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仙演义(春衫)-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元子游历洪荒,居无定所,岂是那么容易寻得?饶是二位娘娘神通广大,也是辛苦辗转,历经数月,方才在一处深山之中,见到镇元子。
二位娘娘道清原委,又转述了女娲娘娘之意,镇元子道:“女娲娘娘倒会推托。论理她也还是妖族之主,此事也是妖族之事。如何自己一身清闲,却无端把因果推到贫道身上?”
两位娘娘听他有怨怼之意,心中大急,常曦娘娘忙解释道:“非是女娲娘娘想要推辞,实在是法力有限,不善于争斗,不如道友神通广大,智深似海。”
镇元子皱眉道:“她却是不喜争斗,贫道就喜争斗不成?你等岂不知:不论胜败,争斗便有因果,结下因果,于日后证道,多有障碍,却是孽缘。”
他以往曾推算道红云之事,若只鲲鹏一人,绝无能力逼得红云自爆真身,多半与妖族和太阳宫有关。虽是红云命中注定,在劫难逃,毕竟曾为挚友。挚友被害,心中岂无怨气?因此对妖族太阳宫之事,着实不想搭理。
只是这般因果,两位娘娘却并不知晓。红云之事,乃是帝俊与东皇太一谋之,知情者仅有鲲鹏、准提与他二人。帝俊胸怀王霸之志,深知此许大事保密的重要性,因此就连在闺房之内,也不曾提起。
其实他们何尝不知红云是镇元子之友?只是红云交游广阔,友人不知有多少,并不多一个镇元子。何况对他们而言,镇元子虽然声名远播,却不沾是非,对帝俊的拉拢之意只做不知,只是虚言推卸。权衡之下,镇元子哪里比得上一个对妖族死心塌地的鲲鹏来得重要?何况当时鲲鹏已经结交了准提,来谋红云,妖族只需出一助力便可。若是此事都不能答应,岂不寒了鲲鹏之心,以后如何统御?因此帝俊派出东皇太一,就是冀望借助周天星斗大阵,将红云无声无息抹杀于阵内,却没料到红云自爆真身,引出大祸。
正是:
昔日为神主太阳,
而今出奔凄惶惶。
神仙亦有多波折,
未可一时论短长。
第三六章借法宝羲和救夫乱洪荒龙族失德
即使如此,帝俊谋算红云,并未露出太多行迹,他人也无理由找太阳宫麻烦。因此他也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当下两位娘娘心中悲苦,只是苦苦哀求,声音如泣如诉,当真令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只是镇元子心中有气,并不为所动,只安慰道:“帝俊并未失德,只有一番灾劫,却无性命之忧。机缘一至,自然脱得大难,尔等宽心就是,何必急于一时?”
常曦娘娘哭诉道:“我等与帝俊结合体之缘,幸赖道友说媒大功,此事洪荒众生尽知。如今新婚刚过,便要孤雁失偶,道友其忍心乎?”
此时距他们成婚之时,其实已有数十年。不过大神通者,寿命近乎无尽,区区数十年,在他们眼中,便跟弹指一般。因此说是新婚,也无差错。
常曦娘娘容颜殊丽,此时梨花带雨,软语相求,镇元子也不由心中有些烦躁。
他掐指计算因果,心头暗道:“帝俊终是以后天庭之主,此时不过是一时之难。因此顺应天意,结个善缘,于日后也有好处。红云虽多半是他们所害,但已成事实。我若意气用事,倒有些不智了。”
想罢,颜色稍霁,道:“娘娘也无需激我,你等姻缘,乃是天定,自有上天庇佑,我镇元子自也不会做错媒人。”
顿了一顿,道:“也罢。我便暂时借与你们一宝,助你们行事!”说罢,拿出一宝,乃是玄龙印,对两位娘娘道:“此印内含神龙元气,若将其佩于身上,骗过龙族,当无问题。二位娘娘可使一位携带此印,前往太阳宫,相机救出帝俊与东皇太一道友。事成之后,再将其还与贫道。”
其实玄龙印中有玄敖存在,为盘古所化群龙之主,功效哪里只是如此简单?不过财不露白,否则平白惹人眼红,多有事端,所以镇元子才故意轻描淡写,只将最简单的功效告知。
两位娘娘都是大喜,羲和娘娘抢着道:“我去!我去!”常曦娘娘性格随和,不好相争,又放心不下,对着羲和娘娘左右细细叮嘱了一番,方才放她前往太阳宫去了。
