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族经历三皇五帝而大兴,黄帝便是承前启后的一位人物,更是玄龟转世,故而道门十分重视。

    广成子便是黄帝之师,辅佐黄帝平定天下、战胜蚩尤、收纳三千后宫,成就了黄帝一代天下共主之英名。

    以帝师之名执掌封神榜,当真是再合适不过。

    “不可,”广成子却再次开口,道,“此时大劫始动,却牵连道门众弟子,我也需去大劫中走上一遭,无法执掌封神榜。”

    普贤真人笑道:“若大师兄需去走一遭,我等怕也免不了,如何推举?怕是除却燃灯副教主之外,再无合适人选。”

    “燃灯副教主却也在应劫之列,”广成子目光颇为深邃,“我教中弟子,只有那些修行未成的,方可躲避大劫,截教亦然。先前那姜尚本就是王侯命相,不入封神榜,故可代天封神。”

    云中子道:“如此,那再找一个资质不佳的门人……”

    话语一顿,云中子不由苦笑。

    若资质不行的,怎能拜入阐教?这可不是中神州的仙山,而是圣人道场,圣人的道承。

    就说殿外的那些人影,最次的都是真仙境界,其他则以天仙、金仙为主,能成大罗则有入殿的资格,与杨戬、黄天化这些亲传弟子的徒弟们完全不同。

    姜尚那是元始天尊为封神之事早早收下的,在昆仑山学道四十年方才下山……

    广成子闭目不言,阐教仙人们开始讨论了起来。

    杨戬数次欲言又止,想推举自己师父出去;玉鼎真人醉心大道,在外少仇敌,也未沾染杀劫,故可避封神之难。

    但每次杨戬开口,却都感觉一阵心惊胆战,似乎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自己。

    谁在看自己?

    莫非是圣人老爷?

    杨戬额头挂了几滴冷汗。

    他把姜尚搞下去了,若立刻直言不避讳的说自己师父如何如何好,怕会直接让圣人厌烦他们师徒吧……

    有仙人道:“不如,去西岐找个大臣?或者那姬昌的儿子?”

    “若如此,截教仙必然不服,岂能让他们再算计一次?”

    “唉,那姜尚本领太低,道行微弱,被截教算计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只恨我等不能早作准备。”

    文殊广法天尊突然道:“若实在不行,便由咱们十二金仙一同执掌。”

    一直静默不言的太乙真人直接怼了过去:“此事并非儿戏,何以胡言乱语?”

    文殊道:“老师面前,我怎敢胡言乱语?太乙师兄莫非觉得,咱们十二金仙的德行不够?道行不深?”

    “大师兄都已说了,咱们都是需去劫难中走一遭的人,无法执掌封神榜。”太乙真人冷笑一声,“劫难变化莫测,说不得何时你我便陨落,如何能掌封神榜?”

    文殊眉头一皱,圣人老爷面前,他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开怼,当下就要开口继续反驳。

    但广成子缓缓睁开眼,开口道:“其实,教中还有一人,可执掌封神榜。”

    “不知大师兄所说是何人?”赤精子纳闷的问了句。

    广成子笑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昔日曾得天庭封赏,做了天庭的元帅,自可不入封神榜。”

    “此人又勤奋上进、资质上佳,修行时日虽短,却已是道行精深,直追咱们这些老一辈人物。又精通战法谋略之道,曾以少胜多,剿灭数十万为祸妖族。”

    “更兼之,其品性纯善,更曾立下天道誓言,对我阐教忠心耿耿,也颇得老师喜爱。”

    广成子一边说,一道道目光开始朝着杨戬汇聚。

    杨戬却在神游物外,坐在那静静的发呆。

    原本,坐在师父身后就有些无聊,便开始思索如何让师父坐上封神使者的位置,想着想着,又开始思考蕴珠境如何突破极限之事。

    这一想,就陷入了深思……

    “杨戬师侄?”

    “杨戬师侄?”

    “杨戬,回神!”太乙真人黑着脸喊了句,杨戬一哆嗦赶紧回神,这才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一道道目光。

    “师伯,我在。”杨戬赶紧应答,看了眼师父,发现师父正闭目养神。

    太乙真人道:“你大师伯举荐你做执掌封神之人,你当如何?”

    “我?”杨戬愣了下,错愕的看向广成子,发现广成子正对自己含笑点头。

    杨戬当真有些懵了。

    他代替姜子牙?

