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二郎传-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戬笑道:“公子的魅力如何我是不知,但那位萧小姐的魅力,却是厉害的很。”
萧兰躲开杨戬的视线,“丞相孟浪了。”
“孟什么浪,实话是说而已。”
“孟浪是谁?”帐外传来了笑声,哪吒踩着风火轮飞入帐中,落在两人面前,打量着萧兰。
先前萧兰入军营时哪吒自然见到过,知道这是大师兄的朋友,也没多惊讶。
杨戬笑而不语,等黄天化与韦护进了帐中,方才为他们三个介绍:
“这位是萧兰萧公子,以后在我手下做个参谋知事,你们若有对领军打仗不明之处,可以对她请教。”
萧兰起身,对哪吒三人拱手行礼,笑道:“还请几位阐教高徒今后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黄天化打量了萧兰几眼,有点纳闷。
“萧将军客气了,”韦护也端详了萧兰片刻,颇为疑惑。
杨戬命人摆上酒宴,五人依次入座;萧兰还有些拘谨,杨戬和哪吒几句就把氛围聊开了,几人开始推杯换盏,谈天说地。
他们也不只是闲聊,经常会说些修行之事,也会提及军中事务。
“萧将军初来,见笑了,”黄天化举着酒樽,“我敬萧将军一杯。”
萧兰也‘豪气’的举樽相迎。
一旁,哪吒凑到杨戬耳旁,传声道了句:“师兄,她男扮女装就男扮女装,还弄个喉结障眼法做什么。”
杨戬顿时奇道:“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我阴阳剑能自行分辨阴阳,刚才离她近点,感觉阳剑轻轻颤了下,”哪吒眨眨眼,这有什么吗?“师兄,她为何偏要弄个障眼法出来。”
杨戬笑道:“大概是显得比较用心吧。”
哪吒顿时了然的点点头,去和韦护喝酒了。
这边刚说完,黄天化又对杨戬悄悄传声,“大师兄,这位也是武王派来的监军吗?啧,武王陛下真是体谅,竟接二连三派女子前来军中服侍师兄。”
杨戬顿时一阵无语,传声回去:“你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她身上哪有什么阳刚之气,虽然看起来没什么怪异,但我从未见过有哪个男子会这般仔细的修个细眉……”
“行了,喝你的酒,她并非武王所派,是来助我伐商的一位道友罢了。”
杨戬看了眼萧兰,想劝她干脆恢复女装算了,在座的四个人,有三个都已经知道她女子的身份。
“来!”萧兰双手捧着酒樽,站起身,“萧某敬各位一杯!能与几位道门后起之秀同席而饮,实是萧某三生有幸!哈哈哈!”
这假装很豪放的大笑声,怎么听在耳中,竟会有淡淡心酸之感……
杨戬有点欲言又止,他三位师弟倒是很给面子,起身和萧兰饮了一杯,各自坐下。
“咳,”杨戬决定把话题引到正事上,“李靖与邓婵玉两位将军可到地方了?”
“当天便到了,”韦护回了句,“他们已开始整顿南北两部兵马,邓九公将军也已在赶去佳梦关外的路上。”
“几位师弟对伐商有何良策?今夜畅所欲言,尽快说就是了。”
听哪吒和黄天化开始一本正经商议军情,杨戬总算替萧兰松了口气。
怎料,韦护突然传声问了句:“师兄,这位萧将军的帐篷要安顿在监军那吗?监军似乎有些怕自己一个人住,之前来找过师兄,只是师兄不在。”
安顿在姬倩华那……
杨戬突然捂着眼笑出声,一旁的萧兰不明所以,几位师弟也一脸纳闷。
“继续,继续,”杨戬摆摆手,示意他没事。
席上,三位先锋将军各献奇策,但萧兰却是一句不提征战之事,只是静静的听着,事后也并未对杨戬言说什么策略。
显然萧兰对这些都不是很感兴趣,仅仅只是为了想起自己当初为何会送杨戬簪子。
这根簪子对萧兰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会送出去……
私定终生。
……
萧兰入周营半个月后,南部大军传来捷报,雷震子领军挫败了佳梦关出关讨伐之商军兵马,佳梦关守备军队大损。