不说常曦娘娘等候,且说羲和娘娘佩了玄龙印在身,又变化一番,化作一普通妇人样貌,前往太阳宫而去。
那太阳星巡逻之龙众,见了羲和娘娘,觉察到她身上的龙气,也不怀疑,只以为是法力高强的龙身变化,反而对她毕恭毕敬,不敢过问。
羲和娘娘见此,更是放心,大摇大摆,在太阳星上闲逛。不过片刻,便问清了太阳宫并帝俊和东皇太一的情形。
原来烛龙自攻占了太阳星,与凤凰、麒麟三分其地。龙族当仁不让,分得了东南边的最好的一块地盘,太阳宫也在此地之内;凤凰一族分得西南边一大片地盘,也是不差;麒麟族却分得了北面一大块地盘。
太阳星天天在洪荒上空逡巡,若从洪荒大地往上看,就能见到太阳星上,右边有群龙飞舞,左边有凤凰遨游。麒麟一族居北,却是难以看到。此时三族刚吞食红云,施惠洪荒,因此洪荒众生,皆是景仰崇拜。因此之故,便有一些洪荒普通种族,依此时景象,描下图腾,左边为凤,右边为龙,中间为日,也有上加一麒麟者,领部族朝拜不绝。此图辗转变化,传到后世,便成了龙凤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表吉祥、繁荣之意。此乃题外之话,不表。
龙族在太阳星站稳脚跟,便将帝俊和东皇太一藏身的东皇钟一并搬到太阳星上,依旧还囚禁在盘龙大阵之内,让群龙日夜不停,攻击东皇钟。东皇钟虽然是至宝,被如此当做靶子攻击,法宝虽然无事,其中的帝俊和东皇太一即便再强,却也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羲和娘娘听了,暗暗焦急,表面却装作没事一般,转身往盘龙大阵去了。
合该帝俊与东皇太一命不该绝,将来有入主天庭之数,烛龙看着群龙日日攻击东皇钟,虽然是东皇钟一天比一天暗淡,其中帝俊与东皇太一元神日渐虚弱,不过了无新意,也相当无聊。他想如此下去,帝俊与东皇太一迟早绝命,因此也不天天守候,渐渐放松了警惕。
羲和娘娘赶到之时,烛龙正好不在,只有一位苍龙主事。羲和娘娘故作威严,上前道:“族长有言,帝俊与东皇太一身受重伤,已难反抗,因此令我携带东皇钟,前去见他。”
那苍龙见羲和娘娘身上龙气聚集,更兼玄龙印对龙族都有压制之功,因此就像看到上位者一般,也不敢怀疑盘问,便将东皇钟予了羲和娘娘。
羲和娘娘见妙计得手,心中大喜,悄然出了太阳星,下洪荒去了。
等烛龙得知原委,已然追之不及。
羲和娘娘见了镇元子与常曦娘娘,还了玄龙印,又拿出东皇钟,施秘法唤出帝俊与东皇太一二人。
帝俊与东皇太一受了此劫,身受重伤,颜色灰败。现在重见天日,只觉得宛如隔世一般。
帝俊与两位娘娘见了,相拥而泣,既喜且悲。喜得是大难不死,夫妻重逢;悲的是中了烛龙奸计,失却妖族江山,此时又身受重伤,不知何时才能修回神通,找烛龙算账。
两位娘娘又将镇元子相助的原委说了,帝俊与东皇太一都是感激不尽,致谢不已,皆道:“道友恩德,我等永生难忘。”
镇元子道:“二位道友命不该绝,只是经历一番磨难,勿得惊慌,须知真金自不怕火炼。贫道也只是顺天行事而已。”
帝俊道:“虽然如此,道友救命大恩,不可不报。”沉吟一番,又对镇元子说道:“前次我等成婚之时,曾赠与道友一枝月桂。以道友之志,想必已将其善加栽培。”
镇元子道:“正是如此!”
帝俊道:“以道友之能,此树定能成活,当无疑问。只是此树成长缓慢,又离了太阴星,比之太阴星月桂,失了一些妙用。我这两位拙荆,都是太阴之神,莫如让她们以太阴之元气,对此树加以培植,若是如此,一年之内,当能开花结子,其神妙比之太阴星月桂,亦相差不远矣。”
他本想以扶桑树相谢,只是突然省起自己连太阳星都丢了,哪里还有什么扶桑树,思之再三,便想了这个法子来感谢镇元子。
两位娘娘听了,陡然想起女娲娘娘之语,暗道自己糊涂。若是当初领悟,必可早早说动镇元子相助,何必苦苦哀求?
镇元子笑道:“道友所言,贫道之愿尔,只恐有损两位娘娘贵体,如何敢当?”
