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每次睁开眼能看到杨戬,便能再心安几分,继续苦修‘仙灵凝空’法,参悟玉鼎真人传授的几种神通。

    法财侣地一样不缺,而杨小婵能得到的最珍贵资源,是玉鼎真人烙印在她心底的‘道痕’。

    那是一条只通到长生的大路,没有瓶颈,没有关卡,如同一颗道种,能让杨小婵直接踏入长生境。而杨小婵需要做的,只是单纯的法力积累!

    就这样,杨小婵稀里糊涂的跨过了仙凡之别,稀里糊涂的领悟到了真灵不灭之意……

    不需历练,不用磨难,一路直升了上去。

    杨小婵身上的道韵,与日俱增,气息也无时无刻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如此持续了近五百年!

    当玉鼎真人开口道一句:“醒来吧。”

    杨小婵方才意犹未尽的停下修行,自行体悟,却已经是天仙仙灵之躯,道境无比稳固,前路一片光明坦途。

    天仙……

    玉鼎倒是想看,杨戬睁眼一看杨小婵的境界,竟已相当于在他之上……又该是何等表情。

    当然,若是对敌的本领,此时的杨戬不弱于杨小婵便是了。

    拥有了浩瀚法力的杨小婵,嘴角露出了些甜甜的笑意,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去帮哥哥分担,与哥哥同行。

    睁眼,杨小婵看向了尚在闭关的杨戬,有点无奈的叹了口气。

    修为越高,看哥哥的时候,越觉得他越是高深莫测,那股玄妙的意境远非她能参悟。

    玉鼎真人挥了下衣袖,杨戬神周的紧致消散。

    似有所感,杨戬也中断了修行,缓缓睁眼。

    那双眼眸之中的神光,仿佛刺透了悠悠的岁月长河,漫步而来……

 第六十一章 玄体初成

    “哥!”

    杨小婵一声呼喊,前半声满是喜悦、欢心,后半声却成了忐忑,轻轻的颤了下。

    还好杨戬初从玄法体悟之中回转,尚有些恍惚,这次又见到妹妹和自己同时醒来,更是开心,笑着答应了句,不疑有他。

    杨戬伸了个懒腰,周身骨骼咔咔作响。

    而杨小婵已经慢慢站了起来,略微有些偏小的衣裙紧贴在她窈窕的身段上,正合了那句‘含苞待放’。

    杨戬愣了下神,立刻回转清明。

    “蕴珠几何?”玉鼎温声问道。

    “二十二颗,按照师父所说,由内而外、由中而散。”

    杨戬站起身,像是在展示近来修道的成绩,胸腹躯干处出现了一颗颗大小不一的光点。

    仿若有二十二颗星辰,浮沉在杨戬躯干各处。

    蕴珠境,八九玄功第五重!

    杨戬花费了五百年的苦修,五百年灵气充沛的枯坐苦修,已经迈入了第五重玄功境界,开始了漫漫凝珠、蕴珠、藏珠之路!

    此珠乃玄珠,并非道门金丹。

    第三重修出玄气,第四重玄气凝罡,第五重玄体藏珠。

    藏珠三十六颗即可迈入第六重,八九七十二颗为圆满,但杨戬估计,第五重真正的圆满,应该是九九八十一之数!

    藏珠之前,便已超凡。

    藏珠八九,力敌天仙!

    这是八九玄功和元神道修行者的实力简单对比,当初玉鼎说出来,也只是给杨戬一个参考。

    可是杨戬自修行之后,每一重都突破了天地桎梏,每一次都打破了八九玄功的圆满境,杨戬现如今的战力到底如何……

    恐怕连玉鼎真人都说不清楚,只能让杨戬去打、去战,遇到棋逢对手的敌手,才可明了。

    总之,不会比玉鼎说的差就对了。

    “尚可,”玉鼎点点头,对杨戬的进度还算满意,又问:“第三重和第四重,你走出了何种不同寻常之处?”

