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术(端木)-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略有遗憾的洪离玉,又对苏林拱手道:“苏林,不知道方才你吟出的那一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可有上句?想来定是出自一首诗词。”
“有倒是有,却不合时宜。不说也罢!”
苏林笑了笑,他方才吟出这一句的时候,倒是没有考虑到这一句诗的原意了。说起这一句,其实原意并非苏林方才怀古伤今的情怀,反倒是蕴含在一个典故当中。
这个典故大体是说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挥起大笔,一首诗便一挥而就。正是这一首诗曰: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接到张英的信后,张英的家人和吴家人都各自让了三尺,形成了当地风俗的“六尺巷”,这可就是足以流芳千古的美德品质了。
这首打油诗虽然辞藻不见得华丽,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尤其是诗的后两句是张英为了向家人说明邻里人际关系远比死的砖瓦重要,宝贵的生命和时间远比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重要。秦始皇当日修筑万里长城何等意气奋发;如今又何去何从呢?你们修墙修得过长城吗,长城今天还在呢,但修墙的秦始皇又如何了呢?
同样的,想起这个典故,也引起了苏林自己的深思。处在这么一个儒道世界当中,思想是最高武器,自己要不断地攀登文位的高峰,修炼到思想的桎梏顶点。便要取舍和衡量,利用好自己的优势,用最快的速度修炼到大儒甚至是半圣。
这个世界隐藏了太多的秘密了,和地球相似却不想同,苏林现在还只不过是处在吴国的一个小县当中,要走出去,还有无比广阔的天地,任他施展。
“怎么了?苏林,即便是想不到上一句话,也不用如此神伤沉思吧?”洪离玉见苏林的目光当中,思想之光接连闪烁,似乎是在做出人生重要的抉择,心中也是一紧,有点替苏林担忧,赶紧出言宽慰他道。
苏文闻言,咧嘴笑了笑道:“无事。只是想到一些往事罢了,心中若有所思罢了。”
心中有一股气息酝酿着,苏林想要将那一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给补全成诗,用自己的语境和思想含义,赋予全新的内容和意义。
不过可惜的是,抄诗和写诗是孑然不同的。有了无字天书,苏林可以快速查找诗词,只要领悟到其中的思想,就足以落笔抄出,化作思想力量。但是,现在苏林要自己写诗,即便只是在张英的两句基础上添上两句,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替换成属于自己思想的原创诗句,这可比抄诗难千百倍。
最终,苏林酝酿了数遍,总觉得还差那么点意思,便只好继续压着这股写诗作词的**。
毕竟,现在已经快要午时了。收起半圣骸骨,苏林如同其他的案首童生们一样,原地盘膝而坐,按照大学士洪景章教授的方法,吐纳呼吸,洗涤思想,让智窍当中焕发思想圣光,用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文位凝云。
“思无邪!你们此刻必须要保证思想纯正,不要有邪念干扰,否则的话,必然会智海受损,圣力短缺,得不偿失。”
洪景章洪亮的声音叫道,再抬头看看时辰,烈日马上就要升到中心了。他略微有些不安地看向洪离玉那边,心中有些担忧地道:“离玉是妖族圣女,她既然以亚圣孟子之言开智,开辟智海之时,亚圣孟子必会显圣前来质问她的道心,也不知道……她是否真的能够过这一关!”
天空!
当一天当中正气最盛的时候,浩然阳光直照下来,整个万里长城仿佛开始吸收这浩大的日华,然后缓缓地再分解成为能被人族智窍所吸收的圣力。
“就在此刻!文位凝云,起!”
洪景章声如洪钟,大学士圣力从智窍当中狂涌而出,沟通天时,又激发范杞梁圣像,整座长城轰鸣一声,便陡然迸发出六十七朵硕大的文位凝云。比上次苏林见过圣庙内普通童生的文位凝云都打得多,同时,因为是直接面对真圣像索取文位凝云,所以过程简单得多,无需相隔万里,焚香祭典。
“来了……”
所有的案首童生都是一喜,就算是苏林和洪离玉也绝不例外,他们都在等着这一刻。文位凝云一朵朵地落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头顶上,然后便化作一道思想之光,激射进入智窍当中。
翻天覆地!
开天辟地!
