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斋鬼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凡能在一郡之内,名列前茅的年轻人,都有很好的资质和机遇,这些人将来若能发迹,对郑宏来说也是难得的机缘。
  人生漫长,不止有一百岁,功力越高,活得越久,谁敢说眼前这些看起来幼稚的年轻人,将来不能成为大明国的三公九卿,或者说超然物外的亚圣地仙呢?
  因此之故,郑宏命人奉上香茗,然后和颜悦色的跟二人攀谈。
  过了一会儿,他微微笑道:“你二人考中秀才,本郡守无以为贺,赐你们每人一颗灵枣!”说话间,他将两个小小的玉盒,摆在两人面前,又道:“玉盒中各有一枚枣子。回去之后,找个安静地方,沐浴更衣,静心享用,能增长二十年的功力。这东西很珍贵,即便是本郡守,也不容易得到。”
  桑子明和张泽都露出惊喜的神色:“谢过大人,弟子感激不尽!”
  郑宏又道:“除此之外,我再送你们每人一方砚台,都是琅琊山特产的‘琅玡砚’,据说沾染了古神气息,依我自己的体会,用这种砚台研墨,能提升两成的仙文威力。”
  两个年轻人又是一喜!因为这样的砚台能用很多年,石头做的砚台结实着呢,若能提升两成的仙文威力,无形中让他们修炼的速度加快两成!如果再结合青狼笔,对桑子明的好处就更大了。
  然后,郑宏又道:“按照琅琊城的传统,本郡守会带着本次科举的榜首,前去琅玡祠观摩琅琊石刻。不过,张泽也是难得的奇才,本郡守不惜破例,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跟桑子明一起,前往琅玡祠。日后你若能飞黄腾达,莫要忘了老夫啊!”
  张泽“扑通”跪倒在地,道:“多谢郡守,赐予良机,弟子永世不敢忘却。”
  桑子明也跟着起身,躬身说道:“多谢大人,弟子记住您的恩情了。”
  随后,郑宏起身,带了几个手下,径直出了城北门。
  琅琊山就在附近,城池建在山脚下。
  登山的路上,铺了一阶阶白石台阶,两边则长满了枣树,此时乃是早春二月,连树叶都没有,更别提枣子了。
  郑宏一边走一边道:“琅琊山上,只有一棵七千年的灵枣树,位于琅玡祠内。这些山道边的枣树,都是后人栽种的,结出的枣子口感不错,但是并不能增长功力。”
  两位年轻人只能凝神静听。
  郑宏抬头望着山顶,笑道;“这座山历史悠久,早在大明开国之前就很有名。原本是‘四时主’居住的地方。有人说,四时主是一位古神,早已离开黄昏界,后来不知所踪。还有一种传言,那就更有趣了。”
  桑子明道:“大人您给说说,怎么个有趣法儿?”
  郑宏道:“据说本门老祖之一,春秋老仙崛起以前,玉帝作为天帝,设计擒杀木神句芒、火神祝融、金神蓐收和水神共工,将他们大卸八块,还把肢体分开,埋藏在不同的地界。而琅琊山就是一个埋尸之地,埋藏了四位大神的一截肢体。这四位大神分别掌控春夏秋冬,所以琅琊山就成了‘四时主’神居住的地方。”
  桑子明听了,感到很是惊奇,问道:“大人,这四位神君现在还活着吗?”
  郑宏微微一笑,道:“那是当然。传说四位神君都是仙帝,没有人能杀死他们,哪怕只剩下一滴血,也能重新复原。按照四大宗门的说法,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呢,分别是青木门、烈焰门、万剑门和玄水门的祖师之一。”
  张泽小心翼翼的说道:“既然是大神埋骨的地方,定然留下神仙之气,所以才有一株灵枣树,您说是吗?郡守大人?”