太阴元气,乃是两位娘娘修炼的根本,用得一些便少一些,所以镇元子有此一说。当即帝俊言道:“救命大恩,无以为报,我等岂能爱惜羽毛,吝啬若斯?”坚决要行此事,两位娘娘也是赞同。
当下镇元子道:“既是如此,就愧领了道友一番美意。”说毕,便将月桂从地书之中取了出来。
那月桂虽然离了太阴星,可也有太阴神壤培植,地书之中又是生养宝地,因此也长得亭亭直立,枝冠繁茂,毫无萎靡之态。四人见了,都是佩服,道:“道友栽培有方,我等不及多矣!”
当下两位娘娘各自输入一股太阴元气到月桂之内,镇元子仍然将月桂摄入地书之中。
此事已了,四人辞了镇元子,向妖族聚居之地行去。一路上商议来商议去,无有定计。此时异族已然稳居太阳星,妖族实力大减,帝俊与东皇太一又受了重伤。思来想去,只能先将伤养好,再做道理。
此番二人之伤,着实严重,尤其是东皇太一,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更是雪上加霜,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养得好了。
且说烛龙自占了太阳宫,心中舒畅,大赏群龙,日日欢庆。他在太阳星上,俯视洪荒,见众生都匍匐在脚下,自觉已成洪荒之主,众神之王,自我感觉异常良好,连帝俊与东皇太一逃逸,也并不如何放在心里。
红云未殒、龙族实力未涨之前,他对龙族还加强约束,不让他们惹事生非。只是如今龙族实力大涨,连他自己都已经飘飘然,对麾下的约束,也自然松了许多,龙族行事,也渐渐肆无忌惮起来。
开始之时,洪荒之中还有许多妖族反抗,只是一一被龙族扫平之后,反抗的种族越来越少。渐渐地洪荒大地,便以龙族为尊。龙族麾下的整体实力,还胜过东王公与西王母。
数百年一过,洪荒再无种族敢反抗龙族权威,龙族行为也日益乖张起来。他们性情暴躁,又不喜蛰居一处,活泼好动,便在洪荒之中,到处游荡,遇到稍有不顺意者,便喷太阳真火攻击。那太阳真火猛恶无比,后天五行之物,都能燃烧,一被沾上,便再难熄灭。因此不仅生灵受难,洪荒大地,也被其搅得一片乌烟瘴气,百族流离失所,生存艰难。
烛龙也知这样不是办法,只是龙之性情,最是自由。此时再要收束龙族,为时已晚。先前他是麻痹大意,这才让龙族日益骄横。如今却是力有不逮,想要治理,也有心无力了。
因此洪荒生灵怨气冲天,龙族渐渐失德。
正是:
祸兮福所伏,
福兮祸所倚。
遭祸莫太悲,
得福莫太喜。
第三七章道祖面命平洪荒众仙暗斗生龌龊
此段时间,帝俊与东皇太一蛰伏于一普通妖族之内,一边养伤,一边暗暗联络妖族旧部,积累实力。只是他们此番受伤,实在太过严重,修养了数百年,也仅仅恢复了五成实力。因此仍然强自忍耐,并不出现,宛如在洪荒中消失了一般。
其他一些生性仁慈的大神通者,便都按捺不住,纷纷出世,护佑洪荒百族。
其中镇元子最是痛心。他曾答应盘古护佑洪荒,只是龙族也为盘古所化,因此攻占太阳星时,他便听之任之。如今龙族为恶,到处肆虐,洪荒受苦,百族蒙难,他心中焦躁,但也只能尽得一己之力,于洪荒百族,实在是杯水车薪。
这一日,他在一山谷之中,又收了一条恶龙,救了一谷之民。这些恶龙,他都放进地书之内,由玄敖调教。玄敖乃盘古主筋化生,连五方圣兽,也是其小弟,堪称万龙之主,在这些毫毛所化得龙族面前,有无穷威压,因此这些恶龙都也不敢反抗,在玄敖耳提面命之下,逐渐转了性子。
镇元子正要离去,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个童子,喊道:“道友,且等一等。”镇元子视之,乃道祖身边之金童是也。
镇元子不敢怠慢,回身道:“道友原来辛苦,可是道祖有要事相商?”
童子道:“正是!老爷有命,请道友上紫霄宫议事!”
镇元子问道:“道友可知是何要事?”
