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戬拱手还礼,做了个请的手势,姬昌愣了下,见杨戬那双目光颇为清澈,轻轻点头,“先生请。”

    那车夫忙要阻拦,杨戬抬手一点,这车夫顿时昏了过去,被杨戬一只手提住。

    而后,姬昌便见杨戬对着两匹老马点了两下,两匹老马自行向前奔驰,拉着马车沿大道西去。

    “些许道法,,西伯侯见笑了,请随我来。”

    姬昌满脸疲倦,听杨戬说话,自忖自己毫无反手的机会,只能跟上。

    走入林中,杨戬在一处树下摆好了矮桌,上有清茶飘着些许白汽,邀姬昌坐下。

    “先生何为?”

    “人言西伯侯有圣贤之名,心中仰慕,故来此地静候……西伯侯请听。”

    杨戬话语刚落,林外响起一阵轰鸣声,战车疾驰、战马奔腾,不少人呼喝追赶,言说要去捉拿姬昌。

    姬昌顿时冷汗森森,赶紧躲到矮桌之后,对杨戬一稽到底。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杨戬笑着摆摆手,“喝茶吧,稍后自有仙人来寻,护送西伯侯西去。”

    西伯侯盘腿坐在了草地上,看杨戬为自己斟茶,连忙道谢,便问:“不知先生如何称呼,在何处清修?”

    “修道中人,与世间随处行走,这些不提也罢。”

    西伯侯顿时心生敬佩,对杨戬越发尊重。

    这般施恩不往报的品性,在西伯侯看来颇为难得,料想这年轻人应当是神仙之流,便想趁此机会问些道易之事。

    但西伯侯问了两句,杨戬就将话题引到了治国安邦上。

    杨戬问:“西伯侯回返西岐之后,可要为长公子报仇?”

    姬昌面容悲戚,“唉……若起兵戈,不知天下黎民有多少要葬身战火,姬昌实不忍矣。”

    “西伯侯却要听我一言,”杨戬拱拱手,将心中韬略侃侃而谈,先是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又说‘商纣暴虐无道,若能取而代之,更是拯救天下黎民’。

    姬昌便问如何行之,杨戬便言说西岐要走的三步规划……

    第一步鼓励农桑、让百姓生活殷实,一两年后粮食充裕则开始鼓励生育,令西岐人口多增。外联诸侯,与诸侯合围朝歌,缓解西岐压力。

    第二步则是蓄力吞并周遭助纣为虐的诸侯国,将版图增大,再迁都城。之后再讨崇侯虎,西征蛮夷安定后方,抵挡来自朝歌城的讨伐。

    第三步才是东征朝歌城,必须静待西伯侯所掌之地强盛过朝歌,才可大军东征,以威严四方之势,取商而代之。

    一番话说完,姬昌老脸之上满是震撼,看杨戬像是看神人一般。

    杨戬委婉拒绝了姬昌让他同去西岐的请求,只道自己闲云野鹤惯了,在人间多四处走走。

    便在此时,林外又是滚滚马蹄声自西向东,不过这次不是气势汹汹的追赶,而是匆忙败退。

    “这是……”

    “护送西伯侯西去的仙人已到,我便不久留了,再会。”

    杨戬起身,对西伯侯拱拱手,漫步入了林中。

    姬昌望着杨戬离开的方向,久久不能回神;空中一道身影落下,身后背着一对雷翅,单膝跪在了姬昌身前……

    杨戬站在树梢上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些高深莫测的微笑。

    啧,又一个七岁师弟。

 第三百六十四章 西伯侯相聘,渭水收紫霞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雷震子。

    雷震子相貌奇异,肋下生有双翼,初时也吓的姬昌心惊胆战。雷震子当下说明身份,姬昌如何能信?

    当日姬昌去往朝歌城时,收下了刚出生不久的雷震子做第一百子,但随即雷震子就被云中子带去了山中修行。

    姬昌去朝歌城获罪被囚在羑里,今日趁夸官逃回,满打满算也就七年。面前雷震子身材魁梧,相貌……颇为厉害,如何是七岁的模样?

