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二郎传-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念想,好像比以力证道也差不到哪去……
“师父,这二十四品轮回紫玉莲台有什么讲究吗?”
玉鼎笑道:“此物乃是先天至宝,却是疗伤用的先天之宝,取先天灵韵,能养大道之伤。但唯独只有先天生灵可用此物疗伤,后天而生者,莲台不起半分反应。”
“哦?”杨戬点点头,见师父似乎心情不错,也松了口气。
“师父,那开天一式,我也为师父演练一番吧,”杨戬如此说着,毕竟这是圣人都觊觎的招式,应该对师父有用。
玉鼎真人摆摆手,道:“不必,到了为师这般境地,若非自己所悟之法,修行,也只是耽误自身罢了。”
“那,圣人娘娘……”
“应当是为了参悟以力证道之法,”玉鼎道,“六圣之中,圣人娘娘最先成圣,但其法力、神通,却被认为是六圣排位最末。她本就是争强好胜的性子,断然……”
杨戬眨眨眼,师父后半句的口吻,略微有那么一点随意。
玉鼎真人道:“为师知你对封神有所图,自去便可。”
得嘞,竟被师父赶出来了。
杨戬看着玉泉山各处的云雾,啧啧轻叹,想着自己师父伤势痊愈后,自己跟在师父身后‘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心中就是一阵向往。
玩笑,玩笑。
他念着南洲之事,出了玉泉山之后,驾云飘向南洲。
一路看千山万水之景,赏春夏秋冬之貌,总觉得心旷神怡,浑身轻松不少。
师父的伤,可痊愈了!
当浮一大白!
杨戬心底感慨不已,本想去找自己的剑仙酒友,又想着可能快到封神下一个节点,便摇摇头,径直朝着朝歌而去。
先干正事,先干正事。
杨戬刚飞到朝歌城上空,神识就察觉到了朝歌城中各处潜藏的高手,只能隐隐感觉,根本找不到其所在。
他刚要加入藏头露尾之列,却眼尖的看到朝歌城城门处,一位束着高冠、仙风鹤骨的道人,正提步而行。
这人好生面熟……
杨戬不由一乐,突然想起这人是谁,心道一句‘刚好找到正主’,赶紧用玄气将自身裹了,不露半分气息。
径直落在了一处小巷中,现出身形,快步朝着大路走去,假装自己在街上随便乱逛。
“杨戬师侄?”
略带惊讶的嗓音在一旁传来,杨戬扭头看去,赶紧拱手做道揖。
第三百零九章 云中子进剑
城门处走来的那道人,背剑、长袍,提着一花篮,慈眉善目、目光平和,让人见了心中生不得恶念。
要问此人是谁?
阐教门人,元始天尊座下福仙,终南山练气士云中子是也。
“师伯!”杨戬做道揖起身笑问,“这是要去何处?”
云中子笑道:“适才我在终南山采药,见此地妖气冲天,掐算便知有妖魔霍乱,不忍天下凡人受其荼毒,故来此除妖。”
妖气冲天?
杨戬有点纳闷,那九尾狐不是被女娲娘娘变成的人身,凭娘娘的神通,如何能让九尾狐妖气泄露?
这,就是杨戬所不知的了。
女娲圣人的手段自然出不得偏差,可云中子所看到的,并非是九尾狐身上的妖气,而是这朝歌城上空的气运。
像云中子这般善观气、炼气的大能,看的是大商的国运,看的是帝辛的龙运,一眼便能看出此地龙气被妖气所污,故断定此地有妖物作祟。
云中子将这些一一道来,言说自己折了松木做剑,来此地镇杀妖物。
杨戬听罢,笑道:“师伯当真厉害,隔着万里,便知此地发生了何事。”
“些许微末道行,不值一提,”云中子笑道,“师侄你又在此地作甚?”
