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着耒耜,满身汗水,却在教导部族如何耕种、如何选种,又亲尝百草、苦著药经的神农……

    一幅幅画卷慢慢流转,让人心中泛起了无穷敬意。

    那是对先贤的敬意,也是对人族的敬意。

    人族没有生来就可战天斗地的神通和肉身,他们惧怕虎狼、畏惧水火、敬畏天地,却慢慢的发展起来,明天数、知德行,渐渐的有了如今的兴盛。

    三皇五帝或许只是代表天道对人族的教化,他们身上,也是人族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元会以来,苦苦挣扎的缩影……

    那画卷渐渐消散,杨戬也在画卷中见到了八位先贤的‘背影’,但也只是背影,并未能看到他们真正的面容。

    一座奇山出现在杨戬面前,而山上宫殿起伏,仙乐流转,在半山腰又有一处巨大的山洞,洞前似乎站了几道人影,但那人影又随风消散。

    杨戬面容恭敬的做了个道揖,朗声道:“拜见诸位前辈,无意打扰诸位前辈清修,还请见谅。晚辈杨戬,来此乃是为寻大禹帝君而来。”

    “道友,是来寻你的。”一人轻笑了声,声音渐渐飘远,口中还说着:“这便是洪荒中如今盛传的道门杨戬?倒是生的好相貌。”

    杨戬闻言不由有些尴尬,夸他相貌,其实更像是在挖苦。

    他离着洞口还有数十里远,只能模糊看见那边有人影走动,只见一人自洞内走出,对杨戬道:“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这应该就是最后入住此地的一代人皇,大禹。

    杨戬直接说明来意,低头道:“我想借帝君的开山斧一用,还请帝君赐下。”

    “开山斧?”大禹声音似乎有些犹豫,沉吟几声,问道:“你可知开山斧事关重大,其上戾气非同小可,又曾沾染了三界至尊之血,你,要此物何用?”

    “为了救回我母亲,”杨戬自不敢隐瞒,将此事直接说了出来。

    “我母亲被困在了天庭之中,关押我母亲之人为了诸多算计,把我母亲放置在了天庭的封绝大阵之中,让她每日承受大阵元气刮凌之苦!”

    “晚辈既为人子,不愿看母亲遭受如此折磨,又知开山斧无比锐利,必可劈开那座仙山,救我母亲归来,故特来相请!还请前辈成全!”

    洞前的人影沉吟少许,似乎也在犹豫,但开口一句,就让杨戬心沉到了底端。

    大禹道:“开山斧非人皇气运不可镇压,不宜离开此地。你虽救母心切,然救你母亲瑶姬之法,并不只此路。”

    杨戬刚要说话,大禹却道:“请回吧,开山斧不宜离开火云洞。”

    “前辈!”

    “话已至此,不必多说。”

    洞前的人影挥了挥衣袖,杨戬面前便多了重重云雾,而杨戬的身形也在快速坠落,离着那仙山越来越远。

    便在这时,一声略微有些苍老的声音,从洞内传来……

    “我却觉得,此子颇重孝道,当留下一段佳话,为人族之表率。”

    大禹听闻此言,也执后辈之礼对洞中做了个道揖,转身将云路破开,杨戬也停止了下坠。

    “既然前辈开口,你且进洞一试,能不能取走开山斧,就看你自身造化了。”

    杨戬闻言顿时大喜,却不知开口为他求情的到底是谁。

    本书来自

 第一百六十一章 伏羲设幻境,二郎落绮梦

    被云雾托着缓缓的飞到火云洞前,杨戬总算得见了人族先贤大禹的真容。

    只见他身材有些五短,却透着一股如山岳般的厚重;面容有些中庸,但双目炯炯有神,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威严。

    杨戬双脚刚踏在实地上,就对大禹做道揖见礼,“多谢帝君成全。”

    “不忙感谢,也不必再称我帝君,我已退了共主之位,如今也只是在此地修行的一名修士罢了。”

    大禹声音和他的面容一般厚重,言语之中听不出任何落寞,反倒是说出这句话后,大禹的眼中流露出些许怀念。

    杨戬只得喊一声‘前辈’,因为喊‘先帝’什么的,未免太煞风景了些。

    “进来吧,此地虽是清修之所,倒也常有客来。”