  郑宏不置可否,转而说道:“琅琊山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古以来,不断有帝王前来祭祀。
  你们可能不知道,大明立国之前,还有不少的朝代,比如说大周、大秦、大汉等,大周有一位神仙吕太公,曾经来琅琊山封神;大秦帝王赵政,人称千古一帝,三次来到琅琊山;大汉武帝元狩,也曾经来过这里两次。
  这些个帝王,都是天之骄子,得到上天眷顾之人。天道有情,爱屋及乌,所以让琅琊山成了好地方,也让我们居住在琅琊城的人都跟着沾光。
  琅琊城作为郡城,几条主要的灵脉,都发源于琅琊山下。所以我领你们来琅玡祠,也让你们沾一些灵气。”


第150章 功力再涨
  琅玡山的山腰,有一块宽敞的平地,琅玡祠便建在那儿。
  元婴真君郑宏不辞劳苦,亲自带着桑子明和张泽,登上琅琊山,走进了琅玡祠,将几个手下留在外面。
  琅玡祠分为东西两院,东边有一个祭坛,上面有块石碑,供奉的是“四时主”神,并不是郑宏先前提到的四位神君。距离祭坛不远有一株苍老的枣树,树干很粗,至少要五六个人才能抱得过来。
  郑宏领着两人来祭坛边,上了一炷香,然后便领着他们,转身去了西院,要去观摩琅琊石刻。
  他虽然是元婴真君,又是琅琊郡的郡守,似乎来这里的次数不算很多,所以显得有些急切。
  他站在西院门口,神情严肃的对两位年轻人说道“西院从外带内,一共分成三进,每一进院落,都有数十座石碑,然而以你们的功力,只能在第一进院落观摩!不能冒然进入第二进、第三进,切记,切记!”
  桑子明大致听懂了,连忙点头答应“多谢城主提醒,弟子明白了。”
  张泽却有些迷糊,迟疑着没有说话。
  郑宏只好进一步解释道“第一进院落里,都是步虚阶的贤人留下的墨宝;第二进院落,在石碑上刻字的,都是合道修士;第三重院落,所有的石碑,全都是地仙所书。我是不准你们前去,而是怕你们受到伤害,万一走火入魔,本郡守也救不了你们。”
  张泽连忙躬身道“原来是这样,弟子清楚了。”
  最后,郑宏又叮嘱一句“即便是最外面的碑文,也可能带来危险。你二人一定要小心,只要能领悟一座石碑,就可以满意了,不要贪得无厌,记住了吗?”
  两人齐声回答“记住了,大人。”
  交代完这些话,郑宏便急匆匆跑到第二进的院落中去了。看来,他也想借这个机会提高自身的实力,请桑子明和张泽过来反倒变成了一个借口。
  桑子明和张泽彼此分开,各自选了一座石碑静悟。
  那些石碑都有两三丈高,有的直接落在地上,有的驮在石龟背上。上面的仙文有梳有密,有的石碑密密麻麻刻满了字,也有的石碑只有很少的几句话。但是不管怎样,那些个碑文看起来都很玄奥,张泽只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头晕,那些仙文不停的在他眼前旋转,就像一个个刚刚诞生的新世界,无数星云和天道法则交织在一起,变得无比的复杂。
  好在张泽为人很聪明,所以只看了一小会儿,就赶紧闭上眼睛,等过了盏茶功夫,觉得好受了一些之后,他再睁开眼睛看一眼。
  桑子明跑到另外一侧,盘膝坐在草地上,双眼一眨不眨静静的看着。
  他一直在服用养神丹以扩充髓海,夜晚看书写字的时候,则点燃安神香,每隔三个月,更要饮一壶悟道茶,将新生的髓海强行填满,知道几乎撑爆为止。
  每次喝完悟道茶之后,都能让他的髓海得到开拓,虽然说两个时辰之后,悟道茶的效果基本上消失了,但是学到的知识和领悟的天道并没有失去,仍然保存在髓海之内。
  在众多天道法则的刺激下,在用大量知识反复刺激髓海的过程中,让他的神识增长了很多,髓海也大了一圈又一圈。
  一般人以为,髓海就是指人的大脑,容量几乎是固定的,其实这个观念有误。
  修真界的事很玄奥,不能以常理来衡量。譬如说纳须弥入芥子,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储物戒指,都能容纳十丈的空间,更何况作为修士最复杂的脑袋呢?
  你能想象一个小小的头颅,里面能容纳天和地,还能变成一个小世界吗?
