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御仙魔-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策军在田令孜的带领下,退出了长安城,整个皇宫的戍卫,暂时由普王府甲士、安王府甲士,和李茂贞、王建所部负责。
宫城内神策军的高手,陆续投降,李俨也没有把他们怎么样,神策军的力量究竟还是太大了些,哪怕李俨已经控制宫城,也无法对神策军的众高手斩尽杀绝,只能让田令孜暂时统领神策军。
好在田令孜出任神策军都虞候,时日已经不短,倒也没遇到什么阻碍。
一场宫变,诛杀了刘行深韩文约,和两人的嫡系亲信,其余的神策军并未被宣布有罪。神策军作为一个势力庞大的利益集团,本身是不可动摇的,他们还将继续维持对长安城的控制,差别只在于,李俨会给他们换一个效忠他的领头。
这个领头人物,无疑就是田令孜。
李俨在宫城忙碌的时候,李晔扶着李岘来到康福坊。
李岘要李晔送他回来,还真不是没事找事,西内苑的大战后,李岘一连吐了很多血,整个人虚弱不堪,连走起路来都脚步虚浮了。
此时已经过了三更,街面上早没人了,又因为宫城动乱,神策军冲进城中,家家户户都关了窗灭了灯,四周漆黑一片,也静谧得很,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有些突兀。
“无论哪个皇子继位,我都不能再出现在世人眼前。”李岘说道,“日后若是腿脚还算便利,便走一走江湖,若是不便,怕是只能闲居道观了。”
李晔当然明白李岘的意思。
他本就是已死之人,若是再出现,必要改写约后,李晔之名再度传遍天下,这回造成的轰动,比扳倒韦保衡的时候还大,民望也达到了新的高的,不仅是长安城,整个中原都在传送李晔的美名,俨然又成为第二个李岘的趋势,再加上升官,李晔终于在半年后,借着源源不断汇聚过来的气运,晋升练气七层。
后来李晔去过一品楼,不过没有再见到黄巢,就连一楼大堂楼梯旁,说书的目盲老头也不见了,李晔还专门差人打探过,发现黄巢没有参加春帷,就直接从长安消失。
李晔在长安城外,给李岘修了一座道观,柳三娘跟着他一起住进了道观,一直照顾李岘的起居。宋娇、刘大正两人,时不时会往道观跑一趟,跟李岘叙叙旧。
李俨即位后,做派跟李漼没什么两样,平日里也不怎么理会政事,寻欢作乐倒是一把好手,李晔起初还尝试劝过几回,后来发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就不再多劝。
李俨即位没到一年,路岩和王铎就掐了起来,起因是路岩奉承谄媚,把李俨哄的很开心,所以越来越受宠,权力也越来越大,于是贪赃枉法,俨然又一个韦保衡,而王铎刚正不阿,时常直言进谏,渐渐就被冷落。
两人斗了不到半年,王铎便被贬官,外放任了州官。
田令孜取代刘行深和韩文约的地位后,成为整个长安城最有权势的人,除了李晔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就连路岩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田令孜也不是什么好人,只负责贪污受贿和哄李俨开心。
乾符元年,即李俨即位初年,大旱之后大水,天灾导致粮食缺收,而朝廷横征暴敛,以至于饿殍遍野,终于酿成人祸,濮阳王仙芝、商君长等人,率先举事,攻占州县后又连陷数州,声势大涨,天下震动。
乾符二年,黄巢聚众举事,响应王仙芝。
此后乱兵转战南北,攻城掠地,发展成为数十万流兵。
朝廷令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四镇,合兵进讨。
此后官军败多胜少,朝廷屡次易帅,而乱兵始终不能平定,反而声势愈发壮大。
乾符四年,黄巢攻陷郓州,杀天平节度使,又陷沂州。为防乱兵控制淄青,朝廷以李晔为平卢节度使,遏止乱兵肆掠之势。
平卢节度使,下辖齐、淄、青、莱、登等州,东临大海,西部以泰山为界,与郓、沂州相邻。
西内苑早已修缮如初,春日阳光正好。
李俨在湖边喂鱼,他洒了一把鱼食,拍拍手,转身摇头叹息:“些许贼寇而已,也就吵得热闹,满朝文武有的是领兵之人,天下藩镇有的是充足精兵,要平定他们轻而易举,你何必要亲自去跑一趟,多累,留在长安岂不清闲自在?”