    大禹招呼一声,走在前方带路。

    杨戬这才看到大禹穿的是一身短衫,赤足,披着一件蓑衣,背上还有一个草帽,反倒更像是一名渔夫。

    心中思索,杨戬目光流露出些许钦佩。

    这身打扮应该是大禹治水时常穿的‘战袍’,大禹脱下了人皇之袍后,又将这身衣物再次穿上了。

    这里修行的八位‘人皇’,尽皆都是对人族有大功德之人,杨戬不敢四处乱看,只是低眉顺眼的看着脚下之路,跟在大禹身后。

    一双布鞋映入眼眶,大禹也停下了步伐。

    杨戬忙抬头看去,便见前方的分岔口站着一名穿着长袍的老者,白发苍苍、身形修长,只是一身布袍,却别有一番仙风鹤骨。

    刚才开口的应该就是此人。

    杨戬连忙向前,对这位老人做了个道揖,抬头却不知该称呼什么,只能喊一声前辈。

    这老者笑道:“不错,玉鼎能有你这弟子,当真不错。”

    “多谢前辈相助,”杨戬又感谢了一句。

    老人抚须而笑,道:“不必拘礼,也不必太客气,你先随大禹去拿那斧头,无论成或不成,稍后都来我这一趟。”

    “是。”杨戬恭声领命,再抬头,再抬头,却已经看不到老者的身影。

    但分岔路口处的七座洞口之一,有一处微微闪亮,是在右侧第三。

    “随我来吧,”大禹叹了声,“那位前辈是神农氏,乃我人族真正的先贤。若非这位前辈教化,天下万民不知有多少会因极寒伤病而死。”

    刚才见自己的就是神农?

    杨戬心中回想着那位人族贤者的模样,反而觉得他更像是一位修行不知多少年的道长。

    大禹走在前方,朝着左侧第一口洞而去。

    杨戬紧跟在他身后,听前方水声叮咚,忍不住抬头看去。

    洞中有一处紧闭的大门,大门前有十丈见方的水潭,中有一条石头摆出来的小路,上方是五颜六色的钟乳石,不断有灵水滴答落下。

    那大门之上写了四个大字:【文命长安】。

    也不知是何含义。

    随着大禹走过小径,那两扇大门缓缓打开,大禹做了个请的手势,杨戬谦让退后两步,大禹总算露出些笑容,自己先走进去了。

    大禹笑道:“你倒是尊礼数,不像一些道门门徒,总觉得我等只是凭天命行事,走运捡了些功德。”

    杨戬道:“晚辈得师父看中,有幸拜入道门之中,但入道门之前,我是人,非妖、非精、非灵、非怪;入道门之后,我这跟脚,却也没什么变化。”

    大禹点点头,轻叹道:“不错,我有些明白为何神农前辈会现身相见于你了。你要找的东西就在前面,自己去寻吧。”

    杨戬闻言一愣,抬头看向前方。

    不知何时,他竟已经出现在了一处大殿内,前方有两排石柱,在两排石柱尽头,有一把巨大的斧头被数十道锁链缠绕着,困镇在了半空。

    这该如何取用?

    杨戬转身,却已经找不到大禹的身影,背后是一面石壁,哪里有什么门户?

    这火云洞当真处处透着玄机。

    “多谢前辈指引,”杨戬对着上方拱拱手,提步走向前方,全身戒备。

    大禹所说的几句话语中可推测出,这开山斧能不能拿到,应该是凭自身的缘分和造化,或者还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大禹为何封印开山斧?大禹之前也说到,开山斧必须以人皇气运镇压凶性,才是无坚不摧的利器。

    退位之后,人皇气运不存,这把斧头才必须封镇吧。

    那,自己是要破开封印?还是镇压住开山斧内的凶气?还是两者要同时做到?

    杨戬一边思索一边靠近开山斧,不知为何,眼前的景物却在悄然变幻,莫名的晕眩之感在自己元神之中飘散开来……

    幻境?

    不对,似乎不单纯是幻境。

    杨戬心底像是有一扇门渐渐关上,而他飘忽间忘记了自己心中的几个执念,仿佛变作了另一人。

    另一边,在杨戬身旁不知何时走开的大禹,却是一路小跑冲到了一处四方的祭坛。

    这里已经站了六个人影,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有一位穿着帝王之袍、腰间带着一把长剑的中年男人,还有其他三位便衣打扮的中年文士。

    一位老者手中托着八卦盘,另一位老者杨戬刚刚见过。

    大禹走到祭坛上,和六人一起围着一处冒着白雾的台子,台子中竟是杨戬的身影。

    而之前在杨戬面前一直很威严的大禹,此时反倒是露出些憨厚的笑容,问道:“诸位前辈觉得,这名为杨戬的小家伙如何?”