还只是一片混沌的智窍,有了这一股先驱的思想之光,文位凝云,顿时开始焕发出生机来。智窍内的所有其他的思想,都团团将它围住,以它为主,不多的圣力疯狂的沸腾了起来,仿佛早就期待了这一刻的到来。
轰!
然后思想之光爆开,文位凝云开始结成边境,落地成海,在智窍内开辟了一片海域。海域有大有小,进士之言开智犹如泥洼,大学士之言方能似小潭,翰林之言便可如湖泊,大儒之言已经是大泽。而只有圣言开智,半圣言论,才能够在开辟智海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海的规模。
智海开辟,说起来复杂,但是只要没有意外,思想之间的碰撞和诞生,便是一瞬之间的事。
这些案首不是翰林之言开智,便是大儒之言,而且也能够保持思无邪,几乎瞬间就完成智海开辟,智窍当中不再混沌,呈现出一汪湖泊或者大泽,其中思想水滴涌动,圣力砖石却沉积入水,随时准备厚积薄发。
可是,就当这些已经开辟智海后,睁开眼睛来的案首们互相之间张望着的时候,却齐刷刷不由自主地死死盯住了洪离玉,有人甚至都尖叫道:“圣力凝云久而不入,这……这是圣言开智,圣人显像,需要亲自问道择心方可开辟智海啊!那……那洪离玉竟然是圣言开智……”
当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洪离玉吸引过去的时候,却有人也发现苏林头顶的文位凝云竟然也久而不入,立刻也惊讶地叫道:“你们快看,苏林也……文位久而不入,这……这也是圣言开智啊!圣人……圣人要显像啦!”
第四十四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以圣言开智,即便是半圣之言,开辟智海之时,思想之力便能牵动圣人,引来圣人的思想理念化作影像,莅临智窍,以圣人言论问道责心。
“果然,那洪离玉真的是以圣言开智的天才!”
望着洪离玉,双目烁烁的林万经,才刚验证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却又看到苏林的面前也是文位凝云久而不入,一副果然如此地惊叹道,“难怪!苏林能够在县试就写出鸣州之诗,不是圣言开智的天才是什么?”
“我们吴国这是有大兴之兆啊!一年的县试当中,竟然就出现了两名圣言开智的案首!”
“我竟然可以和圣言开智的天才同一届案首!幸甚至哉啊!”
“哈哈!昨日我可是向苏案首问了七个问题呢!回去可得好生炫耀一番,圣言开智的苏案首,说的话都是字字珠玑,无可辩驳的。”
……
其余的案首童生,一个个都面露羡慕和庆幸的脸色,也不敢上前大声说话,生怕影响到苏林和洪离玉开辟智海。
“看来的确如此,苏林和离玉一样,都是以圣言开智。不过,离玉可不是半圣的言论开智,而是亚圣孟子之言。远不是那苏林可比,不过苏林作为区区一个秀才之子,无名师教导,亦没有各种圣力丹药服用,竟然可以领悟圣人言论并且以此开智,不简单啊!太不简单了!”
对于苏林以圣言开智的猜测,洪景章之前还只是半信半疑,但是现在却是深信不疑了。而且,他人可能只知道圣言开智的罕见和难得,但是未必知道这是有多么地不容易。身为隐世的半圣世家洪家的子弟,洪景章却是深深地明白,即便是半圣世家拥有圣人的亲自教导和诸多利于智力的丹药,要想以圣言开智,同样是艰巨非常的。
“可恶,没想到,这苏林竟然真的是圣言开智。这下麻烦了,等他开辟智海后若真的得到了半圣的承认,那就相当于是那名半圣的弟子。甚至,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还能够请半圣出手一次……”
恐怕在场的人当中,就只有赵智一人因为苏林的圣言开智,而感到心焦了。他本来打算在关外试炼的时候,偷偷地出手对付苏林。可是现在,恐怕这已经不太实际了。
“不愧是景天兄之子,虎父无犬子。相信景天兄在天有灵,应该会欣慰了。可惜啊!”