    别闹了,执掌封神榜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干嘛非要要落到他头上?姜尚封神封了那么多天庭的仙官,自己不也只是留在地上做了个齐王吗?

    不提别的,姜尚和李靖的际遇一比,那当真是不算什么。

    杨戬忙站起身,道:“弟子何德何能……”

    “杨戬师侄不过三代弟子,德行、威望皆不足以服众,”文殊怫然道,“他如何能执掌这般大事!”

    玉鼎真人突然开口,声音竟颇具威势:“如何不行?”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三友居

    玉鼎突然发声,当真让不少仙人错愕。

    自上古而来,玉虚宫但凡有事聚集众门人弟子,玉鼎真人通常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坐在那闭目养神。

    未曾想今日开口,竟有一股莫名的威势,压得文殊、普贤等有心反对之人,一时都无法开口说话。

    太乙真人笑道:“我也觉得杨戬师侄可担此大任。”

    “善!”黄龙道人与赤精子同时点头,灵宝大法师、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也同时点头表态。

    如此一来,十二金仙之中,有七人支持,其余五人默不作声。

    杨戬站在那刚要开口推辞一番,这是由心的推辞,这活当真是没什么油水,还要被全天下的眼睛盯着,不痛快二十多年……

    玉像忽而闪烁光芒,那带着极大威严的道韵扩散开来,满殿门人弟子尽皆起身,对着玉像低头行礼。

    圣人亲临!

    一道令旨在光芒中缓缓凝聚,落在广成子手中,广成子捧着这道旨意,对玉像深深做了个道揖,向前走了两步,转身时衣袍飘舞,颇有威严。

    “玉虚弟子杨戬,向前听封。”

    杨戬心中发苦,却也只得低头向前,站到了广成子面前,跪下听命。

    广成子展开那道旨意,浑厚的嗓音在昆仑山各处流转,随后飘向了四海八荒。

    “玉虚弟子杨戬听令!

    虽尔修行尚不足千年,但福源深厚兼职品性优良,又为天庭元帅,正可代天封神。

    自今日起,执掌封神榜,赐尔道门法印,赐尔封神之器,节制封神榜上有名之三教弟子,借此封神劫难,辅佐明君,救万民于水火,为天庭填充各处所空缺仙职!”

    广成子宣读罢了,那道旨意化作一只小小的玉符,落在了杨戬的手中,正面刻着一个‘道’字。

    又有一道金光在元始天尊的玉像中飘出,落在杨戬面前,似是一只普通的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

    打神鞭!

    直接就给打神鞭了?

    这可当真是报应,把姜尚的封神使者给弄垮了,竟把自己坑进去了。

    感受着身后一道道羡慕的目光,杨戬也不敢在圣人老爷面前放肆,当下叩首领命,双手举起,将打神鞭接在手中。

    玉鼎真人嘴角露出些许温和的笑容,太乙真人则是撇撇嘴,嘀咕一句:“这差事有甚好处?”

    除却杨戬自己,太乙真人、他师父这两个知情之人,甚至还有元始天尊,都觉得杨戬是想取姜尚而代之,才去算计的姜尚。

    殊不知杨戬是想为师父谋些气运,并非想把自己也玩进去。

    事已至此,也不能说什么风凉话。

    杨戬抓着打神鞭、端着道门印,慢慢站起,一阵愣神。

    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化作一老翁的模样去接近姬昌?难道自己也要去用直钩钓鱼?

    一时间,杨戬的心绪有些纷乱难平,感觉多少有些对不起姜尚……

    广成子道:“诸位师弟师妹,若无事便可离开了。杨戬师侄随我来,老师想见一见你。”

    又要见圣人?

    杨戬心中一阵讶然,扭头看了眼师父,却发现师父、太乙师伯和其他几位相熟的师伯已不在此间。

    只是转眼,殿内的仙人便走的干干净净,仅剩杨戬和广成子二人,还有那渐渐收敛光华的玉像。

    “杨戬师侄,随我来吧。”

    广成子轻声说了句,转身走在前方。

    杨戬收起打神鞭与道门法印,跟在广成子身后,绕过这座玉像,走向了大殿后方。

    这里还有一处殿门,只是平日里并未开启过。

    一步迈出,眼前景色斗转,先前还只是看到了仙云弥漫,但走入其中却是大雪纷飞、寒风凌冽。

    广成子背着手走在前方,在风雪中踏足而行,笑道:“师侄能想到以色相破姜尚之功,当真聪慧。”

    杨戬面色一变,低头道:“大师伯恕罪。”

    “不必担心,此事算不得什么,”广成子温声道,“你做事周全,并未暴露。若非老师说起,我也被你蒙过去了。”

    杨戬干笑了两声。

    广成子又道:“你可是怕老师责罚你?”

