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仙主宰(风回)-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边是我泥犁宗的光明顶了!”
    巨鹰落下,唐渡厄提这黄竹手杖便从鹰背上走了下来。聂秋则只顾着看着那光明顶的周围,难以掩饰心中的惊骇!
    漫天仙雾萦绕之中,光明顶之上果真是光芒万丈,流光溢彩之中。便看到了那光明顶之上,有金楼仙鼎,云雾之中朱红的楼阁好似繁星一般点缀山峰。
    流光溢彩之中,却能看到不少白鹤掠过长空,留下一串影子,却并未落在那光明顶上,而是绕飞了一圈之后,便朝着另外西南的一座山峰掠去。
    那里青松中央,红墙碧瓦,阁楼映影。远处看气势恢宏,阁楼红墙,曲径通幽,仙气飘渺,铺成万里云海,只留下几座山尖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露出了偷来,却是让人望眼欲穿,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神秘感来。
    ——当!
    ——当!
    巨鹰载着聂秋和唐渡厄一起,朝着云雾中飞去。
    而聂秋却依依不舍的回过头来,又看了一眼那光明顶,却突然有一种恍惚感涌上心头。
    放在一年之前,他怎敢想象自己能够站在天下最强的七个宗门之一的泥犁宗门下?能够站在这十方山的光明顶上,将那一万年前辉煌的万妖之城踩在脚下?
    
    第一百零九章 长安的蜘蛛
    
    巨鹰在光明顶上来回饶了一圈,聂秋依依不舍的回过头看着那身后那躲藏在云雾之后,渐渐模糊,最终消失不见的光明顶…
    “别看了,看不见了。”一旁差传来唐渡厄的声音,这老头平日里的声音听上去倒是中气十足,绕是在天上,那唐渡厄的声音也并未被这周围的风吹散。
    “光明顶是老祖的法坛,十方山一共二十七星峰,共有七大长老,每个长老各司掌管一座星峰。往日没有什么要事,一般不会有人登上那光明顶。”唐渡厄说着,好似在和聂秋解释,为何巨鹰不落在那光明顶,而是直飞到了千岁寒峰上面。
    不过多时,他便操控着巨鹰落在了那光明顶西南的一座山峰上面。
    “这便是千岁寒峰顶了。”唐渡厄的话音落地,那巨鹰已经眨了一下眼睛,待聂秋他们从鹰背上跳下来之后,这巨鹰便低了低头,好似在想唐渡厄行礼一般,随后再次腾空而起。
    “恭迎师尊法驾!”
    刚落地,便听到周围有人上前。聂秋一看,却是一个少年郎,和聂秋年岁差不多一般大小,十七八岁,皮肤白皙,头顶白色纶巾,但那张脸却生的棱角分明,一双剑眉之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唐渡厄轻轻的点了点头,勉强回应了一句。
    当唐渡厄和这年轻人站在一起的时候,聂秋这才看到,眼前的这个少年身上,隐隐的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威严气势。尤其是和那唐渡厄站在一起的时候,这一股气势更为浓烈。给旁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千秋,这是你们的小师弟聂秋。你带他熟悉一下我千岁寒峰的规矩。这些日子你多加照顾一些。”
    这应该就是师兄了吧?聂秋心想着,却也感叹,自己这师傅唐渡厄,不愧是泥犁宗的刑堂长老,三句话两句离不开规矩!
    这十方山,泥犁宗,本就是天下七大仙宗。若是没有了规矩,也成不了如今的气候。而这千岁寒峰本就是泥犁宗的刑堂所在,唐渡厄掌管一峰,贵为刑堂长老,这规矩自然要从自家弟子当中做起。
    可想而知,唐渡厄的弟子必然会想着唐渡厄一般,将那泥犁宗的戒律视作天条一般!
    这也难怪,这个叫千秋的师兄,为何眉宇间散发着一股逼人的气势。感情是和自己师父唐渡厄呆的久了,也被感染了。
    聂秋一边想着,却也不仅多加猜想,这师傅回山,其他弟子不见踪影,偏偏见到这么一个弟子,难不成这个千秋师兄就是这唐渡厄的大弟子,自己的大师兄?
    “是,师傅。”这个被唐渡厄叫做千秋的少年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聂秋。
    聂秋略显局促,却也最终抬起头来,腰杆绷直的冲着那少年道:“请多关照,师兄!”
    那名叫千秋的少年,只是简单的点了点头,便对聂秋说道:“小师弟无需拘泥,我是齐国人士,姓苗,叫我苗师兄便好。”
    “是,苗师兄。”聂秋点了点头,表现的倒是不卑不亢,但却尊敬有加。不免的让那苗千秋多看了聂秋几眼,二人年纪相仿,只是这苗师兄,隐隐的便比自己更有一股气势!
