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戬硬接金灵圣母时,文殊广法天尊突不敌乌云大仙,其中的算计筹谋……

    还有那神秘莫测的天炎道子,似乎一直在天外掌控全局,只等杨戬被逼到了死境、涅槃重生,直接消失无踪。

    话说,这天炎道子乃是诸位圣人的座上宾,能被长耳定光仙请动,本就颇多蹊跷……

    这次大战并未真正演化成两教厮杀,虽也有不少仙人陨落,但都是些名声不显、本领不强的人物,只有小半入了封神榜,为封神榜填充了十多个空缺。

    大战的结果,截教众仙退回金鳌岛,商议稍后劫难中如何应对。

    阐教众仙回返昆仑山,那些洞府离着昆仑山稍远的,都被广成子召回玉虚宫中。

    从今日开始,两教已是‘战争’状态,截教之中鱼龙混杂,有经天纬地之雄才,也有一些不择手段的暴徒,阐教门人尽量避免落单才是。

    待仙人退走,杨府总算渐渐安宁了下来。

    武王率重臣前来看望杨戬,玉鼎真人赐下强身健体之灵丹,这位武王也识趣,半句不提众仙大战对西岐境内造成的损伤。

    纯粹就当天灾处置了。

    第二日,梅山六友齐聚周都城,大巫大昂也率一千巫族子弟前来,驻扎在西岐山下,继续修行,以应不变。

    杨小婵也跟着跑了回来,她倒也懂事,并未去杨戬休息之处哭闹,只是远远的看了几眼,听闻兄长无事,便去安慰母亲了。

    敖心珂守在杨戬身侧打坐修行,每日悉心照料,盼夫君早日醒来。

    杨府地下,太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与黄龙道人并未离开,在杨戬闭关之地,借那现成的一重重大阵、没有被消耗干净的充沛灵气,静养伤势。

    他们三人之中,黄龙道人其实受伤最重,却恢复的最快,两日后便生龙活虎。

    只是,这位师伯只要一想到杨戬大师侄对战金灵圣母时那威风凛凛的模样,又想到自己是何等狼狈,虚居玉虚宫第三弟子之位……

    故黄龙道人有些闷闷不乐,伤势复原就告辞离去。

    第七日,太乙真人与清虚道德真君伤势已无大碍,两人与玉鼎真人闲话一二,刚要各回各山,杨府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赵公明。

    太乙真人二话不说立刻就要动手,赵公明忙道:“今日我不为斗法而来!”

    “你们截教说斗就斗,说不斗就能不斗吗?”太乙真人面色阴冷,他与赵公明本领相差不多,今日就要撒一撒之前那一战中的窝囊气。

    赵公明对玉鼎真人做了个道揖,玉鼎真人出声阻止,“师兄,两教之事,与私交无关。”

    太乙真人哼了声,大为不快。

    赵公明松了口气,虽想说一句,当日他并没有真的出手,甚至未曾动用自己的宝物——二十四颗定海神珠;但念及自己身份,也只能将这些话咽进肚子里。

    “杨戬小友伤势如何了?”

    玉鼎道:“无碍,只是有些疲累,熟睡些时日便可恢复如初。”

    赵公明叹了声,目光中流露着少许惊叹。

    太乙真人阴沉着脸,道一句:“你今日前来,莫非是想查看我师侄的伤势如何,好回去找那金灵圣母禀告?”

    赵公明也有脾性,当下道:

    “太乙,杨戬与我有活命之恩,我当日对他出手是因我为截教弟子,今日我来探望,是心中对他尚存有感激!你也是修道的大家,何必如此冷嘲热讽?切莫忘了,修道修心修本性!”

    “好一个修道修心修本性,”太乙真人嘴角一扬,“我本性便是如此,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与其这般嘴上论道,不如你我去天外比划一番,如何?”

    赵公明目中带着些恼怒,但又看到了在一侧阁楼窗边站着的敖心珂,想到了自己今日前来是作甚,头一扭,冷哼一声,暂且忍住了。

    清虚道德真君道:“两教相争,实非幸事。”

    “不错,”玉鼎真人轻轻点头,道,“赵师兄若要看望我徒儿,这边请。”

    赵公明拱手道谢,随玉鼎真人去了杨戬房中。

    看着在床榻上躺着,面色红润、气息匀称,周身却毫无元力波动的杨戬,赵公明有些担心的问了句:“他当真没事?”

