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武侠时代(寒羽)-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伙都是一怔,阿盖郡主却率先点头,一拍手道:“不错,这西北之地,地广人稀,咱们只有七八人,随便找一处荒山,尽可躲得一时,河南王手上并无能谋善断之人,定然料想不到。”

齐御风见阿盖指挥若定,果断坚毅,心中不禁感佩。众人当即收拢了几匹马匹,径直向北而行,行出五六十里,天色渐黑,众人才寻了一处山谷打尖休息。

齐御风出来本来带得粮食,干粮酒肉,一应俱全,便分给众人吃喝。

众人休整之后,齐御风看着面前几人,坦然问道:“在下先行袒明,我并非武当派门下,不过却也与明教、武当大有渊源。阿盖郡主,你既然身为元朝帝皇之后,怎么却辅助我们汉人?”

阿盖本来坐在火堆边,若有所思,听到这话,妙目睁开,轻笑道:“汝阳王家中有一女子,天下闻名,料齐少侠也定然知晓。”

齐御风听曹三多讲解了天下大事,此时也不是两眼一抹黑,便点了点头道:“不错,那是明教教主张无忌的妻子,名唤赵敏。”

阿盖点了点头,看着远方,淡淡道:“出嫁从夫,既然她做的,怎么我就做不到?”

齐御风一时语塞,他看着眼前女子,妩媚俏丽,国色天香,却又不失英姿飒爽,一时皱皱眉头,又道:“可是他嫁得乃是天下反元的大头领,段公虽死于奸人谗言,可是他似乎却并非抗元之士。”

阿盖径自从怀中掏出铁焰令,侧首问道:“如果他不反元,这枚铁焰令,又是从那里来的?”

齐御风听到这话,不禁吃了一惊,不由得破口道:“难道,段公也是明教中人?”

一边段思邪插话道:“齐兄弟所料不错,实不相瞒。我主公的师傅,乃是明教五散人之一。道号龙阳子。”

“龙阳子?”齐御风嘀咕了一声,在脑海中将明教五散人的名字捋了一遍。“没听说过啊……”

“呵呵,龙阳子道长字启敬,俗家的名字,却叫做冷谦。”

“啊……是他。”齐御风知道这位冷谦,绰号“冷面先生”,又叫“冷面怪”,乃是五散人之中武功最强的一个,他生平不声不响,不喜多言。但做事深思熟虑,井井有条,张无忌对他也是极为倚重。

“这么说,你们是早谋划着起义了?”齐御风继续问道。

“不错,如今天下大乱,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段家存亡事小,而志不可缺。明玉珍仁心义质,宏图雅节。他雄踞四川,减赋礼贤,文教彬郁,我主甚为折服。本来我主准备与之里应外合。将西南之地尽复中土,但他部将万胜……唉,若非此子。吾等大事早成矣。”段思邪叹息一声,一拍大腿。

“万胜又是怎么回事?”齐御风对明玉珍这人。也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据说他宽厚仁义。对明教忠贞不二,于是把姓都改成“明”字,至于他的部将,那就一个不知了。

“万胜此子,进袭云南之际,不顾信约,烧杀抢掠,无所不作,对我云南百姓,动辄割耳、断指、抽筋、剥皮,宫阉,不过岁余,所占之处,尽成赤地,我主也是无奈大理兵丁稀少,才与梁王联手,将他驱逐了出去。”段思邪说道此时,咬牙切齿,不住扼腕叹息。

“那万胜是被他人收买,故意挑拨大夏与大理的关系,明玉珍恐怕也不知此事……可是若非如此,我便与诸位视若仇寇,也见不着段郎了。”阿盖喟叹一声,缓缓说道。

齐御风怔了一怔,缓缓说道:“这么说,段公也有意起兵,只是不料出了变故,才与梁王假意携手,娶了郡主殿下,其后更借助了梁王的兵马,想要取而代之?”

“不错。”段思邪点点头道。

“可是如此一来,不知公主为何只助夫君,不助父亲?”齐御风看见这几人坦然的坐在一起,丝毫没有隔阂,不禁越看越觉得惊奇,他目光炯炯,瞪视着阿盖,心中满是不信。

阿盖叹息一声,指着前方黄土中一处尸骸,说道:“我虽是蒙人,但如此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如此恣意凌辱屠杀,遍地尸骨,大元朝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齐御风听到这话,暗中点了点头,却依然道:“可是段公已死,你本贵为金枝玉叶,生于帝王之家……”

未及他话说万,阿盖轻轻一摆手,指着那躺在火堆旁睡下的孩童和少女道:“这是段郎的一双儿女,蔷奴和段宝。”

齐御风这一下不由得惊奇,心说你年纪顶多不过比我大上三四岁,这孩子都这么大了?

