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符存审紧随其后进言,他慷慨陈词:“郡王勿忧,眼下我们还有代、朔、云、蔚四州,并未一败涂地,只需要收拢兵马,招募勇士,仍能据城而守!先前败给贼军,不过就是轻敌而已,我等跟随郡王南征北战,什么局面没见过,只要上下齐心,不用多久,郡王必能反攻太原!”
    李克用点点头,朝符存审投去赞赏的目光。
    他在太原兵败,当然跟轻敌没有关系,但是现在却要这些话,来稳定代州人心。
    议事散了之后,众人都退了出来,李克用唯独留下符存审继续商议大事。
    “本王已经派了康君立北去草原,向鞑靼部借兵。只要鞑靼部的兵马一到,本王就能发动反攻。”李克用言语凿凿,充满信心,说罢便充满期待的看着符存审。
    符存审立马抱拳:“郡王英明。如此,大事可期。末将请求带领一部兵马,前去阻截贼军先锋,挫其锐气,提振大军士气!”
    李克用对符存审的反应很满意,他向来亲近看重对方,要不然眼下也不会只留下对方一人。符存审既然还有战意,那便证明士气还没有尽失,他还有机会。
    一时成败算什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沙场名将,都会遭遇挫折,但只要战胜挑战,总能反败为胜。李克用觉得他也是如此。
    就像之前兵败大同,被迫遁入鞑靼部,后来还不是重振旗鼓了?
    “贼军锋芒正盛,这个时候不必去自找麻烦,本王现在忧心的是另一件事。”李克用忽然饶有深意道。
    符存审表示洗耳恭听。
    李克用却没有明说,而是沉声道:“你可还记得仪州之役?”
    李晔攻仪州时,刘大正在攻汾州,彼时仪州战事不利,李克用派了李存孝过去,最后却因为李晔的离间计,李克用召回李存孝,致使仪州被破。
    符存审很快明白了李克用的意思:“郡王是说十三太保?”
    李克用对符存审的迅速反应很满意,他点了点头,声音渐渐寒冷:“十三太保在仪州的时候,跟李晔那厮来往甚密,两人不仅阵前相晤、互相称赞,暗地里还有私信往来!十三太保身为兵家大将,李晔对他垂涎万分,开出的招降条件十分优厚”
    说到这,李克用不再多言,那意思却已经再明显不过。
    符存审沉吟片刻,试探着道:“十三太保的确是个变数。”
    “当然是个变数!”李克用马上掷地有声的说道。
    仪州之战后,李克用为守太原,关键时刻让李存孝重新上了战场。
    但无论是李克用还是符存审,此刻都明白,先前李克用解了李存孝的兵权,让他赋闲在家,这件事并没有做错!
    李克用当然不会错!
    他自己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要是他这么觉得,那么仪州之失,河东战局崩坏,责任岂不在他?
    大战期间,他却猜忌大将,此事传出去,众将岂不寒心?还会有谁跟着他出生入死?
    符存审也不会觉得李克用错了。若是他这么觉得,岂不是非议主公?那岂不是对主公不满?是不是也想投靠李晔?
    若是平时,以他的地位,可以觉得李存孝不会投靠李晔,也可以劝谏李克用。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他岂敢跟李克用不是一个念头,不是一条心?
    所以李克用没错。
    那么错的人只能是李存孝。
    于是李存孝便真的有勾结李晔!
    至于太原城之战,那也是李克用胸怀博大,给予李存孝将功折罪的机会。
    只可惜,李存孝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李克用道:“太原城之战最激烈的时候,李存孝这厮,竟然在城头当着众将士的面,向敌军将领抱拳行礼,口呼‘安王’!他想干什么?若说他跟对方没有交情,没有投靠李晔的打算,又怎么如此?李晔当时不在战场,他却说什么‘拜见安王’,难道这不是投降暗号?”
    李存审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看来当日太原城之败,是十三太保勾结贼人,防守不出力,这才让战局崩坏,城池失守!”
    李克用作愤然击节状,“这厮平素时时以忠义之臣自居,说什么为了河东大业,甘愿赴死,没想到到了最后,竟然做出这种事,真是罔顾我对他的信任!这都是本王用人不察,才有如此下场!”
