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费仲尤浑同时松了口气,又对杨戬一阵点头哈腰的告辞,被哪吒一左一右拽着,冲向了朝歌城。

    送走这两位,又过了两日,杨戬听闻费、尤二人已经在朝歌城中带起了一阵烟尘,杨戬这才下令让邓婵玉自行回返青龙关。

    据说闻仲听闻两人没死,怒极攻心,大病了一场。

    让闻仲气到吐血的,却是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在朝歌城所发生的一件又一件大事……

    尤浑与费仲二人安然回返之后竟然老实了很多,每日都进宫拍帝辛马屁,闻仲也拿他们束手无策。

    没多久,朝歌城开始流传一则典故,名为‘贤侯遗诏’,说的是西伯侯姬昌归天时,将其子姬发叫来,一番叮嘱。

    一句‘不可听诸侯挑唆,以臣伐君’,让闻仲都是默然无语,自觉姬昌为宽厚长者。

    毕竟,帝辛曾对姬昌做出那般失格之事……

    闻仲虽感慨姬昌不易,却并未放弃西征之事,物色各处关内总兵、带军之将领,依然未曾瞧见满意之人。

    那魔家四兄弟本领虽强,但声名却没传出千里之堤,闻仲对他们四人并不熟悉。

    但让闻仲没想到的却是,正当他在筹备第四次西征之时,帝辛那边却掉了链子……

    随着西伯侯的遗嘱在朝歌城疯传,武王派来使者,奉上美人、宝物,让帝辛龙颜大悦,为姬发颁了嘉奖旨意。

    闻仲连夜进宫求见,在帝辛面前苦苦劝说,帝辛这次,却丝毫没听心中去。

    “老师,”帝辛看着闻仲,道一句,“寡人当真不知老师为何如此忌惮西岐,但那西岐老王,空有圣人之名,还不是一样食子保命?”

    “大王,此事绝不能混为一谈。”

    帝辛冷笑了声,“老师如何以为我伯邑考之事?哼,那伯邑考颇有姬昌之风,假以时日或许能号令各地诸侯,寡人这才先动手,随便找了个理由将他剁成了肉酱!那姬发小儿,不足为虑矣。”

    闻仲一阵默然,叹道,“大王,我欲亲征西岐……”

    “老师不可,”帝辛抬手阻拦,道,“一则若朝歌城无老师坐镇,我心难安;二则西岐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闻仲质问:“那一帮都是乱臣贼子,还如何计议!”

    “老师如何觉得,西岐便是乱臣贼子?”帝辛道,“东伯叛臣姜文焕攻我游魂关数年,南伯叛臣亦然!唯独西岐,并无叛臣之心,并未陈兵五关……”

    “大王何以如此糊涂!老臣告退!若大王不许征伐西岐,便将老臣革职便是!”

    闻仲长叹一声,跺跺脚,直接行礼甩袖告辞而去。

    帝辛面色有些阴冷,坐在王位之上。

    他与闻仲议事,殿内从不留人,今日亦然。

    良久,帝辛冷哼了一声,面色不快的起身走向大殿之后,去寻自己的爱妃解乏。

    而帝辛所要去之地,那位越发娇媚的美人坐在琉璃镜前,梳妆打扮,沾红画眉。

    她面前的梳妆台上正摆着一封书信,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书信只是一张白布,皮革信封上写了个‘戬’字,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但也就是这封信,才让她昨夜苦劝了大王一夜,用尽了浑身解数,甚至动用了妖法魅惑……

    信虽无一字,但她却明此为何意。

    阻大商讨伐西岐,以此功劳,日后若她身陨,则可入封神榜中。

    这,也算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对镜描妆的美人轻轻一叹,身后却传来了帝辛那温柔的呼唤声;她扭头看去,笑面逢春,心中的烦忧却也少了许多。

    很快,朝歌城中开始盛传帝辛与闻仲君臣不和,闻仲因旧怨非要讨伐西岐,帝辛难得‘明智’一次,觉得连年讨伐西岐,太过劳民伤财,未免有些穷兵黩武。

    大臣、百姓对此事都是一头雾水,也不知这消息是从何处传出来的。

    身在朝歌城中,自然感觉不到,有一只无形中伸过来的大手,正在悄然拨弄着朝歌风云。

    西岐,军营。

    柏鉴下了岐山,来禀告杨戬封神台已经建筑完好;杨戬却并未拿出封神榜,只是让柏鉴去守着封神台,静待他消息。

    杨戬为了拖延闻仲的步子,做了诸多谋算,一步又一步环环相扣。

    仅凭费、尤二人的巧舌如簧,如何能让帝辛质疑闻仲?