苏远看着紧闭着双眼的苏林,就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苏景天一般,同样的朝气蓬勃,充满着无限的潜力。
众人都将目光放在了苏林和洪离玉的身上,心中的思想各异,不过苏林和洪离玉此时,却已经进入了一种懵懵懂懂地状态,如同宇宙初开,天地混沌一片,他们的思想意识,也遁入了智窍当中,于混沌处等待开天辟地地曙光。
“等待圣人驾临,此时此刻,我便要诉出我领悟的道,让亚圣孟子显像……”
早就知道会面对这个过程的洪离玉,一点也不慌不忙,在智窍混沌当中,屏住气息,诉求思想,字字铿锵道:“亚圣孟子在上,离玉以亚圣之言开智,今要开辟智海,循先圣之道,望亚圣显像考校,圣言择心问道!”
话音刚落,洪离玉的智窍当中,便陡然射入一缕圣光,仿佛从那遥远未知名的宇宙当中横穿而来,圣光缓缓凝聚成为一尊圣像,竟然真的是那亚圣孟子。
“然!”
圣言圣音,震撼人心的声音,甚至可以撼动天道,这便是亚圣孟子显像,缓缓凝视,端详着眼前的洪离玉,叹了口气道,“尔乃妖族圣女,为何要学我人族修思想之道?”
“亚圣孟子在上,离玉身为兔妖族圣女,肩负一族兴盛之希望。思想之道,乃天下大道,但凡生灵,有思想者必有智窍,皆可修思想大道。离玉虽为妖族,但自小诵读圣贤书,修思想之道,祈求亚圣替离玉开辟智海,收为弟子……”
在亚圣孟子面前,离玉所有的身份隐藏都没有了作用,圣人目光,一眼便能看透所有的掩饰。
“好一个但凡生灵,皆可修思想大道。妖族之于人族,修炼思想大道更加得天独厚,只不过妖族尝于妖灵之力,不屑思想之道。尔且言出,是以吾之何言论开智的?”
颌首点头,亚圣孟子的圣像光影,犹如黑暗当中的烈日,放出灼灼光芒,任何人在此光芒之下,都不敢心生邪念,问皆实言而答。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洪离玉松了一口气,便坦言道,“弟子修的乃是老师的‘取舍之道’。”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一句,乃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篇,讲述的正是取舍之道。洪离玉身为妖族圣女,从小聪慧,阅读无数圣贤典籍,最后却偏偏选中了这一句蕴含“取舍之道”的至理圣言开智。
“尔为妖族圣女,天赋妖灵之力,却又偏偏兼修我人族思想之道。此中亦有选择,汝又当如何取舍?”
亚圣孟子的眼中第一次现出动容的神情来,问道。
“取该取者,舍该舍者。”
洪离玉很坚定地回答道。
“然……吾千年之前亦曾收一徒为妖族圣女,想必与你关系匪浅。可惜其误入歧途,最后身陷囹圄。吾本不该再收妖族为徒,奈何天道之义,轮回之道,此乃大势之所趋。吾便助尔……开辟智海!”
似乎对于洪离玉的回答很满意,亚圣孟子大喝一声,整个人再次化作一道圣光,爆裂开来,将整个智窍混沌照耀得犹如百日。
然后,就见一直凝云而不入的文位倏地一下便射入了洪离玉的智窍当中。
轰隆隆!
犹如开天辟地一般,洪离玉的智窍开拓得非常之快,亚圣之力岂同凡响?
智海被开辟,思想之水潮涌而来,无数曾经被洪离玉读到的经义思想,如洪流一般涌了进来,她的智海扩展扩展再扩展……
最后,一望而无际,即便是半圣言论开智的天才,智海也不过是一汪浅海,可是洪离玉的智海,却浩荡宽广,只有她自己才能够勉强看到万顷外的一道混沌边际,这便是她偌大规模的智海,比起那些大儒开智的案首,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呼……”
终于开辟好了智海,看着浩荡的智海当中,沉入海底的一块块圣砖,洪离玉便庆幸此行没有白费,也没有辜负父王离洛的期望。如果有人此时能够看得到洪离玉的智海,肯定会惊讶地发现,她的智海当中,竟然有多达七块的圣砖,甚至比苏林都还多出三块来,这边是她多年在诗词思想之道上的积累,获得的万里长城承认奖励。
“成了!成了!快看,洪离玉通过了圣人问道了。真正以圣言开智的天才啊!我竟然可以旁观圣言开智天才开辟智海的过程!”
“足足一个时辰了!我等开辟智海,不过是一刻钟不到的光景。可是圣言开智天才,竟然需要耗费足足一个时辰啊!”