    说着,李克用眼中落下泪来,痛哭不已,俨然是被李存孝伤透了心,懊恼万分的模样。
    主辱臣死,李克用如此模样,让符存审当即大怒,忿然起身:“郡王勿忧,末将这就去斩了李存孝这狗贼,提他的人头来见!”
    李克用却一把拉住符存审,装模作样道:“将军!十三太保毕竟战功赫赫,就算此番被贼人蒙蔽,可要这么杀了他,本王于心何忍再说,本王也没有他勾结贼人的直接证据”
    他表现的对部下很仁义。
    “郡王,还要什么证据!他若是果真忠义,当日城破,就该战死城头!他没死,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符存审已经血冲脑门,完全是怒不可遏的模样,“郡王仁义,爱兵如子,体恤部下,我等谁人不知?正因如此,我等甘愿为君王赴死!但是李存孝这厮狼心狗肺,此番若不杀他,将士不服,军心涣散!”
    李克用讷讷失言,好似失魂落魄一般:“他没有战死,这,他没有战死”
    “就是如此!他没有战死,已经是铁证!”符存审寒声道,“太原之败后,他还跟在郡王身边,必然是图谋不轨,说不定就是要等贼军大举攻来时,对郡王不利这厮,所谋甚大,郡王不可不察!”
    当日李存孝在城头浴血奋战,战将领域被破,最终力竭不敌,浑身是伤,只能败回城中。
    谁曾料想,骁将没有战死城头,却成了他最大的原罪,投敌的最大证据。
    李克用收了哭声,叹息道:“为了三军将士,本王只能对不起十三太保了!”
    言罢,李克用站起身,脸色已经恢复了铁血,“传令,让李存孝来见!”
    李克用下令的时候,符存审嘴角闪过一抹冷笑。
    李存孝早就战功赫赫,独步军中,其他太保都不能及。现在又成了兵家大将,可想而知,往后会是何等光芒万丈。
    他若不死,军功岂不都成了他的?符存审这些人哪还有出头的机会?
    太过优秀也是李存孝的原罪。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存孝之死(二更)
    城外军营,校场上烟尘四起,将士们挥汗如雨,或者在演练战阵,或者在训练各科技艺,无不精神抖擞,一片热火朝天之象。
    如此军容,哪里有半分残兵败将的痕迹,分明就是蓄势待发的精锐之师。
    原因再简单不过,站在点将台上的,是兵家大将李存孝。
    校场上这数千将士,是他在败退代州的路上沿途收拢的,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训练,但在他兵家领域的影响下,将士们已经迅速改头换面,成了绝对精锐。
    这些士卒原本就是精锐,技艺娴熟,精于战阵厮杀,只不过在太原败了一场,军心不振而已。普通将领或许不能让他们士气迅速提升,但李存孝自然不一样。
    李存孝环视校场,目光陈静,眸底隐有战意。
    有精兵在手,无论面对什么境遇,兵家战将都有必胜信念。
    若无此念,便没资格称为兵家战将。
    副将秦明义站在李存孝侧后,他望着校场不无感慨道:“短短数日,就让将士们恢复了全盛军貌,除了将军只怕也没人能够做到了。”
    言语之间,是对李存孝发自心底的敬佩。
    其实不只是眼下的秦明义,李存孝麾下的将领,基本都会对他敬佩万分。这是必然的,因为李存孝未逢败绩,部将跟着他就有莫大军功,谁不畏服?
    况且李存孝深谙带兵之法,对部下十分体恤,所以到了战场上,他们都愿意跟着李存孝拼命,血性之气一上来,连死都不当回事。
    李存孝却平静道:“郡王若是练兵,效果就只会比本将更好。”
    秦明义尴尬的笑了两声,不知该怎么接这话,因为这话明显不对。但他又不能反驳对方,对方说这话的语气,可是分外严肃认真,没有半点违心的意思。
    秦明义只能叹道:“将军忠义,郡王得将军,何愁不能荡平天下?眼下小小挫折,根本不值一提。”
    李存孝不置可否。他其实不善言辞,对这种当面的露骨夸赞之词,往往只能默然以对。
    不过李存孝自然知道军心士气,需要时时激励,所以他道:“本将听闻,郡王已经派康君立去鞑靼部借兵。我们只需守住代州,等草原精骑一到,便有了反攻之力,克复太原指日可待!”