    雷震子却言说自己吃了两颗仙杏便有了这般模样,当下也并未多解释,只管将姬昌背起,穿云过雾,过了五关,直接落在金鸡岭。

    雷震子救父脱困,很听话的回去找云中子,毕竟心智也只有七岁,颇为听话。

    姬昌也被西岐的大臣寻到,一同回返西岐,入西岐后又有‘文王吐子’的典故,暂且不提。

    且说杨戬,救了一次姬昌,在林中进了破商三策,让姬昌心中震动,自是留下了极为深刻印象。

    而后,杨戬便在西岐周围诸侯国行走,行善布施,用仙法救一些凡人疾苦,累积名声。

    半年后,杨戬也不记得自己救过多少人,只知不少地方供起了他的画像,而他也察觉到了点滴香火之力。

    之后,他进了西岐境内,寻到一处山清水秀之地,隐居其中。

    他此时执掌封神榜,天道有感,封神之事自生变化。

    杨戬只管在此地等候,闲来无事帮山民治治病,得闲了便思索自身突破之道。

    蕴珠境的极限,到底在哪?如何突破?

    此事参悟不透,杨戬的八九玄功就陷入了瓶颈,不得寸进。

    在山中一呆便又是半年,杨戬苦思无果,索性开始游山玩水,放松心神,静待‘灵光一闪’。

    悟道,也讲求厚积薄发。

    杨戬静下心来,参悟玄法,观摩伏羲神皇所给的远古星辰图,不断体悟自身奥秘,研究那让圣人都眼红的开天道韵。

    渐渐的,杨戬还真就隐隐触碰到了什么,仿佛只要再往前一步,便能突破蕴珠境极限。

    可就是这一步,难倒了多少修士,耗尽了多少寿元?

    无数人不得长生,无数金仙难成大罗,就是差了这一步半步……

    杨戬躺在树梢上晒着太阳,闭眼小憩。

    修道之事,总不能强求,强求也是求不来的。

    他再将自己放松心神,继续体悟天地自然,寻找自己突破的契机。

    又心血来潮,在渭水旁弄了几间草庐,收些山民家的孩童,教他们读书写字,修身养性,也算教化一方。

    几个月后,草庐中传来朗朗读书声,杨戬悠然坐在屋外的摇椅上,总觉得自己心态平和了许多。

    钓鱼是不可能钓的,他又不是姜子牙。

    反正就是熬日子等姬昌来寻,他慢慢等着就是了。

    看渭水东去,滚滚水势犹如无穷尽,杨戬忽而心中有感,推演三十六定海神珠的伴生大阵,顿有所得。

    如此这般,这些时日倒也不至于荒废。

    “老师,”茅屋中跑来一个秀气的女童,“已经读十遍了!”

    杨戬大手一挥:“再读十遍!读十遍之后再抄写三遍,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待你们明悟了这片诗词的精义,自就能活学活用了。”

    “哦!”女童乖巧的答应着,晃着小辫子跑了回去。

    茅屋中又传来了郎朗的读书声,十多孩童摇头晃脑,读着一些杨戬随手写下的简单诗词。

    日子就这么慢悠悠的过着,杨戬时而给梅山去几封书信,告知家人不必担心,与心珂互诉相思之苦。

    又逢春日,骄阳烘人暖,茅庐又有了读书之声。

    杨戬坐在门前晒着太阳正睡午觉,而一道身影沿着渭水走来,远远看到躺在草屋前的杨戬,顿时激动莫名。

    此人不是姬昌又是何人?

    那姬昌回周国之后,立刻遵照杨戬所言,大兴农桑、鼓励生育,同时整顿兵马、每日演练,又结交四方诸侯,不断给朝歌城送去礼物,并未立刻造反。

    他将国都东迁至渭水畔,兴建一处灵台,四处招贤纳士,在诸侯之中名望越发深厚,百姓也越发信赖,周国的国运昌盛兴隆。

    此子姬发也励精图治,学兵法、学治国,每日都准备着为长兄报仇,只是姬昌不许动兵戈,姬发也只得暂时忍耐。

    一日,姬昌梦中梦见他在灵台祷祝时,灵台失火,他被困在灵台上无法动弹,忽有一名银甲神将现身,放出了一条白犬,白犬张口咬住他的衣袍,将他在灵台拽下。

    姬昌梦醒之后立刻占卜一卦,知有大贤待自己前去相请,便按卦象显示,沿渭水一路东来。

    行到一处村落,姬昌打听此地有何人杰,村民只说山中有位年轻的神仙,教此地孩童读书识字,还能治百病,颇为灵验。

    姬昌不由得想起杨戬,精神一震,舍下随行兵马,寻向了村民们所说的几间茅庐。

    远远的,姬昌看到躺在那晒太阳的杨戬,不觉老泪纵横,高呼一声:“西岐姬昌拜见!”