    玉鼎真人笑了笑,并未作答。

    赵公明也自知身份敏感,并未多问,留下了两瓶灵丹,又对玉鼎真人道了句谢,这才转身离去。

    太乙真人本想趁机将赵公明留下,还好被清虚道德真君劝住。

    若此时赵公明死在杨府,两教大战必会因此爆发;赵公明在截教中的地位、名望,绝非长耳定光仙可比,更有三个感情深厚的义妹。

    前几日,碧霄与琼霄虽并未显露太多本领,却也是因赵公明传声相请,让她们两个不要下太重的手。

    而那云霄娘娘,怕是比金灵圣母也不遑多让。

    不多时,金鳌岛上圣人讲道的消息传遍洪荒,截教通天教主亲口下令,亲传弟子若非重事,应闭关修行,静待大劫散去。

    与之相对的,阐教门人弟子也得了圣人如此教诲,不可轻易入劫。

    这场因截教欲夺封神榜而引发的争端,总算如此告一段落。

    只是,两教门人也因此互相敌对,原本只是在暗中斗狠的他们,终于将争端摆到了明面。

    一时间,中神州众仙门也纷纷闭山,让门人弟子老老实实修行,少在凡尘走动。

    而拥簇两教的仙门互相倾轧,两教门人暗中出手,也带起了中神州的动荡不安。

    ……

    杨戬‘重伤昏迷’,军中各事由黄飞虎主持,大体无恙。

    魔家四将战死,哪吒、黄天化、木吒、金吒等人回军中效命,将魔家四将留下的兵马击溃,因西岐东部被放置了十重大山,这些残兵被俘者十数万人,走丢数万人……

    还好,那青龙关上,已渐渐建起自身威望的邓婵玉率军救援,这才保住了三十万兵马,守在了汜水关中。

    朝歌城,闻太师府上,闻太师看着面前摆着的两个物件,已半个时辰未发一言。

    金灵圣母,正是他的传道恩师……

 第四百一十四章 闻仲伐西岐,二郎回醒时

    闻太师面前放着的是一枚玉符和一封战报飞檄,都是法宝,但前者蕴着一层玄妙道韵,自非常人发来。

    这玉符,便是来自金灵圣母,与邓婵玉发来的飞檄讲了同一件事。

    魔家四将兵败身陨,道门两教西岐斗法,互有损伤,截教图谋封神榜之事失利,阐教弟子杨戬名声大噪……

    “杨戬?”

    闻仲靠在椅子上,静静的思索着此事。

    截、阐,商、周……

    他一个修道之人,修为也不算低,如何不知这些事?

    对于天命,闻仲信也不信。

    西岐气运渐隆,大有取代朝歌城成为南洲中心的趋势,这或许就是天命。

    但若说天命注定,大商要在帝辛手中败亡,闻仲却又不信。

    自先帝时,闻仲眼见大商八百诸侯尾大不掉、聚势成患,一步步的将大商拖入万劫不复之深渊,这些与其说是天命,倒不如说是人祸。

    帝辛登位后,也曾励精图治,欲中兴大商,将八百诸侯之厄化解,但新政处处碰壁,渐渐耗尽了帝辛的耐性。

    这些,闻仲看在眼中,自有些心痛。

    大臣死,姜后死,四大诸侯到今日又有谁能活?

    可八百诸侯不一样是反了?天下不一样陷入了动乱?

    杀了姜皇后与姜恒楚,还有一个姜文桓;囚了一个姬昌,西岐依然在渐渐壮大……

    帝辛除了自暴自弃,在宫中抱着那妖族美色醉生梦死,昏昏沉沉的一日又一日混下去,又能如何?