    “嗯,”杨戬老老实实点头,道,“不敢欺瞒师祖与大师兄,我本想为师父谋些气运,故而算计姜尚……也并无害姜尚之心,本打算等师父成封神之人,辅佐明君安定天下了,再安排姜尚入朝为官,圆他王侯也梦。”

    “善,”广成子轻轻点头,“你能这般想,倒也难得。洪荒多算计,但哪个不是一动念便嗔杀怒责?”

    杨戬默然,并不知该如何接话。

    两人走在一处铁索桥上,前方山壁被凿开,内有一处别院,按院子看着简陋,却飘逸着某种道韵。

    广成子道:“此地名为三友居,老师看重的很,不要碰坏了什么东西。”

    “是,”杨戬低声应了句,随广成子走过铁索桥,走到了别院门口。

    院楼是用篱笆扎成,可这篱笆却非同小可,似乎还是即将蜕变的后天灵根。

    小院中有三处茅庐,广成子带杨戬而来,左侧的茅庐中走出一名中年男人,杨戬看不清其面容,却感觉到了那股熟悉的道韵。

    圣人道韵!

    “老师,杨戬已带到。”广成子站在门口躬身行礼,杨戬则是连忙叩拜。

    这是他师祖,当拜,也不可不拜。

    “进来吧。”

    只是三个字,却说不出的温润祥和,让人心中安定之余,又似乎听到了天地之音,心生颇多感悟。

    仅是这一点便可断定,元始天尊的境界、修为,比同为圣人的女娲要强上一些。

    具体强多少,杨戬却毫无概念,这个层次他离着还太过遥远。

    广成子带着杨戬进了院落,元始天尊坐在树下的躺椅上,似乎在回味什么,看不清的面容上,给人一种他在笑的‘错觉’。

    “不必拘谨,坐下吧。”

    两座蒲团缓缓在地上凝成,广成子立刻坐了下去,闭目修行;杨戬也赶紧点头,坐在了圣人师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元始天尊开口,问的却是:“你见过混沌钟的主人了?”

    “是,弟子见过,”杨戬低头说着。

    “他在我这刚走,”元始天尊道,“陆压若再去找你,便是助你东伐,不可随意摒弃。”

    杨戬立刻应答:“弟子谨遵师祖教诲。”

    天炎道子来找师祖了?

    这有点乱……师祖怎么会眼睁睁看着混沌钟飞走?难道师祖也无法留下混沌钟?

    杨戬一时心绪繁复,又赶紧将杂念抛却。

    不管如何,师祖既然开口,那封神时陆压前来周营助阵,杨戬也不能将他扫地出门。

    元始天尊又问:“你当如何完成封神之事?”

    杨戬不敢乱显摆,道:“恳请师祖为我指点迷津。”

    “你心中其实已有定计,”元始天尊身下的摇椅轻轻晃动,一股莫名清香钻入了杨戬鼻中,让杨戬只感头轻目明。

    元始天尊轻笑了声,道:“所谓迷津,旁人有,你如何会有?本是洪荒逍遥客,何以自缚自在心?”

    杨戬闻言,心中的震撼莫可名状,却只得苦笑。

    自己如何来的这片天地,圣人果然都知道;甚至他不知的,圣人也许都知晓。

    杨戬大着胆子问一句:“师祖,我……我为何会来?”

    “此事你当问你自己,如何问我?”元始天尊悠然道,“让你回来的并非是我,非其他几位圣人,非混沌钟的掌管者、非后土,非人,也非神。”

    杨戬顿时各种茫然。

    “那是谁……”

    “需你自身去寻找,去体悟,这是你的机缘,也是你的磨难。”

    “是,”杨戬应了句,只感觉自己头脑昏沉。

    元始天尊摆摆手,似乎只是让杨戬来此地闲话两句,并未交代其他事。

    杨戬会意,起身告退,院门外出现了一处光芒闪烁的圆圈,那应当是某种挪移的阵法。

    元始天尊的话语又在身后而来,“此地名为三友居,你可知是何意?”