阿盖见他眼睛瞪得溜圆,知道他心中所想,不由得嫣然一笑,解释道:“这是段郎正妻高夫人所生,你且看来……”

齐御风心道:”原来这一对还是老夫少妻,人家原有妻子的,这段倒是没在话剧里面看到过……”

只见她打开一个包裹,抓住一块布,抖落开来,齐御风定睛一看,却见那布却是一面旗子,上面绣制着四个大字:“誓报父仇。”

那四位护卫见到这面旗子,登时喘息不定,热血如沸,目中充满了血红之意。

阿盖看着齐御风,目光澄澈,坚定的说道:“我临行时,高夫人派人对我说‘这二子父仇未复,夫君壮志未酬,我孤守大理,不能出兵,只盼你将二子养成,借兵复仇,汝亦提兵来会,此旗为符,慎莫我违。’你说我该辜负她的信任吗?”

她转述高夫人之言,字字铿锵,神态激昂,齐御风看她神色,不似作伪,虽不明白这女人之间的誓言,但此情此景,却不由得他不信。

当即他挺身而起,拱手赔礼道:“御风孟浪,不该疑心郡主,只不过你们出去借兵,怎么却先去西方?”

阿盖缓缓收了旗子,戚然摇了摇头,叹息道:“大理国小兵弱。哪有强援相助?我听段郎说过,段家在昆仑山深处。有一暗脉,乃是当年宣宗的弟子之后。便欲相投,以求庇护。谁知道千辛万苦走到半路,就听说那一脉早已流散得干干净净,昔日华厦庄院烧成了一片白地……”

齐御风寻思,这宣宗便是一灯大师,所谓的暗脉便是崖山群雄的后裔之一,朱武连环庄的朱长岭和武烈了,这两人丧心病狂,人格尽丧。此时早已一死一伤,便是寻了也无大用。

当即他也不说破,又问道:“那眼下欲往何处?”

“江南宜兴。”一边段思邪抢先一步,瓮声瓮气的代为回答道,却不肯透露具体谁家。

齐御风听到这话,不禁一笑:“可是欲寻襄阳死战的陆冠英大侠的后人,归云庄陆家?”

段思邪等人本来视归云庄的存在为绝大秘密,就连阿盖等人都是等段功死后,才从高夫人口中得知。此时见齐御风随口说出,不禁又惊又喜道:“你也识得崖山后裔?”

齐御风哈哈一笑,点了点头道:“如此等明日同行便是,诸位安歇。我来守夜。”

当即众人一路劳顿,都纷纷就地歇息,齐御风远远站在谷口。以为守御,阿盖躺在地上。远远看见齐御风的身姿,不禁心驰摇曳。又想起三年前那一幕一幕:

她被蒙古人称为“押不芦花”,意即能够起死回生的美丽仙草,他有着窈窕的身段,灵活的眼睛,甜美的歌喉,有研习汉文,能写诗作词,被称为蒙古人中的第一美女。

昔年远赴大都朝拜之时,她不知迷倒了多少王侯公卿,羡煞了多少蒙古王孙公子,有多少人向她父王提亲,甚至被元帝亲口封为了公主。

可是那些王侯子弟,却一个个失去了蒙古人的血性,养尊处优,日久玩生,没有一丝骠悍雄健的男子汉气魄,她却一个也不喜欢。

那一晚梁王府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吃不尽的山珍海味流水般地递了进来。

她听说父亲宴饮抗击明玉珍的大英雄段功,便怀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躲在屏风后面偷看。

她看到他了,他并不象她想像的那样长得粗豪雄壮,而是颇为清秀。他看来很高,但有些瘦,可瘦得有精神,那一双眼睛总带着一种善意的微笑,可偶一抬头,偶一回顾,又放出一种凌励的光,似乎能穿透人的灵魂,一直看到你的内心深处;他显得有些疲惫,有些寂寞,但总掩不住那种勃勃英气。

她平常总见父王是那样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但今天,她觉得父亲与他坐在一起,就显得俗气,父王那靠权力扶植的威势总抵不了他那与生俱来的威势。她觉得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情人,丈夫。

她知道自己已是深深地爱上了段功,她激动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即使是看一看他,哪怕是很远,只要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她就能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有一种莫名的快慰,高兴几天几夜。

这些,做父亲的梁王自然都看在眼里。那天,梁王有意和她把话题扯到终身大事上,于是她告诉父亲,她爱上了段功,希望父亲能够同意。

梁王对她说道:“段功是一个已有妻室的人。段功前几天来向我请假,他在大理的妻子高氏看到段功大半年没有回家,思夫情切,托人带来了一封家信,催他回去。”

他静静地听父亲把话讲完,却以很平静的语气对父亲说道:“现在的男人不都是三妻四妾吗?段功在大理有一个妻子,在昆明再有一个妻子,这并不碍事呀!”

