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阴仙(田立)-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近三年的时间之中,五大势力,四路大王,一直都没有再发生过较为巨大的摩擦。
朝廷无力收复诸侯国,以及东七州,而其他几大势力,也彻底地偃旗息鼓,没有再蚕食朝廷的地盘,以及向前推进,而是沉寂了下来,安安稳稳的搞发展,稳定自己的内部。
在东七州,陆辰和孙子昭,已经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把整个东七州治理得犹如铁板一块,非常的稳固,老百姓安居乐业,对于孙子昭的仁政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蓟州博阳省,蓟州是东七州第一大周,位置处在从西边进入东七州的入口上,博阳省就在蓟州中央,陆辰和孙子昭,已经把行政搬到了这里。
孙子昭最早以前,是在渔阳办理事情的,不过因为渔阳太过靠近海边,风景虽然优美,但是地理位置太过偏僻,不怎么适合用来做行政中心,后来,在陆辰的建议之下,搬到了清河城。
后来陆辰主张扩充版图,实力向周边推进,顺利地拿下整个东七州,之后,陆辰再次建议,把行政中心改到了博阳省,便是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陆辰、孙子昭,以及手底下的核心大将,重要人员,基本上都在这里,算是聚齐了。
博阳省之所以成为陆辰的首选,原因很简单,博阳省两江汇聚,有一条隐藏得很深的龙脉,一般人可能看不到,但是陆辰通过人数,却可以看到。
如果把行政中心搬到这里,便是可以得到龙脉的庇佑,恩荫子嗣后代,保固百年江山,千秋大业,全系于此,非常重要。所以说,陆辰的建议,孙子昭无论如何也要采纳。
经过这几年发展,的确,东七州发展非常的平稳,非常的富裕,再加上陆辰以及自己手底下的能人,当然,是指那些具有独到经验,以及看法的人,可以帮助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百姓生活水平的能人,而不是只知道打打杀杀的修炼者,这是两码事。
另外,之所以选择博阳省城作为行政中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博阳省城池坚固,那种程度,就连陆辰都没有想到,雷光跑都无法击穿,简直是骇人听闻。
博阳省城小是小了点,大概只有大周京城的一半,可能一半都还不到,但是它却无比的坚固,成为了一个特色。
第三百二十五章称帝
但凡外人一提起博阳省城,首先想到的不是因为它多么繁荣,以及有什么历史文化之类的。
博阳省城的出名,完全就是因为它太过坚固,城墙真的很硬,那种程度,差不多抵得上整块的青铜了,意思就是博阳省城的城墙,就是一块完整的青铜,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而究其原因,乃是在大周王朝之前,东七州是另外的一个小国家,当时并没有怎么发展,经济较为落后,和中原九州虽然相望,但是并不互通。后来大汉王朝朝东边扩张,企图一统东七州,却被当时的东七州国主,下令修建了博阳省城,用坚固的城墙来抵御外敌入侵。
这种技术,不知道是如何施展的,反正是用石灰、糯米,以及一种石头粉末混合在一起,揉捏脚板之外,用来填堵城池砖墙的缝隙,久而久之,干了以后就坚固无比,刀枪看卷刃了,也休想伤它分毫,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陈麒麟的雷光跑,都无法轰开它的原因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陈麒麟听说这个事情,还是暴跳如雷,说什么也不相信,认为有人欺骗他,低估他那雷光跑的威力。但是等他亲自过来一看,亲眼目睹之后,这才不得不相信了。
陈麒麟到了最后,是真正的服气了,目瞪口呆,完全的认输了,让陆辰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陆辰的理解之中,陈麒麟绝对是一个不肯轻易认输的人,他的脾气非常古怪和倔強。
在以往的时候,陈麒麟哪怕已经明白自己是错的,但也不会轻易的承认,这才是陈麒麟。