又五日后,北部李靖传来了胜讯,同样是挫败了商军讨伐,并将两部总共三十万兵马,率先靠近了大商北地国界处,让朝歌城风声鹤唳。
还有八九日,便是青龙关之苏护开城投降之日,周军已经建起了数条粮草补给线路,三路大军也已是蓄势待发。
而这个过程中,萧兰只对杨戬献了两个计策,杨戬慎重思索之后都采纳了。
一是在攻占青龙关之前,先派数万精兵携带足够粮草,翻山越岭奇袭临潼关,扰乱商军布置,截断前方军报。
二是在进青龙关后,将不降的商军兵卒、商国百姓赶出青龙关,剥去他们的战甲、留下他们的粮草,让他们入难民一般赶往五关之地,以坏商军军心。
虽说第二条策略有些狠,必然会有不知多少凡人饿死路旁,但却能极大削弱他们接下来攻城略地的难度。
除此之外,萧兰再不献策,整天就在杨戬身边跟着,同吃不通睡。
入青龙关还有三日,杨戬莫名有些心神不宁,总觉得自己有些什么是没做。
一枚玉符忽而掠空而来,杨戬读后恍然大悟,连夜回返周都城。
没两日,周都城之外、岐山山脚,一座高台垒砌而起,还被刷成了金色,刻画了一道道纹痕。
匆忙建成的点将台,虽略显简陋,但也算够用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点将台武王拜将!
这座高台大有讲究,其上刻画的阵法也并非攻伐、防御之阵,而是接天地之力、引五行之气,凝气运、聚功德之阵。
此台名曰点将台!
杨戬先前突得广成子玉符,匆忙中动用了不少仙兵仙将,两日两夜赶工,才建好了这处高台。
点将台一起,杨戬便感觉周国各地之气运,一丝丝、一缕缕汇聚向了此地,加持在各处阵法之上,在点将台各处蕴上了道道金光。
为何非要金台拜将?
于周国而言,自然是禀天地、明天道、立国运,使周武王伐商纣王之事得天道认可,使四海之内人族听闻周武王之名者皆从心归附。
而对阐教来说,这便是加深阐教与人族羁绊牵连的绝佳时机。
道门三教皆以教化人族为立教之基,故天道有感,才给了三清足以成圣的功德之力。
今日点将台上,武王亲拜诸多阐教弟子为将,待他日伐商功成,阐教自可接引无边气运,天道也会为诸阐教弟子降下功德,庇护今后的修行路。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绝非只是走个流程。
杨戬先前虽然知道出征之前该有拜将这么一说,但又觉得这事不太重要,故而并未放在心上。
还好有广成子这位大师伯时刻关注西岐之事,眼见杨戬就要东伐,这才用玉符提醒了他一遭。
与苏护约定之日前夕,点将台竣工,杨戬带着十多位大臣、武将,在点将台研究明日的拜将流程。
杨戬其实对这些礼法都不甚了解,散宜生便成了明日拜将的‘总指挥’,按散宜生的意思,拜将应当‘效仿黄帝时的礼乐之法’,杨戬也不知道当年轩辕黄帝是怎么拜将的,干脆就让散宜生全权负责了。
一干周国老臣顿时忙碌了起来,也总算在伐商这件大事中,找到了他们能干的活……
周都城彻夜不眠,各处似乎都在忙碌着。
待与苏护约定好进驻青龙关这日,天刚拂晓,武王宫中就传来了一阵阵钟鼓之声。
杨戬还没睁开眼,就被敖心珂催促着在被窝里爬起来。
敖心珂拿出一件长袍仙衣,样式与周国大臣的朝服相近,细细的服侍杨戬穿上。
“总算要开始东进了,”杨戬看着眼前为自己整理腰带的龙女,抬手将她拥入怀中,低声道:“等封神之战落幕,咱们就回梅山之中先腻上几十年。”
后面,还有玄都之事,怕又是聚少离多,杨戬实在不忍心相告。
敖心珂轻轻嗯了声,靠在他怀里静静的呆了一阵。
“心珂?你哭什么?”
杨戬听到了她轻轻啜泣声,连忙低头去看,敖心珂不知怎么,脸颊还有少许泪痕。
她却抬手擦擦眼泪,轻轻摇头,“只是突然觉得夫君待我,若明月清渠,我嫁到家中,从未让我受过半分委屈,不管有何事总能想着我……我心中欢喜,有些感慨罢了。”
“这有什么,莫要让娘她们看到,还以为我欺负你了。”
杨戬笑着拍拍她肩膀,敖心珂脸红红的应了句,后退半步仔细打量杨戬的着装。
“夫君的气度比刚来周国时大多了呢。”
“那是,本真君也是有所长进的!”