  修真人有三个丹田,肚脐附近是下丹田,是炼精化气的场所;膻中位置是中丹田,是炼气化神的地方;泥丸宫是上丹田,是炼神还虚的要地。
  这三个丹田,都能开辟成小世界。筑基之后,下丹田能变成紫府世界;结成金丹之后,中丹田能变成璇玑世界;修长元婴之后,上丹田则变成元神世界。
  此时桑子明的功力才只是炼气十一重,还没有筑基,所以三大世界连一个都没有成型,但不耽误他不断的扩充髓海,髓海相当于初级的元神世界。
  修真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功力越高,髓海会变得越大,形成元神世界,最后变成虚无。
  现如今,他的神识之强,也就是闭上眼睛对外界的洞察力,已经不在筑基后期的黄瑞之下,髓海的广阔和复杂程度,已经不下于金丹真人了。
  再加上,他掌握的一部分仙文,已经达到大成、圆满乃至于入道的层次,这是他学习和领悟碑文的基础,比张泽强太多了。
  因此之故,他才看了盏茶功夫,就渐渐看透了石碑上一部分法则,隐约看见一条条彩带,从碑文中发散出来,从天空中转一圈,将他的肉身包裹进去。
  很快的,他又一次听见“砰砰”的声音,就像竹节爆开一样,他身上剩下的一条半还没有打通的经脉,竟然被石碑上发散的天道法则强行打通了!
  一股股暖流冲击着他的穴位,数十个穴位同时被冲击,就像有许多的蚂蚁在咬他样。
  这种感觉既痛苦又舒畅,体表感到酸麻难忍,心底深处却有一种难言的欣快感,桑子明忍不住发出一声呻吟。
  “唔,好爽啊,怪不得黄师傅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枉我辛苦考一场。”
  半个时辰之后,第十一条经脉完全贯通了,他的功力进入炼气十二重!
  一个时辰之后,第十二条经脉也打通了,他的功力到了炼气巅峰!
  按照一般的功法,人类只有十二条正经,每打通一条经脉,功力提升一层。在炼气巅峰之上,还有第十三重,炼气大圆满,这是炼气期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很多人之所以筑基失败,就是因为在这一重打磨不够。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十二条经脉都打通了,那么再继续不断的打磨,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十二正经之上,还有奇经八脉、络脉和孙脉。奇经八脉除了任督二脉之外,其余的六条经脉都没有自身的穴位,比较容易打通,但是络脉和孙脉就比较难整了。
  举个例子,十二正经好比大江大河,络脉和孙脉则像是小河沟。大江大河的数量有限,小河沟的数量无限。
  要想达到真正的炼气大圆满,需要从外界吸纳无穷无尽的灵气,将大江大河和所有的小河沟全部填满,然后才能服下筑基丹开始筑基的过程。
  有的人自以为耗费了三十年光阴,早该将经脉填满了,然而事实上并未完成,所以他们筑基失败了。


第151章 肉身变化
  不知何时,桑子明身上滚烫的感觉消失了,然后是一阵凉意。
  他睁开眼睛,发现石碑上那一条条隐约可见的法则细线都已经消失无踪,显然碑文中储备的天道灵能都被他吸收完了。
  于是乎,他站起身来,走到另外一座石碑前。
  然而这座石碑容纳的灵能很少,似乎最近有人来参拜过。所以他继续寻找下一个石碑。
  他心里想道“怪不得朝廷要将琅琊石刻封闭起来,不准普通人前来观摩,如果来的人太多的话,肯定有人能领悟其中的天道法则,造成天道灵能的丧失,后来的人就没有太大的收获了。”
  桑子明在大半天内,观摩了十几座石碑,眼看日头偏西,还没有修炼成真正的炼气大圆满,心里开始有些着急了。
  他已经意识到,等到夕阳西下,郡守郑宏就会从里面出来,那样对他来说,将会失去一步踏入大圆满的机缘。
  不知不觉,他已经来到进入第二进院落的门口,看着前方的小圆门,他的心里就像有老猫在抓一样!
  “不行,我得进去看看!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我只能服下灵枣了。那样一来,将会浪费其中的灵力,还不如等我进阶筑基之后再服用呢。”
  “或许,以我的实力,进去观摩石碑,没有太大的危险吧?”
  “可是,我进去之后,必然会被郡守发觉,他会不会因此发怒呢?”
  他的心里“砰砰”的跳个不停,最后深吸一口气,轻轻迈动脚步,慢慢的走了进去!
