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君,少几个不可吗?”

    “听你的。”

    几声轻笑,却又是浓情蜜意时。

    ……

    杨戬在雾灵界停留了三日,定下了‘渗透’殇灵界的主要计划,便留下化身钻入玉佩中,自身回返琉璃墓内闭关修行。

    敖心珂似乎并未将萧兰之事放在心上,但总归是有些介怀的,杨戬走后闷闷不乐了些时日,也就渐渐释然了。

    杨戬入玄都城,特意在各处巡视一番,与四位傀儡高手言谈几句,就再次入了圣人墓。

    这次,路过心海界碑时,那界碑道人并未再现身。

    这缕残魂……

    杨戬当真想把界碑道人抓出来严刑拷打,问一问强敌的底细,也好做到知己知彼。

    但那石碑本身就颇为玄妙,杨戬试了些手段,都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也就不敢妄动了。

    等他真正跨入圣人境,再问琉璃宝主如何去圣人墓之下探寻吧。

    琉璃宝主开门接他过去,杨戬道谢之后就坐回了老位置,闭目片刻,已然恢复闭关悟道的境界。

    心海中,不败金身决整整十二篇玄妙口诀不断流转,与八九玄功的法诀互相印证又互相排斥。

    杨戬静心体悟着其中种种奥妙,没了每日定时回洪荒、去雾灵界的挂念,这次闭关渐渐越陷越深……

    肉身修行法在洪荒本就不多,而被杨戬堪破真面目的八九玄功更是肉身修行法中最顶峰的存在,乃盘古神道承的核心。

    原本,琉璃宝主是想传杨戬不败金身决,让杨戬修这门可成圣的大道,既是传衣钵,也是打造一个如当年的琉璃圣人般的存在。

    但杨戬融合定海神珠时呈现的种种异象,以及难得出现的大道道韵,让琉璃宝主直接改了主意。

    将金身决给杨戬参考,丝毫不提传衣钵之事。

    虽是圣人残灵,但眼力还是在的。

    八九玄功确实比不败金身决高明了几分。

    肉身修行与元神修行不同,肉身修行到巅峰,是在自身之内酝酿出自己独特的大道出来,让这条大道贯穿道则之海,成为独一无二之道,这便是真正的以力证道。

    元神之道在于体会已有的大道,修行、掌控、一步步走到这条大道的巅峰,再跳出大道,屹立于大道之上。

    玉鼎真人就卡在了这一‘跳’之上。

    故此,杨戬此时在借鉴当年琉璃圣人的大道,去印证盘古大神的道,再在其中艰难摸索,试图走出自己的道。

    何为道?

    最初修行时,杨戬或许能说几个时辰什么是道,道在天地间的轨迹为何,修士如何去修道。

    而后随着见识越广、实力越深,体会也越发不同。

    若百年前,再有人问杨戬何为道,杨戬或许会用招式演示,会用感悟交流。

    但如今,若有人问杨戬何为道,杨戬会指指自己——

    道在此身之间。

    必须此身独行。

    这次闭关,杨戬只留一丝心神陪着敖心珂,本打算百年便醒来,但等敖心珂有要事呼唤杨戬,本体心血来潮、被化身打扰,杨戬睁开双眼,心中稍作推算,却是已过了三百余年。

    “怎么了?”

    杨戬迅速收敛心神,先透过分身问了句。

    敖心珂口吻有些忐忑,似乎是觉得自己辜负杨戬所托,心中有些内疚一般,将此时她所面临的困局详细说来。

    杨戬倒是越听越觉得没什么,“不必担心,我这就赶过去。”

    也没什么太大的事,不过是黑灵主要雾灵主前去赴宴,似乎是责难雾灵界势力发展太快。

    摆明了是龙门宴。

    杨戬心中起了拿黑灵主检验闭关所得的念头,而且这念头一冒出来,就有些止不住的疯狂滋生。

    正当杨戬离圣人墓,到了玄都城,打算冲出大阵去雾灵界时,又是一阵心血来潮……

    洪荒的化身也遇到了大事?这还真是事赶事。

    杨戬皱了下眉头,倒是不敢不管洪荒之事,当下知会了敖心珂一句,心神回了洪荒之中。

    一枚玉符被化身捏在手中,引起心神波动的,是玉符的内容,仅有八个字,却隐含着书写此玉符者心中的怒意。

    燃灯叛教,速归玉虚。

 第六百三十三章 燃灯叛教,准提再临!