……
洪离玉刚睁开眼,恢复六识,便听到了一旁那些案首们的惊叹之言。不过,这不是她关心地重点,她的目光扫视,却是落在了旁边仍然闭目冥思的苏林身上。
“天呐!我以亚圣孟子之言开智,都已经责心问道开辟智海。为何苏林却还沉浸在智窍当中?莫非……莫非他开智的言论,比我……比我还高上一等不成?”
苏林是圣言开智,洪离玉早就料到了,不过却一直以为苏林充其量是半圣之言开智。可是现在,她以亚圣言论开智,都已然完成了开辟智海,苏林却依旧没有清醒过来,这就难免让洪离玉的心中充满着不敢去猜想的遐想了。
但是,周围的那些案首们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见一个时辰都过去了,苏林竟然还没有清醒过来,便一个个都露出了疑惑来。
“这苏公子怎么还没有醒?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吧?”
“我听说好像曾经有人以圣言开智,却偏偏因为在开辟智海的时候,无法通过圣人显像的责心问道,最后不要说成为圣人弟子了,甚至连智海都无法开辟。这苏林该不会是被圣人的道理难住了吧?”
“哎!他毕竟是秀才之子,学习的条件哪里有我们这些贵胄之后优越啊?可惜了他一个好苗子,如果是我们司徒家有这样的人才诞生,必定会倾尽全家族的财力物力去培养的……”
……
两个时辰过去了,可是苏林依旧一点动静都没有,愣愣地坐在原地保持着一尘不变地姿势,也难怪这些案首们要胡乱猜疑起来了。
“太好了!如果这苏林得不到圣人的承认,无法开辟智海的话。那我要对付他还不是易如反掌?哈哈!有文位凝云,还无法开辟智海,就算是以圣言开智,也没有一丁点的前途可言,我就不相信苏家还会全力保他?”赵智面露激动之色,智海当中的仇恨阴云越来越深,电闪雷鸣,似乎要马上爆发出来。
(ps:第一更!感谢书友总队长吾爱我爱的万币打赏!以及所有打赏本书的书友。月底会统一将打赏名单列在作品相关,是为本书的功名榜!让所有的书友看本书的时候,都能看到,感谢你们对本书的贡献。感谢每一位打赏、收藏、推荐票的书友!第二更在十二点左右!每天两更的时间大致就是这样,一更十点到十点半,二更十二点到十二点半左右!子贡都是晚上码字,这书写得很辛苦!希望大家见谅更新不多不快!每天只能两更!)
第四十五章不器之道
“不好!这苏林毕竟是积累不够,听闻其好像十五岁才开智,就算是再天才,恐怕也经不起圣人的责心问道吧?”
这个时候,大学士洪景章心中就略微担忧了起来,皱着眉头,他原先最担心的是离玉这个妖族圣女,毕竟人妖殊途,他也不敢肯定亚圣孟子圣像降临,是不是真的会承认离玉这个妖族弟子。
不过,现在离玉成功地经受住了亚圣孟子的考验,反而是苏林迟迟没有清醒过来。洪景章的爱才之心正在为苏林的命运而感到担心。
“景天兄之子,岂同凡响?苏林定然无事,一旦开辟智海,更有我苏家全力助他,他日便可一飞冲天,为了成就难以估量。”苏远的目光很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数年之后站在天仁大陆巅峰俯视大地的苏林。
众人的担忧之色,苏林此刻却并感受不到。他沉浸内心于智窍当中,混沌的智窍,空寂寂的,仿佛恒古以来都是如此。
“我是以孔子圣言开智的,按理来说,开辟智海的时候,会有圣人前来考校。难道真的会是孔圣显灵么?”
苏林不知道读过多少遍的《论语》,孔子圣人大名,不管是前世地球还是今生天仁大陆,都是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现如今,真的要以自己领悟的不器之道召出孔圣问道,苏林的内心说不紧张那都是假的。
不过相比起紧张来,苏林的内心反而更加地激动,毕竟能够有幸直面圣人孔子,恐怕整个天仁大陆也没有几人有此殊荣了。
沉着内心,放宽心态,苏林屏气凝神,以肺腑之音,诉不器之道,高声在智窍当中冲着混沌之域道:“学生苏林,恳请圣人孔子现身问道,助我开辟智海,收为弟子!”