    杨戬自然明白,玉鼎真人在问他,第三四重时,触碰到的天地界限是什么。

    仔细思索了下,斟酌了语句,杨戬才道:“第三重本是修玄气,第四重乃是玄气凝罡,按照道理来讲,只要迈入第四重、凝聚出玄罡,第三重就算圆满了。”

    玉鼎点点头,面容严肃,颇有向自己徒弟请教的意思。

    小蝉儿在旁听着,然后有点绝望的发现……

    闭关之前她修为境界低微的时候,听不懂哥哥和玉鼎师父在说什么,还算有情可原。

    可自己都修成天仙,更是仙灵之体,明悟了心性……还是听不懂哥哥和玉鼎师父在说什么……

    只能在旁边装作很乖巧的模样,静静的站着,听哥哥说什么玄气、玄体、玄珠,也不知那具体是什么。

    她低头看一眼自己胸前,那罗裙最为紧绷的区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目光游离、脸蛋绯红。

    杨戬:“第三重时,我就压着境界,一直不去凝罡,不断锤炼玄气,因为我总是觉得,玄气哪怕已经布满了身体,充盈到了各处经脉,却还是不够。”

    “不够?”玉鼎略微皱眉。

    “嗯,我就是觉得还不够,”杨戬双手比划着,也不知道自己在比划什么。“师父可记得,我有一次醒来,苦思了很久没有闭关吗?”

    玉鼎缓缓点头,示意杨戬继续说下去。

    杨戬笑道:“那时候我想了很久,才发现到底为何不够,并非是玄气的量不够,而是玄气的质地,还有可提升的层次。”

    “哦?你如何得出了这般结论?”

    杨戬脸一红,支支吾吾的说了句:“我总觉得七彩太过绚烂,反而有些太过招摇。按理说,七彩之色应该能融为一种颜色,也就是所谓的返璞归真。我朝着这个方向一试,嘿,真就触碰到了天地的阻拦。”

    “你这……”

    玉鼎一阵无语的看着杨戬。

    竟然是因为单纯觉得颜色太多,就找出了自身不圆满之处!

    想着想着,玉鼎不由笑了出来,“你倒也是修行路上的一员福将,那你是如何突破的?”

    “我借助师父布置的聚灵大阵,引来无边的灵气,然后,锤炼了自身玄气九百九十九遍。”

    提起此事,杨戬咧嘴倒吸一口凉气。

    他此时说来轻巧,可真的做起来,那种痛苦简直要扯碎他的三魂七魄!

    但就是如此,杨戬在痛苦中沉浸了十多年,才将玄气锤炼完成。

    那十多年,每一刻钟都如同一辈子那般漫长,杨戬也因此无法断定自己到底总共闭关多久。

    “师父您看,”杨戬张开左手,掌心中有一股土黄色的光华涌动,随后便听‘咚’的一声,如同水滴,滴入了静谧的水面。

    杨戬的掌心出现了一口灰蒙蒙的袖珍泉眼,‘泉水’潺潺流动,那分明是气息,却如同流水一般。

    而那灰色的泉眼之中,有淡淡的紫色、轻轻的黄色、浅浅的红色,缠绕交织,玄妙无比。

    玉鼎面色不变,心底却是震撼莫名。

    混沌气息?

    不对,并非混沌之海的混沌气!

    杨戬修出的玄气,与混沌之海的气息十分接近;但混沌之海的混沌气根本无法控制,就算是圣人、那些通天彻地的大能,也仅能将混沌之海的气息化作精纯灵气。

    杨戬的玄气,和混沌之海的气息应该达到了同一个水准,却是不断锤炼、不断升华,溯本回元而来。

    这玄气已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无时无刻都在他体内成型,又在滋养他的肉身。

    杨戬道:“玄气弄成这样,我感觉其实还有可提升的空间,就差最后一次锤炼了,却压制不住境界,玄气自行凝罡了。”

    玉鼎嘴角扯动,背着手站在十丈外,很淡定的点点头。

    杨戬左手一翻,那股玄气时而变得凌厉,仿若出鞘之剑,锋锐无比;时而变得沉稳沉重,仿若山岳,能镇杀一切。

    这就是玄气凝罡,无形无色的玄罡充斥己身,可进一步锤炼宝体,对敌时也可千变万化。

    如今的这幅玄体,就是斗法最强的法宝!

    “师父,我玄气差了一步,”杨戬忧心的问,“会不会影响到以后的修行?”

    九百九十九次锤炼,这已经是极限了!徒弟你还想怎么着?那时候才第三重,你就想把鸿蒙一元气弄出来?

    那鸿蒙一元玄气,被誉为成圣的关键,你这玄体才修行几百年,真蕴出来,肯定会因太过逆天,被天道之雷劈成残渣了!