    这一日,总归还是来了。

    混沌海中,玄都城前,杨戬施展七十二变,将真身化作一块顽石,安置在最外层大阵之内,静待敖心珂过来拾取。

    看了眼玄龟带中的那只雏鸟,此时俨然已经把哮天犬的狗窝做成了鸟巢,在那闷闷不乐的蹲着。

    这家伙总想着出来浪荡,却被杨戬一关就是数百年。

    不过对于这种数百年也不见半点增长的灵兽来说,或许这段时间并不算太长。

    闲言少叙,先做正事。

    黑灵主邀雾灵主去赴宴,虽是要紧事,却并非分秒必争,让敖心珂绕路走一遭便是。

    玉虚宫那边正发生的,才是真正的大事。

    燃灯叛教,那文殊等人定会相随,也不知阐教弟子会有多少人被燃灯他们说动,皈依去西方教中……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心神回归洪荒,周遭竹林似乎更浓密了些。

    杨戬捏着玉符思索少许,传声喊来梅山六友与哮天犬,让他们在灌江口好生巡视,随后便自行驾云,飞去昆仑山。

    这枚玉符出自太乙真人之手,若杨戬所料不差,燃灯等人应当还没离开玉虚宫,或许双方已经大打出手。

    但洪荒有师父在,有广成子师伯在,也不必非要他出头。

    过去一观便可。

    穿云过雾,远看玉虚宫,便觉今日气氛有些不对,前方有一股股气势冲天而起,搅的天穹云朵都有些纷乱。

    “稍后你不必出手,看着便是。”

    玉鼎真人的嗓音传入耳中,杨戬转身看了眼,见师父正在自己云上站着,赶紧做了个道揖见礼。

    “嗯,弟子明白。”

    玉鼎真人轻笑了声,带着杨戬不紧不慢的飞去玉虚宫;今日这般场面,便是玉鼎也不得不现身前来,毕竟这对阐教而言乃是顶天的大事。

    副教主与几大弟子叛教,这不单是对阐教实力的削弱,对阐教、阐教圣人的面皮,都是无比巨大的折损。

    但这事在玉鼎看来,或许只是一次不得不前来的‘集会’吧。

    “闭关如何了?”玉鼎温声问。

    杨戬沉吟一声,将自己闭关之中遇到的种种疑问、探寻不到之处,尽数说给了玉鼎真人听。

    两人脚下的云头飞的更慢了,甚至若非有一股东风吹着,这朵云都不会飘向昆仑山……

    “你之惑,为师能为你解答半数,且听好。”

    杨戬精神一震,赶紧收摄心神,心无旁骛的听玉鼎真人讲述诸多道理。

    师父就是师父,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点拨,杨戬就是异彩连连,被推开了一扇又一扇虚掩的大门。

    也是因杨戬所问的,大多都是肉身修行一路的难题;玉鼎真人能解答半数,已着实不易。

    待到玉虚宫殿前,杨戬总算将师父所讲尽数消化,站在云上朝下方看去,嘴角的笑容渐渐消退。

    玉虚宫前有两三百身影,但有数十人站在一旁,被剩余的两百多位门人弟子围困了起来;两边泾渭分明,一眼就能看出那数十人目光闪躲,面带愧色。

    “玉鼎师伯来了!”

    “还请真人出手!扫平这些无耻叛逆!”

    有仙人在下方大喊,玉鼎真人只是目光扫去,并未言说什么,带着杨戬入了大殿。

    殿内,十多人站在左侧,为首的便是燃灯道人;数十人站在右侧,广成子面色阴沉站在首位,似乎正是剑拔弩张之际。

    杨戬心中盘算了下,燃灯这次,当真是直接抽走了阐教三分之一的实力。

    甚至比封神劫难中阐教折损的实力还要严重。——最起码,封神大劫中,阐教的高手死伤并不算太多。

    “玉鼎师弟来了!”

    黄龙道人先是松了口气,而后冷笑一声,指着燃灯就开骂:“你这忘恩负义之辈!趁老师此时无法现身,竟撺掇门人弟子去投靠西方教!当真可恶!可恶之际!”