    “嗯?”

    杨戬睁眼看去,心道这老头总算来了,当下露出些笑容,扫榻相迎。

    “恩公,不曾想今日又能得见!”姬昌又是一稽到地。

    杨戬不提其他,搀扶姬昌坐下,喊了声下课,让那些童子先回去了。

    倒是杨戬最为喜爱的那个女童留了下来,很聪慧的去旁屋冲些茶水,端到了杨戬和西伯侯面前,乖巧的喊了声:“老师请喝茶。”

    杨戬轻笑了声,觉得这女童灵根不错,又颇为聪慧,便问:“今日这位大人寻到了此地,我差不多也要离开了。我有意收你为徒,传你道法,你可愿随我一同离开?”

    这女童眨眨眼,头一歪,似乎没明白杨戬所说的是什么。

    杨戬伸手对着前方点了下,渭水瞬间被截断,掀起了滔天巨浪。杨戬翻手按压,漫天巨浪平静的落下,渭水再次奔腾,仿若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

    不管一旁看呆了的西伯侯姬昌,杨戬看着女童,“我乃修道之士,有成仙之法,可令你羽化飞仙。你可愿拜我为师?”

    “那我娘亲……怎么办?”

    “哈,”杨戬顿时笑眯了眼,“你可听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女童眨眨眼,当下跪下,“老师。”

    “今日起,要喊师父了。”

    杨戬放出了正呼呼大睡的哮天犬,嘱咐了哮天犬几句,把女童放在哮天犬背上,径直去了村落中寻找这女童的家人。

    看到这白犬,姬昌顿时再无犹豫,知道这是自己要寻的大贤,拉住杨戬的手就不松开了。

    “上次听闻恩公所讲治国安邦之策,姬昌依法而行,当真让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兵强马壮,还请恩公随我回去,我当拜恩公做上大夫!”

    “实不相瞒,我奉命下山,便是相助西周讨伐商纣,”杨戬道,“帝辛残酷暴虐、逆行倒施,无称人皇之位。今日西伯侯相请,我当出山相助一臂之力。”

    姬昌大喜,抱着杨戬的胳膊就不松开了。

    杨戬想着自己是不是用变化之法弄的老一点,这么被姬昌拉着,外人还以为自己是姬昌失散多年的大孙子一样……

    当下,杨戬挥手,几件草屋化作点点星辉消失不见,姬昌见怪不怪,拉着杨戬去山下村落。

    路上,杨戬问了如今西岐变化,姬昌不断作答,杨戬心中也渐渐有了底。

    天地气运站在哪边,哪边就是注定的赢家啊。

    只是西岐周国想要崛起,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杨戬还是劝姬昌别急,并言说几年之后朝歌城将会有大将前来相助,而那时,西岐也将直接面对商军征伐。

    姬昌忙问:“先生,这几年咱们该如何准备?”

    杨戬笑着总结了几句,大抵就是征兵、积粮、抢地盘,把周国上下打成铁板一块。

    当然,说法要高深一些,才能让姬昌越发钦佩。

    姬昌是一刻都不想等,回了村落,汇合了几位随行文臣,直接下了王命,聘杨戬为上大夫,又拉着杨戬同乘。

    几位文臣虽心有不服,却也不敢说什么,听杨戬和姬昌相谈几句,也惊讶于杨戬的见识想法,都道这可能真的是大贤之人,虽看起来这般年轻……

    很快,哮天犬托着那女童在后面追了上来,女童脸上泪痕未干,背上还带着小小的包裹。

    “汪!汪!”

    哮天犬这是在禀告,说已经给女童的父母定下标记;杨戬已给梅山发去玉符,不日便会有人来接这女童的父母亲人去梅山住下。

    “既已拜入我门下,以前的名字便忘却吧,”杨戬看着女童那张清秀无暇的脸蛋,心中泛起了些许恶趣味。

    女童道:“请师父赐名。”

    “以后,你道号便是紫霞。”

    “是,师父。”

    紫霞?