  在第二进院落中,矗立着一些更加高大的石碑,其上的字迹也越发醒目,每一笔,每一划,都像刀剑划破长空,让人见之心惊肉跳!又像鹰飞蓝天,鱼游水底,蕴含着无比深奥的天机。
  桑子明看到了郡守郑宏,此时正闭着双目,端坐在一块石碑前。
  他的心里一紧,脚步更加轻盈,悄悄走到离得最远的一座石碑跟前,盘膝坐下,凝神观望。
  结果他发现,这里的石碑果然厉害,在众多入道级别的仙文中,还混杂了“成仙”的仙文!天道法则也显得更加复杂了,仿佛一团团乱麻一样!他只看了盏茶功夫,还没有领悟多少,就觉得有些眩晕了。
  “不行了,不能再看下去。”可是他心里有些不甘“难道说,我就这么退出去不成?我还没到炼气大圆满呢,若是就这么出去,可能要多花十年功夫,来弥补这个缺憾!”
  随后,他又坚持了十个呼吸,眩晕的感觉更加厉害了!
  他不敢摇晃身子,否则被郑宏察觉,说不定会将他扔出去!
  桑子明不想灰头土脸的出去,所以一咬牙,伸手从储物戒指中摸出一片悟道茶,悄悄塞进嘴里!
  刹那间,他的脑海中一片清明,原来乱麻一样的天道法则,变得有迹可循了!显得那么温顺,就像小猫一样乖。
  这一刻,他的领悟力骤然提升了千倍,变得比地仙还要厉害,眼前的碑文显得很简单,那些法则的含义就像流水一样灌入他的脑海,天道灵能仿佛天河倒挂冲入他的体内,才只是半盏茶的功夫,他的奇经八脉全部贯通,络脉也填满了一半!
  他干脆站起身来,想悄悄的从一个个石碑前走过,借以吸收更多的灵能。然而才走过两块石碑,他身上所有的络脉都填满了,孙脉也被灵气塞满,浑身上下就像一个涨得鼓鼓的气球,再也不能容纳一点点天道灵能了!
  “可惜啊,太可惜了!我没有筑基丹,否则能顺势筑基!还能让功力暴涨一截呢!”
  桑子明嘴里咀嚼着悟道茶的叶子,完全领悟了石碑中蕴含的天道法则,所以也不怕身体被灵能涨破,如果换一个人,看不透天道法则,早就气机乱窜走火入魔了!
  他口中无言,走过好几座石碑,将领悟的天道法则,填充于髓海之内,很快的,他的髓海也快被浩瀚的法则充满了大半,只留下的不到一成的空间。
  于是乎,他干脆快步走了出去,找了个没有石碑的地方,取出《仙文荟萃》来学习。
  直到日暮黄昏,郑宏从里面走出来,一手提着浑身酸软神疲乏力的张泽,抬头看见神采奕奕双目放光的桑子明,他的面上露出无比惊异的表情。
  “你……刚刚走进第二进院落了?”
  桑子明站起身,收起《仙文荟萃》,躬身答道“是的,弟子进去了一趟,发现什么都看不懂,干脆又走出来了!”
  郑宏又问“你今天领悟了多少?不会一点儿收获都没有吧?”
  桑子明答道“弟子颇有收获,不知不觉间,功力增长了不少。”
  郑宏上下打量着他,忍不住点头赞叹道“不错,早上你还是炼气十一重,如今已经是炼气大圆满了!一日之间,竟有如斯进境,果然是天资聪颖,非同凡响啊!你来观摩琅琊石刻,至少给自己节省了三十年……”
  说到这里,他忽然惊异的叫起来“不对,老夫几乎看走了眼,你吸收了海量的灵气,不但填满了所有的经脉,而且充盈了五脏六腑…你的肉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但皮肤上出现淡淡的符文,就连一部分骨骼上,都有了法则纹理……这些变化,就算是体修,苦练一个甲子也无法达到……”
  桑子明听得傻了眼“啊?大人,我没觉得身上有什么变化啊!”
  郑宏微微摇头,叹道“你若是不信,出了琅玡祠后,一拳砸在山石上,就知道了!”
  桑子明起身就走,出了琅玡祠,找了一块万斤巨石,一拳打出去。
  结果巨石保持完好,他的手臂却伸进石头里,就像插在豆腐里一样!
  这让桑子明呆愣了半晌,最后才醒过神来,躬身道“多谢大人提携,弟子感激不尽!”
