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混沌钟停下,天炎道子与杨戬隔着肿壁低头看去,岁月长河的一处浪花中,承载着一个天地初开的黑暗纪元。

    “这浪花只能进一次,”天炎道子低声说了句,手指对着下方炸起的浪花一点,混沌钟化作一缕灰色光芒,一闪便消失不见。

    又过须臾,杨戬感觉自己踩到了实地。

    天炎道子抬手散出漫天星光,杨戬神识对着周遭看去,顿时看到了这天与地的模样。

    长夜无星辰,日月不做生。

    天与地就只有天与地,天上有个残破的大阵,到处都是正缓缓闭合的残缺。

    大地满目疮痍,仅有少许生灵虚弱的存活着。

    混乱的道则在渐渐的归拢,一切仿佛都是为了日后那光辉大世在积蓄着力量,但杨戬却感受到了天地间流转的悲恸。

    天炎道子低声道了句:“随我来吧,这个时候,是至强者刚败走。洪荒之中残存下来的生灵寥寥无几。”

    仙光照耀各处,天炎道子带着杨戬直接去了一处高山的山巅。

    周围聚了许多人影,大多数都是气息不稳,这些人都对天炎道子行礼,显然天炎道子去过之前的时代,与他们有过交集。

    洞口前,几个男女拦住了天炎道子,天炎道子低声道:“盘呢?”

    几人顿时红了眼眶,周围想起了恸哭声。

    杨戬道心莫名揪紧了些。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地初辟说玄法

    光线昏暗的山洞,一处被削平的石板上,躺着一道魁梧的身影。

    身上是尚未擦干净的血迹,鼓起的肌肉却始终无法放松下来,却给人一种随时可能崩溃的预感。

    这就是盘?

    杨戬大概明白为何天炎道子带他来之前会有所犹豫,大概是不想让盘古神在自己心底的印象倒塌,进而影响到自己的道心吧。

    但莫名的,杨戬非但没感觉自己道心坍塌,反而还对石板上躺着的这位汉子,依然敬重,依然敬畏。

    自太易开辟,这应当是极少几位能以圣人之姿击退至强者的真正强者吧。

    有几人迎了上来,杨戬都无法辨识这些是谁,但其中一个看起来还有些青涩的女子,却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

    始凤?

    一人颤声问:“道友可能救治盘神?”

    “我看看,”天炎道子对杨戬暗中传声,“不要暴露我们是从今后逆流而回之人,否则容易被困在此地无法回返。稍后,你用玄气为盘神缓一缓伤势吧。”

    杨戬不着痕迹的点点头,与天炎道子一同走到了石板前。

    天炎道子一只手握住盘古那张满是创伤与迸裂的大手,身体轻颤了下,而后缓缓摇头。

    “我来试试吧。”

    杨戬主动开口,天炎道子点头让到一旁,他们身后的那几人却一闪身聚到了石板前,挡在盘神之前,将杨戬拦下。

    那已死是始凤的女子哑着嗓子道了句:“你是谁?”

    杨戬默然无语,只是看向天炎道子。

    “他是我请回来的朋友,我以自身性命担保,他绝不会是至强者的走狗。”

    几人明显还有些疑惑,杨戬只是静静的等待着,等他们一个个让开了前路。

    没办法,现在盘已经是油尽灯枯之像,就算有一丝可能,他们也不想放弃。

    杨戬做了个道揖,走到盘古身旁,两根手指搭在了盘神的手腕上,一股股玄气缓缓注入其中。

    这一注入,杨戬总算看到了盘古体内所隐藏的严重伤势;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盘古神此时的身体,就仿佛被人用利刃划过数百次的破麻袋一般,平平的放在石板上。

    若不动他也就算了,只要稍微用力一扯,盘古随时有可能直接被扯断……

    这一战,到底是怎么撑下来的?

    那个至强者无奈退走,必然是受了不弱于盘古的伤势;可至强者境界在那,存活下来自然不是问题,盘神始终差了一个大境界……

    杨戬心底叹了口气,一股股玄气被他送入盘古神体内。

    同宗同源,玄气迅速被盘古神体内残存的一丝丝玄气所吸纳,而后开始体内周天运转,渐渐稳住了伤势。

    杨戬心念一动,想试试用自己的玄血为盘神修补身躯,但念头刚起,杨戬玄体突生警告。

    仿佛,自己只要这么做了,就会直接消失在此地。

    杨戬稍微思索顿时明白其中的道理,若他现在治好了盘古神的伤势,盘古神避免了陨落,洪荒的整个历程就将被直接修改……

    三清师祖不会出世,巫族也不会诞生,洪荒万灵也将会是另一番样貌。

    罢了。

    “嗯?”