    神农氏笑道:“我觉此子心性坚韧,道心圆满,必可通过这心境的考验。”

    “非也,”一中年文士笑道,“我等皆是人族,是人,就六根难净。你我在此地参修悟道这么多年,除却了燧人前辈与神农前辈,又有几人过的了伏羲前辈布下的心境幻境?”

    手托八卦盘的那老者微笑摇头,伸手对着台子一点,杨戬的身影便变得更加清晰了些。

    “首关已出,”手托八卦的老者道,“诸位道友且看便是。”

    这是什么?

    眼前的景色渐渐模糊,最后化作了一团云雾。

    杨戬想前行走,随手挥开了雾气,见到了一处巍峨的大殿,殿中飞出了两道倩影,直接走上来挽住了杨戬的手腕。

    左边一人,正是脱下了那严实罗裙、穿上了青色羽衣的敖心珂,娇艳的不可方物,在他胳膊上轻轻摩擦。

    而右边那人,却是一妙龄少女,和敖心珂差不多的打扮,面容和杨小婵又几分相像,却又和当初惊艳到杨戬的萧兰有几分相似。

    “你们是谁?”杨戬皱眉问。

    “夫、夫、夫君,你把我忘了吗?”‘敖心珂’泫然欲泣。

    杨戬心中泛起了无边的涟漪,连忙搂住敖心珂,温声道:“怎么会、怎么……我却是……嗯,昨晚喝醉了。”

    刚安抚好这边,另一旁的少女跺跺脚:“哼!哥哥娶了嫂嫂以后,当真是对人家越来越冷淡了!”

    杨戬尴尬一笑,看向那少女,心底泛起一句话,杨戬想将这话摁住,但嘴却不听使唤,低声道:“婵儿别多想,哥心底总是有你的。”

    “哥……”‘杨小婵’目光之中秋波荡漾,靠在了杨戬身旁。

    而一旁的‘敖心珂’却轻轻的在杨戬耳旁说了句话,虽然断断续续,却让杨戬眉头大皱。

    这是什么话?

    让自己收了妹妹?这可是这具身体的亲妹妹!自己怎么能做出如此禽兽之事?

    可不知怎么,杨戬感觉自己心底像是有一头猛兽在狂奔,脑海之中浮现出了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画面。

    怎么会!

    杨戬只感觉手足冰凉,站在那一阵瞪眼。

    难道,自己一直对小婵有超越了兄妹的感情?

    不、不对,这不是真的!哪怕是有些异样的情愫,那也被自己掐灭了!

    ‘怕什么,这又不是你的亲妹妹……你的魂来自另一个世界,她和你没什么真正的关系,你还在犹豫什么?’

    这声音如同魔咒,杨戬心底越是抗拒这声音,这声音就越是清晰。

    最后,杨戬抱着头,头痛欲裂,猛地一声低吼,竟昏了过去。

    火云洞的那座祭坛之上,几人的目光看向了手持八卦盘的老者;而这位老者嘴角露出些笑意,目光也露出了些许怀念。

    一文士摇头感叹:“这首关算过了吗?这次竟这般简单。”

    大禹道:“并非如此,他心底只要有一份情愫,若不正视之,便难过此关。”

    那身穿黄袍的中年男人笑道:“我倒是挺欣赏此子,那殿中飞出迎接的,乃是他曾动心的意中人,没想到竟只是两个女子,倒是可谓纯真了。若是换了我……”

    黄袍人身旁的文士摇头道:“少说,三万。”

    “哈哈哈!”黄袍人不以为意,反倒是开心的笑了起来。

    那手托八卦盘的老者摇头感慨,对着台子一点,里面的画面再起变化,竟是一副让人血脉喷张的画卷。

    但画面很模糊,显然是这位手托八卦盘的老者施展了神通,未让杨戬的心中女子有半点春色外泄。

    黄袍人叹了声,自然是有点失望。

    “竟落入了此境,这可糟了,”大禹那双厚厚的眉毛皱了起来。

    画卷中,杨戬坐在一处床榻上,双手紧紧的抓着床榻,双眼通红、嘴角沁出了舌尖血,对身旁的两女完全视若不见……

    “哥……你不想吗?”