    秦明义闻言果然振奋不少,“这就太好了!”
    不过随即他又目光一黯,犹豫了半响,“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存孝看了他一眼:“秦将军是想说,安王麾下那员战将境界奇高的骁将?”
    秦明义抱拳:“末将失言”
    李存孝并没有名言李岘的身份,要是让将士们知道老安王没死,还跟新安王合力了,那对士气绝对是沉重打击。既然李岘没有表明身份,李存孝也乐得顺水推舟。
    他道:“那员骁将虽然境界奇高,半只脚已经迈进了名将境界,可以称之为半步名将或者准名将境,但毕竟还不是名将,并非不可战胜。”
    说着,李存孝陡然一握拳,浑身气势猛然爆发。一股灵气带着杀伐之意从他头顶冲出,直上云霄,将白云都直接轰散,不知尽头何在。
    校场上的将士,感受到动静,无不侧目而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敬畏。
    秦明义睁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随即就大喜,连忙抱拳:“恭喜将军,境界又有精进!”
    李存孝收了气势,淡淡道:“如你所见,我已经到了大将中期境界。再对上那员骁将,虽然不能胜他,但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不至于速败。再加上郡王的境界,李晔麾下无人能敌,大军到了战场上,胜算极大!”
    上回与李岘交手,李存孝虽然败得毫无悬念,但那本身也是一次感悟机会,他抓住了,经过这几日参悟,境界立即得到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兵家战将,都是在战场上成就的原因。
    李存孝本就天资非凡,又是军中宿将,所谓厚积薄发,便是如此。
    秦明义当即振臂高呼:“将军威武!”
    校场上的数千将士,也都停止了训练,全都齐声高呼:“将军威武!”
    气冲斗牛。
    李存孝同样振臂高呼,只不过言语不同:“郡王威武!”
    将士们遂一起道:“郡王威武!”
    经过这个插曲,将士们训练更加卖力,士气已经十分高昂,看得出来,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要出战了。
    军心可用。
    但就在这时,郡王府一名录事参军进入军营,到点将台来传李克用的命令:“郡王有令,让李将军换了常服,去刺史府赴宴。”
    李存孝不疑有他,“本将这就去。”
    很快,李存孝换下甲胄,只带了一柄横刀,和两名亲兵,就跟着录事参军到了刺史府。
    在门前下马,李存孝将缰绳交到亲兵手里,他们会在这里等候。
    进入大门前,李存孝将横刀交给了卫士,跟着录事参军进入府邸。
    在垂花门前,李存孝看到了等在那里的李克用,对方满面笑容,显得格外亲切。
    “怎敢劳郡王等候?”李存孝受宠若惊,连忙快步上前行礼。
    “听说将军这几日整顿军纪、训练士卒殊为辛苦,已经多日未曾好生歇息,本王不忍,故而准备了一些酒菜,请将军过来歇一歇。”李克用走下台阶扶起李存孝,笑容更加柔和,眼中满是赞赏、体谅之意。
    言罢,不由分说就拉着李存孝进门。
    李存孝感动万分,心底涌起一股热流。
    当日太原城兵败,他自责万分,这些日子十分愧疚懊恼,觉得辜负了李克用在战事关键时期,对他委以重任的信任。
    没想到李克用竟然丝毫没有怪罪他的意思,现在还体谅他练兵的辛苦,设宴亲自招待。
    练兵有什么辛苦的,至少不比征战辛苦,李存孝觉得李克用真是仁厚,自己能跟在对方麾下,实在是三生有幸。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下有才之士何止千万,却大多碌碌无为、郁郁一生,能够施展才华抱负的百中无一,所以才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
    李存孝觉得李克用就是他的贵人,心里决心更加坚定,此战定要竭尽所能,哪怕马革裹尸,也为大军打开局面,让李克用东山再起。
    “将军这几日只怕没有吃过几顿好饭吧?我们目前处境不好,将军是本王麾下第一良将,你若是不好生吃饭,影响了身体,那便是大军的损失。往后本王还要多多依仗将军,待会儿将军可不要拘束”李克用拉着李克用走到了门台正中。
    “承蒙郡王抬爱,末将”李存孝哽咽难言,他不善言辞,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已经不必说什么。
    这句话都不用说完。
    因为李克用已经忽然向他出手。
    一柄锋锐无比的匕首,在电光火石之间,毫无预兆捅进了李存孝没有甲胄防护的小腹!