    聂秋距离他很近,但却和师傅唐渡厄一样,觉察不到这苗千秋身上有任何修为造诣。只是能够隐隐的感觉到自己的丹田识海之中,那金色的舍利子微微颤动。觉察的道这苗千秋身上一股隐隐冷若冰霜一般的气息在流转。
    真气。
    聂秋眯着眼睛,心中感叹,这等真气没有刻意的去隐藏,但是却隐隐的浮在苗千秋的身体周围,虽然不及自己师父唐渡厄那般雄浑,但隐隐的却冷若冰刀,没有两三年的苦修,绝修不出这等真气。
    看着苗千秋,聂秋站在一旁,这才知道,这泥犁宗,这十方山,这千岁寒峰,比起朔州城俨然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自己真是当了十七年的枯井青蛙,不知道这天下竟然如此之大,自己这师兄只不过比自己大个半岁,竟然有如此精纯的真气,而自己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淬体境,聂秋不免的心里一阵羡慕嫉妒恨。
    正当聂秋神游的时候,一旁的唐渡厄缓步的朝着那千岁寒峰顶的内堂走去。
    要说这千岁寒峰顶,虽然没有修在那雪线之上,但却气候寒冷,堪称滴水成冰。很难想象得到,这等苦寒之地是怎么住人的。
    但虽说如此,但千岁寒峰顶之上,却是花朵盛开。
    跟着唐渡厄和那苗千秋一路前行,走向这峰顶的深处。亭台楼阁,碧瓦清水,却是好似皇家园林一般气派精致。
    旁的有那火红色的红叶树,根部盘根错节,扎根在那泥土之中,将整个千岁寒峰顶点缀的姹紫嫣红,分外惹眼。
    峰顶南北两旁是二十间厢房,均是冲着南方,一整排阳光肆无忌惮的投射进了那厢房之中,看的让人心暖。而那厢房的中央是那刑堂法坛的所在。
    大堂之内,六根圆柱环立,供奉泥犁宗七位祖师!角落燃着沉香木,聂秋仔细去闻,却是闻到了一股子沁人心脾的香味,顿时让人耳目清明,心旷神怡。
    只是这偌大的刑堂之中,却不见其他的修士师兄弟,只有聂秋三人,缓步而行。
    唐渡厄走到了刑堂中央,缓缓坐下。
    那苗千秋似乎很懂自家师傅的脾性,当下便泡了一壶南天茶,端到了唐渡厄的面前。
    “师傅用茶。”苗千秋说完,便站到了一旁。这一切动作安静,规矩,严谨。候在一旁,安静的好似一个不会说话的木头一般。
    “千秋,为师不在星峰的这些日子,十方山中可有什么事情?”翻开一本名为《泥犁业障问集》,看似漫不经心的翻着,但实际上眉宇之间却散发着一股严谨认真。
    “回禀师傅,传言河间地血盟领内有妖孽半夜伤人,短短十天已有五人丧命,血盟领的诸侯便请了一位诸侯策士前来,想请师傅过府一叙,商讨诛妖一事。”
    那血盟领,位于河间地,是由一位拥兵自重的诸侯掌管。因为河间地地处中原腹地,距离十方山也只有一月路程。这等事情不管是大唐,还是其他的国家,都无力应付。那诸侯虽说拥兵自重,但是对付那流落民间的妖门余孽,却也只能请泥犁宗的修士出山诛杀。
    苗千秋手中没有任何的书籍笔记,却有一颗好脑袋,一五一十的全部将那脑袋里记着的大事件,条理清晰的说了出来。
    “恶人榜上第二十七位的朱鹤顶出现在了西蜀巴山,伤了蜀山剑派的一个门外弟子。碰巧被我泥犁宗的修士所救,如今就在山中疗伤。”
    “还有那渭河旁前朝地宫坍塌,有那一把流传天下的先民匕首出世,但却被全真派占了先机,得到了。只是那全真派得了宝贝,却引来了地宫之内邪祟现世,索性小师叔出山,平息了渭河地宫的邪祟,如今那邪祟就镇压在水牢之中。”
    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唐渡厄一直没有和聂秋说一句话,也没有让聂秋下去一旁休息。而是让聂秋站在一边,听完了苗千秋的回报。
    但虽然只不过是一些宗门琐事和一些江湖上的事情,和自己并无关系,但聂秋却也是听得格外认真,一字不落的全部进了自己的脑袋当中。
    “哦,还有一件事情。”苗千秋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看向聂秋和师傅唐渡厄,道:“盛京长安前些天派了前来,说是那长安首相塔来的人。要找小师弟。”
    “找我?”聂秋指了指自己,眨了眨眼。
    “没错,是找你。只是师尊不在家,我也并不知道你家师尊收你为徒,便没有让那人上山,而是在十方山下停留歇息,已有五日了,那人仍然未曾离去。”
    唐渡厄眨了眨眼镜,挑眉看向聂秋,道;“你何时与那长安首相塔的人有过联系了?”