这只老狐狸这一次这么快就认栽了,陆辰觉得不可置信,而后一打听,在知道陈麒麟是跑下去蜷缩起来,闭门搞研究去了,就是要研究出能够破坏像博阳省城,这种坚固城墙的克星。
对此,陆辰和孙子昭都是哑然失笑,不久之前还觉得不敢相信,现在确实相信了。
夜晚时分,陆辰和孙子昭站在城墙之上,二人共同向前方眺望,只见夜空明朗,风儿习习。
“辰弟,你看,远方的景色多么美好,山河如此辽阔,我们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在上面自由的漫步,真正做一回主人。”孙子昭以一种近乎是调侃的语气说道。
陆辰闻言,心神一震,他已经听出了孙子昭话里的意思。这几年时间,他们没有再做任何掠夺相关的事情,版图没有再推荐,孙子昭现在这么一说,摆明了是重启战火。
“汉王,你是不是觉得寂寞了?”陆辰没有回头,依旧是望着远方,和孙子昭并排站在一起。
“哈哈哈哈。。。。。。知我者,辰弟也,为兄心中不管想的什么,或者用不用明里暗里的表现出来,辰弟都能够知道,你实在是我心中的知己。”孙子昭笑着说道,望了一眼陆辰。
“汉王,你真的考虑好了吗?如果一旦进入中九州,或者是齐国,就等于是天下苍生,都再次陷入战火之中,当然,不流血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到时候我们就会竖立许多的敌人,而你,也要登上真正的九五之尊宝座了,你有心理准备吗?”陆辰认真的问道,神情郑重。
陆辰简简单单的一番话,却是包含了无数真理,以及事实,无论是谁,只要战火一开启,那么僵没有人能够逃脱得了战火的洗礼,不流血不成江山,江山就是流血堆积起来的,这是真理,也是千古不变的定理,古往今来,就没有白白到手的江山,几乎都是流了血之后,由鲜血堆积而来的,陆辰的这一番话,更侧重的就是简述其中利害关系,但是说来的话,孙子昭也懂。孙子昭何许人也,饱读诗书,通古今历史,天文地理,都了解一些,怎会不知道这个?
“当然,辰弟所说的一切,我都明白的。”孙子昭说了一句,语气之中,有几分叹息之意。
孙子昭是一个善良的人,正因为他善良,所以才有些急切的想要拯救天下苍生,摆脱大周王朝的奴役统治。大周王朝失德,失民心,凡人者一聊天,提起官就是无官不贪。
各种各样的暴行,议罪银就是其中之一,拼了命的从各个方面压榨老百姓,喝老百姓的血。
所以孙子昭,是站在一个善良的人的角度,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启战争,解救天下苍生,以及所有的黎民百姓。反正这血是早晚都要流的,不如就流在这一代人身上,这是孙子昭的想法。
陆辰点了点头,他明白孙子昭的意思,说道:“汉王的心思,我都明白,反正堆积江山需要鲜血,也需要有人流血,那干脆就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使命。”
陆辰这一番话,说的颇为悲壮,反正都要流血,不如就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豪言壮语。
“好,汉王,我们的机会来了,臣近些时日夜观天象,皇气东移,这是大周王朝再度衰弱的征兆,我觉得您已经具备称帝的条件,身居龙脉之上,皇气东移,也是我们这个方向,那么机会就来了,请汉王登基吧。”陆辰在旁边说道。
陆辰这番话一说出来,孙子昭立马就愣住了,说道:“辰弟,这不是开玩笑的吧,你的意思,是要我现在称帝?立国号吗?”孙子昭非常愕然,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当初孙子昭是准备称帝立国号的,却遭到陆辰的坚决反对,当时孙子昭为此还闷闷不乐了一阵子,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练,这才稍微好了一些,本来这个伤口几乎就要愈合了,但是现在时隔几年之后,陆辰却主动提了出来,要求孙子昭称帝,并且竖立国号。
陆辰点了点头,深深呼吸一口气,说道:“汉王,臣知道你是因为几年之前想要称帝,被臣阻拦了的事情,此事臣知道汉王一直挂在心中,好不容易才将它忘记,现在我却重提此事,改变了立场,让你觉得一时间难以接受。当时是因为时候不到,条件尚未成熟,但是现如今不同,我们已经具备了条件,可以称帝了,而且在称帝之后,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能够使得大周王朝的瓦解加快速度,这个到时候由臣来负责包办,汉王只管放心就好了。”