杨戬道:“道门遭劫,我心忧患,也不知能为咱玉虚宫做些什么,便四处走走,随便看看。”
“既如此,不如师侄随我同去这商君宫中,”云中子道,“师伯久居深山,不常在俗世走动,也不知这人间帝王的规矩。莫要走了妖、跑了魔,徒增笑料。”
杨戬连忙点头,等的就是师伯这句话。
凡事都掺和掺和,总能好处多多。
“长有命,自不敢辞,师伯请。”
“同走便是,”云中子轻笑着拍拍杨戬的胳膊,杨戬还是主动落后半个身位,与云中子同去商君宫中。
这一路,杨戬趁机讨教观气、阵法的学问,云中子自是知无不言,觉得杨戬上进又谦逊,颇为喜爱。
到了宫门前,一队兵将拦住两人,都是些凡夫俗子。
杨戬向前道:“快去通禀你家大王,便说方外之士为救黎黎众生而来。胆敢半分耽误,自要你们知道厉害。”
“大胆!”那守门将军双眼瞪圆就是一声喝骂,杨戬却抬脚、落下,方圆百丈同时震颤,宫门更是如地震山摇一般,地上也出现了一条条裂痕。
只是稍微显露本领,这些兵将就吓的不行,一个个面色发白,知道这是遇到了活神仙。
刚才还在喊大胆的将军双腿哆嗦了下,忙道:“两、两位神仙请稍后,我这便去通告,这便去!”
杨戬淡然点头,站回云中子身后,云中子却小声笑道:“师侄何必吓这些凡人?他们浑浑噩噩一生,若知神仙事,怕会不得安生。”
“师伯教训的是,”杨戬忙低头答应,面带惭色。
若是好言好语的和这些兵将言说,讲一讲三清道义,说一说开天辟地,怕要等上小半天,才能轮到他们觐见,杨戬哪里肯墨迹
等不过片刻,一对侍卫匆匆而来,言说请两位道长进殿。
云中子抚须而笑,悠然前行,杨戬跟在云中子身后,漫步在这人间帝王的住所,四处打量,也颇感新奇。
过九龙桥,走大道,上数十阶梯,便到了大殿之前。
殿中君臣朝外来看,便见云中子仙风道骨,身着宽袖长袍,不类凡人,心中不敢不敬。
又见这老神仙身后还跟着一名青年男子,身着淡黄袍,脚蹬星云靴,面容英俊、气度不凡,也觉神异。
云中子与杨戬上前,不扣不拜,只是做了个道揖;高座上的君王眉头一皱,周围的这些大臣也面色不好看。
二人其实并不知,他们来之前,此地究竟发生了何事……
且说妲己入宫,深得商君帝辛之喜爱,两人没羞没臊、如胶似漆,在后宫不理朝政。
诸位大臣实在看不过眼,这才联袂而来,两位丞相抱着大摞参本,大夫抱着大摞参本,一群大臣都抱着这两个月积压的大摞参本,命执殿官擂鼓鸣钟,这才把帝辛从美人被窝中逼了出来。
云中子和杨戬来之前,帝辛正被逼着一本本看参本,只觉得十分头疼,心中总是浮现美人的身影,念着赶紧回宫去寻。
刚好,有守宫将领禀告,说两位神仙在宫门外求见,其中一人只是一跺脚,便将宫门差点震塌……
帝辛正觉看本苦闷,便宣云中子与杨戬上殿,看他们有何本领。
待云中子远远走来,帝辛与诸位大臣便心折于此仙之气度,又觉云中子身旁跟着的青年男子同样不凡,却不像是道士,也不知两人来此所为何事。
两人进殿,并不参拜,做了个道揖之后,云中子开口道:“陛下,贫道稽首了。”
见此状,老丞相商容皱眉责问:“陛下享有五湖四海,为上苍眷顾之天子!两位虽是方外之人,见君也当行礼叩!”
杨戬嘴一撇,一眼扫去,便见一群商朝老臣都在此地,什么商容、比干、梅伯、杜元铣……
用不了多少时日,都会被那只九尾狐弄死弄残弄罢官,此时竟还这么嘚瑟。
就听高台上传来一声:“无妨,莫要让人说孤无容人之量。不知道长从何处而来?”
云中子道:“贫道从云水而来。”
帝辛奇,便问:“何为云水?”
云中子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一众老臣还未回味过来这话是何意,帝辛已面露笑意;杨戬将这些都看在眼中,倒是觉得这纣王并非昏庸无能之辈,起码,还是挺聪明的。
帝辛又问:“云水散枯,如归何处?”
云中子笑道:“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
帝辛一愣,随即抚掌而笑,“方才,道长见孤稽首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但道长所答之言,甚是有理,孤便知,道长乃通知通慧的大贤。来人,快为道长赐坐!”