    “夫君今日这是怎么了?”

    两声略带幽怨的轻叹,杨戬心中像是有几只蚂蚁在乱爬,说不出的难耐。

    “我只信我心中记得的那些事!我不记得我和你什么时候大婚,也不记得我和小婵有过半点逾越礼法之事!”

    杨戬猛地闭上双眼,大喊:“幻境破灭!”

    又猛地睁开双眼,身旁传来了两声忍不住的娇笑,而眼前的帷幔后面,一道婀娜的身影款款而来。

    “戬儿,你这是怎么了?酒醉未醒吗?”

 第一百六十二章 破梦修心

    那帷幔后转出来的,不是瑶姬又是谁?

    杨戬眼一瞪,下意识问了出来:“母亲?你怎么在这?”

    “傻孩子,不是你接娘来这里的吗?一晃,这都八十年过去了呢。”

    瑶姬柔声说着,走到近前,竟丝毫不避讳眼前这一幕,抬手就要抱向杨戬……

    杨戬心底一惊,心中剧震,猛地挣脱了某种力量对自己身体的束缚,直接站了起来,在三个绝色女子的‘夹击’中狼狈而逃。

    他冲过了一重重帷帐,看到了前方的亮光,身体被一股力量朝着身后拉扯,可他硬是如此跌跌撞撞的奔向了大殿的出入口。

    为何会这般?

    心珂也就算了,这是自己的妻子,口口声声喊着自己夫君,做这种事也是天经地义,谁也管不着。

    可瑶姬和杨小婵,一个是这具身体的母亲,一个是这具身体的妹妹。

    他竟如此大逆不道?

    这八十年发生了什么?不,不对,这是幻境,这里绝对是幻境,自己不应该做出这等事!

    到底是幻境,还是自己忘记了某段记忆?

    不,这是幻境!

    这里绝对是幻境!

    真正的心珂不会说那种没轻重的话语,她本身应是极为面薄的!

    母亲瑶姬也决然不会和‘敖心珂’、‘杨小婵’那样打扮,这必然是幻境……必然……

    冲出宫殿,杨戬豁然转身,抬头看去,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大的字——二郎宫。

    “这里,到底是哪儿?”

    “二爷,此地不是您找来的吗?为主母盖好了住处。”

    一声温柔的呼唤,两只小手在后面环住了杨戬的粗腰。

    楚倩?

    “连你也……”

    “二爷,奴家只想这么抱您一会儿,您不必担心,我不会在夫人小姐面前这般,会乱了规矩。”

    规矩?这幻境中已经乱套了,哪来的规矩?

    温玉在后,前方又有三道身影缓缓飘来,杨戬心中急忙思量应对的对策。

    “哥,”‘杨小婵’痴怨的眼神让杨戬有些心烦意乱,仿若夜莺百转,双眼含泪的看着杨戬,“难道,你真的只是把我当妹妹吗?”

    杨戬心中隐隐作痛,却立刻点头。

    唯恐自己再迷失,他直接将玄罡化作匕首,对着自己的手臂扎了下去!

    剧痛袭来,他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周围的女子尽皆娇呼不已。

    杨戬朗声道:“这里是幻境,你们只是我道心缝隙中演化的心魔,我虽无法伤你们,你们却也不能乱我身心!”

    这话不是说给别人听,而是说给他自己罢了。

    “心魔?戬儿你怎么了?”‘瑶姬’轻声叹着,美目中的心痛却是做不了假。

    “哥,你难道练功走火入魔了吗?”‘杨小婵’咬着嘴唇,低声询问,“明明,你知我对你……并非只是兄妹……”

    “夫、夫君……”

    “二爷?”

    “够了!”杨戬突然一声大喝,周围的女子尽皆身形震颤,似乎有一刹那,身影都有些模糊。

    杨戬仰着头,抬头不知看向了哪儿。

    “布下这幻境的前辈,可是觉得我杨戬没体会过男女之情?”