    那再加上九尾狐的蛊惑,朝歌城百姓的悠悠众口,还有武王亲笔写下的思过信,又如何?

    杨戬这招釜底抽薪,用的不可谓不高明,闻仲调兵遣将之事变得异常缓慢,尤浑与费仲两人也按杨戬的指使,帮帝辛收回些许兵权。

    最起码朝歌城周围的百万护国大军,渐渐回到了帝辛的掌控。

    而后,帝辛开始大张旗鼓的推行并不完善的新政,闻仲只得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尽量劝说……

    眨眼间,两年半的期限已经过去两年。

    闻仲讨伐西岐之心不死,门下弟子也发现了佳梦关魔家四兄弟的强悍修为。

    与此同时,帝辛也渐渐被闻仲说服,九尾狐与费尤并未继续劝说,以免惹火烧身。

    杨戬更不知的是,他身隔万里,在朝歌城中搞风搞雨,而一双眼睛,就在西岐之外,一直注视着杨府之地。

 第三百九十章 四天王来袭,二教主现身!

    紧赶慢赶,竟还是躲不过这一遭。

    杨戬心神沉浸在本体之上,内视自身;‘残破不堪’的体内各处奔流不断的玄气、玄血,汇入背后脊椎之中。

    九颗玄珠已经大概成型,但九珠时而都会莫名震荡,一股仿若天威的威压也不时会出现在头顶。

    越是这般紧急的时刻,杨戬本该全身心闭关,但外有封神之战,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心神为道门大劫操心劳力。

    一缕心神渐渐飘远,回归军营之中。

    真身那边有敖心珂日夜不停地守护,自可无忧;杨戬只需将心神放在这一次的商军讨伐上。

    得妻如此,夫何幸哉。

    闻仲下令,佳梦关魔家四兄弟为主帅,统佳梦关与青龙关兵马,总计八十余万,西伐西岐。邓婵玉为督粮官,居后方调度策应,护卫大军不被周军扰袭,押送粮草。

    西岐刚安稳了两年,又遭战祸;但百姓却并未有半点惶恐,军中将士也多是磨刀霍霍,准备多立些战功,封妻荫子。

    有丞相大人坐镇,西岐大胜似乎已是板上钉钉之事,那什么魔家四兄弟,当真没听过其名号……

    周军上下精神饱满,士气高昂,显然已经不把商军放在眼中。

    “若这四人真厉害,为何还要四兄弟齐来?”

    不只是兵卒,军中将领商议时,南宫适也是这般言语。

    杨戬皱眉,刚要训斥,那黄飞虎却立刻道一句:“此言差矣,千万不要小看了这魔家四兄弟,我当年曾巡查佳梦关,也见过他们显露神通。”

    “武成王自可不必担心,”南宫适反驳了句,言语之中也有对黄飞虎的些许不满。

    说来也是,像南宫适这般西岐老将都未得这般封赏,黄飞虎不过是半路改投,却得封王侯、总掌兵马大权。

    杨戬瘫在椅子上,正色道:“诸位,若小觑敌手,自大自满,最终也不过败亡一途。远看夏之桀,今看商之纣,无不都是失却了一颗敬畏之心,自大而忽略旁人,暴虐横行。”

    南宫适顿时面露惭愧,起身告罪,杨戬自不会太过责备,问道:“那魔家四兄弟都有何本领,还请武成王与我等细细言说一番。”

    “是,”黄飞虎低头应了声,将他所知之事,一应说来。

    魔家四兄弟,来路不祥,某日出现在朝歌城中,已是跟随佳梦关老总兵回朝歌城述职的偏将,这才引起了武成王的注意。

    佳梦关老总兵老死之前,力荐四兄弟为佳梦关总兵,并言说他们兄弟齐心,可拱卫大商西部。

    黄飞虎统帅天下兵马之后,对一关有四兄弟同称总兵之事有些不满,故去佳梦关巡查,却发现佳梦关被四兄弟打理的井井有条,兵足粮足,军阵隐隐有刀锋之锐,故而印象深刻。

    那魔礼青如何如何,魔礼海那般那般……

    黄飞虎直说了半个时辰,将四兄弟的本领、法宝说出大半,让帐中的将领一个个都有些默然。

    南宫适怫然道:“若按武成王这般说,这一仗也不必打了。”