诸大臣还没回过神,左右已经搬来了座椅,云中子含笑坐在座椅之上,杨戬也跟着站在椅后。
刚才,云中子师伯和纣王说了点什么,杨戬大概能明其意思。
云中子自言住于‘云水’之间,逍遥自在、随意东西,纣王便问,云散水枯云中子还能去何处;云中子却道,若云散则是皓月当空,指的是天清地明、朗朗乾坤,水枯则明‘主’出现,他何必再避世?随处皆可逍遥。
这‘明主’二字,让帝辛颇感欣喜,这才赐坐礼遇。
云中子刚坐下,便道一句:“天子只知天子贵,叁教元来道德尊。”
帝辛问‘何见其尊’,云中子清清嗓子,一板一眼的开始讲述三清妙道,话语中自有妙道之音,让满殿的凡人君臣听的如飘九天,心中向往。
杨戬在云中子身后,忍着没打个哈欠,心中一阵赞叹……
云中子师伯当真厉害,刚坐在这就开始教化纣王,想在这里发展道教信徒。
说了足有半个时辰,周围的大臣有几人忍不住低头打了个哈欠;但帝辛却又抚掌而笑,神清气爽,倒是颇有慧根。
帝辛问云中子从何而来,云中子趁机言说此地有妖物之事。帝辛大惊,对此似乎深信不疑,忙问:“宫中若有妖物,当以何镇之?”
云中子揭开花篮,取出一把宝剑;这宝剑却是松木做的,上面刻画着一道符箓,杨戬一眼看去,便知这符箓非同小可,心中暗暗记下。
按规矩,云中子拿着宝剑吹嘘了一阵,唬住了帝辛;帝辛忙问此剑挂在何处,云中子便说:“挂在分宫楼三日,自见分晓。”
帝辛命人拿剑去了,对云中子表达招纳之意。云中子如何会留在大商做官?几番推辞,谢绝金银赏赐,双袖鼓清风,带着杨戬驾云而去。
“真神人矣!”帝辛赞叹一声。
周围等待多时的众大臣连忙向前,刚要说话,帝辛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今日听道长之言,领悟诸多妙意,朕乏了,有事明日再奏。”
言罢,摆驾回宫,让商容等大臣无奈之极,却也无话可说。
暂不提纣王去找自己美人时如何如何,且说云中子和杨戬离了宫中,并未远离。
在杨戬提议下,两人化身凡人进了一处酒楼,入雅间饮酒吃菜。
云中子自身并无离意,不断看向王宫方向,杨戬为师伯斟酒,笑问:“师伯可是在担心降不住那妖物?”
“区区老狐,不足劳神,”云中子摇摇头,反问杨戬:“师侄,你觉得那商君如何?”
“要说如何……倒是挺出乎我意料,”杨戬由心感叹,“若非大劫命数,应当也是一明君,可惜了。”
“唉,”云中子叹道,“我来此地,本是想延他几年气运。大劫降下,生灵涂炭,我道门也难独善其身,若能延后几年,却也能多想点对策。”
杨戬了然的点点头,原来云中子师伯是这般打算的,才会相助帝辛,进剑除妖。
“可惜,”杨戬摇摇头,“就怕那商君色令智昏,辜负师伯一片好意。”
“我观那商君还算聪慧,应当不会如此吧……”
见云中子皱眉,杨戬笑道:“师伯,咱们不如打个赌?我赌那商君会毁掉师伯送的宝剑。”
云中子仰头笑道:“好,打赌便打赌。师侄看上师伯哪件宝物了?若师伯输了,你拿去便是。”
云中子话音刚落,笑容便僵在脸上。
扭头看去,在云中子眼中,那王宫之中本已被镇住的妖气,如火焰一般升腾而起,比之先前更浓烈了几分!
“这……”
杨戬忍住没笑,道:“还请师伯传我那道镇妖的符箓!”