    女童轻轻喃喃了句,脸蛋红扑扑的,对这名字颇为满意。

    杨戬道:“我将在人间二十余载,你便跟在我身旁修行,待我回山,便会带你去拜见师祖。”

    一旁的姬昌看杨戬的目光越发敬重,对这名为紫霞的女童也是不吝赏赐。

    杨戬忽而想到了几千几万年后的某事,嘴角露出些许略带玩味的微笑……

    紫霞啊。

    这名,也不知会不会真的带来某些天命……

 第三百六十五章 西岐建杨府,俗世隐仙神

    西岐其实就是‘西面的岐山’,这算是一个标志性的山岳,泛指渭水周遭的大片区域。

    西伯侯姬昌统领西路二百路诸侯,但这二百路诸侯并非都对姬昌俯首称臣,只是受姬昌节制罢了。

    但姬昌在西岐之地经营多年,两百路诸侯最少有一半算是亲信家臣,剩下的那一半大部分也都是占地为王,各自观望,少有为商君卖命者。

    杨戬被任命为上大夫,怎么也要拿出点真才实干,在路上就制定了一份详尽的‘攻略’,交给了姬昌。

    收服西路诸侯,并非只靠武力;反正西岐有天命在,大气运加持,怎么折腾也不会有问题,顶多是有惊无险。

    一座大城耸立在岐山之下,这就是周国的‘都城’了。

    此时的人族俗世还是奴隶制度,沿途就能看到不少奴隶在各处劳作,杨戬对此并没有太多想法。

    解放奴隶?加快俗世封建王朝的进程?他可没这个闲情逸致,而且强要做这些事也只能是徒劳无功。

    人族的进程,皆由天道掌控,岂是他这个小虾米能随便插一脚的?

    见了师祖一面,杨戬突然觉得,自己之前在洪荒这么逛来逛去,其实根本没太多意义。

    一言一行,圣人皆知;

    一举一动,圣人皆明。

    甚至他的跟脚,原本以为只有后土娘娘知道,没想到师祖也知晓。

    这让杨戬明悟了许多道理,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心态比之前也更安然。

    被安排了封神的差事,老老实实的把西周壮大,花费一二十年的功夫改朝换代,就回山修行不再外出,比什么都强。

    他要去做的,只是触碰到八九玄功真正的极限,看能不能走出一条后无来者的绝世之路。

    到那时,才可做执棋之人吧。

    远眺大城,云雾升腾、气运在此地凝成龙形,笼罩了数千里之地。

    城中各处已是张灯结彩,周国文武数十人在城门迎接。

    杨戬也并未倨傲,与这些文臣武将一一见礼,见到了文王四友,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交谈之下,都是一些学识与智慧并重的能臣。

    对于姬昌直接给杨戬高位,这些文臣并不奇怪。虽说杨戬年轻了点,但在接下来宴会时有意表现,所说的治国之策、治军之策,让这些文臣武将几欲跪下拜师……

    没办法,上辈子杨戬在地球时也是读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华夏文明对比洪荒虽有些短暂、却无比深厚的历史,给了杨戬莫大的好处。

    “杨公真神人矣!”

    “得杨公相助,吾王何愁大事不定?”

    杨戬谦逊的笑了笑,“说的天花乱坠,不如做出一二建树。请诸位监督于我,看我今后有何作为便是。”

    当下,杨戬顺势提出要招几位家将过来为西岐练兵,文王自是欢喜异常的答应。

    酒宴三日而绝,西岐百姓争相传颂,说自家大王请来了神仙相助,今后必是风调雨顺。

    不少女子还芳心涌动,听见过那位神仙的人说,神仙颇为英俊神武……

    文王为杨戬安排了一处大宅,杨戬想了想,直接修书一封,接母亲、小妹和妻子过来小住几年,一是让文王放心,二也是过来蹭蹭气运。

    如今的西岐,已是南洲人族气运最浓之地,更是三界气运汇聚之处。

    安排完了这些,杨戬又闲不下来,开始为刚收的小徒儿筑基修行,灵丹妙药、宝物玄法,自不会有半点吝啬。

    杨戬也没打算亲自教她,还是让她底蕴深厚的‘师娘’来教比较好。

    总不能让紫霞也修八九玄功,若今后和那猴子真的遇到了,两人一言不合打起来……

    “哈,”杨戬咧嘴一笑,觉得自己的想法颇有创意。

    “师父,”紫霞对陌生的环境有些害怕,小声问,“这么大的院子,只有我们住吗?”

