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二郎传-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戬在旁轻叹了声,端起茶水喝了口,顿感心旷神怡。
梅山现在积累越来越丰富,茶都比刚重建时好了许多,却也不错。
“混沌海中苦吗?”龙吉柔声问。
“其实和洪荒没多少差别,只是看不到日月星辰,像是一片片没有朝圣古路相连的大千世界吧,众生相皆可寻到。”
杨戬笑着回答着,龙吉公主轻轻点头,又轻轻的一叹,眉目间带着少许落寞。
“姐可有难事?”杨戬正色道,“若有什么为难之事,尽管开口与我言说。”
“没什么,只是有些事想不通罢了,”龙吉公主低声道,“原本我以为,母后与父皇是因天庭故作姿态的分开,可此时,天庭已统领三界,三界再无反抗天庭的势力,为何母后却……”
杨戬皱了下眉,他并不是很想知道玉帝的家事,但见龙吉面容凄楚,也只能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大抵,是龙吉想让王母和玉帝‘和好如初’,可王母此时与玉帝依然是老死不相往来。
遥想当年,蟠桃宴初办时,玉帝与王母同座在众仙之首。
而今,蟠桃宴办了不知道多少次,马上又是新的蟠桃宴,依然是王母自己坐在瑶池的宝座上,有天庭臣子来进言,蟠桃宴需玉帝与王母同时主持,却被王母直接打落了凡间。
这夫妻关系显然更恶劣了些,起码在此之前,每次蟠桃宴也有人来进言,大多都是被王母拒之不见罢了。
言说了许久,龙吉带着些许疲倦的叹了口气。
龙吉道:“其实,我已不妄想他们两人和和睦睦了,只是……”
杨戬忙问:“怎么了?”
“这次蟠桃会,母亲并未安排父皇的座位,可据太白星君与我暗中商议的来看,父皇在大宴首日也会前去。”
龙吉咬着嘴唇,“此事若是周旋不当,怕是他们两人真的要打起来……”
杨戬不由笑了。
“你还笑,”龙吉幽幽的道了句,“先为我出出主意吧。”
杨戬道:“这事无解,谁都帮不上忙。”
“怎的帮不上?”
“玉帝已经征服了三界,接下来就是整顿天庭之内;王母是女仙之首,原本天庭初立时,位置与玉帝一般高。”杨戬手一摊,“王母将那个臣子打落凡间,这是扫了玉帝的颜面,玉帝若强势前往蟠桃宴,那就是逼着王母对他低头。这事你和太白老官能做什么?偷偷做个宝座,当天搬出来放好?呃。”
杨戬话语一顿,因为看到了龙吉眼中那闪烁的光芒。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龙吉顿时站了起来,“此法可行!当如此!”
“慢!慢慢!”
杨戬赶紧向前拦着,哭笑不得的看着龙吉,叹道,“你若这般做了,非但于事无补,引火烧身,反而会让事情道不可挽回的地步。”
龙吉低眉顺眼,轻声道:“做女儿的,引火烧身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我知你念着他们,可他们何曾念着过你?”杨戬多少有点恨她不争,但见龙吉嘴角一抿、眼眶眼红,也就不多说这个大表姐什么了。
温声安慰几句,总算将她劝的放弃那般荒唐的念头,坐下继续商议。
王母和玉帝的权柄之争,其实谈不上胜负。
若玉帝和王母闹掰期间‘守身如玉’,那也就没什么了;可玉帝也曾夜夜笙箫,几次转世身升天时也是拖家带口,这应当不断加深王母的不满。
在杨戬看来,王母并非纯粹的心向权势,那种不想对玉帝低头的姿态,或许更多是因心中之悲愤。
“其实要安抚女人,谁都不如一位前辈厉害,”杨戬摸着下巴道了句。
龙吉眨眨眼,“哪位前辈?”
