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盛宠[金推]-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瑶轻轻白他一眼,娇嗔道:“少拿好听的话来哄我。我现在正愁着呢!”
皇帝急忙道:“怎么了?”
“又生了个皮小子啊。”谢瑶心情复杂地说:“都说酸儿辣女,我这回口味变了,感觉也和上回不同,还以为会是个妹子呢!结果又是个带把儿的小魔王,怎么不叫人发愁?”
皇帝好笑道:“你还嫌弃自个儿儿子不成?”
“当然不是了,儿子女儿我都一样爱。”谢瑶否认道。“只是两个一起带,只怕这禅心殿的房顶都要被他们掀了去。等三皇子满了月,咱们就把恒儿送到重华宫去吧?”
皇帝露出犹豫的表情,显然舍不得儿子,为难道:“这……还是太快了吧?”他很少反驳谢瑶的意见,这话说的小心翼翼,还带了几分请求的意思在里面。他忽然觉得非常心酸,明明前几日还在喂儿子吃饭呢,转过头就要把他送出去自己住了?不行不行,他还是不放心……
历代皇子都是三四岁就被送往重华宫的,当初的皇帝和如今的太子亦然。元恒转过年就五岁了,其实已经不算小。可皇帝就是舍不得,放不下。
“再留恒儿在我这里,会不会不合规矩?”谢瑶问道。
皇帝连忙摇头,“不会,朕说了算!”
她禁不住笑了笑,“皇上好任性。”
皇帝似是追忆起了往事,颇有几分怅惘地说:“朕是当真舍不得恒儿……朕也是在重华宫长大的,虽说有乳母和小黄门照顾着,可跟在父母身边长大相比,还是全然不同的。”
谢瑶原本的意思是,让二皇子住到重华宫去,白日里仍在她这里用膳。可是见皇帝坚持,谢瑶心底也舍不得,只好妥协道:“那……好吧。”
三皇子刚出生,就叫二皇子搬走,这样也的确不好。二皇子聪明,恐怕心里会多想,对三皇子生出芥蒂就不好了。
皇帝颇为高兴地说:“你放心,恒儿懂事,不会恃宠而骄的。这事儿等再过两年再说罢!咱们还是先想想三皇子的事儿,你可有中意的名字了?”
她顺着他的心意换了话题,撇撇嘴道:“阿瑶想的都是些公主的名字,元恬,元怡之类的,不适合男孩子……”
皇帝说:“让朕想想……”
他思考着沉默着的时候,谢瑶抱怨道:“竖心旁的字适合做名字的实在太少了啊,干嘛都要用竖心旁的字啊?都是些偏僻字,连我这个汉人都读不出来……”
皇帝被她吵的了无头绪,迁就地笑道:“祖宗的规矩嘛。朕一时也想不出来,改明儿再说吧。”
汉人有讲究,富贵人家的孩子若刚出生便起名字,容易活不长。鲜卑人倒不在意这些,他们生孩子都是一窝一窝的生,存活率也不低,所以该起名字就起名字,方便得很。
谢瑶身上还疼着,说了这么久的话,又觉得累了,就赶皇帝走。皇帝不依,坚持道:“你先睡,朕看你睡着了再走。”
她拗不过他,只好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却又睁开道:“皇上别盯着我瞧,怪渗人的。”闹得她睡不着。
“朕想你。”他似是脱口而出,可又是那样的情真意切。谢瑶不禁红了脸,想不到他们老夫老妻的了,自己还会因为这样一句腻人的情话而害羞。
皇帝禁不住一笑,“好了,不闹你了。朕在这里看折子,你且安心地睡吧。”
谢瑶点点头,这一回,是真的睡着了。
皇帝见她睡熟,放下手中的奏章,起身走出禅心殿。安庆礼跟了上来,悄声问道:“皇上这是要……”
“去东宫。”皇帝干脆利落地回答。
他本想召见太子,可突然间皇帝很想去东宫,看看最真实的太子。“不必提前告知。”
安庆礼心中有数,躬身道:“老奴遵旨,皇上放心。”
“嗯。”皇帝淡淡地应了一声,坐上龙辇。
谁知还没有起驾,肩舆前突然冒出一个人影来,黑乎乎的看不分明,隐约能看出是个女子的身形。
那女子跪下来,颤声道:“嫔妾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微微皱眉,未曾开口,一旁的安庆礼已扬声道:“大胆,你是何人,胆敢拦住圣驾?”