    聂秋抱拳拱手,道:“回禀师傅,这事情我并不知情,我也不认识什么长安首相塔的人。”
    唐渡厄听罢,挥了挥手对苗千秋道:“可知道那人姓甚名谁?”
    苗千秋点了点头,道:“我只记得那人前来,带了七八个侍从,均是习武之人,修为虽然不高,但却也是身经百战之徒。听那些侍从嘴里念叨,那个找小师弟的人名叫:鱼朝思。
    听到鱼朝思的名字,唐渡厄的抬起头来,看向聂秋,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却是让一旁的苗千秋深感好奇,他从未见过自己的师傅有过这样的紧张。
    “聂秋,你真的不认得这个叫鱼朝思的人?”唐渡厄追问,聂秋却脑袋摇的像是一个拨浪鼓一样,道:“师傅,我真的不认得那人,听都没有听过。”
    言罢,聂秋看向唐渡厄,问道:“师傅,这鱼朝思是何人?”
    一旁的苗千秋没有多嘴,但却也看向了自家师傅唐渡厄,显然对于这个古怪的名字,他也并不知道多少。
    倒是那唐渡厄,轻轻捋过下巴上的青色胡须,一百三十岁的高龄,此时此刻眼神之中却仍然满含精芒,丝毫在他的脸上见不到那一百三十岁老人应有的沧桑和迟暮。
    “这个鱼朝思在长安却也是一大红人,在长安,人们更喜欢叫他——八爪蜘蛛,鱼朝思。”
    
    第一百一十章 大太监
    
    听闻鱼朝思的名字,唐渡厄那张严肃的老脸上顿时生了许多的疑惑。一旁刚认识的师兄苗千秋,却也是上下打量着这个新晋的徒弟。苗千秋谈不上阅人无数,但最起码也在江湖上闯荡过写年月,却是怎么也看不出来,眼前的聂秋不像是一个盛京长安来的贵族子弟。他又是怎么结识那朝中闻名,长安无人不知的八爪蜘蛛鱼朝思的?
    “那鱼朝思现在何处?”唐渡厄问一旁的苗千秋。
    “一干人等均被安排在了十方山下的温良阁中落脚。”苗千秋回答道。
    “千秋你亲自带聂秋下山看看,这首相塔的来人到底是为何事?”
    “谨遵师命!”苗千秋抱拳拱手,说罢便带着聂秋走出了千岁寒星峰的主峰大殿。
    通往山下的路曲径通幽,山路陡峭,却也是极为不好走。聂秋跟在苗千秋的后面,一路上倒是问东问西,知道了不少这千岁寒峰的刑堂规矩。
    泥犁宗的十方山共有二十七峰,被世人称之为二十七星峰。宗门被七大长老掌管,光明顶便是泥犁宗的山门主峰所在,住着泥犁宗的大祭酒,平日里没有要事,哪怕是真传弟子也不得随便进入光明顶的主峰。
    七大长老各司其职,却实际上如今的七大长老,便是早年泥犁七大老祖一脉相承的真传弟子。赫连燎原和唐渡厄便是七大长老之一。
    其他的星峰均是归属于十方山,各司其职,有的安排的有那泥犁宗的守山大阵的节点,也有的是那经阁,兵库的所在。
    “若是你要从十方山山门走到后山,不依靠宗门在山中饲养的灵兽,光靠双脚就需走整整一月。更别提若是想徒步走完这二十七星峰了,怎么的也得有半年光景不可。”
    走在下山的路上,苗千秋这师兄倒是称职,一边走着一边给聂秋介绍着。
    “我千岁寒星峰上的规矩就是泥犁宗的规矩,其实没什么特别。和另外的六个仙宗的戒律一样,不得滥杀无辜,不得持枪凌弱,不得奸女,不得为祸人间,不得修炼魔功。”
    似乎是离开了唐渡厄之后苗千秋也放松了不少,话也逐渐多了起来:“当然,咱们泥犁宗虽说万年之前乃是佛宗一脉,但咱毕竟不是佛门,所以,咱们大可吃肉喝酒。就好比六长老的茱萸峰上,就有一个师兄,二百斤重,每日十斤生肉,白酒,好不洒脱。”
    苗千秋啧了一声,摇着头一边说着,道。
    聂秋跟在后面,像是一只猫儿一般夹着尾巴。
    “师兄,为何千岁寒峰上不见其他的师兄?”聂秋走在后面,问了一个上山之后就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问题。
    “大师兄乃白袍铁卫,负责当今圣上安全,常驻长安府,一年到头来在山中的日子一双手都数的过来。二师兄喜好附庸风雅,是则游戏人间,这个时间应该去找三长老峰上的师妹们聊琴去了。我是老三,负责刑堂日常事务。其他的师兄弟,都在山中修行,回头自然有机会介绍你认识。”
    听完苗千秋这话,聂秋怔了一下。对于大师兄和二师兄却也有了一个印象。
    他本就是一个细心之人,善于察言观色。看那苗千秋谈及大师兄和二师兄的时候,眉宇之间有着微妙的变化。
    比如说起他师兄的时候,苗千秋眉宇满是敬畏,那感觉丝毫不输他在师傅唐渡厄身边的时候。而说起二师兄,则是一脸欢喜平常,显然,这三师兄苗千秋和那二师兄的关系走的更近。
    而再听到那大师兄如今是大唐皇帝身边的白衣铁卫,却也是聂秋更是心头一震!