    好在帝辛将大权下放到了闻仲手中,闻仲虽知大商已是大厦将倾,却依然要用自己浑身的本领,去拉大商这一把。

    为臣之道,大抵如此。

    可南洲的状况,渐渐脱离闻仲这个圣人徒孙的掌控。

    数十年前,闻仲也未曾料到,南洲酝劫云,道门大战落在大商,欲以大商败亡、新朝兴起为契机,将道门弟子送上封神榜。

    如今,封神劫难降临,大商的轨迹,即刻脱离了闻仲的掌控。

    到如今,闻仲确定了西周便是那‘兴起的新朝’,可大商已是内忧外患、百疾缠身,让他都感十分疲累。

    帝辛于他而言,已算作是半个弟子,只是他没有教主令谕,无法传授人皇道法、指引人皇修行。

    实际上,有机缘修行的人族人皇,也只有上古先贤的三皇五帝。

    宫中的妲己,闻仲第一眼就知她来路为何,可他不敢管,也无法去管,只能暗中相威胁,令妲己收敛一些。

    也因这般,闻仲回朝之后,妲己气焰尽敛。

    费仲与尤浑被闻仲设计去西岐送死,但被杨戬识破,将这两个天天拍帝辛马屁的混账送了回来。

    其实若要杀这两人,闻仲只需发一道军令,几百军士攻府,便可轻松做到。

    但闻仲不能,因为忠义二字,便在于不可逾权。

    他若这般无视帝辛直接做了,大商即刻便有瓦解之危。

    “杨戬……”

    闻仲喃喃一声,心中思索着些许心事。

    同样是道门三代弟子,闻仲在截教也隐隐有三代首席的架势,能与诸多二代门人称兄道友。

    他法力深厚,雌雄双鞭出神入化,在截教之中也能独当一面,颇得长辈信赖。

    但比起只用了几年便在南洲近乎家喻户晓的神仙丞相杨戬,闻太师突然感觉自己,略有些不如……

    杨戬对战师尊数百回合,因玄体强悍,师尊竟对他奈何不得,更被杨戬趁机斩了长耳定光仙,一跃成为道门三代中最强的弟子。

    比法力、论神通,闻仲已是远远不及。

    论军事,说政见,数次西伐失利,西岐的兴盛与朝歌城的颓势,让闻仲除却自嘲一笑,也毫无可比之处。

    “当真了得啊,”闻仲扶着圈椅慢慢站起来,修为再高,此时也仿若一年迈老者……

    心力交瘁,犹要扶大厦于将倾。

    哪怕逆天而行……

    哪怕……

    闻太师沉声道一声:“传令。”

    “在!”门外立刻有两名军士单膝跪地,静待军令。

    “军中诸将于前殿等候,老夫前去宫中请命,明日征伐西岐。”

    “喏!”

    两名军士齐声答应,立刻站起身跑向府外,各自传令去了。

    闻太师看着院中花开正艳,缓缓闭上双眼,静立少许,方才想起自己还要去宫中觐见大王,去屏风后更换衣袍。

    闻仲伐西岐,便这般定下了,没什么风云变色,也没什么太大的风波。

    甚至,闻仲下了封口之令,隐迹前去青龙关,各军调动也在悄无声息中进行。

    法力拼不过,政事受掣肘,那在兵势一途……

    闻仲要与杨戬分个高下。

    ……

    西岐,周都城杨府后院。

    几道身影在亭中饮茶,都是身着道袍的神仙中人。

    玉鼎真人在此地已有月余,静待杨戬苏醒,护在弟子身周。太乙真人索性也在杨府住下,每日和玉鼎真人谈经论道,也懒的去玉虚宫见燃灯、文殊几人那苦丧的面孔。

    黄龙道人去而复返,估计也是在玉虚宫中待着难受,还不如来南洲走走。

    “杨戬师侄倒是娶了个贤惠的道侣,”黄龙道人自夸本族公主殿下,“这些时日,都在杨戬师侄身旁悉心照料,当真难得。”

    太乙真人嗤的一笑,“道侣便是道侣,娘子便是娘子,莫要混淆的是。”

    “有何不同?”黄龙道人手一摊,“若说远古时,道侣乃是同道之侣,现如今这道侣不都是指的男女之事?”

    太乙真人面色不善,回了句:“你我皆自远古修行至今,自要以远古之时为定论。这道侣二字,本无阴阳交合之意!”

    “我不与你争,”黄龙道人摆摆手,看太乙真人那一脸严肃的模样,当真不知他为何对此时耿耿于怀。

    玉鼎在旁静静的饮茶,比起前些时日,他也渐渐多了些笑意。

    杨戬玄体各处已经开始出现玄气、玄罡,虽还如同涓涓细流,却开始滋润杨戬有些干枯的躯体。

    玉鼎推算,杨戬苏醒其实只在这几日之间。

    而且,杨戬这般类似于‘力竭’的状态,对八九玄功的修行大有裨益。

    杨戬如今已是八九玄功第七重境界,归鸿境。此境界时,需元神与玄体相合,成就不灭玄黄体,迈入第八重境界。

    元神与玄体交融,本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比第五重蕴珠境还要长许久许久。

    玄体沉寂时,元神之力自行滋润玄体,玄体之内因玄力‘退潮’,毫无阻碍……

    只是这一个多月的沉睡,便省了杨戬数百年静修。

    再来涅槃个十次八次,估计归鸿境就能直接过去了……

    玩笑玩笑。

    杨戬修有三生碧落诀,所为的便是在归鸿境,不用将全部元神融入玄体,从而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八九玄功毕竟残缺,玄黄境之后再无发展,距离以力证道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杨戬今后,若八九玄功这条路走不通了,有三生碧落诀在,还可转修元神斩三尸成圣之道。