“启禀皇上,嫔妾是采女崔氏。听闻莲妃娘娘分娩,一直跪在此处,为娘娘祈福。”
原来下午发生了那场闹剧之后,崔采女和小王氏都没有离开,也不敢呆在门口,就一直候在远处。小王氏跪了一会儿,就被大王氏劝回去了。只有崔采女,一直冒着寒风瑟瑟发抖地跪在宫外。
安庆礼一挑眉,心想着崔采女为了博上位也是挺拼的,连自个儿的身子都不顾了,穿着那么单薄,又跪在这儿那么久。可惜啊可惜,皇帝心里摆明了只有皇贵妃一个,旁人机关算尽,也是枉然。
果然,皇帝淡淡地道:“她不喜欢这些,你回去罢。”
在皇帝的影响下,谢瑶并不排斥佛家,可在她的心底,恐怕还是不信这些的。若要让谢瑶知道有人借着给她祈福的名号争宠,肯定要不高兴。皇帝想也没想,直接打发了崔采女。其实他早就忘了这个人是谁了,上了龙辇,才听安庆礼在耳边解释道:“皇上您忘了?这是当年太皇太后送给您的宫女,您还不曾临幸过。”
皇帝淡淡扫了一眼,见她柔弱削瘦的样子,虽说这份争宠的心计让人讨厌,但也是个可怜人。无宠无权,无依无靠,想必是在宫里的日子过得艰难,才会迫不得己走上这一条路。
皇帝淡漠道:“回头安排一下,赏她些银子,放她出宫。”
这些女人他没兴趣,放在宫里除了给谢瑶添堵,指不定还会时不时闹出什么乱子来,比如今天下午……一想到那些趁机作乱妄图兴风作浪的女人,皇帝便恨不得将她们全部都赶出宫去。
东宫到了,皇帝走下来,远远遥望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宫殿。他曾经也在这里住过,幼年丧母,接连丧父,被杀害他父母的太皇太后抚养长大,他所遭受的、所要承受的,不比如今的太子少半分。太子若是个能成大事的孩子,理应有天子的肚量和胸襟。
但愿太子,不要再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皇帝沿阶而上,到了门口,挥手制止想要通传的宫人,悄无声息地步入东宫。
大殿之内空无一人,可是却点了整整两排的烛火,灯火通明。
皇帝走进两间空屋子,最后才循着声音,在东宫的后花园找到太子。
后花园同前殿一样,摆满了宫灯,将整块园子照的如同白昼。
太子此时正在练剑,砍了一地的枯枝落叶。他虽仍是个半大的孩子,可招招势势又狠又准,杀气逼人。
皇帝默然看了一会儿,发现院中所有的花花草草都未能幸免,除了水缸之中竟然犹未枯萎的,莲花。
第136章
第136章
冬夜无声,唯有簌簌的风声,衬的这夜晚更加萧索而凄冷。
太子舞罢了一套剑法,长剑忽然一指,对准了那朵莲花。不知怎的,皇帝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当初谢瑶刚入宫时,皇帝曾经在禅心殿摆了几缸水莲,并让人精心养育,让它们历经寒冬而不衰。这样养着一缸荷花要费多少功夫,花费多少心思,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
眼看着那根茎摇摇晃晃,随时都有“断头”的危险,太子却突然收了手,长剑回鞘,无声地喘着粗气。若不是一地的枯枝残叶,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太子的剑术,愈发精进了。”皇帝淡声开口,却还是吓了太子一跳。元恂回过身来,下拜请安,面沉如水。
“起来吧。”
“谢父皇。”太子沉声道:“不知父皇驾到,儿臣有失远迎。”言下之意即是在质问皇帝,为何不让人通传?
皇帝被人拆穿,却仍然淡定如常,“你我父子之间,不必如此拘礼。”
太子闻言忽然挑起嘴角,淡淡地笑了,笑意却不达眼底,“父皇前来,是为了下午禅心殿的事儿吧?”
“你既然知晓,便应当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
太子坦然道:“儿臣从小便会到禅心殿请安,父皇册立太子之后,亦当面答应了儿臣出入禅心殿,这些事情,父皇莫不是都忘了?”