    黄飞虎只得苦笑。

    原本,黄飞虎以为自己能掌控全军,也能战无不胜;但归顺西岐之后,突然发现,他也只能干些军阵指挥的活。

    阵前厮杀的,都是哪吒、金吒这种能够上天入地的修道之人。

    之前黄飞虎一直觉得魔家四将只是善用兵、会用兵,然而此时看来,这四位将军,当真是那非同小可的人物。

    “如何应对,今日就要拟出一个章程,”杨戬看了眼角落中,哪吒顿时站起。

    杨戬笑道,“你们三兄弟要去打四兄弟,人数上就吃了个亏。”

    李家三兄弟中,金吒算是最为稳健,木吒潇洒勇武,哪吒则是天不怕地不怕。

    哪吒顿时道:“师兄你放心便是!那魔家四兄弟尽管过来,我一个打他们三个!然后让大哥和二哥去打一个,自可应对。”

    众将不由莞尔,木吒有点不开心,“三弟你这般可是瞧不起你二哥我?”

    “那,让大哥歇着?”

    金吒顿时哭笑不得,自己这两个弟弟,当真……

    “不可儿戏,”杨戬沉声道,“我如今行动不便,全军,整个周国上下这么多百姓,都交托在此役之上。若咱们败了,以帝辛之暴虐,周国必血流成河。”

    众将默然,李家三兄弟也多少有些沉默。

    便在这时,账外响起一声轻笑,提着花篮的翩翩少年,背剑落在了帐中。

    “师兄,我这不也来了?”这少年对杨戬做了个道揖,然后转身看向黄飞虎,低头道:“见过爹爹,见过三位师兄,见过诸位将军。”

    正是那黄天化!

    哪吒一见黄天化,也不知怎么,天生就有点看他不太顺眼,或许是因为两人面容都有些稚嫩,年岁也相差不大的缘故。

    “哈哈哈!”黄飞虎顿时大笑起身,熊抱了下自己儿子,眼中满是感慨。

    黄天化当日说会来西岐助阵,没想到过了几年才到,着实让黄飞虎想煞了。

    杨戬明显也松了口气,己方多了一份战力,也算是难得的好消息。

    只是,那魔家四将有宝伞可落众法宝,能够发挥战力的,也只应有修有八九玄功的自己……

    “师兄,师父命我带来一物于你,”黄天化向前说道,在袖中取出了一口小小的方鼎,摆在了杨戬面前。

    天化笑道:“我也不知这是什么……其实师父也不知道……”

    杨戬一愣,谁都不知道是什么,就把这小方鼎送过来了?

    鼎?莫非是自家师父给的?

    呃,也不对,若是师父想给自己东西,直接送到这里来不就行了;若是不想入南洲,大可直接把自己喊回玉泉山。

    正狐疑中,杨戬将方鼎拿在手中,却见里面有两颗红枣大小的药丸。

    “这是什么?”

    方鼎突然轻轻震颤,一股玄妙气息飘出,钻入了杨戬的手心。

    杨戬这身体本质只是元神,其实这股气息钻入了他的元神之中,让他明悟了事情前后始末。

    这两颗丹药,还真是师父给自己的。

    先前,玉鼎真人给过杨戬一本‘阴阳同流大法’,那是玉鼎真人知道杨戬对男女之事放不下,而且娶妻成家之后总要分一部分心神在家人身上,无法全心全意的修行。

    故而那一门奇术用来为杨戬增补道行,加快修行进度;更是玉鼎真人在混沌中遨游,为杨戬特意寻来的。

    玉鼎真人为徒弟着想,自然也会参悟此法——参悟并不等同于修行。机缘巧合之下,玉鼎真人在此术之中寻到了一张药方。

    杨戬在杨府地下闭关的这段时间,玉鼎真人在外奔波,采集先天灵物,去几位老友那寻来了几种先天灵根,炼制成了这两颗药丸。

    其名,‘阴阳同流丹’。

    虽未能丹成九转,还有少许弊病,便是一丹化作了两丸分开,需男女同时服用,用阴阳同流玄法化解药力,方可发挥其真正的功用。

    玉鼎真人本打算将丹药送来杨戬这,又或许是因为有些面薄,玉鼎真人拐弯去了清虚道德真君的洞府,让黄天化带上此丹药一同过来。

    故而,黄天化和他师父,也并不知道这小方鼎中到底是何物。

    “如此,我知了,”杨戬身上飘出一股玄气,将这两颗丹药收了起来,稍后还要送去给夫人保管,他这具化身太弱,说完就完。

    玉鼎真人能看出杨戬本体在闭关,却不知杨戬本体现在是何等模样。

    如今那是动都不能动,如何能修行阴阳同流玄法?