    玉鼎真人落在黄龙身后,随即摆出常用的那副神态,眼观鼻、鼻观口,万事与之不争。

    杨戬也老老实实站在玉鼎真人身后,他此时与众阐教仙人所想不同,没有愤怒,颇为平静。

    “黄龙此言差矣,”燃灯对玉鼎现身似乎并不在意,淡然道,“我成道与远古,入玉虚宫不过是应教主之请,并非于玉虚宫修道。我身后这些弟子也是一般,大多都是得道远古后方入的本教,如何有忘恩负义之说?”

    赤精子冷声骂道:“尔等无依时,借阐教隐蔽而立身。自问至今日,老师没有亏待你们半点,今日竟要叛教而去,如何不是忘恩负义!”

    “何必将此事说的这般难听?”燃灯叹了口气,“这并非叛教,贫道只是觉得西方教之教义,与我等所寻求之大道更为契合罢了。”

    太乙真人冷笑了半声,红袍之下有厉芒涌动,那是太乙的杀机。

    “叛教便是叛教,岂容你这般狡辩!若你们偷着走也就罢了,为夺我阐教气运,竟光明正大聚在此地,欺我阐教无人吗?”

    文殊广法天尊面色淡漠,不痛不痒的回了句:“取走我等各自气运,有何不可?”

    太乙真人道:“尔等气运皆是借我阐教之势聚成,那便是阐教之气运,与你们又有何干?”

    “哼!”清虚道德真君提着五禽扇,骂道:“今日将他们尽数斩了,让那气运直接消散便是。”

    话语刚落,双方又是一股股气势对撞,而这次,玉鼎真人抬头看着燃灯,燃灯身周的气势顿时消弭无踪,玉虚宫一方气势连绵压了过去。

    “唉,”玉虚宫外传来一声轻叹,圣人道韵缓缓铺展而来,但止步于玉虚宫大殿殿门处。

    又是准提。

    便是知道元始天尊此时无法现身,准提道人也不能直接冒犯,故而不让自身道韵入大殿之中。

    但这股斐然的压力,依然压在了太乙、黄龙、清虚等阐教弟子头上。

    燃灯道:“多谢二教主现身相助。”

    准提道人在殿外云上现身,声音飘入殿中:“应当的,各位入我西方教,当为我西方教之福分,贫道如何能不来相护?”

    “善。”

    燃灯道人双手合十,直接就做了个西方教的礼节。

    道揖却是都不做了。

    一旁,本不想开口说话的杨戬,此时忍不住笑了声,惹的殿内一道道目光看向了杨戬。

    今日之事,在杨戬看来,确实好笑。

    他开始的时候还有点纳闷。

    燃灯、文殊等人早就和西方教沆瀣一气,封神过后,燃灯等人入西方教其实已是势在必行之事,如今拖了数百年罢了。

    那,燃灯他们自己收拾收拾行囊,大不了搬几座仙山入西牛贺州,聚在西方教门下之后再对外宣布他们入了西方教,有何不可?

    有玉如意、盘古幡镇压阐教气运,就算燃灯和文殊他们真能把玉虚宫拆了,阐教的气运也根本不会流入西方教中。

    那他们非要在玉虚宫前闹一闹,图个什么?

    试探下圣人老爷们的耐性,看是不是会被圣人老爷一巴掌拍死?

    此时,杨戬已然有了答案。

    这些家伙,今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扫阐教面皮。

    燃灯加准提,再有一具接引道人的化身,压制住玉鼎真人和广成子似乎不是问题。

    如此一来,广成子必然会以大局为重,约束众弟子,避免两教大战,任由燃灯他们羞辱一番阐教之后扬长而去。

    这是西方教的手段,想借此事提升西方教的‘名气’,一改修士心目中西方教自古被道门压了一头的印象。

    这对西方教下一步招兵买马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所以杨戬觉得可笑,颇为可笑。

    如今三界之间,除却那些不成器的散修,近六成高手都在为天庭效命!

    西方教再如何煞费苦心,就算有两位圣人在,也依然无法对抗有天道之力庇护的天庭。

    所谓大兴,也不过是从被道门压一头,到被玉帝压一头罢了。

    所以杨戬才忍不住笑出声,目光中满是淡然。

    “杨戬师侄?”广成子看着杨戬,自然能看出在此地的不过是杨戬化身,但依然给杨戬出了个难题。

    广成子伴着脸,对杨戬训斥道:“先前杨戬师侄似乎与西方教二教主在天庭有过交锋,师侄你毕竟是小辈,就算争得一时长短,也不过是仗着自己年轻气盛,还不快去给二教主赔礼?”