    杨戬连忙转身,刚想回答,可树下的摇椅上,哪里还有师祖的身影……

    “去吧,”广成子睁开双眼,对杨戬笑了笑,便闭目坐在树下的摇椅旁。

    仿佛亘古而来,他一直坐在此地,从未离开过。

    三友居?

    杨戬若有所思,一步迈入光圈,身影被轻轻拉扯,周围光线不断转动。

    等他再回神,却已是在昆仑山下,前方便是蜿蜒的朝圣古路。

    向前走了两步,杨戬刚要驾云,整个人却突然愣住。

    三友居,昆仑山……

    那里莫非是就是三清修行之地?

    师祖最后的那句话,明显带着少许落寞。那,圣人又在落寞什么?特意让自己过去一见,只是为了嘱咐陆压道人之事?那直接让大师伯传话不就好了?

    不对,师祖定有深意。

    三友本一家,奈何起争戈……

    “唉,先去找师父再说,”杨戬有点头昏脑涨,将这些事暂且放在心中不管,化作一道金光,朝着玉泉山飞去。

    开天盘古陨,一气化三清。

    此为旧时故,何以抵封神。

 第三百六十三章 正式入局

    玉虚宫阐教大会过后三个月,洪荒各处已经纷纷传扬封神使者更换一事。

    杨戬,一个近数十年内不断出现在众修士耳中的名字,又牵动起各方势力的心神。

    让人意外的却是,对于杨戬执掌封神榜,截教竟未发声反对。比起飞熊来说,杨戬天庭元帅的身份代天封神,更合理也更容易让人接纳。

    天庭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默,凌霄宝殿中的那道身影始终在注视着洪荒大地。

    自从杨戬接手封神之事,玉帝的心情似乎一直很不错,服侍一旁的仙女经常见这位三界主宰面带笑意。

    朝歌城中。

    杨戬一身白衣,走在人声鼎沸的街路上,心情早已恢复如常。

    这几个月他都在玉泉山和梅山,哪里也没去。

    直到南洲有消息传来,说伯邑考获罪被帝辛扣押,杨戬这才从梅山南下,到了南洲朝歌城。

    朝歌城周围还是那般,有一道道神识弥漫,杨戬现身,自然引来不少人侧目。

    路过‘姜府’,杨戬扭头看去,见姜子牙和柔儿在花圃旁读书吟诗,嘴角扯动了下……

    挖坑埋自己,说的就是此事了吧。

    原本可以在一旁纵观全局,伺机而动,如今却成了漩涡的中心,又注定不会有任何封赏;还要去平衡三教势力,更要护住阐教的根基、乃至道门的根基。

    他一个三代弟子,却要操着这么多心,当真让杨戬有点不爽。

    “既来之则安之吧,这未尝不是好事。”杨戬背着双手,身影飘然远去。

    让他执掌封神榜……

    那就别怪他暗中打压燃灯一脉,护着阐教真正的底蕴。

    只要圣人老爷不把‘封神名单’定死,那他大可以给阐教战死上封神榜的门人封点悠闲自在的仙职。

    还有自己表姐,倒霉的龙吉公主,这个必须要护一下,不能被洪锦那个半吊子占了便宜。

    若龙吉注定要上封神榜,那也别是‘红鸾星’了吧,毕竟是自己大舅家的女儿。

    正想着,商君的王宫已经在眼前。

    杨戬就这般大大刺刺的走了过去,身影化虚,凡人如何能看见?

    那庇护王宫的金龙,此时已经萎靡在那,早已是枯败之像,只是勉强看了眼杨戬,完全无法阻拦。

    倒是有几道截教仙人的神识有所波动,但最后也并未现身。

    杨戬是来杀帝辛的?

