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商所占据的乃是南洲最繁华的广翱平原,其国力依然不可轻视。

    武王宫中,一场酒宴过后,群臣尽散,武王却拉着杨戬的胳膊留他在宫中住一晚,君臣夜谈。

    本来,对于这种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之事,杨戬最开始是拒绝的。

    可他看到武王双眼之中的期盼和忧虑后,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大概,这些君主,都喜欢用同寝而眠来表达他们对臣子的器重和信赖吧。

    接下来的故事若是从‘丞相,瞒了你这么久,其实孤是……’这种模式展开下去的话,杨戬可真要给哮天犬放血了。

    说是同寝,自然也不能是在一张床榻上。

    在武王的书房,武王和杨戬坐在一处软榻上饮茶,武王轻叹了声,目光中带着少许怅然,“丞相,神仙眼中,凡人为何物?”

    这话问的,让杨戬一时间无法作答。

    “大王这一问,当真让臣为难了,”杨戬笑道,“所谓神仙之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庭所属的仙神,负责统管三界;一类则是山中修行的修士,追寻大道,体悟自然。若论数量,后者居多,若论势力,此时的天庭已经隐隐和道门分庭抗礼。”

    武王对这些也是有些了解的,在旁轻轻点头。

    杨戬又道:“还有一种分法,是用人族和其他种族所分。如今天地间顶尖的大能,大抵都是在人族诞生之前便开始在这片天地间修行,他们是……灵。”

    “灵?”

    “不错,万物尽皆脱离不了灵的范畴,妖是灵、人是灵,龙凤麒麟、洪荒异兽,尽皆是灵。”

    杨戬将自己所知用尽量好理解的方式说给武王听,武王在旁渐渐入神,不断随杨戬的讲述点头或者摇头。

    这般,也算是教化帝王了吧。

    杨戬谈兴还算不错,从前半夜讲到了后半夜,见武王疲倦,两人也就和衣而眠,分开睡了。

    杨戬打了个地铺,武王在塌上躺着。

    “丞相的家在哪?”

    “已过了千年,寻不到了,”杨戬心中泛起了淡淡的乡愁,但很快就将这股愁绪抹掉了。

    “丞相修道多少年了?”

    “数不清具体,大抵已是过了千年,”杨戬笑道,“我来到这个世上时,南洲的统治者还是大夏仙朝,后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仙人尽皆退出了南洲,将这里交给了凡人执掌。”

    武王想了想,“那应当是商汤征伐仙门之事,据说当时惊扰了天庭天帝,降下了无数雷霆,灭杀了商汤百万精兵,自那时起,中神州仙门势力不得干扰人世间王权更迭。”

    “天庭?”杨戬眨眨眼,双手枕在脑后。

    “据父亲所说是这般,这些辛秘大多只能口口相传,无法写入史书之中,免得引起天下恐慌。”

    武王笑道:“商汤基业八百年,竟然就出了帝辛这般弑杀的君主。”

    “大王今后夺了天下,还需立下些规矩,让后世帝王遵循。”

    “丞相所说与孤所想颇为相近,”武王讪笑了声,“其实我现在坐的这位置,本该是我兄长的,只是他为了救父亲被帝辛残害……这笔丑,我姬家定要找帝辛算个明白。”

    杨戬扭头看了眼武王。

    “丞相可曾看出了孤的野心?”

    “事已至此,大王统管南洲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但越是如此,大王越要修身养性,不可过早庆功,失了德行。”

    杨戬嘱咐一句,武王笑着摇摇头,这些分寸他若没有,也不可能一步步走到今日了。

    “大王平定天下之后,可否给一处地界宽些赋税?”

    “丞相所说是何处?”

    “陈塘关,在东海之滨,是哪吒、金吒、木吒三位将军的故乡,”杨戬想了想,“那里,应当是我在南洲印象最不错的地方,民风淳朴,远离中原纷争,路不拾遗、福源深厚。”

    武王听杨戬所说,顿时双眼放光,“若真如此,孤想去那陈塘关看上一看。”

    杨戬坐起身,“不如今日就去?顺便把陈塘关李靖给糊弄过来?那李靖大王想必已经知道了,是三吒的生父,领军作战、治理内政尽皆是一把好手。”

    “现在就去?东海之滨距离咱这几万里……”武王像是明白了什么,双眼灼灼的看着杨戬,“丞相带孤飞天遁地一场?”