皇帝面色不豫,眸色渐深,“可你持兵刃、领禁军,擅闯禅心殿,朕可没有答应过你这些。”
相比于皇帝的肃容,太子显得轻松许多,“上次的事情,儿臣知错了,故而这一回,儿臣是单枪匹马去的禅心殿,并且帮您和莲妃娘娘……哦,不对,现在该叫皇贵妃娘娘了,儿臣还帮皇贵妃娘娘赶走了那群心怀鬼胎之人,父皇难道不高兴吗?”
“高兴,朕自然高兴。”皇帝紧紧盯着太子,“恂儿有人君之德,朕很是欣慰。太子要时刻记住,你是储君,要有容人之量,大气一些,你明白父皇的意思吗?”
太子笑了,笑容里颇有几分不耐烦的意思,“父皇您就放心吧。”
放心?要他怎么放心?皇帝低眸一瞥,只见院中一片狼藉。太子之暴虐,恐怕远远在他之上。
皇帝吩咐道:“皇贵妃最近要养身子,太子就不要去禅心殿了。”
“父皇……”
“等过了年,你虚岁就十二了,也不小了。皇贵妃尚不是皇后,你也未曾寄养在她名下,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
太子是谢瑶看着长大的,他对谢瑶自然没什么男女方面的歪心思,皇帝明白得很,却故意拿这一点来压制太子,让太子也无话可说,只好垂头丧气地遵旨应下。
皇帝犹豫了片刻,还是伸出了手,有些不自然的在太子肩上轻轻拍了拍,道:“时辰不早了,太子早些歇息罢,朕改日再来瞧你。”
“恭送父皇。”太子垂身送驾,等皇帝走远了,他方满腹心事地抬起了头。
次日一早,百官朝贺,恭祝皇上又得一子。皇帝龙颜大悦,犒赏群臣,大宴于太和殿。
宴会之后,魏修能却没有随着大流出宫,而是悄悄地来到了东宫。
太子正在饮酒,喝得有些糊涂了。见着自己的老师还指着他笑,叫魏修能来陪他一起喝酒。
“太子殿下!”魏修能沉痛地说:“老臣听说您昨日又去禅心殿了?还赶走了闹事之人?”
“嗯,魏大人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太子满不在意地说。
“殿下!”魏修能痛心疾首的样子,“您怎么就不听老臣的劝呢?那禅心殿,您还是莫要再去了!您昨日不仅把后宫所有的娘娘得罪光了,也没能在皇上和皇贵妃面前讨上半点儿好,您这又是何必呢?”
“宁娘娘和魏大人说了什么?”太子斜斜瞥了魏修能一眼,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魏修能心中一惊,忙道:“殿下误会了,贵嫔娘娘什么都没和微臣说,只是此事早已经传遍了……唉,殿下您是不知道,外头人是怎么揣测您的,实在是有毁太子殿下的声誉啊!”
太子冷笑一声,不屑道:“嘁,那些小人也就敢背后嚼舌根,谁敢当着本太子的面说我一句不是试试看,我剪了他的舌头,挖出他的心肝!”
“殿下!”魏修能再次高呼,语调高昂,“您就听老臣一句话吧,若想保住东宫之位,莫要再做激怒皇上、引起外界之人揣测的事情了!”
“放屁!”太子忽然将手中的酒坛子一扔,酒坛立马摔了个稀巴烂,洒出的酒水染湿了太子的衣摆。“这个什么狗屁太子,我从来就不想做!我从小忤逆父皇,和他对着干,可他还是杀了我母妃!我宁愿他现在就废了我,只要把我母妃还给我!!!”
太子忽然抬起手背,快速地抹了一把眼睛,垂着头说:“你们总觉得我要害皇贵妃,可是你们都错了……我已经失去一个母亲了,又怎么能失去第二个……”
魏修能被这一系列的变数骇住,久久不能言语,过了许久方道:“太子之意,莫不是当真把皇贵妃当成养母?这,这万万不可啊……”
“有何不可?”太子冷笑道:“现今我已是太子了,等父皇殡天,这天下便是我的了!”
“殿下,您未免太过天真了。”魏修能沉声道:“老臣说这话,并非因为老臣是宁贵嫔的父亲,可说句老实话,宁贵嫔无子,定能真心待您,可皇贵妃有两个亲生儿子,以后恐怕还会有更多子嗣……她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也是人之常情。若有一日太子殿下登基大宝,奉如今的皇贵妃为皇太后,您觉得皇贵妃会不会为了自己儿子的安危,加害于您?”
太子沉默了半晌,方颤声道:“那依你的意思……我和皇贵妃,注定水火不容?”