李晔坐在亭子里看着他,闻言摇头道:“算起来,乱贼起兵已经四年,如若果真能轻易平定,也不会拖延到今日。朝廷数次易帅,虽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这些乱贼并不在一地滞留,而是流动作战,四处乱窜,要围歼并不是易事。”
说到这里,李俨就有些气愤,他咬牙道:“这都怪那些藩镇作战不力!临战时相互观望,谁也不肯冲阵在前,一旦乱兵大举杀来,就脚底抹油一哄而散,完全就是为了保存自身实力,不肯向朝廷尽忠!反倒是向朝廷要钱要粮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叫的声音大,朕真是恼火到了极点!”
李俨说的是事实,但不是全部。
藩镇彼此观望,谁也不肯吃亏,固然是大军没有迅速取胜的原因,但好几次官军取得大捷,把乱兵逼得就要败亡,而朝廷却因为党派之争,彼此都想得到战争胜利的大功,导致数次突然易帅,给了乱兵可趁之机,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战争不利的时候,就让良将领兵,一旦取得优势,觉得胜券在握,便又将良将换下,让自己的亲信势力上场,结果就是饭桶坏了良将辛苦得来的果实,让乱兵死里逃生。
这就是路岩的作为。
除此之外,朝廷派去的将领,有大过而不罚,有寸功而大赏,藩镇兵马取得战绩之后,朝廷却吝啬奖赏,一旦有了战败的罪责,就推给藩镇,如此赏罚不明,导致朝廷威望大减,本来还算努力奋战的藩镇兵马,渐渐也就不服了,态度消极起来。
各种各样的利益之争,充斥在这场平乱之争中,而又得不到很好的协调,这就是战争始终不能取胜的根本原因。
李晔无法跟李俨细说这些,说了他也不会听,听了也不一定认同。
他只得道:“藩镇兵马在战场上彼此观望,谁都不肯尽力,这就需要朝廷竖立一个英勇奋战的典型。同时,各路藩镇彼此不服,也需要朝廷派遣重臣,威服各镇,让他们谨遵朝廷号令。”
说到这,李晔笑了笑:“臣虽然没什么威望,但毕竟是皇朝亲王,而且天下人皆知臣有陛下宠信,所以臣可以借陛下的威望。有陛下的天威在,各路藩镇,谁敢不服?”
李俨苦笑道:“说不过你。”
李晔回到安王府,就把上官倾城、宋娇、李振等人叫了过来,布置了许多事,让他们各自去准备。
外出镇藩,还不知要去多久,所以王府八百甲士,李晔是要全部带走的。这些甲士也曾跟随李岘征战过,正该用于沙场,戍卫王府,反而是大材小用了。
数日后,一切收拾妥当,李俨的敕令已经颁布,将李晔出镇平卢之事昭告天下,节度使节钺也到了李晔手中,万事俱备,就等选择吉日出发。
李岘没有跟李晔走的意思,他的身子已经经不起折腾。
其实李晔很清楚,李岘之所以回长安,并不是为了帮他,李岘成就真人境之后,俗世牵绊基本已经没有,他唯一还存有的一点执念,就是大唐的江山社稷。
生社稷,死社稷。这就是李岘。
是夜,皓月当空。
李晔坐在屋顶上,提了一壶酒,独饮独酌。
酒壶空了之后,他站起身,沐浴夜风而不语。
出镇藩镇,是他努力了很久的事。
到了藩镇,也就到了江湖,到了天下。
在修道成仙的路上,他迈出了一大步。
而迎接他的,是更多的挑战。
——————
第一卷终。
ps:写了一篇十国的番外,在作品相关里。
感谢一叶而知春秋、小小xxxxxxxx、百毒散人、毒蛇兄、法号星空等各位兄弟的捧场。
第一章 劫道
这是一艘怎么看都很普通的货船,不大,头尾不过三丈,大约是使用了很多年的关系,货仓已经很陈旧,不过拾掇得很干净,看起来倒也舒服。
货仓里走出一个玄袍年轻人,二十多岁的模样,眉宇轩杨,身材欣长,他在船头向四周眺望片刻,对一直守在船头的人道:“黄巢攻下郓州的时候,对黄河货船的抢掠也很多?”