    “走!哈哈哈!”

    杨戬大笑两声,抬手拉住武王的手腕,身影嗖的窜出窗扉,冲向了天穹。

    武王匆忙喊了声:“孤还未规整一番!”

    “何必拘谨,咱们今夜便去畅游九霄云外!”

    “好!”武王也被杨戬激起了心中豪情,大笑几声,开怀赤脚,踩在云雾上冲天而起。

    抬头望,紫气冲霄汉,星斗乱如云。

    低头看去,满城似已安睡,几盏灯火盼着归人。

    乘风入九霄,杨戬带着武王姬发飞到了一片连绵的云雾之上,姬发抬头看着那轮硕大的圆月,忍不住问了句:“月上可有人?”

    杨戬笑道:“广寒宫中应有那位令三界魂牵梦绕的女子吧。”

    其名姮娥,被天庭众仙称作三界第一的美貌,杨戬却是想不出有人能比自家龙女美上三分到底是哪般模样。

    姮娥为上古人皇帝喾之女,与巫族大巫后羿联姻。

    她所处的,是人族正在巫妖二族夹缝中崛起的时代,妖族屠戮人族之事刚过不久,人族元气在气运的支撑下迅速恢复,那时为报复妖族,人族与巫族联手也是情理之中。

    那场大战,终是逝去不再出现了。

    那封神之后让诸位圣人都挂在心上,让天炎道子凭东皇钟忙前忙后的‘死而复生’之劫,会比上古大战更为惨烈?

    杨戬心中想起这些就有些沉闷,武王在旁兴奋的看天看星看云,也并未打扰杨戬思索。

    “丞相,可能带孤去天庭一观?”

    “大王不可,”杨戬忙道,“大王此时已有人皇气运护身,若去天庭,冲撞了玉帝的天帝气运,怕是会闹出天大的动静。”

    “还有这般说法?那孤不去便是,哈哈哈!乘风逍遥,怪不得凡人慕仙,怪不得啊。”

    杨戬笑着点点头,用玄罡玄气护住武王身周,免得被人发现,引来什么麻烦。

    周国王宫内,怕是已经乱做一团。

    “大王,到边境了,我喊哪吒前来,一同去陈塘关走一遭吧。”

    “孤也想去看望三军将士!”

    杨戬笑着点点头,带周武王悄悄的溜进军营,把哪吒提着脖子拽出了被窝。

    这一个大王、一个丞相,跟做贼一般,生怕惊扰了熟睡的将士,在军营各处转了一圈,便和哪吒一同飞入天穹。

    哪吒与武王同行还是有点小激动,武王问起陈塘关的风土人情,哪吒回答的从善如流。

    杨戬特意在妖族边界绕过了大商地界,其实此时周国势力已经蔓延到南洲北部大片区域,出了北部边界,不多时便到了陈塘关上空。

    “大王请看,这便是李靖所治理的陈塘关。”

    杨戬拨开云路,武王低头看去,见陈塘关各处夜不闭户,城内建筑鳞次栉比,城外城镇繁星密布。

    条条渔船趁天明之前出海,各处粮仓紧实、庄稼丰茂,有一股泰然平和之气在各地流转。

    “不错,这李靖当真是不可多得的主政之才!”

    武王称赞一句,哪吒在旁忍不住给自己老爹多搞点好印象,又道:“大王,我父最擅长的还是领军打仗、行军布阵,之前东夷来犯,父亲领兵出关,曾以十万精兵,大破东夷数十万兵马。”

    杨戬也在旁不断点头,武王眼中期待更胜几分。

    杨戬道:“哪吒,你去将你父喊醒,莫要说武王前来之事,就说贵客登门,让他准备准备,半个时辰后我再带大王登门拜访。”

    “好嘞!”哪吒咧嘴一笑,踏着风火轮飞向李府。

    杨戬继续带武王隐秘行踪,在云雾中换了身衣袍,让武王蹬了双仙靴,气度不凡。

    看一处饭馆已经开张忙活,便带武王去尝尝本地的些许早点小吃,让武王称赞不已。

    半个时辰后,杨戬依约到了李府大门之前,李靖与殷氏、哪吒一家三口已经在府门之前等待。

    杨戬踏步前行,身旁则是带着斗笠的武王。

    李靖不由多看了几眼武王的身影,只是他看不到面貌,就算看到面貌,估计也认不出武王是谁。

    “哪吒还说贵客登门,未曾想到是你来了,”李靖轻笑了声。

    杨戬却摇摇头,“这里人多嘴杂,去府内说话吧。”

    李靖刚要转身作请,杨戬故意而为,恭恭敬敬的对身旁的武王道了句:“大王小心点,天还黑,注意脚下。”

    大王?

