自不可弱了为师的名号。”

    杨戬在旁含笑听着,看一眼玄龟带中,那轻轻旋转的二十四品莲台,心中莫名有些激荡。

    “无关者,退下吧。”

    “多谢娘娘,”杨戬做了个道揖,又看了几眼六丫,六丫却跪在那像是入定了一般,并未回头。

    心中轻叹,杨戬扭头走出了就在身后的殿门,两位童女和他错身而过,大殿的大门也在轻轻关上。

    杨戬未曾来得及走,金光闪烁,他已立在虚空之中,扭头看,身后是无垠的混沌之海,哪里还有娲皇宫?

    这等圣人道场,是旁人想寻都寻不到的。

    “六丫……保重。”

    杨戬沉声说了句,虽有后土娘娘亲口所说,让六丫拜师女娲乃是后土和女娲在上古时定下的事,但杨戬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飞回洪荒五部洲的路上,杨戬一直在想,六丫的两位师姐是谁。

    九天玄女?好像听师父提起过,九天玄女似乎就是女娲娘娘的弟子,后来应劫和轩辕黄帝做了道侣,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哦,不对,是道侣的三千分之一。

    杨戬摇头苦笑,待临近洪荒上空,化作一只穿云雀,直冲玉泉山而去。

    师父的道伤,有希望了!

    六年!这莲台六年之后就会自行回返娲皇宫,杨戬必须争分夺秒,哪怕多上半个时辰,或许对师父来说都很关键。

    一路畅通无阻,虽说没人扯着嗓子大喊杨戬身上有先天至宝,但杨戬还是用玄气严严实实的把自己遮掩了起来,一路在高空罡风、天火之中穿行。

    玉泉山遥遥在望,杨戬直冲而下,一头栽入了大阵中。

    “师父!”

    杨戬高声呼喊,神情有些急迫。

    “怎了?”玉鼎的声音在杨戬耳旁响起,身影也已出现在杨戬眼前。

    只见玉鼎真人正光着脚,道袍也撩起了近半,似乎是在池边垂钓,听杨戬呼喊,直接飞了出来。

    “快,进洞中师父!”

    杨戬着急的喊了声,玉鼎有些不明所以,被杨戬拽着手臂,坠入金霞洞。

    玉鼎真人有些不明所以,杨戬却直接用玄气将洞内充满,屏住呼吸,将双手在玄龟带的宝石旁放好,轻轻的取出一座莲台。

    此莲台,上有二十四片莲瓣,分上中下三层均匀分布,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

    而在莲台之中,些许让杨戬都有些沉醉的清香淡淡飘洒,玉鼎真人却是面容一僵。

    “青莲莲子?”

    “嗯,圣人娘娘那求来的!师父,伤……”

    杨戬捧着莲台递了过去,玉鼎真人却紧皱眉头,并不接下。

    “这般宝物,圣人如何会轻与于你?你可是拿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许诺!”

    万不曾想到,师父并未激动,反而先训斥了自己一番。

    “我……师父,你先将莲台握住,娘娘只借给了咱们六年,待我从头与你说个明白!”

    玉鼎真人有些犹豫,但杨戬眼中期盼太胜,也只能轻轻点头,将莲台捧在手中,轻轻一叹……

    “说吧,你如何借来的这般宝物?”

    “此事,还与后土娘娘有关,”杨戬示意师父坐下,自己站在一旁,将他袭杀九尾狐,反而和女娲娘娘立下约定之事,娓娓道来。

    幽冥涧中寻玉棺,梅山之上月相伴。

    娲皇宫中献真意,得此莲台归玉泉。

    玉鼎真人听完之后,目露思索,眉头一直紧皱不松。

    “若如此,你之功法跟脚,今后怕会被人知了。”

    “若能为师父治好大道之伤,跟脚暴露也就暴露了,又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

    玉鼎真人看着杨戬,道:“你并不知你偶然所悟的开天之式,到底何等珍贵。罢了……这总归是你的一份心意,为师也不该说太多。”

    当着杨戬的面,玉鼎真人闭上双眼,头顶缓缓浮现出了一只古朴的大鼎。

    这口鼎,布满伤痕,一道道都是能将这大鼎直接粉碎的大道之伤,数十道分布在各处,看起来触目惊心。

    “师父……”

    杨戬失声喊了句,从未想到,师父的道伤竟严重到这般地步。

    一想到,师父之前还在天庭为自己强出头……若师父与人拼斗的太狠,震动本源,岂不……

    “无事,”玉鼎真人淡然笑着,将大鼎靠近莲台,那莲台之上闪烁出点点光亮,渐渐放大,蕴含着一股古老、苍茫的气息,将大鼎包裹了起来。

    杨戬在旁看着,待看到那些光点开始填补大鼎的缺痕,心中稍微安定了些。

    “师父,六年够吗?”

    “够,”玉鼎真人看着杨戬,道:“圣人之言,皆有缘由,这六年刚好令我道伤复原。”

    杨戬松了口气,“这就好,这就好……师父,若道伤复原,还是慎重些……”

    “嗯,”玉鼎真人自然知道杨戬在说什么,莞尔一笑,“我心已寂,何况已有了你,不急了。”

    杨戬一愣,怎么觉得师父说话有点难懂。

    玉鼎言下之意,其实是将期望都放在了杨戬身上。

    以力证道,多少大能、多少修士所向往的传说……那是他们所能知的,道之尽,道之终,极尽升华,洪荒仅有的造化。

    杨戬回味过来,顿时苦笑不已。

    他其实并没有这么大的愿想,也没这么高的期望,他只是想在洪荒中逍遥度日,无敢欺自己之人,无敢伤自己家人亲友之敌。

    这念想,好像比以力证道也差不到哪去……

    “师父,这二十四品轮回紫玉莲台有什么讲究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