“这并非老臣的意思,而是铁打的事实啊!”魏修能见太子开窍,欣喜道:“其实殿下现今向皇贵妃示好是对的,这样就能放松皇上和皇贵妃对您的警惕之心,为您争取更多的时间。只是殿下的方法不大正确……”
“够了,我不想听,你退下罢。”太子冷冷地打断道。
魏修能犹然不死心,苦劝道:“心慈手软,并非老臣所认识的那个太子殿下。您应当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温情迷惑了双眼!”
“心慈手软?”太子冷笑起来,“你错了,本太子自有主张,只是现在还不方便告知魏大人罢了。”
魏修能一怔,看太子的样子,仿佛当真有了什么了不起的大计划正在暗中筹谋。既然太子说时机未到,魏修能也不好再勉强,依言告退了。
另一边皇帝那里,宴会结束后,他便去了禅心殿。进屋之前,皇帝先到偏殿沐浴更衣,灌下一碗醒酒汤,这才走入内殿。难得谢瑶醒着,乳娘把三皇子也抱过来了,小家伙正窝在谢瑶怀里,安静地和谢瑶对视着。
二皇子站在一边,踮着脚尖去看弟弟的小脸儿,一脸神奇地说:“小宝宝竟然不哭了诶!还是母妃厉害!”
一旁的乳母嘴甜,笑吟吟道:“那可不是,皇贵妃娘娘可是三皇子的亲生母亲,要说哄小皇子,谁都比不上娘娘呀!瞧小皇子在娘娘怀里多乖?”
“瑶瑶,”皇帝走过来,伸手想接过三皇子,“你别累着了手臂,朕来抱吧。”
产妇体弱,虽然只是抱了一小会儿的功夫,谢瑶却也的确是累了,臂弯处又酸又麻。她不舍得放开这小东西,不过日子还长着呢,不急于这一时。皇帝要抱,她便乖乖地放了手,眼看着皇帝将三皇子抱高高,又在她床边坐下。
“皇上回来了?没喝酒吗?”谢瑶关心地问。
皇帝浅笑道:“没喝几杯,进来前用了碗醒酒汤,就跟没喝过似的。”
谢瑶笑话他,“皇上又说胡话了。”她伸出一根白的几乎透明的指头,轻轻逗弄着三皇子的小脸儿,软软道:“咱们三皇子可别学你父皇喔,说谎都不眨眼睛的。”
“少在儿子面前编排朕,朕何时骗过你?”皇帝无奈地笑。
谢瑶咯咯笑道:“不说这个,咱们还是给三皇子起个名字吧。下人们也就罢了,咱们整日三皇子三皇子的叫,当真奇怪得很。”
皇帝颔首道:“你可是有了主意?”
谢瑶摇了摇头,却见二皇子窜了出来,满脸兴奋地说:“我有我有!”
皇帝挑眉道:“哦?说来听听。”
“弟弟是个慢性子,都长这么大了还不睁眼也不说话,不如就叫他元慢吧!”
童言无忌,听得众人纷纷发笑。皇帝腾出手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道:“那依你的意思,你聪慧至此,岂不是应当叫元快?”
“元快?”二皇子品了一品,颔首道:“这个名字也不错,就留给我下个弟弟吧!”
皇帝和谢瑶闻言哭笑不得,宫人们全都屏气凝神,忍着不笑出来。只有三皇子突然嚎啕大哭,好似在抗议兄长的胡来,表示不满一般。皇帝连忙拍了拍儿子的背,哄道:“儿子别怕,父皇已经想好了。”
最终还是皇帝定下了三皇子的名字,就叫元慎。慎者,德之守也。生为皇子,齿序为三,若无意外,此生便是贤王的命运,皇帝希望小儿子能够德才兼备,无论他的哪个兄长继承皇位,都谦卑有礼,谨守德行。
第137章
第137章
皇帝兄友弟恭的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是,二皇子小恒首先表示不喜欢三皇子这个弟弟。
近日以来,二皇子都很是郁闷。他本以为母妃又生了一个男孩子,就可以陪他一起玩儿了,谁知道小宝宝那么小,过了那么多天都还没有长大,除了哭、吃、睡什么都不会,一点都不好玩。可是,不管二皇子有多么机灵,三皇子流着鼻涕水吐着泡泡的样子有多么傻,父皇和母妃都能抱着三皇子高兴的乐上半天。
二皇子吃醋了,怏怏不乐地站在一边,却没有人察觉到他的烦恼。
三皇子满月酒那天,前朝后宫同时大宴,三皇子只露了一小面,却理所当然地成为所有人得焦点。以前身为谢瑶和皇帝的独子,二皇子向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谁人见了他不是拼命巴结?可现在,所有人都围着三皇子转,夸他长得多么好看,笑起来的样子是多么乖巧。
在人前,三皇子还做出云淡风轻的样子,该吃吃该喝喝,可等他们回了禅心殿,二皇子便忍不住了,气呼呼地跑到谢瑶面前来,指着三皇子说:“母妃不可偏宠幼子!”