    李存孝浑身一僵,脚步顿住。
    他茫然的看向李克用,眼中充满不解和疑惑,就像无故被大人扇了一巴掌的小孩。
    他全无防备。
    他当然不会去防备李克用。
    有哪个小孩子,会无缘无故防备自己的父母拿刀捅自己?
    而且兵家战将一身修为都在战阵中,离了战阵,就是个普通练气修士,战力所剩无几。他又不像李岘,是道兵兼修。
    此刻他看到的李克用,脸上已经没了半分先前的亲切笑容。有的,只是冷漠和残酷无情。
    匕首在他小腹猛然一搅,捣碎了他的气海、脏腑。
    李克用闪电般拉开距离。
    符存审带着无数携盾持刀的甲士,从门台两侧冲出来,将李存孝团团包围,严阵以待。人人脸上都写着对他的痛恨、不屑和畏惧、防备。
    李存孝捂着鲜血大股涌出小腹,艰难的站在那里。疼痛让他五官扭曲,看起来分外狰狞,但这都没有他眼中的哀伤,给众人的冲击力大。
    “郡王你这是作甚?”李存孝面容惨淡,脸上还有不可置信、无法接受之色,“这是为何?”
    李克用已经站到了甲士身后,哪怕明知此刻的李存孝,已经不能对他有任何威胁,他也不愿靠近对方。
    他冷笑道:“你勾结贼首李晔,妄图谋害本王,本王倒是要问你,本王待你向来不薄,屡屡委以重任,你为何如此辜负本王?!”
    说到最后,李克用已经是声色俱厉。
    李存孝无力的辩解:“末将忠心郡王,绝无背叛之意”
    “住口!若非你背叛本王,投靠了李晔,太原之战,你又怎会消极怠战,放平卢军攻上城头?若非是你背弃信义,太原城岂会被平卢军攻破?你坏了本王的大业,还有脸在此说忠义?!”李克用厉声呵斥,充满了义正言辞之意。
    鲜血在脚下蓄积成潭,又迅速蔓延开来,李存孝已经站不稳,他跪倒在地,一只手勉强撑着地面,仍是倔强抬头看向李克用:“本将从未勾结敌军”
    “你口口声声自称忠义,若没有勾结贼军,太原城被攻破,你怎么没有战死城头?!”符存审这时候大喝出声,“若不是你,我军根本就不会有仪州、太原之败,河东大好局面也不会葬送,数十万将士更不会平白枉死!”
    李存孝怔怔望着符存审,对方脸上的仇恨之色,浑如跟他有杀父之仇。
    不仅是符存审,众甲士听了这话,一个个咬牙切齿,都是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的模样。
    李存孝如坠冰窟。
    他终于明白了。
    李克用不仅要杀他,还要将河东之役失败的罪责,推到他的头上。
    他今天死在这里,不仅会丢了性命,名声也会丢了。连过往无数次浴血沙场换来的功勋,都会被抹掉。
    李存孝终于无言,他只是怔怔看着李克用,忍不住留下两行清泪:“郡王”
    仁厚的李克用,怎会如此对他?
    他很想问李克用,怎忍如此对他!
    但是他没有问出口。他看到李克用冷漠的眼神,就知道一切已成定局,问了也是白问。
    李存孝的双手,沾满了自己的鲜血。
    他绝望了。
    他忽然低吼一声,一把拔出小腹的匕首!
    “这叛徒要行刺郡王,快杀了他!”符存审脸色一变,连忙大喊。
    众将士一拥而上。
    但李存孝的匕首并未刺向其他人。
    而是刺向了自己的咽喉。
    哀莫大于心死。
    他双目圆睁的倒在血泊中,死不瞑目。
    甲士们却没有停下来,他们一拥而上,嘶吼着长刀齐下,用仇恨的力量,将这个叛徒剁成了碎肉。
    片刻后,甲士们陆续退后。
    他们面容扭曲的望着李存孝的尸首,恨意难消,有人还向那堆血肉吐了口唾沫。
    李克用负手望着李存孝,眼神冷漠,他又看向众甲士,忿然道:“李存孝为财帛所动,背信弃义勾结李晔,以至于让河东接连大败,枉费本王真心信任!如今李存孝已经伏诛,传本王令,夷其九族!”