“流兵本就是靠抢掠为生,无论是王仙芝还是黄巢,每到一地都如蝗虫过境。年初黄巢率部攻下郓州,郓州上下近百里的货船,大多被洗劫一空。”
说话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女子,跟玄袍男子差不多年纪,着一件藏青色劲装,充满活力的身材被勾勒得淋漓尽致,这不是一个容貌倾城的女子,但气质文静,看着像小家碧玉。
她继续道:“长河帮去年才向黄河下游渗透,势力规模还很小,所以遭受的损失也很有限长河帮距离此处最近的大据点,还在汴州。”
玄袍年轻人点点头,望着河面道:“这些年,王仙芝与黄巢乱兵,主要集中在黄河与淮河之间活动,两河流域本就富庶,且河道纵横,再加上运河干道,当真是一块肥肉。”
女子想了想,面有忧色:“平卢与中原的联系,河道便利占了很大一部分,乱兵在两河之间流窜,的确对殿下大计不利。别的不说,朝廷给予的物资,就很难安全运达。”
玄袍年轻人笑了笑,不以为意:“无妨,他们在这里呆不了多久了,即将南下。”
“南下?”女子将信将疑。
玄袍男子笃定的点了点头。
玄袍男子自然就是李晔,他正在去平卢上任的路上,女子便是长河帮大当家刘知燕,她的长河帮早已控制渭水流域,现在通过黄河水道,向东渗透到了中原。
李晔没有解释刘知燕的疑问,他记得很清楚,王仙芝就快战死了,而后黄巢会转战长江流域,并且一直南下,打到珠江流域。等过两年,他在南方养精蓄锐好了,就会再度北上,那就是他直捣长安的时机。
李晔出任平卢节度使,坐镇泰山以东,说是来打击黄巢,实际上他这回出关后,黄巢所部就已经撤离郓州,南下去攻打中原腹地宋州了,并没有向淄青进军的意图。
流兵嘛,一旦丧志流动性,就会被官军围歼,黄巢很懂这个道理,所以不在一地多做停留。流兵攻打城池,不过是为了抢掠财富,抓捕壮丁,强大自己而已。
李晔来扑了个空,他却并不觉得遗憾,相反,这就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
平卢军一大帮骄兵悍将,向来不服管束,恶劣程度只比河北三镇稍差一点,驱逐节度使的事没少干;其次,由于蓬莱道门在此,辖地内这些年江湖势力大涨,他们与州县豪强世家联合,发展了大批道门弟子,隐隐有不受控制的迹象。
王仙芝与黄巢祸乱中原,朝廷诏令中原及附近各镇兵马参战,唯独平卢不受诏。
李晔来坐镇平卢,要想位置坐的稳,首先就要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仓促间带着平卢军出征,莫说他们不听号令,真到了战场上,李晔不把自己玩死就算不错了。
平卢虽然乱,但地方不错,可称基业之地。在河北三镇动不得,淮南诸镇地势差的情况下,李晔如果不坐镇关中,平卢就是最好的选择。
黄巢的南下,给了李晔整顿平卢的机会。他必须在黄巢北上之前,把平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此一来,等到黄巢攻破长安,天下藩镇勤王的时候,他才能有所表现。
“殿下,郓州大战方休,还不太平,咱们这么多货船东行,太过招摇,只怕并不安全。”刘知燕忽然说道。
他们脚下的河流叫作济水,水流量大而且平稳,连接平卢和中原腹地,与黄河河道平行东流,只隔着差不多百里距离(各段间距有大有小),最终也汇入渤海,不过黄河下游不经过平卢,所以平卢与中原的联系和物资运输,主要靠济水。
李晔笑容恬淡:“不太平好啊,不太平才有活干。别忘了,我这回让你带长河帮过来,是干什么的。”
刘知燕眨了眨眼,好奇的看着李晔,一脸不解:“控制济水河道啊。”
李晔道:“咱们已经过了大野泽,再前行就进入齐州地界,如果济水有大规模河匪,就只能是齐州的势力。”
齐州,后世叫作济南,现隶属平卢。
李晔负手远眺,没有再多言。
收服平卢,从收服平卢的江湖势力开始。
一行十多条货船,满载价值不菲的商货,向齐州航行。十多条货船,除了船夫,带刀护卫才二十多人,怎么看都是一条肥鱼。
李晔等人有人上钩。