    玉鼎百感交集,但不动声色,点头道:“嗯,尚可,切莫因此而傲。”

    杨戬郑重的点点头,继续和玉鼎说自己玄罡境时遇到的阻挠。

    那又是另外一重磨难,最后竟是以罡为剑,斩己身之血骨,以身淬罡,以罡锻身。

    若非玉鼎真人为杨戬布置了一层隔音的阵法,当时杨戬无意识中的喊叫和惨嚎,必然会让小蝉儿走火入魔……

    “玄功炼体,只有承受锤炼己身之痛,才能开辟自身无尽之藏。”

    玉鼎轻叹了声,对杨戬喜爱之余,也泛起了以他为傲的感慨。

    “师父,弟子这次闭关多久了?”

    “四百九十二年又四个多月。”

    “啊?”杨戬一愣,旁边的小蝉儿也惊讶了下。

    她现在是一个五百岁的老奶奶了?念及于此,顿时小脸苦兮兮的。

    玉鼎温声道:“若得长生道果,年岁又知如何?”

    杨小婵连忙低头受教,想老气横秋一点,却发现自己完全稳重不得,完完全全还是个少女罢了。

    杨戬却紧皱眉头:“那,封神……”

    玉鼎道:“劫云已现于南赡部洲,封神劫难虽未明朗,却已可知,与那俗世王朝更迭有关,你也需多做准备。”

    “师父,具体还有多久?”

    “快则二十年,慢也不会过五十年。”

    杨戬松了口气。

    可别闭关醒来就已经开始封神,那他还筹谋算计什么?

    玉鼎沉声道:“在此之前,你当去了断另外一重因果,免得劫难来临时,你因此事而化作那劫灰。”

    杨戬下意识攥紧了拳。

    瑶姬,桃山,劈山救母,对抗天庭!

 第六十二章 兄妹下山

    这师徒二人在那你一言我一语,论天机叵测,说天下大势,却将杨小婵晾在了一旁。

    小婵找了个空子,轻声道:“玉鼎师父,我先去换身衣物。”

    “去吧,”玉鼎挥手,直接送杨小婵出了洞府。

    小蝉儿一个恍惚,景色变幻竟然出现在了洞府之外、阁楼之前,先是小声赞叹,又随之露出些许轻松的笑意。

    她自然是在赞叹玉鼎真人那深不可测的实力,自己凡人时和如今天仙境,面对玉鼎师父时的感觉,完全没什么变化。

    烈日悬空,不知几高。

    杨小婵刚离开,杨戬就有些欲言又止,他沉吟几声,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已经注意到自己妹妹修为暴涨,短短数百年就走完了其他修士数万年都走不到的境界。

    成仙之后,从凝聚仙躯、元神蜕变为仙魂开始算,之后的境界一步比一步难。

    元神道讲求的是元神不灭,而元神的基础是那一点不灭的真灵,故而唯有领悟到自身真灵不灭之理,才能迈出自身之道的一大步,此乃真仙境。

    若想从仙人境跨入真仙境,悟性、机缘缺一不可,对普通的修道者而言,这便是一道区分资质的天堑。

    真仙境之后,以自身不灭之魂,上动天之清气,下勾地之浑浊,以天地熔炼自身之道,迈出将自身寄托于天地之间,仙魂畅游天地之内,此乃天仙境。

    真仙蜕变为天仙,重在万年积累,以及自身之道对天地的感悟。

    天仙之后乃是金仙,这便是长生之境;金仙之后是大罗境,圣人境又称混元境,故又有混元大罗之称……

    这些暂不多论,单说杨戬的忧虑。

    小蝉儿实力强大了,他自然能放心一些;可杨戬素来明白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他担心杨小婵存有隐忧。

    而这般情况,极易让人联想到一件天地宝物——九转金丹。

    九转金丹可使凡人一朝得道,长生不老,可惜那毕竟是圣人老子的本领。

    天庭中镇守的太上老君虽然只是圣人老子的化身,依然是圣人的道义。

    玉鼎真人不应有这般宝物才对……但师父这般做必然有师父的考虑,自己做弟子的若是要开口询问,那算什么?

    质问师父吗?