    “得令!”
    李克用最后看了李存孝的尸首一眼,用力一佛衣袖,转身离去。
    他猜忌李存孝。一个忠心难辨的兵家大将在他军中,已经不是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而是卧榻之顶有利剑悬挂了。
    不解决内部隐患,自身都朝不保夕,还谈什么对付外部的敌人?
    他必须除掉李存孝。
    另外,河东之败,他也需要一个人来背锅。
    有人背锅,其他人才没有过错。
    李克用要让人知道,河东之所以会败,会是眼下这个局面,全因李存孝丧心病狂,勾结敌军里应外合。
    他只是信任麾下大将而已,无可指摘。
    如此,众人才不会去怀疑李克用的能力。
    李克用需要三军将士,需要代、朔、云、蔚四州的官吏百姓,依然像以前那样相信他。
    他要让人相信,如今李存孝已死,铲除了这个叛徒,他自然能够重振旗鼓,像以前那样屡战屡胜,克复太原,再定河东!
    现在,只待鞑靼部援军一到,他就能反攻李晔!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
    然而李克用并不能反攻李晔。因为没有兵马。
    在李克用杀了李存孝没多久,卫士刚刚将对方尸体用草席裹了,要扔走的时候,去草原鞑靼部借兵的康君立回来了。
    他身后并没有跟着鞑靼部的千军万马。他是一个人回来的。
    李克用在书房接见了他。
    康君立一进门就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他的确是一个人回来的,单人独骑,连卫士都不见。
    卫士已经在草原死绝。连康君立本人,也是披头散发,满身血污,看起来狼狈不堪。
    李克用听完康君立的哭诉,整个人僵在椅子上,双目无神的愣在那里。
    鞑靼部发生了变故。准确的说,整个草原都发生了变故。在大唐天下大乱,李晔发兵攻打河东的时候,草原也是烽火连绵,大战一场接一场。
    每一场大战,都跟一个名字分不开,那是每场战争的胜利者,契丹。
    准确的说,是有神教支持的契丹。从东方草原的一步部族,到扫荡四方,击败周围诸部,契丹只用了短短数年。
    而现在,契丹的国境线推到了草原中部,这里原本是鞑靼部的地盘,他们是草原实力数一数二的大部族,现在却被契丹大军一战而败。
    康君立去鞑靼部借兵的时候,正赶上契丹大军横扫鞑靼部。在契丹精骑的铁蹄下,鞑靼部方圆千里之地都变成了血火炼狱。康君立还没见到鞑靼部首领,就遇到了一股契丹精骑。
    于是彼此交战,康君立且战且走,最终只身逃回塞内。
    “契丹骑兵精锐异常,而且修士比例高得出奇,个个修为不俗,末将带去的卫队已经足够强大,却莫说跟对方抗衡,连逃走都不能”康君立自知误了大事,跪在地上连连叩首。然而这事并不能怨他。
    说到这里,康君立眼中露出恐惧之色,“对方领兵的大将十分年轻,修为却强得不像话,少说也是真人境的实力。迎接末将的鞑靼部官员认出了他,他好像叫作耶律阿保机!”
    房中静谧无声,只剩下康君立不安的心跳声。烛火轻轻摇曳着,帷幔下的阴影不时晃动,房梁上的黑暗的角落里好似隐藏了鬼魅,能一口吞下房中忐忑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李克用猛然站起,却身子一晃,脸色一阵发黑,忽地一口鲜血喷出,飙了数步远。
    “郡王!”康君立大惊失色,慌忙起身去搀扶。
    李克用一把挣开康君立,抬头悲愤大吼:“天命,天命!这都是天命!”
    言罢,他又猛然吐了一口鲜血,颓然倒坐在椅子上。
    “郡王!”康君立见状于心不忍,连忙劝道:“郡王勿忧,就算没有鞑靼部的援军,我们也能在代、朔、云、蔚四州招兵买马。有十三太保在,贼军就攻不下城池。假以时日,我们依然能够重振旗鼓!郡王,现在只需从长计议,胜负犹未可知啊!”
    康君立不说这话还好,说完之后李克用又连吐了好几口血。
    康君立手足无措:“郡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