孙子昭点了点头,陆辰这样一说,他就觉得无比的放心,仿佛任何人说的话,在他心中都没有陆辰所说的那么靠谱。因为陆辰所说的话,基本上说一句就是一句,说到就能做到。
当初陆辰阻止孙子昭称帝,闹得二人有些不愉快,小小的芥蒂,但是之后孙子昭转念一想,觉得陆辰这样做是对的,如果称帝不及时,条件不成熟,很可能把他们这尚未成熟的基业断送掉,毕竟眼下的天下,看似平稳,实则是颇为混乱,混乱就隐藏在平稳的背后,没有谁能够掌握,也没有谁能够单独去应付天下的混乱,天下就是一盘大旗,和整个天下作对,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孙子昭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不会责怪陆辰以前阻止他称帝的事情。
孙子昭点了点头,微微一笑,对陆辰说道:“好,辰弟,既然有你的支持,那么我立刻就派人择良辰吉日,在博阳称帝,选立国号,真正的登基为帝。”
称帝,立国号,说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是其意义之大,简直不可称量,无法细说。
称帝自然就是要当皇帝了,而立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名字,意义之隆重,举国都要欢庆。
在平常时候,只要一提及这两个词语,只怕立刻就要招来杀身之祸,九族连坐,因为那是谋反,毕竟大周朝廷还在。比如齐国和韩国,在平常时候,是属于除了大周王朝之外,两个最为巨大的诸侯国,人口巨大,土地幅员辽阔,但是诸侯王却不敢称帝,他们是王,不是帝。
要论起轻重来,皇帝日理万机,而诸侯王却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之中享受天伦,逍遥快活。
两者想比,似乎诸侯王还要舒服的多,但是这些诸侯王到当今时候,却不安分起来,他们本来就已经享受够了荣华富贵,巨大那最高的位置,就差那么一步,所以说,他们就是想称帝,也想立国号,但是这几天,却都十分安分,虽然已经脱离了大周朝廷的版图,但是还没称帝。
他们就是因为懂得时势,府中有能人异士会查看天时地利,判断出眼下并不是称帝的时候,所以说他们才老实了下来,不敢轻易做着两件事情,因为稍微搞得不好,那就要遭受历史铁笔的审判了,为天下人所口诛笔伐,给你戴上一顶大大的大逆不道的帽子,口水都能淹死你。
而此刻,纵观两大诸侯国,实力强横,都不敢做的事情,陆辰却指使孙子昭,在这个时候行大周大逆不道的行为,称帝,立国号,那就是真正的要和大周王朝决裂了,意义可见非凡。
第三百二十六章大和王朝
冥冥之中,孙子昭和陆辰通过一番交谈,君臣二人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立国了。
孙子昭神情激动,好不容易才克制住自己,掩饰内心之中的窃喜,说道:“辰弟,那你认为,我们的国号,该怎么命名才好呢?”孙子昭想征求一下陆辰的意见。
陆辰点了点头,迟疑着说道:“国号是大事,重要无比,千万不能马虎,必须谨慎考虑。”
国号自然是大事,乃是一个国家的名字,比如现在的大周王朝,名字就叫周。
再比如玉山国,名字就是玉山,还有巨夷国,名字就叫巨夷,当然,在中原立国,名字肯定不能是两个字,只能要一个字。早在大周王朝之前,还有大汉王朝,大信王朝,大义王朝。
而现在,孙子昭和陆辰想要立国,国号自然就不能和以前的国家重复,而且必须大气而不失体面,要有万国来朝的气势。中原乃是天朝,历来就是上邦,周边的许多小国,都要称臣。
孙子昭自然明白陆辰话里的意思,说道:“正是因为要谨慎,而且隆重无比,所以我才想征求一下辰弟的意思,不管如何,辰弟只管说便是,千万不要有什么顾忌,你我君臣关系如此亲密,不存在任何芥蒂,也不能有任何芥蒂,要知道我已经是把你当做兄弟了。”
孙子昭对陆辰的态度,极为认真,而且能够看到话语之中,流露出来的丝丝情意。
这种情意,不属于情人,也不属于亲情,只属于一种介乎于亲情和君臣之间的关系,远远胜过许多人,这种情感,一般人是不会明白的,也根本就不会懂得,只有陆辰和孙子昭才懂。