    杨戬却是不敢,也不想如此做的。

    这师徒二人也算是互相了解,看杨戬目光中的犹豫和黯然,沉吟几声,开口道:

    “你父母之事,我已简单告诉了小婵。也在她体内种下了长生道果,让她千年之内可证金仙。只是金仙后,她若要提升境界,就要花费一些心思了。”

    杨戬闻言不由大喜,对着玉鼎磕了个头,起身就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先前却是因为小蝉,对师父的本领有了些许怀疑,万不该如此……

    玉鼎有些疑惑,问道:“你为何不怪为师断了你妹道成大罗的机缘?”

    “就她?还修大罗?哈哈!呃……”

    杨戬发现自己口吻有点轻佻,赶紧正色低头,答道:“她能长生就好了,有我在旁护持,总归能照料她。”

    玉鼎手指略微掐动,提点了杨戬一句:“这般心思虽善,但让她多几分实力也是好的。你毕竟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一直在她身旁。”

    杨戬心中一凛,郑重的点头。

    “师父放心,不给她弄一身顶级宝物,我也不敢离她身旁!”

    玉鼎顿时也不知该如何说教了,大袖一挥,身影缓缓消散:“下山去吧,早些了却因果,再回山来静观其变。”

    “嗯!”杨戬郑重的答应了一声,对师父的感激也越发浓郁。

    他又转身,看着自己不知不觉闭关近五百年的洞府,这金霞洞,便是他在洪荒中叱咤风云的起点!

    推开洞府大门,走出洞府之后,府门之上竟出现了一层层道纹。

    玉鼎真人封了洞府,这也是避灾躲祸的手段。

    杨戬心有所感,抬头看向了这片天空,只觉得这片天比自己五百年前进入洞府前,更低了一些……

    额头突然有一股暖意,似乎有一颗种子要破壳而出,顶的他一阵疼痛。

    杨戬心中思量,抬手在自己额头轻轻一拍,却将这门此时应该出现的神通,强行压了回去。

    天眼此时不能显现出来。

    无他,树大招风。

    杨戬之前已经心有所感,他这第三只眼和原本杨戬应该有的天眼不尽相同,变得更加强悍了一些,能观天地、看轮回、辨识天下万物!

    这种神通若是此时就显现,只恐树大招风;接下来又是封神的量劫,若他太过显眼,也有被圣人算计到死的危险。

    截教通天教主自然不会针对他这个徒孙儿辈的小虾米,但西方教的那两位,不可不提防。

    天眼神通,他等得起。

    而且接下来是要去救瑶姬,虽不免争斗,但说到底是去找玉皇大帝这个亲大舅的麻烦,天眼神通也无大用。

    多动动脑子,多留几个心眼足够了。

    正如此筹谋着,杨戬双眼之中精光一闪,却是那未出世的天眼,借给了它‘两位哥哥’些许神异。

    杨戬便见东南方的天空昏昏沉沉,漫天黑云缓缓下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无量量劫。

    杨戬心情虽有些堵闷,却立刻静心体悟。

    量劫同样也是机缘之所在,杀劫也是福运之源头。

    同样的,这般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天地大势,同样也将天道运转的一部分道理显现了出来。

    杨戬的三生碧落诀刚入门,还在蕴养魂魄、凝聚元神的阶段,但也不妨碍他体悟天地。

    良久,杨戬缓缓收回目光,双眼之中的神光渐渐消散,回归了神庭之内。

    师父说的丝毫不错,快则二十年,短则五十年,量劫便会降临。

    那此时算来,南赡部洲之中应是商朝,纣王应已降世,但尚未继承王位。

    要不要,扶持纣王弄死周文王什么的?

    呃,算了,这就完全改变封神的大势了。他若是改变了大势,如何再凭借先知之能,为自己多谋些好处?

    虽然过瘾是过瘾了,或许还能看圣人发怒、大能吃瘪,但纯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脚……

    低头看脚边,杨戬不由露出了些笑容。

    灵泉之中易筋经铺满了荷叶,一朵五瓣的白色莲花轻轻摇曳,似乎在对杨戬致谢。

    “三生莲已这般大小了?也不知你何时能结果,你的父母……姑且算是父母,若知你已扎根此处,也该为你高兴吧。”

    三生莲花轻轻摇晃着‘脑袋’,那花瓣缓缓打开,一颗小小的莲子闪耀着五彩之色,落入杨戬手中。

    这是它的谢礼,谢杨戬当年栽种之恩德,拼得亏损自身的灵性,也用百多年时间催熟了一颗莲子。

    莲子已落,杨戬自无法拒绝,只能珍重的收了起来,对莲花拱拱手,转身走向了阁楼。

    “哥,咱们什么时候下山?”