    石板上的盘古突然睁开眼,目光斜视着杨戬,杨戬顿时感觉自己跟没穿衣服一样,在这位大佬面前根本没有半分秘密可言。

    只是一眼,盘古神就明白了什么,目光之中的锐利散去,只剩淡淡的无奈。

    “好了,不必浪费你法力了,我已经无事。”

    盘古声音有些虚弱的说着,就算是此时,依然有一种气概,有一种让人想去依赖的沉稳。

    杨戬自觉此时的自己较盘古神差之远矣,心底道了句惭愧,提起了左手。

    盘古神面色露出少许红潮,但在场之人哪个是非凡之辈?都知道盘古神只不过是状态好了些,全凭突然出现的这个家伙给的一股法力吊住了性命,伤势依然还在。

    至强者所留的创伤,根本无法痊愈,只会不断蚕食盘古的生命罢了。

    “你们出去吧,我跟天炎道友,还有这位小兄弟有话要谈。”

    “是,”其他几人应了声,低头走向洞外,用法力封了洞口。

    天炎道子在旁笑道:“先前为了能帮上忙,我用了各种办法,让我在盘神开天地时帮他阻拦了一会儿众敌。”

    杨戬也不由对天炎道子竖了竖拇指,感觉混沌钟被这家伙拿着才是真的物尽其用,岁月长河上下穿梭,力保洪荒一路前行。

    “坐吧,”盘神身体缓缓飘起来,用一个略有些古怪的姿势背靠着洞壁坐好。

    仿佛他稍微用错了一股力道,就会让这具身躯直接崩碎。

    一旁的天炎道子拿了两个蒲团出来,与杨戬一左一右坐下,三人对坐,相视,各自露出些轻笑。

    “你是修行了我功法的后人?”盘古好奇的问了句。

    杨戬回道:“盘神也应当算是我半个师父,不只是功法,还有一些神通。”

    盘古笑着问:“哦?我为自己衣钵留下了什么名?”

    “不可考,我只知它名为八九玄功,是因……”杨戬话语一顿,刚想说出有关潜鸿道人之事,却又感觉到了那股极度危险的气息。

    好吧,这也是不可说之事。

    一旁天炎道子笑道:“盘神知道你我从哪来,不必多解释这些,免得说错话坏了轮转,你我就要都被困在此地了。说你来意吧,盘神还有诸多事要去做。”

    “弟子近来修行遇到了瓶颈,”杨戬低声道,“那些至强者二次强攻在即,我却是道心不能宁……”

    “来,将你道韵散开。”

    “是,”杨戬闭上双眼,心神压制不败金身诀,缓慢催动了八九玄功的全部威能。

    盘神眼前一亮,忽而大笑了两声,差点把身体笑的散了架。

    “没想到,后世竟有后人,能将盘某所创玄功修行到这般地步!”

    天炎道子目光之中带着少许无奈,低声道:“杨戬,不如你将自身实力都展露出来,也好让盘神放心一些。后世有咱们,洪荒定不会有失。”

    “哦?”盘神顿时来了兴趣,“杨戬是吗?来来来,让我看看你如今实力到了哪般地步。”

    杨戬也没藏私,八九玄功与不败金身诀同时催发,小周天星斗大阵与覆海大阵交相辉映,体内乾坤、定海神珠、三十六超级星核……

    但杨戬只是展露修为,并没有展露神通,像叠力那般的逆天神通,杨戬依然摁在怀中。

    他不是不想拿出来,问题是他自己都不知叠力如何修行得来的,如何去教别人?

    饶是盘古神杀出太素,能与至强者争锋,此时目光中也不由露出了少许震惊。

    “道境壁垒?双法同修?”