轰!
苏林的话音刚落,整个智窍内的混沌之域猛然间洞开,一道道金光涌了进来,伴随着一阵阵难以言喻的天音袅袅,让人闻之向往,往之却甚远。
和亚圣孟子出场不同,圣人孔子竟然是万道金光凝聚法身圣像,初成之时威严万丈,犹如神祗一般,让人只敢心生敬意和畏惧,不敢有其他任何的念头。
可是,当苏林平复心情,再次朝着孔子圣像望去的时候,却不知道何时,孔圣已经如同一平凡的老叟般,平步青云,飘飘然地走到了他的面前。
“学生苏林,拜见圣人老师。”
反应过来的苏林,连忙作揖行礼,恭敬地道。
“尔非本世界中人,倒也无妨行此礼。”孔子乐呵呵的没有半点威严的样子,平易近人犹如邻家白叟,捏着胡须,轻声笑道。他这一句话举重若轻,却一言就道出了苏林的身世来历,直接点名了苏林乃是穿越而来,非天仁大陆世界中人。
“老师果然明察秋毫,只是学生也不知道为何会突然来到天仁大陆。别无他法,适者生存,只能够遵循天仁大陆的礼法规则,方能有一线生机。”
苏林苦笑了一声,如实说道。他并不意外孔子能够看穿自己的来历,如果连这点都看不透的话,恐怕孔子也担不得圣人之名了。
“既来之,则安之。尔既能以吾之言论开智,且言尔之所想之道。吾可助尔开辟智海,更进一步。”
孔子并没有深究下去,睿智地眉目之间,有着令人怎么也看不透地深邃。
苏林闻言,便知道这是孔子开始考校自己的道了,沉思片刻,便张口说道:“孔圣在上,学生苏林乃是以孔圣‘君子不器’之言开智。领悟的乃是‘不器之道’,学生不愿意成为他人手中的‘器’,便要成为执器之人,走出自己的道来。”
“不器!不器!当年吾与子贡同众弟子亦曾言过不器之道,惜以子贡之才,也未能领悟真谛。未曾想,尔一外来之人,竟然能知吾之真义,实属不易。尔且再言,何为‘器’?何为‘不器’?”
孔子微微眯起眼睛,透露出一丝慵懒的感觉来,但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一字一字地压在了苏林的心上,拷问着苏林到底什么是器,什么是不器?
“器者,物也,用耶!是故器者之途为用。不器非无所用,亦非多才多用,乃为执器者,不为人所用而用人用器者也……”
方说完这第一句,苏林的脑海中,便闪现出了前世今生的一幕幕场景来,从自己有记忆开始,孩童时期父母的关怀,开始幼稚园学习后的各种补习班和学习压力,不开心的童年,作业繁多的初中,以及青春懵懂却背负高考压力和一生希望的高中……
一幕幕过往的场景,如同昨日重现,苏林的心中一酸,胸中之道便一股子涌了出来,字字铿锵地道:“圣人老师在上,也知我来自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苏林自小似乎于襁褓之中,便已然被父母规划好了未来之道路。于懵懂之中,便无从选择自己的未来。
为了一个家人期望的目标,为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所谓的人才,也就是‘器’。苏林同无数人一般,走在同样的道路上。甚至连天仁大陆的儒生都不如,儒生开智之时,尚且可以选择自己未来的志向,知道以最符合自己共鸣的言论开智,可是我呢?”
苏林越说越激动,之前想不通的抑郁和志向,如今全部都吐露了出来,“走在他人既定好的目标道路上的人是可悲的,有未来比没有未来更加的糟糕。因为我感受不到快乐,失去了生命中追求的意义。即便真的获得了他人期望达到的目标,我也是不快乐的,这并不是我人生的真谛。所以,我不愿意再当别人的“器”去完成别人的理想,我要遵循自己的意愿和目标,走自己的道。君子不器,而要成为执器的人,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不被任何人左右和控制我的思想。这……便是我的不器之道!”
“然也!”
听完苏林的不器之道,孔子便没有再说其他的言语了,他背过身去,一步步缓缓地走进那智窍的混沌之域当中,苏林反应过来,想要追上他,却越追越远,这智窍当中的空间是虚无空间,没有实体,越追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