“轩辕黄帝咯,”杨戬笑了声,龙吉也终是被逗的轻笑,少了许多愁思。
思前想后,杨戬也只能道:“看在姐你的面子上,这次蟠桃宴我去走一遭吧。”
“你去岂不是更容易打起来?”龙吉忙道,“我只是想让你帮我拿个主意,你切莫为此冒险。”
“没事,这里不过是我一具化身,”杨戬笑道,“只要我去,矛盾点就不在玉帝和王母的权势之争了,就该是玉帝和我如何针锋相对了。”
“可这……”
杨戬摆摆手,“无事,你放心就好,我虽怨他害死纯阳,但纯阳好歹也转世了……对了,你可知纯阳转世去了哪?”
“还未降生,据地府说,是在六道轮回盘中修补元神缺憾,今后定能成就非凡。”龙吉笑道,“此事漫天神仙都在盯着,唯恐东王公再出什么意外,让你再发狂。”
“我发什么狂……”
杨戬顿时无力吐槽,与龙吉商议一二,敲定了何时去瑶池赴宴。
还有些时日,而且当天他要提前几个时辰过去,去搅一搅局。
龙吉再三道谢,便急忙赶回去布置;杨戬也没多想此事,在瑶姬回来前匆匆逃了,去灌江口继续坐镇。
还要赶着回去对付鲲鹏,他可没太多闲情逸致在这里干耗百日。
招来梅山六友,嘱咐他们两件事,一是看着南洲的老君,日夜不停,若老君骑牛西行,就立刻摇动他这具化身。
第二件事则是查看天庭动静,若有龙吉公主被处罚的讯息传来,也立刻喊他回来。
龙吉看似是个风情万种的女仙,颇有御姐风范,但只要一遇到王母与玉帝之事,大多时候就会抱着一种牺牲自己、让父母重归于好的心态。
这大表姐据说在朝天阁中已经混到了很高的位置,可依然不避讳的出入瑶池……
摇摇头,杨戬不多想这些,心神回了混沌海中。
小黑不在原本的位置了。
杨戬神识扫过,顿时发现了中年剑仙的身影,此时正在一片宫殿群前‘排队’。
传声问她在做什么,她说是在领每日修行用的灵石。
这百多座山峰来头不小,据说是太极天地崩碎时所留的一片大地,被混沌海蚕食了大半面积,最后只留下这百座大山,混沌气息无法侵蚀。
这里被当做了宝地,渐渐有不少混沌灵族搬迁而来,在此地扎根生存。
但百座大山、数千势力,战乱如何能止?
各方势力为了招纳助力,就对洪荒修士许以重利,以至于发展到今日,只要是在各势力停留的洪荒修士,都可每个月领取灵石,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黑灵主说完这些,杨戬顿时感慨不已。
战争果然是文明进化的催化剂……
他刚要解除闭关状态,也下去‘随大流’——这样能更好掩盖身份,心中忽的又是心血来潮。
还是洪荒。
又有啥事?
杨戬只得对黑灵主传声道:“我再回去一趟,还有事。”
“你去就好,要找鲲鹏不是一日之功,我其实已暗中控制了不少混沌灵族,那功法是心珂给我的。你忙你的,我安排好了人在百山各处守着了,不会让他轻易逃了。”
杨戬嗯了一声,感觉小黑对自己客气了很多。
可能是因为他现在能独战鲲鹏的缘故,小黑还指望他帮自己报仇雪恨,态度自然会有所转变。
洪荒又有何事?
杨戬的化身睁开双眼,有点无奈的看向一旁,张伯时正在那死命摇晃着他。
“我回来了!”
“哦哦,二爷!你可真神了!”张伯时呲牙一笑,“老君骑牛正往西走呢!晃晃悠悠的不知道去哪!”