    杨戬心道厉害,盘古神不愧是盘古神,一眼就看出了道境壁垒之所在。

    “你若成圣,实力决然不在我之下,”盘古神目光总算露出几分安然,缓缓叹了口气,“这般说来,我倒也不必担心后世了。”

    天炎道子提醒道:“该小心提防的,还是要小心提防,该做的布置,还是要做的。”

    “这是自然,”盘神轻笑着回了句,那张棱角分明的刚毅面庞上难掩英雄末路的寂寥,但很快就被他挥散一空。

    盘古笑道:“你野心不小,但双法同修不可勉强,哪怕你玄体之强匪夷所思,触碰到了准圣境的道境壁垒,但从准圣到圣人这一步跨越极大。”

    “我观你体内玄法,主外的这一门玄功已可随时立道成圣,而主内的我这套功法,却依然欠了些火候,你应当便是为此而来吧。”

    “确实如此。”

    盘古神掐着手指算了一阵,道:“我与你十日时间,这十日也是你救我后为我自行疗伤省却的时日,便赠与你便是。”

    “多谢盘神成全!”

    “时间紧迫,先将你修行的玄功口诀背来。”

    “是,”杨戬低声应了句,而后开始默默诵读八九玄功的功法口诀。

    待听到杨戬背完第八层心法之后就停下,盘古神明显皱眉愣了一阵,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点点头,随后就开始为杨戬讲解自身的修道经验。

    这般宝贵的经验,对杨戬而言,确实是算是一笔珍贵无比的道藏,胜过自己苦修数万载。

    这一讲,十日匆匆而过。

    杨戬自然是获益匪浅,有种茅塞顿开之感,迫切想要去闭关修行。

    而一旁天炎道子也有所领悟,显然这一趟并没有白来。

    “如此,你们二人回去吧,”盘古神笑着说了句,盘做了十日的身躯缓缓站起,“此时天地初开,尚未有什么风光色彩,且待我去布置一番。”

    但这魁梧的身体轻轻一颤,盘古神几乎扑倒在地。

    杨戬下意识想要去搀扶,却被盘古神抬手制止。

    “无妨,我还撑得住。”

    盘神笑了笑,披散的长发稍显凌乱,但却缓缓站稳了身形。

    一步一步,扶着洞壁,盘古带着两人走到了洞口,看着外面漆黑一片的大地,看着还有些萧瑟的天与地。

    万古长夜无日月,开天辟地末路人。

    “我问你们。”

    盘古声音有些缥缈,扶着洞口,注视着自己开辟出来的天地,以及散落在这处大山周遭的生灵。

    杨戬道:“盘神请讲。”

    “后人可知祸起太初?”

    “知晓。”

    “那我便放心了,”一声轻叹,盘古神身形缓缓涨大,朝着前方那仿若虚空一般的天地飘去。

    “我们走吧,”天炎道子低声道了句,杨戬虽想留下来继续看下去,但察觉到天炎道子情绪的异常,便只能遗憾的点头答应。

    混沌钟轻转,两人身形顿时消失不见。

 第八百二十章 大劫百五载,玄奘遇外魔

    临走时,他们听到了万灵恸哭之声;

    惊鸿一瞥,见到了盘古神顶天立地,身化万物,演化天道的情形。

    天炎道子便是在盘古神陨落之后所诞生的天道中孕育的,他尊盘古为父神,是因盘古对他而言,当真是父亲一般的存在。

    乘着混沌钟,沿岁月长河向下而行,一幕幕光影化作流光,不过须臾就到了他们离开时的时空。

    那股笼罩在杨戬身周的奇怪道则总算消失不见,也提醒着杨戬可以自由行动而不被这般道则所影响了。

    天炎道子轻叹了声,明显有些情绪低落。

    “抱歉,”杨戬在旁道,“要你陪我去那段岁月。”

    “无妨,不管何时,终究是想去那段岁月看看的,可惜只能去一次,”天炎道子拂过混沌钟的钟壁,轻叹了声,随后露出平日里常有的微笑。

    “我送你回玄都城闭关?”

    “不必回玄都城了,”杨戬道,“我在洪荒外闭关就是了,在此地,更容易体会到盘古神所留的道韵。”

    “也好,那我不管你了。”

    天炎道子对杨戬拱拱手,杨戬对天炎道子做了个道揖,目送这位大道圣人持着混沌钟消失不见。

    而后,杨戬转身朝着天外飞去,几乎刚飞出洪荒边界,进入洪荒与混沌海夹层中的虚空,就立刻盘腿坐了下来。

    顿悟?