    杨戬的笑容有些苦涩。

    火云洞,那祭坛上,伏羲闻言不由莞尔,目光深处却有些沧桑。

    周围的这几位曾经的人皇尽皆保持着沉默,他们是看客,反而更能明白杨戬心中的症结。

    大禹沉声道:“他的心魔,似乎并非是这幻象本身。”

    一文士点头道:“此子颇重孝道,似乎对兄妹之情、母子之情,与男女之情,分的一清二楚,心中对此十分愧疚。”

    “他的症结,在于想过,却不敢、不愿、不能,故而道心最深之处留下了缝隙。”

    神农氏皱着眉头,低声道:“这位后生乃我前世老友唯一的徒弟,却是不能折损在这般心魔中,伏羲道友,还请及时出手。”

    “善,”托着八卦盘的老者轻轻点头,目光却一直在紧盯着杨戬。

    杨戬似乎头痛欲裂,双手摁着太阳穴,手臂青筋暴起。

    那身穿黄袍、腰间佩剑的中年男人叹道:“此事越是反抗,越是于心境无益。我辈修士,又何必如此纠结?”

    “你倒是不纠结,御女三千,欲破九天……”

    “堪称我辈楷模。”

    两个文士一言一语,笑吟吟的打趣了两句。

    那中年男人豪情万丈的一笑,却是颇为自豪。

    这火云洞上方的那连绵的宫殿,绝大多数都住着他的家眷。

    三千红颜又如何?一并同享人皇气运,结下长生道果,永世逍遥天地之外!

    这境界……杨戬估计是难以企及了。

    他此时正陷入了对内心的拷问,一时间难以挣脱。

    若前世只是一梦,梦中他那短暂二十多年的人生,总归也是有过一些无法忘却的身影。

    他早就明白,很早之前就明白……

    “人生不可能完美,谁都会有遗憾。你们若考验我心境,又何必辱我母亲与小妹?”

    杨戬喃喃着,始终仰头看着天空,不去看周围的身影,他也怕看到这几张面庞露出的痴怨和幽怨。

    杨戬突然朗声说着,像是一种强加给自己的暗示!

    “我是个男人,我有七情六欲,这辈子恐怕都难斩断。我心中,确实对妹妹有过非分之想,甚至对她,也有过非分之想。”

    杨戬手指‘瑶姬’,后者的神情越发痴怨,简直能化开所有的铁石心肠。

    “对于女子而言,她们太过出色,我有那般想法自觉实属正常,并无任何肮脏!可那只是想,而非是要去如此做!”

    他的魂魄自后世地球而来,并非‘真’的兄长和儿子,有这份情愫实属正常。

    可这是杨戬心中最大的秘密,他不能说!

    除了后土之外,没人能帮他分担这个秘密!

    他只能把自己当成洪荒之中的杨戬,去做这个杨戬应该做的事,去超越原本的杨戬,成为更强、更自由、更有力量守护身边一切的……

    二郎真君。

    “前辈!你何必如此折辱于我!”杨戬大声呼喊,“若一个男人连这点自制都没,还谈什么修仙长生!笑傲神魔!我无法控制我心中会冒出什么样的念头,但我能控制我这个人去做什么!”

    “我要做的不是占有她们,而是守护她们!男人的担当,不应该是将他们纳为己有,而是让她们无忧且快乐!”

    此言一出,祭坛旁那黄袍加身的中年男人讪讪一笑,其他人则尽是点头称善。

    “母亲,小婵,心珂,楚倩……”

    杨戬点出了四人,杨小婵的脸蛋渐渐有了变化,化作了原本的模样,再没了那几分像萧兰的面容。

    杨戬缓缓吐了口气,道:“我不知未来会有何等变化,或许真的会出现今日之情景。但那时,无论我做何种决定,必心中坦荡,不会有半分动摇!”

    话语落下,杨小婵轻笑了声,身影缓缓消散。

    瑶姬口中哼着杨戬幼时曾听过的歌谣,也随风而去,不知踪影。

    ‘她们’,其实就是杨戬心中一直存有的魔障。

    并非是因为对杨小婵、对瑶姬产生过非分之想,所以留下了魔障。

    而是杨戬发觉有了这些念头,又因深深烙印在心底的‘伦常’,强行将这些念头压了下去。

    终成魔障的,只是他心中的负罪感罢了。

    那便是道心的不畅,也是杨戬心中一直存有的阴暗。

    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个衣冠禽兽,嘴里说着仁义道德,心中却有如此有违道德纲常的念想。

    可能吗?

    或许在洪荒之中,确实是可能的。

    不说先天生灵许多同根同源却结伴修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