这一日上午,河面浓雾弥漫,李晔坐在船舱跟李振下棋。他棋艺不怎么样,被后者虐得死去活来,正皱眉沉思十分纠结的时候,刘知燕掀帘探头进来,对李晔道:“殿下,有人劫道。”
“河中也有人劫道?”李振怔了怔。
李晔喜上眉梢,一把丢了棋子就起身,就差没眉飞色舞:“怎么没有,河中劫道多方便,因为你没法改道,这可比在地面强多了。”
这一路行来,无事可做,实在无聊,他已经手痒难耐。
来到船头,李晔便看到,浓雾中露出了巨兽一般的阴影,动用了修为之力,他很快就看清,那是数艘经过改造的货船,横亘在河面上,封锁了长河帮前行的道路,十分霸道。
一名带着眼罩、只着了一件短褂,露出小山般强壮肌肉的八尺大汉,扛着一柄门板一样的大刀,在一众喽啰的簇拥下,威风凛凛的站在一丈多高的船头,扬着下巴看着李晔等人出现在船头。
“此河是我修,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八尺壮汉扯开嗓子大吼,声若奔雷,气势强得没边,说话的时候,他还把大砍刀挥了一圈,重重朝河面一斩,顿时一道白色刀气落下,在河面上击出一道水泉,展现出术师的绝对威慑力。
“好,好!这台词念得不错,跟剧本一样。”李晔眼前一亮,看到零星水花飞溅到船头,他禁不住拍手称赞,“这角色选的也不错,威武,霸气!”
刘知燕忍俊不禁,怪异的瞧了李晔一眼,心说这殿下也不是一直那么高高在上,竟然还有这般孩童心性,倒是好玩儿。
“殿下,怎么办?”刘知燕微微偏头,低声问道。
“别叫殿下了,暴露身份,叫公子。”李晔嘿然笑道,“你是长河帮大当家,你去跟他们交涉,只有一个原则。”
“什么原则?”
“要表现得很害怕!”
刘知燕在心底默默翻了个白眼,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上前两步抱拳,煞有介事道:“在在下小河帮大当家刘小小,前方是哪位好好汉,还请报上名来!”
李晔白了刘知燕一眼,这小妮子取得什么破名字,还小河帮,这天下还有叫这么不霸气名字的帮派?
八尺大汉见是刘知燕答话,就像看见了一个笑话一样,立即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刘知燕捧腹道:“怎么是个女的?你们小河帮没男人了,让你一个娘们儿当家?我呸,小河帮,瞧瞧这名字,就是个做小鱼小虾的命!”
他身后的喽啰,一个个哄笑不止。
刘知燕闻言眼帘微沉。
八尺大汉大手一挥,又扛起了大砍刀,把胸膛拍的砰砰直响,用自以为幽默的口吻道:“大爷我是大河帮帮主吴老大,你这小娘们儿,若是识相,乖乖留下买路”
他刚想说留下买路财,但一看长河帮这边,十几条船却只有二十几个带刀护卫,而且当家的还是个弱女子,眼珠子一转,立即嘿嘿阴笑起来:“留下你们的船,赶紧滚蛋,若是慢了一步,莫怪大爷这大刀不认人!”
说到这,八尺大汉瞪着铜铃般的大眼,露出自认为极度凶恶的狰狞神情,恐吓道:“实话告诉你,大爷这大刀,可是二阶法器,威力无穷,而且每天都要饮血,否则就躁动不安,死在大爷这大刀下的江湖好汉,数都数不过来!大爷还告诉你,大爷的大刀,正巧已经三天没有饮血,早就饥渴难耐了!大爷最后告诉你,大爷这大刀,最喜欢饮细皮嫩肉的女子血了,一下就能把你吸干让你变成干尸,丑陋无比”
“吴爷威武!”
“吴爷霸气!”
喽啰们大声喝彩,一个个激动得不得了。
八尺大汉唾沫四溅,说得浑然忘我,到最后连李晔也被这厮的口才惊到,心说这江湖之大,果然不缺极品。
刘知燕银牙紧咬,转头对李晔道:“这莽汉太做作,公子,我忍不住了!”
李晔兴致勃勃,打趣道:“你生气了?”
刘知燕握紧短刀,一字字道:“一般不生气,除非忍不住!”
李晔嗯了一声,“既然忍不住,那就不必忍了,去砍他!”
“多谢公子!”
刘知燕说出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人就已经到了半空,一双短刀在腰间出鞘,向八尺大汉当头斩下。
“这暴脾气。”李晔啧啧两声,“混江湖的女子,惹不起啊!”