    白衣铁卫的名望天下闻名,可谓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是许多向往武道少年的向往!
    一百年前太宗之父立了国号,圣宗用了五十年为大唐立下了根基,这才有了五十年之后太宗立国的盛世景象。
    太宗南征北伐的戎马岁月,便设立九兵侍卫,拱卫自己安全。但这之后,大唐立国九兵侍卫年迈,无人传承。太宗晚年便将九兵侍卫改为白衣铁卫,一共也是九人,其中四个人由天策府的高手担任,其他四人则是一些贵族世家子弟,而天下七大宗门同样有一个名额,那边是宗门之中出类拔萃者。
    而大师兄归为白衣铁卫,且不论这地位,单说实力,也应该是七大宗门之中真传弟子之中的佼佼者。
    “大师兄能成为白衣铁卫,在七大宗门的真传弟子之中,修为应该能排得上第一吧。”聂秋问了一个让苗千秋觉得很白痴的问题。
    “虽然我也很想老大是,可惜老大他不是。”苗千秋摇了摇头。
    聂秋有些失望,本来他还以为自家的大师兄是一条大腿可一抱一抱,但听三师兄苗千秋的口气,老大的修为实力在七大宗门的真传弟子当中,并不能算得上是那绝对出类拔萃的。
    “这七大宗门的水还真深啊。”聂秋念叨了一句,努力的掩盖尴尬的气氛。他很想问一问七大宗门之中,实力最高的真传弟子是谁,可想了想,自己还是别去碰这个霉头最好,免得三师兄一个不开心便把自己一脚踹下山去。
    说话间,师兄弟二人已经走下了山。
    温良阁就在那千岁寒峰的山脚下,这里气候比起山上简直天地之别。千岁寒峰顶虽然也只有冬天有雪,但入夜气温便变得冰凉如雪,一年四季暖喝的日子少有几日。
    但这山脚下,却温暖如春,鸟语花香。气候温润良和,山风拂面,便好似一个温婉姑娘一般温柔呓语一般,让人浑身舒爽。
    温良阁便落建在了这里,一个别院,不算大,两间能容纳得下七人住的厢房,一个马厩,剩下的便是那中央的二层小楼。
    小楼纯木结构,好似美人一般,褐红色的小楼轻纱帐幔中,偶有风铃碰撞的清脆声响传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倒是绝对的一处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
    “这温良阁是你九师姐设计,同时命工匠修建的,本来是她自己住。可老九做事随心所欲,建了之后便没了住进去的性质,之后忙于修行,就再也没有住进去过。于是便成了我千岁寒峰下的客人前来的驿站。”
    “院外可是千秋公子?”