夫妻两人轻笑几声,就听杨府门前响起三声炮响,张伯时的大嗓门在府内囔囔:
“二爷!周武王车架来府上了!二爷快出来看啊!”
“夫君快些去吧,”敖心珂轻轻推了杨戬一下。
杨戬轻咳一声,点点头,对敖心珂拱手道:“劳烦夫人顾好家中,为夫这就上战场了。”
敖心珂像模像样的对杨戬欠身行礼,“老爷武运昌隆,百战百胜。”
杨戬转身走出房门,大笑两声,直奔前堂。
前堂中,梅山六友站成两排,吕纯阳、白泽、萧兰、大昂站在角落中看热闹。
仙女成群结队,却敛去了自身气息;仙兵威武不凡,却换上了凡间的甲胄。——杨戬并不想在当世人皇面前刻意显摆什么。
散宜生先行一步,入了前堂之中,杨戬刚好从后院走来,就要走出前堂去府外迎接。
散宜生却抬手拉住杨戬,“丞相慢行,丞相慢行,今日丞相不可去外迎接,当是大王前来请丞相出府。”
“还有这规矩?”
“上古圣皇轩辕黄帝拜风后时定下的礼乐。”
杨戬眨眨眼,刚要点头,武王已带着文武大臣入了前院,龙行虎步朝着前堂而来。
“丞相!”
行至门前,武王对杨戬拱手行礼,深深的一拜。
杨戬还礼,突然能感觉两个男人像是在夫妻对拜……
“今日,孤欲请丞相出山,统率我周国儿郎,讨伐无道之商君!将天下万民解救出暴君之手,还这片天地朗朗乾坤,还此世间万世清宁!”
“君所授,不敢辞,臣遵大王令!”
杨戬拱手行礼,武王向前搀扶,而后拉着杨戬走出大堂,一路说笑着朝府门而去。
角落中,萧兰嘀咕了句:“怎么看着……这么像嫁人。”
“嘿嘿嘿,”大昂挠头笑了两声,瓮声瓮气的说了句,“人族就是规矩多啊,像我们巫族,嫁人都没这么多规矩,看对眼就能直接扛走啊。”
萧兰顿时翻翻白眼,“礼乐之事,开化之举,要么人族能兴起于四海之内,兴盛于三千大世!”
大昂顿时被怼的哑口无言,大堂之中的杨府众人都在说笑中渐渐跟了上去。
吕纯阳打了个哈欠:“还以为有什么热闹,走了走了,找地方睡个懒觉,睡醒还要去给这位武王捣腾灵石布阵,东北西跑啊当真是。”
白泽笑道:“这才刚开始,真正的热闹在后面,去城外点将台吧。”
“两位前辈请,”萧兰在旁恭敬的道了句。
白泽看了她一眼,笑了声,“这女娃懂规矩,比杨小子强多了。”
吕纯阳倒是似笑非笑的说了句,“别喊我什么前辈了,我跟杨戬算是交过命的兄弟,你喊我声吕兄就得了,反正早晚跟杨老弟是一家人。”
萧兰顿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脸红了一瞬,又强行镇定了下来。
大昂眨眨眼,在萧兰背后指着萧兰问了句:“这是个女的?”
“废话,”白泽没好气的骂了句,和巫族果然还是有点看不顺眼。
大昂:“杨戬看上的?哎!这吓我一身冷汗,我还觉得这人族小哥长得不错,打算把大华介绍给她认识。啊呀,这要是被大巫祭知道我抢杨戬的女人,肯定扒我十八层皮不止!”
