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同争天下的儒释道兵,就皆是敌人,早晚都会碰上,又岂能避免彼此相斗?”
    “殿下若是想要安稳求存,那便不该平定黄巢之乱,建功立业,威重于人前。殿下既然想要手握神器,那么必然要发展壮大,迟早都会成为天下最势大之人。也唯有成为势力最盛者,才能有可能最终廓清宇内,成就大功业!欲成就大功业者,又岂能忌惮被诸方所觊觎?不扫荡诸方,又如何成就大功业?”
    李晔闻言稍怔,随即默然,陷入沉思。
    “没有与天下为敌的胆量,没有与天下为敌的准备,便没有资格参与乱世之争,也没有资格成为最终问鼎之人!”
    楚南怀沉声道,“而势大之人,在被各方诸侯忌惮的同时,也必得四方豪杰争相投效。兴亡相依,不进则退,便是如此。”
    这话无法反驳,李晔肃然抱拳:“受教。”
    楚南怀摆摆手,示意无妨,旋即又道:“殿下想要知道白鹿洞的布局,这有何不可?其实就算殿下不问,此番战罢,老道也觉得是时候将此间之事,和盘向殿下托出。殿下是主,我等是从,各种谋划,自然没有瞒着殿下的道理。”
    李晔期待道:“愿闻其详。”
    不仅是他,众人皆是迫不及待的好奇模样,包括李岘在内。红孩儿已经急得直扰头,看他王纠集大军,联合各路诸侯,发动攻商之战。”
    “教主素来与仙帝不合,于是号召门人弟子,襄助纣王,与仙廷大战,这便是武王伐纣之役。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教主战败被囚,门人弟子死伤惨重。”
    楚南怀说这些往事的时候,红孩儿、尤达枭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一点也没有怀疑的意思,很显然,他们都认为对方说的是事实。
    李晔见状,也唯有继续听下去。
    穿越前,李晔知道的武王伐纣版本,自然是纣王无道,所以被群起而攻之。不过史书都是胜利者写的,所谓成王败寇,历史的真相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当然,李晔就是随便想想,毕竟此界不是地球,故事的版本很可能原本就不同。
    依照楚南怀的讲述,此界的通天教主,貌似也跟地球上不一样,对方仅仅是仙廷仙人中,跟仙帝政见不合的另一方势力而已。
    楚南怀道:“教主被囚后,本教式微,只能选择蛰伏。大周末年,诸侯并起,自相征伐,王室威严不存,天下再度陷入大乱。于是百家争鸣,共同挑战仙廷统治秩序,是为春秋战国。本教先贤鬼谷子,由此下界开山立派,收受门徒,延续香火,参与天下大争,世间遂有白鹿洞。”
    说到这,事情大体清楚了。
    楚南怀看向李晔:“春秋战国,还没有儒释道兵鼎立之局,而是百家争鸣,乱成一团,这才有本门立身的机会。而本门为免势大,引起仙廷过多忌惮,所以每代弟子只收七人。”
    “七人要争天下,难度非常,自然不能拘泥于哪一门的学问。所以白鹿洞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以纵横、权谋之术著称,而且兼修百家之学。也因如此,白鹿洞门人要么不出,出则必然名动天下!”