八尺大汉见刘知燕竟然主动出手,很是意外,他的口才表演还没完,这下也不得不停下,不过刘知燕那小身板,实在难以让他产生忌惮感,他桀桀狞笑两声:“本来还只想要你的货,既然你送上门来,大爷就将你也收下,待会儿好生享用”
巨大的砍刀在他手中轮了一拳,白芒闪烁,像是挥锤一样,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刘知燕挥去,呼呼的风声格外刺耳:“给大爷滚下来!”
“吴爷下手轻点,别打坏了美人!”
“吴爷厉害啊,这一刀简直惊天地泣鬼神!”
喽啰们大声调笑。
但是下一瞬,喽啰们就像被人掐住脖子,调笑声戛然而止,一个个睁大了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前方,目瞪口呆。
两柄短刀击在大砍刀上,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就在那一瞬,一直一副老子天下第一模样的大汉,嚣张的表情却凝固在脸上,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惊恐。
作为一名术师,大汉在对招的这一刻,意外而震惊的发现,这名看似孱弱的女子,竟然猛地爆发出练气二层的凶猛实力!
当的一声,八尺大汉嘴中的二阶法器,直接被双刀砍断,蹦飞出去,刘知燕顺势凌空,转身摆腿,狠狠扫在大汉脸上。
八尺大汉两百多斤的身子,在这一声沉闷的巨响中,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直接飞出大船,噗通一声掉进河里!
刘知燕安稳落在船舷上,眼神冰冷的盯着众人:“你们让谁下手轻点?”
第二章 别装了
(刚才内容发重了,已更正。)
众人嗔目结舌,哑口无言,像是白日见鬼,好半响,也只听到干咽唾沫的声音,很轻微,但格外突兀。
刘知燕冷冷看着这些人,一副要大打出手,把每一个人都教训一遍的模样,这让喽啰们都胆战心惊,手足无措。
那个吴姓大汉,在这一带可是小有名气,不仅是货真价实的术师,而且刀法凌厉,现在连他都照面就被踹飞出去,而且看起来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这些喽啰们,自然不敢动手。
在李晔的帮助下,时至今日,刘知燕的修为,已经踏入练气三层,毕竟是要控制河帮的大当家,哪怕有青衣衙门暗中照顾,修为太低了也说不过去。
她虽然恼怒,但方才还是留了手,如果不然,第一击就不是只砍断大汉的大刀,顺手给他开膛破肚都不是问题。
哗啦一声,大汉从河面露出头来,一脸惊恐的看着刘知燕,也不敢上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一个字都没说出来,也不知是羞愧还是憋的,满脸通红。
就在这时,一声冷哼,从后面一座大船里传出来,带着不满与不屑之色,随即一颗黑色的棋子,就闪电般飞了出来,直奔刘知燕面门!
刘知燕双目一凛,连忙挥刀劈斩,练气三层的实力再无保留,这才将棋子成功劈成两半。
循迹望去,刘知燕这下看清了,在她脚下这座船的后面,还有一艘更大的船,甲班上做着两名对弈的年轻男子,长发白袍,仙风道骨,河面雾气这么大,却在他俩身周,就自行避开,完全不能影响到他们!
两名白袍年轻人,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刘知燕一眼,包括方才出手的那人,好似对他们而言,跟对弈相比,刘知燕跟吴姓大汉的对决,根本就不值一提,显现出绝对的自信。
只有高手才有的自信。
刘知燕接下那名棋子后,左面那名年轻人,这才转头看过来:“练气三层?”
“刚入练气三层而已。”右面的年轻人,头也没回,声音淡漠,浑不在意的模样。
左面的年轻人轻哼一声,“怪不得能这么嚣张,敢直接踏上船来。”
“上了船,管她是不是练气三层,都只有死路一条。”右面的年轻人语调平静,就像在述说一件根本不用怀疑的事实。
“那是自然。”左面的年轻人表示赞同。
刘知燕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大为恼火,纵身一跃,就上了两人的船,躬身向两人冲去。
两名年轻人,一起露出不屑的笑意,屈指轻弹,咻咻咻几声,数枚棋子落在船头甲板上,那方才还平静的船头,顿时亮起无数白线,同时白色光晕骤然升起,将刘知燕罩在其中。
刘知燕被迫停下脚步,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