父亲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终于答应了她,就这样,她与他举案齐眉,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

然而,这一切美好都被梁王的昏庸化为乌有。

她看着眼前残存的火苗,殷红一片,便似乎看到了她离开云南的那一刻:平章府被杀得尸山血海,四处起火,昔日的乐园被烧成了一片灰烬,火势越来越猛,无人扑街,眼看整个王宫也要化为灰烬了……

当时她就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段郎完了,自己的未来,也完了。

元朝的江山,也完全走到了末路。

而这一切,也必须有人付出代价!

自己能依仗的,便是寻找到一方义军领袖,告诉他,那个惊世骇俗的秘密。

第九章小憩相偎卸玄裳

次日天明,众人休整过后,再次踏上路途,但见那四位护卫虽然尘灰满面,但得齐御风这般高手强援,心中欢喜,英锐之气,兀自虎虎有威。

众人行到傍晚,才来到一处临着黄河的小市镇,这市镇半面临山,一面迎水,远远望去虽然人数不多,但乡民们挑担的挑担,提篮的提篮,却也显得生气勃勃。

几人在远处山上观察了一阵,阿盖思忖片刻,便道:“这里虽无官兵把守,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劳烦齐少侠前去买些面粉,油脂,我们乔装打扮一番,再露面出去。”

段思邪也道:“不错,河南王的手下,有不少人也识得咱们面目,如果撞上了,恐怕诸多不便,麻烦兄弟进去打探一番,看看这镇子上,有没有什么可疑人物。”

齐御风此时已经知道,这施宗、施秀,杨渊海都是当世了不得的人物,在天下间赫赫有名,即使各路义军、或者元朝大都那边,也是认得出,叫得响的。

但段思邪身为四大护卫的老大,武功虽然超出他们一截,但向来不多出头露面,名声反倒不如其他三人那般响亮。

他点点头领命而去,径直在下得山去,去市集上转了一圈,只见那市镇也不甚大,但南来北往,做生意的小商贩可当真不少,想是如今战乱四起,好容易有一处无衙门管理之处,便蜂拥而集。

他游游逛逛,从东到西,也没看得到什么可疑人物。随手在杂货铺买了些面粉,一盅油膏。又在隔壁铺面上吃了几个烧饼、油条,便走到码头。对着一个老汉问道:“老伯,我欲投江南,不知咱们这里何时有船?”

那老汉狐疑的看他半天,见他风尘仆仆,背着一个包裹,,虽然是汉人打扮,头发却有些古怪,当即大声叫嚷道:“那里有船?有甚么船?船不是都被大老爷们征去打仗了么?”

齐御风心道。若非此季节冰雪消融,流凌化水,河水寒冷刺骨,漫滩决堤,漫无边际,这黄河中游上一游,也无不可,但是现在带着女人孩子,却可没那么容易了。

那老人看他神森黯然。似乎是一副神不守舍,失魂落魄的样子,突而心中不忍,便低声含混道:“你再过三五天看看吧。”说罢转过头去。自顾织网,也不理他。

齐御风得了讯息,当即拜谢。沿路而返,一路之上小心提防。却但见身边之人一个个愁苦羸弱,衣衫褴褛。都是普通小镇的人物打扮,几乎没有一个壮健剽悍之士,不由得心中一安。

当即他心中一定,又逛了几圈,识明路径,回转了出来,看看身后,也没什么人跟着。

回到山上,一群人凑了上来,齐御风交出面粉、油脂递给阿盖,阿盖接过盖盅,闻了一闻,略微皱眉,随即笑道:“是壁虱脂麻,味道好恶,你们须得忍上一忍。”

杨渊海也闻了一闻,登时觉得一股子难闻之气上冲,登时大皱眉头道:“如此气恶不堪,涂抹在脸上,如此岂不露馅了?”