    杨戬放出哮天犬与她作伴,拍拍紫霞的脑袋,“过几天就热闹了,别怕。”

    紫霞小脸有点泛红,她虽然刚五六岁,却聪慧异常,知道的也较多,小声道:“那,晚上紫霞可以跟师父……一起吗?我有些怕……”

    “自然可以,”杨戬却是毫无在乎。

    是夜,紫霞躲在被窝中熟睡,杨戬坐在床边的圈椅上,闭目、养神,参悟玄法。

    数日后,几辆马车缓缓驶入周都城,在两队精悍兵卫的护送下,稳稳当当进了杨戬的府邸。

    文王听闻此事,亲自率几位大臣来迎。

    杨戬道了几声谢,将母亲瑶姬、小妹杨小婵接入后府,带着自家娘子,与直健、姚公麟二人,在府上宴请文王一行。

    按杨戬的命令,敖心珂和直健等人都隐藏了自身气息和修为,此时看起来就如同凡人一般。

    但敖心珂那清冷的气质、清冷却绝世的样貌,当真无法遮掩……

    还好,姬昌并非帝辛,也不必担心会有什么幺蛾子。

    后院中,收敛了自身气息的数十位仙子也正式成了杨府侍女,在瑶姬的安排下在各处侍弄,不多时便让满院都是花草虫鸟,仿若仙境。

    前堂,文王坐在主位,一番酒宴也是相谈甚欢。

    “大王,”杨戬拱手道,“此二人是我兄弟,都曾统万千兵马于方外征战。”

    直健与姚公麟起身,对文王姬昌抱拳拱手。

    杨戬道:“大请文王调拨两支兵马与他二人操练,待半年后观其成效。”

    “哎,”姬昌如何不知杨戬话中的意思,道,“既是先生所举荐,必是天下难寻的奇人异事,如何不可托付全军?”

    “文王慎重,”杨戬道,“莫要让我失了德行。”

    姬昌不由一笑,举杯道,“既先生有此言,便依先生所说,两位将军宴后便去军营接管两部精兵!”

    “末将领命!”

    直健与姚恭麟同时应答一声,在梅城中千百年积累的为将之本领,远非凡人将领可比。

    梅山六友是真正的‘将帅’,他们统合梅城兵马和梅山妖族无数次征战,用兵之道早已入骨。他们和那些入封神榜的神仙,诸如九龙岛四圣、魔家四将等人,完全不同。

    对这些,杨戬并不用说,只需要少许时日,直健与姚公麟必会在周军之中大放异彩。

    军务交给他们二人,杨戬专心搞西岐的发展,如此倒也省心。

    酒宴过后,杨戬当着文王的面嘱咐他们二人,“俗世有俗世的规矩,不可传授士兵修行玄法,以免坏了周军气运,只需以凡人之躯操练。”

    “是!”

    两人领命而去,文王有些欲言又止,但也并未多提什么。

    送走文王一行,杨戬靠在椅子上松了口气,敖心珂摆摆衣袖,杯盘狼藉的客堂顿时恢复整洁。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敖心珂忍不住掩口轻笑。

    杨戬看看自身打扮,纳闷的问道:“怎了?”

    敖心珂笑道:“夫君堂堂天庭战将,未曾想来,在俗世之中辅佐王侯也自有一番气度呢。”

    “你就别挖苦我了,”杨戬揉揉额头,将正无所适从的紫霞在后院招来,交代给了敖心珂。

    紫霞弱弱的喊一声‘师娘’,心珂便笑个不停,心情大好。

    “夫君想要传她什么道法?”

    “我这没有女子修行的法门,功法你来传吧。”

    “夫君你这师父当得,也未免……”

    “嗯?”

    “太英武了些。”

    敖心珂咬了咬下唇,当真是屈服在了杨戬的目光之下;杨戬笑了几声,在玄龟带中找了起来。

    他现在家底颇丰,先是梅山妖族的宝库,又有心珂的嫁妆,更打劫了一位准圣,玄龟带中宝物早已堆积成山。

    但要给紫霞配法宝,必须是一串手链和一把好剑。

    很快,杨戬将目光落在了伏魔剑上,思前想后,便将这件赤精子所赠的宝剑拿在手中。

    “紫霞,过来。”

    “是,师父。”

    杨戬正色道:“这把剑曾随为师在东海龙宫大战妖族,又随为师在北洲征战,为师斩杀的第一名大罗便是用此剑,今日便传于你,多加珍惜。”

    紫霞连忙跪下,双手接过这把比她高一些的长剑,抱在怀中一脸认真的点头。

    “师父,这把剑叫什么名字?”

    杨戬淡定的说了句:“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