现在孙子昭把立国号这样的大事,都拿来和陆辰一起分享,而且征求陆辰的意见,让他但说无妨,可见孙子昭,有多么的器重陆辰,单凭这一点,就能够看出一二来。
陆辰听孙子昭这么一说,道:“也罢,既然汉王如此信任于臣,那么臣就直言了。”
陆辰沉思片刻之后,向前走了两步,说道:“我们要立新国号,既不能和以前有过的国号重复,也要有气势,能够镇得住天下任何国家。”陆辰似自言自语一般说着,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因为这不是给人起名字那么简单,而是给国家起名字,意义自然重大。
毕竟是事关往后的国家气运,而且名字不能太俗气,也不能没有内涵,或者是犯凶煞,冲撞地狱鬼神之类的,此乃最大的忌讳,千千万万不能够马虎,陆辰深知其中利害。
一个国家的名号,相当重要,尤其是不能犯凶煞,如果国号起得不好,冲撞了鬼神,然后鬼神降怒,那就不好了,所以说,这也是一个脑力活儿,一般人还真的干不来。
陆辰此刻正在推算国运,以及结合周易八卦,金木水火土五行,天干地支等等,来给这个即将崛起的新国家起名号。表面上看去,陆辰似乎是在发呆,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实际上,陆辰此刻早已是神思飞扬,进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斟酌再斟酌,从来没有如此认真过。
“汉王,我们共同的追求,就是天下百姓能够幸福安康,铲除暴。政,还权于老百姓,斩奸除恶,肃清寰宇,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追求,如此这般的初衷,那么,我看就叫大和王朝吧。”
大和王朝,大,象征第一,魁首,历朝历代的中原国家政权,都会取一个“大”字,是有原因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繁荣昌盛,江山屹立万年而不倒,代代相传。
而陆辰在这里取一个“和”字,象征和平,祥和,和气,有种种意思,意义及其强大。
“大和王朝。。。。。。”
孙子昭反复念叨着,一直念了好几遍,脸上带着欣喜之色,而后一拍大腿,说道:“好,好一个大和王朝,就是这个了,辰弟真是博学多才,好一个大和王朝,好好好。。。。。。”
孙子昭赞叹连连,不断的对陆辰提出来的大和王朝之国号,进行赞扬,大为满意。
陆辰微微一笑,说道:“臣是结合诸多玄学知识,而后想出来的这个国号,根据臣的推算,如果是以大和来立国号,那么最少可以保卫三百年江山。”
陆辰结合了诸多玄学知识,想出来一个大和王朝,被孙子昭所看重。而陆辰在自己的推算之下,如果选立大和王朝,那么就可以保卫最少三百年的江山,整整三百年。
三百年有多长呢?说长不长,但是却也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反正三百年之后,孙子昭应该是不在人世了。而陆辰,肯定也是已经飞升人间,去到了不同的世界里面。
所以说,三百年时间,也算得上沧海桑田吧,足以让很多事情发生改变了,许多现在存在的人,都会老死,物是人非。而物在这几百年之中,也可能会改变,改头换面。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所有的东西,都会改变,敌不过时间的流失,这是事实。
“不过,有一件事情,臣还是要说出来,告诉汉王知道。”说到一半,陆辰终于是停了下来,然后对孙子昭说道,他刚才的话,其实还没有说完,还有剩下的一部分呢。
“噢?还有什么事情,辰弟一并说出来便是。”孙子昭先是脸色一变,随即恢复正常说道。
陆辰沉默了片刻,说道:“此事说起来,还是关于国运的,大和王朝,可以保三百年江山,但是三百年之中,必然会有一次大争,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臣推断了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是前一百五十年之间发生。”
“大争?什么是大争。”陆辰面色有些难看,总之极为凝重,他虽然还不知道大争是什么意思,但是但看这样的神情,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了?