云中子摇头笑叹,取了一玉符,递给了杨戬,杨戬连连道谢,心中自是欢喜。
杨戬近来,先得白泽相赠阵法之术,又得云中子所赠符箓之术,当真获益匪浅。
只是,这都是捞自家人的好处;杨戬心中开始盘算,他该如何捞点截教师叔伯们的宝物,反正让他们带上天庭,也是浪费……
第三百一十章 小小哪吒
“师侄对符箓也感兴趣?”云中子笑问。
杨戬道:“多学点东西总归是好的,触类旁通,或许能有不同的收获。”
“善,”云中子感慨一声,“师侄勤奋好学,于修道也是天赋异禀,实为玉虚宫日后顶梁之柱。于此劫难中,当以保全自身为上,切莫争强好胜,与人好勇斗狠。”
杨戬双手撑在膝盖上,低头应道:“谨遵师伯教诲。”
云中子抚须点头,目光慈祥、嘴角带着些笑意,对杨戬这处处给他们玉虚宫争光的师侄是真喜欢,并非故作姿态。
这位大能高人也不必刻意交好谁,本领高强、福源深厚,又是圣人弟子,何必与人假以辞色?
云中子道:“今日商君焚剑,大商命数已定,气数将尽,师侄觉得如何?”
“师伯所说,自是错不了的,”杨戬笑道,“大商虽看起来正强盛,实则内有八百镇诸侯之忧,外有东夷南蛮之患,牵一发而动全身,朝歌已是苦苦支撑之态。”
“这大商着实难保,”云中子掐指推算,笑道:“西岐周主当兴,道门劫难已临,我进剑之前尚未定下的天数,此时却已是十分明朗。”
杨戬点点头,对这种掐算的神通十分羡慕,却也知推算这门神通乃是大能大神通者在无尽岁月中积淀而来,需沉心体悟天地、感悟天道变化,无法速成。
云中子沉吟几声,突然问道:“师侄可听过姜子牙此人?”
“自是听过的,这是被师祖选定代天封神的人选,号称飞熊转世,”杨戬也不知云中子师伯为何提起姜子牙,只道,“也不知他如何执掌封神。”
“此事,所知之人并不多,”云中子笑道,“那姜子牙并非修道之才,却有致是治世之韬略。此次大劫,应在了南洲俗世,老师选他做封神之人,却是用心良苦。”
杨戬颇为认可的点点头,继续等云中子说后话。
果然,云中子嘱咐道:“师侄在南洲行走,若听闻姜子牙有什么麻烦,当去相助一二。于师侄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也。”
“嗯,师伯所言,我都记心上了。”
杨戬笑着点点头,还以为云中子要带他去见见姜子牙,没想到只是嘱咐自己,若姜子牙遇到麻烦,前去相助一二。
或许,云中子师伯掐算的时候,凑巧发现了姜子牙的霉运吧。
“师伯,我敬您一杯。”
“这凡间佳酿,我却是头一次喝到。”
一席酒宴,伯侄尽欢。
云中子说要去南洲寻一寻自己有缘的徒儿;杨戬虽知雷震子此时尚未出生,但也不好说出来,拜别云中子,在朝歌小住了两日。
此时的姜子牙,其实也在朝歌城中,不知道是在摆摊还是开店。
杨戬也未去寻找,找了姜子牙也没什么用处;待朝歌城无事,他也驾云而去。
这次,他飞向了东面。
按母亲嘱咐的那般,杨戬给敖心珂去了一封书信,还是用笔墨写在布帛上,随便抓了只灵兽,让其送往东海。
信中言语含蓄而不露骨,只是问候她近来如何,修行如何,是否安好。
又言道自己在南洲奔波,应对道门大劫之事,不日或会前往东海相会,望她多多保重。
发完书信,杨戬径直去了陈塘关。
他心中挂念着灵珠子……不对,现在应当是叫哪吒了。
只要一想到那个文质彬彬的小仙男,化作了只穿着一个红肚兜满院子跑的小屁孩,杨戬嘴角的笑意就无法掩去。
驾云行万里,雄关已近前。
远远的便能瞧见,恢弘的陈塘关立在东海之滨,面朝东北方向的东胜神州。
离得稍微近些,能听闻陈塘关内人声鼎沸。
杨戬低头看去,见陈塘关之外,城镇星罗棋布,农田绿意丰饶,山林之中也栽种果树,海边渔港船来舟往,阡陌交通,人影重重。
这里,却也是南洲此时少有的兴盛之地。
陈塘关总兵李靖,或许做父亲不怎样,但主掌陈塘关,倒也有几分治政之才。
“哪吒……”
杨戬轻叹了声,隐去身形,负手飞到了陈塘关大城上空,目光一扫,停在了李府上空。
前院,一些兵将聚在那研习武艺,一身材高瘦的中年将领持剑挥舞,周围不少将领喝彩叫好。
瞧这中年将军,面容消瘦、五官端正,浓眉大眼高挺鼻,气度非凡。
杨戬依稀记得,这应当就是李靖。
不多看他,目光扫去后院,又见到了那位美貌的夫人,正坐在院中的回廊中,身着华服,比几年前显得雍容华贵了些,眉目间带着笑意。
几个乐师在旁奏乐,而殷氏在那低头缝制衣物。
“怎么不见哪吒?”