那童子道:“这个我也不知,只知老爷要我通知众仙上紫霄宫。此来还须通知其他道友,便先告辞了。”说罢,复自行去了。
道祖相请,岂敢不去。镇元子连忙收拾一番,穿过三十三天,上紫霄宫而来。
紫霄宫中,果然早有众仙已到,大都是二次听讲之仙,见镇元子来到,纷纷见礼。其中,有三清、女娲、伏羲,一脸悠然;有帝俊、东皇太一、常曦、羲和四神,脸色灰暗;有东王公、西王母二仙,隐有得色;就连十二祖巫,居然也全都到了,在那里左顾右盼,神不守舍,仿佛对这紫霄宫尚有余悸。其余还有冥河、雷泽等等。片刻之后,竟然连西方接引和准提,也由童子引领而来。
镇元子暗暗感叹:有了争斗,便有了是非,此时众仙各怀心思,就连这紫霄宫,也不复为以往清净修道之地了。
此时洪荒之中的势力,几乎全数到齐。如此阵仗,必有大事发生。镇元子环顾宫内,却独独没有看到烛龙,心里已经隐隐猜到了些什么。
该到之仙已齐,鸿钧道祖于高台之上,现出身来,依旧还是古朴自然,只是比之合道之前,更增神秘玄奥,连其面目,都有些难以看清了。
当下众仙皆起,朝道祖躬身,道:“老师圣寿!”
道祖示意众仙落座,方道:“量劫到来,洪荒受难,故此吾将尔等都唤来此处,也好做计较。”
语气转冷道:“此番大劫,虽是天数,也是尔等各怀心机,图谋私利!”
众仙都慌忙谢罪,道祖道:“东王公,西王母,吾令尔等掌理洪荒,统摄群仙。尔等却畏惧艰险,裹足不前,行事不当,只求一时之安,不思万年之计,无群仙之主的胆魄度量。此番大劫,尔等罪责不小,可知罪乎?”
道祖此语,却是正中他们的要害。若是行事之初,东王公与西王母即以雷霆手段,将妖巫二族,都纳入管辖之内,帝俊与东皇太一等再有大志,也无能为,洪荒异族,也得不到崛起的机会。
不过完全避过杀劫,也不可能,只不过又是另一番因果,将大劫推延而已。
二仙视帝俊与东皇太一为眼中钉、肉中刺,此番见他们狼狈,本来如饮甘泉琼浆,五脏六腑都舒畅无比,此时听得道祖责备,才猛醒过来,思及此番因果,吓得一身冷汗,慌忙跪倒,匍匐于地道:“弟子知罪。还望老师看在我等非是有心犯下大错,又数万年苦心孤诣,掌理群仙的份上,从轻发落。”
量劫大罪,他们也自知担待不起。
好在道祖也知此是天意,因道:“罢了,且退往一边。”
帝俊与东皇太一见东王公和西王母受了责备,暗暗解气,不料道祖又指着他们道:“帝俊,东皇太一,尔等为太阳星之主,却贪心不足,志大才疏。此番大劫,尔等罪责也是不小!”
帝俊与东皇太一也是冷汗频出,连忙跪下请罪。
道祖道:“罢了,天道无私,天道至公,也是龙族有此气运,合该洪荒为尊。”说罢,用手朝帝俊与东皇太一各一指,两道清气如同匹练,射入二人泥丸宫中,帝俊与东皇太一只觉得前所未有的舒爽,所受之伤,竟霍然而愈。
二人大喜,都朝道祖拜倒,道:“多谢老师慈悲!”
道祖又朝众仙言道:“如今龙族为祸洪荒,该到了收拾之时。尔等此番下界,必要平息事态。妖巫二族,为盘古所化,合该护佑洪荒,担当重责。”
说毕,道祖也不多言,复于高台之上隐没。他合道之后,一言一行,皆是天机,哪里会有多的言语?
殿内众仙,还没有回过神来,没想到道祖将他们辛苦召来,就为了说这几句话。只有妖族的帝俊和东皇太一、巫族的十二祖巫,心中暗暗高兴。
道祖最后一段话,虽然没有说明白,但是要众仙领导洪荒各族齐伐太阳星之意,已经甚为明朗。并且道祖为帝俊和东皇太一治伤,又说要妖巫二族担负重责,如此作为,其中之意,不言自明。
当下帝俊说道:“众位道友,异族以龙族为首,占据太阳星千年,却不修道德,为祸洪荒,气数已尽,失却天心。我等当共伐龙族,将其尽数剿灭,以还洪荒清净、万众安宁。不知众位道友意下如何?”