    言语罢了,楚南怀向众人示意李岘,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李岘就是白鹿洞弟子中的典范。
    这个故事让圣子圣婴等人听得如痴如醉,脸上都有十分满足的表情,很是尽兴的模样。
    从祭坛下来,众妖各自去休息,李晔自然‘鸠占鹊巢’,入住了李克用的郡王府,同行的除了苏娥眉、南宫第一等人,李岘也在其中。
    方经大战,苏娥眉等人都去休整、修炼。李晔在房中默然坐了半响,觉得有些不太自在,索性去找李岘。
    “当年八公山之役,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晔坐下后就直接问李晔。
    在祭坛上,楚南怀回答他的问题之前,他在脑海里就推理过白鹿洞的布局。在他的想象中,那是另外一个故事。在那个故事里,李晔是被白鹿洞推出来吸引各方仇恨的靶子。
    李晔一度认为,自己的那个推理就是真相。只不过这里面也还有很多疑点,所以他在回过神来之后,才没有直接对楚南怀动手。
    最大的疑点,其实也是李晔得出那个结论的最大的论据:凤歧山之战和河东之役。在这两场战役中,白鹿洞帮助李晔赢得强敌,获得极大成长,也吸引了仙廷、佛域仇恨。
    但问题在于,这两场战役都凶险异常,李晔能成为最后的胜者,其实楚南怀的帮助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实力超乎常理。
    这里面有很多变量,是楚南怀也无法预料的,譬如说李晔在凤歧山能手刃那么多释门金刚境,在秘境能和飞鸿大士联手,并且最终“化敌为友”。
    也就是说,楚南怀事先也根本就不能确定,李晔能否得胜。他之所以能胜,是各方拼了性命换来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李晔这个“靶子”能不能竖起来,事先根本无法预料。
    而且就事实而言,可能性极小。
    如果白鹿洞的谋划,是把希望寄托在概率如此小的事件上,那白鹿洞也就不是那个“世人不知白鹿洞,天下人杰无师门”的白鹿洞了。
    相反,只有白鹿洞是真心辅佐李晔,打定了主意跟他同奋斗共存亡,楚南怀的所作所为才解释得通。因为同奋斗共存亡,本就不一定成功的。
    不一定成功的事,不能作为前提,只能作为目标。
    那么李晔心中仅剩的疑点,就是八公山之役,李岘是怎么入瓮的。
    李岘的回答格外言简意赅:“因为天子敕令。”
    李晔愣住。
    这个回答当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却又如此真实。
    “大战将胜之际,宦官刘行深带来了陛下的敕令,要我无论如何,必须带回庞勋的人头。”李岘补充道。
    李晔默然。
    对于一生致力于匡扶大唐,生社稷死社稷的李岘而言,皇帝的旨意根本无法违逆。
    这也解释了,为何李岘侥幸活下来,并且修为踏入真人境,再回长安之后,愿意帮助李晔“谋反”,将李俨扶上帝位。
    意识到这点,李晔只能苦笑摇头。其实他早该想到,以李岘的才智,如果真是楚南怀把他引去八公山的,他不会没有察觉,也就不会到现在还跟楚南怀相处。
    李岘忽然问李晔:“对白鹿洞的布局,你怎么看?”

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谋(下)
    跪坐在小案前的李晔沉默下来。
    这个夜晚风声呼啸,窗花被怕打得不停抖动,好似在害怕什么。不知从何时起,风声渐渐小了,院子里转而有了噼啪的依稀雨声。
    当李晔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打在屋檐上的沉闷雨声已经密集如沙场鼓声,院中那颗老槐树上的雨声倒是清脆,然而这并不能让李晔心情稍微轻松一些。
    雨水混合着淡淡泥土味道,在微风里涌进屋子,寸许烛明都只是昙花一现。
    皇朝兴衰都自有规律,大道最终会做出最优的选择。
    无论现在的人们如何相争,无论眼下此界有多少势力,或敌或友,争权夺利,打着各种旗帜,为着一个小团队的利益流血牺牲。最终,世界都会不可逆转的,向着大道的选择迈进。
    生存,融合,共存,和谐,才会是最终的结果。
    李晔愿做的,要做的,能做的,无非是加速这个过程。
    惟其如此,唯有那个结果早些出现,苍生才能少些苦难。
    这是他作为帝道领悟者,以天下苍生为己念的基本素养。
    悟道阴阳之后,李晔可以不在乎大唐的兴亡,但却不能罔顾李岘的感受。
    身边任何一个亲朋好友的感受他都无法忽略,这是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
    渐小的风声忽然又大了起来,豆大的雨珠斜刺落下,拍打在窗棂上,好似要掀翻这座宅子。
    李岘的声音在风雨声中响起:“每个人都有执念。释门说有执念放不下,有自我放不下,便无法顿悟成佛;道门说有执念放不下,便无法得真逍遥,不能证道飞升位列仙班。然而若没有执念,没有自我,释门又何必与人相争,执意渡人成佛,仙廷面对诸神进攻,又何必掀起仙域之战。”
    “我自打跟在宣宗身边,就只有一个念头。胸中能装下的,就只有大唐的江山社稷。而现在,要我放弃大唐,面对社稷崩塌而熟视无睹,那么我的存在又还有什么意义?”