    这其实不算顿悟,毕竟是受了盘古神的点拨。

    杨戬大部分心神都沉浸在修行悟道,小部分心神却依然在活跃,像是睡着之后在做梦一般。

    梦中,他好像是去了太素时代,与尚未成圣的盘古神把酒言欢,相交甚笃。

    虽生不同时,却有这份玄功的传承在,杨戬和盘古神之间的联系,未必比天炎道子与盘古神牵扯的浅。

    渐渐的,杨戬全部心神投入了悟道之中,身周玄气弥漫,让他融入了虚空之中,等闲都无法窥见。

    此时,距离西游拉开大幕还有百年,杨戬直接闭关修行,看这架势,却是西游都懒得去管太多事了。

    杨戬这边刚闭关,天炎道子已经回了那虚无缥缈之间,面容有些颓然的坐在属于自己的蒲团上,静静的呆了一阵。

    “怎了?”

    通天教主背着手在旁走了过来,笑吟吟的看着天炎道子,“还有事能难得住你?”

    天炎道子却只是勉强笑了笑,并未回答什么。

    通天教主招来自己的蒲团,在天炎道子对面坐了下去,问道:“可是带杨戬去了天地初辟?”

    “你看到了?”

    “不错,突然多了一些有关杨戬的模糊记忆,”通天教主那纤长如同乐师一般的手指敲了敲自己额头,“父神曾指点杨戬一段时日,只不过这段记忆太模糊了些,无法断定是不是今日之杨戬。”

    “是今日,”天炎道子应了声,在通天教主手中取走一只酒杯,自饮自酌。

    通天教主也没多说什么,也是自饮自酌,似乎两人都在喝各自的闷酒,并没有凑一桌的打算。

    “北海如何了?”天炎道子突然问。

    “无事,”接引道人开口回了句,而后便继续闭目修行。

    通天教主笑道:“如今两边都在争夺那半日的功夫,只可惜,这个至强者是在养伤,而我们是要从新培养一个至强者出来。”

    天炎道子低声道:“这已经是护住洪荒唯一的方法。”

    “我自然知道,也对杨戬充满了信心,”通天教主嘴角轻轻抽动了下,“只是,咱们难道都不觉得,这般做其实对杨戬有所亏欠?他付出的是不是太多了些?真的说起来,咱们也不过是在把自己身上的担子推脱出去,没有什么信心担起来罢了。”

    “善,”老子在旁缓缓显行,却道,“虽有亏欠,却别无他法。”

    “见过大师兄。”

    “拜见太清圣人。”

    通天教主与天炎道子同时行礼,老子点点头,也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还是元始天尊道了一句:“不管如何,杨戬是我阐教弟子,若今后事不可为,我当会力主保他这颗火种。”

    通天教主也轻轻点头:“不错,杨戬确实比你我都要有用许多。”

    在远处的云雾之中,玉鼎真人听闻这些,却并未开口为自己徒儿辩说什么,反而若有所思的坐在那,似乎在想着些什么。

    老子突然道:“北海之事,最远不过一百五十余载便会有变化,各位道友,该准备之事也当准备了。”

    “一百五十余载?”通天教主不由来了精神。

    “不错,比我们预计的要快一些,”老子看向天炎道子,“羲和与陆压何在?”

    “都已准备妥当,”天炎道子随口应了句,手中混沌钟轻轻旋转,显露出一处大殿中的两道身影。

    绝世独立的白衣女子,站在窗前眺望着花园,而面容有些暴戾的陆压道人,则在角落中炼制自己的神通,身边已经有七八个宝贝葫芦。

    散去神通,天炎道子与几位圣人再次相谈了几句,都是有关应对至强者大军的种种算计。

    这几位处在洪荒修到巅峰的大能,如今却也开始有些犯紧张了起来。

    ……

    时光一晃,当真匆匆不觉时。

    孙悟空命中注定会被压五百年,这五百年转眼就过去了四百五六十年。

    早在几百年前的佛门盂兰盆会上,如来的弟子金蝉子顶撞如来,诡辩教义,被如来直接打入人间历经劫难。

    猴子被镇压在五指山下时,根本不知道围绕着他发生了多少事。

    金蝉子被如来判下重罚,要转世修行十世,每次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向西游学,取回大乘佛教真经,度化世间苦难。