“哦?”杨戬精神一震。
化胡这一关,总算来了。
第六百六十九章 无法解答之事,无从得寻之根
化胡之事当真没什么太多的好处,那天地功德之力,杨戬此时已经不太需要,毕竟真身为天道所弃,还在混沌海中浮沉着,要了也没用。
但杨戬本就是道门弟子,坐看那个算计道门、度走大批道门弟子、甚至在封神劫难中煽风点火的西方教——哦,马上就要称之为佛门了。
坐看他们被削弱气运,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心神舒畅之事。
杨戬特意等着此时,他料想西方教定然不会‘乖乖就范’,看自己能不能帮上老君点什么。
打估计是打不起来的,四位修补天道的圣人绝对不会允许道门、西方教大打出手,更何况真要撕破脸,三清师祖在洪荒之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
但化胡期间的博弈,比斗法对战恐怕还要复杂数倍。
杨戬原本想了两个计划,其一是转移视线,其二是直接去助老君一臂之力。
如何转移西方教视线?当老君出函谷关后,杨戬就去西牛贺州之中走一遭,先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自己去拜会灵山,故意搞点事出来。
直接去助老君一臂之力则简单多了,就是在关键时刻现身,能帮多少帮多少。
轻笑了声,杨戬站起身,迈步就要去西牛贺州与南洲的边界处,见机行事。
此时灌江口的楼阁阳光正好,阳光透过竹林投在仙木做就的木板上,散发着柔和的微光。
杨戬突然顿住脚步,站在那动也不动。
张伯时从后面跟了上来,有些奇怪的看了眼突然停下步伐的二爷,神识扫过外面,林中并无半点异样。
“不对……”
杨戬突然喃喃两句,而后突然向后踉跄两步,有些无力的跌坐在了地上。
突然间遍体生寒,双眼甚至都在轻颤,手指都在无意识的抖动着
不对,都不对……都不对!
像是突然醒悟了什么一般,杨戬坐在那,身周涌出一股股道韵,压的张伯时差点直接跪下。
“二爷?突然间这是怎么了?二爷?”
张伯时见杨戬面色突然变得奇差无比,连忙在旁问着;练功时最忌心神不稳,杨戬此时的模样,着实让人担心。
“二爷?二爷?别吓我啊!你要走火入魔,我本领低微可管不了你啊!”
张伯时不断晃动手腕,杨戬总算抬手制止了张伯时的动作。
“我没事……”
杨戬声音带着少许缥缈之感,而后轻咳了两声,吸了口气,总算渐渐恢复如常。
他什么都没说,慢慢爬起来,走到门边,抬手扶着门把手。
他需要去验证一事,需要去证明一事,需要去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哪怕……
“二爷!”
张伯时看着杨戬驾云而起的背影,高声喊了句:“可要属下相陪?”
“不用。”杨戬口吻还算平静的留下一句,身影越飞越快,转眼已没了踪迹。
一路上,杨戬都在默然无语,紧闭着嘴,飞的无比迅速。
一直冲到南洲正上空,杨戬强忍着直接下去的冲动,躲在云上用神识远远看着那只青牛。
青牛背上的老君似乎就是一位凡人老者,没有任何道韵、没有半点修为,但身上带着一种超然出尘的意味。
牛走的不快,一路上总遇到些凡人,对老君行礼、问询、注视,老君大多时候都是笑呵呵的面容,似乎当真只是一个凡间的宽厚长者,在四处游学。
杨戬就这么跟着,看着这青牛、青牛之上的老者,进了一处雄关之中。
果然是函谷关。
杨戬额头见汗,心底低声念着:
老子骑牛出函谷,在函谷关当地留下了紫气东来之传说,也留下了五千余字的《道德经》传世。
接下来……
果然如此,函谷关中的守将扫榻相迎,邀老君入住;老君写就道德经之后,于日暮时分出了函谷关,继续朝着西地游荡。
杨戬却站在云上久久伫立,许久没有过半点动弹。
这不对!
这根本不对!
他提前知道这些典故,知道老子要去化佛,知道在函谷关中会留下道德经。
杨戬他都知道这些!
为什么?
因为他在地球老家的时候,这些都听人说起过,在各种途径获得过这些讯息!
封神榜,纣王帝辛,武王姬发,李靖一家……
如果他是从久远之前的强者灵云之中而来,他为何会有先知之名?
因为他接触过这些信息,在魂来洪荒之前,他就从自己地球上接受过这些讯息!
突破归鸿境时,杨戬本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前世今生,知道了自己从何而来,又是何人;可此时,他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之中。
洪荒中的这些事、这些过往,甚至南洲俗世的王朝变幻,都出现在地球老家的神话、历史、典故之中。
但如果按照归鸿之中自己所见的情形,他是从前世所化的灵云中而来,那灵云之中和洪荒又有什么关联!?
这解释不通,完全解释不通!