“几位前辈乱说什么!”萧兰大窘,跺跺脚转身逃遁,留下三个人、妖、巫的修士一阵无良大笑。
欺负不了杨戬,欺负欺负杨戬的枕边人也是蛮过瘾的嘛。
应当是八字还没一撇的准枕边人。
……
且说杨戬与武王出了杨府,同座车架,朝城外浩浩荡荡的行去。
与此同时,周军国境处,三路军营被一道道仙光覆盖笼罩。
李靖、邓婵玉等等将领,各自被仙光指引着西行,各营凡人将军也被仙光接引,齐齐驾云,汇聚到了岐山山脚。
都城方向,武王率满朝文武出城,仪仗铺开数十里,朝点将台而来。
都城百姓争相跟随,根本数不清有多少人,几处城门都有百姓涌出。若自岐山向下望去,数不清多少凡人聚集到了点将台周围,无边无际的人头耸动,煞是壮观。
虽人多,却秩序井然、丝毫不乱。
点将台周围,一名名文臣武将寻到了各自的位置站着,也有过千之数。
待武王车架前来,百姓争相跪拜,高呼武王寿与天齐,福泽无疆,武王在车架上站起,对周围百姓不断挥手,目光之中满是感慨与期待。
半个时辰后,散宜生一袭浅蓝长袍率先登台,站在点将台边缘,高声呼喊:
“请大王登台!行祭祀礼!诸大臣静候!”
点将之前,却是要先祭拜天地、金台点将,禀明天地之神,让伐商的诸将能得天道庇护。
“祀——天!”
散宜生一声长调,武王独自一人拾级而上,面容肃穆,浑身萦绕人皇龙气。
一只五爪金龙的虚影在天地间翻飞,忽而对天怒吼,天地之间顿时风起云涌,吸引了三界一道道目光落向此地。
人皇气运,护卫南洲凡人之力,与当世人皇统治之国的国运息息相关。
周国正是崛起之时,更有道门大劫的劫运之力掺和其中,以至于武王的人皇气运,几乎堪比上古三皇五帝中气运较差的一两位。
但也只是堪比罢了,上古人族最为辉煌璀璨的时代已悄然落幕,此时仙凡分离,周武王也只是凡人之人皇,管不到中神州的万千修士。
三拜祭天地,九叩慰先祖。
而后武王起身,双手拄宝剑站在台上,又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登台,打开金黄布帛,高声诵读武王旨意。
细数周国自创国至今,代代周人之不易;怒斥商君帝辛对周地之摧残,无道而征,无义而讨,使百姓流离失所,周国儿郎无故战死沙场,更将当年伯邑考被帝辛残害之事完整告知。
使有圣贤之名的先王,吞食长子血肉,这般帝君,如何能不伐?
周国百姓义愤填膺,周国文武一腔怒火,点将台之上的气运金龙显化虚影,对着东方怒吼。
隐隐的,朝歌城的方向也浮现出一只苍龙,隔着数万里,毫不示弱的对着此地咆哮。
这些都是无声无息出现的,凡人感觉不到半点异常,但修士却看的清楚无比。
两条气运金龙,商国之金龙有外强中干之像,其内里已腐朽,随时可能溃败;反观周国之金龙,威风凛凛、几乎要凝出实体,比商国气运金龙强壮数倍!
二龙怒吼声中,散宜生高声喊道:“武王有旨!拜丞相杨戬为东征大元帅,总领伐商一切军务!请丞相登台听封!”
杨戬迈步向前,身形刚踏上阶梯,身后就传来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便在此时,杨戬的气运无形之中再次茁壮了半分。
这一瞬,得到好处的还不只是杨戬。
在玉虚宫前来此地的云路上,黄龙道人打了个哈欠,一缕金光照入他胸前。
眨了眨眼,黄龙道人似有所感,望到了南洲浮现出的两只五爪金龙。
“呃,修为恢复了?嗯……又进了一步……”
一旁的太乙真人嘴角一阵抽动,也没说什么。
黄龙道人摇摇头,反而有点无奈的一笑,与身旁几位师兄弟一同悠然前行。
在他们身后不远,还有大批阐教仙人,同去西岐观礼。
第五百二十五章 众弟子回军辞行
点将台上拜将,封神台中封神。
但凡今日被喊上点将台受封的,诸如李靖、黄天化、邓九公等,都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
而各将所拜之位,其实是按杨戬给武王的那份东伐规划来的,三路大军的将领都没什么变化,除了武王又加了数十名凡人将领充实三路大军之中。
杨戬受封大元帅,总领三军伐商;
其他一应封赏都与原本没太多差别,倒是仙人将领都被提升了官位品阶,虽然他们对这些并不是很在意。
等散宜生主持完了拜将之事,武王之弟、周国重臣姬旦登台,宣读了一番歌功颂德的文章,而后众将沿着台阶站成几排,接受百姓欢呼称颂。
杨戬本想站在第二个台阶上,却被武王拉去台上。
姬发正色道:“请丞相与我共举此剑。”
“谢大王,”杨戬抓住剑柄末端,与武王同时抬起手臂,将那把象征周国王室的宝剑高高举起。
一抹阳光照在剑身之上,散出道道金光。
武王大喝一声:“周军必胜!”