    李晔知道李岘会这么说,他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局面。
    楚南怀要放任大唐灭亡,白鹿洞要拥立新君建立新朝,他们在天下的布局也是为此而运转,于是李晔就和李岘就站在了对立面。
    李岘继续道:“今日得报,李茂贞趁着河东之役,发兵攻打王重荣,大胜,随后挥师东进,陈兵长安城下,大言不惭请陛下迁都凤翔。”
    此事李晔今日也得到了消息,他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前世他继位为帝后,也被李茂贞逼迫过。
    那会儿,他刚刚新建了神策军,想要大展拳脚,挽救大唐社稷,因声势浩大,藩镇颇受震动。
    却因为先讨李克用兵败,神策军毁于一旦,再被李茂贞欺辱,皇帝威严丧失殆尽,局面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也成了真正的城中天子,诏令再不能出长安城。
    可以说,李克用、李茂贞就是李晔前世的催命鬼。
    只不过这一世的事情发展,远比前世迅捷。彼时这个时候,李茂贞还在招兵买马,距离陈兵长安还有几年。
    李晔沉声道:“李茂贞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长安危殆。父亲想要回救长安?”
    李岘笑了笑:“凤翔兵马的确善战,但王重荣也不是易与之辈。李茂贞才刚出镇凤翔不久,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击败王重荣的力量,已经足够令人吃惊。现在他又马不停蹄陈兵长安,逼迫天子西迁,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
    李晔微微皱眉。李岘若不说这话,他还不会想太多,经对方这么一提醒,他立即感到事态不对,而且里面大有深意。
    李晔道:“天子若是西迁凤翔,便就此受制于人,李茂贞稍加运作,几年后就能让天子禅位,登基为帝。于是大唐亡。”
    李岘点点头:“不错。加速大唐灭亡,正是此事的深意。”
    李晔问:“是谁要让大唐速亡?”
    李岘道:“谁不想要大唐速亡?道门仙廷是第一个可能。此刻你身在河东,分身乏术,明知李茂贞意图不轨,也无法发兵征讨。而一旦大唐亡了,你这个大唐的中兴之臣,不就成了无根浮萍?此计釜底抽薪,不可谓不毒。”
    李晔默然。
    仙廷的确可能这么做,而且很容易做到。
    仙廷已经两次派人下界,来直接杀他,那么自然也有力量去帮助李茂贞。偌大的仙廷,人才济济,要对付他,为了确保周全,未必只使用一种法子。
    然而仙廷已经在帮助朱温
    那么仙廷帮李茂贞,既有速亡大唐之效,也有帮朱温做嫁衣裳的可能。等到日后朱温占据中原,仙廷再让李茂贞败于朱温,朱温岂非可以轻易占据关中、凤翔?
    一石二鸟。
    李岘等李晔思索了片刻,又接着道:“除了仙廷,儒门、兵家有没有可能去帮助李茂贞?当然可能。眼下你势力庞大,他们无法直接对付你,但你中兴大唐,又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于是他们便另辟蹊径,先辅佐李茂贞成势,再让他得到天子,那么大唐既可以速亡,李茂贞也能声势大振,可以立即扩充地盘,短期内就有跟你正面抗衡的实力!”
    李岘毕竟曾今久在中枢,论及对社稷国事的见解,的确鲜有人能及。
    李晔眼界渐渐打开,轻叹道:“的确如此。而且根据午后收到的青衣衙门的情报,秦宗权已经击败宣武节度使周岌,占据了许州。淮南高骈、蜀中王建,也在招兵买马,强行霸占附近州县,俨然是要准备自立旗帜!”
    “不仅如此,各州县的草莽纷纷崛起,袭杀刺史,霸占府衙者多不胜数!我虽然攻占了太原,看起来帮朝廷解决了一个祸患,但天下的祸患反而更多。天下的确已经大乱了。”
    李岘点点头,道:“你出征河东,本就是给了天下英雄趁机举事的机会。在天下英雄看来,平卢跟河东交锋,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恶战,极可能打很久,他们不趁着这个时机举事,还等何时?大唐百官之中,也只有你拥有制衡藩镇的权力和能力。”
    李晔听到这里,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听李岘的语气,虽然严肃沉重,但并没有痛恨之意。若是他仍是以匡扶大唐社稷为信念,面对天下这等局面,应该是痛心疾首才对。
    不等李晔发问,李岘忽然又问道:“帮李茂贞的,难道就不可能是白鹿洞?”