    杨戬的大王……周!

    李靖眼一瞪,差点忘记该如何喘气。

 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靖入周

    “你搞什么这是!那真是武王?”

    “自然,我骗你作甚,”杨戬看李靖这般着急冒火的模样,顿时一阵想笑,“若你不信,我们这便离去。”

    李靖连忙摇头,又瞧了眼前堂端坐的武王姬发,轻叹了声。

    “进去吧,别让大王久等,”杨戬看着李靖,笑道,“若武王亲来都说服你不得,那劝你入周之事我也不会再提。”

    这话落在李靖耳中,当真让李靖颇感为难,只能苦笑一二。

    先不论其他,武王本就是继承了西伯侯之位,虽说此时已和大商水火不容,但地位总比李靖这个陈塘关总兵要高出许多。

    更何况,李靖也是修士,能感受到武王身上的那股人皇威严,自不敢对武王失礼。

    “陈塘关总兵李靖,拜见武王,”李靖抱拳行礼,武王起身虚扶。

    杨戬在旁笑道:“哪吒,不如带我去后院吃茶?”

    哪吒果断点头答应,丝毫不管李靖那严厉的眼神,和师兄一并出了前堂,去了后院闲谈。

    劝服李靖之事,自然就落在武王身上;武王倒是丝毫不以为意,坐在那目光坦然,气度非凡,三两句便和李靖聊了起来。

    他们说的是治国治民之事,也算是武王对李靖的考量。

    李靖心中虽有些纠结,但渐渐的,也对坐在自己身前的这位一国之君生了好感,只觉得这是一位明君善主,值得自己去拼死辅佐。

    武王并未提入周之事,单和李靖谈天说地就用了一个时辰。

    这期间,殷氏也亲自端茶送去前堂,侍女奴仆也接连不断送些茶点,唯恐有招待不周之处。

    “师兄你说,大王能不能说服我爹?”哪吒拔了个橘子,一瓣瓣往嘴里塞,吃的不亦乐乎。

    杨戬在旁喝茶听曲,李府养的几个歌姬倒是挺不错,“放心,武王现身的那一刻,你爹就已经答应了入周之事。武王大概也明白这些,所以只是闲谈,让你爹别有太多压力罢了。”

    “为啥?”哪吒纳闷的问,“你们传声说过了?”

    “没有传声,”杨戬笑道,“若你爹当真要为商君守节,大门都不会让武王进。你且在此守卫武王,我去龙宫中喊些帮手来。”

    龙宫?

    哪吒嘴角一撇,“师兄你去龙宫喊什么帮手,为何不去昆仑山请咱们师门长辈出手。”

    这家伙对龙族的成见,倒还是有些的,毕竟有当年逼死他之事,哪吒虽不会去找龙族麻烦,但对龙族本身就有点抗拒。

    当然,自己师嫂不在此列。

    杨戬笑而不语,起身走了两步,已然施展遁法,出了陈塘关,入了东海中。

    只消半个时辰,陈塘关上空多了一片雨云,杨戬也返回李府书房,哪吒那边,倒是吃了一盘橘子,正无聊的翻弄李靖的藏书。

    “谈的怎么样了?”

    “什么?哦,师兄你说大王和我爹?他们已经开始谈兵法武艺了,刚才我爹还舞了一段剑,”哪吒叹了口气,“再这么下去,真替我娘担心啊。”

    杨戬额头跳出几道青筋,哪吒这家伙,懂得也未免太多了点。

    哪吒:耳濡目染罢了。

    “走吧,要去催一下了,”杨戬看看日头,“再不回去,估计就要出乱子了。”

    也确实,武王不能在外停留太久,尤其是他们这种偷溜出来的,整个王庭不乱才怪。

    杨戬带哪吒回了前堂,见武王和李靖谈意正浓,杨戬轻咳两声,“大王,该回去了,咱们出来时没跟其他大臣打招呼,怕他们现在都急疯了。”

    “也罢,”武王意犹未尽的叹了口气,“孤与李总兵相谈甚欢,甚是投机,今日暂且作罢,下次若有机会,在和李总兵秉烛夜谈!”