    眼前白影一晃,轻灵的嗓音钻入耳中,让杨戬脚步都有些飘然。

    芳香袭来,换了一身衣物的杨小婵已经出现在了杨戬身侧,挽着杨戬的胳膊,小脑袋如同五百年前那样,直往杨戬怀里钻。

    杨戬蹭蹭鼻尖,“这个,都大姑娘了,注意些……”

    “嘻嘻,”小婵儿憨笑着,只得靠在哥哥身旁,哼了声:“我才不要做大姑娘,以后你是不是还要把我嫁出去!”

    杨戬打了个哈哈,开玩笑般说了句:“你不嫁出去,我怎么娶进来?”

    “哼!”

    杨小婵小嘴一撅,根本没听懂杨戬话里的歧义,踮脚、低头,在杨戬的肩膀上咬了一口。

    “看我天地封禁大术:不准娶亲!”

    杨戬不由大乐,看着肆意在自己身旁欢闹的小蝉儿,心中暖暖。

    长啸一声,杨戬架起白云一朵,带着妹妹飞向天阙。

    此正是:

    玄功初成风云动,二郎欲往桃山行。

    身母尚受压身苦,三界何处觅芳影?

 第六十三章 二郎之谋

    八九玄功修到第三重后,杨戬已经能凭玄气施展元神道的大多法术和神通,驾云自然不在话下。

    他此时修到了第五重,更是一路突破天地桎梏、打破一重重极限而来的第五重,体内二十二颗玄珠轻轻一颤,驾云的速度还在杨小婵之上。

    救母,说来轻巧,却却还需一番谋划,不可轻易行事。

    难不成他们兄妹俩直接飞到南天门,喊着要见‘玉帝老舅’,然后大闹一场,再让玉鼎真人出来帮他们收拾烂摊子,借阐教之势救出母亲?

    那是猴子才能干出来的事!

    此时无量量劫已然成型,再消耗玉鼎真人和阐教的气运福源,去对抗本就是‘量劫发起者’的玉皇大帝,那未免太过失智。

    将玉帝化为自己能用的‘势’,再因势利导,达成自己原本的目的,这才是杨戬应该的所为。

    下山前,杨戬已经有了这般想法。

    玉鼎真人也是看出杨戬自己有所打算,并未点出那桃山在何处。

    杨戬刚出山,还在云上就开始筹谋,他该如何做到合情、合理,同时卖个人情给玉帝老舅,让玉帝主动放了自己母亲,又不会丢太多面皮……

    杨戬更是在考虑,如何让玉皇大帝这个‘亲娘舅’,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机会表露出一副‘法外留情’的仁善大德。

    因为越是如此,杨戬一家三口今后越是能得天庭照应;随着封神之后天庭真正执掌三界,瑶姬和小蝉儿的地位也会越发尊贵……

    这也算杨戬为她们娘俩的思虑。

    至于自己,最多就是一句‘听调不听宣’,去灌江口逍遥修行就是了。

    其实说到底,杨戬对瑶姬并没有那么浓烈的亲情,所以能理智的去分析这些事罢了。

    他救瑶姬,更多的是为了杨小婵日后能开开心心,也为了自己修道念头通畅,不必心中有愧。

    仅此而已。

    “哥,我们去哪?”

    “先回家看看吧,五百年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原来住的地方。”

    杨戬说到这些也叹了口气,继续思索具体该如何去做,才能让自己兄妹尽快被玉帝注意到,从而给玉帝足够多的思考时间。

    他虽然要和玉帝斗一场,但彼此也不会撕破脸皮,还要让其他看热闹的无话可说,又要让世人皆知各自的仁义、情义……

    这就需要杨戬通过各自的思虑,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某种讯息,从而和凌霄宝殿中的那位,隔空达成一种默契……

    想想就头大。

    杨戬沉吟几声,走一步,需看百步。

    洪荒多算计,他不想动脑子也是不行了,还好,他脑子不算难用,更善天马行空。

    怕寻不到回家的路,杨戬带着杨小婵,先飞向了昆仑山方向,半日后到了地头,对着昆仑山遥遥一拜,又自昆仑古路折返,去了东南方向。

    记忆中的路途,在云下缓缓出现……

    “哥你还记得吗?在这条路上走的时候,果子经常不够,”杨小婵目光有些迷离,轻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