段思邪却笑道:“西北贫苦人家,就连这种油烧菜,也大抵不可得,主母若是觉得不堪用,我这倒还有些油脂。”

说罢他从怀中一掏,却是拿出了一堆方便面的调料包,递了过去。

齐御风不禁一乐,心说这段思邪人品不错,给他几包方便面,居然还剩下了六七包调料。

当即阿盖用水将面粉化开,参以油膏、黄泥,平平抹匀,如同摊饼一般,只是那面饼极薄极细,竟然几乎透若有光。

她教几人洗了把脸,将面粉涂在几人脸上,一边蔷奴看见,登时满脸欢容,如春花之初绽,连声叫道:“我来,我来。”

说罢她捋捋袖子,将面饼摊在段思邪面孔之上,用芊指不断在他脸上捏出鼻子嘴巴,眼角各处细节。

不一会儿,齐御风便惊讶的发现,段思邪这等身材魁伟的汉子,居然在她巧手装扮之下,似乎身形都仿佛消瘦了那么一些,变得形貌平常,身上没有丝毫特异之处。

接着蔷奴又将阿盖妆成了一个年尽花甲的婆婆模样,让她微微弓腰,其余三名汉子,也是人人变妆,脸型变得几乎认不住原来形状,齐御风见她居然有这般手段,不由得惊叹莫名。

接着她又拿着一大块油腻腻的面泥,笑吟吟向齐御风走来,齐御风急忙道:“我这就不必了吧?”

蔷奴皱眉道:“不成,纳哈出见过你的相貌,万一他追过来呢?”

齐御风见她兴高采烈的施展一技之长,当即也不忍拂了她的意思,便也任由她细腻的小手在脸上画来画去,这边涂抹一下,那边黏上一点,只觉得面上颇有些痒痒。

他抬眼望去,却见蔷奴眼波流转,看向自己的眼神之中,似笑非笑,眉梢眼角,皆是春意,不禁心中一动,这小妞好像也就比我小一两岁?莫非她看上我了?

随即想到家中曲非烟依旧为了他刻苦读书,天天向上,不禁心中一凛,当即又闭上了双眼。

当即众人变化完毕,各人的年纪,容貌全都大异,齐御风打扮的便如同一个二十多岁的病夫一般,众人将兵刃使麻布包裹,缓缓下山。

他睁大了眼睛,看着周围几人皮光肉滑,段蔷奴更是只用了面粉装扮,将自己打扮雪白粉嫩,俏美可喜,虽然容颜大改,却丝毫不见修饰,不由得惊讶万端。

阿盖看他模样,不由得叹息道:“若非蔷儿平日喜好易容之术,我等又岂能如此轻易的逃出昆明。”

经过这一昼夜的相处,蔷奴对齐御风陌生之意已去,当即胸脯一挺。眼波流转,美滋滋的转头看着他。等他来赞,可是过了半天。却见他只是看看施宗,再看看施秀,左看右看,如同乡巴佬进城一般,丝毫没有夸赞之词,不由得淡淡的自我吹嘘道:“这有甚么难的,如果改装易容成他人模样,须得用浆糊、棕胶、墨水等物,一时还难以办到。不过这般只是遮住了本来面貌,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齐御风听到这话,不由得一举大拇指道:“浑然一体,毫无破绽,当真高明!”

段蔷奴听到这话,不由得笑容满面,粉颊晕红,却是七分娇羞,三分喜悦。一颗心砰砰乱跳,欢悦无比。

一行人来到镇上,寻到这镇中唯一的客栈,却见这市镇虽小。客栈却是气派,占了街上好大一片地盘,门前一杆大旗。写着“和泽客栈”四个大字。

齐御风看见那客栈三进三出,足有十几间上房。五六十间厢房,不由得犹疑道:“这镇子也不甚大。怎么却有这么大一间客栈?”

抬眼一望,却见一名中年男子,年纪约莫三十多岁,一身衣衫穿的油渍麻花,但长得却颇为俊朗,上前施礼道:“几位可是要住店?”

段思邪尽管也心下存疑,但时日疲惫,当即点了点头,那中年男子笑道:“几位可是来的巧了,再过三四天,就是河东边来船的日子,小人这客栈人满为患,分外拥挤,便是连歇脚都难,但没船的日子,却是清静的很。”

段思邪瓮声瓮气的说道:“咱们正好也要过河。”

那中年男子温和一笑,看几人风尘仆仆,一边引着客人来到后房,一边随口叹气道:“不错,过河好,过河好,平话里面宗爷爷天天喊着过河,但朝廷不明,奸臣当道,空有此志,鞑子肆虐至今,唉……”