洪荒之内,南洲之中,四时变幻,节气节序为何与老家相差无几?
到底哪边是真实,哪边是虚幻?他到底从何而来?到底经历过什么?那一抹在灵云之中划过的流星,到底是不是他?
归鸿境的极限突破之前,杨戬觉得,对他来路最合理的解释,其实是这般——
洪荒在大劫之中崩碎,幸存者将洪荒炼化成诸多星辰,这才有了后世的地球。
但杨戬后来得知了‘灵云’,开始质疑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球是否存在;又在突破归鸿境时看到了‘前世身’,便觉得地球老家应该是存在于那片已经随着大战覆灭的灵云之中。
可如今,杨戬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相。
夏商周的顺序,三皇五帝的存在,一个又一个自己所熟知、被串联起来的故事……
洪荒和地球,到底是什么关系?
杨戬捂着额头轻哼一声,顿时头痛欲裂,浑身气息轻颤着。
还好他心神此时只是寄托在化身之中,若是在本体时突然遇到这般心绪剧变,恐怕他身周暴走的气息都会惹出无边祸事。
想不明白、窥不见其中关联……
杨戬转身飞遁,身影急速在洪荒之中穿梭,去了玉泉山中,拜在金霞洞门前。
“师父!弟子心有惑!”
金霞洞洞门大开,杨戬起身步入其中,跪在蒲团上,看着依然在推演同修之法的师父玉鼎,突然有些疲惫不堪。
“怎么了?”
玉鼎放下手中的玉牌,招杨戬向前,皱眉道:“看你神色凄迷,出了什么事?”
“师父,弟子心有大惑!”杨戬跪坐在那,低声道,“弟子想知自己从何处而来,又为何而来,却总是想不明。”
“哦?”玉鼎真人看着杨戬的面容,随手将洞门闭合,“不少修士修行时,都容易迷失本心,为师本想你不会有这般问题,没想到还是堕入了迷惘。”
“求师父解惑。”
玉鼎真人皱眉不已,他能感觉到杨戬心中的迫切,却无法回答杨戬这般突然的问询。
从何而来?
“静心!”
玉鼎真人口中忽现大道之音,洞内各处出现了诵经之声;玉鼎真人大手挥过,一个被青色玄芒写就的‘道’字缓缓而来,打在了杨戬额头。
杨戬精神一震,目光之中的迷茫渐渐退去,恢复了清明。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杨戬坐在那静静的低头思索,眉头无法舒展,似乎又要陷入迷茫之中。
“就算心有困惑,也不该如此心乱,”玉鼎正色训斥着,这还是有数的几次训斥徒儿。
杨戬苦笑了声,对玉鼎一拜,喃喃道:“是弟子一时间乱了方寸。只是、只是我原本已觉得自己明了一切,可突然又觉得,自己一切都不知。”
“求道便是如此,万物皆有道因与道果,”玉鼎真人道,“你所见并非所见,你所知并非所知,若你能这般简单便参透本我,早可斩去三尸、成就大道圣人果位了。”
杨戬不由汗颜。
玉鼎真人声音放缓,继续道:“生灵借不知自身根源,为师也不知,不知如何而得生,亦不知如何而得逝。虚实之间、存与不存,皆由一心而定。”
“存于不存,皆由一心而定?”
“唉,”玉鼎轻叹了声,“你修为进境太快,心境历练却有些不足,也是为师疏忽之处,你且在山中闭关千年,苦修心境吧。”
“师父,外面还有事……”
杨戬此时已经差不多恢复了过来,揉揉眉头,他也不知道自己方才突然怎么了。
一个之前觉得理所应当,一直被自己忽略的细节,却轻易的动摇了自己整个心境。
或许,真的是心境修行不足吧。
可他的疑问,又有谁能解答?