“莫非是什么外力?有人会早饭,觊觎江山,九五宝座?”孙子昭忍不住问道。
陆辰摇了摇头,一口否决了,说道:“不是外力,而是来自汉王你,你的子孙后代,子或者孙,更甚至,会是玄孙,当然,事情发生是必然的,只不过不知道究竟应验在谁身上。”
“来自我的子孙后代?鸿炎、鸿康,或者是他们的子嗣?以及孙辈?”孙子昭问道。
陆辰摇了摇头,说道:“究竟是谁,臣却是无法再推算到了,天机不是那么好窥探的,能够窥探到这一点,就已经消耗了臣不少的精力,只能够看到的一个大概。”
陆辰根据自己的推算,采用大和王朝的国号的话,会保住三百年江山,这是没有任何悬疑的。
当然,也不是说如果用大和王朝,就只有三百年国运,只是以陆辰现在的虚仙法力,只能够看到三百以内的东西。这个原理很简单,陆辰的速度,可以超越时光,看到未来。
他刚才短短的时间,就已经神游天外,穿越到了三百年之后,那个时候,大周王朝依旧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是十足的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美满,这也是陆辰毕生的追求。
不过那些画面,只不过是惊鸿一瞥而已,陆辰看到大和王朝在建立之后,前一百五十年时间,会发生一次大争,相当于一次劫难,应验在孙子昭的后代身上,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却就已经看不到了,如果他是阴仙,或者是震碎虚空的武神,那么就可以看到了。
只是,非常可惜,陆辰现在距离阴仙和武神,尚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无法达到,所以也无法推算到大和王朝的劫难,究竟什么时候发生?而且是哪些人在背后操纵,这是一件大事。
对此,孙子昭无比关注,毕竟事关国运,虽说陆辰已经点名,这件事情是无法影响到大和王朝国运的,但是对于孙子昭本人来讲,是他的子孙后代之中,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人,他非常伤心,也很失望,但也没有办法,因为这就是定数,即便孙子昭想要预防,也没有那个能力。
关于这个大争,陆辰不明说,孙子昭心里也清楚,他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孙鸿炎,是长子,还有次子孙鸿康,现在他还年轻,以后还要纳妾,妾还要生二女,这是必然的。
等以后孙子昭当了皇帝,他的儿子和孙子们就是皇子皇孙,以及公主郡主什么的。
作为皇帝,后宫三千佳丽,七十二嫔妃,这是必然的,每一个皇帝都是如此,不在你愿不愿意,或者有没有精力应付,皇帝就应该如此。
而关于大争,肯定就是孙子昭的皇子皇孙们,争夺帝位,各自囤积实力,相互仇视,蔑视亲情,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夺嫡,每一朝每一代,都会面临夺嫡。
各个皇子手中,有了权势,都会想再前进一步,登临帝位,这是无法避免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陆辰封侯
陆辰的话语,极为隐晦,一直都没有直白的表达过,他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不希望孙子昭难受,但是现在,目前的孙子昭来讲,状态并不是很好,他有点伤心,就因为大争一事。
大争,就说明孙子昭的子孙后代,必然会因为夺嫡,都想做皇帝,从而自相残杀,手足刀枪相向,所以孙子昭才会难受,他的心情可以理解,陆辰尽管已经很保守了,但是孙子昭还是这样,陆辰也感到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劝阻孙子昭,如何去安慰他,哪怕能够让他好受点。
但是这都是没用的,因为这是必须发生的事情,手足相残,在皇宫之中实在是他正常了,夺嫡流血,登临帝位,没有人能够避免,人说帝王无情,其实就是这样的。
孙子昭现在虽然无法接受,只是事情来得太快而已,等时间长了,他还是会明白的。
之后,陆辰护送孙子昭回到他的寝宫休息,之后陆辰才又独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开始打坐。
孙子好已经在陆辰的辅佐之下,写好了纸诏,宣告博阳省,乃至东七州各地官员百姓,甚至是更远的地方,让他们都知道,东七州要立国了,正式建立起来一个国家。
消息发出之后,陆辰回到自己的住处打坐,因为刚才神游天外,去窥探大和王朝的国运,实在有些伤神,毕竟窥视天机,那是折损阳寿和阴寿的,对人极为不利,一般人都不愿意做。
陆辰花费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总算是把自己给调整过来了,恢复了正常时候的状态。
他照例去觐见孙子昭,会见各地来访的官员,以及处理事务等等,现在他已经是大将军了,身兼文武官职,不仅要处理军队里面的事情,就连朝中的事情,他都要处理,而且每天都要上朝。本来,孙子昭是规定陆辰可以不用上朝觐见的,但是陆辰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