    怎么可能,杨戬经过一番分析,发现自己只有尽量按照朝封神演义的剧本靠拢,才有些许‘先知’之明,更有把握将封神的局势变化掌控在自己手中。

    帝辛自不能杀,且让他和九尾狐再继续逍遥快活几年。

    杨戬去了王宫地下的牢房之中,找到了已经被毒打到不成人样的伯邑考。

    伯邑考算是俗世中久负盛名的美男子,琴技一绝,落得这般下场却也是九尾狐作祟。

    ——九尾狐想勾引伯邑考不成恼羞成怒,在伯邑考献宝物时,用妖法催使那只老猿发狂,被帝辛定下了谋逆行刺之罪。

    如今,这位风度翩翩的西伯侯长子被铁索扣在墙上,气若游丝。

    杨戬弄晕了看守,慢步走到近前,为伯邑考度过去了一丝玄气;伯邑考轻哼一声,感觉身上的疼痛消失无踪,缓缓睁开双眼,看到了站在面前的白衣男子。

    “你是……何人?”

    “前来救你之人,”杨戬温声说着,“莫要害怕,我这便带你离开此地。”

    “不可!义士不可!”伯邑考颤声阻止。

    杨戬问:“可是担心西伯侯被牵连?”

    “不错,”伯邑考应了声,随即露出了苦笑,“我这条性命不算什么,若能换得父亲平安回返,死千百次也是无妨。但我若从此地逃了,大王必然会迁怒父亲……”

    杨戬轻轻点头,并不坚持,他来这里也只是和伯邑考见一面。

    “便是如此,还要多谢义士前来搭救,”伯邑考抬头看着地牢小窗之外的青天白云,“虽然说这些恐为人耻笑,但伯邑考还是厚颜相请……请义士能救我老父一命。”

    “西伯侯有圣贤之名,我虽是方外之人,却也颇为仰慕。”杨戬抬手,在伯邑考身上刻下了一道符印,道:“此符可令你不觉痛苦,若你性命不保,也可护你魂魄。”

    “多谢义士!”伯邑考顿时双眼含泪,虽已有慨然赴死之心,可听到‘死’字,当真难以忍耐。

    杨戬做完这些便悄然离开,那些护卫缓缓醒来,而伯邑考则沉沉的睡去。

    第二日,伯邑考被杀,其身被做成肉羹,送至羑里姬昌被困之地。

    姬昌虽知那肉羹是何物,但为活命,只得面无异状的吃下,并谢恩帝辛;待宣旨的使者走后,姬昌老泪纵横,久卧不能动。

    伯邑考被杀的消息传回西岐,姬昌二子姬发哭的昏天暗地,当下就要效仿东伯侯姜恒楚,带军杀往朝歌城,但被文臣劝止。

    文王四友定计重贿费仲、尤浑二人,营救姬昌归来。

    时过不久,朝歌城传回消息,帝辛赦免了姬昌,总算是让伯邑考的死有少许价值。

    但帝辛并不傻,如何会将西伯侯放虎归山?如今东、南两大镇诸侯造反,若西伯侯回返西岐,朝歌城则是三面受敌,虽不惧,却也不愿承此压力。

    故而,帝辛将西伯侯调来朝歌城,为西伯侯加官进爵,让姬昌留朝歌城做官。

    姬昌夸官三日——加官之后都要游街;朝歌城各处张灯结彩,不少商朝老臣激动不已,还道帝辛已幡然醒悟……

    怎料,夸官第二日,姬昌与黄飞虎相遇,黄飞虎邀姬昌家中做宴,一语点醒姬昌。

    姬昌星夜出逃,离朝歌,渡黄河,朝着大商西部重镇临潼关而去。

    帝辛大怒,命殷破败、雷开率三千兵马追赶;文王车马走的慢,后方追兵快马加鞭,不多时便要追上……

    “吁——”

    驾车的马夫拽紧缰绳,两匹老马嘶鸣,马车在大路上急急停下,几乎要散架一般。

    三丈前方,杨戬静静的含笑站着,感受到了车帘后探来的目光。

    “谁敢拦路!”赶车的车夫急忙喊道,“快些让开!你可知车中坐着那般人物?”

    杨戬道:“西伯侯姬昌,还请下车叙话。”

    马车中的老人掀开车帘走了出来,见杨戬相貌堂堂,不类奸诈之辈,又有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浑身上下裹着飘渺难定的气质,顿时不敢大意,知道这并非凡夫俗子。

    马夫搀扶姬昌下了马车;姬昌拱起双手,道:“在下姬昌,不知高人有何指教。”

    “西伯侯多礼,此地日头正毒,不如去旁边林中谈些话语。”

    杨戬拱手还礼,做了个请的手势,姬昌愣了下,见杨戬那双目光颇为清澈,轻轻点头,“先生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