杨戬突然想到了一人……
“师父,我去地府一趟,若是她也不能答我所惑,我便将此惑埋于心底。”杨戬又一拜,“师父放心,弟子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玉鼎真人目光带着少许担忧,但见杨戬目光渐渐恢复坚定,也知杨戬此时在混沌海中或许正要与强敌博弈。
“凡事不要多勉强自己,若有应对不了之敌,就传信给为师。”
“嗯,师父放心就好,”杨戬轻笑了声,似乎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淡然如水。
只是,玉鼎看到了他眼底划过的少许黯然与寂落。
“这样也好,”杨戬喃喃道,“或许,我从何处来,只能去寻到我原本所在之地吧。那应该存在过,或许是在洪荒之后,我忒活到那个时候才能看见答案……”
玉鼎真人听的一阵皱眉,刚要说什么,杨戬已拜了一拜,起身告退。
从何而来……
杨戬离开后,玉鼎坐在那也陷入了少许思索,久远的一段段记忆浮上心头,玉鼎真人目光之中也渐渐多了些迷茫。
他玉鼎,又从何而来?
第六百七十章 上灵山,寻圣论道
突然的心境变故,让杨戬心中存留了少许迷茫。
他对自己的了解并非是先前那般所想的透彻,甚至于他所看到的那些画面,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
谁又说得准?
离开玉泉山后,杨戬去了地府,在地府之中转了一圈,本打算悄然回返时,却被六道轮回盘照出的光束卷入了一个熟悉的角落。
溪流、草地,开满的白色小花,站在那静静眺望远方层层白雾的身影。
后土。
杨戬向前走了两步,已到了后土身后,刚要见礼,后土轻柔的嗓音传入他耳中。
“你似乎很困惑。”
“嗯,娘娘,”杨戬讪笑了声,“其实已没事了,师父已经为我解惑了……”
“你应当是有话想问我的,”后土轻笑了声,缓缓转过身,注视着杨戬。
依然是那张说不上绝色却颇有韵味的面庞,纯澈无比的眼眸,略显单薄的纤柔娇躯,还有她那随着微风轻轻飘舞的发梢。
杨戬曾想过,如果自己今后有实力,就护她走出此地。
如今却已明白了,并非是她不能走,只不过是她不想离开这里罢了。
她所有对外面的向往,已经随着六丫送出去了。
“你要问我什么?”后土柔声问,一只小手抬起来,划过杨戬有些疲倦的脸颊,目光之中带着少许疼惜,“你如今背负的东西太多了些。”
杨戬摇摇头,小声问:“我原本想问,我来洪荒时,是如何来的?”
后土轻轻眨眼,“就这么飘过来的。”
“嗯?”杨戬愣了下,“怎么飘过来的?”
后土道:“你无法看到一道壁垒,那是横亘在洪荒天地周围,稳固天地的根本。洪荒有两个大阵,一个阻隔混沌海,一个阻隔虚无。那时,我欲修转世身,犯了由虚而实的禁忌,天道有一瞬混乱,阻隔虚无的天地壁垒也出现了一道缝隙,你就在这缝隙中而来,刚好就在六丫身旁飘过了。”
她话语之平静淡定,就跟在说一件毫无离奇之事。
“我……”
杨戬一时语塞,忙问:“缝隙那一端是什么?”
后土突然闭上小口,目光平静的看着杨戬,摇头道:“我此时不能说与你听,怕你乱了心境。”
“答案竟在就你这,”杨戬有点啼笑皆非,轻叹了声,“那我问你,若我说对了,你就点头如何?”
“嗯,你问便是。”
“我来之地,可是不属混沌海?”
后土眨眨眼,轻轻点头。
杨戬眼前一亮,又问:“那里可是洪荒之后的时代?”
后土轻轻摇头,只道:“我也不知,我也只是惊鸿一瞥,没看到太多。”
“那,我来时是不是随着一股道韵?”
后土仔细想了想,摇头道:“并未发现什么道韵,你应当是偶然才从天地壁垒之外而来。这些已经困扰到你修行了吗?”
“并未,”杨戬摸着下巴思索一阵,又是一阵头大。
天地壁垒……
只要打破天地壁垒,就能得到答案了吗?
“娘娘,如何才能看到那面阻隔虚无的天地壁垒?”
后土轻声道:“以身合天道,或是超脱洪荒天道之境界。天地壁垒并非实物,却也非虚无;介于虚实之间,便是让洪荒真正能够屹立于混沌海的壁垒。”
“超脱天道的境界?”杨戬有点迷糊,“天道也有境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