    这看似是训杨戬,实则挖苦准提,一时间让太乙等人神情大乐。

    杨戬老老实实低头,对着殿外做了个道揖,“上次是晚辈多有冒犯,不过二教主心胸宽广,应当不会与我这晚辈计较吧。”

    准提道人顿时如吃了苍蝇一般,满脸便秘之色。

    他若反口,自掉圣人面皮;若是不反驳,却又被人随意奚落,依然是折损面皮。

    今日他不过是来接人离开的,也不想多事,便道一句:“诸位道友,且随我回西方极乐地。”

    “且慢!”

    太乙真人手中多了把宝剑,一步两步走到大殿之外,转身提剑拦在殿前。

    就听太乙真人高声喝斥:“叛教之人,先问过我手中之剑!”

    文殊冷然道:“你我同门一场,为何不得好聚好散?”

    “好聚好散?”杨戬笑道,“文殊师伯,哦,不对,应当喊前辈。文殊前辈以为入教便是结道侣吗?还好聚好散。”

    文殊目光之中有些忌惮,冷然道:“你当如何?”

    杨戬看了眼玉鼎真人,玉鼎轻轻颔首,示意杨戬出头便是。

    显然,玉鼎也是被西方教这般行径气到了。

    杨戬向前走了半步,目光绽出逼人神光,“自斩修为吧。你们入教时是那般修为,今日想离开此地,便自己斩落道哪般修为。”

    此言一出,文殊等人顿时变了面色。

 第六百三十四章 西方大兴?

    自斩修为,说起来轻巧,却是当真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而杨戬此话一出,普贤、慈航、惧留孙等人也面露无奈,似乎已做好了一战的准备。

    便听一声冷哼自殿外而来,准提道人在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只是杨戬并未多去看一眼,依然只是注视着燃灯等人。

    杨戬笑道:“各位还等什么?自斩吧。”

    慈航轻叹不已,柔声道:“大家同门一场,何必非要闹到这般天地。我等入西方教后,若阐教有危难,自会全力来援。”

    “呵,”黄龙道人嘴角一撇,“听慈航师妹的意思,今日便是要自行出师了吧?”

    惧留孙也道:“我等今日前来,便是要对老师禀告此事。”

    “原来如此,”杨戬接了一句,本想多说几句,将他们逼上一条死胡同,又突然觉得这般做没什么意思。

    他们与阐教弟子本就不是一路人,强留也没用。

    杨戬道:“既然诸位今日是想来以此事禀告师祖,不如就请留在此地,等师祖忙完回来之后再做定夺。”

    “等不得,”燃灯道,“今日须得有结果。”

    赤精子哼了声,“平日我教有难事时,也不见你们这般着急,今日要叛教而去,就一刻都等不得了?”

    燃灯摇摇头,“这并非叛教,不过是我等欲换地修行罢了。”

    “不错!”慈航道人忙道:“老师依然是老师,只不过我们换了个地方修行……”

    杨戬冷然道:“话虽好听,可你们今日离开此地便改了口风,对我教恶语中伤,又当如何?”

    “此事决然不会,”惧留孙沉吟几声,“我等可立下天道誓言,今后定不会与阐教为敌,也不会有半点中伤阐教的言语。”

    “说的好听!”太乙真人骂了句,“今日让你们离开昆仑山,天下这悠悠众生,尽皆会看玉虚宫的笑话!还跟他们废话什么,一战便是了!”

    准提道人双目之中带着少许阴翳。

    或许是被玉鼎、被杨戬落下过面皮,这圣人今日要找回点场子,此时在云上再次开口:

    “若今日有阻碍诸位道友入我西方者,便是与我西方教为敌。”

    太乙真人扭头看向准提,当下怒不可遏,长发无风却竖直飘起!

    一抹剑光自殿门处激射而起,对着准提直直的斩落;而太乙真人一怒冲天,身周漂浮诸多灵宝,道道流光轰向了准提!

    一言不合便直接动手,而太乙真人还是对此地唯一的一位圣人动了手!

    准提本就心中有些火气,见太乙真人送上门来,手中七宝妙树光芒大作。

    那十多道流光在准提身前百丈处便停下,而后直直的朝着下方坠落;准提一拂衣袖,太乙真人应声口吐鲜血,身周仙光乱颤,朝着下方跌落。

    “师伯!”