    这两颗丹药,看来只能用来今后提升修为用了。

    感受这其中充沛入海、却暗藏不动的斐然药力,再配合这门双修法门的特性,杨戬当真不知,他和敖心珂同时服用这两颗丹药之后,会有何等惊人的功效……

    珍而重之的放好,杨戬便开始和众将商讨接下来的战事。

    杨戬制定战术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字:拖。

    能拖就拖,最好能拖过五六个月,杨戬本体出关,那魔家四将又有何惧。

    “师兄,”黄天化问,“这魔家四兄弟到底何等来路,为何都没听过他们的名号,却是这般强敌。”

    杨戬道,“西方教。”

    “啊?”哪吒愣了下,忍不住嘀咕了句,“西方教?我记得来这里的路上还遇到了一个穿着挺不讲究的老人,问我要不要去他们西方教修行。”

    杨戬顿时来了精神,“那老者何等面目?”

    “生的慈眉善目,笑起来额头都是褶子,手里好像捧着一盆盆栽……对了,他还唱诗来着。”

    “何诗?”

    哪吒回忆了一阵,总觉得那老头的面貌有点记不清楚,但他说过的话却每个字都烙在心上,当真邪乎的很。

    “他说……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杨戬皱眉思索了一阵,不生不灭三三行?

    “哈,他好像还说自己是西方教的二教主,那不是副教主嘛,竟然要称二。”

    金吒忍不住喷了口吐沫,木吒也是目瞪口呆,杨戬瘫在那的身体都忍不住轻颤了下。

    西方教二教主,大慈准提道人,已经去找过哪吒?

    也对,这位西方教的二教主一直尽心尽力挖道门墙角,哪吒这种莲花宝身的‘奇才’,不放过实属正常。

    可为何没找过自己?

    杨戬嘴角轻轻抽搐,又想起哪吒刚才所说。

    盆栽……

    莫不是那颗,号称可刷落天下万物的七宝妙树……

 第三百九十一章 风云始动,二郎逢灾

    “报!商军已行至国界!”

    “报!金吒将军不敌败退!”

    “报!黄天化将军不敌败退!”

    “报!哪吒将军不敌败退!”

    账内,一声声回报此起彼伏,坐在椅子上的杨戬,周围的将领,却都是面色轻松,并未有半分沉重。

    这本来就是杨戬定下的计策,让己方的四员大将,率一些轻骑在周国国界处就开始骚扰商军,尽量延缓他们抵达西岐的时间。

    八十万大军,若是一直保持匀速行进,一个半月便可抵达西岐城下。

    但若这般走走停停,路上花费的时日自然要多一些。

    只是扰敌?

    这般杨戬早已经用过的招数,商军自应想出了应对之法;但接下来这一路,当真是让那魔家四将恨的牙根发痒。

    商军入周国界不过百里,一座大山横亘在前方,将大路硬生生的截断,且此山之上被刻画了诸多大阵,哪怕大罗金仙出手,短时间内也无法撼动。

    这自然不是凭周国的国力便能做到的,乃是一年前,杨戬让梅山中修行的白泽所炼制之‘法宝’。

    这般山岳总共还有十多座,沿途分布在商军前行的必经之路上,逼迫商军翻过去或者绕路。

    杨戬的布置当然不只是这般。

    这些有阵法守护的山岳上,往往会有数万兵马驻扎,在山上修建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待商军行过,进可截断粮道,退可直接从旁路回转西岐,修整以待商军前来。

    从当初杨戬将周国人口西迁,就在考虑这般计划,如今施展开来,当真让商军吃尽了苦头。

    只需要半年的时间,拖延魔家四将半年,将他们抵达西岐的日子向后延长五个月……

    一切自可迎刃而解。

    虽说,让魔家四将抵达西岐,他们师兄弟五人就算不敌,也会有阐教的高人现身相助。

    但杨戬并不想过早让各位师叔伯牵连进封神之战,一来将会直接引来截教的反弹,二来也会让阐教的门人有更多折损。

    圣人让他执掌封神,自然不是白白给他哪些好处和指点,他必须心向阐教才可。

    半个月后……

    “丞相,商军已攻克第二山!”