    杨戬笑道:“大王何不邀李总兵入周为官?这样若是要和李总兵谈天论地,只需要一道旨意。”

    来了,总算来了。

    李靖暗中松了口气,等武王顺势接话。

    果不其然,武王开口道了句:“李总兵,孤愿以大将辟李总兵入周国,不知李总兵意下如何?”

    李靖沉吟几声,这次倒是痛快,直接单膝跪地,抱拳低头,“李靖不才,承蒙大王厚爱,几次三番派人来劝,今日大王更是星夜前来、跨数万里之遥,末将如何能不答应?愿以此残命报效大王之错爱!”

    “李将军请起!快快请起!”

    武王将李靖搀扶起来,温声道:“能得李将军相助,孤如虎添翼矣!”

    “大王谬赞,丞相方才是当世奇才,臣都不敢与丞相相比半分。”

    李靖在那谦虚了一把,当下便言说自己半日后赶往西岐,且遣散家中仆从佣人,选好将领镇守陈塘关。

    杨戬却道:“李将军不必担心陈塘关,我已拜托龙族照看此地,断然不会让此地百姓遭受兵祸。”

    言语刚落下,大堂之外传来阵阵龙吟声,两位龙族长老齐声呼喊:

    “奉二郎真君之令,吾族庇护陈塘关百年!但有来犯者,定斩不饶。”

    李靖双目中顿时感慨不已,武王倒是有些新奇,但为了保持王者风度也不好表现太明显,只能对杨戬不断使眼色催促快走。

    武王想去看看真正龙族罢了。

    杨戬当下告辞,以周国怕生乱子为由,带武王离了李府,将哪吒留下在陈塘关‘监督’,免得李靖拖沓时日。

    “丞相可否带孤去会一会龙族?”

    “大王,莫要贪玩才是,”杨戬劝谏一句,虽然话语有点不伦不类,让武王也有点尴尬。

    武王正值壮年,这‘贪玩’二字,还真……

    入了云中,杨戬带武王和龙族两位长老碰面,两位长老也是给杨戬面子,对武王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口称‘人皇’。

    武王多少感觉到了‘人皇’这个称谓的分量,可惜,此时仙凡分离,他这个人皇已无法修行,只是个寿百岁的凡人罢了。

    辞别龙族,杨戬用玄气隐藏身形,带武王赶回西岐。

    路上,武王不断感慨今日之事,与杨戬相约下次再出来乱逛,杨戬表面笑着答应,心中却把这事推到了封神结束之后。

    一路上,武王继续问东问西,李靖之前说了许多有关杨戬之事,武王此时对杨戬也越发好奇。

    “孤幼时常听老一辈讲二郎劈山救母的典故,那二郎,就是丞相?”

    “嗯,应该是我。”

    “丞相竟还是传说中的仙人,失敬失敬,”武王哈哈笑了两声,“天庭的玉帝是丞相的娘舅?”

    “算是吧,我母亲是玉帝转世时的胞妹,倒也算是我舅舅……”

    武王顿时双眼放光,不断说要去杨府正式拜见老夫人,瞻仰下天庭公主的光芒。

    虽然,先前其实已经见过几次……

    快到边境时,武王突然叹了口气,“丞相待封神之后,必须离开吗?”

    杨戬默然不答,自然是默认了这个说辞。

    “孤……我有些舍不得丞相,不如让这道门劫难多拖几年吧,”姬发扭头看着杨戬,“我虽有兄弟百人,如今又是一国之主,还被丞相扶持成了所谓人皇,心中却不免有些寂寥。”

    “成大事者,须得比旁人承受的多一些,”杨戬如此回答。

    姬发轻轻点头,“或许吧,丞相可否答应我一事?”

    “大王先说,”杨戬含笑道,“我可不敢胡乱应承。”

    姬发哑然失笑,周都城已经在望,这段东游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武王道:“若我这一世走到尽头,丞相可否为我去地府判官那美言几句,让我下辈子有些仙缘,去修仙路上漫游一番?”

    这般请求,倒也能证明武王没有什么‘长命万岁’、‘永世不朽’的妄想,倒也算是帝王家中的一股清流。

    杨戬郑重道:“大王放心,地府……我熟。”

    武王大笑几声,整个人都仿若羽化登仙一般,帝王气息更浓郁了几分。

    杨戬降下云头,直直落向宫中;宫中此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一群大臣和侍卫跑来跑去,前殿上还跪着数百人,似乎在被内廷问责。

    武王大喊一声:“孤回来了!”