    “师弟,杨戬何时能醒?”太乙真人道,“这凡尘俗世太过污浊,咱们还是早些回山的是。”

    黄龙道人也道:“确实,虽你我已尽皆入了大劫,但不在大劫之地呆着,多少也能避开些灾祸。”

    玉鼎看向杨戬的屋舍,道:“不是今日,便是明日。”

    玉鼎真人话语刚落,敖心珂便在房中冲了出来,对凉亭轻喊了一声。

    “老师,两位师伯,夫君醒过来了!”

    玉鼎真人还未来得及说什么,黄龙已经先一步冲进了杨戬房中,顿时一阵大呼小叫。

    就跟闻仲西来的无声无息一样,杨戬苏醒也毫无动静,丝毫没有惊动旁人。

    当日,玉鼎、太乙、黄龙便悄然离开西岐,回山中静修体悟。能这般放心离开,自是因杨戬已恢复如初。

    涅槃之后,玄力退潮退的很快,如今苏醒之后,杨戬精气神半日之内就提升到了顶点,体内玄气充盈、玄罡酝光,玄血奔流不停,已是鼎盛模样。

    对师父,杨戬说不出谢字,一个道揖便足以。

    倒是对太乙和黄龙不断致谢,更是趁机塞给了黄龙道人两件灵宝以做谢意,也是先前大战时,杨戬看黄龙混的太惨了些,趁手的宝物都没几件……

    气运之事,着实微妙难言。

    “师侄,你舍命护住封神榜,老师也对你颇多夸奖,”太乙笑道,“从今往后,你在洪荒也算是一号人物了,行事做事也需在意些自己的面皮。”

    面皮……

    杨戬有点不置可否,面皮这种事,又不能拿来换盘古真血,要之何用?

    “封神之事还待继续,”玉鼎嘱咐道,“老师与师叔虽约束两教弟子,但各弟子心中必有不甘。你在西岐,应多多小心。”

    杨戬郑重的点点头,“师父放心,我自会小心行事。截教仙人欲除我而后快,那我也当活着,多送他们入天庭享福。”

    “善,”黄龙道人颇为中意的点点头,被玉鼎瞥了一眼,只得讪讪而笑。

    “也罢,”玉鼎真人似乎有些欲言又止,轻轻摆手,对太乙与黄龙道:“我要去娲皇宫中一趟,不如同往。”

    两位师兄尽皆称善,虽不知玉鼎为何要去见女娲圣人,但跟着去说不定能有几分机缘。

    杨戬目送三位大佬驾云而去,刚醒来脑子还没怎么转,忽然转了个弯,嘴角咧开,一阵大笑。

    师父去娲皇宫做什么?

    肯定是去还轮回紫玉莲台啊!

    这代表什么?玉鼎真人的大道之伤,已提前愈合!

    说来也是,若非玉鼎真人大道之伤愈合,如何能有和准提圣人争锋的实力。

    站在窗前,杨戬只感觉神清气爽。

    “夫君……”

    身后传来一声轻唤,杨戬转身看去,目光中闪烁着些许愧疚,些许温柔。

    他向前一步,不待龙女多说什么,便将她抱在怀中肆意温存……

    敖心珂也沉醉其中,双手环着夫君的脖颈,只感觉再没有比这更令人心喜心安的时刻。

    “咳,咳咳。”

    窗外突然传来几声干咳,还是男人的嗓音。

    杨戬额头满是黑线,敖心珂羞红了额头到脖颈,躲在杨戬衣襟中不敢露面。

    窗外那背剑的英俊青年咂咂嘴,还敢在那抱怨。

    “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你们小两口也不注意点。好歹也有个准圣,有个大神通者,弄点遮掩的手段很难吗?”