    “山上的兵马可退出来了?”

    黄飞虎道:“丞相放心,虽有折损,却也只算是轻微伤亡,大队人马随哪吒将军,都已退入了第五山中候命!”

    杨戬点点头,看着面前的巨大沙盘,细细推演着。

    这跟下棋完全不同。

    下棋有纵横交错出来的方格,而这般沙盘,却是西岐以西到潼关的所有地形。

    “丞相,”黄飞虎低声道,“咱们能用手段放这么多大山在前路上,那魔家四兄弟也非寻常人等,会不会直接让大军在空中而来?”

    “应当不会……”

    杨戬笑着回了句,他早就考虑过,也很早之前就否了这个可能。

    挪物的神通多不胜数,但挪人的神通和法宝却是万分珍贵。比如落在李靖手中的玲珑宝塔,可装千军;镇元子大仙的袖内乾坤,也可随意收入百万大军。

    但那魔家四将、也就是今后的四大天王,一身本领大多都在那四件异宝之上,并无这般本领。

    如此,杨戬自觉稳坐钓鱼台,静待诸多后手布置一一施展开来。

    一枚枚玉符在直健手中发出,负责调度各处兵马,比闻仲的飞檄还要好用许多。

    杨戬未曾在梅山处直接调来兵马,却拿了不少‘补给’,也算是变相的‘作弊’。

    如此,商朝大军如入泥沼之中,行了足足三个月,才向前推进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这般算下来,在魔家四将来之前,杨戬都不只能出关,还能巩固巩固境界,顺便悟出自己的本命神通。

    看一眼西岐城中的方向,杨戬已经百日没合眼,这个元神化身昼夜不息的统筹军务,传令兵换了一批又一批,杨戬也有些疲倦。

    但越到最后时刻越是关键,当真不能出什么差错,否则前功尽弃。

    本体能感觉到那股天威的频率越来越高,原本只是一个月能感觉到一二次,如今几乎天天都会出现两三次。

    仿佛,在天穹之外有一只手掌,正缓缓的对自己拍下来,离着自己越来越近。

    功成之日,或许会有天劫落下……

    天地不容他这般突破?

    在元始天尊的指引下,杨戬看过了太极时代的崩塌,看到了那巨人大战三千先天神魔,开辟出这一方天地,又看到了那巨人被硬生生的压垮了身体,伤重陨落……

    自己走的就是这个巨人留下的路,自当秉承这股意志;哪怕天地不允,哪怕前路混沌难明,他也要撑开属于自己的天地!

    天劫来便是,他命硬的很,咬咬牙挺过去就是了。

    杨戬心底有些澎湃激昂,缓缓闭上眼,小憩片刻。

    忽见一只水蓝色的光蝶在心海飘舞,自家夫人的声音在心底响起……

    “夫君,我近来心中不安,方才占卜推算,发觉夫君似乎有劫难在前。城中近些时日也总有大能在上空停驻,夫君闭关之事,或已经被人知晓。”

    “还有百日,我便可功成出关,”杨戬在心底如此说着,沉吟几声,道:“心珂,无论你用什么办法,将娘和小婵儿他们送回梅山。”

    敖心珂有些不放心,“可要请师父与几位师伯来西岐城为夫君护关?”

    杨戬洒然笑道:“无妨,若真要遇危机,师父他们应当会赶来相助。”

    敖心珂有些犹豫,却对杨戬的话语言听计从。

    夫妻二人并未闲聊什么,杨戬用化身,敖心珂和他都感觉有些别扭。

    敖心珂为防意外,开始在杨府布置大阵,隐隐的用阵法将杨府完全庇护。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杨戬这次虽不是粗心大意,却完全低估了自己暴露的速度、也低估了旁人对想除他而后快的迫切……

    周都城西侧,一处平淡无奇的丛林中。

    几道身影身穿破布衣衫,各自盘腿坐在那,仿若四根枯木一般,神识不可察,肉眼不可辩。

    他们一言不发,似乎早已坐化。

    岐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