    杨戬用玄气为其加持,让武王的嗓音传遍全城,众大臣总算松了口气,待武王落地,这群大臣冲上来就是一阵‘死谏’。

    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什么大王若突然消失、周国上下必乱……等等大道理说了一通,让躲在一旁的杨戬都一阵头大。

    反观武王,始终含笑听着,还能对众臣告罪,也确实不容易。

    最后,这场闹剧以杨戬‘诱拐’大王被罚俸半年落下帷幕。

    那群老臣敢去劝说武王,却没人敢来烦杨戬,也就武成王委婉的提了提,让杨戬以后要带大王外出时,告知他们一声。

    杨戬很郑重的答应了下来,有大臣打听昨夜发生了何事,杨戬并未细说,只是说大王收了一位良将。

    半日后,良将登门。

    一片云自东面飞来,当先一人身穿甲胄,左手托着黄金玲珑塔,正是李靖。

    杨戬心中计算一番,李靖前来倒是能帮他不少忙,起码东征大军的南路统帅之位,是不用多愁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调虎离山计中计

    李靖本就是陈塘关总兵,三个儿子又在周军效命,与阐教有极大的渊源,周国对他的封赏,自然不可能低了。

    在杨戬的建议下,直接让李靖做了周国兵马副统领,与武成王一同掌管周国兵马调动,在军中地位仅次于杨戬与黄飞虎,着实算优待。

    南宫适、散宜生、闳夭等老臣并非不受重视,只是他们也自知哪方面都无法与杨戬、黄飞虎、李靖等人相比,能得杨戬重用,或是领军军中,或是参谋政事,已算是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

    待李靖入周,周国气运越发昌隆,杨戬却不得不将一件事挂在心上。

    朝歌城中被人挪移走的姜府……

    因朝歌城爆发瘟疫,杨戬先前也无法分心去考虑这件事,只能派木吒去朝歌城打探有关姜府之事。

    但木吒也没能带回什么有用的消息,凡人们都不知发生了何事,朝歌城中潜藏的修士倒是有人开口,说一只大手从天落下,直接将姜府连根拔起,不知抓向了何处。

    八成,是截教仙人们动的手了。

    甚至很有可能,掳走姜尚一家的,就是在周都城洒下瘟疫的吕岳等人。

    杨戬心中倒也有点自责,此事应当是他牵连了姜尚;惧留孙与文殊大摇大摆来姜府寻杨戬,杨戬当时并未想太多,直接带姜尚在朝歌城中走动。

    姜尚本就是最初执掌封神之人,身份复杂且敏感,杨戬当时却只想着如何应对惧留孙的责难,全然没意识到,他们离开朝歌城之后,姜尚和柔儿在截教仙人面前,毫无自保之力……

    自姜尚失踪后已有大半个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

    杨戬思前想后,见周国国内渐渐平稳,又有了李靖在周都城内坐镇,他便动了去搜寻营救姜尚和柔儿的想法。

    对方应该并未杀姜尚一家,不然当日就不会是连同府邸直接掳走,而是一巴掌拍碎那个宅院。

    “丞相,李统领到了。”

    “嗯,让他进来,”杨戬收回心神,坐在太师椅上,总有淡淡的威严流转。

    李靖进书房中,对杨戬躬身行礼,“拜见丞相。”

    “李统领不必多礼,坐吧,我近来要外出一趟,有事嘱托与你。”

    “是,”李靖穿着战甲,气度沉稳、目光宁静,坐在一旁静静的等杨戬开口。

    “李统领想必已经知晓,之前城内被截教仙种下瘟疫,虽我等处置及时,但也有数十万百姓死于非命。”

    “此事尚未有结论,或许并非截教仙所为,”李靖沉吟几声,“丞相不应先入为主的这般认为,若是提防错了敌手,怕又会酿成灾祸。”

    杨戬笑着点点头,“确实是我考虑不周全,也对,或许不一定是截教仙下的毒手。我要嘱托的就是此事,李统领有何对策?”

    李靖沉吟几声,随后道:“并无良策,只能派兵驻守城中各处饮水之地和城外各处水渠。”

    “城**水,是由水司负责,总计数万凡人为此事奔波,引水入渠、送抵城内千家万户,”杨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