    而前面就此,这金蝉子都能历经艰险的走到流沙河前,被流沙河中蹦出来的猛男一口吞掉,只留头骨作为收藏品,穿成了项链。

    终于,孙悟空被关押的第四百六十八年,金蝉子第十世在西牛贺洲边界降生。

    因家中出现变故,尚在襁褓中的金蝉子被放在木盆中,顺着河流一路漂泊向东,后被一个老僧捡了起来,抱回了寺庙之中养大。

    一个婴孩,在河流上飘了几万里,最后成功抵达中土……这不是那些佛门中人在作怪,任谁都不会相信。

    这婴孩被取名为江流儿,自小在寺庙中耳濡目染,三岁就能背诵佛经,五岁就能把数十本佛经倒背如流,七八岁时就已经能舌辩群僧,论佛说佛,谁都比不过他。

    故,他九岁那年,得寺庙主持剃度,入了佛门,成了小小和尚。

    小和尚每日都是参禅打坐,辩经背文,偶尔也会跟着师父下山化缘,每每走到俗世之中,都会被各种良家、非良家的女子围观。

    也没办法,小和尚生的俊俏,也颇惹人喜爱。

    原本,小和尚玄奘会按他身上的剧本,一步步长大、精研佛法,而后再踏上西游之路,开启一段漫漫正途。

    佛门也对玄奘颇为放心,就算安排了数位高手暗中保护,这些老僧却并不算勤勉,时常会有所疏漏。

    总算,玄奘十三岁时,一场不算太大的变故,就这般落在他身上……

    那一日,玄奘做了个梦。

    梦中他在一处金光烂漫的大寺之中,各处都有佛光、有菩萨之影。

    一道身影在天边飞来,落在山下,拾级而上;大寺之中的众佛、诸菩萨尽皆被惊动,在山门之外阻拦。

    可大家似乎颇有忌惮,对这个看不清面容的男人根本不敢出手,不断出言辩论,也不断被打回……

    终于,到他了。

    年轻男人对他笑了笑,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佛门有言,放下屠刀则立地成佛,敢问,这话将那些一心向佛、做尽善事却蒙受莫名苦难,甚至只能勉强转世成人的生灵,摆在了何处?’

    摆在何处……

    玄奘陷入苦苦的思索,睡梦中的他开始辗转反侧,最后猛地坐了起来。

    外面天已经亮了。

    玄奘不觉出了浑身大汗,便从床榻上翻身下来,到了一旁脸盘架前想洗把脸,但他抬头看了眼铜镜,却是心底一颤。

    铜镜中,一个身着白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正含笑看着自己。

    猛然回头,身后空无一物,而玄奘再次看向铜镜时,那人竟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你、你是何人?”

    玄奘身体几乎僵硬住。

    只听那镜中白衣小僧的嗓音在他心底响起,“我?我是来为你揭示佛门面目之人,你心底不是有诸多疑惑吗?说与我,我答于你。”

    “我,为何要信你?”

    “你已经信了,不是吗?看看我这身打扮,还不知我的身份?佛门封我做地藏王菩萨,却根本不知我本就是佛门最怕的天外之魔,你所信的佛,根本不堪一击;你所持的念,其实不过尔尔。”

    玄奘面色惨白,那镜中外魔在仰头狂笑,他却不断退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僧白马向西行

    二郎不知外魔乱,静心修行待功成。

    名为玄奘的佛门少年渐渐长成,南洲恰逢大唐盛世,百姓富足、安居乐业,大唐自称中土,雄踞南赡部洲,万邦来朝。

    玄奘在少年时便有菩萨托梦,言说他日后要为佛门兴盛出一份力,年纪轻轻便被南洲各处名山大庙中的老僧所知晓。

    在玄奘二十岁时,背起佛娄、五年游学,足迹踏遍小半中土,渐渐明悟了一个道理。

    如今在中土流传的佛门经文大多不全,且有诸多遗漏、更改之处,更属一种‘小乘佛教’。

    又听闻西天灵山、佛门起源之地,有‘大乘佛教’,玄奘渐渐就有了去一览真正大乘佛经的想法,动了西游取经的念头。

    玄奘游学之后归于长安旁洪福寺修行,期间还有一处为报亲生父母之仇而与大唐借兵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