    正说着,这温良阁之中传来了一声温润细腻的声音。聂秋寻着声音看去,却看到那阁楼二楼的轻纱帐幔之中,伸出了一只细长的手臂。无名指上佩戴着一枚注定价格不菲的翡翠环形戒指,金环镶嵌了翡翠,名贵的一塌糊涂。
    “鱼大人。”苗千秋眯起眼睛看着鱼朝思,没有挪动脚下,仍然站在原地。
    庙堂和江湖本就不分家,鱼朝思是朝中红人,出了名的大太监。苗千秋则是七大宗门的真传弟子,二者相见,鱼朝思自然不愿意把姿态放低。
    只是那鱼朝思却把脑袋从幔帐后面的小窗里露了出来,却是看到一颗光头,脸上的皮肤白皙的好似女人一般,声音温润细腻。他冲着楼外聂秋二人一笑,便立刻一阵小跑的从楼中走了出来。
    那殷勤的样子让他几乎忘了穿鞋子,这是聂秋第一次见到那传说中的长安第一太监鱼朝思。
    他体态圆润,走起路来轻盈的像是羽毛一般,身着宽松的缎袍,双手交叉在胸前,边缘好似朱砂一般的红,暗金色的宽松长袍上满是娟秀的纹路,仔细看却是西蜀的吉祥鸟的花纹。他走近了,聂秋半闻到了一股隐隐的胭脂味道。身上更是有一种贵人才应有的富贵气质。
    “千秋公子几日不见,却是更加英气勃发,好一个雄虎少年,真是气派。”
    虽说是一句明的不能再明的客套话,这鱼朝思却说得格外好听,八面玲珑的大太监走上前来,却是一边朝着苗千秋说着客套话,一边把目光落在聂秋的身上。
    苗千秋是个称职的好师兄,站在聂秋的身边,虽然是身处十方山,却是警惕的看着那人称八爪蜘蛛的太监鱼朝思。
    江湖四大忌,道士和尚女人小孩,苗千秋自认不管是全真的道士还是伽蓝寺的和尚,修为再高辈分再横,来了泥犁宗也要夹着尾巴。
    可偏偏眼前这个看似夹着尾巴,浑身胭脂的阉人,却是不得不多加小心。
    聂秋眨了眨眼睛,却没有弯腰屈膝,露出谦卑。但也没有仗着在自家山门,便挺直了腰杆,颐指气使。不卑不亢的象征性的和那太监客套了一下之后,便道:“鱼大人幸会,不知道此番前来寻我为了何事?”
    鱼朝思愣了一下,似乎看着聂秋也有许多的疑虑,但他本就是八面玲珑的性格,当即立刻一脸油腻的笑道:“聂秋公子小小年纪的,气度非凡,可惜咱家无缘得见唐上师,否则非得亲自恭贺他又收了一个好徒弟哟。”
    聂秋笑了笑,道:“晚辈愚笨,能得到师尊青睐,却是人生一大幸事。”
    “得了,聂小上师会说话,咱家此番前来是给聂上师送几样东西。”
    聂秋愣了一下,这大太监八面玲珑,说话自来熟也就算了。可怎就要给自己送东西?在此之前他可没见过这大太监啊。
    心里正盘算着,那鱼朝思便从宽松的大袖当中取出来了一封书函,交给聂秋手中。
    “这封书函是大唐吏部的官涵,徐王爷推荐,泥犁宗真传弟子聂秋为首相塔侍卫。”
    鱼朝思的声音温润细腻的像是蜀锦一般绵软,虽然有些娘娘腔,却丝毫不让人有任何的反感。但这一句话说完,却让聂秋不禁的皱起了眉头。
    徐王爷,他不熟悉,但却听范琦说过。那是徐晚的老爹,但对徐王爷所知仅此而已。
    首相塔在哪里,他不知道,应该是在长安。
    侍卫什么地位?
    当朝宰辅是谁,房玄龄!
    房玄龄是谁,天下策士统领。范尧武能定邦,而这房玄龄便是那文可定国之人。当朝宰辅,当年白帝庙之中传承了白帝衣钵的唯一之人!
    保护他的安全?天下能伤得到房玄龄的恐怕一双手都能数的过来吧?
    聂秋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徐晚那女人的手段斡旋。只是她这么做,到底为何?不得而知。
    “徐王爷知道聂侍卫刚到泥犁宗,但毕竟是真传弟子,修为好不足一称为首相塔的侍卫,所以这册封之命两年之后生效。但报效朝廷,也是宗门和祖上荣光,聂侍卫万万不可推辞。还希望聂侍卫在泥犁宗内好生修炼呀。”
    鱼朝思说着说着,已经把聂秋的称为改成了聂侍卫。
    聂秋有些恍惚,旁边的三师兄苗千秋看着这个刚进门的小师弟,不过十七八岁,个头一般,长相也只能算是干净清爽,勉强说得过去。来泥犁宗之前,更是听都没有听说过。可是这才刚进山门,便得到了这大唐吏部的册封令,成了首相塔的侍卫,两年之后更是有机会接近负责当朝宰辅房玄龄,成为首相塔的侍卫!
    这等荣光相比之下,已经丝毫不输大师兄啊!
    “哦,这吏部的册封令是咱家给聂侍卫带来的第一件东西。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