    李晔心神一震。
    白鹿洞的确也可能这么做。
    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岘站起身,来到门口负手而立,望着院中风雨沉默下来。
    在黑夜的狂风暴雨中,他的身形备显消瘦单薄。
    他道:“你们都说我生社稷死社稷,这话虽然是谬赞,但也一语道出了某些真意。我现在就问你一个问题。”
    李晔起身道:“父亲请说。”
    “你愿意做光武帝吗?”李岘转过身,看着李晔的眼睛,眼神肃杀。
    自打八公山之役后现身,他总是显得落寞萧索,从未有如此严肃的时刻,哪怕是刚才谈论崩坏的社稷时。
    汉光武帝,击败篡位称帝的王莽,重立大汉,延续了大汉国祚,是为东汉。
    李岘此问,自然是问李晔,在他成事之后,是否仍会以“唐”为国号。
    哪怕知道天下乱了,大唐要亡了,他仍是放不下心头的执念。
    他这个问题对一般人而言,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建立帝业的英雄,都想有自己的国号,惟其如此,他们才是彪炳史册的开国之君。
    但李晔明显没有这个问题。
    他郑重道:“我若平定天下,这天下自然还是李唐天下!”
    李岘如释重负。
    “即是如此,我明日就启程。”李岘道。
    李晔怔了怔:“父亲要去何处?”
    “河西。”李岘复又看向被风雨封住的夜空,他语调沉缓而有力,好似整座江山都卡在咽喉,“我可以看你席卷天下,但不能做覆灭大唐之臣,跟着你抛弃当今天子,自立真龙大业。所以我去河东,为那里的大唐百姓,抵御不停入侵的吐蕃、回鹘大军。如此,我就还是唐臣,还在为社稷出力,也算不负本心。”
    李晔望着李岘的背影,久久无言。
    李岘忽然笑了笑:“我这一生,走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佩服的人不多,只有两个。宣宗自不必说,另外一个,就是从吐蕃手里,夺回河西沙瓜十一州,让其重新纳入大唐版图的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
    “昔日,张议潮归朝时,我曾与他对酒当歌,秉烛夜谈,通宵达旦,彼此相见恨晚,引为平生知己。如今,张公已经先走一步,而河西复为回鹘所攻,十一州之地又有再失之险。到了如今,我能做的事不多了,可以在活着的时候,为老友守住流过血的疆场,也算不枉彼此相交一场。”
    李晔张了张嘴,又一次不知该作何言。
    哪怕他两世为人,修为高绝,此刻也只能默默心潮涌动。
    有些人有些事,是不需要人评价的。有些人做有些事,连赞美之言都不必有。
    那是他们在面对自己的灵魂,是只属于他们个人的事情。
    李晔来到李岘身旁,两人在门口并肩而立,对着夜雨沉默了许久。
    夜幕中时有闪电浮现,平地中有惊雷炸响。
    这天下,无论乱成什么样,事情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明日不必送。”李岘摆摆手,转身进屋,已经准备去休息。
    李晔点头应是。
    李岘走了两步,忽然停下。
    他没有回头,顿了片刻,这才语调并不平静的说道:“我已经老了,有些固执放不下,有些事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你还年轻,能够做的事比我多得多,也可以有很多改变,对自己、对这个世道都是如此。我对你很放心。”
    他又停了须臾,声音中渐渐有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语气在显厚重深沉之余,多了一丝温和:“这片山河内忧外患,我去河西为你守住国门。国中的事,就交给你了。”
    一时间,李晔喉咙硬如磐石。
    他只能对着那个背影弯腰行礼:“是,父亲。”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温的选择
    白鹿洞的谋划决定了李晔争夺天下的基调,或者说在李晔采纳这个谋划的时候,就决定了他对待当下朝廷的态度。李晔对眼下的朝廷并无感情,他需要做的,仅仅是保证李俨的安全。
    李茂贞陈兵长安城,无论是否会攻打城池,有杨复光等人在,长安城至少可保暂时无虞。当然,就算李茂贞将李俨挟持到凤翔,后者的人身安全在几年内仍旧是有保障的,李茂贞一日不称帝,李俨就一日就会有生命危险。