几人见这店主居然肆无忌惮谈论朝政,也不接话,当即低调行事,择了几间挨着的厢房,四个护卫两人一间,拱卫着主母与段家儿女,而齐御风却单独一间,一旦有事,便能相互呼应。

众人卧榻安置完毕,又叫来酒菜,众人聚在大屋之中,痛快的吃了一顿,这一顿喝酒吃肉,几人这些时日所受的苦累登时尽显了出来,当即残酒未凉,施宗施秀神情松懈,便躺在椅子上睡了过去。

杨渊海和段思邪对视一眼,不敢再饮,当即吃饱之后,便回到房中,凝神吐纳,渐渐的逼出酒气,灵台中一片空明,更无杂念。

齐御风无事,便回到房中,打开窗子,却见窗子之外,正对着黄河,那河道甚险,高低曲折,河水轰轰隆隆而下,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他正要凝思练功,将今天这一路之上,与段思邪交流的段家剑法温习一遍,可是刚想到了第四招“天马腾空”,却听的“当当当”有人敲门道:“齐御风,陪我去镇上,逛一逛啊。”

齐御风听的那声音乃是段蔷奴的声音,不觉一怔,心说怎么这么快,就跟过来了。

他早见段蔷奴媚眼如丝,对他神致缠绵,但思念曲非烟在家所受奥数、物理、化学之苦,却怎么可能负她?

当即他推门而出,小声道:“现下城中状况不知如何,还是改日再去吧?”

段蔷奴听他如此说,低头十分难过的说道:“弟弟想吃苹果,他都好几个月没吃上水果了。”

齐御风听到这话,心中一软,便抓过长剑,绑缚在身上,道:“好吧,那么我们快去快回,可别惹上什么麻烦。”

段蔷奴当即如小雀子般一跃,亲亲热热的抓过他的胳膊,一双眸子充满了欢喜,齐御风看她天真烂漫,娇俏可爱,也不忍拒绝,两人缓缓而行。

走到院中,却见除了其余伙计之外,柜台上立着一男一女,正打着算盘算账,那男人长相颇为温和俊秀,正是先前引路的老板,而女子文秀清雅,灿若玫瑰,看上去只约莫有二十四五岁年纪,两人虽然衣衫并不如何华美,但这般品貌,当真是一对绝配。

齐御风正在怔怔出神之际,那男子抬眼看来,微微一笑:“出门去?”

齐御风点了点头,那女子听到声响,也抬起头来。微笑对两人示意。

齐御风终究年轻面嫩,这般被段蔷奴缠在身边。被人看见登时脸色发烧,好像做贼了一般。匆匆忙忙支吾了一声,奔出了院外。

段蔷奴微微一笑,径自跟着他出门。

两人来到门外,手指一碰,齐御风陡然躲开,却不料段蔷奴反手拉过他的手道:“那边有卖蜂蜜的?你带我去寻一寻,还有针啊,线啊,都得买上一些。”

齐御风奇怪道:“你不是要买水果么?”

段蔷奴脸色绯红道:“傻蛋。你衣衫破了,不得缝上一缝啊?”

“那蜂蜜有什么用?”

“易容啊,我们要在这里住上好几日哩,你当这面泥能用到明天吗?如果不买蜂蜜,那就只好用面粉做浆糊了,不过浆糊黏黏哒哒的,粘在脸上可不好受。”

齐御风听她说的理直气壮,不由得无可奈何,当即跟着她从东市走到西市。买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玩意儿,她口袋中也无一丝银两也无,当即又是齐御风付账,两人捧着一堆东西。回转客栈。

因为阿盖此时昏昏沉沉,已然睡下,两人便来到齐御风房中。段蔷奴将一件一件玩意儿展开,两只眼睛弯成月牙儿。兴致勃勃的玩耍,一边摇头晃脑。嘴里还哼着云南小调。

齐御风默然不语,只想等她整理够了,回转到自己的房中。

段蔷奴见齐御风一言不发,不由得若有所思,收了笑容,她将那一堆东西包起来,开始装腔作势,在房间里缓缓来回踱步,故意将地面踩得嘎吱嘎吱直响。

“你这袍子破了,我给你补补吧?”她突然语气中透着亲切,抬头对齐御风说道,好像是求着齐御风补袍子一般。

“不,不用了吧……”齐御风见她如此主动,不由得期期艾艾,寻找借口。

“要得,要得,这小镇上也没什么卖衣裳布匹的地方,否则我扯几尺布,给你做一件新的,可惜等卖货的船来了,咱么却又要走了。”段蔷奴伸出手来,就要扒齐御风的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