杨戬眉头一皱,再次用神识扫了一遍,开始有点慌了。
小哪吒可是个惹祸精,一时不看着,说不定就是天翻地覆。
杀龙子、闹东海、误伤碧云童子、脚踹东海龙王……当真是没少闯祸。
难不成,这家伙之前投胎被耽误了两年,现在已经开始‘赶进度’了?
杨戬心中一惊,顾不得隐藏身形,在空中现身,踩着白云落向李府,并刻意露出气息,同时惊动了前府后院。
正舞剑的李靖收剑而立,看向空中的杨戬,立刻将长剑递给一旁的武官,快速整理好衣衫,也驾云而起,大喊:“不知哪位前辈大驾光临,陈塘关李靖有失远迎!”
后院中,哪吒的母亲也匆忙走出回廊,站在花圃中看向空中的杨戬,目光中隐隐有些担忧。
自长子外出修行,到幼子诞生,他们没少见这些高来高去的仙人,只是从未见过这般年轻的。
杨戬朗声道:“我乃昆仑山玉虚宫弟子,随玉泉山玉鼎真人修行。听闻我师弟投胎转世于贵府,今特来看望,不知我师弟此时在何处?”
杨戬直接说明来意,李靖倒是愣了下。
李靖见过太乙真人,但也只是知道自己幼子和那位难辨雄雌的世外高人有师徒缘法,还是第一次听闻‘投胎’一说。
“上仙是来找我那幼子哪吒的?”
“不错,”杨戬笑着点点头,也不倨傲,将云头落到李靖身前,对李靖做了个道揖。
李靖算是半个道门弟子,其师父,便是之前被黄龙师伯小坑了一把的度厄真人。
李靖见状也还了一道揖,笑道:“我那幼子当真福源不浅,不知上仙道号为何?”
“我修行未久,当不得上仙之称,”杨戬笑道,“我姓杨名戬。”
“杨戬?”李靖一愣,而后瞪圆双眼,“可是那上天宫讨要母亲,斗败了天庭众神仙,打的天兵天将无可抵挡,最后更是被天庭封帅的二郎真君?”
杨戬略有些尴尬,“便是我,李总兵过誉了,我母亲之事,天庭其实并未太过留难。”
这也实话,毕竟当时天庭的众多供奉并未出手。
李靖顿时满目热切,一口一个‘大孝子’、‘真猛士’,拉着杨戬就要下去入宴。
这饭,杨戬哪里肯吃?
他还真怕哪吒跑出去胡闹了,面容恳切,说道:“还望李总兵体会我思念师弟之心,让我先见他一面。”
“哪吒!”李靖扭头喊了声,对着地上的武将吼了嗓子:“快去喊那顽童过来!与真君见礼!”
“不必……”
“哎!”李靖一把拉住杨戬的手腕,“真君驾临陈塘关,我当尽一尽地主之谊。来人,命后厨备好酒菜!将我那珍藏的好酒都搬出来!”
杨戬当真是却不过,也不能不给李靖这个面子,毕竟也是今后的托塔李天王,天庭兵马大元帅。
当下,杨戬被李靖拉着去前厅喝茶,李府鸡飞狗跳的找寻小公子,更是惊动了满城兵卫,四处搜寻。
后院的殷氏听下人汇报,来的是大名鼎鼎的二郎显圣真君,说是来看师弟的,不由松了口气。
待众多家丁仆从找寻哪吒无果,殷氏却在袖中拿出一个铃铛,轻轻摇了摇,又珍重的放入袖中。
片刻后,一抹红光打东边射来,落在了殷氏面前,显出了本尊。
瞧着小娃——
红兜蓝裤青布靴,长命金锁项间携。
虎头大眼冲天辫,红唇齿白生笑颜。
“娘!”他脆生生的喊了句,挺着圆滚滚的小肚子,“我刚吃了八成饱,你就把我喊回来了,爹爹要考我功课了吗?”
殷氏跪坐在小娃面前,目光中满是宠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