    只不过,真让李茂贞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李晔的处境就会十分被动,这当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所以现在李晔要挥师迅速攻占河东全境,将逃到代北的李克用残军彻底击败,这才能早些腾出手来,应对中原和关中局势。
    同时,李晔让青衣衙门潜入关中,查探李茂贞的底细,要弄清楚他背后到底是谁在支持。如果对方身旁没有仙人境修士团,李晔不介意直接去把李茂贞擒了。
    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次日,李岘果然单人独骑,只身离开太原城,一路向西而去。
    虽然李岘说不必送,李晔还是在对方出城的时候,在城头目送。
    方经大战的太原城内外,只有甲士巡逻队伍,和不时奔过的游骑,官道上并无什么行人。
    空旷的官道两侧杨柳依依,李岘策马渐行渐远,马后扬起一路烟尘。
    他好像一个远行的孤独侠士,落寞而壮烈。
    直到李岘的背影已经看不见,李晔仍旧站在城头。
    自打穿越以来,他从未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心情难言过。
    其实,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他成为这一世的李晔时,就已经落在他肩上。如果这就是宿命,那么他无路可逃。
    宋娇不知何时到了李晔身侧,轻风吹卷紫袍,她那张艳丽的脸好似一池秋水,无论是明澈的眸子,还是妖异的红唇,此刻都好似藏着千言万语。
    许久,她轻声道:“有时候我羡慕他。他总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这样的人生哪怕再颠沛流离,自己也不会觉得有多苦。有时候我又可怜他,他背负的东西太过沉重,哪怕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在这个离乱的世道也只能酿跄前行。”
    “天下有那么多自视英雄之辈,却没几人真能理解他的心思。哪怕身边有再多浴血并肩的人,彼此所求也迥然不同,他这一生注定只能孤独前行。”
    李晔沉吟许久,喟叹道:“扛着山河负重前行,却唯独把自己摘离出来,是苦是乐,大抵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说完这话,两人同时沉默下来。
    李晔身边有很多人,形形色色的同伴朋友,这里面有转世仙人,也有妖族圣子。但论起心思细腻体察人情,大体没有人比得上同样历经风雨,而后成熟智慧的宋娇。
    所谓女人的善解人意,本就不属于年轻女子,再聪明的年轻女子也只是迁就;也不属于经历单纯的女子,再善良的单纯女子也只会奉献。
    而无论是迁就还是奉献,都很难长久。
    不经历世事变故,心口没几道此生都不会消散的疤痕,谁又能真正从这个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世道变得成熟智慧呢?
    片刻后,宋娇拢了拢被微风吹乱的青丝,充满雌性柔媚的声音渐显低沉:“刚刚得到急报,先前集结在大河之畔的宣武军,于日前挥师向东,有向平卢进发之意!”
    这个是惊人的消息,李晔听完之后却没有马上说什么。他闭上双眸,将中原藩镇、山川形势图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尝试去理清朱温的争霸路线。
    很快,李晔睁开双眸,目中渐露锋利光芒,掷地有声道:“大唐天下,藩镇数十,最强不过平卢、河东、宣武、凤翔等军,西川、淮南、幽州都要弱一线。而在藩镇之中,又以平卢为尊——准确的说,是以孤王为尊。”
    “天下地势,犹如棋盘,金边银角草肚皮。平卢占据泰山以东,是为棋盘一边角,自古得平卢者,可至挥师四方。大军向北,则至燕赵故地,可席卷幽云等州,若能攻占河东三晋之地,则可雄踞北方,俯瞰天下。向南则直抵淮泗,得秦岭淮河之地,可坐淮望江,威逼江南。若往中原出兵,则可长驱直入,横扫河南腹地,进而谋求入主关中,成就帝业。”
    “平卢之地,偏居一隅,不可守成,只能进取,且进取极为便利。当年黄巢之乱初起,我便谋求出镇平卢,则是如此缘由。而今河东之役,我一路平定魏博,威服昭义,攻占太原,三晋大地就要尽握手中,所谓势力大成,莫过于此。”
    “天下有识之士,志在逐鹿中原的英雄豪杰,观我今日之势,怎能不忧心忡忡,彻夜难眠?朱温有吞吐天下之抱负,又有仙廷相助,自然野心勃勃,可毕竟宣武只有一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