    杨戬拍拍敖心珂的后背,身后突然出现了一道玄罡凝成的人影,直扑窗外。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扑朔迷离

    被吕纯阳这家伙坏了氛围,杨戬几欲关门放狗……

    没见过夫妻二人增进感情吗?还在外面站着不走,一幅你不出来我就进来观摩的淡定模样!

    羞煞之极,敖心珂直接施展遁法去了数十丈外的阁楼中;杨戬整理下身上贴身的衣物,披上长袍,挥手打开了屋门。

    “进吧。”

    吕纯阳笑吟吟的步入房中,背剑坐在一旁,和杨戬也没太多礼数规矩可讲。

    “白泽前辈呢?

    “老白回梅山闭关了,前些时日被你刺激到了,大神通者啊。”

    吕纯阳轻叹了声,杨戬传声唤来仙子奉茶,注视着吕纯阳。

    他和白泽能在先前的大战中为自己挺身而出,面对当时已经占据绝对上风的截教强敌,平白结下了可能会害了自己性命的恩怨……

    杨戬嘴上不好意思说,心中却是满满的暖意。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一世人,两兄弟’。

    “要不,”杨戬突然来了句,“咱们拉着白泽前辈结个拜?”

    “噗,”吕纯阳一口茶噎了回来,看了杨戬一阵,方才明白杨戬说的是什么。

    吕纯阳笑道:“你我皆是修道之人,弄这些凡人的东西做什么……你我相交,我不图你名声气运,你也不图我仙酒佳酿,足矣。”

    杨戬撇嘴点头,也就没多提这些。

    其实结拜什么的并非凡人专属,远古修士也十分偏好,比如那赵公明与三霄,就是结拜的义兄义妹,又拜入了通天教主门下。

    吕纯阳今日前来并非只是为了告别,似乎还要与杨戬说什么,先道:“这场封神大劫,你如何看的?”

    “还能如何看,现在自然是坐着看,一会儿可能会站起来看。”

    杨戬靠在椅背上,体会着自己玄体的种种玄妙,当真可谓神清气也爽。

    “莫要说这些花哨话,我在局外,也算看得全貌,你应当小心些,”吕纯阳道,“西方教的二教主以圣人之尊都亲自出手,在这次道门大劫中算计什么……”

    杨戬手指一抬,一股玄气将这间屋舍包裹,隔绝了神识查看。

    虽他如今还没有规避天道监察的手段,但他也没想说什么惊天隐秘,只是道:

    “何止圣人亲自出手,西方教在道门中安插了不少棋子,这一点,两教的圣人老爷心知肚明,不与他们多计较罢了。自六圣立天地以来,便有这般说法,西方教一教双圣,合该大兴一次。”

    吕纯阳对这些自是知道的,又问:“既如此,为何道门不先合力平了这外患?”

    “如何合力?怎么合力?又去平哪的外患?”

    杨戬反问几句,吕纯阳顿时哑口无言。

    杨戬笑了笑,“你说的这些,我早就思索了许久,可毕竟我们不是圣人,看不到圣人的世界。圣人老爷们所在意的到底是什么,谁又能知道?”

    吕纯阳默然点头,沉吟一二,“我来寻你,其实只是想问,你有几成把握,能让阐教赢下封神之战?”

    “那要看你说的赢,是怎么个赢法。”

    “月前的大战两教还有些克制,但……”吕纯阳摇摇头,“劫难当头,两教仙人若要自保,必须送对方去上封神榜。又有西方教煽风点火,今后必然会演变成真正的生死搏杀。若说赢家……”

    “活最多的一方?”

    吕纯阳道:“应该是上封神榜最少的一方。”

    “不错,”杨戬轻笑了声,目光注视着窗外,隔了玄气的梨花,多了几分朦胧的意境。

    杨戬道:“我知老吕你担心什么,是觉得截教万仙来朝,实力远胜阐教,提醒我在平日里不要将截教得罪的太死,以留后路……对否?”

    吕纯阳耸耸肩,“差不多。”

    “其实,哪一教能赢,在于三清老爷,在于大赤天的那位老爷会力挺哪一家,并非是弟子多少就能定下胜负。”

    “你是说……”

    “封神劫难,其实也是圣人劫。”杨戬道,“门人弟子若要安身保命,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遵守圣人老爷的吩咐。圣人博弈,并不需我们去做太多之事。”

    吕纯阳目露思索,最后只能轻叹一声,“受教了。”

    杨戬叹道:“道门鼎盛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