    杨戬失声喊了句,还没来得及迈步前冲,玉鼎真人已唰的消失不见。

    再次现身时,玉鼎已将太乙真人接住,抬手在太乙真人胸口凹陷处快速轻点数十次,而后转身看向了准提道人。

    赤精子与黄龙道人联袂而来,将太乙真人接住;黄龙道人瞪了眼准提,又老老实实低下头,带着太乙迅速落回殿内。

    “竟敢对圣人出手!”文殊广法天尊看着昏迷不醒的太乙真人,冷笑道,“当真不知天高地厚。”

    “你就知天高与地厚了?”杨戬冷声回了句,手中抓住一把满是裂痕的长枪,目光之中涌动着战意。

    就算是一具化身无法久战,但杨戬依然有自信能拿下文殊。

    “杨戬师侄,暂且退下。”

    广成子的嗓音传来,杨戬面色有些不甘,却只能停下步伐,并未多说什么。

    玉虚宫外,玉鼎真人与准提道人遥遥对峙,虽两人都未曾动手,却似乎正在以道则对决。

    燃灯道:“今日之事,不如就此作罢,我等这便离去。”

    广成子犹自不语,皱眉注视着燃灯。

    显然,在战有不战、留与不留之间,广成子此时犹自有些拿不定主意。

    实际上,还是因广成子对这个深藏不露的燃灯副教主有些忌惮;若广成子有十成把握,今日定然不会让西方教骑在他们头顶撒尿。

    但广成子心中无论如何推算,今日若起战端,纵然能留下燃灯等人,阐教依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如此一折损,阐教或许便会如截教那般,一夜落寞

    广成子视线余光看了眼杨戬,似乎心中低叹了声。

    若杨戬真身在此,而不是一具化身,自可不用顾虑这般多。

    惧留孙突然开口道了句:“大师兄,其实我等也有难言之隐,今日不便相告。”

    广成子又看了眼杨戬,杨戬心中无奈的翻翻白眼,总觉得大师伯是把他当玉虚宫发言人在用了。

    “哦?”杨戬向前走了一步,“何等难言之隐?”

    言说中,杨戬背起双手,左手被玄气包裹,也不知在做些什么。

    惧留孙长叹了口气,“既是难言之隐,便是无法与师侄言说。师侄已是今非昔比,玄功超绝,修为远在我等之上,若今后我等作出有危阐教之事,师侄自可前来取我等头颅!”

    “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

    杨戬对着惧留孙拱拱手,退后一步,老老实实站在广成子身后,把玩着手中的留影球。

    惧留孙见状,也只能苦笑不已,却并未多说什么。

    “玉鼎师弟,回来吧,莫冲撞了圣人。”

    广成子长叹了声,缓缓闭上双眼,遮掩住了他那复杂异常的目光。

    众阐教门人见此状,顿时知晓了广成子决议为何,一个个连忙开口劝说,都言道阐教圣人面皮不可有损,今日哪怕血洒昆仑也要维护阐教的尊严。

    可广成子依然对燃灯等人摆摆手,道一句:“走吧,今日起,玉虚宫除尔等之名,不得再以阐教门人弟子自居!”

    吸了口气,广成子睁开双眼,目光之中有逼人的光彩!

    “你们若是今后敢做玷污玉虚之名,有损玉虚威仪之事,玉虚宫定饶不得你们!”

    “师兄!”

    “今日若让他们走了!”

    “此事已决!”广成子压着一腔怒火低吼了声,不少门人弟子气的扔下手中兵刃,更有不少人直接扭头离去。

    燃灯双手合十做了个礼,文殊面色漠然,目光扫过众弟子面庞。

    其他十多门人弟子尽皆对着元始天尊的玉像做道揖,而后跟随在燃灯身后,走向殿外。

    一步,两步。

    阐教众弟子面色越发憋闷,似乎心中都压着一团团火焰,不得不释放。

    杨戬见此状,虽有心,却不知该如何让众多同门宣泄……

    他入阐教只有短暂岁月,心中对阐教的感情,必然没此地绝大多数的阐教弟子深厚,却依然有种想拼命维护阐教尊严的冲动。

    可杨戬不断自持,不断忍耐,因为他知广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