点将台周围十数万将士、无数百姓同声怒吼,震散九霄之云,一股霸烈的气息直冲霄汉。
天庭震颤,四方云动。
数十万天兵天将在高空云上隐隐现身,一道道金光闪烁,似乎是对下方凡人的回应。
又有一道道流光自西北而来,化作满天仙人影,道道清香弥漫开来,惹的无数凡人争相叩拜。
天地间现出种种异象,杨戬抬头看去,心中也有些震撼。
武王低声道:“丞相,孤可要跪拜仙人?”
“不必,”杨戬笑道,“大王乃是万金之躯,人族之皇,除却圣人老爷之外,仙人不必跪拜。”
仔细看了几眼,来的这些仙人还都是阐教仙人,不少都很眼熟,十二金仙与门内的福缘仙人们大多在此列。
杨戬躬身做了个道揖,漫天仙人同时还礼。
本来,杨戬还想让武王留下,和阐教仙人们混个面熟,对武王也没什么坏处。
但散宜生在旁高呼一声:“众将归位!大王回宫!”
武王和杨戬相视而笑,大抵这便是天数。
武王走下阶梯,杨戬率众将在后跟随,送武王登上车撵,摆驾回宫。
待武王走后,杨戬长袖挥舞,在点将台上下令:“各路将领各回军中!筹措伐商之事!”
“喏!”
众将齐声答应,接他们前来的那道道仙光再现,托着他们朝着三路而去。
但众多仙将却留了下来,在杨戬招呼下上了点将台。
杨戬对着天空做了个道揖:“昔日我等玉虚宫弟子奉命助武王、护西岐,今日武王义举、讨伐商君,肃浊世、还清明,请诸位师伯、师叔训下!”
言语刚落,十二金仙联袂而来,又有云中子、南极仙翁与十多位法力高强的门人同至,其余阐教仙人尽皆只是站在云上观看。
点将台下,还没散去的凡人呼啦啦跪倒一片。
广成子朗声道:“商君暴虐,损圣人娘娘面皮,多倒行逆施之举,为人间大患。今日你等玉虚宫弟子,以杨戬为首,讨伐商纣,实乃功德之举,忠义之行。请,圣人老爷檄文!”
唳——
白鹤轻啼,带着一路霞光缓缓飞来,口中叼着一卷杨戬似曾相识的圣人檄文。
不由念起当初与天庭对抗之事,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广成子接过檄文,摊开诵读;杨戬率众师弟行跪拜之礼,仔细聆听。
元始天尊在檄文之中对杨戬颇多嘉奖,但也只是口头奖励,并没有给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说实话,杨戬在阐教所得已经太多,此时又不缺宝物、功法、灵药,圣人老爷应该也不知道该赏赐他些什么比较合适。
而哪吒、雷震子等人,也被檄文所提及,各有评说,也各有劝诫。
值得一提的是,檄文之中还有李靖的名字,显然是没把这位三个儿子都入了阐教的人教弟子当外人。
呃,李靖其实和三个儿子还是同辈……
将檄文念完,广成子朗声道:“杨戬师侄骁勇善战,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早日助武王功成,名垂千古!待你功成之日,师伯在玉虚宫前为你摆宴欢庆!”
“多谢大师伯!”
杨戬定声道了句,广成子顿时满意的点点头。
“诸位师弟,各自嘱咐众弟子几句吧。”
广成子言罢,阐教众仙尽皆向前,有弟子在此地的自然是去寻自己弟子,没弟子在这的,看谁顺眼就过去鼓励几句,给些灵丹妙药、仙术神通,倒是没几人会赠宝物。
玉鼎真人走到杨戬身旁,其他仙人并未凑上来,让他们师徒显的有些冷清。
“封神过了大半,后面才是真正的艰险,”玉鼎缓声道,“你莫要大意,也莫要因自身法力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