谢瑶一怔,好笑地看着儿子,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温声道:“恒儿也是母妃的幼子呀。”
二皇子垮着脸说:“可,可母妃已经不喜欢恒儿了……恒儿老了,所以母妃更喜欢弟弟了。”
谢瑶闻言噗嗤一笑,捏了捏他的小脸蛋,柔声道:“傻孩子,你和慎儿都是母妃的宝贝。只是你弟弟还小,需要更多的照顾,你已经长大了,是个大孩子了,对不对呀?”
要不怎么说皇家的孩子早熟,其实这个时候元恒也不过四岁而已,可他懂的事情已经非常非常多了。
二皇子得了那句“宝贝”,忽然不好意思起来,将脸埋在谢瑶怀里撒娇。说是大孩子了,其实身上还带着股淡淡的奶香味儿,让人喜欢的恨不得狠狠咬一口。
“母妃,恒儿错了,恒儿不该和三弟争宠……”
“噗……”谢瑶忍不住笑开,“恒儿放心,你不用争。这世上或许有千千万万的事情需要你努力去争取,但只有母妃对你的爱,毫无保留,与生俱来,永不离开。”
转眼又是年底,前朝政务已经停止上报了。是岁,吐谷浑、高丽、蠕蠕、地豆干、契丹、库莫奚、龟兹、粟特、州逸、河龚、叠伏罗、员阔、悉万斤等国各遣使朝贡,可不知怎的,多个小国同时误称元恒为皇太子,谢瑶为千岁。
当初未立太子之时,那些小国故意巴结宠妃巴结皇帝,这样也就罢了。当时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与他们计较。可如今东宫皇太子已立,他们再做出此举,其心可诛!
皇帝叫来几位心腹大臣,于乾元殿议事。魏修能趁机直谏皇帝,切莫过于偏宠皇贵妃及其子。
皇帝闻言没有说话,不置可否。气氛正有些尴尬之时,崔光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此事并非意外,根源也不在皇上对皇贵妃娘娘的恩宠。”
“长仁不妨直言。”皇帝道。
“微臣愚见,以为此事乃是南齐之人蓄意所为。”
“南齐?”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众人质疑。与魏修能交好的傅磊摇头笑道:“我还当崔大人要说什么呢,敢情崔大人为了迎合皇上,讨好皇贵妃,这样的胡话都说得出口!”
魏修能也道:“是啊,现今南齐明帝病危,他们哪有精力撺掇十几个小国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
崔光遭受嘲笑,却不见丝毫慌乱。他上前一步,辩驳道:“如魏大人所言,南齐皇帝病危,却仍未确立太子人选。不久前,皇上又一口气打下南朝五座城池,怎么能不让南齐人担忧?微臣以为,此次乃是有心之人想利用番邦小国,挑起我朝的内乱。若我北朝自顾不暇,皇上也便无心南伐了。”
傅磊等人被他噎住,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不知崔大人有何证据?”
崔光闻言笑道:“傅大人这话说的有趣,光与南朝无冤无仇,还刻意去栽赃陷害南朝不成?其实只要想一想,这件事若挑起了我朝内乱,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便知道了。那些番邦小国撼动不了我大辽半分,故而能做出此事的,只有南齐。若硬要说证据,今年南齐因为齐明帝称病,未曾纳贡,可算是南齐给了那些藩国的好处?”
傅磊还要再辩,却听上首皇帝发话了,“众藩国此举究竟是出自谁人授意,此时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我大辽内部不能乱。新年大宴上,朕会指出使臣的错误,安抚太子。”
“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
议事完毕之后,皇帝照旧回禅心殿去。让他颇为意外的是,太子竟然也在。皇帝想起自己对太子的嘱托,刚要拉下脸,却听谢瑶笑呵呵地向他解释道:“是我找太子过来的。”
皇帝立马就没话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