  他这才意识到,先前领悟的天道法则,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他的肉身。这样强悍的肉身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然而他回想先前领悟的碑文,却记得上面的内容分明不是体修之法,而是说如何才能提高书法技巧!那是一位姓苏的合道真君留下的墨宝,说仙文就像人一样有生命,书法要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成为书。
  没想到这么一座石碑,再加上其他的碑文,诸多法则合起来,竟然让他的肉身变得非常强悍!这可是意想不到的好处了。


第152章 再斩金丹
  晚上,桑子明回到客栈。
  师傅黄瑞笑嘻嘻的递给他秀才的衣冠,还有一个小小的玉瓶,里面有一颗筑基丹。
  “子明,这是为师帮你代领的。我是荒谷城学宫之主,今次有四位弟子考中秀才,还出了一位榜首,因此受到学政张大人的嘉奖,得了一面锦旗和八百块灵石,还把为师的名字报了上去,或许会有更多的好处。”
  桑子明笑道:“恭喜师傅。”
  “怎么样,去琅玡祠一行,有何收获?”
  “师傅,我已经是炼气大圆满了!”
  “哈哈,太好了!这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啊!”
  几位师兄、师姐闻言纷纷凑过来,露出关切和羡慕的神色。
  “没想到考个榜首还有这样的奇遇!”
  “桑师弟年纪这样轻,竟然到了炼气大圆满,这简直就是奇迹啊!”
  “师弟没有登上琅琊山顶?我听说山顶有个琅琊台,在那里能看到天之膜,也不知道真假。”
  “哼,你做什么梦呢?琅琊台只有帝王才能登临,一般人上去,就会被砍脑壳……”
  众人议论纷纷,羡慕嫉妒恨,夹杂其中。
  耳听黄瑞说道:“好了,大家早些休息,明日我们就回去了。”
  有人问道:“师傅,怎么回去这么早?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在琅琊城玩几天?”
  黄瑞沉声道:“为师得到消息,说昨日天降春雷,扫平了周遭两百里内的鬼气,趁着这个机会,远在一千五百里外的仙文馆大仙陆九龄也出手了,连续挥出九剑,将荒谷城通往郡城的路打通了一半!所以我们只要闯过中间的五百里,就能顺利抵达荒谷城!如果耽搁下去,将会有新的鬼修盘踞在路上,想回去就难了。”
  众人纷纷感叹:“原来是这样,有陆老祖出手,鬼修一定损失惨重。”
  “也不知道阴鬼宗发了什么疯,这一次派出大量人手,漫山遍野都是鬼魂,谁知道这些鬼魂是从哪里来的?这世间究竟有多少鬼修啊?”
  “阴鬼宗势力再大,也只是一个宗门而已,怎么敢跟整个大明国的儒门、仙修和佛宗作对呢?这件事我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道背后有什么猫腻,难道要变天了吗?我听说,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话未说完,师傅黄瑞一巴掌拍过去:“你给我住口,休要胡说八道,否则被人听去,会把你当成鬼修烧死的!”
  先前说话的弟子被打蒙了:“啊,弟子鬼使神差,说错话了……”
  黄瑞又是当头一巴掌:“这句话又错了!你说鬼使神差,难道你的躯壳被鬼占了吗?让你住口,还敢乱说!”
  “啊?不不……”那人抱着脑袋,缩到角落里去。
  然而众人的心里却禁不住生出怀疑:“难道说大明国真的要亡了吗?要不然怎么会有鬼物纵横,如此的肆无忌惮?”
  在场的都是小人物,琅琊城地处东南,距离京师很远,即便大明国出了什么事,这些人也不晓得。就算晓得了,又能怎样呢?无论如何,作为读书人,只盼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那才是王道,除了鬼修和妖修,谁会盼着天下大乱呢?
  第二天一早,众人再一次坐上马车,离开了琅琊城。
  金丹真人梁帖仍然坐在车顶上,睁大双眼看着前方。他前面经历了一次凶险,此时还不敢掉以轻心。
  作为当了两百年官吏,饱经磨难的老牌金丹真人,他虽然看不清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但已经预感到,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了。他准备回去之后,认真闭关修炼一阵子,争取将自身的功力提升一截,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冲击。
  马车走在路上,开始的两百里很好走,旭日东升,艳阳当头,看不到鬼修的影子。
  然而走出两百里后,前方渐渐出现了阴霾。
  梁帖又用灵符贴在马车前后左右,叮嘱众人不得从车里出来,还让桑子明等人将秀才的衣冠穿戴起来,因为有了功名之后,会对阴鬼有一些震慑作用。
  然后,他将宝剑抽出来抱在怀里,催马继续前行。
  马车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