他这话大抵还好,“尽数剿灭”之语,却是不当,大约是烛龙欺骗于前,占其太阳宫于后,更驱其妻室,重伤于他,所以对龙族满怀恨意,才出此言。
镇元子心中叹息一声,暗道帝俊受此劫难之后,心境修为却是有所下降了。莫说龙族也是盘古所化之族,单说玄龙印中的玄敖乃是他的弟子,玄敖又跟龙族有莫大渊源,他也不允许此事发生,当即出言道:“不可。龙族也是盘古所化,洪荒一族。此次为恶,其罪大都在于烛龙领导不当,失了管束。只诛其首恶、略加惩戒即可,若灭尽其族,未免太过!”
镇元子德高望重,又占道理,此言既出,其余众仙,纷纷赞同。
帝俊虽然被当众反驳,有失脸面,但是镇元子乃是他的救命恩人,却是不好发作,也只好斟词酌句,说道:“镇元大仙之言有理,却是我唐突了。不过我等齐伐龙族,势在必行,乃是顺天之举,自有天数庇佑。”
此话与道祖所言相符,倒是不假,因此无人出言。
帝俊又道:“依贫道浅见,异族能攻下太阳星,便是趁我妖族不备,力量分散,以点破面,所以成功。因此,我等此番行事,不可分散力量,当结为一体,重拳出击,必定能旗开得胜,所当披靡。否则,恐被其逐个击破,反遭败绩。”
异族虽强,却只有烛龙一位先天神魔。烛龙再是厉害,也厉害不过殿内众仙合力。先前之所以异族称霸,只是因为洪荒各方势力,互相掣肘。紫府洲、巫族、血海、西方,都是事不关己,不想白白损耗实力。最直接的受害者妖族,势力又被打散,帝俊与东皇太一都受重伤,暂时无力与异族相斗。如今道祖现身,治好了帝俊与东皇太一之伤,妖族卷土重来,指日可待。
他此语切中道理,只是各方势力,各有私心,哪里那么容易放弃成见,结为一家?当即有巫族的帝江嚷道:“你妖族惧怕龙族,我巫族却是不怕。龙族在洪荒肆意妄为,我巫族已有数部被其骚扰。便是道祖不说,我等也正要举族前去,与龙族较量一番,看看究竟是他龙族真身神妙,还是我巫族**强横。至于你妖族,良莠不齐,不共也罢,免得拖了我们后腿。”
十二祖巫之中,帝江最富谋略,因此为祖巫之首。不过祖巫再有谋略,也不脱其直率的本性,从帝江所言,可见一斑。
他此番话语,丝毫没有给帝俊面子,帝俊心头暗怒,却是大局当前,不好发作。
又有东王公幸灾乐祸地说道:“巫族之强,我等素有耳闻,又都是精英,想必不弱于龙族。便是我紫府群仙,又何曾怕了龙族?以前只不过是龙族气运未衰,我等暂时隐忍,韬光养晦罢了。”
羲和娘娘怒道:“好一个韬光养晦!你受道祖重托,掌理群仙,管束洪荒,却落成如此局面,也好说韬光养晦?众仙皆可韬光养晦,尔等岂可韬光养晦?今有何面目见道祖,有何面目对洪荒众生?”
正是:
牙尖嘴利舌滔滔,
连嘲带讽语如刀。
王公便无亏心事,
也难张口比低高。
第三八章众仙奔歧路王母献计谋
羲和声色俱厉,数落得东王公一脸惭色,无言以对。旁边西王母与东王公乃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待与羲和争辩,东皇太一连忙打圆场道:“各位道友且息雷霆之怒,听贫道一言。道祖曾道:此乃洪荒大劫,我等都在劫中。度过此劫,方有望证得圣道,若是度不过,便成劫灰,无穷岁月修为,皆要毁于一旦。如今此劫形势,已是明了,我等齐伐龙族,将成必然。众位道友顺应天意,维护洪荒,也是积累功德。只是龙族麾下实力,也是非凡,若势单力孤,遭了劫数,悔之晚矣!因此,我等不若集于一处,一起行事,共度此劫,也好互相照应,减少损伤,岂不是美事?不知众位道友意下如何?”
他知道此时并不宜得罪东王公与西王母,因此都是以理服人。
他此言一出,众仙也都深以为然,点头称是,便是东王公与西王母,也说不出反对的言语。
猛然就在寂静之中,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冷笑数声,道:“既然合为一家,便须统一号令。敢问谁当为领袖?”此语异常刺耳,打破了殿中平静。众仙视之,出言者乃冥河老祖是也。
他冷眼旁观,众仙心理,都明白了七八分。他们勾心斗角,各有所图,却又要伪装成君子善人模样,颇令他有些不耐。冥河却是真小人,见不得这些虚伪,便一口喝破关键。
此言杀伤力甚强,弄得有心之人,都有些尴尬,居然一时无人答言。片刻之后,东皇太一见无人说话,不得已之下,开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